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PPT课件
合集下载
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护理课件

2023
PART 05
护理应用
REPORTING
肺炎双球菌感染的护理措施
01
02
03
04
监测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咳嗽、 呼吸困难等症状,评估病情严
重程度。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排 痰,必要时进行吸痰处理。
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解热镇痛 药等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疗效
及不良反应。
营养支持
实验的局限性分析
1 2 3
实验材料单一 格里菲思的实验只使用了肺炎双球菌一种细菌, 无法全面反映生物界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情 况。
转化机制未完全揭示 虽然格里菲思发现了转化现象,但具体的转化机 制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仍未完全揭示。
实验结论的推广受限 由于实验材料的单一性和局限性,格里菲思的实 验结论在推广到其他生物时存在一定的限制。
对后续研究的影响与启示
促进遗传学发展
01
格里菲思的实验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后续研究者提
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启示
02
格里菲思的实验启示我们,科学研究需要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
严谨设计,严格操作,才能获得可靠的结论。
转化机制的深入研究
03
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细菌转化机制,揭示遗传信息传
递和表达的奥秘。
2023
PART 03
实验结 果
REPORTING
转化现象的发现
01
格里菲思通过实验观察到,加热 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细菌 混合培养时,R型细菌转化为S型 细菌的现象。
02
这一发现揭示了遗传物质在生物 遗传和变异中的重要作用。
转化因子的确定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28733ppt课件

精品课件
5
格里菲思实实验验的结结论论:是什么?
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 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
物质——转化因子
“转化因子”是什么?
精品课件
6
寻找转化因子:
在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哪些物质?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多糖 脂类 蛋白质 RNA DNA
但究竟哪一个才是转化因子呢?
精品课件
7
在证明DNA还是蛋白质或其他物 质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最关键的设计 思路是什么?
蛋白质
DNA
遗传物质究竟是蛋白精品质课件,还是DNA ?
1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一.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实验材料: 小鼠
两种肺炎双球菌
S型菌
R型菌
菌体 有多糖类的荚膜
菌落
表面光滑
能够使人患肺炎或 毒性 使 膜 表面粗 糙
无毒性
2
精品课件
3
1.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不死亡。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2.将有毒性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患败血症死亡。 3.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不死亡。
4.将无毒性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 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思考?
1.对比分析第一、二组说明什么?第二、三组 说明什么?第三、四组又说明什么?
2.该实验能否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的 结论是什么?
3、分析实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结论:“转化因子”是DNA,DNA
才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 遗传物质。(纠正了一个生物界的错误的普遍共识)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PPT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通过实验观察,科学家们发现只有DNA片 段才能将遗传特性从一种细菌传递给另一种细菌,从而确立了DNA在遗传中的作用。
其他物质的排除
实验排除了蛋白质和其他物质作为遗传物质的候选者,因为它们不能诱导细菌的基因表达 或传递遗传特性。
对遗传学的影响
这一发现对遗传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续的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础,并推动了分子生物 学的发展。
对后续研究的影响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揭示了DNA在遗传中的作用,并为后续的基因克隆和DNA 测序等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持。
对疾病治疗的影响
这一实验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通过研究肺炎双球菌的转化机制,可以开发新的抗菌药物或治疗 方法来对抗细菌感染。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实验涉及微生物学、遗传学和化 学等多个领域,启示我们要加强 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以推动科 学的进步。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机制
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DNA的复制、转录和翻 译机制,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受到调控。
探索基因编辑技术的新应用
实验结果
在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 成功转化为S型细菌,表明 DNA是遗传物质。
在体内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 引发小白鼠疾病,并检测到S 型细菌的存在,进一步证实
了DNA的遗传作用。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03 实验结论
转化因子的确定
转化因子
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名为转化因子 的物质,它可以将一个细菌的遗传特性传递给另一个细菌。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其他物质的排除
实验排除了蛋白质和其他物质作为遗传物质的候选者,因为它们不能诱导细菌的基因表达 或传递遗传特性。
对遗传学的影响
这一发现对遗传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续的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础,并推动了分子生物 学的发展。
对后续研究的影响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揭示了DNA在遗传中的作用,并为后续的基因克隆和DNA 测序等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持。
对疾病治疗的影响
这一实验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通过研究肺炎双球菌的转化机制,可以开发新的抗菌药物或治疗 方法来对抗细菌感染。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实验涉及微生物学、遗传学和化 学等多个领域,启示我们要加强 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以推动科 学的进步。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机制
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DNA的复制、转录和翻 译机制,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受到调控。
探索基因编辑技术的新应用
实验结果
在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 成功转化为S型细菌,表明 DNA是遗传物质。
在体内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 引发小白鼠疾病,并检测到S 型细菌的存在,进一步证实
了DNA的遗传作用。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03 实验结论
转化因子的确定
转化因子
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名为转化因子 的物质,它可以将一个细菌的遗传特性传递给另一个细菌。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格里菲思实实验验的结结论论:是什么?
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 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
物质——转化因子
“转化因子”是什么?
寻找转化因子:
在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哪些物质?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多糖 脂类 蛋白质 RNA DNA
但究竟哪一个才是转化因子呢?
在证明DNA还是蛋白质或其他物 质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最关键的设计 思路是什么?
2.将有毒性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患败血症死亡。 3.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不死亡。
4.将无毒性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 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思考?
1.对比分析第一、二组说明什么?第二、三组 说明什么?第三、四组又说明什么?
2.该实验能否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的 结论是什么?
3、分析实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结论:“转化因子”是DNA,
DNA才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 质不是遗传物质。(纠正了一个生物界的错误的普
遍共识)
这个实验结论足以让所有科学 家信服吗?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放映结束
蛋白质
DNA
遗传物质究竟是蛋白质,还是DNA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一.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实验材料: 小鼠
两种肺炎双球菌
S型菌
R型菌
菌体 有多糖类的荚膜
菌落
表面光滑
能够使人患肺炎或 毒性 使小鼠患败血病。
有毒性
无多糖 类的荚 膜 表面粗 糙
无毒性
1.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不死亡。
必须将蛋白质、其他物质与 DNA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 的作用,才能确定究竟谁是遗传物 质。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ppt培训课件

直到20世纪初期,人 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
C 理由不包括( )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 制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 息
加入
R型菌
结论S型:菌的DNDNAA 才是遗传物质
R型菌
S型菌
R型菌的培养基
加入
只长R型菌
S型菌的DNA+DNA酶 R型菌
R型菌的培养基
想一想
艾弗里实验提取的DNA里面还有部分的蛋白质残留, 因此部分科学家对艾弗里得出的结论“DNA才是主要 的遗传物质”提出质疑,那要怎么改进实验,有力 地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呢?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 验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 传物质。 20世纪30年代初,人们认识到DNA的基本结构,即
由于对DNA分子的结构没有清晰的了解,所以主导的观点 仍然是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资料: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 DNA组成的。
练习题
2.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如下: ①将无毒的R型 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②将有毒的S型活细 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③将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④将R型活细菌与加 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 死亡。
B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遗传物质:蛋白质?还是DNA?
艾弗里
通过确凿的实验证据向遗传物质 是蛋白质的观点提出挑战的,首 先是艾弗里,而艾弗里的实验又 是在格里菲思的实验基础上进行 的。
C 理由不包括( )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 制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 息
加入
R型菌
结论S型:菌的DNDNAA 才是遗传物质
R型菌
S型菌
R型菌的培养基
加入
只长R型菌
S型菌的DNA+DNA酶 R型菌
R型菌的培养基
想一想
艾弗里实验提取的DNA里面还有部分的蛋白质残留, 因此部分科学家对艾弗里得出的结论“DNA才是主要 的遗传物质”提出质疑,那要怎么改进实验,有力 地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呢?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 验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 传物质。 20世纪30年代初,人们认识到DNA的基本结构,即
由于对DNA分子的结构没有清晰的了解,所以主导的观点 仍然是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资料: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 DNA组成的。
练习题
2.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如下: ①将无毒的R型 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②将有毒的S型活细 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③将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④将R型活细菌与加 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 死亡。
B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遗传物质:蛋白质?还是DNA?
艾弗里
通过确凿的实验证据向遗传物质 是蛋白质的观点提出挑战的,首 先是艾弗里,而艾弗里的实验又 是在格里菲思的实验基础上进行 的。
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PPT课件

18
• R型细菌在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分泌一 种小分子的蛋白质,称为感受态因子。这 种因子又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诱导 感受态特异蛋白质(如自溶素)的表达, 它的表达使细胞表面的DNA结合蛋白及核 酸酶裸露出来,使其具有与DNA结合的活 性。加热灭活的S型细菌遗留下了完整的细 菌染色体DNA的各个片段,其中包括控制 荚膜形成的基因,即S基因(smooth gene)。
高一九班
0913
1
转化
• 转化是指受体细胞直接摄取供体细胞的遗 传物质(DNA片段),将其同源部分进行 碱基配对,组合到自己的基因中,从而获 得供体细胞的某些遗传性状,这种变异现 象,称为转化。
2
细菌和病毒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 个体很小,结构简单,容易看出因遗传物 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 D.实验成功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菌株不产生荚膜,无毒,在人或 动物体内不会导致病害,其菌落是粗糙的。
4
5
• 时间:1928 • 实验者:英国科学家艾弗里 • 实验材料:小鼠、 R型和S型菌株 • 研究目的:肺炎双球菌是如何是人患肺炎的
R型菌
S型菌
6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分析
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白 鼠体内
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白 鼠体内
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注射到小白鼠 体内
将无毒性的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后 的S型细菌混合,注封到小白鼠体 内
前三组实验互为对照实验
7
8
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过程
• 实验步骤1: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 实验结果1:小鼠不死亡。
9
• 二、 实验步骤2: 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 实验结果2: 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 R型细菌在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分泌一 种小分子的蛋白质,称为感受态因子。这 种因子又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诱导 感受态特异蛋白质(如自溶素)的表达, 它的表达使细胞表面的DNA结合蛋白及核 酸酶裸露出来,使其具有与DNA结合的活 性。加热灭活的S型细菌遗留下了完整的细 菌染色体DNA的各个片段,其中包括控制 荚膜形成的基因,即S基因(smooth gene)。
高一九班
0913
1
转化
• 转化是指受体细胞直接摄取供体细胞的遗 传物质(DNA片段),将其同源部分进行 碱基配对,组合到自己的基因中,从而获 得供体细胞的某些遗传性状,这种变异现 象,称为转化。
2
细菌和病毒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 个体很小,结构简单,容易看出因遗传物 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 D.实验成功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菌株不产生荚膜,无毒,在人或 动物体内不会导致病害,其菌落是粗糙的。
4
5
• 时间:1928 • 实验者:英国科学家艾弗里 • 实验材料:小鼠、 R型和S型菌株 • 研究目的:肺炎双球菌是如何是人患肺炎的
R型菌
S型菌
6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分析
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白 鼠体内
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白 鼠体内
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注射到小白鼠 体内
将无毒性的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后 的S型细菌混合,注封到小白鼠体 内
前三组实验互为对照实验
7
8
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过程
• 实验步骤1: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 实验结果1:小鼠不死亡。
9
• 二、 实验步骤2: 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 实验结果2: 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生物: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揭示了基因是 DNA上的一个片段,控制着特定的性 状,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对生物学的贡献
揭示了生物的遗传规律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揭示了生物的遗传规律,即基因通过DNA的复制和传递来控 制生物的性状,为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为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和基因组学 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肺炎双球菌菌株、豚鼠、营养培养基等。
实验设备
显微镜、培养皿、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和方法
2. 培养细菌
将菌株分别接种在营养培养基 上,观察其生长情况。
4. 分离和纯化
从感染的豚鼠体内分离出转化 后的细菌,并进行纯化。
1. 准备菌株
选择不同来源的肺炎双球菌菌 株,如光滑型(S型)和粗糙 型(R型)。
3. 注射豚鼠
04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意义和影响
对遗传学的贡献
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 传信息的携带者,能够将遗传信息从 一代传递给下一代。
揭示了基因的本质
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分子生物学的 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 验,推动了DNA重组技术、基因克隆 等技术的发展。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 肺炎双球菌的简介 •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背景 •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过程 •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意义和影响 •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后续研究和发
展
01
肺炎双球菌的简介
肺炎双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染色
肺炎双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呈圆形或披针形、无 芽孢、无鞭毛。
培养特性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完整版本

必须将蛋白质、其他物质与 DNA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 的作用,才能确定究竟谁是遗传物 质。
二、 艾弗里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
实验过程: S型菌的DNA
R型细菌
S型菌 R型细菌
S型菌的 R型细菌 蛋白质或荚膜多糖 只长R型菌
R型细菌
S型菌的 DNA+DNA酶
只长R型菌
思考:
1、比较第一、二、三组的实验结果,可 知哪种物质是“转化因子”? 2、加入DNA酶的组意图何在?
3、分析实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结论:“转化因子”是DNA,
DNA才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 质不是遗传物质。(纠正了一个生物界的错误的普
遍共识)
这个实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蛋白质
DNA
遗传物质究竟是蛋白质,还是DNA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一.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实验材料: 小鼠
两种肺炎双球菌
S型菌
R型菌
菌体 菌落
有多糖类的荚膜 表面光滑
无多糖类 的荚膜
表面粗糙
能够使人患肺炎或 毒性 使小鼠患败血病。
有毒性
无毒性
1.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不死亡。
格里菲思实实验验的结结论论:是什么?
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 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
物质——转化因子
“转化因子”是什么?
寻找转化因子:
在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哪些物质?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多糖 脂类 蛋白质 RNA DNA
但究竟哪一个才是转化因子呢?
在证明DNA还是蛋白质或其他物 质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最关键的设计 思路是什么?
二、 艾弗里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
实验过程: S型菌的DNA
R型细菌
S型菌 R型细菌
S型菌的 R型细菌 蛋白质或荚膜多糖 只长R型菌
R型细菌
S型菌的 DNA+DNA酶
只长R型菌
思考:
1、比较第一、二、三组的实验结果,可 知哪种物质是“转化因子”? 2、加入DNA酶的组意图何在?
3、分析实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结论:“转化因子”是DNA,
DNA才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 质不是遗传物质。(纠正了一个生物界的错误的普
遍共识)
这个实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蛋白质
DNA
遗传物质究竟是蛋白质,还是DNA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一.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实验材料: 小鼠
两种肺炎双球菌
S型菌
R型菌
菌体 菌落
有多糖类的荚膜 表面光滑
无多糖类 的荚膜
表面粗糙
能够使人患肺炎或 毒性 使小鼠患败血病。
有毒性
无毒性
1.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不死亡。
格里菲思实实验验的结结论论:是什么?
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 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
物质——转化因子
“转化因子”是什么?
寻找转化因子:
在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哪些物质?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多糖 脂类 蛋白质 RNA DNA
但究竟哪一个才是转化因子呢?
在证明DNA还是蛋白质或其他物 质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最关键的设计 思路是什么?
生物: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PPT课件

7
1、我们把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叫做生物的 性状,S菌的DNA能赋予R菌新的性状,合成荚膜, 说明DNA能控制生物的____性___状__________ 2、新形成的S活后代都是S活,新的性状可以遗传, 说明DNA能控制生物的__遗__传_________
结论:所以,DNA是___遗__传__物__质______
2021/3/12
8
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问1、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 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将各种物质分开,单独地区观察他们的作用
2、要实现这样的设计思路需要怎样的技术手段? 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技术 3、这对于认识科学和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什么启示?1、活S 2、活R源自注小鼠死亡 活S有毒性
射 到
小鼠存活 活S无毒性
3、死S
小
鼠
小鼠存活 活S无毒性
4、活R+死S
体 内
小鼠死亡 分离出活S
? 活S
分析原因:①死S复活了?
②活的R型菌
转化
活的S型菌
死S菌中的“转化因子”
2021/3/12
4
问题2:S菌含有哪些成分?
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RNA、DNA等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2021/3/12
活的S型菌1
秋冬季节,是肺炎的高发时期。由肺炎球菌引起
的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疾病,已经成为潜伏
在宝宝体内的“隐形杀手”。
2021/3/12
2
认识肺炎双球菌
多 糖 类 荚 膜
R型
S型
菌落
肺炎双球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常见的有两种类型
高中生物课件19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典例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 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 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在小鼠死亡后,体内存在着S型、R型两种类型的细菌 B.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之一是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消灭 C.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 有关 D.S型细菌数量从0开始是由于R型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问题引领: ①怎样用同位素对噬菌体进行标记? ②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 验都遵循哪种实验设计原则?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同位素标记法相关问题:
①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32P和35S的存在部位: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同位素标记法相关问题:
②不同的同位素标记不同的部位,子代的放射性有差异:
噬菌体+含35S的细菌→含35S的噬菌体。
噬菌体+含32P的细菌→含32P的噬菌体。
4.实验过程及结果
5.结论: 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35S标记
理论上: 上清液放射性高, 沉淀物无放射性
32P标记
性高, 沉淀物放射性低
32P标记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能使R 实验结果 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实验结论 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
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 转化为S型细菌 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 ,蛋白质等物质不是
思考:为什么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转化的实质是什么?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2.S型菌和R型菌转化的实质 (1)加热灭活的S型细菌,其蛋白质结构被破坏。DNA在加热过程 中,双螺旋解开、氢键被打断,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以得到 恢复。 (2)S型细菌遗留下的DNA片段中,包含有控制荚膜形成的基因, 这些片段从S型细菌中释放出来,被一些R型细菌所摄取,进入R 型细菌中,整合进入R型细菌的基因组中,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 细菌。 (3)转化的实质是外源DNA与受体细胞DNA之间的重组,使受体细 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因此,转化作用可以看成广义上的基因 重组。 (4)一般情况下,转化的效率很低,形成的S型细菌很少,但是繁 殖速度很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体内转化实验是体外转化实验的基础,后者则是前者 的延伸
④实验设计都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10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对照分析 (1)格里菲思的实验中的对照
①用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分别 注射小鼠形成对照,结果说明S型细菌有毒性,R型细菌 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无毒性。
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单独注射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 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小鼠形成对照,结果说明S型细菌体 内有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1.格里菲思实验的结论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 “转化因子”
————————
2.艾弗里实验的结论是:—D—N—A— 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 定性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
3.在T2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中,仅—蛋—白——质—分子中含有S,P 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
4.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的实验思路是:设法 将—D—N—A—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分离开,—单—独——地—、——直—接——地观 察它们的生理作用。
1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考纲展示
考频
考纲解读
人类对遗传物质 的探索过程(Ⅱ)
☆☆
理解探索遗传物质的几个经典实验的 设计思路、方法、原理及问题分析
DNA分子结构 的主要特点(Ⅱ)
☆☆
识记DNA分子的元素组成、结构单位及 双螺旋结构特点,概述DNA分子的稳定 性、多样性和特异性
基因的概念(Ⅱ)
(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之间形成相互对照,而DNA 和DNA酶处理产物之间也形成对照,结果说明DNA是遗 传物质,其他物质和DNA的水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11
3.S型菌和R型菌转化的实质和影响因素
(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其蛋白质结构被破坏。 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被打断,但缓
体内转化实验
体外转化实验
实 验
Ⅰ
将R型活菌注射到小鼠体
内→_不__死___亡__
R型活菌+SDNA混合培养
→__有__R__菌__、S菌
过 程
Ⅱ
将S型活菌注射到小鼠体内
→__死__亡____
R型活菌+S蛋白质混合培养
→_只___有__R__型__菌____
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注射到 R型活菌和S多糖荚膜混合培
项目
体内转化实验
时间 1928年 英国科学家① 人物 _格_里__菲__思
实验 材料
R型 细菌
S型 细菌
菌体无多糖荚膜、菌 落表面粗糙、无毒性
菌体有多糖荚膜、菌 落表面光滑、有毒性
体外转化实验 1944年美国科学家⑨ __艾__弗__里___和他的同事
R型活菌 S型细菌的DNA、蛋 白质、多糖荚膜
5
R型、S型
④
R DNA(经DNA酶处理)
R型
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7
【知识排查】
缺乏“转化因子” ( )(1)将S型菌的DNA和DNA酶混合加入含R型菌的 培养基中,培养基中将产生S型菌。
项目
实验 结论
体内转化实验
体外转化实验
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
巧妙 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 将物质提纯分离后,直接
构思
到小鼠体内作为对照实验来 地、单独地观察某种物质
说明确实发生了转化
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
联系
①巧妙选用R型和S型两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②实验目的都是探究遗传物质的本质
(2015全国1)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 蛋白无致病性。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阮粒), 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c转变为 PrP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阮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c转变为PrP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 )(2)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游离DNA片段的转移 和重组。 S菌的游离DNA片段与R菌的DNA重组
( )(3)S型菌表面多糖类荚膜的形成受DNA(基因)控制。
用培养基转化培养
( )(4)艾弗里等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赫尔希与蔡斯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技术相同。
同位素标记
8
【核心讲透】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项目
实验者 培养 细菌
体内转化实验 格里菲思
在小鼠体内
体外转化实验 艾弗里及其同事
体外培养基
实验 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 S型细菌各成分的作用
原则 毒性对照
进行对照
项目
实验 结果
体内转化实验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能 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 细菌
体外转化实验
S型细菌的DNA能使R 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9
【核心讲透】
☆
理解基因的本质,说明基因与DNA、染 色体的关系
DNA分子的复 制(Ⅱ)
☆☆☆
概述DNA分子复制的场所、时间和过程, 理解DNA复制的条件、特点及意义 2
第5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按图索骥】
DNA是遗传物质
RNA是遗传物质
肺炎双球菌转化 噬菌体侵染细菌
烟草花叶病 毒侵染烟3草
【术语必背】
SDNA是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 细菌的物质,即
_D__N_A__是__遗___传__物__质___,__而__蛋_
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6
(2011广东)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 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①
R
②
R
③
R
加入S型菌物质 蛋白质
荚膜多糖 DNA
培养皿长菌情况 R型 R型
5.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细胞生物的遗传
物质是—D—N—A— 。
4
【阅读教材】 P42-44
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设计思路 将组成_S_型__细__菌__的各种物质分离提纯,并使其分别与
_R_型__细__菌__混合培养,单独观察各种物质的作用。
2.体内转化实验与体外转化实验比较表
实 Ⅲ 小鼠体内→不___死__亡
养→只___有__R__型__菌__
验
过 程
Ⅳ
将R型活菌和S型死菌混合
注射到小鼠体内→死___亡__
R型活菌与用DNA酶处理的 SDNA混合培养
___只__有___R_型___菌__
结论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内含有 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的_“__转___化__因__子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