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 ——关于诗意语文点滴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径通幽
——关于诗意语文点滴思考
读王崧舟老师《诗意语文》,如沐春风,犹醍醐灌顶。

语文,我以为应该是绿色的,就如自然季节的变换,植物吐绿开花结果般自然,又是一个须臾不曾停顿的过程,三百六十五天,慢慢积累,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这样的过程是绿色的,充满生机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对语文学科边界的思考
有人说,语文无所不包,生活的外延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宽,这样说,语文就成了无所不能的学科,语文与其他学科就没法区分,语文的任务也就不明朗了。

语文的任务是什么?语文的门槛是什么?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界限是什么?我认为,语文最终要完成的任务是“学会表达”。

口头表达就是“说”;书面表达就是“写”,我们语文老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会说”、“会写”。

问题是如何完成这个任务呢?我以为,不能直奔目的而去,而是曲径通幽。

二、对教学生“学会表达”的思考——功夫在诗外
学生没有表达欲望,这是一种痛苦;有了想法表达不出来,更是一种痛苦。

不想表达而去表达,那是无病呻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要表达可又无法表达出来,那是一种煎熬,即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所以,要想学生学会表达,先要让学生“想表达”,然后才是“去表达”。

如何让学生“想表达”呢?人是情感动物,一定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生活才会对他有所触动,他才会对生活,对生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善发现,懂欣赏,会感恩,生活的质量指数高,表达欲就会强。

你多看会儿云,云就会为你起舞;多看会水,谁就会为你歌唱;多看看花,花就会为你绽放……生活有了色彩,就会有想法。

那么有了想法又如何去表达呢?这要从语文教学存有的弊端说起。

三、对当前语文教学弊端的思考——语文不是无情物
既然语文的任务是“学会表达”,那么阅读课和作文课应该是一致的。

学生学课文,为的是学写作;作文课是练笔,这是一个吸收和释放的过程,就像呼吸一样,有吸有呼,一吸一呼,生命才得以正常运行。

如何教学生学习课文呢?王崧舟老师说,语文教学实际上是一个由言到意,再由意到言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能简单化,否则就会产生语文弊端,造成课堂低效。

弊端一:语文“教八股”。

直奔目的的教法,会使语文教法走程序化。

人是高级动物,不是机器,不能程序化操纵。

程序化教法即是“教八股”,教八股的套路就是:一、认生字,读课文;二、读课文,分段落;三、读段落,写段意;四、读段意,写中心。

用这种程序化的方式,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列程序,面目可憎不说,一篇一篇、一遍一遍、一课一课、一节一节地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教,把不同的文章教成了一个模式,面目可憎,把学生兴趣教没了,把孩子一个个教傻了。

弊端二:语文“背多分”。

顾名思义,“背多分”就是以考试为目的,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挣语文高分。

不可否认,语文需要背功,而且背诵很重要,是扎实语文基础的一个重要手段。

问题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常常为了考试,把死记硬背当做学语文的一个主要方式,将知识归纳后,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硬灌给学生。

“填鸭式”教语文,学生对课文没有深刻的理解,没有情感,好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一遍遍地死背,直至深夜,后进生干脆不背。

学语文成为一种痛苦,一种累赘,一种负担,一句话,苦不堪言。

“教八股”也好,“背多分”也好,究其根源,一是以应试为目的考试倾向未改变;再就是部分语文教师将语文教学简单化了。

为什么要这样教呢?简单、省事、省力、省时。

简简单单教语文简单在哪里?简单在它只有一维目标,即只教要考的知识,看上去目标少了,简单了。

真的简单省事吗?其实不然。

“吃”精神食粮和吃饭的道理是一样的,请你吃一碗白干饭,只一碗,还不需要炒菜,多省事,不过吃起来一口都难以下咽;来三盘你爱吃的美味菜肴,别说一碗白米饭,三大碗也吃个精光。

语文课堂的“美味佳肴”怎么烹制呢?“诗意语文”说:一个字——情。

就是这个“情”,将语文课堂烹制得有滋有味,有情有意,于是乎,情动辞发;就是这个“情”,将“言到意,意到言”这个过程烹制得语文味
十足。

但它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素养,讲“情”的语文是带不得功利心的,要有“格”,格高境自远语文不是无情物,怎一个“情”字了得!
四、我对“诗意语文”的思考——曲径通幽
“诗意语文”要求读者要入情,入情才能和作者产生共鸣,即所谓“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才能真正学会“表达”。

既然此情此景触动了作者,使作者产生情感、想法,形成了思想,那么也只有入情入境,才能寻找到思想的“源头”。

俗话说:听过了容易忘记,看过了容易记住,参与了容易理解。

入情的过程是一个自悟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再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参与了,便会有所感、所思、所悟。

此所谓文贵自得忌耳传。

那么又如何入情呢?“诗意语文”说:造境。

所谓造境,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景、意境和心境。

那又如何来造境呢?举象。

所谓举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把它们表现在读者眼前。

举象、造境、入情的依据是作者的语言文字。

所以,语文最终还是“读”占鳌头。

读文章,以举象;在意象中读文章以造境;在意境中、情景中读文章以入情;在情感、情味、情怀中读文章以会意;最后在会意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由此看来,语文应该是生活的,立体的。

教学方法上直来直去,由言直奔到意,由意直奔到言,看似捷径,其实是弯路,是语文课堂效率低下根本原因。

因为这个“直”是直奔结果而去,更多的注重的是结果,是分数,于是乎教师在课堂上口耳相传,“满堂灌”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样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地灌、灌、灌,学生慢慢地也就被灌成了“刻录机”、“复印机”,何谈自悟自得,哪来心驰神往。

而诗意语文则是曲径通幽,“幽”就在这“曲径”中,“美”则藏于这回转之间。

诗意语文的课堂,峰回路转,从言到象,象到意;意到象,象再到言。

在象中入境,在境中生情,在情境中悟得言。

这个路,风景如画,诗意盎然,是惬意、更是享受!这“曲”,是过程,是体验,注重的是事物本身,在“曲”中,与作者“出生入死”,“心心相印”;在“曲”中,自悟自得;在“曲”中,“于我心有戚戚焉”;在“曲”中,“情动而辞发”,与作者心灵相契合。

“诗意语文”,正是在这“曲”通向“幽”的过程中,让语文散发出迷人的文化品格,让
儿童享受“好吃又有营养”的语文。

“诗意语文”是长远与长效的语文,是把学生当作人来关怀,体现人文精神的语文。

我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每一个学生都是主角巴迪,每一个人也能够是“爸爸”、是“妈妈”。

在角色中读课文,设置情境:和巴迪一起画一画,和巴迪一起写一写,和巴迪一起哭,一起乐,感受巴迪所思所想;架也亲自吵一吵,采访也亲自说一说,感想也自己答一答,在参与中,靠近作者,明白写法。

此课上完,学生异常兴奋,因为有趣,也因为学懂了。

在教学《清明上河图》时,我让学生坐上时光穿梭机,伴着古曲,来到汴梁,在设置情境中,孩子们全变成古画上的宋朝人了,按照张择端写作顺序,“亲自”走了一遭汴梁,逛了一番汴梁城,同学们还“买”了很多古玩带回来呢。

郊区的幽静、虹桥的喧哗、京都城里的繁华至今还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学生说:“没想到这黄黄的一幅画,原来还这么有意思。

”学习《矛与盾》,学生讲起了两千年的古话(文言文),他们在街上看一老者叫卖矛与盾,孩子们也用古话和老者辩论起来。

学生说:“以前我也读过很多成语故事,读完觉得没什么。

今天学完《自相矛盾》后,才发现原来成语故事是这么有趣。

以后我要多看些成语故事。


实践证明,诗意语文是快乐语文、有生命力的语文。

五、对语文职业的思考
古人说,情动辞发,披文入情。

作为课堂,作为学生,披文入情后还要再来个“情动辞发”,这个过程强调学生自悟,同时也需要教者既要把学生送进去也要再把学生送回来,即最终让学生明白写作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课堂是充满情意的,情趣的,要想到达彼岸,快乐的过程更重要。

所以诗意语文的课堂应该是“曲径通幽”的。

功夫在诗外,学语文更应该热爱生活,不能功利化,诗意语文注重的是生命的过程,这就对老师提出了要求:持续提升自己的素养。

只有老师有了思想,有了格调,课堂才是活的,语文才有生命。

东风吹来满眼春。

在语文这块天地里,王崧舟老师辛勤地耕耘者,收获者,诗意语文犹如一股清新的风,让语文园地里的花越开越盛。

王老师成功之道是什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
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种境界。

拥有这种境界的人,志存高远,这样的人有一种对事业的执着精神,有一颗对教育事业无比热爱之心。

教育需要无私、需要奉献,需要耐得住寂寞,所以从事教育事业的人需要一种博大的胸怀,要淡泊名利才能宁静致远。

王老师说得好:成功属于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