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理气剂综述
理气剂简介
重点: 瓜蒌和薤白的配伍。
配伍要点:瓜蒌+薤白
【运用】 1.辨证要点:
·瓜蒌薤白白酒汤·
胸痛,喘息短气,苔白腻,脉弦紧。
2.临证加减:
寒邪较重:加干姜、桂枝、附子
气滞甚:加厚朴、枳实
兼血瘀:加丹参、赤芍
附方
• 瓜蒌薤白半夏汤 :瓜蒌实一枚(24g) 薤白 三两(9g) 半夏半升(12g)白酒一斗(适量)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宽胸。
【病机】 胸阳不振,痰阻气滞
【方解】
·瓜蒌薤白白酒汤·
君:瓜蒌实 ─ 理气宽胸,化痰散结
臣:薤 白 ─通阳散结,行气止痛
二药相合,散胸中之阴寒,化上焦之痰浊,宣胸中之阳 气以宽胸,乃治疗胸痹之要药。
佐:白酒 ─ 行气活血, 增薤白行气通阳之功
配伍特点
行气与祛痰并行, 宽胸与通阳相协, 寓散寒化痰活厥逆证
调畅气机
柴胡、白芍 枳实
肝脾不和 (肝脾气郁)
肝气郁滞 调肝药 柴胡、白芍 脾气郁滞 理脾药 枳实 、甘草
四逆散
基本配伍结构
芍药 柴胡
枳实
疏肝解郁
补养肝血,条达肝气 防柴胡升散耗伤阴血
理气和血
理气解郁 舒畅气机
四逆散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原治阳郁厥逆证,后世多用作疏肝理脾的 基础方。
瓜蒌薤白酒汤
《金匮要略》
张仲景
【组成与用法】
·瓜蒌薤白白酒汤·
瓜蒌实一枚(24g) 薤白半升(12g)
白酒七升(适量)
水煎服。
功用
方剂学课件7理气剂
旋覆代赭汤
1 2
组成
旋覆花、半夏、甘草、人参、代赭石、生姜、大 枣。
功效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3
主治
胃虚痰阻气逆证。胃脘痞闷或胀满,按之不痛, 频频嗳气,或见纳差、呃逆、恶心,甚或呕吐, 舌苔白腻,脉缓或滑。
橘皮竹茹汤
组成
橘皮、竹茹、大枣、生姜、甘草、人参。
功效
降逆止呃,益气清热。
主治
胃虚有热之呃逆。呃逆或干呕,虚烦少气,口干,舌红嫩,苔白 ,脉虚数。
名老中医经验方整理
收集、整理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方,挖掘其独特的用药思路和组 方规律。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方式
通过师承教育、学术交流、著作出版等方式,将名老中医的经验传 承给年轻一代中医工作者。
名老中医经验方的现代研究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名老中医经验方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其 科学内涵和疗效机制。
THANKS
功效
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方解
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为君药。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 滞为臣药。桂枝通阳散寒,降逆平冲为佐药。瓜蒌实开胸 散结,祛痰宽胸为使药。
半夏厚朴汤
• 组成: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 功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 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
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 方解:半夏辛温入肺胃,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厚朴
配伍
在配伍方面,理气剂常根据不同的病证和病因进行灵活变化。如治疗脾胃气滞证时,常 配伍消食药、祛湿药等;治疗肝气郁滞证时,常配伍活血药、疏肝药等;治疗肺气上逆 证时,常配伍止咳平喘药等。同时,理气剂还常与补益药、清热药等配伍使用,以达到
标本兼治的目的。
医学理气剂
配伍意义
乌 药 ----疏肝行气,散寒止痛
君
青 皮,木 香 ----疏肝理气止痛
臣
小茴香,良 姜 ----暖肝散寒止痛
槟 榔 ----下气导滞破坚
佐
川楝子(与巴豆同炒,制其苦寒)
----行气散结
配伍特点
行气与散寒并用,行气以疏肝, 散寒以止痛
加味乌药汤
功用: 行气活血,调经止痛 主治: 肝郁气滞之痛经
横逆犯胃----心下痞满,不思饮食
配伍意义
乌药 ----行气疏肝以解郁
君
沉香 ----下气降逆而平喘
臣
槟榔 ----行气导滞以除痞满
下气降逆平喘急 佐
人参 ----益气扶正
瓜蒌薤白白酒汤
功用: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主治:胸痹,胸阳不振,痰气互结证
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咳唾, 短气 病证解析 胸阳不振 气滞痰阻 胸部闷痛,甚者彻背 凝聚为痰
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 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病证解析
气机失常——气郁-胸膈痞闷 肝郁气滞 血行不畅——血郁-脘腹胀痛
郁久化火——火郁-嗳腐吞酸
运化失司——湿郁-胸痞腹胀 脾胃气滞 聚湿成痰——痰郁-恶心呕吐
食滞不化——食郁-饮食不消
配伍意义
香附 ----行气解郁,以治气郁 川芎 ----活血行气,以治血瘀 栀子 ----清热泻火,以治火郁 苍术 ----悦脾化湿,以治湿郁 神曲 ----消食和胃,以治食郁
干姜 ----温中散寒
佐
麦芽 ----消食和胃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补中健脾
炙甘草 -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消补兼施,寒热并用,消重于补,清大于温
方剂学方歌六版
方剂学方歌六版方剂学方剂歌诀第六章----第二十三章)第六章解表剂1.辛温解表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香薷散: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XXX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止嗽散: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苑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2.辛凉解表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
1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柴葛解肌汤:XXX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升麻葛根汤:XXX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分解方,麻疹早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3.扶正解表败毒散: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量姜三片,时行伤风有奇功。
参苏散: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此方宜。
再造散: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此方施。
第七章泻下剂1.寒下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大黄牡丹汤:2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2.温下大黄附子汤: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冷积内结成实证,攻专温下妙非常。
温脾汤: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三物备急丸: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猝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
方剂课件理气剂.ppt
旋复代赭汤《伤寒论》
草枣
一、组成:
1、小柴胡汤变方—旋代姜夏参
2、代赭石生姜的用量 3、旋复花包煎
气,
二、作用特点:
功专胃脘,降气力强,且化痰益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降胃—代赭石,旋复花、半夏、生姜 化痰—旋复花、半夏 益气—人参、大枣、炙草
三、主治—胃虚痰阻气逆证
1、病机:胃虚痰阻,胃失和降 2、主症:呕、呃、噫气、反胃 、哕、
理气剂概述
一、定义(理气药、理气、气分实证)
二、立法:《内经》:“结者散之”;“高者抑之
”。
三、作用*理气 行气—疏肝解郁,行脾和中。
降气—降肺平喘,降胃止逆。
四、适应证—气分实证 气滞证
气逆证
五、分类: 1、行气剂:气机郁滞 脾胃气滞 、肝气郁滞 胀痛。
作用:行气疏肝、理脾和胃。 配伍:疏肝药配调血药,理脾药配健运药; 代表方:越鞠丸、半夏厚朴汤。 2、降气剂:气机上逆 肺气上逆、胃气上逆 呕吐、
茯苓:甘淡、渗湿健脾除痰 生姜:辛温、和胃助降逆止呕 ------------ 佐
苏叶:辛温、疏肝宣肺、宣通散结-----------使
四、运用: 1、原则 2、加减
暧肝煎 天台乌药散
《景岳全书》
《医学发明》
二方均为治疝之代表方。
一、病 因:发病多与肝经有关,病变在肝,寒伤厥阴
肝经,气滞血脉凝涩,寒凝气血湿痰凝
寒凝气滞之小肠疝 气
少腹牵引睾丸疼痛
讨论:天台乌药散中为什么川楝子与巴豆 同炒?再去巴豆
苏子降气汤 定喘汤
《局方》
《摄生众妙方》
一、共性:
1、组方—苏子、半夏 2、作用—降肺、化痰、平喘 3、主治—痰气壅肺之喘
第17章-理气剂
臣药——厚朴:
苦辛温, 行气开郁,下气除 满。厚朴酚(Magnolol, C18H18O2 ) 、和厚朴酚 C18H18O2总量≥2% 调整胃肠 运动、抗溃疡、抗菌抗病 毒、松弛血管平滑肌。
佐药——
(1)茯苓:甘淡,渗湿健脾, 杜绝生痰之源。
(2)生姜: A. 辛散郁结之气,降逆止呕。 B. 解半夏之毒。
使药——★苏叶:
芳香行气,轻清疏散 郁结,宣肺上行,引 药至咽喉。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 咽中如有物阻,但饮食吞咽
无碍,苔白腻,脉弦滑。
2.临证加减:
(1)肝气郁结→川楝子、 延胡索、香附、郁金, 疏肝解郁止痛。
3.现代运用:
咽异感证、癔病、焦虑性 神经症、抑郁症、顽固 性失眠、慢性咽喉炎等 病属于气滞痰阻者。
佐药——
(1)陈皮,木香:行气宽中以 消除胀满。
(2)干姜,生姜:温暖脾胃, 散寒止痛。
(3)茯苓:甘淡渗湿健脾。
嗳气→ 降胃气→ 旋覆代赭汤
2. 气陷→降太过→
升举中气→补中益气汤 3.气脱→出太过→固脱 4.气闭→入太过,出不来→
开窍剂
5.气滞→气机不通畅
(1)肝气郁滞→胸胁胀痛,月 经不调→越鞠丸,柴胡疏肝 散
(2) 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 痛,嗳气呕恶→枳实消痞丸, 厚朴温中汤
三、分类与治疗原则:
1. 行气: 《素问·至真要大论》“逸者
(2)气滞则血瘀→胁肋疼痛(川 芎、白芍)
3.治法: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君药—— 柴胡:
苦辛凉,条达肝气,疏散郁结。
柴胡皂苷a(Saikosaponins)、柴胡 皂苷d的总量≥ 0.3%,保肝,解热, 抗炎,镇静镇痛,镇咳,抗溃疡, 抗菌抗病毒。
12理气剂详解
行气 ·柴胡疏肝散方解君: 柴胡—— 疏肝解郁臣: 香附—— 理气疏肝止痛川芎—— 疏肝行气 , 活血止痛佐: 陈皮 、枳壳—— 理气行滞和胃醋炒?芍药 、甘草—— 养血柔肝 , 缓急止痛使: 甘草—— 调和诸药
行气·柴胡疏肝散组成特点:柴胡疏肝散即四逆散改枳实为枳壳加香附 、 陈皮 、川芎而成辨证要点: 本方为疏肝解郁的常用方胁肋胀痛 , 脉弦
使用注意:痞满属虚多实少者 , 慎用加减变化:• 偏寒者 , 减黄连量,加重干姜或再加高良姜 、 肉桂;• 脾虚甚者 , 重用人参. 白术;• 腹胀甚者 , 酌加陈皮 、木香
行气·枳实消痞丸
厚朴温中汤( 《内外伤辨惑论》 )
行气·厚朴温中汤主治:脾胃气滞寒湿证功用:行气除满 , 温中燥湿
脘腹胀满而痛,四肢倦怠无力,苔白或白腻 , 脉沉弦食欲不振
行气·加味乌药汤方解君: 香附—— 疏肝理气 , 调经止痛臣: 乌药—— 辛散温通 , 行气止痛延胡索—— 活血行气 , 调经止痛佐: 木香 、砂仁—— 行气止痛消胀生姜—— 温胃暖中佐使: 甘草—— 缓急止痛 , 调和诸药
行气·加味乌药汤辨证要点: 肝郁气滞(兼寒)之痛经经前少腹胀痛 , 胀甚于痛苔白 , 脉弦使用注意:经痛绵绵属冲任虚损者 , 不宜用
越鞠丸( 《丹溪心法》 )
行气·越鞠丸主治:六郁证(气血火痰湿食)功用:行气解郁(六郁之中 , 气郁为先)
血郁——脘腹胸胁刺痛 、胀痛火郁—— 口苦吞酸湿郁——胸闷泛恶呕吐食郁—— 纳少 、 嗳腐
主治证候分析:气郁——胸膈痞闷
七情所伤 饮食失节 寒温失宜
行气·越鞠丸
六郁证
痰郁
方解香附—— 行气解郁川芎—— 活血行气 栀子—— 清热泻火 苍术—— 燥湿运脾 神曲—— 消食导滞
中医药大学《理气剂》教案
第十五章理气剂【教学内容】1.掌握本类方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
2.掌握越鞠丸、瓜蒌薤白白酒汤、半夏厚朴汤、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复代赭汤(共6首)。
3.熟悉厚朴温中汤(1首)。
4.了解枳实消痞丸、枳术丸、天台乌药散、橘皮竹茹汤、丁香柿蒂汤(5首)【教学目的】【定义】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的作用,以治气滞、气逆病证的方剂,统称为理气剂。
【立法依据】《难经·八难》指出:“气者,人之根本也”。
气贵流通,无病可生,一有郁滞,则变生诸证。
故丹溪云:“气积压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
因此,根据《素问。
至真要大论》“逸者行之”、“结者散之”、“高者抑之”,《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及《本草经疏》“降可去升”等原则,而立理气之法。
【功用与适应范围】理气剂是由理气药物为主组成,其主要功用为调理气机,和畅血脉,使气机通畅而脏腑功能协调,升降正常,阴阳平衡,则诸证自愈。
适用于凡由气机逆乱或阻滞而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病证。
如肺主肃降,肺气上逆则咳嗽气喘;胃气以下行为顺,胃失和降则呃逆、嗳气、呕吐;肝失疏泄,性喜条达,肝气郁滞则胁肋胀痛;肾主纳气,肾不主纳则冲气上逆,等等。
均可采用理气法来治疗。
【分类】理气剂用于气机郁滞或逆乱所致的病证。
如肺气上逆则喘咳;胃气上逆则嗳气、呕吐、呃逆;肝气郁滞则胁肋胀痛等,均可运用本类方剂治疗,能调理气机、和畅血脉,使气机通畅而脏腑功能协调,升降出入正常、阴阳平衡。
根据气滞与气逆的不同,本章方剂分为行气和降逆二类。
【注意事项】临床使用理气剂首先要辨清虚实,勿犯虚虚实实之戒,若气滞实证需行气,误用补气则其滞愈增;若气虚证需补气,误用行气,则更伤其气。
其二,若虚中夹实者宜行气补气药共同组方;若气滞与气逆并见者,宜行气和降气并用。
其三,理气剂多属芳香辛燥之品,易伤津耗气,应适可而止,慎勿过剂,尤其对年老体弱或阴虚火旺者以及孕妇等,均当慎用。
2024版中医方剂学第讲理气剂PPT课件
中医方剂学第讲理气剂PPT课件•理气剂概述•常用理气剂介绍•理气剂组方原理与配伍禁忌目录•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现代研究与进展•总结与展望01理气剂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理气剂是以理气药为主配伍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
分类根据作用不同,理气剂可分为行气剂和降气剂两类。
行气剂主要用于气机郁滞的病证,降气剂主要用于气机上逆的病证。
功效与作用功效理气剂主要具有行气散结、疏肝解郁、和中止痛、降逆止呕等功效。
作用理气剂可用于治疗多种因气滞或气逆引起的病证,如胸胁胀满、胃脘疼痛、嗳气呕吐、月经不调等。
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适用范围理气剂适用于多种因气滞或气逆引起的病证,如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胁胀痛、胃气上逆所致的恶心呕吐等。
注意事项使用理气剂时,应注意辨别病证的虚实寒热,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剂。
同时,理气剂多辛香温燥,易耗气伤阴,故气虚、阴虚者慎用。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也应慎用或禁用。
在服药期间,还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02常用理气剂介绍组成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
主治肝气郁滞证,症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方解柴胡疏肝散以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配伍香附、川芎活血行气止痛,陈皮、枳壳理气行滞,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诸药相合,共奏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柴胡疏肝散•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
•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症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
•方解:逍遥散以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配伍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健脾益气,炙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薄荷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生姜温胃和中。
诸药相合,共奏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
方解四逆散以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配伍枳实行气散结,芍药柔肝缓急止痛,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
方剂学课件理气剂(2024)
四逆散
组成
甘草、枳实、柴胡、芍药。
主治
阳郁厥逆证;肝脾气郁证。手足不温,或腹痛, 或泄利下重,脉弦;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 。
功效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方解
四逆散以柴胡为君药,升发阳气,疏肝解郁;芍 药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为臣;枳实行气散结为佐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透邪解郁 、疏肝理脾之功。
丁香柿蒂汤
01 组成
丁香、柿蒂、生姜、人参。
02 功效
温中益气,降逆止呃。
03
主治
04
胃气虚寒证。症见呃逆不已,胸 痞脉迟者。
方解
本方证为胃气虚寒所致。治宜温 中益气,降逆止呃。方中以丁香 为君药,温中散寒降逆;柿蒂为 臣药,降逆止呃;生姜温中止呕 ;人参益气健脾和胃。诸药合用 ,共奏温中益气降逆之功。
方剂学课件理气剂
目录
• 理气剂概述 • 疏肝解郁剂 • 和胃降逆剂 • 理气止痛剂 • 理气化痰剂 • 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01
理气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述
Chapter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理气剂是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 气或降气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 证的方剂。
分类
根据作用不同,理气剂可分为行气剂 、降气剂等。其中,行气剂主要用于 治疗气机郁滞的病证,降气剂则主要 用于治疗气机上逆的病证。
配伍
在理气剂的配伍中,常根据病情需要,适当配伍其 他药物以增强疗效。如治疗肝气郁滞时,常配伍柴 胡、白芍等疏肝解郁药;治疗胃气上逆时,常配伍 半夏、生姜等和胃降逆药;治疗胸膈痞闷时,常配 伍瓜蒌、薤白等宽胸利膈药。
第十一章理气剂解析PPT课件
主治证病机分析 :
上实
(痰涎壅肺)
肺失肃降-咳喘短气,痰多 痰阻气滞-胸膈满闷
祛痰止咳 降气平喘
下虚
(肾阳不足)
肾不纳气-呼多吸少 水湿内停-水溢肌肤-浮肿 失于温养-腰疼脚弱
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滑
• 方解: 君 紫苏子——降气消痰 ,润肠通便 臣 半夏 ——降逆燥湿祛痰 厚朴——降气平喘,宽胸除满 佐 前胡——宣肺降气,祛痰止咳 制诸温药之燥
3.使用注意: 肾阴虚气滞、湿热下注之疝痛,禁用本方。
第二节 降气
苏子降气汤
《备急千金要方 》
• 组成 紫苏子 半夏汤洗七次,各二两半 川当归半两 甘草炙,二两 前胡 厚朴各一两 肉桂去皮,一两半
生姜二片 大枣一个 苏叶五片
• 主治 上实下虚之喘咳证。
喘咳痰多,胸膈满闷,短气,呼多吸少,或腰 疼脚软,或肢体浮肿,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滑。
特点
• 行气与温中并用,芳香与温燥并施。 厚朴温中汤 与理中丸 比较:
均有干姜、甘草及温中散寒之功,可用治 中寒之证。
厚朴温中汤以厚朴行气除满为君,以行气为 主,兼以温中燥湿,主治脾胃气滞寒湿 证—属实
理中丸以干姜温中散寒为君,以温中为主, 并能补气健脾,主治中焦虚寒之证—属虚
临床应用
用方要点:以脘腹胀满或疼痛,舌苔白,脉沉 弦为使用要点。
• 用法 先将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用麸炒黑,去
巴豆及麸皮不用。温酒送下。
• 主治 寒滞肝脉之小肠疝气。 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坠肿胀,苔白,脉弦。 亦治痛经,瘕聚等属寒凝气滞者。
• 病机 寒凝肝脉,气机结滞。 • 治法 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方解:
方剂课后习题
绪论+第一章1.首次提出君臣佐使方书是:BA.《五十二病方》B.《黄帝内经》C.《普济方》D.《伤寒杂病论》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典是:AA.《太平惠民和剂局方》B.《伤寒杂病论》C.《医方集解》D.《太平圣惠方》3.“方书之祖”是:AA.《伤寒杂病论》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医方集解》D.《太平圣惠方》4、我国现存古迹最大的一部方书是:A A.《普济方》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伤寒论》D.《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二章“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的治法归纳出自:BA.《医学心悟》 B.《景岳全书》C.《圣济经》 D.《伤寒明理论》E. 《医家全书》历史上首次依据“君、臣、佐、使”理论分析组方构原理的医着是:AA.《伤寒明理论》 B.《古今名医方论》C.《医方考》 D.《三因极---病证方论》E. 《宣明论方》小承气汤变化为厚朴三物汤是属于:A.药味增减的变化 B.药量增减的变化C.剂型更换的变化 D.药味、药量均有变化 E. 以上都不是下列哪项不属于汤剂的特点:A.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B.便于随证加减C.便于服用或携带D.服用量大E. 适于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下列对君药表述错误的是:A.治疗主证或主病;B.是方中起决定作用的药物C.药量居方中之首D.药力居方中之首第六章解表剂1.桂枝汤的功用是:A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B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C 调和气血,缓急止痛D 温通心阳,平冲降逆E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2.药物配伍具有“分经论治”特点的方剂是: CA败毒散 B大青龙汤C九味羌活汤 D独活寄生汤E香苏散3. 小青龙汤的组成中含有 DA紫菀 B杏仁 C生姜D白芍 E白前4.止嗽散的组成中不含有:EA紫菀 B白前 C陈皮D荆芥 E杏仁5.原书服法要求“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的是:CA桑菊饮 B桑杏汤 C银翘散D金沸草散 E香薷散6.“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无汗,舌苔薄,脉浮而数”,治当首选;B A.桑菊饮 B.麻杏甘石汤 C.定喘汤D.射干麻黄汤E.桑杏汤7. 败毒散的组成中不含有:DA.枳壳B.前胡C.柴胡D.黄芩E. 人参8.桂枝汤原书桂枝与白芍的用量比例为(1:1)麻杏甘石汤原书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例为(1:2)第七章泻下剂1.下列不属泻下剂适应范畴的是:A.胃肠积滞B.实热内结C.寒积内停D.清热解毒E.水饮内停2.大承气汤原方中,大黄、厚朴的用量是:A.大黄五两、厚朴三两B.大黄二两、厚朴六两C.大黄三两、厚朴五两D.大黄四两、厚朴八两E.大黄一两、厚朴四两3.下列各项与大承气汤主治证无关的是:A.阳明腑实证B.肠燥便秘证C.热结旁流证D.热实痉厥证E.热实发狂证4.大、小、调胃承气汤三方之间的变化涉及:A.药味的增减B.剂量的增减C.君臣佐使的改变D.煎服法的改变E.剂型的改变5.大黄牡丹汤宜后入的药物是:A.大黄B.芒硝C.牡丹皮D.桃仁E.冬瓜子6.温脾汤的君药是:A.人参、大黄B.人参、芒硝C.大黄、芒硝D.大黄、附子E.附子、干姜7.温脾汤的功用是:A.温里散寒,通便止痛B.攻下寒积,温补脾阳C.攻逐寒积,行气通便D.温肾益精,润肠通便E.温补脾阳,润肠通便8.麻子仁丸组方中不含有的是:A.芍药B.杏仁C.枳实D.厚朴E.当归9.济川煎药物组成不含的是:A.当归B.牛膝C.肉豆蔻D.泽泻E.升麻10.济川煎证的病机是:A.肾虚精亏,开合失司B.肠燥津亏,开合失司C.热结里实,气阴不足D.热结阴亏,脾阳不足E.脾阳不足,寒实内结第八章和解剂1.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小柴胡汤的主治病证:A.伤寒少阳证B.黄疸见少阳证C.热入血室证D.疟疾见少阳证E.瘟疫邪伏膜原2.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A.猪苓、枳实 B.青蒿、黄芩C.竹茹、半夏 D.枳壳、赤茯苓E. 陈皮、碧玉散3.四逆散中一升一降配伍的药物是:A.柴胡配芍药 B.柴胡配甘草C.柴胡配枳实 D.芍药配甘草E. 枳实配芍药4.患者,女,29岁,数月来两胁隐痛,口燥咽干,精神不振,不思饮食,月经后期,乳房作胀,脉弦而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用 行气消痞,健脾和胃
主治
脾虚气滞,寒热互结之痞证。心下痞 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大便失调
越鞠丸《丹溪心法》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方解
厚朴一两(15g) 君 行气消胀,燥湿除满 草豆蔻五钱(10g) 臣 温中散寒,燥湿运脾
第十五章 理气剂
概念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 气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统称 理气剂。
适应范围 气滞(肺气郁滞、肝气郁滞、
脾胃气滞) 气逆(胃气上逆、肺气上逆)
分类
行气、降气
使用注意事项
1.辨清虚实。 2.气滞而兼气逆者,宜行气与降气并用。 3.理气剂多属芳香辛燥之品,慎勿过剂。
功用
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越鞠丸《丹溪心法》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
主治 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
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病机
情志不畅,痰气郁结
治法
行气解郁,化痰散结
方解 半夏一升(20g) 君 化痰散结,降逆和胃 厚朴三两(15g) 臣 行气开郁,下气消痰 茯苓四两(20g) 佐 健脾利湿化痰 生姜五两(20g) 佐 降逆化痰,助半夏之力 苏叶二两(10g) 使 行气解郁,轻宣上行
方解
麻黄三钱(15g)
宣肺平喘,解表散寒
君
白果二十一枚(13g) 敛肺定喘,祛痰止咳
一散一敛,散邪而不伤肺,敛肺而不留邪且 增定喘之功
杏仁一钱半(10g)
利肺平喘
苏子二钱(10g) 款冬三钱(15g)
降气平喘 臣
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半夏三钱(15g)
燥湿化痰
黄芩一钱半(10g) 佐 清泄肺热 桑白皮三钱(15g) 佐 清热泄肺,平喘 甘草一钱(5g) 使 和中调药
越鞠丸《丹溪心法》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胸痹。胸中闷痛,甚至胸痛彻背,
主治 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或
紧。
病机
胸阳不振,痰阻气滞
治法
通阳散结
方解 栝蒌实一枚(30g) 君 理气宽胸,涤痰散结 薤白半升(20g) 臣 通阳散结,行气止痛 白酒七升(200g) 佐 行气活血
阴虚体弱者慎用。
第一节 行气
越鞠丸《丹溪心法》
方解 香附10g 君 行气解郁(治气郁)
川芎10g
活血祛瘀(治血瘀)
臣
苍术10g
燥湿运脾(治湿郁)
栀子10g
清热泻火(治火郁)
佐
神曲10g
消食导滞(治食郁)
功用
行气解郁
主治 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
酸,饮食不消等。
越鞠丸《丹溪心法》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功用
宣肺降气,清热平喘
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主治
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证。心下痞 硬,噫气不除,或反胃呕逆,吐涎 沫,舌淡,苔白滑,脉弦而虚
病机
表证经汗吐下后,外邪虽去,胃气 已伤,伏饮内动,胃失和降
方 旋覆花三两(15g) 君 下气化痰,降逆止噫 解 代赭石一两(5g) 臣 降逆下气
方 香附二两(15g) 解 乌药一两(10g)
元胡一两(10g)
君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臣 行气活血,调经止痛
木香一两(10g) 砂仁一两(10g)
佐 行气止痛消胀
生姜三片
佐 温胃散寒
甘草一两半(10g)佐使 缓急止痛,兼调诸药
功用
行气活血,调经止痛
第二节 降气
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行气和胃止呃 君
清热和胃止呕
生姜半斤(15g) 人参一两(5g)Biblioteka 和胃止呕 臣益气补中
甘草五两(25g) 佐 益气和胃
大枣三十枚(5枚)
功用
降逆止呃,益气清热
主治
胃虚有热之呃逆。呃逆或干呕, 舌红嫩,脉虚数
当归一两半(10g)
佐
治咳逆上气,
配合肉桂温补下元
苏叶五片(3g) 生姜二片 大枣一个 甘草二两(10g)
佐 宣肺散寒 佐 降逆除饮
使 理脾和胃
功用
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主治
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哮喘。咳嗽 痰多气急,痰稠色黄,微恶风寒,舌 苔黄腻,脉滑数
主治
肝肾虚寒证。睾丸冷痛,或小腹疼 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迟
方 肉桂一二钱(10g)
温肾暖肝散寒
解 茴香二钱(10g)
君 暖肝散寒,理气止痛
当归二三钱(10g)
养血补肝
臣
枸杞三钱(15g)
补养肝肾
乌药二钱(10g) 沉香一钱(5g)
臣 行气散寒止痛
茯苓二钱(10g) 生姜三五片
渗湿健脾 佐使
温散寒凝
功用
温补肝肾,行气止痛
越鞠丸《丹溪心法》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 暖肝煎《景岳全书》
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
主治
痛经。月经前或月经初行时,少 腹胀痛,胀甚于痛,或连胸胁乳房 胀痛,舌淡苔薄白,脉弦
实喘。痰涎壅盛,咳喘短气,胸膈满闷,
主治 或腰痛脚软,或肢体浮肿,舌苔白滑或
白腻,脉弦滑。
治法
降气平喘,化痰止咳
方 紫苏子二两半(15g) 君 降气平喘,化痰止咳
解 半夏二两半(15g)
臣 降逆祛痰
厚朴一两(10g) 前胡一两(10g)
臣 降气除满,化痰平喘 臣 宣肺下气,祛痰止咳
肉桂一两半(5g) 佐 温肾纳气
功用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越鞠丸《丹溪心法》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方 枳实五钱(25g)君 行气消痞 解 厚朴四钱(20g)臣 下气除满
半夏三钱(15g)佐 和胃,散结除痞 黄连五钱(25g)佐 清热燥湿 干姜一钱(5g) 佐 温中祛寒 麦芽二钱(10g)佐 消食和胃 人参三钱(15g) 白术二钱(10g)佐 补中健脾,祛湿和中 茯苓二钱(10g) 炙草二钱(10g) 使 调和诸药
陈皮一两(15g) 木香五钱(10g) 干姜七分(5g) 生姜三片(5g) 茯苓五钱(10g) 甘草五钱(10g)
佐 行气宽中,消胀除满 佐 温胃暖脾,散寒止痛 佐使 渗湿健脾和中
功用
行气温中,燥湿除满
主治
寒湿气滞证。脘腹胀满疼痛,不思 饮食,舌苔白腻,脉沉弦
越鞠丸《丹溪心法》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半夏半升(15g) 生姜五两(25g)
佐 祛痰散结,降逆和胃
人参二两(10g) 佐 益气补中,保护胃气
大枣十二枚(4枚)
甘草三两(15g) 使 调和诸药
功用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方 橘皮二升(20g) 解 竹茹二升(20g)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
主治 小肠疝气。小腹引控睾丸而痛,偏
坠肿胀,或少腹疼痛,苔白,脉弦
病机
寒滞肝脉,气机阻滞
方解
乌药半两(20g) 君 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青皮半两(10g) 臣 疏肝理气 木香半两(10g) 臣 行气止痛 小茴香半两(10g) 臣 暖肝散寒 高良姜半两(10g) 臣 散寒止痛 槟榔二个(10g) 佐 下气导滞
川楝子十个(15g) 佐使 理气止痛
与辛热之巴豆同炒,去巴豆而用川楝子, 既能增强川楝子行气散结之力,又可制 其苦寒之性
功用
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越鞠丸《丹溪心法》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 暖肝煎《景岳全书》
方解
柴胡二钱(10g) 君 疏肝解郁,条达肝气
芍药一钱半(10g) 柔肝,配柴胡疏肝
佐
枳壳一钱半(10g)
理气宽中
香附一钱半(10g)
理气疏肝
臣
川芎一钱半(10g)
行气活血
陈皮二钱(10g) 甘草五分(5g)
佐 行气和胃 佐使 调和诸药
功用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主治 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或寒热
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