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诗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鉴赏,其前提是要读懂诗歌。对于命题者来说,如何引导考生先读懂后鉴赏,命题的导向至关重要。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能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而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一定要重视古诗本身给我们传达的内容,从而来解读古诗。

在考场上,读懂一首古诗,说到底就是理解诗句意思,诗歌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写,怎么写的。弄懂这三个问题是读懂诗歌的关键。

读懂诗歌的方法与步骤:

(一)看诗题(二)看作者(三)看注释(四)看意象

(五)看情语

(六)看手法

(七)看尾句

(八)看题干

(九)看题材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如何利用标题来读诗呢?

1.把握标题信息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总之,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回看高考

2004《征人怨》

(1)诗歌类别:边塞诗

(2)暗示作者情感:怨

(3)引发联想:怨什么?

2005《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1)诗歌类别:怀人诗

(2)交代写作缘由和内容:倚窗闻风

(3)暗示作者情感:对友人的思念

(4)由“竹窗”二字猜想:可能是个隐士

可看江苏省近几年来的诗歌标题,几乎都能从标题上辨别出题材来。

2006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怀人诗2007 鹧鸪天·送人送别诗2008 登金陵凤凰台怀古诗2009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怀古诗2010 送魏二送别诗2011 春日忆李白怀人诗2012 梦江南闺怨诗2013 醉眠山水诗

但是,另一类诗歌的标题表面看起来,似乎与诗歌的内容联系并不是很紧密。

例如:《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歌标题是“观书”,内容却是“观塘”,两者之间有何联系?

这首诗以暗喻的手法,借半亩方塘明净的形象来壁喻读书体会。这首诗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又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歌从标题可以判断是一首送别诗,可是内容好像只是在西湖的美景。难道这首诗歌“文不对题”?,

诗人将西湖六月的风光与春夏秋冬四季风光作了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六月中旬是西湖的莲叶长得最茂盛,荷花开得最艳丽的时刻。六月中旬是西湖一年中风景最动人最美丽的时候,作者没有直接表达对林子方的不舍之情,而是希望用美景将他挽留。后两句更是把自己的依依惜别之情比作与天相接无穷无尽的莲叶。由此,我们就可以读出诗歌隐藏在美丽景色背后的惜别之情了。

就是说有些诗歌的标题和内容貌似无关,其实是借助了某种手法曲折表达作者心中所想。

2.要带着对标题的提问去读诗

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涵着那么丰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给我们留下了猜想揣摩诗的内容的空间,我们很容易较快地深入到诗的内容中去。

以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为例。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通过这个标题,我们可以了解到:

1、时间是中夜(半夜),

2、地点是西园,

3、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

据此,我们可以带着问题去读诗歌。

1、为什么半夜的时候站在自己的房间里望着西园呢?

2、“望”到了什么?

3、除了“望”,还有什么呢?

4、作者“望”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5、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通过这个标题,我们可以了解到时间是中夜(半夜),地点是西园,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在掌握了这些信息后,我们不禁要猜想:作者为什么半夜的时候站在自己的房间里望着西园呢?他是不是听到了什么呢?我们在诗中就看到了首联“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点题)标题里有月,诗中第二联就有“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第三联是“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作者“望”时是怎样的心情呢?于是尾联有交代“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作者的心情很寂寞。那么,作者为何会寂寞呢?再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晓了。带着对标题的疑问,我们读懂了该诗。

从诗歌作者入手,知人论世。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等,往往决定了诗作的感情。作者的风格基本是相对稳定的。

知人:

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

最好花时间整理一批诗人的生平介绍,可以师生合作完成。

如果考查的诗歌作者是我们不太熟悉的诗人,那么就只能通过注释和正文来把握了。

从注释了解作者、背景、疑难词语和难懂典故,深入理解诗意。

注释的主要作用有二。一、降低难度;二、暗示情感。

如介绍作者是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若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怀乡思人之情;若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大家特别注意注释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这个地名的注释在理解本诗内容上是否没起作用?学生很可能一带而过,忽视了这个注释的作用。

明确:根据第三联注释中送别朋友的地点在成都白马江畔,可以推知宜昌之西的黄牛峡是想象友人去江东探亲时经过的地点,属于虚写,这个地名貌似无用其实告知学生这里运用的手法。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诗歌看得见的“灵魂”。例如(2014四川卷)

秋暮吟望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①,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