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读懂诗歌-分解复习过程
(完整word版)如何读懂诗歌
如何读懂诗歌—-走好鉴赏诗词的第一步读诗如读人。
读一首不曾谋面的诗歌,就如同见一个陌生人,读诗的过程,完全可以看成是你和这个人交往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又快又准确地了解他呢?一、怎样算是读懂诗歌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如何明白浅层意思?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明确题材——送别诗、羁旅诗、边塞诗、闺怨诗、田园诗、怀古诗、隐逸诗等。
例1: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大意:(我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远方的)城郭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摇荡起(远方的)天空。
襄阳风光美丽,(似乎想要把我)留下,与山翁共谋一醉.2、领会深层意思,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答: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4分)答:“浮"和“动”。
“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什么?(4分)答: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二、读懂诗歌的方法技巧1、品标题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题材等)。
题目是诗词的眼睛,它往往直接揭示了诗词创作的时间、地点、事件和主旨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例2: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如何读懂诗歌--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
(我听到动静)以为是故人来
疑是故人来。
(看望我)。
时滴枝上露,
• (风)吹落竹枝上的露珠,露 珠滴在石阶下的青苔上。
• (这风)应该掀开门帘进屋来, 为我拂去绿琴上的尘埃。
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 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
——
益诗友。
【如何领会深层意思?】
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 2.再现情境,设身体验
• 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 学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
• 这段时间做诗歌鉴赏题,要有意识地 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
不语婷婷日又昏。
——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 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 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 倦倚西风夜已昏。
• 方法: • 联系信息,揣摩语言。 • 再现情境,设身体验。 • 筛选词语,确定内容。
练习:领会这首诗的深层意思。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 例4: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 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如何领会深层意思?】
2.再现情境,设身体验 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情境,设身进入 这一情境中去体验、感受其情感和意境。
3.筛选词语,确定内容 联系意境、情感、思想态度等相关主题词, 确认诗歌的深层意思。
【相关主题词】
•意境主题词: •宏阔:苍凉、雄浑、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宁谧、婉转、朦胧…… •热闹:热烈、繁华、淳朴、喧闹、欢快…… •清冷:凄清、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情感主题词: •悲:忧愁、凄苦、悲凉、悲伤、伤感、惆怅、沉痛、消沉、怨愤、寂寞、 孤独、烦闷、思念、惜别、依恋、眷恋…… •喜:欢乐、喜悦、愉悦、恬淡、闲适、悠闲、豪放、赞美、热爱、仰 慕…… •思想(态度)主题词: •积 极 进 取 、 自 信 豪 迈 、 建 功 报 国 、 乐 观 旷 达 、 忧 国 忧 民 、 批 判 、 讽 刺…… •消极、消沉、颓废、退隐……
诗歌鉴赏(一)如何初步读懂诗歌(用)解答复习过程
1、思想性格
知
2、生活经历
人
3、风格流派 4、创作背景和目的
5、时代背景(论世——所处
朝代的国势、朝政等)
牛刀小试 望洞庭湖
刘禹锡 诗豪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本诗写于被贬途中。
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熏一时她炉种与的中 植情悲所物伤人燃,与离的古香代别思料 风念时。 俗。的:3、伤上姑桡联娘片心:们系以欲船在桨注女绝春。方。日释4佳、的下节苹角片出花度以游:写男
郊方野的水角滨度,写采集他苹与花情赠人送给分自别己后的的情人不。舍与思 念。
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三) 看注释
注释会提供哪些信息?有何作用?
(五) 抓情眼
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 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 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 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 帮助我们快速而准确把握诗歌 的情感。
牛刀小试
江 楼 感 旧 (赵嘏 )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把流露旧出时本与作诗今者抒的时发的沉了情痛怎悲景样结哀的合之情在情一。感起?,充分
4、抓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 感、意念。“象”,就是物象、 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 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 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谈谈下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六、方法介绍
结合具体事例讲解,初步解决 “读不懂”的问题。
方 法
观书有感
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考复习如何读懂诗歌
高考复习——古诗鉴赏之如何读懂一首诗教学目的:高考复习——古诗鉴赏之如何读懂一首诗1.明确高考对诗歌鉴赏的考查要求2.掌握读懂诗歌的方法、步骤3.通过高考试题进行夯实、反馈教学重点、难点以高考试题为例,分析在做题中读懂一首诗的方法、步骤教学过程:一.导入:诗歌鉴赏考查的角度包括,一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二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解说历年高考对诗歌的考查要求,说明对任何题目的回答都是在读懂诗作的基础上完成的,万变不离其宗,本节课要解决如何读懂一首诗的问题。
)解答一道古诗鉴赏的题目,是有一定的步骤的,具体概括为:二.教学过程:(一)二抓:1.抓意象意象:诗歌描写的对象,包括人、事、景等。
意境:意: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境:诗中描绘的事物或画面。
二者有机融合形成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常用意象复习:有些意象在诗歌中反复使用,积淀了文化内涵,具有稳固的文化意义。
(学生展示意象总结成果)例1:(02全国)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解析】试题选了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来鉴赏。
前人《网师园唐诗笺》一书中对此诗的评论是:‘折柳’二字为通首关键。
现在的题目也就从这儿提出。
折柳原是指折取柳枝。
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或送别之词。
但从本诗此夜曲中闻析柳一句来看,此处的折柳是一首曲子。
其实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首曲往往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
本诗描写的是:春宵人静之时,作者忽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仔细一听,这笛声乃折柳曲。
作者由折柳曲想到,此时正是折柳的季节了,春天已到而自己却还飘泊在外,不禁更引起了思乡之情。
可见,折柳在诗中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这首诗着重写作者的一种思乡之情。
作者的思乡之情,从诗中看,又恰恰是由听到折柳曲后而引起的。
01 总体把握 五法快速读懂诗歌-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阅读与默写(全国通用)
【2024高考一轮复习考】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01 总体把握五法快速读懂诗歌内容一总体把握,五法快速读懂古代诗歌阅读在诗歌鉴赏中,首先是要读懂诗歌内容,读懂是王道,读懂是鉴赏和表达的基础。
因为任何诗歌鉴赏都是分三步进行的,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
二快速读懂诗歌内容的方法(一)读懂诗歌题目(二)读懂作者(三)读懂注释(四)读懂诗家语(情语景语典故倒装省略)(五)读懂诗歌结构三方法运用示例一、读懂诗歌的题目(看标题,抓题眼)标题是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其蕴含的关键信息有:①时间、地点、对象、事件;②诗歌内容的概括;③写作缘由或目的;④表明诗歌题材,暗含诗歌表达技巧;⑤情感或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
如:年份、卷别题目重要信息2022年新高考全国Ⅰ卷《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①“醉落魄”,词牌名;②“人日”,指出了时间,正月初七;③“南山”,指出了地点;④“约”,邀约朋友;⑤“应提刑懋之”,邀约对象,提刑,官名,是词人朋友所担任的官职。
可知,这是一首写与官友在正月初七去南山寻访风景的词2022年全国甲卷《画眉鸟》《画眉禽》①点出了写作的主要对象——画眉;②暗示诗歌题材可能为咏物诗,暗含可能运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技巧;③抒发某种情感或揭示某种哲理2022年全国乙卷《白下驿饯唐少府》①“白下驿”,地点名,指出了事件发生的地点;②“饯”指出了具体事件,饯别,送别;③“唐少府”,点明了饯别的对象。
可知这是一首送别朋友的诗歌,暗含送别的情感2021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寄江州白司马》①“寄”表明这是一首写给朋友的诗;②“江州白司马”表明了“寄”的对象2021年全国甲卷《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和”表明了诗歌的题材;②“南丰先生”是写作的对象;③“出山”即事件内容,指出了诗歌的主要倾向【对点训练】❶阅读下列诗歌的标题,写出从标题中读出的内容。
(1)《赠别郑炼赴襄阳》(2)《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3)《纪村事》(4)《题许道宁画》(5)《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6)《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答案】(1)①“赠别”表明了题材是送别诗。
如何在考场快速读懂古诗-四步法
如何在考场快速读懂古诗-四步法面临当前大信息量的高考语文试卷,考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准确地完成所考题目,拿到应该拿的分数,已经成为目前应考的一个课题。
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如何在考场快速读懂古诗-四步法,一起来看看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读懂古诗呢?我的经验是,可以分四步迅速抓住主要信息来读懂古诗,也就是四看:一看标题作者,二看意象炼字,三看省略倒装,四看尾联注释。
一看标题作者:题目定诗由,作者定诗风。
考场速读诗歌,一定要先读题目,且不可跳过。
因为题目或为写作的缘由,或是作者写作的目的,或与作者当时写作的场景有关,或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
因此看题目就是审题,看题目就是思考问题:想缘由、想目的、想场景对象、想情感,把思维由表层引向里层。
如杜甫《秋雨叹》这一题目交代写作缘由,王维《山中送别》这一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北陂杏花》这一题目交代写作对象,杜甫《恨别》这一题目交代写作情感。
考场速读诗歌,一定要看作者,想作者人生境遇,想作者诗歌的一般风格。
人生境遇影响作者的情感取向,而每类作家往往有自己固定的风格,如李白诗清新飘逸,杜甫诗沉郁顿挫,乐天诗雅俗共赏,李贺诗奇诡变幻,义山诗含蓄绰约,杜牧诗清丽俊逸。
了解作者的诗风,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语言有很大帮助,同时诗风也可能是命题点。
二看意象炼字:意象传情思,炼字为诗眼。
考场速读诗歌,一定要抓关键词,看意象就是抓关键名词。
特定的意象,往往包含特定的情感,而且是古代诗人在创作中已经形成的一套符号系统:诗中写了“菊花”,往往表达“不畏权贵,追求淡泊”的情感;诗中写了“月亮”,往往表达“思乡”之情;诗中写了“杨柳”,往往指“朋友依依惜别之情”;诗中写了“鸿雁”,往往抒“羁旅伤愁”的情感。
只有迅速把握意象寓意,才能迅速把握诗歌的内容,迅速把握诗歌的意境,迅速领会诗歌的主旨,迅速感知诗人的情感。
考场速读诗歌,抓关键词还要抓住“情语”,尤其是意象前面的修饰词,意象后面的动词形容词。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 如何读懂一首诗歌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如何读懂一首诗歌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如是点明了诗歌采用了哪一种或哪几种手法(如【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这样的问法),此一要点则可省略。
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说明,作者怎么运用这种手法来写作。
3、此手法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根据题目具体要求,有时可以省略)。
二、情感主旨提炼类
第一种:情感主旨提炼=抒发了什么情感+内容分析(先提炼情感,后结合事实分析)
第二种:情感主旨提炼=描写什么+表达/寄寓/揭露什么(先分析事实,后提炼情感)。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快速有效读懂诗歌+课件
并
《闺意》
连
《病牛》
线
《旅夜书怀》
《山居即事》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观书有感》
定题材
论道说理诗 山水田园诗 咏物感怀诗 边塞征战诗 思妇闺怨诗 羁旅行役诗 咏史怀古诗 思乡怀远诗 惜别送别诗 写景抒情情
【即时应用】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一诗,仅从 标题上看,交代了哪些内容? 【注】苗发、司空曙:都是作者的诗友。
16. 王安石在《寄王逢原》一诗中说:“力排异端谁助我,忆见夫子 真奇材。”请据此并结合本诗,谈谈你对本诗颔联情感的理解。 (从标题、作者、注释三个角度怎么初步感知这种心情)
【看序/注,挖掘暗含信息】
【注】①王逢原:王安石的连襟和好友,英年早逝。②鹰集 (sǔn):泛指凶恶的鸟。③中郎:汉末蔡邕曾任中郎将,博学多才
【看作者,可“知人”“论世”】
你 了
知 人1
李白诗浪漫飘逸 ➢ 李煜词颓蘼伤感
解
杜甫诗沉郁顿挫 ➢ 晏殊词明朗疏淡
的 诗 人 有 哪 些 ?
渊明诗淡远闲静 乐天诗平易浅近 高适诗悲壮苍凉 昌龄诗雄壮豪迈 王维诗恬淡幽美 商隐诗含蓄典雅 杜牧诗清丽俊逸
➢ 温庭筠绮丽香艳 ➢ 范仲淹苍凉悲壮 ➢ 柳永词婉约缠绵 ➢ 东坡词雄浑豪放 ➢ 易安词委婉清新 ➢ 稼轩词雄奇奔放
论世
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 中唐乱离时世的悲歌 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 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 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
【注意】
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趋向和风格一般 是固定的,但是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个 别存在。
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 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的非常复杂的情 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即时应用】
10月联考诗歌鉴赏:
如何读懂诗歌-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突破点一 借助题材,读懂诗歌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
杜甫
事:船从益州来接 李秘书
地点 时令
青帘白舫益州来,巫峡秋涛天地回。
景:船行途中所见 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
之景(想象)
事:上任的急切 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
事:由南到北拜 南极一星朝北斗,五云多处是三台。
见皇上。接近朝 李秘书 皇帝/京城
借助历史语境读诗“两途径” 途径二:看注释,破解难点 注释往往暗示着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 读。诗歌注释蕴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①介绍 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②介绍作 者, 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③介 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④介绍 相关诗句,暗示用典或意境。
突破口二 借助历史语境,读懂诗歌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
年华老去
时光易逝 ②对时光易
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逝,、年华老
朝来塞雁先还。③对南宋统治者不思恢复故土的不满
去而自己功 业未成的感
去年由塞北飞来的大雁却比我先回到北方
伤
①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去年南来之燕尚未北归,料今 夜当梦回北宋西园。作者借燕子表达自己的故国之思。 ②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而自己功业未成的感伤; “镜里转变朱颜”即年华消逝、容颜渐老,“怕见花 开花落”一句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而作者收复失 地的报国之志却始终未能实现。 ③对南宋统治者不思恢复故土的不满;“塞雁先还” 大雁都能比我先回到北方,而我的愁像连环一样无人 可解,含蓄地表明了对南宋统治者不思恢复、放废英 雄的怨尤。
小结
体悟诗歌三境,读懂诗歌
怎样算是读懂诗歌
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高考语文复习:如何读懂诗歌
古诗鉴赏,其前提是要读懂诗歌。对于考生来 说,能否读懂诗,决定着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 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 重做题的倾向,而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一定 要重视古诗本身给我们传达的内容,从而来解读 古诗。 在考场上,读懂一首古诗,说到底就是理解 诗句意思,诗歌写了哪些内容,是按照什么样的 思路和层次来写的。下面我们就考场上如何能在 短时间内快速读懂诗歌作解说。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 如何利用标题来读诗呢? (一)把握标题信息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 富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 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 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 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总 之,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例如:
[即时应用]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 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 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 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 么寓意? 答: 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 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 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请简要分析。 答: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 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 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 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诗题 重要信息 ①交代了写作对象(素蝶白蝴蝶);② 《咏素 点明了诗的类别 ( 咏物诗 ) ;③暗示了写 蝶诗》 作手法(托物言志)。 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 《鹊桥 仙· 七夕 作缘由(因七夕而写);②暗示了写作内 容和情感(写夫妻相思相聚)。 》 《征 人怨 》 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征人);②揭示了全 诗的感情基调(怨);③暗示了诗的类别( 边塞诗)。
【如何读懂诗歌】
如何读懂诗歌【教学目标】学习读懂诗歌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解读诗歌的钥匙【教学方法】讨论法、鉴赏法【教学过程】一、读懂诗歌的作用 1、诗歌备考的四个环节知识——读懂——鉴赏——表述 2、知识包括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和古诗词常识 3、读懂的作用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二、怎样才算读懂 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会深层意思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3、例如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大意我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远方的城郭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摇荡起远方的天空。
襄阳风光美丽似乎想要把我留下与山翁共谋一醉。
三、如何读懂诗歌 (一)、如何明白浅层意思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练习翻译这首诗的大意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大意傍晚时分一阵微风吹来把我从冥坐中惊醒。
我走近窗户思绪飘渺起来。
风吹开门又吹动竹子。
我听到动静以为是故人来看望我。
风吹落竹枝上的露珠露珠滴在石阶下的青苔上。
这风应该掀开门帘进屋来为我拂去绿琴上的尘埃。
二、如何领会深层意思 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信息题目、注释、诗人生平、典故意象语言、情感语言、首尾句例1阅读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回答问题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问题第2句中的“独”字对全篇的结构有怎样的作用第二句的“独”字既是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下句“想”字的伏笔问题第4句采用了怎样的方法收到怎样的效果第4句采用了烘托的写法把诗笔宕开寄想象于故园的寒食景色就更收烘托之妙进一步托出了“想诸弟”之情使人更感到情深意远。
诗歌鉴赏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
三:读注解
【注释】:① 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 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 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庾岭时所作。②荆州记载,南 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 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
明疑点难点
四:读意象
意象:象,即形象;意,即意念、情感,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 主人公情感的物象。
方法归纳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情感?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 “何处泊〞“断人 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秦观鹊桥仙·七夕 ——交代了写作对象〔七夕〕;暗示了写作内容和情感〔写夫妻
相思相聚〕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交代了写作内容〔梦游天姥〕;交代了写作目的〔留别〕; 交代了诗的体裁〔古体诗〕;暗示了写作手法〔浪漫主义手法〕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交代了时令、地点、事件;暗含写作者的所闻所感。
原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例六、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答复以下问题。
.
[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
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
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
〞的代称。
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所蕴含的思想情感。(2006浙江卷)
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14 如何读懂诗歌-备战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重难点专项突破(新高考通用)
〔注〕诗中所谓的“情语” 并不都是作者最真实的情感表 达,有的诗人会故意用反语 (这种情况很少)。但绝大多数 情况下,我们都是能够通过抓 住“情语”进而读懂诗歌的。
二 品情语
2.抓情语知情感
(一)显性词语
指可以明显看出 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 也叫“情感语”(诗 眼),多为动词和形 容词,能帮助我们把 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运用象征(托物言 志)和对比反衬手法。
以孤雁自比,描写 了路远孤独、同伴难寻 的寂寞哀苦,表达了渴 望团聚(寻找同伴)的愿 望。
(二)隐性词语
(1)描摹景、 物、事、人等要素 的词语。它们虽然 不是诗眼,却能暗 示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种词语叫“景物 语”。
2.抓情语知情感
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两句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 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点 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给人以沉 郁苍凉、悲壮压抑之感。
本题旨在分析后两联的思想情感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但要注意局部情感不能脱离主旨,要立 足于对诗歌整体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1.看注释揣情感
典例 送沈康知常州 王安石
作客兰陵①迹已陈,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②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注】 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祐 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祐三年诏沈康知常州。 ②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
【练习】指出上面诗句中的情语词汇, 并分析诗人情感。
黄公度《暮春山间》诗中“缓步” 一词,已写出诗人迈步于暮春山间时的 优游闲适之态;“濯手闻香”这一细节 更加传神:一个人漫步山间,看着眼前 的流莺飞燕,然后到涧水边洗手,洗完 之后还不忘闻自己的手,这个人不是心 情愉悦闲适又是什么呢?
如何读懂诗歌+++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专题复习
张诗肯定了朱庆余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 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 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问题: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 分析。 【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 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 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பைடு நூலகம்
城里的人早已离开,此处只有山野中人闲游散步。
千万别去嫌弃这些坎坷的坡路不如城里平坦,
我就是喜欢这样拄着拐杖铿然的声音。
练中悟3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起,破题,写景。 ——承,接上句,写景。 ——转,由写景转入议论。
——合,收束全篇,显志。
是唐代诗人朱庆馀在应进士科举前所作的呈现给张籍的行卷诗。
二、知作者
其—人颂—,其可作诗乎者,?读定其诗书,风不知
——孟子
二读作者: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
• 北朝战乱尚武精神
• 南朝安定男女情思
• 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
• 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
• 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
• 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
积累历史知识
二读作者:了解作者的气质、风格。
闻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 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 高斋闻雁来。
寒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 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 一雁过南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文言文(词语、 语序、省略)
茅茨:茅草屋 带:环绕 生:升起 怜:喜欢 期:约定
翻译:泉壑带(萦绕着)茅茨,云霞生(于)薜(像)帷。 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闲鹭常早栖,秋花(相比其它地方)更迟落。 家童(正在)扫萝径,(因为我)昨与故人期。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 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 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注释的内容有:
• (1)提供写作的背景,暗示主旨感情; • (2)介绍作者,暗示思想情感、写作风格; • (3)解释重点词语,帮助理解诗句; • (4)注解典故; • (5)提供与“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
• 下面我们就在考场上考生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 快速读懂诗歌作一指导。
有效读懂诗歌
古诗词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丰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 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5
特点: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写诗)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
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补充省略!还原语序! 理解重要词语!
• 例如:以“月亮”表达思乡之意,以“丁香” 表达愁思或情结,以“鸿雁”表达羁旅伤感和 思乡怀亲之情,以“杜鹃”表达哀怨、思归之 意和凄凉哀伤的情感,以“寒蝉”表达悲切、 伤感等。我们在阅读鉴赏古诗时,可以抓住其 中很鲜明的意象,透过意象破解诗歌所蕴含的 情感与意义。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贾岛《题李凝幽居》 寇准《春日登楼怀归》 周密《夜归》 张耒 《初见嵩山》
(1998年全国卷) (2005年广东卷) (2006年四川卷) (2012辽宁卷)
13
合理地“想入非非”,理智地“适当发散”
唐人(所有诗人)作诗,最重诗题! 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 事件、题材、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
9
1、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 状语、过渡语等
2、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 语前置等;
3、理解重点词语,整合句意——前后连缀, 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鉴赏诗歌的四把“金钥匙” (走进诗歌)
11
第一把“金钥匙” (标题)
12
例: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2005全国2)
有效读懂诗歌-2016分解
考点探究突破
• 古诗歌鉴赏是历年来高考的必考考点,涉及形 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几个方面, 因对学生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的考查全面深入 而受到命题人的青睐。但考生考试中诗歌鉴赏 得分普遍较低。究其原因,在于诗歌读不懂, 思路不清晰,答题不规范,而读不懂是最根本 最主要的原因。
14
第一把“金钥匙”——标题
• 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读标 题可以读出以下内容:
• (1)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 • (2)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 • (3)作品的感情基调; • (4)诗歌的主要内容; • (5)诗歌的题材。
练一练:
• 请根据标题推测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 ①《春日秦国怀古》(周朴) • ②《山中留客》(张旭) • ③《春日登楼怀归》(寇准) • ④《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
第一步:诗歌描写的景物有:秋夜、烛花、梧桐、明月; 第二步:联想景物固定意义。在古典文学中,秋多表愁情, 梧桐多表寂寞悲凉之情,明月多表团圆,烛光多表深夜。 了解这些,诗词的主旨立即呈现出来。 第三步:再看修饰词语。“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 孤寂。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 别怨)的意境。 通过上面的三步,就可以确定这首诗的主旨了:表达了女 诗人月夜独处时的寂寞愁苦
(2)常见意象
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 —是思乡的代名词 斜阳——给人以凄凉、沮丧、失落之感 西风——往往表达伤感、不平、惆怅等情感。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柳絮——表送别离愁 红豆——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 竹—— 竹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品行。 梅——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不畏严寒,品格高
• 答案:①通过踏访秦国故地,表现了怀古 伤今之情。
• ②通过描写山中景致,表达以美景留客之 情。
• ③看到春日之景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 ④表达了作者在寒食节思念京师诸弟时流 露出的孤独、寂寞、凄凉之情。
第二把“金钥匙”——注释
• 这是针对解答高考古诗鉴赏题而言的。在命制 高考题时,命题者总是为考生着释,帮考 生开一扇理解诗句、解答题目的“窗户”。我 们一定要领这个情,借助它撩开诗歌神秘的面 纱
似的注解。
练一练: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释: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 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流 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
21
第三把“金钥匙”——意象
• 意象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习 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情感。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翻译 (重要字词、语序、省略)
6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门户生光彩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口衔细山石,心望海波平
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不知人面去何处,
?
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
例:从注释了解作者、背景、疑难词语、难懂的典故, 深入理解诗意。细心看下面两诗的注释。
例1、08全国I卷《江间作四首》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 (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例2、08全国II卷《春日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