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11讲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作业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重点深化+探究命题+课时训练)第五单元 第11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重点深化+探究命题+课时训练)第五单元 第11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11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考点清单]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从盟友到对手和美苏“冷战”1.从盟友到对手错误!2.美苏“冷战”(1)含义⎩⎪⎨⎪⎧ ①对立双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②对立方式: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2)表现 国家美国 苏联 政治杜鲁门主义 组织形式:社会主义阵营 经济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3)影响: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图解概念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冷战”之间的关系易混易错 在“冷战”期间并不代表世界上没有爆发战争,局部地区爆发的“热战”同样是“冷战”的体现。

“冷战”主要表现为美苏对峙,全方位的对抗。

整体把握两极世界的形成二、“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欧洲:德国的分裂(1)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

随着“冷战”的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

(2)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2.亚洲 ⎩⎪⎨⎪⎧ 朝鲜分裂:美、苏两国分区占领朝鲜半岛使得朝鲜半岛分裂为大韩民国和朝鲜 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朝鲜战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1953年, 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越南战争:1961年,美国发动侵越战争,1973年美军撤出越南。

史论共识 美苏“冷战”打破了以西欧为中心的旧国际关系格局,导致两个阵营尖锐对峙,引起国际关系领域的一系列矛盾与冲突,但“冷战”局面下的两极对抗与妥协,也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3.美洲:古巴导弹危机(1)1962年,苏联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

(2)美国向古巴海域派出大批军舰,武装封锁古巴。

战争一触即发。

(3)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4.影响:世界在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间交替,但美苏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考点1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岳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考点1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岳

亚洲的争夺,能够分析不同冷
(1)2016·海南卷,28:美苏签订《削减 战措施的特点,能够从政治、
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经济、军事等角度综合认识
(2)2013·海南卷,21:第三世界的含义 这些措施。(2)注意美苏“冷
(3)2012·全国卷,35:世界贸易中国家 战”对中国外交的影响。(3)
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世界经济重心 对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的
1.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解体
①背景:20世纪80年代,苏联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困境。
②内容:首先进行经济改革,遇阻后转向政治改革,外交上寻求与美国缓和。
③指导思想:“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路线。 ④影响:国内政局逐渐失控,苏联迅速走向解体,东欧发生剧变。 (2)两极格局的瓦解 ①1991年, 经互会 和华约组织相继解散,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 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②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2.“冷战”后的世界形势 (1)特点:总体上趋于缓和, 和平 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世界呈 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原因 ①两极格局瓦解,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 ②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逐渐暴露出来;霸 权主义和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深化拓展】 “冷战”的影响 1.消极影响:“冷战”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危害:朝鲜战争、越南 战争、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核军备竞赛、世界处在核战争的 阴影之下。 2.积极影响 (1)“冷战”客观上有积极的作用:促进了世界科技的发展、促进了 国家的凝聚力、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 (2)“冷战”为一些国家的发展提供机遇:日本、西欧得到美国的扶 持;中国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巩固了政权。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课件新人教版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课件新人教版
专题五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5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历史
知识点一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②西欧国家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联系日益密切。
(2)过程 ①1951 年,法、意等六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 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③1967 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__欧__洲__共__同__体__。 (3)影响 ①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增强。 ②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__极__化__方向发展。
[历史认知] 唯物史观——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 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 关系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3)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 世界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 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机遇,又 提出了挑战。
主题一 力量重组——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欧洲走向联合
[史料实证] 史料一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 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①。经过 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意识到,如此下去, 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②
史料二 1951 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1958 年,上述国家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 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1965 年六国签订《布 鲁 塞 尔 条 约 》, 决 定 将 上 述 三 个 共 同 体 的 机 构 合 并 , 统 称 欧 洲 共 同 体 ③……1992 年,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 12 国签署《欧洲联盟条约》, 1993 年欧盟成立;1999 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2004 年,欧盟 成员国达到 25 个。④

2018年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5单元 第11讲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018年高考一轮江苏历史 第5单元 第11讲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1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纲要求](1)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及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考点1|两极格局的形成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1.背景(1)实力变化①“二战”结束后,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②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

(2)基础框架: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为主导,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2.“冷战”(1)含义: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2)序幕: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3)表现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1)世界局势紧张,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

①欧洲: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②亚洲:二战后朝鲜分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爆发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③拉美: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美国发现并武装封锁古巴,苏联被迫撤走导弹。

(2)美苏未发生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核心问题1“冷战”局面的形成[史料探究]“冷战”局面形成的表现史料一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我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地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1)如何理解史料一中“都与美国安全有关”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提示:美国有责任维护和平与国家安全,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史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第11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1)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第11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1)

【步步高】201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11讲两极世界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单元概览二战后初期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内容世界政治格局形成美苏两分天下的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美苏全面“冷战”,最终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由于日本、西欧、中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两极格局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

当前的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具体表现为“一超多强”的局面中国外交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等外交原则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外交取得重大突破新时期,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主旨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第11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考纲要求]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考点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背景⎩⎪⎪⎨⎪⎪⎧ 实力 变化⎩⎪⎨⎪⎧ ①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 霸主。

②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影响增大。

基础框架: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为主导,奠定了战后两 极格局的框架。

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矛盾 加剧。

2.美苏“冷战” (1)含义: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2)表现 领域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杜鲁门主义 经济 推行马歇尔计划,扶持控制西欧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 军事成立“北约”,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成立“华约”,对抗“北约” 3.影响⎩⎪⎪⎪⎨⎪⎪⎪⎧ 全面“冷战”和 局部热战交替⎩⎪⎨⎪⎧ ①欧洲:德国成为美苏“冷战”的 焦点,1949年德国分裂。

②亚洲:二战后朝鲜分裂,并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爆发朝鲜战争 和越南战争。

③拉美:爆发古巴导弹危机,处于 核战争的边缘。

美苏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 世界大战的爆发。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0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含解析岳麓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0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含解析岳麓版

课后限时集训 ( 十)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增强( 建用: 40 分 )一、1.(2019 · 大附中模)1949 年 7 月,共中央表示,支持将《大国争期的国关系》一从各中消除的提案。

此提案“千方百地粉英美在二期的政策,夸张英美在德国法西斯中的作用,低的献和作用⋯⋯”一做法()A.与“冷”宣的政治需要直接有关B.是内部斗争加的典型体C.使史学研究背叛了真性的原D.明“冷”源于二期各国政策分歧A[ 依据资料“提案‘千方百地粉英美在二期的政策,夸张英美在德国法西斯中的作用,低的献和作用’”并合当的国形可知,资料一做法与当美“冷”宣的政治需要直接有关,故 A 正确。

]2.(2019 ·泉州高中班 )1943 年,好莱拍反应的影,如《荣耀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 1948 年,拍反应的影,如《幕背后》《色威》等。

一化反映了()A.美“冷”的开始B.好莱拍电影需政府赞成C.美由盟友走向抗D.好莱电影受大众美影响C[1943 年的影体不了 1947 年开始的“冷”,故 A ;资料没有体影企业拍影需政府的赞成,故 B ;二后期的“荣耀、出使”等体盟友关系、1948 年的“ 幕、威”反应“冷” 抗,故 C 正确;影名称没有反应大众美的,故D 。

]3.(2018 ·汕一模) 后,美国加了广播宣。

据盖洛普民心示,1946 年有58%的美国人要求世界治地位,1948 年有83%的美国人主停止同易,而到了1950 年要求世界治地位的美国人已达81%。

美国此()A.加了国社会的立B.截止了向欧的C.冲了的意形D.了世界易中心地位A[ 从资料的信息能够得出二后早期美国的宣主假如,通宣使美国人要求世界治地位,进而加了国社会的立,故 A 正确。

]4.(2018 ·聊城模) 斯塔夫里阿斯:“从、西方的关系一角度看,歇划是走向‘冷’的最后一步。

” 一点的解最合理的是,歇划()A.通救助造成欧洲事上分裂B.直接致使了两大军事政治企业出现C.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详细运用D.拥有控制西欧笼络东欧的两重企图A[ 依据题目中“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得出经过经济救助造成欧洲事实上的分裂,故 A 项正确;联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苏美的国家利益对峙造成的两大军事企业的对峙和出现,并不是马歇尔计划,故 B 项错误; C 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合,故 C 项错误;D 项表述的是马歇尔计划的初衷,与题目中“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不符合,故D 项错误。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7:两极格局的形成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7: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外交训练15两极格局的形成一、选择题1.1945年11月4日,艾奇逊在讲话中含沙射影攻击苏联时,被人民嘘下了台。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后,美国纽约市区百老汇大街贴满了反对丘吉尔的标语,群众还举行了抗议示威。

这说明当时美国政府()A.敌视苏联没有得到各界支持B.称霸全球的战略部署未完成C.允许民众表达和平民主诉求D.对苏联的外交政策摇摆不定2.研读下面漫画(注:漫画中高大强壮的人代表美国,两边的人代表英国和法国,瘦弱女士代表联合国,漫画上方的英文意思是“铁幕”),其表达的主题应是()我们采取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A.战后英、法等国唯美国马首是瞻B.美苏两大阵营走向“冷战”对峙C.柏林墙的修筑加速了德国的分裂D.联合国成为美苏霸权博弈的前沿3.(2016·济宁二模)1949年4月4日,12个国家正式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此后,该组织不断吸纳新的成员国,下表反映出()A.西方“冷战”意识的加深B.全欧洲实现了军事一体化C.北约军事战略的调整D.两极格局实质上依然存在4.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中国的)新丝路将成为美国主导的欧洲战后重建以来最大的经济外交计划。

”二战后,美国在欧洲的“经济外交计划”()A.有利于二战后西欧国家的经济恢复B.标志着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形成C.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D.加强了美国在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5.(2016·乌鲁木齐一模)与杜鲁门主义相比,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强调“计划”的目标是“战胜饥饿、贫困和混乱”。

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A.与杜鲁门主义手段相同B.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C.彻底颠覆了杜鲁门主义D.与杜鲁门主义的目的不一致6.(2017·桂林模拟)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两极格局的形成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两极格局的形成
国来说( ) A.有利于从经济上控制欧洲 B.增强了遏制苏联的经济实力 C.马歇尔计划的使命已完成 D.强化了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地位
【解析】选A。根据时间信息1949年可知,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美 国是经济霸主;根据材料中“缔约国应消除其国际经济政策中 之冲突”可知,清除国际经济政策冲突有利于经济上占优势的
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 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 演说(1947年6月5日)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反映的共同本质。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联系和区别。 提示:(1)本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 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 位。
美国的经济扩张。B、C、D三项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试做:_________
【思维路径】 审 (1)时间:1973年 题干 题 (2)事件: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亲切交谈 A项 排 查 B项 分 析 C项 D项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1962年,故时间不吻合 美苏领导人对话从侧面反映了美苏关系的缓和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故不符合题意 美苏领导人对话不能反映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解析】选B。两个阵营是指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和以美国为
首的北约集团,其由初期的意识形态对立转变为20世纪50年代
中期以后的对世界霸权的争夺,从历史发展进程看,B项是实质。
5.(2012·苏北四市模拟)1949年签署的《北大西洋公约》第 二条规定:“缔约国应消除其国际经济政策中之冲突,并鼓励
任何缔约国或所有缔约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该条规定对于美

步步高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1 第五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Word版含解析

步步高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必修1 第五单元 单元综合提升Word版含解析

单元综合提升专题一近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认识专题二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1.改变的是心态,不变的是姿态1949年,新中国遭到西方各国的孤立和遏制,内外交困、举步维艰。

打破外部封锁是当时形势的迫切需要,获得外交承认则是开展对外交往的前提。

60多年后,中国与全球超过17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加入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友好往来。

2.改变的是政情,不变的是政策1949年,新中国的对外交往受到国际形势的制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外交上奉行“一边倒”,即使如此,在中苏关系最密切的时期中国也没有在国家主权独立、政策立场自主问题上向苏联让步或唯苏联马首是瞻。

60多年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致力于开展全方位外交,主张“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在与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携手合作的同时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

3.改变的是地位,不变的是定位1949年,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政治上不被大多数国家承认,经济上一穷二白、千疮百孔,可谓积贫积弱、百废待兴,国际地位和影响无从谈起。

60多年后,中国既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

4.改变的是战术,不变的是战略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两面出击”、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80年代以来“全方位外交”,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方针、不同的战术,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始终不变的。

今天的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上升,实力也极大增强,但离发达国家尚有很大差距的状况并没有也不会在短期内改变。

因而今日之中国只有继续韬光养晦,认清形势、找准定位,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

专题三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变动及中国的国际地位1.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基本特征欧洲为中心(一战前)→欧美为中心(一战后)→美苏为中心(二战后的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
单元总结 第五单元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规 律
1.演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50年代中 期:由美苏合作转向两大阵营对峙,世界形势由缓和转 向冷战;两大军事集团全面对抗,两极格局形成。
(2)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两大阵营分化;两 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 第三世界崛起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1)两极格局下美苏对抗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对抗 和社会制度对抗的痕迹。
(2)中苏友好互助关系确立的基础是两国具有相同 的指导思想和社会制度;后来中苏关系的恶化,也是由 于双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不同的理解造成的。
一、“冷战”的主要表现及对其的评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发动了“冷
战”。美国以“反对共产主义扩张威胁、保卫自由世 界”为口号,具体作法:一是遏制苏联,竭力限制苏联影 响力的扩大;二是力图分化瓦解苏联影响下的东欧;三 是援助西欧,与西欧结盟,使反苏盟友的实力恢复和增
美国与日本关系
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在日本实行 政治、经济民主化改革,完全控 制了日本
随着“冷战”加剧,美国转而扶 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 大量的军事订货促进了日本经 济发展
60年代末,日本经济实力增强, 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日美经 济竞争和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 斗争逐渐加强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大国关系的主要因素 1.国家实力是影响大国关系的主要因素: (1)从两极格局的形成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 国、苏联实力增强,而英、法、德、日等国实力严重削 弱,使得美苏由联合走向对抗,两极对峙局面形成。
(2)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 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国家力量是决定世界 政治格局的一个基本因素,而充当世界政治格局主角的 国家力量的平衡是相对的。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11讲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课件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11讲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课件

单元概览时空定位线索归纳 本单元的主线是二战后国际格局由两极到多极化趋势的演变历程及成因。

有三条基本线索: 1.二战后初期: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成立,标志着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日本、中国和第三世界等新兴力量的崛起,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并日益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3.20世纪末: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世界格局暂时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第11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考纲要求 两极格局的形成:①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②美苏“冷战”及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考点呈现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政权的对峙考点二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考点一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自主学习一、背景 1.实力变化:西欧和日本衰落;①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实力不断增强。

2.基础框架:二战后初期,以美、苏为主导的② 雅尔塔体系确立。

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③ 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

二、含义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④战争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三、实质 美国⑤ 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1)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⑥ 铁幕”演说,揭开“冷战”的序幕(2)1947年3月,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⑦杜鲁门主义 ,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四、表现经济美国实施对欧洲经济援助的⑧ 马歇尔计划 ,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成立⑨ 经济互助委员会 ,以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军事1949年成立以美国为首的“⑩ 北约” 1955 年,成立以苏联为首的“华约”。

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四、表现特别提醒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12讲两极格局的瓦解与世界多极化趋势作业含解析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12讲两极格局的瓦解与世界多极化趋势作业含解析

第12讲两极格局的瓦解与世界多极化趋势A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2018江苏扬州一模)下面两幅漫画折射出二战后美国与西欧关系的变化。

有关二战后西欧与美国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漫画1 昔日的“援助”漫画2 今日的竞争①关系变化开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②西欧对美国从“依附关系”过渡为“伙伴关系”③美国经济“滞胀”不得已调整美欧关系④马歇尔计划和欧共体成立增强了西欧竞争力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D 漫画1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国家的援助,漫画2反映的是美国与西欧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这种变化开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①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外交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对美国从“依附关系”过渡为“伙伴关系”,②正确;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使得美国的经济实力下降,被迫调整美欧关系,③正确;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使西欧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欧共体的成立使得西欧的实力增强,④正确。

答案选D。

2.(2018江苏盐城期中)“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声明: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

”该材料表明日本( )A.国民经济获得持续增长B.要求获得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日本民众对国际社会的不满情绪增长答案 C 材料没有体现出日本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A项错误;日本要求获得的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体现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企图,B项错误,C项正确;“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但没有反映出不满情绪的增长,D项错误。

3.(2018江苏盐城期中)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谴责“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是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希望“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结构变化,以便满足穷国的紧迫需要,加强它的独立,使世界经济有更为迅速和更为均衡的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5单元两极格局的形成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5单元两极格局的形成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

【金版教程】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5单元两极格局的形成高考研析把握考向(含解析)[真题再现]1. [2014·北京高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

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A. 杜鲁门主义B. 马歇尔计划C. 北约组织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解析: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

二战后,美、苏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进行了全面的对抗。

苏联的经济互助委员会属于经济领域,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故选B 项;杜鲁门主义属于政治领域,北约组织属于军事领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成立属于政治领域,故A、C、D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B2. [2014·浙江高考]欧洲在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

下图白色部分为某国际组织的欧洲成员国,据此判断该组织是( )A. 1942年的反法西斯联盟B. 1946年的联合国C. 1949年的北约D. 1967年的欧共体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图中所示国家包括冰岛、挪威、英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意大利、葡萄牙等。

1942年法国、比利时、卢森堡都被德军占领,意大利是法西斯轴心国集团成员,A项不符合题意;1945年联合国成立,包括了更多的欧洲国家,例如西班牙,B项也不符合题意。

1967年的欧共体不包括英国、冰岛、葡萄牙,D项也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3. [2014·山东高考]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

其目的是( )A. 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B. 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C. 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D. 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扶植日本的目的。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亚洲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失败后将日本扶植成为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桥头堡,故A项为正确答案。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江苏专用讲义:模块一第五单元第12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答案

2020高考历史新一线大一轮专题江苏专用讲义:模块一第五单元第12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含答案

第12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的形成概念阐释——冷战“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易误指正1.“欧共体”与欧洲经济共同体不是一个概念。

“欧共体”是“欧洲共同体”的简称,成立于1967年,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而成;不能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轻巧识记——跨世纪的世界格局1.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

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重建B.“冷战”时各国无武装冲突C.美苏两国在利益上避免冲突D.新的世界大战得以避免解析:选D材料中“长时期的和平”说法是从和平角度评价“冷战”,就是“冷战”期间世界大战得以避免,故D项正确。

2.2018年2月9日晚举行的平昌冬奥会开幕式上,朝鲜和韩国体育代表团持“朝鲜半岛旗”共同入场,在阿里郎的伴奏下一起入场,全场欢呼,令人动容。

下列关于韩国和朝鲜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朝鲜和韩国关系缓和有利于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发展B.朝鲜战争是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C.朝鲜分裂是美苏冷战的影响D.朝韩有着共同历史文化传统解析:选B朝韩本来是一个国家,具有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朝鲜分裂是因为二战后美苏冷战导致的,两国关系的缓和对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故A、C、D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局部战争应该是越南战争,故选B项。

3.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描述道:“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对材料中所说的“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描述准确的是()A.两极格局最终形成B.多极化趋势出现C.形成“一超多强”局面D.多极化格局形成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故B项正确;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故A项错误;两极格局结束后形成“一超多强”局面,故C项错误;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仍然在发展,多极化格局还未形成,故D项错误。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两极格局的形成至瓦解课件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两极格局的形成至瓦解课件新人教版

主干知识整合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
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雅尔塔体制,勾 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根本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大国间力量对比, 美国 成为资本主义 头号强国,西欧和日本衰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3)主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苏联在 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加剧。 2.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③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军事力 量膨胀。 ④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席位,并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 ⑤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 界和平。 (2)特点: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多极化趋势 进一步发展。 (3)认识: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 复杂的过程。
要点史料探究
研习史料·探究重点
主题一 核阴影下的争夺——美苏“冷战”
材料一 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 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 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下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 “3AEM”意为“财政贷款”)
第1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至瓦解
考情备考分析 主干知识整合 要点史料探究 高考教材连线
考情备考分析
考题角度·备考分析
考题角度
备考分析
(1)2018·全国Ⅰ卷,35:联合国成员变 化与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2)2017·全国Ⅰ卷,34:美国对苏联的 遏制政策(漫画) (3)2017·海南卷,20:西方资本主义阵 营的分化(法国外交) (4)2016·全国Ⅰ卷,35:马歇尔计划推 动欧洲经济一体化(欧洲煤钢联营) (5)2016·海南卷,28:美苏签订《削减 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12讲两极格局的瓦解与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12讲两极格局的瓦解与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
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1.东欧剧变
(1)原因:受苏联改革和① 国内经济困难 的影响。
(2)实质:② 社会制度 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3)表现:1989年,③ 波兰 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1990 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2.苏联解体
(1)原因:④ 戈尔巴乔夫 的政治改革使苏联走进了死胡同;苏联 长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 (2)过程:1990年,苏共中央决定放弃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实行 ⑤ 多党制 ,加剧政局动荡;八一九事件后,⑥ 国家政权性质 发生了根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解析
“阳台对话”发生在1973年,美苏领导人亲切交谈意味着美
苏关系缓和,故B项正确;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于1962年,多极化世界至今 尚未形成,冷战格局全面终结于1991年的苏联解体,故A、C、D三项错 误。
考点二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4)合作的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
考点集训
1.(2018江苏单科)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 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
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
本的变化;1991年,宣布成立⑦ 独立国家联合体 ,苏联解体。
(3)影响: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⑧ 两极格局 的瓦解,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1.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1)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⑨ 单极世界 。 (2)欧洲:“冷战”的结束,为欧洲的统一提供了历史性机遇;1993年, ⑩ 欧盟 成立,随着实力不断增强,其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1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1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

【步步高练出高分】(广东专用)201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1讲两极世界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基础训练——练熟主干知识1.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随着二战的结束,世界不得不重建。

”当时“重建世界”的原因不包括( ) A.原有世界体系遭到破坏B.美苏在国家利益上矛盾加剧C.美苏意识形态对立加剧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影响答案 D解析把握材料“随着二战的结束”,可知此时的“重建世界”是指美苏根据自身利益和实力的对比两分世界格局的建立,也就是两极格局的建立。

D项不结盟运动出现于两极格局形成后,是对两极格局的冲击。

2.有西方媒体认为,在战后几十年林林总总“蓝图式”的国际设计中,作为成功的典范,它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花的时间要比预计的要短,而付出的代价要低的多,它必将作为美国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载入史册。

“它”是指( ) A.经济互助委员会B.杜鲁门主义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马歇尔计划答案 D解析关键信息:“花的时间要比预计的要短,而付出的代价要低的多”“美国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

采用排除法,结合所学知识,A属于苏联冷战时期经济方面的措施,与材料中“美国”不符,B、C分别是美国冷战政治军事措施,结合所学二者产生消极影响,可得出与材料中“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不符,故选D。

3.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

”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B.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C.成立华约组织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答案 B解析由材料中美国正在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推断是马歇尔计划。

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应对,以建立一个旨在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

4.这是一位中国女生2009年在德国学习期间的一封家书(部分):由于历史原因,东西柏林各自有自己的中心——在北京上理论课时,西本哈尔教授就曾以“多中心的城市”来介绍柏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讲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A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2018江苏南京模拟)有学者指出,“可以说,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进行的”。

照此推断,美苏“冷战”对峙的原因是( )A.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B.美国与苏联国家利益的冲突C.美国与苏联实力相当D.美国与苏联意识形态的冲突答案 D 材料中“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进行的”,强调了美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和对立,故D项正确。

2.(2018江苏南通一模)1948年,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对外援助法案》,根据该法案,美国要向西欧各国提供133.2亿美元的援助,美国承诺“当西欧一国向另一国提供货物而后者缺乏支付手段时,美国则给予前者相当于后者赊款数额的美元货款予以结算”。

该法案( )A.体现美国控制西欧的意图B.标志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C.开启西欧各国一体化进程D.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答案 A 根据对“1948年”“《对外援助法案》”“西欧”“美国则给予……赊款数额的美元货款予以结算”这些信息的分析,可知这是在说马歇尔计划,所以B、C、D三项明显与史实不符,答案选A项。

3.(2018江苏考前模拟)下面漫画反映的是某国某一时期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 )A.标志着冷战格局正式拉开序幕B.其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保持了一致C.目的是推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D.实际上扶植了潜在的竞争对手答案 D 根据图中利用美元“让西欧重新强壮起来”可知是美国实施的马歇尔计划,而标志着冷战格局正式拉开序幕的是杜鲁门主义,故A项错误;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主观动机是帮助西欧恢复经济从而扶植和控制西欧国家,西欧国家的经济得到恢复为西欧的联合奠定基础,而西欧的联合挑战了美国霸主地位,其动机和效果并不一致,故B项错误;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控制西欧国家,故C项错误;欧洲经济的恢复开始其一体化进程,进而挑战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成为美国潜在的竞争对手,故D项正确。

4.(2018江苏苏锡常镇二模)对古巴导弹危机这一历史事件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的是古巴导弹危机B.结果以苏联妥协而告终C.当时的战略优势在美国D.是冷战时期的局部热战答案 D 古巴导弹危机,属于美苏对抗的冷战形式,并没有诉诸武力,D错误,符合题意。

5.(2018江苏苏北四市一模)“这一事件向超级大国提出了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一个国家如何去使另一个国家相信,它在推行计划的时候不会走得太远;敌手如何才能确信,由于害怕爆发核战争,对方的这种威胁只不过是一种吓唬人的行为?”材料中的“事件”()A.造成德国分裂B.标志两极格局形成C.引发朝鲜战争D.反映两大阵营对峙答案 D 根据“这一事件向超级大国提出了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敌手如何才能确信,由于害怕爆发核战争,对方的这种威胁只不过是一种吓唬人的行为?”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两极格局下两大阵营对峙,双方难以互信,D正确。

A和C不符合“由于害怕爆发核战争”,排除;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两极格局形成,排除B。

6.(2018江苏南京、盐城二模)“这是一项举世无双的奇怪工程,它预定长度达164千米,蜿蜒于街道、住宅区、花园、树林、河流之间,行经之处,除了留下过境站的出口外,其他地方一律要封住。

”材料中“它”的建成( )A.形成了朝鲜半岛的敌对状态B.导致了德国开始走向分裂C.标志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形成D.预示着世界局势紧张加剧答案 D 材料论述的是柏林墙的修建,柏林墙是美苏冷战对峙的产物,说明世界局势紧张加剧,D正确;A 是朝鲜战争;B是德国分裂;C是华约建立,均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7.(2018江苏徐州考前冲刺)美国一位战略家宣称:“为了美国的利益,最好能适应这样一种世界秩序,即在世界上只有一个势力中心,由这个中心来控制平衡和稳定,而这个控制权最好在美国手里。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二战之后是美国军事战略最多变的时期。

因为美国受到了世界人民革命、中国和苏联崛起以及核武器这三大因素的影响,出于争夺世界势力范围的考虑,美国军方围绕其全球战略制定了不同的军事战略。

——摘编自《冷战时期美国的军事战略与军事思想》材料二美国全球战略的理论基础是所谓的“地缘政治思想”,即以美国为中心,其他地区均属于美国的“边缘地区”。

美国要用外交和军事上的努力来使这些边缘地区的国家服从其控制。

这些边缘地区主要是:西欧、近东、东南亚和远东各国。

耶鲁大学教授斯皮克曼毫不掩饰地说:“谁要能占有边缘地区,谁就能统治欧亚;谁要能统治欧亚,谁就能支配世界的命运。

”——摘编自《局部战争今昔》材料三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当前,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没有竞争对手,美国的最高战略就是要维持和扩展美国的这种优势地位,越久远越好。

但是,仍然有一些潜在的大国对这样的世界格局不满,试图改变它。

——摘编自《“美国新世纪计划”介绍》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根本目的及战略定位的原因。

(4分)(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地缘政治思想”的内涵。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施“地缘政治”战略的?(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的最高战略能否实现。

并说明原因。

(4分)答案(1)抓住世界控制权(争夺世界霸权)。

世界人民革命、中国和苏联崛起以及核武器。

(4分)(2)内涵:以美国为中心,其他地区外交上从属于美国。

措施:出台“杜鲁门主义”,干涉其他国家内政;实施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成立北约,遏制苏联。

(4分)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军事包围;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3)不能实现。

已经形成多个力量中心,多极化趋势加强。

(4分)B组能力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2018江苏四市一模)马歇尔曾发表演讲,“我们应该帮助别人,因为我们懂得,我们不能在一个经济停滞的世界中分享繁荣。

我们应该帮助别人,因为经济困扰无论出现在世界哪一个地方,都是暴力政治的孽生地。

我们应该帮助别人,因为我们觉得,向正在医治因对付我们的共同敌人而遭受损伤的朋友和同盟伸出援助之手是正确的”。

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美国( )A.以和平发展为己任B.以称霸世界为目的C.以帮助盟友为义务D.以对抗苏联为目的答案 B 根据材料中“因对付我们的共同敌人而遭受损伤的朋友和同盟”,可知美国并不是在宣扬和平,而是主张对抗,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我们应该帮助别人……我们不能在一个经济停滞的世界中分享繁荣”,可知美国帮助别人是为了分享繁荣,而这种“帮助”“分享”是附带政治和经济条件的,以达到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我们不能在一个经济停滞的世界中分享繁荣……经济困扰无论出现在世界哪一个地方,都是暴力政治的孽生地”,可知美国并无意承担帮助盟友的义务,只是出于自身利益而为,故C项错误;对抗苏联是手段,实现称霸是目的,故D项错误。

2.(2018江苏徐州、连云港、宿迁模拟)有学者认为,1945—1950年,美国的对欧政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光荣孤立”式的远距离操控、以政治经济援助为重点的有限卷入欧洲事务和以军事援助为重点的全面卷入欧洲事务。

美国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遏制苏联的需要B.欧洲经济的复兴C.美国实力的下降D.美欧联合的实现答案 A 二战后,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对手,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美国“以政治经济援助为重点的有限卷入欧洲事务和以军事援助为重点的全面卷入欧洲事务”,主要原因是遏制苏联的需要,A项正确;帮助欧洲复兴经济只是手段,不是主要原因,B项错误;二战后美国实力增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C 项错误;当时美欧联合尚未“实现”,D项错误。

3.(2018江苏如东期初)漫画是黑色幽默的历史。

漫画把历史的内涵以嬉笑怒骂的方式演绎得淋漓尽致,历史的本质一目了然。

对下图所示苏联漫画(漫画中人物脚下是印有“西欧国家主权、关税壁垒”的“障碍物”)解读正确的是( )A.出于自身目的对西方国家的挑拨宣传B.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影响C.真实反映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D.马歇尔计划有效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答案 C 漫画中美国人用美元和大棒的手段,摧残印有“西欧国家主权、关税壁垒”的“障碍物”反映了美国对西欧国家实行马歇尔计划,表面上是帮助欧洲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实际上是想控制西欧国家,因此这幅漫画真实反映了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C项正确。

4.(2018江苏苏州模拟)“和平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秩序应运而生的。

20世纪60年代末的北欧学者区分了“积极的和平”与“消极的和平”。

“消极的和平”,意指战争及战争因素的消除;“积极的和平”,则意指在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上,结构性暴力的消除。

这里的“消极的和平”是指( )A.美苏核军备竞赛B.越南战争C.“冷战”D.不结盟运动答案 C “冷战”的影响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要看到“冷战”严重地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使世界长时期处于核战争的边缘;另一方面,在“冷战”的过程中,美苏双方势均力敌,谁也不敢轻易地发动战争,维系了一个较长时间的恐怖的和平局面,这就是消极的和平。

故选C。

5.(2018江苏高考模拟二)下图是赫鲁晓夫拥抱肯尼迪的漫画,下面的小人物是卡斯特罗。

这一事件说明( )A.大国之间的博弈就此消失B.紧张的国际局势得以缓解C.美苏超级大国影响力削弱D.苏联争霸的优势明显体现答案 B 通过图中的三个人物——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美国总统肯尼迪、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可以判断题中所指的事件是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反映了大国之间的博弈,而且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束也不能表明大国之间的博弈就此消失,故A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是以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而结束,苏联的妥协使紧张的国际局势得以缓解,故B项正确;美苏超级大国的影响力并没有削弱,故C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以苏联的妥协而告结束,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在美国一方,故D项错误。

6.(2019江苏苏州模拟)刘金质在《冷战史》中把冷战分为五篇:冷战的开始(1945—1949)、冷战的扩展(1950—1962)、冷战中的缓和(1963—1979)、冷战再现(1980—1984)、冷战的结束(1985—1991)。

下列史实对应错误的是( )A.冷战的开始: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冷战的扩展: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C.冷战中的缓和:古巴导弹危机的和平解决D.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答案 C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在1947年,属于冷战的开始篇,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是在1955年,属于冷战的扩展篇,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古巴导弹危机是在1962年,属于冷战的扩展篇,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东欧剧变是在1989年,苏联解体是在1991年,属于冷战的结束篇,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