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项链》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项链》教案设计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30d9b17aeaad1f347933fdd.png)
《项链》教案设计第一课时《项链》教案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1、导语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一个快乐方程式:快乐=物质消费÷欲望。
从经济学观点看,物质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多,所谓知足常乐。
反之,一个物质消费有限,欲望无穷大,那将怎样呢?我们来看小说《项链》,从中寻找答案。
2、作者介绍莫泊桑是19世纪下半期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一生写了350多篇中短篇小说,6部长篇小说和3部游记。
莫泊桑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的艺术成就尤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之称。
他的代表作品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漂亮朋友》。
他的中短篇小说描绘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刻画了各个社会阶层各种职业的人物形象,小说《项链》就是这样一篇描写小资产阶级的故事。
3、检查预习(1)小说的线索是什么?(2)围绕项链主要写了哪些几件事?二、分析悲剧成因1、师:同学们在预习感言中都提到了"悲剧"这个词,那么,你们为什么认为这是个悲剧呢?明确: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玛蒂尔德其实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女子,却因为丢了项链而付出了十年艰辛的代价,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剧。
2、提问:那么,玛蒂尔德身上有什么可取之处呢?明确:她诚实守信、坚忍顽强、恪守尊严、勇于负责、真实不虚伪。
3、提问:这样一个灵魂深处具备优秀品质的女子为什么以悲剧收场?明确:因为虚荣心作祟。
4、思考讨论: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玛蒂尔德的虚荣心?(按情节发展顺序来)(1)序幕部分提问:序幕部分是怎么刻画她的虚荣的?明确:她梦想着追求豪华生活,渴望进入上流社会,而且她觉得凭自己的美貌理应过这种生活;然而现实却是冰冷的、寒酸的,"没有漂亮的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
她的梦想与现实之间有着尖锐矛盾,可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11项链第1课时优秀教案
![11项链第1课时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5c4af8a76e58fafbb0038f.png)
11《项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并积累“蓝蓝的、黄黄的------”“又_又_”词语教学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积累“蓝蓝的、黄黄的-----“词语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会说“又_又_”词语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课件出示谜语:金光闪闪一个圈,终天戴在脖项间。
(谜底:项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项链吗?今天呀有一个小娃娃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串项链,你知道他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我们去看课文。
板书课题:11 项链二、初读课文1、听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本课的生字,读不到的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3、请两个学生接读一二自然段,检验读文情况。
三、认读字词1、课件出示词语,抽孩子们试着读一读,再出示拼音巩固字音。
2、开火车读词语。
3、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5、同桌练读生字:你指我读,我读你听。
6 、比一比:看谁认得字最多。
(课件出示本课11个生字)四、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个自然段)2、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1)请同学说一说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3个句号。
)(3)读第一句话:你知道大海是什么样?(蓝蓝的,又宽又远)课件出示第一句话及蓝蓝的大海。
结合图画让学生感受蓝蓝的,又宽又远。
(4)读第二句话:沙滩什么样?(黄黄的,又长又软)课件出示第二句话及黄黄的沙滩。
(5)读第三句话,说说浪花什么样?(雪白雪白的)(6)练习: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又_又_”的词语。
4、学生一起读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2)课件出示第一句话,读第一句话,你们知道小娃娃的项链是什么做的吗?(小小的海螺和贝壳)(3)课件出示第二句话。
《项链》第一课时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项链》第一课时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c31441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c.png)
《项链》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的大意及人物形象。
2.能够根据所读内容进行一定的情感表达,如:惊奇、同情等。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故事的大意及人物形象。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故事的大意与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听,说,读,写过程中逐渐体验、感悟故事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1.阅读故事《项链》。
2.谈论故事的情节及人物形象。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讲述自己在生活中某次因化妆品过敏而买特别贵的护肤品的故事,并询问学生: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如果有,你们觉得有什么感受?2. 阅读故事教师给出一定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对小说主题进行推测,在听取教师的介绍后,学生开始阅读故事。
3. 提问与讨论1.了解学生观点,引导学生以适当的语境和简单的语言,对故事进行简单的口头描述。
2.问学生是否了解故事中涉及的地点和时间,并分析其中人物的性格和经历。
4. 语言表达让学生就所读内容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达,例如,让学生表达对故事情节的惊奇和对主人公的同情等。
5. 作业布置1.让学生完成绘画作品,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境。
2.让学生完成小议论文,围绕“钻石是女人的朋友”这一观点进行阐述。
五、教学评估1.学生对阅读理解的掌握程度。
2.学生对故事中情节及人物形象的理解深度。
3.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和表达准确度。
六、教学资源1.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七课《项链》。
2.PPT课件和语音材料等多媒体教具。
《项链》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项链》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9aade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6.png)
《项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蓝”“又”“笑”等11个生字,会写“白”“的”“和”等4个生字。
2、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所学生字,能够按笔顺准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一些很好玩的地方?河边呀,公园里呀,森林里呀……你能给大家描述一下最让你难忘的地方吗?(学生自由举手回答)2、师:你们知道大海是什么样子吗?有一个小朋友啊,他去过海边。
他说那里可好玩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课文生字词,多读几遍。
不会读的借助拼音或向老师请教。
2、读一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3、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画下来,向老师请教。
三、动动脑筋,学习生字1、老师随机课件出示课文生字(去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
2、认读这些生字,并给这些生字找朋友。
(进行口头扩词练习。
)3、巧识字形,妙趣横生。
(1)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的字形?(2)四人小组讨论识记方法。
(鼓励学生结合字形和字义巧识巧记。
)(3)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如何记住的,汇报交流识记方法。
4、书写生字。
(引导观察生字书写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指导难写的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以“找苹果”的游戏导入,让学生认读生字,进行复习。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2、师:同学们,读完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3、指导学生画出文中的重点词语,并出示配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板书: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浪花(雪白雪白哗哗地笑)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让学生自由举手(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2、师出示问题:小娃娃挂在胸前的彩色项链是用什么穿成的?(海螺和贝壳)这些小小的海螺和贝壳是从哪儿来的呢?(浪花冲到沙滩上的)3、再读课文,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小娃娃快活的脚印)是谁给它穿的?(小娃娃)4、课文为什么以“项链”为题?(板书)预设:①因为小娃娃的胸前挂着用海螺和贝壳穿成的彩色项链。
《11.项链》第一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11.项链》第一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16d7c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1a.png)
《11.项链》第一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蓝、又”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会写“白、的”等7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插图,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培养对语文的热爱之情。
(2)学生能够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养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认读“蓝、又”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会写“白、的”等7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2.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培养对语文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插图2. 生字卡片3. 课文录音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1.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能来说一说大海的样子?1.2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并小结。
1.3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大海的,题目叫做《项链》(板书课题)。
2. 学习生字(10分钟)2.1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2.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指导书写。
2.3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 朗读课文(5分钟)3.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2 教师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3.3 学生齐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4. 理解课文(10分钟)4.1 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内容。
4.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4.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5. 感受课文(5分钟)5.1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5.2 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全文(5分钟)6.1 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11《项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11《项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c80a73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8.png)
11《项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蓝、又”等12个生字,会写“白、的”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培养对语文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三、教学准备:1.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
2.学具:课文预习单、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课题,说说课题的特点。
2.引导学生交流对“项链”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同桌之间交流识字方法。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并指导学生朗读生字。
3.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注意语气和重音。
4.引导学生交流对课文的理解,教师总结。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插图的内容。
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3.教师引导学生品读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巩固拓展1.引导学生用“又……又……”造句。
2.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3.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比赛。
(五)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补充。
(六)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
2.熟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
3.完成课文预习单。
五、板书设计:11 项链海边项链沙子贝壳快乐白的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生字,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课文的语言美。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需加强,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此外,课堂小结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在“细读课文,深入理解”环节中,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项链教案(优秀7篇)
![项链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fa6f9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5.png)
项链教案(优秀7篇)项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11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并结合生活经验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对大海的喜爱和赞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体会小朋友的快乐,了解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教学方法】交流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能说一说大海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呢?(出示相关图片)2、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美丽的大海吧。
(播放歌曲:《大海》)3、有一位小朋友,他也来到了海边,他的心情如何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项链》一课,一起去了解课文内容。
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意指导:“笑、向、活”是三拼音节,“着”是翘舌音。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蓝天、又高又大、笑声、看着、方向、和平、贝壳、娃娃、挂在、生活、金子4、学习多音字。
落(luò)落地;落(là)落下5、质疑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这里的项链是指什么?项链与大海有什么关系呢?)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品读,了解具体内容。
三、精读领悟1、课文朗读,初读感知。
(1)课件出示相关图片和课文,生边观察边倾听课文朗读。
(2)学生自己朗读,再次整体感知课文。
(3)指名朗读,师生评价正音。
(4)课文一共分为几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呢?(第一段:写了大海、沙滩、浪花的特点;第二段:小娃娃用海螺和贝壳穿成彩色的项链,他的脚印为大海配上了金色的项链。
项链 第一课时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项链 第一课时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4a51ec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5.png)
项链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道课文的主题和大意•能够理解并熟练运用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能够回答问题和理解作者的意图•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文中的情节•能够练习口语表达的能力教材分析•课文名称:《项链》•教材版本: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内容简介:这篇语文课文是一个描写穷人美丽欲望和失落的短篇小说,它让我们看到了贪心和自私的恶果,让我们反思人生的真谛。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运用生词和短语•熟练运用语言模式,取得流畅的表达效果教学过程导入•教师简单介绍课文的主题和大意,让学生预先了解文章的基本情况。
讲解•阅读课文, 讲解生词和短语及其意思,例如“刻苦耐劳”,“顿时”,“高傲”,“兴高采烈”,“牺牲”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词语。
•讲解文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图,并让学生尝试解读作者的用意。
•讲解文章中的语言模式和表达方式,例如排比,描写,对比等,让学生理解和学习这些表达方式,以提升文章表达的能力。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阅读和讨论,然后进行总结。
•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例如“故事中的主人公有哪些特点?”,“在故事的哪个转折点后,发生了什么?”等。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说出文章的情节和主题,以加深理解。
总结•带领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学到的知识要点。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文章的思想和主旨,以及个人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由于教师事先准备充分,能够清晰地讲解文章的主题和情节,使得学生很容易跟上教学进度。
同时,教师针对性强,对于容易出现困惑和误解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解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理解力。
但是,文章中的语言模式和表达方式比较多样,需要更多的针对性练习和提高。
通过更多的实践和总结,相信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1 项链》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1 项链》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ec84f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2.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1 项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蓝、笑”等13个生字,会写“白、的”等3个字,认识提手旁、点字头、草字头、心字底、右耳旁、单人旁、双人旁、口字旁、三点水、言字旁、足字旁、反文旁、宝盖头等偏旁部首。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海的美丽和项链的有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方法识字,提高识字能力。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1. 认识13个生字,会写3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和项链的有趣。
教学难点1. 认识13个生字,会写3个字。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和项链的有趣。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简介作者及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相机正音。
3. 师生共同讨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有几句话?三、识字写字1. 识字(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注意读准字音。
(2)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如开火车读、男女赛读、小组合作读等。
(3)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特点识字。
2. 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交流写字经验。
(2)教师范写,指导写字要点。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四、朗读感悟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大海的美丽和项链的有趣。
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相机指导,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全班齐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项链》这篇课文,通过朗读、识字、写字等活动,初步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和项链的有趣。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 项链》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 项链》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17bd8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3.png)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项链》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中的第四篇课文《项链》。
此篇课文讲述了小红因为羡慕同学璐璐的项链而自己辛苦攒钱买了一条类似的项链,然而因为某些原因丢失了。
最终,小红明白了一些道理,知道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本篇课文主要针对的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可以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引导,让孩子们了解珍惜自己的东西以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道理。
2.让孩子们在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方面得到提高,学会使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
3.让孩子们在听、说、读、写方面有所提高,增强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1.引导孩子们了解珍惜自己的东西,让他们从小养成爱惜物品的好习惯。
2.让孩子们学会简单的句子表达,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包括:1.让孩子们理解珍惜和自信的重要性,领悟道理。
2.让孩子们掌握一个好的语言表述能力,以及表述能力与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呈现新课教师带领学生观看课文视频并问学生是否认真观看。
2. 导入教师与学生进行简短的对话,了解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视频内容。
3. 学习新知(1) 阅读课文教师向学生朗读课文并停下来让学生进行回顾和复述。
(2) 了解课文教师进行问题问答,问同学们是否认为小红的做法正确,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看法。
(3) 辅导写作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写下一段话,并让同学互相交流和阅读。
4. 课堂练习教师进行语文综合训练,包括造句和朗读练习。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并总结一个自己的体会。
五、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孩子们树立珍惜自己的东西和做自己喜欢事情的态度,同时也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中,我们最终达成了预期效果。
《项链》第一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项链》第一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4d0b4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f.png)
《项链》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中“项链”的含义;
2.能够口头朗读文章;
3.能够理解文章中的情节和含义;
4.能够运用基本词汇描述物品。
教学重点
1.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项链”;
2.理解文章中的情节和含义;
3.用简洁的词汇描述物品。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中的寓意和情感;
2.运用基础词汇描述物品。
教学过程
导入
老师用幽默的语言引入本课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讲授
1.讲解文章中的生词,如“项链、玛瑙、妓女”等;
2.给学生朗读文章,纠正他们的发音;
3.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询问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4.讲解文章中的情节和人物,帮助学生理解情节;
5.基于文章中的情节,让学生使用基础词汇来描述物品,如项链、妓女、女主人公等;
6.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寓意和情感,让他们写出自己的感受。
练习
1.给学生准备一块类似项链的物品,让他们描述物品,如其颜色、材质、用途;
2.让学生互相交换物品并相互描述,提升他们用简洁词汇描述物品的能力;
3.给学生分组,让他们编现实版的《项链》故事,体验故事情节产生的不同情感和影响。
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们了解了《项链》故事的情节和寓意,掌握了描述物品的基础词汇。
同时,通过对物品的描述和故事的编写,让学生们掌握了用简洁词汇描述事物的技巧,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文笔品质。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第一课时 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第一课时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2bd13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6.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小学一年级•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名称:《项链》•知识点:认读生字词、讲述故事情节、理解故事意义、鼓励学生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课时数:第一课时•教学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教材分析《项链》故事梗概《项链》讲述了一个贫穷女孩玛蒂尔德为了参加大牌社交场合而花费大量支出买下一条看似昂贵的项链,但因为珠宝赔失而生活十分困苦,无可奈何之下她辛苦地赚了十年的钱让珠宝重新定制。
最后她才知道,她买下的项链不过是一条假货,并原本的价格相差很大。
故事旨在警醒人们珍惜现有的生活,不要抱怨命运。
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词,如:项链、珍贵、一生、承受、负债等。
2.讲述故事情节,理解故事意义。
3.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增强珍惜生活的观念。
教材内容分析故事引导学生理解:珠宝是贵重的,但贪图珍贵物品会导致麻烦和困难,因此“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听天由命,经历生活的艰辛,珍惜现有幸福的生活。
教学策略1.故事引导: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和情节,鼓励学生参与,理解故事意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游戏式学习法:通过游戏式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效果。
3.合作学习和讨论:通过课堂合作和讨论,促进学生交流和分享,增强自信心和沟通技巧。
教学过程导入1.早上好,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一课时《项链》,请大家认真听讲,跟我一起来学习吧。
2.出示故事中的珠宝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是珍贵的东西吗?学习活动1.阅读故事《项链》,理解故事情节,讲述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2.认读故事中的生字词,如:项链、珍贵、一生、承受、负债等。
并引导学生探讨字义和用法。
3.运用游戏式学习法,让学生按顺序排列故事中发生的事件,练习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述能力。
4.分组合作,让学生讨论梳理故事中的道理,并分享组员的想法。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项链-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项链-第1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25660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0.png)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项链-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项链》的故事内容,理解主题和情节。
2.掌握关键词汇的读音和意思。
3.能够流畅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关键词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寓意,感受故事的情感色彩。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2.课文《项链》3.教学PPT4.黑板、彩色粉笔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教师播放与课文相关的音频,呈现画面)通过图片、音频引出课文主题,引起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朗读课文《项链》,引导学生跟读。
2)解释生词,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
3)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3. 词语解析1)重点词语:项链、光、闪、怎样 2)板书生词,帮助学生掌握词语读音和意思。
4. 课文分析1)导入讨论:请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分析课文情节和故事发展。
3)引导学生思考主题并进行讨论。
5. 情感体会1)让学生表达对课文的感受和思考。
2)引导学生触发情感共鸣,体味故事中的情感。
3)分享课文引发的共鸣和思考。
6.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
2)背诵课文片段。
3)写一篇感悟《项链》故事的文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文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
随堂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学生有效学习。
同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项链-第1课时》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11《项链》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11《项链》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817fa2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1.png)
11《项链》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蓝、挂、活”等生字,并能正确书写“蓝、挂、活”等生字。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和项链的珍贵。
3.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和项链的珍贵。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或视频。
2. 生字卡片。
3. 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说出大海的美丽。
2.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项链的珍贵。
二、学习生字(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2. 教师引导学生书写生字。
三、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或视频,引导学生听读课文。
2. 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
3.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和项链的珍贵。
四、学习比喻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的意思。
3.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的比喻句。
六、作业(5分钟)1. 抄写生字。
2. 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学习比喻句”。
比喻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比喻句的意思并体会其表达效果是一项挑战。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比喻句的用法,并能够运用比喻句进行表达。
小学一年级语文《项链》教案优秀3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项链》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40ae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9.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项链》教案优秀3篇项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A、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及其表现主题的作用。
B、体会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及其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C、学习根据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创作背景等要素理解小说的主题,训练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目标A、B[教学难点]目标C[教学设想]1、第一课时,完成目标1、2,第二课时完成目标3。
2、通过品析文章的出人意料而情理之中的结尾,失项链的偶然与必然,开头六段背景的描写来理解情节的作用;通过背景与借项链失项链来理解心理描写,通过分析讨论赔项链还债务明真相来领会把握主题的方法。
3、抓住各部分的要点、关键词句和片断,从具体的语言出发去理解内容与体会技法。
4、组织学生讨论,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整体阅读训练与检测2、品析、讨论情节3、体会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初步把握人物形象一、导入、出示目标从预习提示中对玛蒂尔德这一形象的概括和所引起的争论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消除预习提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给学生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
二、整体快速阅读训练要求:理清小说的情节,明确线索、顺序;批注人物描写,将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词句批注出来。
三、整体阅读练习与检测一.字词1.选择正确的注音寒伧(A、chanB、chen)誊(A、tengB、juang)租赁(A、linB、len)褶(A、zheB、zhe)面面相__(qu)气__(gai)____(wei)幕__(an)淡2.根据解释写出词语A.因为自己的样子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B.因失望.失意而引起不愉快的情绪()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按什么顺序组织的?2、小说以什么这线索来将情节串连起来?3、说说你最欣赏的地方,并简述理由。
4、给分开的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5、根据小标题简要概括复述情节(不看课本,用自己的话)。
明确:(一)1、B、A、A、B、觑、慨、帷、黯2、A、自惭形秽B、惆怅(二)1、事件的自然进程2、项链(物线)3、不作具体要求4、背景、得请柬、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还债务、明真相(说得通即可,不强求统一)5、不能照本宣科,需概括四、品析、讨论情节的安排(一)、梳理情节、理解情节设置的巧妙十九世纪法国的城市可简单分为以下几个阶层:大资产阶级(贵族)、中小资产阶级、城市平民、无产阶级,假如我们以此为纵坐标,而以课文的七个部分为横坐标,请画出玛蒂尔德和丈夫的地位变化的曲线图,并简要解释这样画的根据。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项链》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项链》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2ea2e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d.png)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项链》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教材解析这篇散文犹如一段优美的海边风光短片:大海蔚蓝,宽阔无边;沙滩金黄,绵长细软;浪花雪白,哗哗扑面。
几个小娃娃赤着脚,有的拾海螺,有的拾贝壳,有的做项链。
他们脸上写满了幸福、快活,他们嬉笑着,奔跑着,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快乐。
文中还配有一幅插图,能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作者通过巧妙构思,把从生活中捕捉到的美好画面加以诗意表现,孩子们从中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美感熏陶。
在教学中,教师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文中描绘的美好画面,使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1个生字,学写4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学习和朗读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大海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2.感受大海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音画欣赏,入情境1.师:同学们,上周末,丁丁和妈妈旅游去了,今天他带来了美丽的照片和大家一起分享,想知道他去的是哪里吗?丁丁说,听了这个声音你们就知道了。
(播放音乐)2.师:同学们知道是哪里吗?(大海边)想看看大海是怎样的吗?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他带来的照片吧!(播放相应的图片)3.师:你觉得大海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点名说。
4.板书课题:《项链》,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画生字。
把课后我们要认识的、要求会写的字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把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来。
3.(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带拼音词语。
藏在课文里的生字宝宝,相信大家都认识他们了吧?现在它们来到屏幕上了。
快和它们打个招呼吧!(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4.现在拼音宝宝和它们的词语朋友分手了,请你再读一读。
《11.项链》第一课时(教案)
![《11.项链》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c8b15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3.png)
演示法:通过多媒 体手段展示相关图 片、视频等资料
练习法:布置相关 练习题,帮助学生 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的视听体验。 互动教学: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归纳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的课堂纪律表 现
作业提交率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
作业完成时间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作业完成质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作业互评与自评
教学反馈与改进措施
学生表现:观 察学生在课堂 上的反应,评 估他们的学习
效果
教学方法:反 思教学方法是 否有效,是否
需要调整
教学内容:评 估教学内容是 否符合学生的 需求,是否需
要调整
改进措施:根 据教学反馈, 制定相应的改 进措施,提高
教学效果
汇报人:
导入新课
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
介绍项链的情节和人物关 系
课文讲解与分析
导入新课:介绍作者莫泊桑及其作品风格 整体感知:概括故事情节,梳理人物关系 细节分析: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主题思想 拓展延伸:比较阅读其他相关作品,加深理解
课堂互动与讨论
提问与回答: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促进课堂互动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问题,提高合作与交流能力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案例,学生分析并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学生提出疑问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作业布置与延伸
布置作业:阅读相 关文章,加深对项 链主题的理解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853394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9.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适用年级和课时•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故事情节,能够简述故事的大致情节。
2.学会认读生字“项链”、“因为”、“很贵重”并理解它们的含义。
3.掌握正确朗读语音语调。
能力目标1.同步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表达。
2.培养观察和理解的能力。
情感目标1.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
2.爱护珍惜物品,珍惜财物。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故事导入(5分钟)1.让学生看图片,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
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铺垫的作用。
故事讲解(20分钟)1.让学生认真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2.播放故事配音,辅助学生理解。
3.师生共同讨论故事情节,提问学生。
生字讲解(5分钟)1.告诉学生新学的三个生字。
2.引导学生正确朗读生字。
语文实践(10分钟)1.让学生朗读故事并回答问题。
2.让学生自由阅读故事,感受故事情节。
语言运用(10分钟)1.让学生朗读故事,提高朗读语音语调。
2.让学生谈论自己的珍贵物品,并介绍为什么珍贵。
教具准备1.用于故事导入的图片。
2.故事配音录音机或者音频材料。
3.课件或者黑板白板。
教学要点1.故事理解。
2.生字认读。
3.朗读语音语调。
教学方法1.故事讲解:以讲述为主,以演示为辅。
2.生字讲解:以教师讲解为主,以学生练习为辅。
3.语言运用:以朗读为主,以表演为辅。
教学评估1.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互动情况。
2.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学生的朗读效果。
巩固拓展1.让学生阅读其他相关故事,扩大知识面。
2.带领学生珍惜物品,爱护环境,牢记珍惜物品的重要性。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学会生字认读,理解故事情节,提高朗读语音语调,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发展。
11项链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11项链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20aa15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e.png)
11项链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认识并会写“项链、海、蓝、又、挂、活、真、笑、美、点、贝、壳、快、乐”等生字。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认识并会写生字。
2. 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
2. 生字卡片。
3. 项链实物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出示项链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项链的特点。
2. 板书课题:11项链。
1. 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
2. 指名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三、生字教学(10分钟)1. 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2. 教师范读生字,学生跟读。
3. 学生自主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朗读感悟(10分钟)1.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点评。
3. 全班齐读课文。
五、理解课文(10分钟)1. 提问:大海的项链是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六、拓展延伸(5分钟)1.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像项链一样美丽。
2.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七、总结提升(5分钟)1. 让学生谈一谈,学了这篇课文后,对大自然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1. 抄写生字。
2. 朗读课文给家长听。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书写能力。
同时,通过提问和总结,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这是教学难点之一,也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理解“大海的项链是什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链》教学设计
3.标出自然段。
4.同桌分段读一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描画面,想意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美,感受快乐,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和学习兴趣。
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实现学生读的愿望,达到流利读课文的目的。
】
三、集中识字
1.出示本课生词卡片。
师:词语宝宝来到了我们的黑板上,你们试着认识认识它们。
2.师: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记一记。
3.师:把你记的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互相学习。
4.师:把你喜欢的字和我们大家说一说吧,其他同学应该认真倾听,并且继续补充。
预设:
形声字:蓝、笑、和、活、金
数笔画:又、向
加一加:蓝、笑、和、娃、挂、活
减一减:又(叉)、白(的)
形近字:娃——挂、贝——见
换一换:着(看)
反义词:笑——哭
同音字:向——象、又——右、和——合
师随机引导:
挂:做动作“挂”。
5.指导书写:(1)白(第一次书写):先观察“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仔细看老师范写;学生书写后临写,教师强调每笔的位置和笔顺;学生自己书写一个。
(2)和:认识新偏旁“”。
(3)学生练写“的”“又”。
6.去掉拼音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