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酒器(具)欣赏共86页
唐代金银酒器赏析(上)

唐代金银酒器赏析(上)唐王朝是我国历史上金银器发展的黄金时代,器形异常丰富,有金杯、金碗、金铛、银杯、银碗、银铛、银盘、银执壶、银羽觞等,当中最耀眼夺目的还属金银酒器,在唐代,王室贵族、富商贵胄皆喜爱用金银酒器豪放饮酒,这使得金银酒器的地位尊贵异常。
接下来诚邀您一起欣赏唐代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金银酒器,感受金银酒器的历史与华贵。
唐花鸟纹鎏金三足银樽198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国棉五厂第六十五号唐墓中,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通高5.1厘米、腹径4.7厘米,此樽小直口,短颈,广肩,鼓腹,圜底,中腹部附加三只蹄状足。
带盖,盖覆杯形,盖顶有蘑菇形小钮。
整个樽体皆以密布的珠点纹为地纹,并被三组由四个心形团花图案组成的纹饰组分为三大块。
每块以一足为中心,足上枯树枝上落有一对鸳鸯,前者顾首回望,后者展翅欲飞,生动形象,可爱逼真。
鸳鸯周围有众多折枝花纹衬托。
三足下部素面无纹,上部肥硕,饰有孔雀开屏状花纹。
鎏金胡人头执壶该执壶1983年于宁夏固原出土,高37.5厘米,长颈,圆腹,高足,足下呈喇叭状,圈足边缘饰一周联珠纹。
单鋬(pàn 器物上备手把握的部分),鋬上有一胡人头像,深目高鼻,八字短胡,短发向后梳理,是西域"胡人"的典型形象。
口上有敞流。
更具特色的是,器腹部錾雕有三对浮雕人像,均男女相对,似在向对方表露爱意。
人物皆深目高鼻,头发鬈曲,袒胸露腹,有的干脆全身裸露,每人均戴披肩。
双鱼大雁纹荷叶金杯此酒杯1991年出土于河南伊川唐代齐国太夫人墓中,共出土两件,形制相同,此为其中一件。
杯口长14.6-20.1厘米,高1.9厘米,椭圆荷叶形,宽扁沿,四角上翘,浅腹四曲,有突棱,平底内凹。
腹外底部有圈足,已残失。
沿上錾刻荷叶纹,沿作圆弧齿形,间饰四组双鱼纹。
腹部饰双雁流云纹,底部为毯路纹,均鱼子纹地。
在口沿、腹部转折处,饰三角纹和单相莲瓣纹。
器外平素无纹饰。
荷叶杯是受“碧筒饮”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酒器,唐诗中“疏孛柳花碗,寂寥荷叶杯”、“茶烹松火红,酒吸荷杯绿”等,皆是描写荷叶杯和碧筒饮的情景。
中国古代酒具欣赏

中国古代酒具的古代酒具的发发展远古时代的酒器:远古时期的人们,茹毛饮血,火的使用,使人们结束了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农业的兴起,人们不仅有了赖以生存的粮食,随时还可以用谷物作酿酒原料酿酒。
陶器的出现,人们开始有了炊具;从炊具开始,又分化出了专门的饮酒器具。
究竟最早的专用酒具起源于何时,还很难定论。
因为在古代,一器多用应是很普遍的。
远古时期的酒,是未经过滤的酒醪(这种酒醪在现在仍很流行),呈糊状和半流质,对于这种酒,就不适于饮用,而是食用。
故食用的酒具应是一般的食具,如碗,钵等大口器皿。
远古时代的酒器制作材料主要是陶器、角器、竹木制品等。
每一种酒器又有许多式样,有普通型,有取动物造型的。
以尊为例,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
饮酒器的种类主要有:觚、觯、角、爵、杯、舟。
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饮酒器,如《礼记·礼器》篇明文规定:"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中中国国古代酒具欣古代酒具欣赏赏陶制酒具陶器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使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向前大大推进丁一步。
陶器是用陶土即单一或多种混合的灵机体作原料,利用陶土的可塑性,塑造成适合生活的容器,经高温焙烧而成的各种器皿。
根据陶器的颜色来分,泥制陶可以分成灰陶和红陶、黑陶或褐陶。
以装饰来分,陶器又有素面陶、彩陶、彩绘陶和釉陶等品种。
夏商时代中国社会已进入奴隶制时代。
奴隶主酗酒作乐,酒器大量盛行,陶制酒器器型已相当丰富。
饮器有跳、杯、既器大量盛行,陶制酒器器型已相当丰富。
饮器有肌、杯、单、爵、杯,盛器有壶、尊等。
不过,陶制酒器在商代除了精美的白酒器外,一般是中小奴隶主贵族及民间使用,当时帝王和大奴隶主贵族使用的酒器主要是青铜酒器。
龙山文化的陶制酒器大汶口夹砂红陶猪形陶龙山文化蛋壳高柄杯宝鸡北首岭船形彩陶壶京山屈家岭蛋壳彩陶碗良渚禽鸟纹宽鋬黑陶壶大地湾人头口彩陶瓶泰安红陶兽形器宽把阔流黑陶壶青铜制酒器夏二里头文化铜制酒器商周青铜酒器──爵商代的青铜酒器商周青铜酒器──觥商周青铜酒器──人面盉商周青铜酒器──尊商周青铜酒器──牛尊商代后期的铜尊战国──鸟盖夸形二里头乳钉纹铜爵殷墟妇好墓鸮形铜尊鳄鱼纹龙形铜觥商代晚期的青铜象尊兽面纹斝旅父乙铜觚莲鹤铜方壶犀牛铜尊鎏金镶宝石熊足铜樽瓷制酒器瓷器始于东汉前后。
各朝代酒具

史前时期酒具酒大约产生于距今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酒器的产生应与酒的产生大致相同,亦应是距今六千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这段时间正处于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此间所使用过的酒器,我们称之为“史前酒器”。
目前可确知的人工史前酒器,从质料上可分为陶酒器和漆酒器两种。
其中以陶酒器为大宗。
陶酒器从陶色上可分为彩陶、灰陶、红陶、白陶、黑陶等;器形有壶、尊、鬶、觚、罍和蛋壳黑陶杯等。
名称:灰陶大酒尊名称:黄陶鬶年代: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年代:山东龙山名称:蛋壳黑陶高柄杯名称:彩陶觚夏、商、周时期酒具夏商周三代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是我国古代礼制的成熟期,也是中国古代礼制最为规范的时期。
“礼以酒成”,无酒不成礼,因此,夏商周时期也是我国酒礼最复杂、酒与政治结合最为紧密的时期。
正因为夏商周时期酒礼最受重视,因此,酒器发展也最为迅速,青铜酒器也就成为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中最为辉煌的亮丽点。
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彻底摆脱了数千年来的原始状态,进入了文明社会,而原名称:象形铜尊名称:双联漆杯年代:商代年代:战国时期名称:黑陶象鼻盉名称:管流爵名称:铜爵名称:铜斝名称:象牙觥杯名称:偃师商城铜尊秦汉南北朝时期酒具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关键性的一年。
在这一年,秦国军队横扫六合,秦王嬴政统治下的秦国完成了先后翦灭东方六国的战略,从而结束持续数百年的诸侯分争割据局面,一统天下。
中国酒文化史也随之揭开了新的一页。
自秦汉至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较为复杂的一段时期。
连年战争造成的动荡不安的时局,使人们的思想极为活跃,使得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继东周之后的又一个思想开放的高潮期。
这种思想的高度开放和肆无忌惮的发挥,造就了中国古代又一个新的艺术革命。
竹林七贤恰是这一潮头上的弄潮儿,南京市西善桥东晋墓中出土的刻砖壁画《竹林七贤图》,将这一时期嗜酒文人的神态描绘得惟妙惟肖。
此时的诗文、绘画、雕塑、建筑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在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酒器上,表现得尤为深刻。
青铜时代——青铜酒器大全

青铜时代——青铜酒器大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中国是酒文化的发祥地,谷类酿成酒,始于殷。
而用来盛酒的青铜器皿也盛行在此时盛行。
殷商时代的青铜酒器形制丰富多样、造型独具匠心、美轮美奂。
各式各样青铜酒器,不免让后人惊叹于古人想象丰富的艺术魅力。
而酒文化与青铜文化交融悠悠绵长,更为中华民族文化留下了深厚的积淀。
青铜时代酒器种类很多,有温酒器、盛酒器、饮酒器、挹注器、承尊器等,今天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青铜时代的典型酒器类型及酒器特征。
一、温酒器1、爵爵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盛放、斟倒和加热酒的容器,属贵族阶层使用,在结盟、会盟、出师、凯旋、庆功、宴会时,贵族阶层就用这类酒具饮。
爵在商代和西周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中是非常常见的。
爵“爵”的定名始于宋人。
铜爵始见于二里头文化,是目前所知最早出现的酒器,通行至西周。
西周中期后即基本不见。
但《左传》记春秋事仍言及爵,如此书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
”2、角角是从爵演化出来的一种新型酒器,大量出现于殷商晚期或商周之际,形制与爵相似,但无流和柱。
角《考工记·梓人》引《韩诗》云:“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
最初当为普通斟酒器皿,供低级别贵族使用。
角的出土和传世数量远远地少于爵,商周之际发展为造型精美的礼器,流行于周中期之前,之后开始衰落。
3、斝(jiǎ)斝(jiǎ)是古代中国先民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用青铜铸造,三足,一鋬(pàn)(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
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定为御用的酒杯,诸侯则用角。
斝(jiǎ)斝(jiǎ)是中国古代先民用于温酒的小型容酒器,行裸礼时所用,或兼作温酒器。
源于同形陶器。
4、鐎(jiāo)被现代学者通称为鐎(jiāo)的青铜器,其形制特征是:圆腹,扁体,小口,直颈,有盖,上腹部有流,曲喙,肩上有提梁,或以链索与盖相连,腹下作三或四蹄足。
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中国古代酒具品种十分丰富,从汉晋时期至明清时期,酒具的种类在不断扩大,而且造型各异。
一、汉晋酒具酒具在我国出现较早,如东汉时有瓷耳杯,它是按照漆耳杯的造型所仿制的。
漆耳杯是一种酒杯,多用托盘盛放。
东汉时期的托盘很大,一个托盘可以放好几只耳杯,而后托盘逐渐减小,里面所盛放的耳杯数量也在逐渐减少。
东晋时期的托盘中仅仅有两个耳杯,以后又发展成一个耳杯,最后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了“盏托”。
二、隋唐五代酒具隋代的酒具中比较多见直口杯。
唐代的短嘴执壶,又名为“注子”,是唐代非常有名的酒注。
五代时期的执壶较唐代容量更大,而且壶底由唐代的平底改成圈足,壶身以椭圆形居多。
三、宋元酒具宋代酒具中以执壶、梅瓶、倒流壶、鸳鸯转香壶、玉壶春瓶最具特色。
其中执壶的壶身多呈瓜棱形,流、口和柄等高,柄也比较长。
梅瓶是当时贮藏美酒的一种酒瓶,上面多写有“醉、乡、酒、海”四字和“清、沽、美、酒”四字。
倒流壶是北宋时期耀州窑的得意之作,当入酒时酒可不溢出,设计新颖奇巧。
鸳鸯转香壶,是宋代皇室中所用的一种特殊的酒壶,因为它可以在一个壶中倒出两种美酒来。
玉壶春瓶是宋代一种非常实用的装酒器具,后来逐渐演变为观赏性的陈设之瓷。
玉壶春瓶造型优美大方,其中元代的玉壶春瓶承袭了宋制,圈足外撇,体形多瘦长。
造型除了最为常见的圆形之外,还有特殊的八方形。
四、明清酒具明代的酒具几乎各朝都有一定的特色,其中洪武时期主要有青花执壶和釉里红执壶等。
永乐时期压手杯是最为知名的一种酒杯。
此外,永乐瓷酒具中还比较多见青花竹节壶,以及青花釉里红高足杯等。
成化时期比较多见高足杯,撇口杯、卧足杯、鸡缸杯、马蹄杯等。
品种主要有青花、釉里红、斗彩、红彩、白釉、仿哥釉等。
清代酒具中,以杯类器物的品种最为丰富,其中康熙时期的杯类器物品种主要有方杯、压手杯等。
品种涉及青花、釉里红等。
嘉庆时期的杯类器物品种主要有青花、粉彩、青花红彩、青花五彩、绿釉粉彩、百花锦地粉彩等。
道光时期的杯类器物品种主要有青花、斗彩、粉青花红彩、水墨五彩、绿地粉彩、金地粉彩、白地墨彩、黄地绿彩等。
古代酒器酒具欣赏[宋辽金元时期]
![古代酒器酒具欣赏[宋辽金元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f5c46cc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7.png)
古代酒器酒具欣赏[宋辽金元时期]宋辽金元酒器:影青温碗注子规格:通高25.8厘米TotalHeight25.8cm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北宋NorthernSongDynasty类型质地类型:瓷器功用类型:酒具栏目关键词:宋辽金元酒器收藏地:安徽省博物馆中文名称:影青温碗注子英文名称:YingQing(mistyblue)wine-warmingewerandbowl 介绍一套精美的酒具此温碗注子1963年于安徽宿松洛土村北宋墓出土,由温碗和酒注子配套组成。
温碗为高圈足深腹莲花形,各莲瓣间的边沿连以刻划的缠枝花卉,圈足外环贴覆瓣莲花。
酒注置于温碗中,为与温碗相配合,酒注通体也作六瓣瓜棱形。
直口广肩,口部套以筒形盖,盖顶塑一蹲狮。
瓶颈下饰贴花覆莲纹一周,肩部微折,高度约与碗口平齐,流柄对称,位于肩的上部。
注与碗的上下组合和整个花纹图案设计,协调完美,胎质细腻,釉色明澈温润,青素淡雅,是一套精美的生活用器。
凉酒消暑,温酒暖胃我国古代不仅有饮凉酒的嗜好,也有喝热酒的习俗。
一般来说,给酒加热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将酒瓶放置炭火之上加热,如河南巩义市出土的宋代厨娘温酒图;二是用温碗注子给酒加热。
按宋代的饮酒习俗,是将盛满酒的注子放入温碗之中,碗内加注热水,用以温酒,然后斟入台盏或杯中饮用。
由于碗内的热水可随时更换,因此使用这套酒器可以达到时刻保温的目的。
宋代温碗注的发现在宋代,使用如此成套温酒器来温酒的习俗颇为流行。
南方瓷窑多有烧造,除安徽外,在江苏、江西、浙江等地的宋墓中多有出土,北方如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壁画、洛宁乐重进石棺画像中均绘有形制与之相近的成套酒器;内蒙、辽宁等地辽墓中亦有出土,就连传世的南唐古画《韩熙载夜宴图》中也有与之相同的温酒注碗。
蓄妓纳客为哪般《韩熙载夜宴图》,系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南唐顾闳中的绘画真迹。
长卷,绢本设色,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
韩熙载为南唐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
古代酒器酒具选

古代酒器酒具选史前时期酒具:黄陶鬶史前时期酒具:白陶鬶夏商周时期酒器:青铜方尊夏商周时期酒器:象形铜尊夏商周时期酒器:双联漆杯夏商周时期酒器:陶质贮酒器夏商周时期酒器:白陶鬶夏商周时期酒器:黑陶|象鼻盉夏商周时期酒器:莲鹤方壶夏商周时期酒器:偃师商城铜斝夏商周时期酒器:龙耳虎足铜方壶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鸟篆纹铜壶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漆画枋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温酒炉杯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青铜合卺杯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镶琉璃铜壶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白玉觥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四神温酒炉隋唐酒器:绿釉联体壶隋唐酒器:舞马银壶隋唐酒器:褐釉双龙耳壶隋唐酒器:镶金牛首玛瑙觥隋唐酒器:鎏金胡人头执壶隋唐酒器:花鸟纹鎏金三足银樽隋唐酒器:金杯和金釦玉碗隋唐酒器:双身龙耳白瓷瓶隋唐酒器:鸬鹚杓隋唐酒器:凤首龙柄青瓷执壶隋唐酒器:掐丝团花金杯隋唐酒器:八棱人物金杯隋唐酒器:金花鸳鸯银羽觞隋唐酒器: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隋唐酒器:宣徽酒坊银酒注子隋唐酒器:狩猎纹高足银杯宋辽金元酒器:影青温碗注子宋辽金元酒器:鱼形提梁银壶宋辽金元酒器:白釉黑花葫芦形倒装壶宋辽金元酒器:耀州窑青瓷倒装壶宋辽金元酒器:白釉莲花温碗注子宋辽金元酒器:蓝釉爵杯宋辽金元酒器:朱碧山银龙槎宋辽金元酒器:镂空折枝花高足杯宋辽金元酒器:伎乐纹双人耳玉杯宋辽金元酒器:黑釉剔刻花瓷扁壶明清时期酒器:斗彩高士杯明清时期酒器:彩漆鸟形杯明清时期酒器:金瓯永固金杯明清时期酒器:琥珀荷叶杯明清时期酒器:五彩十二月花卉杯明清时期酒器:犀角槎杯明清时期酒器:带托金酒注明清时期酒器:项圣思蟠桃形紫砂杯明清时期酒器:仿哥窑高足杯明清时期酒器:青花海兽高足杯明清时期酒器:青花缠枝莲纹杯明清时期酒器:金托金爵杯酒器和水器酒器和水器均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主要种类。
酒器主要可分为饮酒器和盛酒器两大类。
水器多用于盥洗,所以亦称为盥器,又可分为注水器,承水器,盛水器三种,器型不多,主要有盘、鉴。
中国古代餐具[优质PPT]
![中国古代餐具[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29306e88b4daa58da0114abf.png)
唐代金杯
唐代银壶
伍 宋明时期
(陶瓷餐具发展繁荣)
宋朝-明朝时期多为陶瓷餐具,最有名的是景德镇陶瓷。 茶具与酒具完全分开。宋代陶瓷分为官窑和民窑。元 明清三代出现青花瓷,五彩瓷,粉彩瓷,珐琅等彩瓷。
宋代形态各异的陶瓷碗
明代彩瓷
陆 明清以后
明代以后把箸改称筷子。 清代带来了满族的饮食特色,但最终被汉化,基本延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秦汉时期
(青铜器、漆器为主)
青铜器
1.饮器:鼎,鬲,簋等。 2. 酒器:爵,觚,觥,尊,觯, 盉,钫,壶,钟,方彝等。 3.食器:簋,敦,豆,瓿,盘 等。
漆器
碗,豆,盘,杯,壶,钫,羽觞, 匕,勺等。 。
木胎漆彩餐具
肆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铜,金,银器为主)
代表餐具有:
金盏,金匕,铜樽等。茶具开始兴起,人们 用碗,杯或酒器来饮茶。碗杯为金、锡或陶 瓷材料。
中国古代餐具
中国餐具的 演变发展历史
陶器—青铜器—漆器—瓷器—后瓷器时期
壹 河姆渡文化时期
(陶器为主)
主要食器:
比如陶钵和陶ì)
贰 龙山文化时期
(陶器、骨器为主)
酒器: 比如陶鬶。
食器:
餐匙(古称匕),以兽骨为材料。 。
骨匕 陶鬶
叁 商周、春秋战国、
续明朝餐具。 清代末期,西方饮食进入中国,餐具也随之变化。
20 世纪 80 年代后,随着中西方的 交流,刀叉为代表的西餐式餐具 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饮食生活中。
从餐具的材料上看,玻璃、水 晶、金属、高分子材料等不断涌 现,餐具形态、色彩也更加多样 化。
谢谢观看
畅想网络 Imagination Network 感谢观看!
酒器(中国酒文化之五)

酒器(中国酒⽂化之五)酒器古⼈饮酒,⼗分注重礼仪,每逢重⼤的祭祀活动,除设有专职的祭祀官——祭酒、录事、监酒之外,对祭祀⽤的器⽫也⾮常讲究。
东汉末年,班固著汉书,其中就记有“舜祀宗庙⽤⽟斝,其饮器欤。
”其意思说:“舜当政时,在宗庙前举⾏的祭祀活动饮酒都要⽤⽟制的斝 ”。
禹以后的夏朝,⼤量使⽤的是陶器。
公元⼆⼗世纪的七⼗年代,在⼭东省济南附近的城⼦崖旁曾发现4800多年前的古城遗址。
经考古发掘,出⼟了⼤量珍贵的⿊陶,其中有许多陶制的酒器,到了商朝,随着冶⾦术的进步,青铜器的出现,王公贵族们使⽤的酒器也由陶器改为青铜器,器型也更为复杂。
经考古发掘,博物馆中现存的青铜酒器就有多种器型。
其中最常见的有:1.爵:青铜器,上有⼆柱、下有三⾜。
2.觚(⾳Gu):青铜器上有喇叭状园⼝,细腰,下有园盘状⾼圈⾜。
3.觥(⾳Gong):青铜器,较觚矮,腰呈椭圆形,有兽头型盖,或者整个器型呈兽型。
4.尊:青铜器,形状同觚,⽐觥较⾼,有⽅形或圆形多种样式,⼜泛指⼀切酒器。
5.觯(Zhi):青铜器,形似尊,但较⼩,或有盖。
6.斝(⾳jia):下有三⾜,上有⼆柱、与爵不同之处为圆⼝圆腹,状似⽔盂。
7.⾓:通俗的酒器,形状类似于爵,但⽆柱,造型⽐较简单。
在《礼记》:礼器篇中载有“尊者⽤斝,卑者⽤⾓”。
8.⽃:⽅形酒器,⼝较敞,呈碗状。
9.散:具体形状未见⽂字记载,考古也未见实物,据历史学者王国维考证,散即斝的别称。
10.(né):盛⾏于商周的青铜酒器,园⼝深腹有盖,状如现今茶壶加上三⾜。
11.卣(yoù),盛⾏于商周时的青铜器,有园形和椭园形两种,深腹⼤肚,圈⾜,有盖和提梁。
12.⽩:古时罚酒时⽤的杯⼦。
形状⽆记载。
古⽂中有“浮⼀⼤⽩”,“飞觞举⽩”的句⼦,见⽂选,右思《吴都赋》。
13.卮(zhi):古代的⼀种盛酒器,形状奇特,“卮器满则倾,空则仰,随物⽽变。
”14.罍(lei):古代酒器,有陶器和青铜器,形似⼤壶,⼩⼝,有盖,⼤腹,肩部有⽿环。
中国古代酒具

1、觥(gong):酒器,盖作兽头形。
《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2、觥筹:酒杯和酒筹。
酒筹用以计算饮酒的数量。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射者中,羿者胜,~~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 罍(lei):同“罍”盛酒的器皿,形状像壶。
《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维以不永怙。
”《礼记•礼器》:“庙堂之上,~尊在阼。
”(阼:古代东面的台阶,迎客宾处)4、尊:古代酒器(同樽)。
《管子•中匡》:“公执爵,夫人执~,觞三行管子趋出。
”元稹《有酒》诗:“有酒有酒香满尊,居宁不饮开君颜?”5、樽:酒杯。
杜甫《客至》:“盘飧市远无兼味,~酒家贫只旧醅(pei:没过滤的酒)。
”李白诗:“金樽清酒斗十千。
”6、觞(shang):酒杯。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起行酒,至武安武安膝席曰:不能满觞。
”颜延之《陶徵士诔》:“念昔宴私,举~相海。
”7、钟:酒器。
班固《东都赋》:“于是庭实千品,旨酒万~。
”8、盅:饮酒、喝茶用的没有把的杯子。
9、斗:盛酒器物,也叫羹斗,有柄。
《诗经•大雅•行苇》:“酌以大斗,以祈黄(黄 :gou长寿。
指老人。
”《史记•项羽本纪》:“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10、酌(zhuo):酒杯,酒。
《楚辞•招魂》:“华~既陈,有琼浆些。
”《始得西山宴游记》: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11、爵:古代酒器。
《诗经•小雅•宾之初筵》:“酌彼康~,以奏尔时。
”12、白:古时罚酒用的酒杯。
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 者,浮以为大白。
”( :jiao把杯中酒喝干。
浮:罚)13、角(jue):酒器。
形状像爵,上口无两柱。
《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
”14、觯(zhi):一种盛酒的器皿,似尊而小。
《礼记•礼器》:“尊者举~,卑者举角。
”15、壶:古代一种盛粮食或酒浆的器皿。
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古代酒具图片展大全

古代酒具图⽚展⼤全中国古代酒具的发展 远古时代的酒器: 远古时期的⼈们,茹⽑饮⾎,⽕的使⽤,使⼈们结束了这种原始的⽣活⽅式,农业的兴起,⼈们不仅有了赖以⽣存的粮⾷,随时还可以⽤⾕物作酿酒原料酿酒。
陶器的出现,⼈们开始有了炊具;从炊具开始,⼜分化出了专门的饮酒器具。
究竟最早的专⽤酒具起源于何时,还很难定论。
因为在古代,⼀器多⽤应是很普遍的。
远古时期的酒,是未经过滤的酒醪(这种酒醪在现在仍很流⾏),呈糊状和半流质,对于这种酒,就不适于饮⽤,⽽是⾷⽤。
故⾷⽤的酒具应是⼀般的⾷具,如碗,钵等⼤⼝器⽫。
远古时代的酒器制作材料主要是陶器、⾓器、⽵⽊制品等。
早在公元六千多年前的新⽯器⽂化时期,已出现了形状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如裴李岗⽂化时期的陶器。
南⽅的河姆渡⽂化时期的陶器也能使⼈联想到在商代时期的酒具应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
酿酒业的发展,饮酒者⾝份的⾼贵等原因,使酒具从⼀般的饮⾷器具中分化出来成为可能。
酒具质量的好坏,往往成为饮酒者⾝份⾼低的象征之⼀。
专职的酒具制作者也就应运⽽⽣。
在现今⼭东的⼤汶⼝⽂化时期的⼀个墓⽳中,曾出⼟了⼤量的酒器(酿酒器具和饮酒器具),据考古⼈员的分析,死者⽣前可能是⼀个专职的酒具制作者。
在新⽯器时期晚期,尤以龙⼭⽂化时期为代表,酒器的类型增加,⽤途明确,与后世的酒器有较⼤的相似性。
这些酒器有:罐、瓮、盂、碗、杯等。
酒杯的种类繁多,有:平底杯、圈⾜杯、⾼圈⾜杯、⾼柄杯、斜壁杯、曲腹杯、觚形杯等。
陶制酒具龙⼭⽂化的陶制酒器⼤汶⼝夹砂红陶猪形陶龙⼭⽂化蛋壳⾼柄杯宝鸡北⾸岭船形彩陶壶京⼭屈家岭蛋壳彩陶碗良渚禽鸟纹宽鋬⿊陶壶⼤地湾⼈头⼝彩陶瓶泰安红陶兽形器宽把阔流⿊陶壶商周的青铜酒器: 在商代,由于酿酒业的发达,青铜器制作技术提⾼,中国的酒器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
当时的职业中还出现了"长勺⽒"和"尾勺⽒"这种专门以制作酒具为⽣的⽒族。
周代饮酒风⽓虽然不如商代,但酒器基本上还沿袭了商代的风格。
中国古代酒器具鉴赏[图]
![中国古代酒器具鉴赏[图]](https://img.taocdn.com/s3/m/5dec13b46f1aff00bfd51e68.png)
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许多遣策,其中一七二号竹简记载“〓画枋二,有盖,盛白酒”,一七三号竹简写有“〓画枋一,有盖,盛米酒”,一七四号竹简说“〓画枋一,有盖,盛米酒”。
经查验出土文物,漆画枋内确还留有酒滓。
这说明,“〓画枋”确为酒器,原器内盛有白酒和米酒。
枋与钫同为一族枋与钫,为一种器类,仅质料不同而已。
河北省满城汉墓中就出土有铜钫,形制和容量皆与马王堆一号汉墓所出漆画枋相同。
枋(钫)大致是战国中晚期开始流行,在西汉早期较常见,但到西汉中期以后,在中原地区就很少见到了。
中国古代的白酒和米酒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遣策记述,墓中的四件漆画枋分别盛有白酒和米酒。
所谓白酒,有人说是久储澄清的陈酒,《周礼·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
”郑玄注:“昔酒,今之酋久白酒,所谓旧〓者也。
”另有人说应是指反复重酿之酒,《一切经音义》引《通俗文》说“白酒曰醝”,晋人张华《轻薄篇》有“苍梧竹叶青,宜城九酝醝”之句,九酝醝很清淡,像白水,故称白酒。
张衡《南都赋》说“酒则九酝甘醴,十旬兼清”,曹操献“九酝春酒法”时也说“臣得法,酿之常善,其上清,滓亦可饮”。
至于米酒,据认为可能即是醴酒。
《北堂书钞·酒食部》引《韩诗》、《汉书·楚元王传》颜师古注,皆说醴为甜酒,少曲多米,即今之醪糟,故称米酒、米酿。
规格: 高51.5厘米Height 51.5cm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 西汉Western Han Dynasty类型质地类型: 漆器功用类型: 酒具栏目关键词: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收藏地: 湖南省博物何纹。
主题花纹在筒腹中部,为四组羽人驾舟图。
据专家研究,这是一个杀俘虏祭水神的场面。
船上旌旗高飘,刀剑耀眼,鼓声催魂,气氛肃穆、激昂、悲壮,惊心动魄,非常壮观。
美酒增寿三万岁广州出土的汉代陶提筩上有墨书"藏酒十石,令兴寿至三万岁"等字样,由此证明南越王墓出土的铜筩亦为盛酒之器,作用类似于中原的铜壶、铜卣之类。
古代饮酒的器皿

古代饮酒的器皿古代饮酒的器皿可以追溯到早期人类的居住时代。
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发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器皿来盛放和享用酒类饮品。
这些器皿的形状、材质和饮用方式都与当时社会的风俗和文化密切相关。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国古代常见的饮酒器皿。
1.角觥(jiǎo gōng):角觥是古代中国饮酒的器皿之一,它来源于白鹿角制成。
角觥独特的造型,具有一端尖锐而另一端开口,可以倒酒。
角觥的主人通常会以它来款待宾客,并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觥的大小也可以反映人们的身份和地位,它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很高的象征意义。
2.玉杯(yù bēi):玉杯是中国古代贵族和皇室常用的饮酒器皿。
玉杯通常由上等的玉石制成,外观光滑、纹理精美。
玉杯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与祥瑞、吉祥的象征物有关,同时玉杯也被视为一种奢华的象征。
在古代,举行重要场合的宴会时,玉杯常常被用来盛放美酒,以示隆重。
3.金银杯(jīn yín bēi):金银杯在古代中国是富有和权力的象征。
这些杯子通常由黄金或白银制成,外观华丽、光彩照人。
金杯和银杯多用于贵族、王室和富商举办的盛宴上。
拥有金银杯的人可以向来宾展示他们的财富和地位,同时也凸显了他们的崇高身份。
4.青铜爵(qīng tóng jué):青铜爵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酒器,它源于青铜器的发展。
青铜爵一般造型独特,容积较大,用于举行宴会时供宾客饮用。
青铜爵通常由青铜制成,上面雕刻着各种图案和纹饰,展示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美学观念。
爵的形状通常是高大的杯身,杯口和杯底都扩大,方便盛酒和稳固放置。
5.瓷杯(cí bēi):瓷杯是中国古代及现代常见的饮酒器皿之一。
瓷器的制作技术首次出现在中国,后来传播到世界各地。
瓷杯外观光滑、质地坚硬,透明度高。
瓷杯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不同的风格和用途来选择。
瓷杯的使用广泛,既可以在宴会上使用,也可以在家庭聚会和日常生活中使用。
以上介绍了古代中国常见的饮酒器皿。
中国古代酒器欣赏(图)

中国古代酒器欣赏(图)古代酒器⼀些,古书上说可容酒6升。
爵是⼀种典礼时⽤的酒器,君王赐酒给⾂下⽤。
所以它和鸟兽尊它⼀般为侈⼝,⾼颈,⿎腹或筒腹,圈⾜。
在礼器中的地位仅次于⿍。
在新⽯器时代(现制为市秤2.5两)提两种。
◆⾖——原先是⼀种⾼脚⽊制器,后各种材质均有。
⾖其实是古代盛⾁盛菜的器⽫,常⽤以装酱、醋之类的有汁调味品,但也⽤来盛酒。
《考⼯记》有“⾷⼀⾖⾁,饮⼀⾖酒”的记载,有⼈说⾖和⽃字通,⽃也是盛酒器。
⽃——也是酒器,不能和量器升之⽃相混。
但它确实是容量⽐较⼤的酒器。
《诗.⼤雅.⾏苇》有“酌以⼤⽃”的诗句,京剧《珍常寨》⾥李克⽤的唱词也有“太保传令换⼤⽃”的句⼦。
⽃酒⼤概是平常⼈的适宜酒量,⼀⽃是⼀⼤盏。
◆卣——它⼀般为⼩⼝,有盖,长颈,椭圆⿎腹,圈⾜,有提梁,挂于两肩。
卣的体形近似扁壶。
因卣为中等盛酒器,最⾼统治者常⽤盛着酒的卣赏赐给有功的贵族。
⾦⽂中每见赐品中有“矩⾿⼀卣”的话。
卣出现于商代晚期,初形较圆,商周之际盛⾏,多为⼤⼝,形扁,腹下垂。
卣也有⽅形、直筒形、鸟兽形等。
约在西周末,卣在礼器中即不常见。
河南信阳蟒张乡商代墓葬出⼟的铜卣中,保存了⽬前所知我国最早的酒。
湖南湘潭荆州乡出⼟的鼍龙纹提梁铜卤是⽬前所见最⼤的铜卤。
上⾯所列出的⽃和⾓两种,即是酒器,⼜是量器,⾓(酒提⼦)今天运酒量酒之⽤,⽃在古代也是量酒之具。
1.【四⽺⽅尊】商晚期偏早器。
原器⼀九三⼋年出⼟于湖南省宁乡市,是我国现已发现的较⼤的⽅尊,⾼五⼗⼋点六厘⽶,重近三⼗四点五公⽄。
此尊造型简洁优美,采⽤线雕、浮雕⼿法,把平⾯图象与⽴体浮雕,器物与动物形状有机地结合起来。
整个器物⽤块范法浇铸,⼀⽓呵成,⿁斧神⼯,显⽰了⾼超的铸造⽔平。
⽅尊四⾓的四只卷⾓⼭⽺,以脚踏实地的有⼒形象承担着尊体的重量,使得这个上边长(五⼗⼆点四厘⽶)⼏乎与器⾼相等的器具显得挺拔、刚劲,丝毫没有头重脚轻之感。
⽺在古代寓意吉祥。
四⽺⽅尊以四⽺、四龙相对的造型展⽰了酒礼器中的⾄尊⽓象。
古代酒器酒具欣赏隋唐: 古代酒器

古代酒器酒具欣赏隋唐:古代酒器古代酒器酒具欣赏隋唐: 古代酒器话题:古代酒器墓志铭酒器隋唐酒器:绿釉联体壶规格:高18.6厘米Height18.6cm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唐代TangDynasty类型质地类型:陶器功用类型:酒具栏目关键词:隋唐酒器收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博物馆洛阳分馆中文名称:绿釉联体壶英文名称:Green—glazedtwinhu介绍唐代釉陶精品该壶是出土于河南洛阳西工区的一件唐代釉陶精品。
白胎绿釉,釉色鲜亮明快。
壶口呈深盘状,细颈,颈有凹弦纹两周。
颈下两壶体相联,壶上有把柄,柄首为一凤头,向上衔住壶口沿。
两壶体所饰花纹相同,分别为凹弦纹、葵花纹、连珠纹、覆莲纹等,两壶体中间联接处亦饰葵花纹和连珠纹。
双腹联体壶的一般形态双腹联体壶是隋时新出现的一种新器类。
此类器给人印象最深的除双联腹外,就是别致的壶把柄了。
有的把柄为龙形,有的为凤形,以龙形者较为常见,而凤形者则较稀少。
洛阳出土的这件绿釉联体壶即以双凤首为把柄,弥足珍贵。
===================================================================================隋唐酒器:舞马银壶规格: 高18.5厘米 Height 18.5cm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类型质地类型: 其他金属器功用类型: 酒具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收藏地: 陕西省博物馆中文名称: 舞马银壶英文名称: Silver hu with design ofjumping horse介绍骏马醉舞伴酒兴此银壶1970年自西安市南郊何家庄的唐代金银器窖藏坑出土,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
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
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
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飘逸。
古代容器大全

已经不用的古代容器大全1、觥:汉语拼音:gōng??基本解释:古代酒器,腹椭圆,上有提梁,底有圈足,兽头形盖,亦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
椭圆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
带盖,盖做成有角的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状。
有的觥全器做成动物状,头、背为盖,身为腹,四腿做足。
且觥的装饰纹样同牺尊、鸟兽形卣相似,因此有人将其误以为兽形尊。
然觥与兽形尊不同,觥盖做成兽首连接兽背脊的形状,觥的流部为兽形的颈部,可用作倾酒。
真正器名尚不可知,觥是约定俗成之名。
出现于殷商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有圈足和三足、四足鸟兽形之类,基本式样有:角形圈足式,当为觥的早期式样。
椭圆体龙首盖圈足式,盖前端为龙首形,顶上有虺龙一条,拱起成环梁。
椭圆体象首盖圈足式,器形稍高,截面椭圆形略短,圈足亦高,盖前端为象首卷鼻,后部为兽面,器腹饰咸组的兽面纹,和盖的造型纹饰不相连属。
虎凫合体式,器体为凫形,凫颈即为凿,两翼居中,后尾延及前流,盖前端为虎头,后端为竖耳的鸷鸟头,造型特异。
长方体龙头盖圈足式,体及圈足皆为长方形,流前伸较长,盖前端为大龙头,后端为一大兽面,圈足内收,鋬厚大,作鸟形。
长方体垂角兽头盖圈足式,器体长方,盖前端为大垂角兽,似为羊头,后端为大兽面纹,圈足周边较其他样式有所放大。
椭圆体龙头盖鼓腹内隔式,器体椭圆而长,腹鼓出,龙头盖有钮,附一小斗,体内有一隔层,分为二室。
2、鬲汉语拼音:lì基本解释:古代煮饭用的炊器。
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
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
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
商代前期的鬲多无耳,后期口沿上一般两个直耳。
西周前期的鬲多为高领,短足,常有附耳。
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数为折沿折足弧裆,无耳;有的在腹部饰以觚棱。
描述:金文字形,象饮食器具形。
用于烧煮或烹炒的锅,特指类似于鼎状的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