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教学(上)
第七章 教学理论
第七章教学理论第一节教学概述一、教学的概念(一)国外有代表性的教学定义教学是什么,答案形形色色,目前,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影响的观点主要有七种1、教学即传授知识、技能2、从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关系去定义,教学即成功3、教学是一项有意向的活动4、教学是一项教师依照学生的心智、理性和判断,遵循某些道德规则,友善对待学生的问题以及为学生理解做出探索的活动5、科学的教学定义应该是一个命题组合英国的彼得斯和赫斯特认为教学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是教师有目的的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图;二是说明适当的学习内容;三是选择恰当的认知方式。
6、教学与发展的观点主要代表是赞科夫等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依托的教育实验家,他们深人研究教学的整体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材料后,发现人类经验知识的迅速增长,而教学的时间期限却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因此他们提出了新的教学的概念。
他们认为,“教学就是旨在加速个人心理发展,加速掌握对周围世界已知的规律而精心组织的认识活动,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在智、情、意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7、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二)我国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1、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2、教学是由教师、学生相互作用以课程为中介而专门组织起来的教育活动3、教学的定义可以根据不同适应范围有多种(三)现代教学概念教学是以课程为中介的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师生是平等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学将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
二、教学的意义与任务(二)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2、教学是促进个体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3、教学是社会延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二)教学的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各门学科课程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体力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三、教学理论流派(一)行为主义的教学流派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
第七章教学理论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特点:格外重视知识传授、教法和教学结果
三、学生中心说 ( learner-centered instruction)
又称儿童中心论、儿童中心主义,是在批判传统教育理论的 过程中,针对教师中心说而提出来的。
1、中国古代: 孔子:学、思、行 荀子:闻、见、知、行 儒家思孟学派:博学之、审问之、明辩之、笃行之 2、古代西方 昆体良:提出三个递进的学习阶段(1)模仿(2)接受理论的指导(3)联系 3、西方近代 夸美纽斯:以感觉论为基础,指出一切知识从感官开始,主张教学必须与自然的规律、与
四、学科中心说 ( discipline-centered instruction)
又称科目中心说,产生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课程改革运 动中。
背景: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反思科技落后的原因是教育问题。 代表人物:布鲁纳、古德莱德、施瓦布、菲尼克斯 理论基础:英才主义的教育目的观、个人与社会需要相统一的
现代教学应同时重视这两方面问题的解决,使知、情两方面 的因素在教与学的总体矛盾框架中得到和谐统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是指教学过程内部各组成阶段或组成环节及其在时间方面有机联系或相互作用的方式或顺 序。实质是时间结构是指教学活动的展开和进行的时间流程或逻辑历程。P240
(一)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结构的探讨
二、媒体设计与开发原理
就是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整合地设计和开发以多媒体网络为 主的教学媒体,将内容融合到媒体及其结构之中,促进人的 知识、经验和价值的学习。
(一)知识的学习 分科知识的学习、知识之间联系的学习、获取新知识的“学
7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马工程
党的方针政策和培养目标 教育对象的不同素质 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现代社会的改革、体制的转型
第四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综合运用
(一)综合教育方法及其重要性 综合教育方法,是教育 者在把握各种教育方法 各自特点及共同取向的 过程中,通过协调整合, 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复杂、 形成为共同目标服务、 多变的状况,教育者必 同时或先后运用多种方 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 法进行教育的方式。 的观点、全面的观点, 采用综合方法观察问题、 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
二、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其本质 和规律的揭示及其对人与社会发展的促进,简单地说 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真理性。 包括指导思想的科学性、理论基础的科学性、教育 内容的科学性、教育方法的科学性、评价标准的科 学性等。
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 传播理论、知识与信息,更是承担着引领价值取向和 铸塑灵魂的任务,要帮助人们修炼思想品德,改造主 观世界。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
二、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是 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保证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真实性、客观 性、先进性,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精 神武装人民群众 ,又要把马克思主义 的立场、观点、方法渗透到思想政 治教育过程中,培养人们正确的世 界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根本依 据。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深入认识的 成果,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要求。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依据与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重要 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就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 求所确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定。
第七章 教学——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上)
第七章教学——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上)·【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了教育目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改革实践价值的实现。
·教学是教育目的的规范下,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是在教师的科学引导和精心安排下进行的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教学作为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具有课内、课外、班级、小组、个别化等多种形态。
5教学与教育、课程、智育等概念有着一定的区别与联系·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教学的一般任务1【教授】学生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实现整个教学任务的基础2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3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a把教学过程看做一种认识过程,把握了教学的根本和整体b把教学过程看做一种认识过程,不仅科学地说明了事实,而且具有方法论意义c要克服对教学过程的片面化理解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a认识的间接性b认识的交往性c认识的教育性d认识需要教师的指导3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的阶段1、【引起】动机(1)设法使学生在每个章节、每个课题前,明确学习的目的、意义,变社会教育要求为学生自己的学习需要。
(2)进行新颖生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运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使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
7《教育学原理》课堂教学....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一)引起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动机往往与兴趣、求 知欲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一种有利于调动 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为教学活动 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个阶段,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启发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师在向学生传 授准确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结合科学文化知识教学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的 教育,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贯彻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的要求如下:
二、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一、教学过程的本质
(二)当前我国对教学过程性质的认识
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引导性。(3)认识 的简捷性。 (4)认识的交往性。 (5)认识的教育性。
二、教学过程的规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间接经验是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的认识 成果,主要表现为书本知识或记录在其他媒体上的知 识。
二、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导,帮助 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运用知识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二、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二、教学过程的规律 (三)教学中知、情、意相统一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 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相互作 用,同时介入,这就需要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 情感、意志培养的关系问题。
7电磁场与电磁波-第七章(上)图片
第二节 平均坡印廷矢量
同样可导出:
则得坡印廷矢量的平均值:
第三节 理想介质中的均匀平面波
平面波:波阵面为平面的电磁波(等相位面为平 面)。 均匀平面波:等相位面为平面,且在等相位面上,电、 磁场场量的振幅、方向、相位处处相等的电磁波。 在实际应用中,纯粹的均匀平面波并不存在。但某 些实际存在的波型,在远离波源的一小部分波阵面,仍 可近似看作均匀平面波。 一、亥姆霍兹方程的平面波解 在正弦稳态下,在均匀、各向同性理想媒质的无源区 域中,电场场量满足亥姆霍兹方程,即:
量:
Ey
y
ZExz源自若Ex和Ey的相位相同或 相差180°,则合成波为直 线极化波。
沿z轴传播的电波 Ex和Ey的合成图 直线极化波示意图
x
特性:合成波电场大小随时间变化,但矢端
轨迹与x轴夹角不变。
常将垂直于大地的直线极化波称为垂直极化波, 而将与大地平行的直线极化波称为水平极化波。
圆极化
若Ex和Ey的振幅相同,相位差90°,合成波为圆 极化波。
设入射波电场为: 则入射波磁场为
则反射波电场为: 则反射波磁场为
由理想导体边界条件可知:
理想媒质中的合成场为:
合成波场量的实数表达式为:
讨论:1、合成波的性质:
Ex 合成波的性质: 合成波为纯驻 3 波 2 振幅随距离变化 电场和磁场最大值和最小 值位置错开λ/4 z
2
第一节 亥姆霍兹方程
时谐场所满足的波动方程即为亥姆霍兹方程。
一、时谐场场量的复数表示 对于时谐场,其场量E和H都是以一定的角频率 w随时间t按正弦规律变化。 在直角坐标系下,电场可表示为:
式中: 由复变函数,知:
为电场在各方向分量的幅度 为电场各分量的初始相位
教育学 第七章 教学(上)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2.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它包括有:(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个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同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3.(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内居于中心地位。
4.教学的主要作用:(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教学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5.学校工作应坚持以教学为主。
6.教学任务的决定,要受教育目的、学生年龄特征、学科的特性、教学的时空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7.教学的一般任务有:(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8.一般来说,知识的掌握是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础,而技能、技巧的形成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9.智力是人们的认识的能力,即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
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
10智力主要包括:注意力、想像力、记忆力、思维力、观察力等,其中思维力是核心。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1. 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2.教学是的基本途径,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它包括有:(1);(2);(3)。
3.(教学的意义)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内居于中心地位。
4.教学的主要作用:(1);(2);(3)。
苏教课标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章第一节 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教案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七章第一节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人类的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2.举例说出动物的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物。
二.能力目标: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搜集资料、获得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 培养热爱植物、关爱生命,关心环境,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2. 培养珍惜粮食的情感。
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人类和动物的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
2.培养节约粮食的习惯。
教学难点:1.举例说出动物之间的食物关系;2.培养热爱植物、关爱生命,关心环境,关注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预习本节课课文内容。
(2)查询书籍、录像等,搜集一些有关人和动物的食物来源方面的资料。
2.教师准备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一些有关人和动物食物来源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主要环节:(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视频《舌尖上的中国》。
教师:同学们可能都看过《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在这部记录片中展示了我国大江南北的特色美食,带给我们的是一种视觉上的美食盛宴。
在享受视觉美食的时候,大家想过没有这些美食的源头是什么呢?学生:绿色植物教师:对了,是绿色植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七章第一节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
(二)、学习新课1、人类的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1)、播放光合作用的动画,导出活动一: 指导学生完成讨论:人类的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
动画展示:光合作用的意义。
教师:我们知道除了动画中的牛奶可以为我们提供能量以外,还有许多食物可以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活动一:讨论人类的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
:①.学生4人一组讨论:人类的食物与绿色植物有什么关系?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人类还能生存吗?②.说出3---5种自己平常所吃的食物。
参照教科书中表7—1和表7—2中给出的例子,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并且分析常见食物的来源。
(教师巡回指导,解疑答惑。
市场营销学7 第七章 教案
消费者购买了产品并不意味着购买行为过程的结束,消费者在购买了产品之后会通过自己使用或者他人评价来检验自己的购买行为。
知识点3. 组织市场购买行为
一、影响组织市场购买行为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二)组织因素
(二)人际因素
(二)个人因素
二、组织市场购买角色与类型
(一)组织市场购买角色
所有参与购买决策过程的人员构成采购组织的决策单位,韦伯斯特和温德将其称为采购中心,并定义为:所有参与购买决策过程的人和集体,具有某种共同的目标并一起承担由决策所引发的各种风险。
(四)购买决策
经过对备选方案的评价,消费者形成了对某种品牌的偏好和购买意图,就进入了购买决策和实施购买的阶段但在购买意图和购买决策之间,有2种因素会对消费者产生作用,影响消费者的最终决策:(1)其他人的态度,如果与其关系很密切的人坚决反对购买,消费者就可能改变决定;(2)未预期到的意外情况或偶然因素,也有可能影响甚至改变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3.互补评价法
互补评价是指消费者不是根据某几个因素做出购买决策,也不是根据最低标准做出取舍,而是综合考虑商品各个方面的性能,取长补短,选择一个最满意的结果。
4.排除式评价法
排除式评价是指消费者在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时,首先确定一个自己认为最重要、最起码的标准,接下来根据这一标准排除那些不符合要求的品牌以缩小选择范围,然后再对人选的商品确定一个最重要的标准,把那些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商品筛选出去,以此类推,直到满意为止。
不同的消费者对同一种商品往往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常见的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
1.单因素评价法
单因素评价是指消费者根据自己需要的具体情况,按照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某一个标准对方案做出评价。消费者在购买一些价格比较便宜的商品时一般采用这种评价方法。
第七章 教学心理PPT教学课件
2020/12/09
12
第三节 教学策略
从广义上讲,教学策略既包括教的策略, 又包括学的策略。本章只从狭义上讨论教 学策略问题,即主要讨论教的策略。
一、教学策略的含义 二、基础性教学策略(自学) 三、发展性教学策略(自学)
2020/12/09
13
一、教学策略的含义
第七章 教学心理
2020/12/09
1
第一节 教学心理的概述 第二节 教学设计(自学) 第三节 教学策略
2020/12/09
2
第一节 教学心理的概述
一、教学的含义 二、教学活动的要素(自学) 三、现代教学基本价值取向(自学)
2020/12/09
3
一、教学的含义
(一)教学的概念 (二)教学过程的分析
(2)能动性。学生有选择地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 认知结构中去。
(3)创造性。学生创造性地构建属于自己的意义。
2020/12/09
8
3、学生的意义构建是在教师引导下 进行的
首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价值引导 作用。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规划、组 织、监控评价的作用。
2020/12/09
2020/12/09
5
教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 力,达到能独立自主地学习。
从本质上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构建意义的过 程。
2020/12/09
6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一般 认识的显著特点:
(1)间接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是掌握间接 知识,而不是通过亲身的实践去认识现实世界。
7第七章 教学(上)
第七章教学 (上)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 )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A、课外活动B、教学活动C、实践活动D、团队活动2、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 )。
A、部分与整体B、后者包括前者C、整体与部分D、前者被后者包括3、下列关于智慧与教学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B、智育是教学要完成的任务C、二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D、教学就是智育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B、行政工作C、人文工作D、后勤工作5、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的是( )。
A、课外活动B、公益活动C、团队活动D、教学6、人们的认识能力,也叫智力,其核心是()。
A、观察力B、记忆力C、想象力D、思维力7、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是( )。
A、孔子B、孟子C、朱熹D、韩愈8、将学习过程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是( )。
A、孔子B、道家C、墨家D、思孟学派9、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是( )。
A、苏格拉底B、夸美纽斯C、卢俊D、杜威10、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
A、斯宾塞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洛克11、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的是( ) 。
A、凯洛夫B、夸美纽斯C、斯宾塞D、杜威12、教学认识的主体是( ) 。
A、教师B、学生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13、教学认识的间接性主要是指( ) 。
A、间接地获得知识B、获得间接经验C、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知识D、在同学帮助下获得知识14、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争论其实质是关于( )的争论。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B、知识与能力C、分科与综合D、知识与思想15、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 )。
A、学习动机B、学习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内容16、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第七章 教学(上)
2、教学中,学生认识手段的特殊性 (1)手段: 第一,各种必要的教学设备(教室、实验室、校 办厂等)。 第二,各种专门制作的教具。 第三,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等。 (2)特点: 第一,预设性。 第二,可控性。 (3)导致的结果: 可以最大限度地排除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可 能出现的一切偶然性和盲目性,使学生的认识具有 明确的指向性和较大的受控性。
对教学原则的了解可以从一下三个方面进行: 1、原则的涵义; 2、原则提出的依据; 3、贯彻原则的要求。
二、教学原则分述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1、概念: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过 程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必须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符合现代科技水平,运用的教学手段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同时,发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因素教育学生。 具体地: 科学性的基本含义: (1)教学内容本身是正确的、科学的,教学内容的分 量和难度安排必须是科学的; (2)教学的手段包括组织和方法也必须符合科学要求。 思想性的基本含义:是指教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自觉地、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指教学 内容和教学影响的思想性。
3、教学与自学的关系 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其中,学包括: (1)教师直接教授下的学习 ( 2)学生为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预习、复习、 作业等自学活动; 而教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 能独立自主地自学。 自学是学生独立自主进行的学习,与教学无关。 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全面完成学校教育任务的基本 途径。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
第二节
教学特点
一、教学活动的基本因素 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四个因素: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四个要素整合在一起,互相作用,构成一个教学系 统 。各要素在系统中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七上英语第七单元教案简单
七上英语第七单元教案简单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运用。
2.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 学科交叉: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运用。
2.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学习新词汇(10分钟)1. 教师给学生介绍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并通过图片、音频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单词的发音和意义。
2. 学生跟读单词,加深记忆。
三、学习新语法(15分钟)1. 教师通过例句或对话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本单元的语法知识,如动词的时态、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等。
2. 学生进行语法知识的操练,加深理解。
四、听力训练(15分钟)1. 教师播放与本单元相关的听力材料,要求学生听懂内容,根据问题进行回答。
2. 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五、口语训练(15分钟)1. 教师设计相关的口语练习题目,要求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如对话、情景对话等。
2. 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六、阅读训练(15分钟)1. 教师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
2. 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七、写作训练(15分钟)1. 教师设计相关的写作练习题目,要求学生进行书面表达。
2. 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八、复习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2. 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复习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第七章之教学方法
• 师:读课文中的句子,结合课文想,"心疼"是什么 意思? • 生:就是心里难受。 • 师:课文中说谁心疼,为什么? • 生:朱德白天爬山,挑粮,晚上工作劳累。 • 师:心疼就是不忍心,心里难受,课文中表达战士 跟朱德感情深。现用"心疼"说一句话。 • 生:看着老师一天天消瘦的面容,我们心疼极了。 • 分析: • (1)这位教师在教学中贯彻了哪些原则? • (2)体现了教学进程的哪些基本规律?为什么?
(三)快乐教学法
• • • •
快乐教学法的实施途径和基本要求是: 1.创设快乐的环境, 使孩子们乐于学习; 2 .激发学习动机,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3 .重视帮助学生获得 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 。
(四)发现教学法
布鲁纳: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象科学家进行科学 研究那样,通过自己的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 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具体步骤是: 1.教师选定要由学生自行发现的一个或几个一般原理; 2.建立问题情境; 3.组织提问或演示活动,以帮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 案; 4.组织活动,帮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5.实施方案,得到一般原理式概念; 6.把新发现的一般原理和概念运用于实际。
具体步骤是:
• • • •
1.确定教学内容和要求; 2.实施教学计划; 3.测定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内容; 4.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给学生第二次 学习的机会; • 5.有针对性地再讲述有关内容,即对已 确定的教学目标再进行一次强化。
思考题:
• • • • • • • •
1.你是怎样理解教学的? 2.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处于什么地位? 3.什么是教学方法?它有哪些作用? 4.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 的运用有什么具体要求? 5.教学过程的概念和本质是什么? 6.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7.如何正确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8.我国中小学的基本教学原则有哪些?贯彻的要 求是什么?
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版 第七章 教学方法
*
* 定义:
* 教师配合讲授和谈话,通过给学生展示实物、直观教具、示范性实验
或者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
* 注意:
* 做好演示前的准备工作 * 指导好演示的过程 * 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带规律性的结论和认识。
*
* 定义:
* 又称探究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学生在教
概念辨析:示例
本节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 在运用讨论法的时候采用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结合的方式。 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组合
根据教学目标和各种教学方法的内在联系,把各种具 体的教学方法联结起来,以形成一定的教学方法的结果和 体系。形成1+1>2的效应。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前 言
[ ]
目录
第 一 部 分
教 学 方 法 概 述
第 二 部 分
小 学 常 用 的 教 学 方 法
第 三 部 分
教 学 方 法 的 选 择 与 运 用
壹
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概念的详解
1、教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系列持续的教学行为
讲解与听讲
示范与模仿
演示与观察
教学方法概念的详解
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方法。
* 注意问题:
* 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 *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自主研究活动 * 加强教师对学生探究过程的指导
*
* 8个小组,按顺序选择一种教学方法,自主扫描二维码观看教学视
频。
* 小组讨论并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和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 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 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 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 不好出危险品,美育不好也不是优秀品。 不好出危险品,美育不好也不是优秀品。 • 我们的教育应培养具有高尚情操、脱离低 我们的教育应培养具有高尚情操、 级趣味的人。 级趣味的人。 • 智商+情商 智商+ • 浮燥+急功近利的心态泛滥,正在危害我们 浮燥+急功近利的心态泛滥, 的教育教学
教学(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第七章 教学 上)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我国历史上几种“教学” (一)我国历史上几种“教学”释义 1.教学即学习 • 《书·兑命》曰:“学学半”。孔颖达疏“上学为 兑命》 学学半” 孔颖达疏“ 兑命 下学者,学习也。 教,下学者,学习也。言教人乃是益已学之半 也”。 • 《礼记学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礼记 学记》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学记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 “教学相长”是“学学半”的引申。 “教”与 教学相长” 学学半”的引申。 实际上指的是教师的行为。 “学”实际上指的是教师的行为。
2.教学即教授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废科举,兴学堂, 世纪末20世纪初, 19世纪末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堂,引入 班级授课制,人们开始重视教师的教, 教授” 班级授课制,人们开始重视教师的教,“教授” 一词为人们接受。 中国教育辞典》 一词为人们接受。如《中国教育辞典》(1928 教学法”释为“各种教授方术者” 年)把“教学法”释为“各种教授方术者”。 3.教学即教学生学 陶行知反对“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 陶行知反对“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 主张“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 主张“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 并将各课程的“教授法”改为“ 学”,并将各课程的“教授法”改为“教学 法”。
•
• 其后继者齐勒将其发展为准备 呈现—联想 其后继者齐勒将其发展为准备—呈现 联想 呈现 联想— 概括—应用五步法 应用五步法。 概括 应用五步法。赫尔巴特派的五段教学法 深深影响并统治着19世纪末20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的学 深深影响并统治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的学 校教学,成为教学过程的基本模式。 校教学,成为教学过程的基本模式。 • 杜威:“思维教学五步法”:提出问题 分析 杜威: 思维教学五步法” 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提出假设 推论评断—验证结论 提出假设—推论评断 验证结论。 问题 提出假设 推论评断 验证结论。 • 凯洛夫:感知 理解 巩固 应用 凯洛夫:感知—理解 巩固—应用 理解—巩固 • 巴拉若夫:感知 理解 巩固 应用 检测 巴拉若夫:感知—理解 巩固—应用 理解—巩固 应用—检测 • 伊万诺夫:准备 观察 思维 巩固 应用 伊万诺夫:准备—观察 思维—巩固 应用— 观察—思维 巩固—应用 练习—检测 系统。 检测—系统 练习 检测 系统。 • 以凯洛夫为代表的教学过程论占据着原苏联教 学理论的统治地位并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当代教 学过程理论地发展。 学过程理论地发展。
4.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凯洛夫《教育学》 教学 的定义: 教学” 凯洛夫《教育学》“教学”的定义:“教学过程 一方面包括教师的活动(教),同时也包括学生 一方面包括教师的活动( ),同时也包括学生 的活动( )。教和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教和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的活动(学)。教和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彼此不可分割地联系着” 彼此不可分割地联系着”。 (二)教学的概念 •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 是教师有目的、 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 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 增强体力,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力,增强体力,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培养良好 素质的教育活动。 素质的教育活动。
2 • • • 3 • • •
.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使个体的认知突破时空局限 加快个体的认知速度 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 主 这是由学校的特殊职能决定的 中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决定的 历史经验充分证明了的
三、教学的一般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 知识和基本技能。 • 基础知识是指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概念、原 基础知识是指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概念、 公式及其系统。 理、公式及其系统。 • 基本技能是指各门学科中最主要的、最常用的 基本技能是指各门学科中最主要的、 技能,如语文、外语的阅读、写作技能、 技能,如语文、外语的阅读、写作技能、数学 的运算技能、理化生学科的实验技能等。 的运算技能、理化生学科的实验技能等。 • 知识的掌握是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础,技能技巧 知识的掌握是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础, 的形成又有助于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的形成又有助于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苏格拉底:普遍概念 问答启发 问答启发——构成特殊事 苏格拉底:普遍概念—问答启发 构成特殊事 实的基本概念的更恰当的定义的过程。 实的基本概念的更恰当的定义的过程。 • 昆体良:摹仿 昆体良:摹仿——讲述 讲述——练习 讲述 练习 • 夸美纽斯:感觉 夸美纽斯:感觉——记忆 记忆——理解 理解——判断 记忆 理解 判断 • 赫尔巴特:明了 赫尔巴特:明了——联想 联想——系统 系统——方法 联想 系统 方法 明了——向学生明确讲述新教材 明了 向学生明确讲述新教材 联想——通过师生谈话,使学生把新旧观念联合起来 通过师生谈话, 联想 通过师生谈话 系统——学生在新旧观念联系的基础上,去寻找结论、 学生在新旧观念联系的基础上, 系统 学生在新旧观念联系的基础上 去寻找结论、 定义和规律 方法——把已学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逻辑 方法 把已学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际, 把已学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际 思维的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发展学生的智力、 • 智力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 智力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 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注意力、 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注意力、 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像力, 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像力,其中思维 力是核心。 力是核心。 • 体力主要是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和身体各个器 官的活动能力。 官的活动能力。 • 创造才能主要指运用已知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 创造才能主要指运用已知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 发现和未知的能力,是学生个人的求知欲望、 发现和未知的能力,是学生个人的求知欲望、 进取心和首创精神、 进取心和首创精神、意志力与自我实现信心的 综合体现。 综合体现。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 现代心理学认为,个性就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 现代心理学认为, 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 特征系统。 特征系统。 • 它包括(1)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 它包括(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 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2 个性心理特征: 理想、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气质、能力等;( ;(3 自我意识: 性格、气质、能力等;(3)自我意识:自我 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等方面,如自尊心、 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等方面,如自尊心、 自信心等。 自信心等。 • 现代教学论关注个性发展,协调学生知识、智 现代教学论关注个性发展,协调学生知识、 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 力、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追求教 学与教育的统一。 学与教育的统一。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概述 (一)概念 •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 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 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 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 生的智力和体力, 生的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 发展个性的过程。 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二)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认识 • 孔子: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 孔子:学而不思则殆, • 荀子:主张学习过程应是“闻、见、知、行”的 荀子:主张学习过程应是“ 过程 •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
• 四段论: 四段论: 感知—理解 巩固—应用; 感知 理解—巩固 应用; 理解 巩固 应用 或备课—讲课 辅导—作业 讲课—辅导 作业; 或备课 讲课 辅导 作业; 或预习—听课 复习—运用 听课—复习 运用。 或预习 听课 复习 运用。 • 五段论: 五段论: 感知—理解 巩固—应用 理解—巩固 应用—检查 感知 理解 巩固 应用 检查 或动机—复习旧课 讲授新课—巩固运用 检查。 或动机 复习旧课—讲授新课 巩固运用—检查。 复习旧课 讲授新课 巩固运用 检查 • 六段论:动机 感知 理解 巩固 运用 评价。 六段论:动机—感知 理解—巩固 运用—评价 感知—理解 巩固—运用 评价。 • 六段论是在我国教学理论中占主导地位,对教学 六段论是在我国教学理论中占主导地位, 实践影响最大, 实践影响最大,因而是我国当前最基本的教学过 程理论。 程理论。
•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两边活动,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两边活动, 不是教与学的简单结合,教与学相互影响、 不是教与学的简单结合,教与学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 体。 • 教学与教育: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与教育: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 教学与智育:教学是完成智育的主要途径, 教学与智育:教学是完成智育的主要途径, 但不是唯一。 但不是唯一。教学同时也是完成其它各育 的重要途径。 的重要途径。 • 教学与传授知识或上课:教学具有课内、 教学与传授知识或上课:教学具有课内、 课外、班级、小组、 课外、班级、小组、个别化教学等多种方 备课、上课、作业、练习、辅导、 式,备课、上课、作业、练习、辅导、评 定等都属于教学活动。 定等都属于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