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自恋

合集下载

自恋型人格障碍(NPD)成因及治疗

自恋型人格障碍(NPD)成因及治疗

Kohut(自体心理学)认为NPD者乃在成长过程中的表现得 不到父母亲的肯定与鼓励,或是在另一方面,其父母亲未 能给予其理想的形象,使其人生失去了足够的企图心及理 想形象,在长大后不断地追寻它 。
2气质
Kemberg认为,具有过多的先天攻击性使个体偏向于具有 NPD特征,因为攻击性强的人有大量的攻击驱力需要得到 调和。
内部驱使: 渴望成为被 关注与赞美, 歪曲正碓的 认知(价值观)
外部驱使: 过度被关注与赞美, 形成错误的认知(标准)
治疗

1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要求患者的人格中具有观察性的成分,可以 配合治疗师承担治疗工作。 这种疗法就是要让自我不断与被压抑的人格欲望和对童年 欲望的防御性反应接触。 治疗师将提供一个现实的自我,帮助患者忍受愿望的延迟 满足,忍受由此而来的焦虑。随着患者将治疗师的品质内 化,患者的现实自我逐渐获得对于童年欲望的支配能力。
2传统疗法-认知治疗
Johnson认为,成功的NPD治疗包括
推崇健康的自恋, 接受自己偶尔变得脆弱、能力有限、贫困、有依赖性和意志薄弱, 要求能够消除不可避免的抑郁状态,把自以为是的一面和脆弱的 一面结合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自恋者从利用他人来维持错误的自我转向 利用他人来发现真实的自我。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的任务 就是让病人接近真实的自我并促进其真实自我的发展。
4渴望得到别人极大的赞赏;
5特权感:无理由地期望获得特殊的待遇或自然符合他们 自己的期望; 6利用他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7缺乏移情能力:不愿意对他人的情感和需要作出反应;
8嫉妒他人或认为他人在嫉妒自己; 9表现出傲慢目中无人的行为或态度。
病因

1父母照料缺乏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儒家文化背景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儒家文化背景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儒家文化背景[摘要]:本文作者运用精神分析学对自恋和自恋性障碍研究的成果,通过对一组受过良好教育,有较浓儒家文化的家庭背景,且有一定的工作业绩,但缺乏基本共情能力的人格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试图阐述儒家文化对这类人格障碍形成的影响,以及这种文化的哪些要素在家庭互动中导致了这种人格障碍的形成。

历代儒家认为内圣之学-----即如何通过自我努力而成为圣人,是儒家全部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

但儒家的人文理想常常在现实中落空。

对历史上儒家文化的这一凄惨命运应该如何解释?作者结合临床观察认为,这与儒家文化中的内在本质有必然的联系。

儒家思想中过份强调理性,贬低情感的“君子”“圣人”的理想人格的社会期待;“人人关系”将“己”作为人际关系中的一点,缺乏对个人承诺所致的“自我客体”式家庭人际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以“己”为出发点的认知方式;以及儒家“修齐治平”的奋斗目标、过份的耻感和权威崇拜均蕴含有明显的自恋趋向。

这些文化特质往往成为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温床。

为此,作者尝试用精神分析学和社会学的知识对儒家文化的反思之道,希翼加深对代表儒家文化的圣贤人格的理解。

以及回应第三代儒家提出的“利用弗洛伊德学说对人性阴暗面的了解,弥补儒家在这方面历来认识比较肤浅的缺陷”。

[关键词]: 自恋型人格障碍儒家文化社会化The Confucianism background of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目录:第一章绪论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二、研究的方法第二章文献综述一、有关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几个基本概念二、关于个体社会化的生理情感基础三、关于互动及自我的形成四、关于儿童道德社会化五、精神分析学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研究六、东西方文化中有关儒家文化与人格关系的研究七、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不同家庭背景的一组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描述及分析一、乡村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患者二、官员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患者三、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患者四、商人家庭出身的患者五、普通职员家庭出身的患者六、小结第四章儒家文化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影响一、“圣贤人格”过份崇尚理性导致过份理想化与权威崇拜二、“人人关系”导致“自我客体”式的人际关系网三、“为己之学”导致缺乏共情能力四、“修齐治平”与“人人关系”导致过份在意外在评价。

《2024年自恋时代_大众文化中的疾病隐喻研究》范文

《2024年自恋时代_大众文化中的疾病隐喻研究》范文

《自恋时代_大众文化中的疾病隐喻研究》篇一自恋时代_大众文化中的疾病隐喻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自恋现象在大众文化中愈发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自恋时代背景下,大众文化中自恋的疾病隐喻如何被塑造、传播以及影响社会心理。

本文将通过分析自恋的文化表现、社会影响以及在媒体中的反映,揭示自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

二、自恋的文化表现自恋,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大众文化中表现为多种形式。

从社交媒体上的“自拍文化”到流行文化中的“自我中心主义”,自恋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在大众文化的塑造下,自恋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在影视作品中,自恋常常被描绘为一种个性特征,如《破产姐妹》中的女主角之一通过自我欣赏和自我肯定来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在社交媒体上,自恋则表现为过度关注自我形象,频繁发布自拍照片和炫耀个人成就。

这些文化表现反映出当代社会对个人主义和自我价值的强调。

三、大众文化中的疾病隐喻自恋在大众文化中常常被隐喻为一种“疾病”。

这种隐喻不仅在文学、影视作品中得到体现,也在社会心理和医学领域产生影响。

例如,社交媒体上的“自拍成瘾”被视为一种心理问题,而过度关注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则被视为一种病理性的自我中心主义。

在医学领域,自恋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被广泛研究。

然而,在大众文化中,自恋的疾病隐喻往往被过度解读和夸大,导致社会对自恋者的误解和偏见。

这种误解和偏见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对自恋现象的关注和焦虑。

四、社会影响与传播机制自恋在大众文化中的流行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自恋现象的普及导致了人们对个人价值和成就的过度追求,忽视了对他人的关心和社会的责任感。

其次,社交媒体上的自恋文化加剧了社会比较心理和焦虑感,导致人们更加关注他人的评价和看法。

传播机制方面,社交媒体和数字化技术为自恋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平台。

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轻松地展示自己的生活和成就,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认可。

精神分析学中的自恋及其自恋性障碍

精神分析学中的自恋及其自恋性障碍

1问题的提出以及弗洛依德时代的理解自恋一词泛见于文学作品中, 用以描绘一个人爱上自己的现象。

精神病学家, 性学家霭理士和纳克在1898年和1899年, 最早借用这个词在各自的论文里描述过自恋的病理现象, 描述自恋者自我欣赏像对待性对象一样对待自己的一种态度。

1914年, 弗洛依德首次较系统地论述了自恋的问题。

他在“论自恋”一文中, 认为自恋是一种未区分的精神能量, 来源于力比多, 最初是用于自我及养育自己的人。

这被他称之为原始的自恋。

这首次的爱是被当作一种活命的功能来体验的, 其目的在于自我保护。

原始的自恋被他假定为见于每一个人。

在原始自恋里, 孩子爱养育自己的人是将其当作自己的一体来爱的, 孩子尚没有能力将养育自己的人独立开来, 但这也为以后爱一个独立于自己的个体打下了基础。

弗洛依德认为, 人首先将爱的力必多投向自己, 随后健康发展, 将其投向客体。

如果投向客体的爱遭受挫折, 这种朝向外的爱会折返回自我, 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继发性自恋,亦即临床上的病理性自恋。

这类人在以后爱的选择中, 不是以他者为模型, 而是以自我为模型。

他们明显地将自我或自我理想作为爱的对象。

他们爱他人是将他人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来爱的。

弗洛依德认为一个成熟的人, 就不会长久地保持这种童年期, 完美、自恋的幻觉, 他将以寻求理想化的自我来代替自恋的爱。

自恋总是与自尊相关, 病态的自尊是自恋的无限扩大。

健康的自尊则来源于三个部分, 其一, 它是婴幼儿自恋的残留物, 其二来自于理想自我的逐步实现, 其三来自于客体爱的满足。

弗洛伊德认为自恋者因将注意力投向自己, 故不能对他人产生移情, 所以他称其为自恋性神经症, 它是相对于能产生移情关系的移情性神经症而言。

“论自恋”是一篇划时代的论文, 它的重要性已被载入精神分析史册, 但是问题也明显可见。

如概念混乱, 性本能至上, 对精神病性障碍的不全解释, 对移情认识的局限等, 精神分析学后来的发展则弥补了以上的不足。

自恋研究进展_赵静

自恋研究进展_赵静

作者单位:1.730070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教授,硕士生导师,河西学院教育系[第一作者简介]赵静(1983-),女,甘肃天水人,心理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女性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恋研究进展赵 静1张海钟2摘要 自恋是西方精神分析、人格、社会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回顾了有关自恋的精神分析、社会认知等理论,主要介绍目前西方心理学界对其结构、测量工具及机能的研究。

关于自恋结构的连续体的观点认为不适应的自恋和健康的自尊分别位于不健康-健康连续体的两极;而两种形式观点认为自恋具有显性、隐性两种形式,前者是以自我扩张、需要他人关注为特征,后者是自卑的、对他人的评价极为敏感的、普遍感到不满意为特征。

NPI -40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自恋测量工具,以其为操作性指标的研究表明自恋与自尊、攻击性呈正相关,并且在亲密关系中是消极的概念。

关键词 自恋 显性自恋 隐性自恋 自我提升 NPI 中图分类号 R395.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7201(2007)-01-0052-06自恋是西方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

西方国家70年代被称之为 自我的时代 或 自恋的时代 (age of nar cissism)。

自恋似乎是追求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西方社会的产物。

其实自恋在我国文化中也是一直存在的。

我国古代文人在自我与环境的冲突中有着强烈的自恋的心理[1]。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也越来越强调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个体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和提高。

网络上有许多人自诩为 自恋者 。

而我国对于自恋的研究很少,很多是对自恋精神分析理论的分析、介绍,及用其对文学作品的解读。

本文将从自恋的精神分析理论出发,到自恋的实证研究,对西方心理学界对自恋的研究结果加以介绍和分析,揭示自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 自恋的概念自恋(Narcissim),源自于希腊语Narkissos,其对应的英语为N ar cissus,指水仙花。

科胡特:自体心理学

科胡特:自体心理学

科胡特:⾃体⼼理学精分课程笔记——科胡特:《⾃体⼼理学》1、古典精神分析的治疗是三个⼈的俄底浦斯的问题;客体关系理论就是两个⼈的客体关系单元;⾃体⼼理学则是针对⼀个⼈的⾃体。

2、中和的⼼理结构是⼼灵不可⼆分的部分……;它的形成来⾃⽆数恰到好处的挫折经验的内化。

3、Narcissus:⽔仙花,⾃恋,弗洛伊德⽤这个神话故事来说明⼀个现象:⼀个⼈⾃⼰爱上⾃⼰。

4、中国⼈所说的“⾯⼦”,包含精神分析所说⾃恋的全部内涵和外延。

5、⼀个⼈的⼒⽐多如果能够正常投向原始客体(⼀般来说是母亲),他就能够顺利地爱上别的⼈(男⼈或⼥⼈)。

如果他的⼒⽐多在投向原始客体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就会⾸先投注到母亲的替代物⾝上(⽐如长发、⾼跟鞋、⼥⼠内⾐等等)——恋物廦就是这样形成的。

如果⼒⽐多既不可能投注到母亲⾝上,⼜不可能投注到母亲的替代品上⾯,那么⼒⽐多的投注⽅向就会转向⾃⾝——这就是⾃恋产⽣的原因。

6、弗洛伊德认为,⼒⽐多是有总量的。

如果⼀个⼈投向内部的⼒⽐多过多,那么投向外部的⼒⽐多就会相应地减少,那么这个⼈就会显得孤独和抑郁。

但现在的精神分析师,⼀般不太在乎⼒⽐多投注的数量,⽽更在乎所谓的品质。

7、⼀个⼈,他的⾃恋的健康程度,在于他本来的⾃我和理想的⾃我,他们之间是冲突的,还是和谐的。

如果他本来的⾃我和理想的⾃我,是冲突的,那么他的⾃恋就可能是不健康的、恶性的、糟糕的,低⾃尊的。

反之,他的⾃恋就是健康的、和谐的,这个⼈就不太可能处在孤独的或者抑郁中间。

8、如果⼀个⼈的⼒⽐多和攻击性过多地指向⾃⾝,到了恶性的时候,他就可能会⾃杀。

⾃恋的最⾼境界就是把⾃⼰玩死——纳西斯的不眠不休、不饮不⾷。

9、科胡特的《⾃体⼼理学》理论,是精神分析史上⼀个⾮常⼤的发展。

有⼈甚⾄评论说:如果上世纪六、七⼗年代,如果没有科胡特研究⾃恋的⾃体⼼理学出现,那么精神分析学派就有可能会被⼈本主义和认知⾏为主义淹没。

10、科胡特对传统精神分析的补充:弗洛伊德认为,⼀个⼈的⼈格、⼼理或者精神的发展,只不过是性⼼理的发展⽽已。

自体心理学概述

自体心理学概述

自体心理学概述(2010-太原-李小龙课件文字稿)一、自恋:从心理现象到疾病单元(一)神话传说中的自恋(二)什么是自恋(Narcissism)(三)自恋型人格障碍(NPD)及相关临床描述二、对自恋的精神动力学理解(一)弗洛伊德的观点:《论自恋:导论》(1914)(二)弗洛伊德的观点:《哀伤与抑郁》(三)温尼可特的观点(四)马勒的观点三、自体心理学的视角:人文与科学(一)科胡特生平(二)内省与共情:精神分析方法学四、自体心理学要点(一)主要概念(二)自体发育的主要方面五、临床方面(一)治疗假设(二)临床例子一、自恋:从心理现象到疾病单元(一)神话传说中的自恋1、古希腊版的自恋传说傲慢的那耳喀索斯(Narcissus)因爱而只留下声音的厄科(Echo)把影子当做实体,赞美自己;他一面追求,同时又被追求。

“我追求的东西,我已有了,但愈有愈感缺乏”,心理学只是对神话的部分诠释,比如身体与精神象征之一:夸大与镜映象征之二:指向自体的爱会让客体消失,只留下重复自己的回声2、中国版的自恋传说落洞女:理想化与融合因理想化对象而变得美丽的自身湘西三绝:赶尸、放蛊、辰州符——独特的死亡诠释与无所不能贫弱的自体,对于回应的呼唤原始夸大:现实的压抑和神的允许“在人神恋与自我恋情形中消耗其如花生命,终于衰弱死去”共同的结局:死亡;不同的期望:悲哀与想像中的大团圆(二)什么是自恋(Narcissism)1、概念指自体爱(self-love)。

术语可追溯到埃里斯,他把自恋(一译“影恋”)视为“自动恋”(自体性欲)的一种,他说:“一切不由旁人刺激而自发的性情绪的现象都可以叫做自动恋,广义的自动恋也可以包括一切性冲动经抑止或禁锢后的变相的表现”,分病态与常态。

弗洛伊德的定义:指个体像对待性客体一样对待自体的一种态度。

口腔期、肛门期和俄狄浦斯期力比多指向的转移自恋是弗洛伊德后来提出自我(ego)这个概念的铺垫2、自恋的特质(1)夸大自身:非现实(与他人相比)(2)以自身为衡量他人及万物的尺度(3)对批评和挫折极度敏感(4)空虚感、无意义感(5)过度防御和补偿行为单讲自恋,指不同程度地存在上述特质一般说的自恋包含了从特质、病理性到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谱系一个例子:狄更斯的《董贝父子》(三)自恋型人格障碍(NPD)及相关临床描述1、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DSM-IV的定义:一种夸大(幻想或行为),需要别人赞扬,并缺乏感情移入(empathy)的普遍模式,这种情况从成年早期开始,产生的背景不一。

自体心理学知识

自体心理学知识
■ 英语中自恋(Narcissism)这个词,直译成 汉语是水仙花。这来自一个美丽的古西腊 神话:美少年纳西斯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 倒影,便爱上了自己,每天茶饭不思,憔 悴而死,变成了一朵花,后人称之为水仙 花。心理学家借用这个词,用以描绘一个 人爱上自己的现象。
■ 有人给这个古希腊故事加了一个有现代意味 的续集:纳西斯死了之后,有风从湖面 吹 过,风听到了湖水的哭声。风就问湖水,你 是不是为纳西斯的死伤心得哭啊?湖水 回 答说,纳西斯死我一点都不伤心,我伤 心 的是,我再也不能在他瞳仁里看到我美 丽 的倒影了。
■ Idealization理想化
是指将正性的特质(卓越、美丽、完美、全能、 全知、不失败、共情、不转离的爱、无比的胜任) 给另一个人、客体,或自体(的心智表象)。理想化 是指,需要去处理人想要融合或接近会让自己觉 得安全、舒适、平静的人的这种需求。能够将父 母理想化,并由理想化中摄入力量和舒适的结果, 儿童会发展出自体方向,以及一种去设定具挑战 性的、而且实际的目标之能力。
2、自恋型行为疾患(narcissistic behavior disorder) :以性 乱、反社会和成瘾的行为为特征。 3、融合饥渴人格(merger—hunger personality) :以倾向于与 他人有共生,满足融合的关系,并会有压倒性地要求他人 保持让自己随手可及的距离等等为特征。
4、 逃避接触型人格(contact—shunning personality): 当受到 关系亲密者威胁时,以逃避和自我隔离来避免自体的崩解 和失落的感受为特征。
■ 客体的爱:客体之爱的特征是一种施与受 的相互性。
■ Selfobject(亦即Self—object):自体客体 Kohut后来将中间的横线拿掉,变为一个词,于是这词更 明显的成为精神内在的表象。在自体心理学中的概念中, 自体客体指的是他人(或无生命的客体,或抽象概念)在精 神内部的表象,这个他人不被体验为一个分离而实际存在 的个体,而是被体验为自体需要的扩展。自体客体提供关 键的功能援助,之后被内化和转化(由婴孩到儿童期均持 续的过程,称为转变内化作用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成 为发展中的自体的结构。整合的自体的发展需要一个共情 的父母或照顾者做为自体客体的一部分,父母扮演这一角 色的无力或失败,是婴儿内心冲突和后来生病的原因。

自恋型来访者的移情和反移情

自恋型来访者的移情和反移情

病理性自恋症来访者与非病理性自恋性来访者的移情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即使机能健全,配合度高的自恋性来访者与治疗师的关系,也会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来访者.典型的是,治疗师会很快发现自恋症来访者缺乏建立治疗关系的兴趣。

早期的精神分析师们注意到了这一点。

并断言自恋症来访者无法产生移情,因为他们的力比多能量都投向了自己。

他们质疑自恋症是否适合接受精神分析治疗。

当代分析理论提出,自恋型来访者其实能够产生移情反应,只是移情的方式与众不同。

探询来访者对治疗师的感受,可能会令自恋者感到分神,厌烦或根本毫不领会.自恋型来访者还时常会因此推断,治疗师之所以询问治疗关系的体验,是出于其自负或怯懦的心理。

(这种想法可能属于投射,当然也可能反映出真实,但他们倾向于选择非语言的形式表达想法,因此很难识别和处理,至少在治疗初期确实如此。

)但这并不意味着自恋者对治疗师缺乏强烈的反应。

他们可能会产生极端贬低或理想化的态度,更奇怪的是,他们对自己的这些反应也毫无兴趣,因此更不明白治疗师为何对此穷追不舍。

他们的移情可能极具自我协调性,不容置疑到使治疗师难以深人探究。

自恋型来访者会认为自己贬低治疗师是由于后者明显不够专业,而赞赏治疗师是由于他们简直完美无缺。

治疗师试图将这些反应扭转为自我不协调,但经常以失败告终,治疗初期尤其如此。

被贬低的治疗师若探讨来访者的批判态度,将被对方视作抵抗,而被理想化的治疗师若去寻找来访者行为背后的意义,将得到对方更进一步的赞扬钦佩治疗师不但完美,而且谦逊。

新手治疗师遇到来自他们的贬低移情远多于理想化移情。

持续遭受隐性蔑视的治疗师如果知晓被自恋者理想化的治疗师的结局,可能多少会获得一点心理安慰。

在贬低和理想化两种情境下,治疗师都会怀疑自己的情商、自己的真诚,甚至自己的基本存在感。

实际上,这种被全盘抹杀、被视而不见的反移情感受,恰恰是对自恋症动力学诊断的有力依据。

相应的反移情还包括厌烦、激惹、困倦,以及隐约的无用感。

第25讲:自恋性人格障碍

第25讲:自恋性人格障碍

第25讲:自恋型人格障碍曾氏语录:正常的心理生活发展的特征是自体与自体客体关系本质的概念,而不是自体抛弃自体客体的过程。

我们不能用爱之客体取代自体客体或从自恋过渡到客体爱等等这些观点来理解此一进展过程。

下面我们看看在科胡特的疾病的分类学里面自恋的精神病病理学包括哪些类型?主要是以下4个疾病的类型,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对照看看自己是属于哪个类型的自恋型障碍?我自己也对自己的自恋做了一些归类,但是具体是哪一个我以后有时间悄悄的告诉大家。

第一个自恋的病理疾患叫做自恋型的人格疾患。

这个是比较重的,他的问题已经在人格这样比较深的或者是具有结构性的层面了,它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已抑郁;第二、对微不足道的事情过度敏感;第三、有疑病的抱怨;第四、缺乏生活风趣。

我们每一个都稍微过一过,第一个是抑郁,在中国有8%-15%的人曾经得过抑郁症或者是正在患抑郁症。

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抑郁症病人,他已经成了抑郁这个疾病的代言人,具体是谁我们就不说了。

他就是经常的让自己在某一个阶段处于抑郁的状态,我们对抑郁的自体心理学的解释就是他的力比多或攻击性过多的指向自己,而过少的指向外界或者是他人。

如果再简单说一下抑郁的状态实际上就是自己跟自己玩多了就必然会抑郁,那么治疗抑郁症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这个人把力比多和攻击性投向到客体关系中间,这样他就没有抑郁的动力。

第二就是对微不足道的事情过度敏感。

外面有一点点风吹草动在他内心里面就掀起了滔天巨浪。

大家可以看得出来这种人的情绪状况是被外界的一些小事情有非常大的调整。

第三就是疑病。

这些人总是怀疑自己得了某种不可治愈的疾病,外面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有的来访者会说我得了一种现代的任何高科技设备都不可能检测出来的疾病。

那么大家可以听得出来,这是在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吹牛。

第四个就是缺乏生活风趣。

这种人在生活中间有可能没有愉悦自己或者是愉悦他人的爱好。

在人际关系中,主要是利用别人为前提或者说为交往的条件而缺少一些非功利的在人际关系中获得纯粹的快乐的愿望,刚才所说的都是自恋型人格疾患的临床表现形式。

自恋_牛虻的情感症候阐释_李品一

自恋_牛虻的情感症候阐释_李品一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0卷,第3期,2009年7月Jo urna l of Henan P oly technic Univ ersity(Social Sciences),V ol.10,N o.3,Jul.2009自恋:牛虻的情感症候阐释李品一(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四平136000)摘要:牛虻与父亲、爱人、情人之间近乎谜一般的情感纠葛长期以来一直令人感到费解,一旦我们将其诉诸精神分析,就会发现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实际来是牛虻自恋的病态心理。

牛虻的自恋起源于对密友的依恋以及对密友的背叛。

其症候的表现主要可概括为:向外界输出力比多极为困难,执迷追寻或重构完美的自我幻象和缺乏基本的共情能力三个方面。

关键词:症候;自恋;创伤:力比多中图分类号:I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79(2009)03-0396-05 Narcissism:the explanation to Gadfly's emotional symptomLI Pin-yi(A rticle Institute,J ilin Norma l University,S iping136000,China)A bstract:Fo r a long period,it is hard to unde rstand the emo tio nal entanglement among Gadfly,Father,sw ee thea rt and his mistress.If we study it through the angle of psy cho analy sis,We can find that this phenomenon ro ots in the mo rbid psy cholog y of Gadfly's narcissism.His narcissism originated from attachment and betray al fro m his friends.The appearance of sy mptom can be summarized as fo llow s:First,It is difficult to convey Libido outside.Seco nd,Taking to o much interest in pursuiting and reconstructing perfect phantom of himself.Third,It is shor t of the bas-ic passio n to have the same dash of em otio n and requirem ent w ith o thers.Key words:sy mpto m;narcissism;w ound;libido 读过《牛虻》,主人公内心爱恋与拒斥的剧烈斗争,会给许多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崇拜自己的父亲,却要在人前小心翼翼地进行伪饰;他热爱从前的女友,却始终无法走出她一记耳光的阴影;他依赖情人,但又不是因为爱情;渴望着融合又坚决地排斥。

自恋型人格的成因及治疗策略

自恋型人格的成因及治疗策略

自恋型人格的成因及治疗策略自恋型人格是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过度关注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高度自负,需要持续的赞扬和崇拜,并且缺乏对他人的关切和尊重。

本文将探讨自恋型人格的成因,并探讨治疗该障碍的策略。

一、成因分析1. 童年经历自恋型人格的形成往往与童年经历密切相关。

有些研究发现,童年时期过分被溺爱或者过分受到赞美的孩子更容易发展出自恋型人格。

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过多的肯定和赞扬,导致他们形成了过高的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不尊重。

2.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也是自恋型人格的成因之一。

来自缺乏关爱和满足的家庭环境的人更容易对自身缺乏安全感,从而通过自我吹嘘和自负来掩盖内心的脆弱。

此外,家庭中的权威和权力不均衡经常导致自恋型人格的形成,孩子可能学会利用自负来维持他们的地位。

3.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也对自恋型人格的形成起到一定作用。

当社会风气以自我为中心、注重表面形象和外在成就时,个体更容易被这种价值观影响而形成自恋型人格。

二、治疗策略1. 心理疏导治疗自恋型人格的首要方法是进行心理疏导。

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过高的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不尊重,并引导他们逐渐转变这种自我中心的态度。

心理疏导需要有耐心和关怀,并通过积极的反馈和引导,帮助患者建立更健康的自我认知。

2. 心理训练自恋型人格的治疗还可以通过心理训练来进行。

心理训练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提高自我自觉,培养合理的自我评价,并加强对他人情感和需求的关注。

这包括通过认知重构和行为训练来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3. 情绪管理情绪管理在治疗自恋型人格时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患者常常需要学习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在面对失败或者批评时不过分自责或愤怒。

通过教授一些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积极思考等,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情绪,减少自我中心的倾向。

4. 社交技巧培训自恋型人格的治疗也需要帮助患者学习适当的社交技巧。

这包括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倾听和关心他人的情感、以及如何处理社交冲突等。

【演讲稿】自恋人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演讲稿】自恋人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自恋人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1. 引言自恋是人格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精神病理学家艾理士和纳克最先使用narcissism一词概括病理性的自恋, 弗洛伊德在其1914年出版的论文《论自恋》中则首次系统的论述了自恋这一概念。

临床领域, 自恋被认为是一种人格障碍。

美国精神疾病分析统计手册第三版(DSM—III) 中首次将自恋列为一种独立的人格障碍。

在非临床领域, 自恋则被看作是一种长期性的、形式多样的人格构造, 是个体长期将心理注意力倾注于自身的一种心理状态。

自恋者具有高度自我关注、夸大的自我重要性, 优越感、特权感以及人际利用性等特点。

关于自恋的结构有两形式说和连续体说, 国内学者郑涌和黄黎的研究表明, 自恋存在隐性和显性两种形式。

显性自恋指渴望维持一个不平凡的自我形象, 有很强的表现欲, 强烈需要得到来自他人的钦羡。

显性自恋与高自尊和较高的生活满意度相联系。

相反, 隐形自恋将夸大感隐藏在潜意识中有自卑感, 隐性自恋者自信心脆弱, 外部表现为敏感、焦虑同时希望得到来自他人的认同。

不管是哪种自恋形式, 其本质都是相同的, 即都是将注意力专注于自身, 以自我为中心, 希望自己受到他人重视。

可见自恋者始终是把自己放在首要位置, 希望自己能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 以此来获得满足感和虚荣心。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关系。

自恋者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较少能为别人着想, 而人际关系是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因此自恋对人际关系的质量和模式都会有一定影响。

人际关系是自恋的一个重要的因变量, 人际关系受自恋人格影响深远, 受到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 本文结合中西方国家关于自恋与人际关系研究的结果, 探析自恋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并提出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展望。

自恋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主要涉及共情、自我建构、自我提升和亲密关系, 在亲密关系中自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依恋模式、恋爱风格和恋爱满意度上。

屈原的自恋人格及成因新探

屈原的自恋人格及成因新探

收 稿 日期 :0 4 0 0 2 0 —1 —2 作者简介 : 彭红卫 (9 6 ) 男 , 1 6 - , 湖北省黄 冈市人 , 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 华 主要研 究中 国古代文学 。
19 3
维普资讯
近乎神化的 自信心和完荚主 义的个性 。自恋人格使屈原 成为精神上的孤独者 , 也是 其美政抱 负难 以实现的一个重要
羁蚌 。
中国 分 类 号 : 0 . 1 62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3 X(0 6 0 —19o 1 7 —4 3 20 )20 3一 4
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 从性心理人手 , 剖析了屈原“ 幻
觉 ”“ 视”“ 听” 、幻 、幻 等病态心理 和悲剧个性 。又如臧
于一 种假 设 的精 神 能 量 力 比 多 , 出于 自我 保 护 的 目 的, 孩子 爱恋母 亲是 将 其 当作 自己的一体来 爱 的, 这 种原始 自恋 固着在人 的潜意 识而贯 穿终生 , 因此将 爱
2 O世纪 9 O年代 以后 , 随着社 会转 型和人 文精神 的阐扬 , 屈原人 格研究 方 面 , 在 大胆运 用人格 心理 学 的理论成果 特别是 精神 分 析学 的 自恋 理论来 探讨 屈 原 的异 常人格 , 一时激起较大 的反响 。 黄灵庚 《 如 楚狂
屈 原—— 对屈原 人格 个性 、 死亡 意识 的反思 》 运用 弗
维普资讯
第2 6卷 第 2期 2 0 年 3月 06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J u n lo o t — n rlUnv riy frNain l is Huma iisa d S ca ce c s o r a fS u h Ce ta ie st o to ai e ( t nte n o ilS in e )

自恋型人格障碍诊疗规范

自恋型人格障碍诊疗规范

自恋型人格障碍诊疗规范一、概述自恋是人类的普遍特征,也是健康人格的主要构成部分。

自恋能帮助个体对批评和失败进行防护,甚至成为个人成就动机的一种体现。

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有对自恋的过度要求,患者的基本特征是对自我价值感的过度夸大和缺乏对他人的共情。

自相矛盾的是,在这种自大之下,自恋者往往长期体验着一种脆弱的低自尊,只是他们的自大总是无处不在,常表现为浮夸、渴望赞美、缺乏同情心、拥有特权感、妄自尊大、嫉妒、人际关系的疏远和回避;有些患者表现内心不安全感、脆弱、敏感、羞耻倾向(俗称薄脸皮自恋)。

ICD-10 诊断分类中将自恋型人格障碍归入了其他特异性人格障碍中,DSM-5则将其单独归类,并和反社会型、边缘型和表演型人格障碍统称B组人格障碍。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普通人群中,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不足1%;在住院患者中,其患病率为2%~6%。

男性更易患病。

在青少年中自恋的问题比较常见,但是大多数青少年能够以此成长而不出现症状,只有极少数的自恋型行为会持续到成年,最终成为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个相当广泛的基本病理心理特征,临床诊断为双相障碍、抑郁障碍、物质成瘾等疾病的患者均可见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特点。

自恋型人格障碍也常伴有边缘型、反社会型、偏执型、表演型和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特点。

二、临床特征患者有一种不切实际的自大感,他们夸大自己的才能、成就等,并要求别人把他们当作特殊人物对待。

但这种夸大并没有达到妄想的程度,与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部分相符。

患者对他人缺乏基本的共情能力。

他们往往只能体会和理解自己的感受,但却无法理解、关心他人。

在人际关系中他们更倾向于成为一个情感上的剥削者,他人往往成为患者满足自身病理性自恋的工具。

这使患者很难与他人建立起基于相互依赖的长期稳定的人际关系。

患者对批评过分敏感,若不能获得自认为的认可,或面对无法抗拒的现实时会表现出脆弱性,易出现自恋创伤,临床表现为抑郁心境,或者表现出不合理的愤怒或不能谅解的报复欲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种阻抗在治疗的很长时间都会是很显著的。病人会告诉治疗师,他是多么的无能,治疗毫无意义。但奇怪的是,病人会规律、准时地前来治疗。
现在我试着简短地总结一下科胡特和康伯格的概念的主要区别。
在科胡特看来-如我所说的-自恋是儿童发展阶段的一种固着,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被冻结了。
对康伯格而言,自恋是完全由自我重新创造的防御过程。
在开始之前,我们看到在弗洛伊德之前,自恋被理解为是一种性倒错,把自己的身体视为性对象的身体。弗洛伊德接受了这种临床观点,但对它做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增加了如下几点:
--发生学角度:自恋是发展的正常时期,被称为自体恋阶段。
--客体关系角度:自恋表明了一种客体选择的类型:我们爱一个如我们所愿的人或者是爱一个已经成为我们自己的一部分的人。自恋还意味着没有和外部世界发生联系,缺乏连结。
我们正在谈论的自体究竟是什么呢?它是在超我和本我之间的某种东西,但并不是自我。它遍布所有的场合。它是个人与客体相对的整体。这是主体把自己当作客体的这样一个心理瞬间。所以当某人说,我是一个年轻人,我想要出去跳舞,但有时候我害怕年轻的女子-这是关于自体的一个陈述。
我想要你们注意的第三点是,对弗洛伊德而言,对自体的力比多投注是一种病理现象,他称之为自恋。其他人看它则是相反。他们谈到“自尊感”并认为我们应该把它理解为一种积极现象。今天对精神分析理论家而言,对自体投注这一概念已经不再引人入胜。今天的问题已经不是量的角度,而更是一个质的角度,不是力比多能量的量,而是在“自尊感是好还是坏”这个意义上的情感状态。这究竟是好还是坏取决于真实自体和理想自体-被称为自我理想-之间究竟是相协或是矛盾。这意味着,在我是谁和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之间,我是否能够处理这之间的差距,以及调节自尊感的机制究竟是什么呢?当我感到悲哀和渺小时我能做什么呢?我可以试图去贬低别人,试图强迫别人来赞美我,或者逃进白日梦等。这是自恋障碍者常用的机制。
通过这样的防御过程,对依赖的害怕就能得到控制。在真实自体和自我理想之间的差异-这意味着在我是什么样的和我想要是什么样的之间的距离-没有被感觉到。哀悼和内疚感没有上升到意识。结果是内在世界的贫乏。有自恋性人格的人常常不能说“对不起”或者“谢谢”,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是不完美的。因为这些人无法生活在比较深的关系中,他们感觉他人是苍白而且缺乏生机的。结果是内在的空虚感。
我将给大家概要地讲述一下关于自恋的最重要的几个模式。我将从弗洛伊德的概念开始,然后讲科胡特和康伯格的贡献。接下来我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温尼科特的真实自体这一概念。然后我会谈谈鉴别诊断的问题,特别是自恋和边缘障碍的区别。最后要讲的是治疗。
当考虑对自恋这一概念的贡献时,我们看到这一概念是精神分析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同时也是最让人迷惑的。原因在于很多精神分析师发展他们的理论时,没有与已经存在的概念联系起来,最后我们就有了一些相互矛盾的概念。我将试着在丛林中找到一条路。
他采用弗洛伊德备受批评的原始自恋这一概念,并假设了自恋的发展,而这种发展是与驱力并行的。当孩子非常小的时候,它处在原始自恋的平衡期。但是这种理想状态受到母亲的照料的自然限制的破坏,于是孩子不得不通过发展出夸大和表演性自体的意象来补偿那失去了的完美状态。
但这是不够的。孩子还把丧失了的母亲客体的完美性投射到被尊崇的无所不能的自体客体上:理想化的父母意象。
病人维持关系的能力在一个关键点上有障碍:不能够真正地依赖他人,对他人没有信赖或信任。自恋性人格充满了不信任和贬低。同时他们受到对他人的强烈的妒忌的折磨。他们可能会是好笑的,但不是真正的幽默。
在性方面,被扭曲的关系表现在反常的幻想或缺乏性趣。自恋性人格受各种心身症状的折磨或者是担心生病,有时候病人以一种疑病的方式关注躯体或心理健康。
对两种危险的防御结构-攻击和依赖-是各种各样的自体和客体表象的融合:自我理想,理想客体和真实自体。让我们通过如下的阐述来记住我们想要表达的。
真实自体是我所感受到的自己-我究竟是怎么样的(我们的例子:“我担心被年轻的女子拒绝,因此我不出去跳舞”)。自我理想是我所想要成为的样子(“我想要有自我意识,强大,并能够让别人来爱我。”)理想客体是我所尊崇的另一个人。
在治疗自恋性障碍的病人时,康伯格注意到在自恋性的夸大和难以接近与偏执性焦虑之间的交替。病人并不把治疗师感受为一个独立的人。自恋的病人无法接受从治疗师那里来的好东西。源于破坏性的攻击的深刻的妒忌和内疚感会变得难以忍受。病人退缩到一个“辉煌的隔离”世界中,这样他就不必意识到有人会激起他内心的某种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治疗和所有可能的改善都得被贬低。
这三个意象或表象融合在一起了。新的结构被称为夸大性自体。与此同时自体不被接受的侧面被投射到外部的客体上,并被加以贬低。这是摆脱内疚感和偏执性恐惧的方式。
现在我们来简洁地陈述一下,在康伯格的眼中,自恋的病人描述自己的方式:
“我是伟大的。我不需要因为没有满足其他人的期望而担心被他们抛弃。我很伟大,而且能够满足所有的期待。其他人永远也达不到我所拥有的完美程度。这就是我对他们完全不感兴趣的原因。唯一的事情是我必需防御他们对我的妒忌。”
当我们要这些病人讲讲他们的问题时,他们常常是很模糊的。病人可能会说,“我不知道自己出了什么问题,但是我的生活在根本上出了问题。”
从症状本身我们是无法断定潜在的障感到自己的价值得到提升或者说相反地,感到被贬低和羞怯。两种反应可以被理解为抱怨背后的自恋扭曲。治疗师如果注意到他在特别小心选择干预方式的话,这也会是个线索。这可能是对病人容易受伤害倾向的一种反移情反应。
-在生命的最初几年巨大的挫折
-或者素质上巨大的攻击驱力
-或者也是素质上的-对焦虑的承受力太差以致无法处理攻击冲动
所有这些会导致巨大的口欲期攻击的形成,而这是必须被防御的。这种挫折通常是孩子的需要被父母的需要滥用了。结果孩子害怕涉入到更深的关系中。换言之,对变得依赖的恐惧出现了。
在社交关系中,我们看到他是不能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情感的。他不知道什么是适切的。他需要无限的赞美,并会去利用别人。他的自我中心和自大的幻想使得他在人际关系中存在问题。他人可能会被理想化,但只是当他们可以提供自恋性满足的时候,一旦他们让病人失望了,他们马上就会被贬低。这种失望引起失控的暴怒发作。在他们迷人的外表下,我们感觉到某种冷漠和生硬。
在对自恋进行阐述的人中,还有两个非常著名的人物,那就是科胡特和康伯格。他们都来自于讲德语的国家,在欧洲被纳粹占领之后,他们不得不逃亡到美国。
阅读科胡特的理论,我们发现自恋是力比多对自体的投注,是他对自恋性人格的定义的核心,他说(1971):
“痛苦主要源于没有能力在心理上调节自尊并把它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
对他的观点的证据是,我们观察到小孩子的自恋是完全不同于成年病人的自恋的。他提了以下几点:
1.正常婴儿的夸大幻想是更加现实的。
2.孩子并不只是对批评、失败或内疚有严重反应。他们也能够表达深刻的爱,感激和对别人感兴趣。但首先,他们能够发展出对相关客体的依赖。
3.孩子的要求指向真实的需要。婴儿需要食物,爱,安慰和舒适。病理性自恋以难以企及的期待来表达自己。
弗洛伊德和巴林特的区别是很重要的:我们是相信一个人天生与他人连结在一起,还是相信他主要是对自己感兴趣,他去寻求与他人的联系仅仅是因为他为了生存做出的选择?你能想像得到这也会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区别。
所以对弗洛伊德的观点的第一个批判点是原始自恋这一概念。
第二个批判是对他理论中暗含的经济原则:每个人所具有的力比多的量都是有限的,要么朝向自体,要么朝向客体。如果自体已被投注太多,就没有精神能量,没有力比多留给客体了。
4.通常孩子不会贬低他人,而是以温暖和愉悦的方式与别人建立联系。
5.婴儿对占有和能力的需求不是排他的,而是要变得可爱,能够被他爱的人和他希望爱他的人所接受。
所以我们看到,病理性的自恋不可能与童年期自恋一样。
尽管对科胡特的概念有这么大的批评,我想他很大地增加了我们对自恋性人格障碍的理解。从另一方面讲,康伯格的概念不足以解释病理性自恋的所有方面。他的表述指的是夸大自体起了重要作用的病理性自恋形式。其他的一些情况,如强烈的自卑感很突出时,就需要不同的解释模式。
病理性自恋——中德班培训资料
自恋问题存在于很多精神疾病中:心身疾病、癔症、强迫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事实上没有什么精神疾病是不带有自恋问题的。今天我要讲的是自恋性问题在疾病中起了主要作用的自恋性人格障碍。
症状
自恋的病人有些什么痛苦呢?首先,他抑郁。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抑郁反应。它更像是一种失调的抑郁状态。病人感到空虚,没有真正的生活乐趣-他觉得自己像是不真实的。白日梦起了重要作用。他梦想着无限的成功、能力、美貌、和完美的爱。病人很容易受到伤害,有一种被扭曲的自尊,经常感到羞愧。
巴林特(1937)强调了用他的概念“原始的爱”来取代“原始的自恋”。他说,从生命伊始,与他人的令人满意的关系就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婴儿是无法区别出自己和外部世界的。但是,巴林特说,这并不是自恋,更准确地说,它是与世界的一种不真实的联系。这种原始的爱自然是完全被动的,而且旨在于与客体融合。这是在孕期和出生后不久母亲与孩子的浑然一体的状态。人类渴望着重获这种“一体”的状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重新回到这种理想状态的希望是生活中最强的渴望之一。
如几个作者所指出的,这种假设再也得不到支持了。经验告诉我们,与低自尊的人相比,高自尊的人可以更深地投入到与他人的关系中。显然自恋性的投注和客体投注并没有结合在一起。除此之外,如果一个人和其他人没有或很少有显而易见的关系的话,这并不代表其他人在他的幻想中没有起作用。临床经验告诉我们,事实正好相反,自恋性障碍的患者似乎更加依赖于他人。
这些障碍还会发生在移情情境中。无论是夸大自体被重新激活,我们观察到被称为镜映移情的情境,即“我是完美的,而你意识到我有多完美”,还是自我理想客体的重新激活导致一种理想化的移情:“你是完美的,但我是你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看到科胡特认为病理性自恋是一种被中断的成熟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