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订单培养”模式探究
探讨中职订单培养模式下的质量保障
探讨中职订单培养模式下的质量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对于技术工人和中等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这部分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中职订单培养模式是一种新的培养模式,旨在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障中职订单培养模式下的质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职订单培养模式下的质量保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中职订单培养模式的特点中职订单培养模式是指学校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为学生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包括课程设置、实训安排、实习安排等,最终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的一种教育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以学校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培养目标的实用性和就业性,有利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 需求导向:企业的实际需求是培养计划的出发点和依据。
学校与企业充分沟通,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要求,然后根据这些需求量身定制培养计划,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工作。
2. 实践导向:课程设置和实训安排更加注重实践性,学生需要在校期间就接触和熟悉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和流程,提前适应工作环境。
3. 就业导向:学生在校期间就已经确定了就业单位,并且实习环节也在企业进行,这样能够更好地融入企业,熟悉企业的文化和流程。
中职订单培养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其对质量保障是一个更大的挑战,下文将对此进行进一步探讨。
1. 学校与企业的对接问题:中职订单培养模式下,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对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校需要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要求,而企业也需要配合学校的培养计划和安排。
如果学校和企业之间沟通不畅,或者企业的需求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
2. 学生实习环节的管理问题: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是中职订单培养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实习环节的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真正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技能。
但是由于实习单位的不确定性以及学校的监管难度,实习环节的管理问题是一个难点。
3. 课程设置和实训安排的质量问题:中职订单培养模式下,课程设置和实训安排需要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但是这也面临诸多挑战。
探讨中职订单培养模式下的质量保障
探讨中职订单培养模式下的质量保障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培养是指企业或机构根据自身的人才需求,与中职学校签订一份协议,明确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合作期限和合作保障等内容,在学校专业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和实训环节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和实践活动。
在这种模式下,订单是围绕着企业或机构的实际需要来创设、制定的,与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市场需求定位与培养毕业生的目标相一致的一种教育培养模式。
中职学校的订单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能通过对企业或机构需求的准确把握,对人才培养进行更为精准的规划,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技能,更符合企业或机构的用人需求,有利于提升学生就业率和流动性。
然而,这种模式下也存在一些质量保障方面的问题,需要有所注意和加强。
一是合作协议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中职学校与企业或机构合作的订单培训,通常需要签订一份协议作为依据。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企业或机构可能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为学校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和实践方案,这就需要学校在拟定合作协议时注意规定一定的量化指标与考核标准,对合作方进行约束,以保证订单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二是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设施要适应订单培养需求。
订单培训的教育内容和实习环节都是围绕实际生产环境和业务需求来制定的,这需要学校在师资力量和教育设施的配备上做好相应的工作。
学校需要拥有一支具有实践经验丰富、能够适应企业或机构培训需求的师资队伍,同时也需要提供满足实际生产需求的教育和实践设施。
三是注重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的订单培训通常以实践为主导,学生需要通过到企业或机构实习,学习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和素质,这也是质量保障的关键。
学校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加强师生实践回访和培训效果评估,确保学生完成了实习任务并达到了培训目标。
四是根据订单培养需求制订个性化教学计划。
不同企业或机构的订单培训需求可能不同,学校应该根据企业或机构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从而实现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和学生实践的目的。
试论中职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试论中职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摘要:随着社会对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发展提出的用人需求,而且能够解决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因此,本文以中职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职;艺术设计与制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引言:中职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主干课程包括室内设计、服装设计与制作等,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有广告形象传播、视频与平面媒体、多媒体设计制作公司、会展企业等现代传媒单位。
当前,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职业型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企业更加青睐于操作型、技能型人才,这对中职院校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对于中职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来说,要想培养出符合行业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除了要改变教育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创新外,还要加强校企合作,探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1.中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简单来讲,校企合作就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
对于中职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而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应遵循如下原则。
首先,服务性。
开展校企合作之前,中职院校要充分了解企业经济状况及发展方向,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所需人才要求相契合,这样才能根据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确保其能够更好地为企业长远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其创造更大财富,体现出人才为企业服务的价值。
其次,互惠性。
校企合作的初衷是确保学校和企业双方同时获利,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校企合作能够改变专业课程体系,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拓展实训场地和空间,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就业率;对于企业来说,校企合作能够增加人才储备,培养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中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时,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此达到双方满意的效果,最终实现双赢。
浅谈中职类学校的订单培养模式
论坛ForUm编辑 姜学霞文 / 贾 晨浅谈中职类学校的订单培养模式订单班培养是职业学校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笔者主要以中等职业学校(以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为例,围绕订单班级建立、办班方式及成功案例,讲述建立校企合作的内在机制和做法。
以“高端引领、校企合作、多元办学、内涵发展”为切入点,构建以企业需求就是学校的办学目标为宗旨的就业体系。
一、订单班含义“订单班”指的是由大型企业提前预订(签约)学生组成的班级。
学生在校期间,企业根据岗位需求在所需专业中选拔在校生组成“订单班”,然后学院按照企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结构,修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
订单班能有效促进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同时实现了校企之间的无缝对接,为企业储备了一线技能人才。
二、订单班方式1.新生订单新生订单指的是在每年招生前即确定订单班培养模式,在每年中招报考时,应届考生可看到相应的报考信息,认可企业的学生将报考该专业,通过中招选拔优秀学生入学。
(1)优点:通过选拔同时认可进入该企业工作的学生,生源素质高,入职后稳定性好,能将企业文化很好地灌输给每一位学生。
(2)缺点:从订单到入职时间过长(一般4年,至少2年)。
(3)适合:大型企业的长远人才规划。
2.老生订单指企业在用人的前一年通过选拔成立订单班。
(1)优点:能较快地解决用人问题,较好地将企业文化、知识技能要求传递给学生,基本满足企业要求。
(2)缺点:学生质量相对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入职后稳定性较差。
(3)适合:短期内急需用工的企业。
三、如何成立订单班校企双方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前期考察和沟通,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订单班培养协议。
四、企业投入(可商谈)主要包括活动的组织经费、适当的奖励基金、定期指派企业技术人员到校参与教学或讲座。
五、成功案例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于1974年建校,开设有数控技术应用系、汽车技术应用系、环境保护与生物制药系、机电技术应用系和信息技术管理系五大系共计十多个专业,在校生4000多人,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
高职高专订单式培养的模式与创新探讨
高职高专订单式培养的模式与创新探讨摘要:在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订单教育是较典型的一种。
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企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进一步制约了订单教育的发展。
鉴于此,本文主要对高职高专订单式培养的模式与创新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订单式培养模式创新一、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含义和特点分析1.内涵用人单位和培养单位之间订立协议,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资源优势,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计划,并积极参与及管理,用人单位按协议约定组织学生就业,这样的教育方式称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训练模式主要有两种:集中训练经营模式与师徒培养模式。
集中训练经营模式,先集中部分学生在企业对内部文化与基本技能进行短期学习与训练,完成培训后,再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要求学生进行相关部门的顶岗学习,以提升其知识应用能力;最后,学校与企业结合实习岗位反馈的信息,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该模式可实现对大批量学生的培训,可针对大型企业与公司。
师徒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小规模公司。
在公司中,由某个老师指导一个或多个学生学习与实践,即师傅带徒弟学习。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得到锻炼,专业技能水平、沟通等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2.特点(1)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革新性。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重视校企合作,由企业老师负责教授学生,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学习与练习,达到教学的目的。
(2)重视实践性教学。
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结合程度不够,在实践中的应用力度不强,学生动手操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紧密结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丰富了师资队伍。
大多教师均为高校毕业后直接进校,虽理论水平高,但实际经验与动手能力较弱。
采用订单式教育,企业专业人才的加入,弥补了这一不足,师资队伍水平明显提高。
(4)学生、学校、企业及政府均为受益者。
高职院校就业订单班的培养模式探究
高职院校就业订单班的培养模式探究【摘要】高职院校就业订单班是一种基于企业需求及岗位要求,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由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是在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创新模式。
这种合作模式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它不同于传统的选人就业模式,它结合了国家政策、学校、学生、合作单位等多个层面的资源和需求,以定制化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提供优质精准的人才输出,以实现产教融合和职普融通为目标,满足用人单位的具体需求。
订单班还强调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通过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订单班一、高职院校就业订单班的合作模式(一)定向培养模式定向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根据企事业单位的需求签订定向培养合作协议,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培养期限等,高职院校为学生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获得企业提供的实习机会,并接受企业的技能培训,培养学生获得对应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以确保学生能够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毕业后,学生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工作。
定向培养模式通过精准的人才培养,能够满足企业的特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和就业的质量。
(二)实习实训模式实习实训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到企业实习,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岗位特点,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实习实训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订单班学习,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
实习实训模式是高职院校就业订单班合作模式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将通过实习实训的方式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践操作。
实习实训模式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通过模拟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
探析中职学校订单培养模式的发展
探析中职学校订单培养模式的发展发布时间:2021-03-30T06:08:28.933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期作者:宋勇[导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终身教育理念的确立,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式培养模式在校企角色定位、校企关系、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不足日益凸显,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企业与学生的关系等,对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皖合肥市长丰县岗集镇合肥汽车机械技术学校 231139摘要:学生订单培养是中等职业学校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稳定招生、扩大就业、提升竞争力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订单培养模式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并可能对中等职业学校产生负面影响。
不断健全订单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其功能,是目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课题。
关键词:订单培养;中职校;负面影响;解决策略前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终身教育理念的确立,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式培养模式在校企角色定位、校企关系、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不足日益凸显,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企业与学生的关系等,对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关注职业教育人才有序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完善和发挥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作用,纠正其不足,是职业教育人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正确认识订单培养的积极效应订单培训是校企紧密合作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协商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共同组织实施招生、教学、培训、就业等工作。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一般会提出用工计划,包括数量、标准和合作模式。
学校根据企业要求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制定学生培养计划,包括目标定位、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等,确保毕业生符合企业要求,按协议顺利到用人单位就业。
订单培养模式具有针对性强、开放度高、目标明确、就业稳定、成本较低等特点和优势,在实施过程中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位一体”,学校和企业协作共赢,取得良好的办学成效和社会效益。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准职业人”的身份到订单企业顶岗实习,进行“实战性”操作,学习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必为就业担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素养。
探讨中职订单培养模式下的质量保障
探讨中职订单培养模式下的质量保障中职订单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合作关系,根据企业对学生的培养需求,开展适应企业需求的教学活动,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将在学校完成一部分教学任务,然后到用人单位实习或工作,实践所学知识与技能,并接受企业的实战培训。
中职订单培养模式下的质量保障是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确保他们能够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并有能力胜任所需的工作岗位。
以下是关于中职订单培养模式下质量保障的探讨:1. 学校与企业合作机制:学校与企业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学校要与企业密切沟通,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并根据企业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确保学生接受的教育内容与企业需求相匹配。
2. 企业导师与学校教师的协作:企业导师与学校教师应该加强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
企业导师可以提供实际工作中的指导和培训,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学校教师可以提供学科知识的专业指导和培训,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
3. 质量评估与监控: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估与监控机制,对学生在企业实习或工作期间的表现进行评估和监控。
评估可以包括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技能、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监控可以通过企业导师与学校教师的定期交流和反馈来实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4. 学生能力培养:中职订单培养模式下,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等。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能力水平。
5. 企业认可与用人单位的参与:中职订单培养模式需要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参与。
学校与企业之间应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让用人单位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用人单位可以提供实际工作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用人单位的反馈和意见也对学校的教学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中职订单培养模式下的质量保障需要学校、企业和用人单位共同努力。
试论高职院校中对“订单班”的培养及管理模式创新
试论高职院校中对“订单班”的培养及管理模式创新1. 引言1.1 研究背景订单班作为高职院校中的一种培养模式,在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订单班是指由企业或行业协会与高职院校合作共建的一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企业实习,并在毕业后直接就业于合作企业。
这种模式旨在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让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更多实践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对高职院校中对“订单班”的培养及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深入分析订单班培养模式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探讨订单班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优化路径,可以为高职院校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字数:259】1.2 研究意义订单班是高职院校中一种特殊的培养模式,其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和适应市场需求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订单班的出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践经验,也为高职院校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提供了机会。
研究订单班在高职院校中的培养及管理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订单班的培养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的能力和技能,从而更好地设计课程和实践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
通过研究订单班的管理模式创新,我们可以探索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方面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施建议,可以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订单班在高职院校中的进一步发展。
研究订单班在高职院校中的培养及管理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可以为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研究意义结束】2. 正文2.1 订单班培养模式分析订单班作为高职院校中的一种特殊培养模式,其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与普通班级有所不同。
订单班培养模式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订单班培养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订单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职业规划,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和课程设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专注、高效,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教育目标。
中职订单式特色培养模式下的就业状况研究的自我评价
中职订单式特色培养模式下的就业状况研究引言在当前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下,中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推动了订单式特色培养模式的兴起。
该培养模式旨在通过满足市场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教学计划,使中职学生在学习期间获取就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本文将探讨中职订单式特色培养模式下的就业状况。
二级标题1:中职订单式特色培养模式的概念与实践在订单式特色培养模式中,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教学计划。
这种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使他们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
这一模式的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三级标题1:产学结合的教学环境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学生可以在企业中参与真实项目,充分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三级标题2:定制化的教学计划中职学校根据企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使学生学习与就业需求紧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选择专业方向,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级标题3:企业导师的指导与评价每位学生都有一位来自企业的导师,指导他们实践项目并进行综合评价。
这种指导与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职场要求。
二级标题2:中职订单式特色培养模式下的就业现状中职订单式特色培养模式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生毕业后能够较快就业,就业状况相对稳定。
以下是一些中职订单式特色培养模式下的就业现状:三级标题1:就业率的提高相较于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中职订单式特色培养模式的毕业生就业率较高。
这是因为他们在学习期间已经获取了与岗位要求匹配的技能和实践经验。
三级标题2:薪资水平的提升中职订单式特色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工资待遇。
他们在学习期间已经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具备了更实用的技能,因此能够更好地适应职场要求,获得更高的薪资水平。
三级标题3:职业发展机会的增加中职订单式特色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他们更容易获得职业发展机会。
具备实践经验和相关技能的毕业生更受企业青睐,能够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摘要:近些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迅速增加,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从规模发展到内涵提升的关键期,部分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特点采取了校企合作模式。
本文主要研究了校企合作对高职艺术射击类专业的意义以及现有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模式,希望能够给部分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艺术设计;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一、引言校企合作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正在实施的政策,校企合作也是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需要利用在自己高等职业院校中学习到的专业技能,为社会带来效益,同时也检验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
但是,目前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缺乏稳定性和深入性,学校有推动校企合作的动力,但是企业却缺乏长期和高校合作的动力,出现了所谓“高校热企业冷”的现象。
但是有的学校却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取得了初步成效,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类专业借鉴了国内外的校企合作经验,并且结合自身办学定位的特点,与国内规模最大的手机外壳设计制造商合作,建立了校企合作平台,并且建立了校企“共建共管”的模式,共创经济效益,其成果令人称道。
二、校企合作对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意义(一)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对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而言,有着重大的意义。
周线,校企合作推动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比较封闭的,学生所学知识和所在行业、企业是完全隔绝开的,因此学生往往对实际工作缺乏经验,导致在就业中竞争力不强。
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在学校的课堂中引入真实的项目,有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以项目的完成带动学生素质的提升,加强各类实践技能培养。
(二)促进教学资源整合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也促进了教学资源的整合。
学校引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这对教师的教学素质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针对学校校企合作的政策,具有实践经验的实训老师和原来学校教授理论的老师紧密合作,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共同培养人才,提高高职学校学生理论知识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优秀者还可以直接进入合作企业工作,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
试论高职院校中对“订单班”的培养及管理模式创新
试论高职院校中对“订单班”的培养及管理模式创新订单班是高职院校中的一种特殊培养及管理模式,以满足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本文将试论高职院校中对“订单班”培养及管理模式的创新。
订单班的培养模式需要与企业和社会需求相结合。
传统的高职院校培养模式通常以课堂教学为主,缺乏与企业真实需求的对接,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难、脱产培训难。
而订单班通过与企业合作,确定培养目标和要求,并根据订单培养计划进行教学和实践环节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在校期间就接触到真实工作环境和实际工作项目,培养出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人才。
订单班的管理模式需要灵活可行。
传统的高职院校管理模式通常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相对被动,缺乏自主学习和实践机会。
而订单班要求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学校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管理规定,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供优质的实习实训岗位,引进业界专业人才共同培养学生,同时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让订单班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平台。
订单班的培养和管理模式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高职院校培养的重点已经从理论知识转向实践能力。
订单班的培养和管理模式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习实训、项目研究、校企合作等方式,将学生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工作的需求。
订单班的培养和管理模式需要持续改进和创新。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需要与时俱进,紧跟产业发展的变化。
订单班的培养和管理模式需要持续改进和创新,引进行业技术专家、企业资深人才加入教学团队,提供学生参与行业实践的机会,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探索出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和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中对“订单班”的培养及管理模式需要与企业和社会需求相结合,灵活可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需要持续改进和创新。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订单班的培养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并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式”培养模式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式”培养模式研究摘要本文以企业调研为主线,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实例展示,对中等职学校“订单式”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中职教育订单式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1 研究背景为建设好国家级示范学校,做专业建设的引领者,结合多年来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情况,就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式”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
2 研究目的探索新形势下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突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和素质达不到企业需求的现状,为企业“量身定制”满足岗位要求的“零距离”技能型人才。
3 研究意义(1)有利于学校进行实质性的教学改革。
“订单式”培养模式强调的是一种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学校对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对实践设施的功能与质量进行有效的完善与提升。
(2)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订单式”培养模式实现了校企供求关系的零距离对接,缩短了学生就业后对企业的适应期,快速完成从学生到“企业人”的转变。
(3)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减少企业的岗前培训成本,从而提高企业近期的显现微观经济效益,企业具有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素质高超的职工队伍,将会产生一种潜在宏观的经济效益。
4 研究方法本研究课题以企业调研为主线,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校企合作为基础,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对我国中职学校订单培养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探究。
5 研究过程5.1 理论学习现行的“订单式”培养形式已不再是仅仅停留在“订单”二字的本意上。
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变革,“订单式”培养方式已变得多样化。
这就要求我们对“订单”的内涵、外延有新的认识,为此,我们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并选派骨干教师到德国观摩德国的职业教育,为进一步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5.2 调研座谈广泛的社会、企业调研是研究“订单式”培养模式的第一手材料。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订单式较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如何加强素质教育
艺术设计专业 的知识 与技能更新是很快 的 , 要 时刻把握其发展的最新 形势 , 以此 为根 据调 整专业 教学计划 。 从基 础课 程 、 专业基础课程 、 专业设 计课 程三个 阶段人手 , 彼此之间要强调 联系性 、 连贯性 、 针对性 的原 则 , 使 单 门课程不再孤立 的培养学生 的某一单项 能力 ,并且 同时注重综 合素质
关键词 : 订单式 ; 校企合作 ; 高职 院校 、 艺术设计 ; 素质教 育
黑龙江 肖卓
断完善 自身 的综合 素质 , 不断提升 自己 , 才能胜任起 “ 教书育人 ” 这一神圣
的职责。
怎样 能够在订单式 校企 合作培养模式 下 ,不仅仅把教 育 目标局 限在 传 授职业所需 的知识 和技能方 面 ,而是全面地培养学 生的职业 能力和职
三、 结论
2 . 素质教 育的内容失衡
当前高 职教育主要集 中于培养学生 的职业技 能 ,安排 了大量 的实 践
教学 、 顶 岗实习等 , 但 是对于心理素质训 练 、 职业道德养 成等方面 , 却仅 有 极少量 的理论课 时 , 没能在全面素质培养方面起到作用 。
的拓 展 。
2 . 实行 多元化教 学模式
要想提高学生 的综 合素质 , 就要摆脱 单一 的传统 教学模式 , 实现教 学 模 式多元化 。艺术需要创新 , 创意性 的教学方法对艺术设计专业 的教育 尤 为重要 , 它能够缩短学生与教 师之间的距离 , 能够 激发师生互 动交流 的设 计热情 , 也能够充分激发 出学生的创作热情 。比如 : 经常让 学生去接 触社 会、 了解市场 , 这 样既 能充分发挥 学生 的主动性 又能够锻 炼学生 在市场 、 社会 中的个 人适应能力 。还 可以经常组织学 生参 加一些 国际 国内的设计 比赛 ,请 一些学者专家 到学 校进行讲座 ,引 导师生共 同创办实践 工作室 等, 为学 生创 造一个 开放式的具有浓厚设计氛 围的教学环境 。 总之 , 在教学 中尽可能 多的采用“ 情景式 教学 ” 、 “ 启发 式教学 ” 、 “ 能动 式 教学” 等多种教学 模式 , 使学生在学 习过程 中一直保 持一种高 涨的设计
基于“订单式培养”的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研究
·68·基金课题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8年度科研课题“新就业背景下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8XHY134,负责人:崔发朋,参与人:朴洪林,李东娜,孙虎鸣,王健,董智慧,付龙珠,韩亮,侯锋;吉林省教育厅2018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8ZCY355,负责人:崔发朋,参与人:鞠海凤,宫雪,侯锋,孙达科,郭维维,孙健捷,韩亮摘 要:本文首先对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的主要原则作出分析,并研究这一模式的具体应用实例,以促进职业院校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改革。
关键词:“订单式培养”;职业院校;艺术设计0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设计行业的人才需求也逐步加大,培养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也成为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而“订单式培养”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是一种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人才培养模式。
1 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的主要原则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与用人单位共同制订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利用学校、企业各自的资源优势,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教学的培养方式。
[1]这一模式关键在于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能够培养出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的人才,有效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并降低企业的人才培养成本。
“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原则有以下两方面。
1.1 紧密结合社会需求艺术设计专业具有知识和技能更新迅速的特点,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也会随着知识技能的更新发生变化,所以职业院校需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艺术设计人才,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1.2 开展多元化教学,加强实践能力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职业院校中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办学模式的探究
职业院校中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办学模式的探究【摘要】校企合作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一种办学模式,自身有“产教合作、工学结合”企业和职业院校双赢等诸多的优点,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则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本文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办学模式内涵和现实意义的分析,针对该模式实施提出了有效途径和几点思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办学模式;企业文化1、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职业教育本质回归校企合作模式倡导的“产教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职业性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则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
长久以来,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使得教育与职业相分离,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脱节,特别是受普通教育模式的影响,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本质难以彰显。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由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任何职业劳动和职业教育,都是以职业的形式进行的。
它意味着,职业的内涵既规范了职业劳动(实际的社会职业或劳动岗位)的维度,又规范了职业教育(包括专业、课程和考试)的标准。
”作为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内在特征之一,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与所培养的人才类型上具有实践性。
因此,以职业性和实践性为本质特征的职业教育,与产业界有着天然的联系,职业院校与企业共生共荣、共同发展是职业教育特有的规律。
所以基于教育与产业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
2、校企合作模式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提出,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把就业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切实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实现教育与就业的对接,而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贯彻这一办学方针的有效途径。
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可使职业院校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使学生在校求学期间能有机会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参加工作实践,获取珍贵的工作经验,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了企业等用人单位录用新员工所需的工作经验这一条件。
基于“订单式培养”的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订单式培养”的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职业院校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许多职业院校开始探索基于“订单式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
本文将从基于“订单式培养”的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
1. 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结合基于“订单式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也需要进行实际的设计操作,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这种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备更强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2. 个性化培养与定制课程基于“订单式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个性化培养和定制课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方向,学校按照学生的需求为其量身定制培养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培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3. 全方位素质培养基于“订单式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全方位素质培养,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包括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通过全方位的素质培养,学生能够成为既懂技术又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艺术设计人才。
1. 跨学科融合教学基于“订单式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教学改革注重跨学科融合教学。
学校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设置跨学科的课程,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艺术设计的也能够接触到其他学科的知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2. 实践导向的教学3. 产学合作、校企合作基于“订单式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教学改革积极推动产学合作、校企合作。
学校与企业合作,将实际项目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订单培养”模式探究[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2-jj-043)成果之一。
[摘要]本文针对重庆市轻工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实施“订单培养”中,结合校企融合现状,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招生就业步入良性循环,以及教师在“订单培养”中发挥的作用等问题进行分析,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现状分析;校企融合;培养模式;订单培养【中图分类号】j08以就业为导向,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培养贴近生产管理一线的企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中职学校的主要职能。
中职教育的特征决定了其目标不是为了升学,而是为了就业。
重庆市轻工业学校艺术设计专业“订单培养”有效的实现了中职学校毕业生走向就业的“零过渡”,成为专业教育改革中值得借鉴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全国有上百所中职学校开设有艺术设计专业。
每年,大量的艺术专业毕业生涌向社会,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不可能像电子、机械等理工科专业学生一样大批量的到某个单位就业,相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讲吸收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能力有限,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与此同时,很多用人单位却饱受专业人才匮乏之苦,找不到合适的从事艺术相关制作、设计的毕业生,因此,“订单培养”这种“量身定做”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以上面临的问题。
本文从“订单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研究,该模式可以为中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产学研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意义“订单培养”是指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
即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签订用人协议。
学生经过在校期间的文化课、专业课学习培养及在企业的顶岗实习,毕业时由企业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进入该单位工作的合作办学模式,使学生入学即定岗,毕业即就业,实现招生——教学——就业的无缝对接。
这种模式是目前中职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
其实,艺术设计专业“订单培养”模式归根结底源于校企融合。
在学校与工厂的融合,教室与车间的融合,老师与师傅的融合,学生与学徒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作品与产品的融合,招生与招工的融合,育人与增效的融合等一系列融合实践中,我们感到校企双方都希望合作。
一方面企业要发展,需要学校不仅为其输送合格技能人才,而且还要为其提升在岗员工的技能;学校发展也需要通过与企业合作,了解企业最新的生产工艺及技术,培养学用结合的人才。
企业和学校双方各有所图又各得其所。
实践证明,这种制度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扎实的文化和专业理论基础,又有与岗位能力要求相对接的专业技能,深受企业欢迎。
“订单培养”有四大受益者:中职学校、企业、学生、政府。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参与“订单培养”培养可以提高就业率和办学条件,实现资源共享,加速教学改革的步伐,企业与时俱进的技术更新与学校系统理论知识的有效融合,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教学与实践的差距,师生可以通过实实在在的项目看到实战的效果;企业参与“订单培养”的最大利益就是获得了“上手快,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由于提前介入教学环节,让学生对企业有更深的了解,学生目标明确,学习更有针对性,学生对企业更有感情;“订单培养”培养的最直接受益者是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就业,实现知识与岗位实践的零距离对接;对于政府来说,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打破了“毕业即失业”的负面影响,提高了就业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学生毕业即就业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减轻了政府的社会责任。
近年来,我校结合重庆的产业调整和转型,高度重视校企融合,特别是在艺术设计校企融合方面率先尝到了甜头,学校依托雄厚的专业师资、几十年的专业积淀及重庆创意产业基地实训项目等优势,先后与力方国际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凡图电脑图像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市渝中区吉方图文设计有限公司、重庆筑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理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国际国内知名大企业建立了深度校企融合关系。
并在学校招生简章中明确了定向招收方向和学生人数。
让校企融合与学校的招生工作紧密联系起来。
通过这一模式,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就业无忧,就业好更加促进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进一步形成了招生就业的良性循环。
这些成功案例为我们研究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
二、艺术专业“订单培养”理论框架要培养出创新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构建合理的理论体系是关键之一。
学校在企业的指导下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计划,并根据市场对艺术人才的需求特点开设相关课程,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艺术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企业有效指导学校教学,是整个模式运作成功的关键。
我校通过知识培养(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现代科技知识)、能力培养(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素质培养(思想素质、政治素质、身心素质、劳动素质)三个大的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初步形成了我校艺术设计专业“订单培养”的理论框架。
整个理论框架分三个部分实施。
1.第一阶段: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制定知识培养计划。
知识的传授离不开课堂及课程,而课程的制定必须兼顾各种类型的职业岗位和岗位素能要求,可按照艺术类职业模块的方式进行。
模块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对艺术知识领域和学科进行综合化处理,教学内容要体现“宽”的特点,从而使学生具有宽泛的知识面,为后续课程按照职业岗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根据市场职业岗位的需求,把模块分为若干专业方向,以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针对性。
要突出“专”和“新”的特点,特别要结合企业的产能所需制定对订单企业有用的教学计划,注重知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运用技术实践操作的能力。
我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均采取阶段性模块化教学模式,即周一至周三集中学习专业知识,周四至周五集中学习文化基础知识,且一门课程学完后再开始新的课程学习,这样的模式让我校的艺术专业学生在模块的课程教学中更好的完成了学习计划。
2.第二阶段:根据岗位素能要求,制定能力培养计划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学生的知识框架为基础,结合企业专家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的进一步论证,有效的整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制定“订单培养”模式的能力培养计划。
学校根据企业反馈的意见对专业计划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分析和比较,根据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所需能力,对计划进行调整和纠偏,使其最大程度地符合企业需要,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能力培养方案。
我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在一定阶段学习结束后都要将自己的作品公开展出,接受广大师生的“检验”,通过书面说明、口头论述、现场答疑等等方式全面展示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第三阶段:根据职业发展规划,制定素质培养计划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
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
然而素质教育在中小学实施得比较好,在中职阶段似乎弱化了许多。
但是作为进入社会的过渡阶段,中职阶段恰恰是学生迈入社会,实现学生到劳动者角色转变的重要时期,为了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显得更为重要。
我校“订单培养”模式下的学生毕业后不但在思想政治上理解企业文化,爱岗敬业,还在身心、职业操守上心系企业发展,爱企如家,更好地实现了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职业规划目标,因此深受企业欢迎。
三、艺术专业“订单培养”模式的实践根据上述艺术专业“订单培养”培养理论模式的思路,学校与企业之间按照既定的培养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
这种实践教学是放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学生除了掌握必需的实践技能外,还具有真实性、复杂性、综合性的经历和体验。
1.校企实践教学的内容中职艺术专业实施的是理论教学→课程设计→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就业实习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和企业可采取联合教学的方法。
学校专业教师通过下厂顶岗锻炼来加强自身专业实践,根据企业和市场的需求来调整学校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
企业安排学生到单位去顶岗实习或教学实习,学生能够与企业员工同吃同住,最直接最近距离的体验真实工作场景,这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而且,学生能够跟着企业里的指导老师经常进行工地实训,材料采购等,这些都是学校的课堂教学不能经常提供给学生的锻炼机会。
2.校企实践教学的模式(1)集中脱产训练模式。
目前我校与重庆凡图电脑图像设计有限公司合作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表现方向)就是采取这种教学模式。
即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学生在学校系统学习理论知识,一定时间内集中学生到企业脱产学习企业内部的文化和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在规定时期的培训里面,尽快适应顶岗和工作的环境。
学生在规定时间的集中训练后,企业按照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应用情况,把学生分配到下属部门相关岗位进行顶岗实习,进行知识应用再提高。
学生在相关岗位实习和基层锻炼后反馈回来的信息和意见,企业管理层和校方联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对分析结果做再调整和再分配。
重庆凡图电脑图像设计有限公司在一定时候将所有学生安排到公司的各个部门熟悉各个环节,训练期间脱产吃住在公司,与公司员工一起参与项目的设计制作,通过实战的集中训练,学生和公司都非常清楚的掌握彼此的情况,真正实现校企融合。
(2)校企交替综合培养模式。
我校与力方国际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重庆理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的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专业就是这种模式的最好例证。
学校可与多家小企业的合作,共同分配学生顶岗实习。
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学生的全方位综合素质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在专业水平能力上,对他们都是极大的锻炼和挑战。
公司的专业师、高级管理人员和学校的专业教师都将成为他们的师傅或者指导老师。
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很多问题上需要自己去判断,思考和解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公司定期组织公司的骨干带着实战项目到学校进行教学,参与学生的培养。
以公司的实际项目带动学校的教学培养。
这种培养模式在不给公司内部增加额外负担的前提下(如解决食宿等具体问题),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大众化,中职学生的就业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中职学校毕业生由于教育程度有些欠缺,在就业的竞争中往往会失去先机。
“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出现,缓解了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强了他们的社会竞争力。
相对于工科类专业来说,艺术类专业实施“订单培养”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我们思考和解决。
主要参考文献[1]魏群.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几个问题及对策.2005.12.4[2]杨进.论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王志蔚.中职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