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通论网上作业题-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农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作物育种学通论网上作业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栽培植物群体,该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而与同一栽培植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都符合生产发展需要。
2.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3.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
4.人工进化:是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
二、填空
1.作物进化的三个基本因素包括(遗传)、(变异)和(选择)。*
2. 1927年美国出版的Hayes和Garber所著的(«作物育种»)是世界上第一部较系统的论述有关育种知识的专著。
3. 20世纪60年代小麦、水稻等作物通过(矮化育种)掀起“绿色革命”。20世纪80年代兴起(生物技术),使现代作物育种发展成为包容多学科发展的现代科学。**
三、简答
1. 作物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答: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提高抗逆性,增强适应性和稳产性、有利于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指数、扩大作物种植面积、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管理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四、论述
1.遗传、变异和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何?***
生物进化有三个基本因素即遗传、变异和选择,自然选择理论是其核心,而选择的基础是生物的变异和遗传,变异、遗传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一切生物都能发生变异,在众多变异中有的变异能遗传,有的变异不能遗传,只有广泛存在的可遗传的变异才是选择的对象。
在生存斗争中,对生存有利的变异会得到保存,对生存有害的变异会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在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不多地进行。
第一章育种目标
一、名词解释
1.育种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生态、生产条件下,对所育成品种应具备一系列优良性状的要求指标。
2. 产量结构性状:是指直接构成作物产量的性状,不同作物的产量结构性状不同。
3.高光效育种:是指提高单位叶面积的净光合速率的生理生理遗传改良或育种。
二、填空
1.在开展作物育种工作时,首先要确定(育种目标),它是选育新品种的设计蓝图。**
2.禾谷类作物的产量结构性状为(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粒重)。**
3.目前农作物光能利用率还很低,只有(1%~2% )或以下,通过提高光能利用率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潜力是很大的。**
三、简答
1、制定作物育种目标遵循的原则?*
答:①国民经济需要和生产发展前景
②当地现有品种有待提高和改进的主要性状
③育种目标的具体化和可行性
④品种的合理搭配
2. 矮化品种的选育有什么优势?***
答:矮化品种不仅抗倒伏能力强,而且可以加大密度,增进单位面积株数,提高收获指数和有效利用肥水,丰产潜力大。
3适应机械化作业作物应具备的性状?**
株型紧凑、茎杆不倒、生长整齐、成熟一致、结实部位适中、不落荚、不落粒
四、论述
1.制订育种目标时应考虑哪些主要目标性状?*
答:①产量性状:高产是植物育种的基本要求,具有丰产潜力的优良品种是获得高产的物质基础。首先考虑结构性状的合理组合,不同品种产量结构性状不同,在不同自然、生产条件下,各个品种获得高产的群体结构和组成因素可以不同。各产量性状之间相互制约,常带有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合理株型是高产品种的生育基础和形态特征。并达到高光效
②品质性状:某些品质特征与产量直接相关;改良作物品质,有利于保证人、畜健康;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加工工业产品的产量、品质与生产成本
③成熟期:生育期早晚在大部分地区和许多作物都是重要的育种目标性状。
④对病虫害的抗耐性:病虫害的危害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严重影响,抗病虫品种的选育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⑤对环境胁迫的抗耐性:环境胁迫因素的抗耐性,是品种选育的重要目标性状,包括温度、水分、土壤矿物质、大气污染及农药胁迫等。⑥对耕作制度和机械化作业的适应性
第二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一、名词解释
1.有性繁殖: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
2.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而繁殖后代的方式。
3.自交作物:由同一朵的花粉传播到同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由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进行传粉而繁殖后代的植物。
4.异交作物:通过不同植株花朵的花粉进行传粉而繁殖后代的植物。
5.常异交作物:一种植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
6.营养体繁殖:利用营养器官再生能力,长成新的植物体。
7.无融合生殖:植物的雌雄配子未发生核融合过程而形成种子以繁衍后代的方式。
8.纯系品种:生产上利用的遗传基础相同、基因型纯合的植株群体。
9.杂交种品种: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10. 多系品种:若干纯系品种的种子混合后繁殖的后代群体。
11.无性系品种:一个或几个近似的无性系经营养器官的繁殖而成。
12.纯系:通过单株选择或连续自交产生的后代,在表现型和基因型上都表现相对一致。
13. 雌雄同花:雌、雄性器官在同一朵花内。
14. 雌雄同株异花:雌、雄花在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
15.雌雄异株:雌、雄花在不同植株上。
16. 自然异交:同作物不同品种间的自然杂交。
17.标志性状:简单遗传、一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二、填空题
1. 作物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2. 有性繁殖的主要授粉方式有(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
3. 植物授粉方式的分类,是根据(自然异交率)高低而定的。一般该值在4%以下为典型的(自花授粉或自交)植物;该值在50%以上为典型的(异花授粉或异交)植物。**
4. 作物品种应具有的三个基本要求为(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5.小麦和水稻的花属于(雌雄同花),玉米、黄瓜、蓖麻的花属于(雌雄同株异花),大麻和菠菜的花属于(雌雄异株)。**
6. 自花授粉的自然异交率为(<4% ),常异花授粉的自然异交率为(4%—50% ),异花授粉的自然异交率为(50%—100% )。**
7. 自然异交率的测定采用(遗传试验)方法。**
8.异花授粉作物分为三种(雌雄同花)、(雌雄同株异花)和(雌雄异株)。*
9. 无性繁殖分为两种类型(营养体繁殖)和(无融合生殖)。*
10. 营养体繁殖利用的部位包括(营养器官)和变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