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二章氧化与燃烧质量守恒化学方程式教案【优质】Word版

合集下载

化学方程式的教案【四篇】

化学方程式的教案【四篇】

化学方程式的教案【四篇】教案是老师为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同学的实际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详细设计和支配的一种有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化学方程式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 化学方程式的教案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质量关系,能正确计算出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组合已有化学学问和数学学问,独立解决化学定量计算中的问题,同时对各种方案会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从而找出最佳解答方案,开拓思路,熬炼思维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讨论对于科学试验和生活实践的重大作用。

同时,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相互关心,体会胜利,建立自信。

学情分析同学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把握较差.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关心同学建立对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的熟悉方法,促进同学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熟悉。

2、教学难点:关心同学建立对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的熟悉方法,促进同学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熟悉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洁计算探究导航:复习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1、质的方面:表示该反应的反应物(或原料)和生成物(或产品)2、量的方面:表示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提问:那么能否利用方程式中量的关系来计算产品或原料的质量呢?例:碳完全燃烧反应中碳和二氧化碳两物质的质量比为xx;那么12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xx克二氧化碳;6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xx克二氧化碳;3克碳、1.2克碳呢?(问:能告知我你们是怎样算的吗?)引入:依据物质的质量比来计算,这就是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计算依据: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即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来进行计算;2、计算步骤:例:3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①解,设未知量解设3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X克二氧化碳②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C + O2 C O2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2 44和已知量、未知量3 g x④列比例式,求解= x = =11 g⑤简明作答答:3克碳充分燃烧能生成11克二氧化碳。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优秀5篇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优秀5篇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优秀5篇质量守恒定律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习该课题之前,学生已知道许多化学反应,能用微粒的观点从质变的角度分析一些化学变化的实质,但对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还缺乏认识。

从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观念有待建立。

学生在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小组合作已经比较默契,学习资源能够共享,熟悉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初步具有实验探究的能力。

但在“作出假设”“实验方案的设计”“概括推理能力”等方面仍需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习动态。

一方面经过第四单元的学习,学生初步形成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认识物质的基本思路,并且对化学用语有大致的了解,这些是进行化学思维分析的基础,在本单元学习中需要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经过一段时期的抽象思维相对集中的学习过程,有必要通过能够让学生参与的实验来调动和发展学习兴趣,从而在新的认知框架上形成学习化学的方法和发展态势。

【设计思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无一例外的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当面对这一统辖所有化学变化的定律时,难道我们对此不感到惊奇吗?如果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能够产生如上一些体验,那是我们所盼望的。

我们渴望本课题的教学能从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发展到树立观念,产生体验的水平。

如何才能产生体验?一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将验证性实验改为自主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设计试验、完成实验,体验自己生产“质量守恒”这一知识结论的快乐。

二是通过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过程。

重温历史,让同学们回到了2百多年前,与拉瓦锡一同思考,一同实验,感受拉瓦锡的所思所想,感受建立量的观点的重要性,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一个在新观念支配下经过大量一丝不苟的定量实验的探究过程。

三是创设学生的认知冲突。

当多数同学从“化学反应是一个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而同意“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观点时,通过蜡烛燃烧实验,学生会惊奇地发现指针向砝码一端偏移,从而很自然的迸发出寻求原因的欲望和动力。

《化学方程式》word 公开课获奖教案 (1)

《化学方程式》word 公开课获奖教案 (1)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 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

(3) 能初步掌握用简单的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1) 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书写步骤加以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重点和难点】1.重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书写。

2.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过程】【回顾旧知,预习新知】1.在所有的化学反应中都必须遵循定律。

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考虑)宏观: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微观: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引入】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而化学反应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我们今天主要探究的就是在化学方程式书写时,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怎样来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新授】我们以水在通电下生成氧气和氢气这个反应为例,我们可以先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H2O H2+O2,引导学生得出用化学式正确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就是在宏观上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学生探求活动】【思考】1 .家用铝锅耐腐蚀的原因是:铝在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薄膜,其反应符号表达式如下:Al+ O2 Fe2O3,你认为正确吗?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初二化学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优秀教案范本

初二化学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优秀教案范本

初二化学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优秀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构成要素;2.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平衡方法;3. 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反应类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平衡方法;2.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反应类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实验用品、化学方程式示例、教学反应实例等;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实验记录本等。

四、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化学方程式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并引发学生的兴趣;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接触的化学反应是如何表示的?为什么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讲解】1. 化学方程式的构成要素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所组成。

学生需要了解反应物和产物的定义,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1)平衡规则:化学方程式中,各元素的原子数在反应前后应该相等,即元素的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按离子的带电性质和数量书写化学方程式。

3.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得出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和产物的组成和数量比例。

(2)代数法:设定未知数,通过方程式解方程组来求解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根据实验数据编写化学方程式。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平衡方法。

【概念讲解】1. 化学反应的定义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永久性转变,导致物质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2.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1)反应物:参与反应的物质,位于方程式的反应物一侧。

(2)产物:反应中生成的新物质,位于方程式的产物一侧。

(3)化学反应物质的表示方法: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在化学方程式的左侧,产物在右侧。

【总结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构成要素、书写规则和平衡方法以及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完美版)

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完美版)
1.A 2.A 3.D 4.6g
A 1.下列说法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水的质量和受热变成水蒸气的质量相等 B.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 的镁带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C. 1.2g碳和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D.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比反应物质量 轻
反应后生成的物 质的总质量
参加 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 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时要注意: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意味着不参加反应的物 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2.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不在讨论范围。
3.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是 体积、分子个数或其他方面的守恒。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1.向锥形瓶中倒入少量硫酸铜 溶液,塞上橡胶塞,将锥形瓶、 铁钉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2.取下锥形瓶和铁钉(注:砝 码不用取下),将铁钉浸到硫 酸铜溶液中,塞上橡胶塞, 10秒后观察实验现象; 3.将盛有铁钉的锥形瓶放回托 盘天平,观察托盘天平是否平 衡。
实验2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1.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硫酸铜溶液, 向试管内倒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将试管和烧杯同时放在托盘天平 上称量装置质量; 2.取下烧杯,将试管内的氢氧化 钠注入烧杯,观察实验现象; 3.再次称量质量,观察托盘天平 是否平衡。
氮气 稀有气体等 (剩余气体)
红磷燃烧前后的对比:
反应前物质
反应后物质
点燃
+
= 红氧参各磷气加物(化 质参加的学反总反应质应的量的)
反应后生成的物 质五的氧总化质二量磷
快乐动手做
请你利用桌面A水槽提供的实验仪器、药品进行实验。 拍照片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化学方程式》精品教学课件初二优秀公开课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化学方程式》精品教学课件初二优秀公开课
已知量和未知量 .....…...关
………………….….算 (4) 列比例式,求解 …...….…..比 (5) 简明地写出答案 ….…...答
练习
1、电解27千克水,能产生氧气多少?
2、氢气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H2+CuO====Cu+H2O
现在要想得到16克铜,问需要氧化铜多少? 同时参加反应的氢气又是多少?这些氢气在标 准状况下占多大的体积?(ρH2=0.09克/升)
= 2.3 克
149×12.25克 Y = -…---…2--4-…5---…---…-- ……..=.…7.…45算克
答:解5.8克氯酸钾可得到氧气 2.3克.
可…生…成…氯…化…钾…7.4…5克….….…..答
(2) 解:设: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X。
MnO2 2 K C l O 3 ======
高温
6. Ca(OH)2 + K2CO3 === CaCO3 + 2KOH
7. Fe2O3 +3 CO === 2 Fe +3 CO2
练习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2.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3.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4. 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 5. 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 6. 乙炔(C2H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
练习一:15.5克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
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
(找出下列所解答案中的错误)
想一想
解:设可生成X克五氧化二磷 × 点燃
P + O 2 ====== P 2 O 5 ×
未配平
3×1
142
15.5 ×
X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篇一: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比赛经典教案《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2、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4、能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和研究化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分组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步骤,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思路2、通过CuSO4、NaOH 与 Na2CO3、稀 H2SO4 实验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总结、概括等加工信息的方法3、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本质原因的分析,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2、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本质的学习,树立“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通过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研究历程的科学史料,体验科学家揭示自然规律的艰辛和曲折二、教学内容分析从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来看,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其运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的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将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即从“质”到“量”的过渡。

同时,质量守恒定律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从教材设计来看,教材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质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而后,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实验事实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定律。

由此来看,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关键是要做好探究实验。

三、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储备分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对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人教版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人教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1)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2)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教学方法提出问题一进行假设一实验探究一得出结论-解释应用-加深理解。

教具准备1 .教师用具:投影仪、托盘天平(带砝码)、蜡烛、试剂瓶、火柴、塞子。

2.学生用具:(1)托盘天平、烧杯、锥形瓶(塞子)、玻璃棒、气球、玻璃片、石棉网、坩埚钳、火柴;(2)白磷(火柴头大小)、硫酸铜溶液、铁钉、蜡烛、镁带、细沙、砂纸。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质量守恒定律。

第二课时: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生成新物质。

如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表示为:P+O2」^P2O5;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表示为:Fe+ CuSO4TCu+FeSO4。

那么,大家猜想一下,在这些反应中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有什么变化呢?学生甲: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会大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学生乙: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会小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学生丙: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会等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同学们提出了三种猜想,这很好,那么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大于、等于,还是小于?我们来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通过实验去验证一下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的关系。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精选5篇)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精选5篇)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精选5篇)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采用思考、交流、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一步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

3、通过巩固练习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模式:猜想→探究→得出结论→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3、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式、实验探究式、交流讨论式教具准备:多媒体及课件、白磷、锥形瓶、托盘天平、硫酸铜溶液、铁丝、蜡烛、镁带、酒精灯、烧杯、滤纸、玻璃片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复习: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磷在氧气中燃烧;(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引言: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是不变的,那么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猜想:可能变大、可能变小、可能不变。

(通过实验探究验证猜想是否正确)[演示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与猜想是否相同。

)[过渡]刚才是老师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结论,那么是不是一切的化学反应都存在相同的现象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运用桌面上的仪器及药品探究一下“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学生实验探究]分组活动。

探究、讨论、交流、记录、发言、分析、总结。

(小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反馈练习]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一些简单的计算。

[问题思考]为什么一切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思考、分析、讨论得出原因。

[分析]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从微观上进行分析。

[过渡]那么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下面的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总和将怎样变化?[探究实验]蜡烛的燃烧和镁带的燃烧。

初中化学氧化教案

初中化学氧化教案

初中化学氧化教案
主题:认识氧化反应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与特征。

2. 理解氧化反应的意义与应用。

3. 掌握氧化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常见实例。

二、教学重点:
1. 氧化反应的定义与特征。

2. 氧化反应的应用与意义。

三、教学难点:
1.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关系与区别。

2. 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氧化反应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如铁生锈、苹果变黑等。

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是如何发生的。

2. 学习:讲解氧化反应的定义与特征,引导学生认识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或氧气增加、原子价数增大的化学反应。

通过实验或示范,让学生观察氧化反应的过程。

3. 实践:设计实验或化学示范,让学生亲自操作氧化反应,体验氧化反应的实质过程,加深理解。

4. 拓展:通过解析氧化反应的应用实例,如金属腐蚀、电池放电等,让学生认识氧化反应在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氧化反应的特点与意义,回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六、作业:让学生回家复习氧化反应的概念与定义,并尝试写出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七、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与表现,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下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化学初中质量守恒实验教案

化学初中质量守恒实验教案

化学初中质量守恒实验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实质。

2. 掌握进行质量守恒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教学重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实质。

2. 进行质量守恒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2.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称量器、试剂等。

2. 实验药品:氢氧化钠、硫酸铜、硫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一些化学变化,如烧纸、燃烧等,引发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思考。

2. 提问:在这些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的质量是否保持不变?为什么?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15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根据生活经验,探讨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2.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教师讲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即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教师演示质量守恒实验,步骤包括:称量反应物、将反应物放入烧杯中、观察反应过程、称量生成物。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安全。

四、实验总结(5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 引导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实质。

2. 强调进行质量守恒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如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实验药品的妥善处理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守恒定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实验操作和教师讲解,深入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实验操作环节,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课堂小结环节,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实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安全操作,提醒学生注意实验药品的性质和操作方法。

初中化学物质氧化反应教案

初中化学物质氧化反应教案

初中化学物质氧化反应教案一、目标:1. 了解化学物质氧化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氧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3. 能够运用化学方程式描述氧化反应。

二、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硫磺粉、铁丝、火柴等。

2. 实验物质:硫磺粉、铁丝。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入氧化反应的概念,让学生猜测什么是氧化反应,有哪些特点。

2. 实验演示:在酒精灯上点燃火焰,然后将硫磺粉放入试管中,再加热使其燃烧,观察其变化。

解释硫磺粉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

3. 实验操作:让学生自行进行实验,在试管中放入铁丝,利用酒精灯加热,观察铁丝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的情况。

4. 总结:让学生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总结氧化反应的特点和基本原理。

5. 练习: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完成化学方程式的编写练习,加深对氧化反应的理解。

6. 拓展:探讨生活中常见的氧化反应,让学生了解氧化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堂检测:1. 什么是氧化反应?有哪些特点?2. 请用化学方程式描述铁丝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

3. 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氧化反应?请列举至少两个例子并简要描述。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化学物质氧化反应的概念、特点和基本原理,掌握了化学方程式描述氧化反应的方法,同时也了解了氧化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学习,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堂检测中的练习题。

2. 自行选择一种化学物质进行实验,观察其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的情况,并用化学方程式描述。

3. 思考并记录生活中常见的氧化反应,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环境或查阅资料获取相关信息。

3.3.1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

3.3.1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

2020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提高必刷题训练第3章空气与生命3.31 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要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1.宏观解释: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都没有改变,原子的质量也不改变,因此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一样的.◆要点2 使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注意的事项1.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对化学变化有意义、对物理变化无意义.2.只适用于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或分子数目守恒.3.在反应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中,不包括反应物剩余部分的质量.Δ基础题系列1.(2020•浙江模拟)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的锌片,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膜,其中含有Zn2(OH)2CO3.若该物质通过化合反应生成。

反应物除了Zn外,还有N2、O2、CO2、H2O中的()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答案】C【知识点】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和质量不变。

【解析】碱式碳酸锌中不含有氮元素,因此空气中的氮气没有参加反应;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因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参加了反应;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知,如果锌只和水、二氧化碳反应时不能得到碱式碳酸锌,因此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即若该物质通过化合反应生成。

反应物除了Zn外,还有O2、CO2、H2O等三种物质。

2.(2019秋•兰溪市校级月考)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可以分解,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水分子的数目B.原子的种类C.物质的种类D.分子的种类【答案】B【知识点】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改变。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解析】A、水在直流电作用水分子被分解,所以水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B、水在直流电作用水分子被分解,但是氢原子和氧原子不变,所以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变,故B 符合题意;C、水在直流电作用水分子被分解,所以物质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C不符合题意;D、水在直流电作用水分子被分解,所以水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

《化学方程式》PPT优质课件

《化学方程式》PPT优质课件

③表示各物质之间粒子个数比
即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计量数)
请写出4P + 5O2 点燃 2P2O5 表示的意义
(1)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2)参加反应的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分子个数比 是4:5:2; (3)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 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4.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点燃
C + O2
CO2
③读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各粒子个数比
每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1个二氧化碳分子
粒子个数比即化学式前 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CuO+H2 △ Cu+H2O
宏观:氧化铜和氢气加热生成铜和水
微观:一个氧化铜分子和一个氢分子加热生成一个铜原子和 一个水分子
2.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与”“反应条件”
C + O2 点燃 CO2
反应物 “生成”生成物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表示反应物、 生成物和反应 条件
表示各物质之 间的质量比
表示参加反应 的各粒子的相 对数量
3.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比
即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前面的系数所得的值之比 C + O2 点燃 CO2 12 : 16×2 : 12+16×2 12 : 32 : 44
1.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语言表达
2.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文字表达式
3.C+O2点燃 CO2
化学方程式
反应条件
反应物
生成物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测量、记录及
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实验原理:
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发生的一切化学反应,其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即质量守恒定律。

在实验中,我们将通过对化学反应的观察和测量,验证质量守恒的定律。

实验材料:
- 碗
- 粉末状的铜氧化物
- 氢气气瓶
- 氢气收集瓶
- 秤
实验步骤:
1. 将粉末状的铜氧化物放入碗中,并称量其质量,记录下来。

2. 将氢气气瓶中的氢气通入碗中,使其与碗中的铜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

3. 观察气瓶中的氢气是否完全被消耗,并记录下来。

4. 将氢气收集瓶称量其质量,并记录下来。

5. 对比碗和氢气收集瓶的质量变化,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结果:
- 碗中的铜氧化物质量减少,氢气收集瓶中的质量增加。

- 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讨论:
通过实验结果的验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封闭系统中,质量守恒定律始终成立,即化
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实验注意事项:
1. 在实验中注意安全,避免氢气泄漏造成事故。

2. 实验结束后,注意及时清理实验器材。

拓展实验:
可以将铁粉和氧气进行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教案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教案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教案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解题的格式规范化。

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阅读课本第102-10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的关键是根据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准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步骤:(1)设未知量;(2)正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3)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5)求解;(6)简明地写出答案。

简记为“设、写、算、列、求、答”。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列比例式的依据是什么?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列比例式,实际体现了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实际质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相对质量之比。

2.(1)化学式必须书写正确;(2)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3)找准题意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所用已知量和待求的未知量都是纯净物的质量。

2.所设的未知量不要带单位。

在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具体质量都要带上单位,不管在列比例式时或最后的计算结果都不要漏掉单位。

另外单位要一致,不一致的要进行单位换算。

3.有关物质的量要写在对应物质的下面,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要注意乘上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如果遗漏,必然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

4.求解时要先约分,结果除不尽的可保留两位小数,带单位。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能初步掌握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1.重点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质量守恒定律初中化学教案(20篇)

质量守恒定律初中化学教案(20篇)

质量守恒定律初中化学教案(20篇)《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识记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教学方法:实验引导法:设问——实验——归纳——总结——练习教学用具:中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及多功能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文字表达式;3、表现氢气的还原性的文字表达式。

实物投影:学生写出的三个文字表达式。

思考:从三个文字表达式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定性说明化学反应)引入:10g氯酸钾分解后可生成多少g氧气?若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学习了本章的内容,这样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投影:第四章化学方程式讲述:为了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演示实验。

投影:演示白磷的燃烧观察:实验现象比较:反应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实验操作:称量反应前系统的质量;点燃白磷;称量反应后系统的总质量实物投影:天平指针在反应前后保持一致。

投影:实验分析:磷(P)+氧气(O2)点燃五氧化二磷(P2O5)讲述:由于锥形瓶及仪器质量不变,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投影:M(P)+M(O2)=M(P2O5)学生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投影:实验步骤:1、将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分别装入烧杯和小试管中;2、称量反应前系统的总质量;3、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4、称量反应后系统的总质量,并比较质量的变化。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投影:实验分析:硫酸铜(CuSO4)+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铜(Cu(OH)2)+硫酸钠(Na2SO4)蓝色溶液无色透明溶液蓝色沉淀无色透明溶液学生思考:从上述实验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M(CuSO4)+M(NaOH)=M(Cu(OH)2)+(Na2SO4)二、讲授新课:思考:由以上两个实验可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投影: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方程式复习教案

化学方程式复习教案

复习化学方程式教学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2.掌握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

3.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掌握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4.会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难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教学过程知识点详解知识点1:质量守恒定律1.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各种量关系知识点2: 化学方程式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⑵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 ⑶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例如: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 2+O 2 2H 2O 为例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知识点3: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知识点4:方程式的配平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八年级下《化学方程式》优质课下载浙教版

八年级下《化学方程式》优质课下载浙教版
2碳、酸选钙择+哪稀些盐实酸验仪器和氯装化置钙+水+二氧化碳(敞口) 上1、网化了学解变质化量的守特恒征定是律什的么发?现史,并写出自己的感想。 1蜡、烛化燃学烧变化的特征是什么? 为2克什氢么气铁与钉1放6克置氧在气空恰气好中完一全段反时应间,称生量成后水质的量质增量加是了_?__克。 的利质用量 你总桌和子等上于的反药应品后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相等
作业
• 上网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并写出 设计实验方案,应考虑:
为什么铁钉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称量后质量增加了? 1、化学变化的特征是什么?
自己的感想。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2、选择哪些实验仪器和装置
利用你桌子上的药品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相等
• 作业本B1、3、4、5、6、7、8、15 设计实验方案,应考虑:
4.某物质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 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 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 可能含还有____元素。
小结
内容



原因



应用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进行有关计算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水的电解
(变化过程模型:)
碳酸钙+稀盐酸
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敞口)
为什么铁钉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称量后质量增加了?
氧原子
氧分子
氢氧化钠+硫酸铜
硫酸钠+氢氧化铜
某物质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可能含还有____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备课记录表C.白磷的质量太小D.白磷没与氧气接触练4、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烟头引起,故防火要从细节做起,烟头在火灾中“罪状”是( A )A.使可燃物达到燃烧的温度B.提供可燃物C.提供氧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练5、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

“火要虚”的目的是( D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练6、在古代,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如右图所示,钻木头之所以能够取火,可以用下面三句话来解释。

甲: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乙:达到木头的着火点,使木头燃烧起来;丙:钻木头时克服摩擦做功。

这三句话正确的顺序是( B )A.甲乙丙 B.丙甲乙 C.乙丙甲 D.甲丙乙练7、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B. 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 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D. 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练8、(2007·湖州).当你受到来自不良环境的威胁对,必须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如被困在火灾现场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C )①打119火警电话求救②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③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④立即打开所有门窗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练9、面粉加工厂的车间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这是因为面粉粉尘与空气充分接后,遇到明火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在有限空间内迅速膨胀,从而引起爆炸。

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

试问:(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使面粉充满金属筒,并与氧气充分接触_____________。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_①②__(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②蜡烛没有点燃时;③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煤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件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严禁烟火_____(写出一种即可)练10、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 小明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白磷燃烧。

(2) 小娟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3,4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2,4 。

(3) “化学实验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师生的绿色化学和环保意识得到强化。

图甲与图乙所示的实验相比,乙(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知识点2】: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原子种类没有变化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①原子种类;②元素种类;③原子数目;④物质总质量【思考】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面两种现象: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

2、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减少了。

【例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并且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是( A )A.木炭燃烧质量减少B.5g水受热变成5g水蒸气C.5g蔗糖溶解在95g水中,成为100g的蔗糖的水溶液D.100mL水加入100mL酒精,成为体积小于200mL的溶液【例 6】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g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例 7】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安全返航,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取得历史性突破。

火箭所用的燃料为偏二甲肼[(CH3)2N2H2],其主要反应为(CH3)2N2H2+N2O4→X+CO2+H2O,由此可知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D )A.碳B.氢C.氧D.氮(2)配平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得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同。

(3)说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号的使用范围:在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无难溶性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难溶性物质生成,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强调要防止随意乱标) 反应条件常见的有: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

口诀:左反应,右生成;化学式、须正确; 系数平,原子等;等号连,条件清;生成气体和沉淀,上下箭头来表明。

4、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变偶数法、观察法、归一法、待定系数法。

(1)最小公倍数法:找出两边同种原子个数最多的原子,然后求最小公倍数,得原子个数。

①P + O 2 ——P 2O 5 ②4P + 5O 2 ==2P 2O 5 ③4P+ 5O 24P 2O 5(2)奇数变偶数法:找出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在两边为一奇数一偶数。

① C + Fe 2O 3 —— Fe + CO 2 ② C + 2Fe 2O 3—— Fe + 3CO 2 ③ 3C + 2Fe 2O 3 ==4 Fe + 3CO 2↑ ④3C + 2Fe 2O 3 高温4 Fe + 3CO 2↑(3)观察法:观察顺序为从复杂入手,推导其它(具体观察顺序——O 、C 、其他) ① CO +O 2 —— CO 2 ② 2CO +O 2 == 2CO 2(4)归一法:找出化学式中原子数目最多的化学式,使其化学计量数为“1”,观察配平,若是分数再进行通分去掉分母,保证最后得到最简整数比。

① C 2H 2 + O 2 —— CO 2 + H 2O ②1C 2H 2 + O 2 —— CO 2 + H 2O ③ 1C 2H 2 +25O 2 ==2CO 2 +1H 2O ④2C 2H 2 +5O 2 点燃4CO 2 +2H 2O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1)设未知量;(2)写出题目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3)列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和已经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5)写出简明答案。

【例 9】下列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为什么? (1)C 2H 2+O 2CO 2+H 2O (2)2HgO 2Hg+O 2↑(3)KMnO 4===K 2MnO 4+MnO 2+O 2 (4)Zn+CuSO 4===Cu↓+ZnSO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 10】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②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③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④氢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 1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Cu+ O 2 CuO ② Al+ O 2 --- Al 2O 3 ③ Fe + HCl--- FeCl 2+ H 2点燃④ HgO Hg+ O2⑤ KMnO4K2MnO4+ MnO2+ O2【例 1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各物质的质量比。

①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氧气②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例 13】加热分解5.8g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例 14】在实验室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

制取10g铜,需要氧化铜多少克?【例 15】工业上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

电解4.5t水,能制得氢气多少吨?同时得到氧气多少吨?练16、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加热分解5g氯酸钾和加热分解5g高锰酸钾,分别能制取氧气多少克?2.根据化学式的计算:5g氯酸钾和5g高锰酸钾,各含氧元素多少克?练17、指出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的错误,并将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写在横线上。

①H2+CuO=Cu+H2O ②Zn+H2SO4(稀)=ZnH2SO4+H2↑③KClO3KCl+O3④ZFe+3H2SO4(稀)=Fe2(SO4)3+3H2↑⑤2H2+O2=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18、(2008·嘉兴)今年3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手足口病疫情.手足口病主要由EV71插遭病毒感染引起,婴幼儿普遍易感.为防止疫情发生,某幼儿园采用漂白粉精片[成分是Ca(CIO)2]对玩具、餐具等生活用品进行消毒.(1)Ca(ClO) 2中含有 3 种元素,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4% 。

练19、(2011·衢州) 硫铁矿(主要含FeS2)是工业制硫酸(H2SO4)的原料,第一步在高温下将硫铁矿的粉末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再经过一系列转化生成硫酸。

第一步的反应可用化学高温方程式表示为:4FeS2+x O22Fe2O3+ySO2(x、y 表示化学计量数),则其中的x= 11 。

练20、(2007·台州)解决问题常面临着方法的选择,面对不同的结果我们应继续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