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分蘖的发生》教学设计
《小麦的生长发育导学案-农作物生产》
《小麦的发展发育》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2. 精通小麦的发展需要的环境条件;3. 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与农业生产的干系。
导学内容:1. 小麦的发展发育阶段;2. 小麦发展所需的环境条件;3. 小麦的发展发育与农业生产的干系。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展示小麦的发展过程,引导同砚沉思小麦是如何发展发育的。
第二步:进修小麦的发展发育阶段1. 种子发芽期:种子在适合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开始发芽;2. 幼苗期:幼苗长出叶片,根系逐渐扩展;3. 茎叶分化期:茎叶开始分化,形成穗部;4. 抽穗期:小麦植株长出穗部,开始吐花;5. 牢固期:花粉受精形成小麦籽粒。
第三步:了解小麦发展所需的环境条件1. 光照:小麦需要丰富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2. 温度:适合的温度有利于小麦的发展发育;3. 湿度:适量的水分对小麦的发展至关重要;4. 土壤: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养分,有利于小麦发展。
第四步:探讨小麦的发展发育与农业生产的干系1.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2. 合理的种植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3. 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有助于农夫科学种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第五步: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应该能够精通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发展所需的环境条件以及小麦的发展发育与农业生产的干系,为今后的进修和实践奠定基础。
课后作业:1. 总结小麦的发展发育阶段,并画诞发展发育过程的示意图;2. 调查当地小麦种植的状况,了解小麦的发展管理措施;3. 写一篇小论文,探讨小麦的发展发育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将对小麦的发展发育有更深度的了解,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进修和探究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课时一、导入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发展发育过程对于农夫种植小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节课我们将进修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了解小麦的发展规律,为今后的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小麦的生长发育导学案-农作物生产》
《小麦的生长发育》导学案
《小麦的发展发育》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小麦的发展发育特点和发展规律。
3.探讨小麦的发展发育与环境因素的干系。
二、导学内容
1.小麦的发展发育阶段及特点。
2.小麦的发展发育影响因素。
3.小麦的发展发育与环境因素的干系。
三、导学步骤
1.导入:通过展示小麦发展发育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小麦的发展过程。
2.进修:介绍小麦的发展发育阶段及特点,包括播种、萌发、分蘖、拔节、抽穗、吐花、结果等。
3.讨论:探讨小麦的发展发育受到的影响因素,如光照、温度、水分、土壤肥力等。
4.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麦发展实验,观察小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发展情况,分析影响因素。
5.总结:总结小麦的发展发育特点和规律,强调环境因素对小麦发展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
1.整理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写出每个阶段的特点。
2.观察家庭或学校周围的小麦发展情况,记录发展发育的变化。
3.设计一个小麦发展实验,探究某一环境因素对小麦发展的影响。
五、拓展延伸
1.了解小麦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探讨提高小麦产量的途径。
2.钻研小麦的品种改良和育种技术,探讨小麦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六、进修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环境珍爱和资源利用,培养学生的环境认识和责任感。
《小麦的故事》教案
《小麦的故事》教案小麦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小麦的故事》这个故事,使学生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价值和应用,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导入:通过一个精心编排的故事,引起学生对小麦的兴趣。
2. 小麦的生长过程:介绍小麦的播种、生长、成熟和收割等过程,让学生了解小麦的生物特性和生命周期。
3. 小麦的价值和应用:探究小麦的价值和广泛应用,了解小麦在食品、饮料和工业中的重要地位。
4. 小麦实验活动:设计小麦实验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进一步巩固对小麦生长过程的理解。
5. 小结与反思:总结所学内容,分享学生的感悟和体会。
三、教学过程1. 故事导入老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来引起学生对小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可以是一个关于小麦生长过程的故事,也可以是一个小麦的冒险故事,让学生能够在故事中了解到小麦的重要性和它的种植环境。
2. 小麦的生长过程通过图片、视频或者实物等展示小麦的生长过程,让学生看到小麦从种子到成熟的全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小麦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了解小麦的生物特性和生命周期。
3. 小麦的价值和应用介绍小麦的价值和广泛应用,让学生了解小麦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并在食品、饮料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展示小麦的多样化用途,增强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4. 小麦实验活动设计小麦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进一步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可以让学生配种子、浇水、观察和记录小麦的生长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5. 小结与反思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小麦的了解和体会。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一起讨论小麦的重要性和意义。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以及小麦实验的结果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小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小麦的文章,以检验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小麦分蘖的发生说课稿
小麦分蘖的发生说课稿单位:汤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说课题目:小麦分蘖的发生本节说课的内容是<>第二章第三节小麦的前期管理技术第一部分前期的生育特点――小麦分蘖的发生。
一、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内容包括如下:(1).分蘖的发生规律(2).分蘖的消长规律(3).分蘖成穗情况(4).影响分蘖成穗的因素 2.小麦分蘖的发生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小麦分蘖的发生,是小麦生长的重要特征之一,冬前分蘖是决定穗数的关键,掌握小麦分蘖的发生这一特性和规律,对确定小麦适宜播期、播种方式、种植密度以及充分利用品种特性,创造合理群体,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小麦分蘖的发生是小麦前期生育特点里面的一个重要内容。
掌握并能运用这一特性和规律,对小麦的生产将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高一学生,他们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城镇,有的初中刚刚毕业,有的是从社会重返校园,知识基础参差不齐,对小麦田间种植接触较少,大部分学生对小麦分蘖的发生缺乏理论及感官认识。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 了解分蘖发生的部位。
2. 掌握分蘖发生的规律。
3. 了解分蘖的消长规律和分蘖成穗情况。
4. 掌握影响分蘖成穗的因素。
(二)能力目标:学会分辨小麦分蘖的多少及壮弱;并运用影响分蘖成穗的因素指导生产。
提高学生生产实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增强职业意识,树立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思想。
(四)教学重点:1、分蘖发生的规律。
2、影响分蘖成穗的因素。
(五)教学难点:分蘖发生的规律(六)教学方法:为充分利用学生爱讨论,好奇心、竞争意识强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启发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实物演示法,并结合课件、实践操作、分组抢答、评选冠军组等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七)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并提出疑问。
2、课堂上设置问题分组讨论。
3、认真观察实物,完成实践操作。
小麦前期教案
第三节小麦的前期管理技术教案教学目标:了解小麦分蘖发生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理解小麦分蘖规律、消长和成穗规律;掌握小麦前期的生育特点教学重点:小麦前期的生育特点教学难点:小麦分蘖规律、消长和成穗规律课时数:2课时导入课程:请同学们观看小麦整个生育过程视频,从而引入小麦的前期管理教学内容:冬小麦前期生长阶段是指从种子萌发出苗到越冬的各时期,包括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和越冬期4个生育时期。
一、前期的生育特点前期生长阶段的生育特点是长根、长叶、长分蘖等,生长中心以营养生长为主。
其中,冬前分蘖是决定穗数的关键。
(一)种子发芽出苗1、种子发芽出苗过程(图2-1)当胚根达到种子长度的一半时称为萌发、当胚芽达到种子长度的一半时称为发芽。
胚芽鞘向上生长顶出地面称为出土。
当第1片叶长到2cm时叫出苗。
三叶期是幼苗营养的转折期。
2、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生产上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包括温度、水分和氧气。
小麦发芽的最适温度为15~20℃,最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同时要求充足的氧气条件。
(二)小麦分蘖的发生1.分蘖发生部位分蘖发生在分蘖节上。
分蘖节是指麦苗基部地下茎节与节间组成的密集节群。
直接着生在主茎叶腋处的分蘖叫一级分蘖,从一级分蘖叶腋处长出的分蘖叫二级蘖,依此类推。
根据分蘖着生叶位的不同,自下而上叫第1分蘖,第2分蘖……(图2-2)2.分蘖发生的时间和规律一般幼苗长出3片真叶时,胚芽鞘腋芽长出胚芽鞘分蘖,播种过深该蘖不易出土。
正常分蘖发生的规律是:当主茎伸出第4叶时,主茎第1叶的叶腋处长出主茎第1分蘖,当主茎伸出第5叶时,主茎第2叶长出主茎第2分蘖;当主茎伸出第6叶时,主茎长出第3分蘖;第1分蘖伸出第4叶时,长出第1个分蘖的第1分蘖(称二级分蘖),如此类推,新的叶片不断伸出,新生分蘖不断出现,形成了出叶与出蘖的同伸关系。
3、分蘖消长和成穗规律(1)分蘖的消长规律:小麦一生的分蘖活动,经历着增长期、高峰期和消亡期。
小麦分蘖的发生教案
小麦分蘖的发生教案教案标题:小麦分蘖的发生教案目标:1. 了解小麦分蘖的概念和发生机制。
2. 掌握小麦分蘖的影响因素。
3. 学习如何促进小麦分蘖的发生。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小麦植株和分蘖示意图。
3. 小麦种子和种植土壤样本。
4. 小组讨论活动的工作表。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一张小麦植株和分蘖示意图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向学生解释小麦分蘖的概念和发生机制。
探究: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份小麦种子和种植土壤样本。
2. 学生观察小麦种子和土壤样本,并讨论可能影响小麦分蘖的因素。
3. 每个小组报告他们的观察结果和讨论结论。
知识讲解: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小麦分蘖的影响因素,如光照、温度、水分和营养等。
2. 解释每个因素对小麦分蘖的影响机制。
案例分析:1. 提供几个小麦种植案例,让学生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小麦分蘖的情况。
2. 学生讨论每个案例中可能的因素和解决方法。
巩固练习:1. 分发小组讨论活动的工作表,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
2. 学生分享他们的答案和讨论结果。
总结:1. 回顾小麦分蘖的概念和发生机制。
2. 强调影响小麦分蘖的因素和促进分蘖的方法。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进行小麦分蘖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条件下的分蘖情况。
2. 学生可以撰写小论文,总结他们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贡献。
2. 评估学生完成的工作表和拓展活动的实验报告。
教案扩展:1. 将小麦分蘖的发生与其他作物的生长发育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研究。
2. 探究不同分蘖数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过程中充分鼓励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2.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5 小麦分蘖与成穗讲稿
春小麦分蘖少的原因
• 内因:春化时间短,分化出的蘖芽原基少,
分蘖自身进程短,营养物质迅速转化
• 外因:春麦区气温回升较快,光照时间逐
渐增长,使拔节提前。另由于干旱所致
小麦分蘖成穗的标志
• 分蘖要有自己的四片叶以上,要有四条根,有自
己的下一级分蘖,穗分化进程与主穗分化进程同 期或落后一个时期
分蘖与成穗
分蘖与成穗
分蘖的作用
分蘖的发生规律 影响分蘖出现的因素
分蘖的消长与调控
分蘖成穗
• 分蘖——小麦从主茎上长出的侧枝及侧枝上的
分枝均称为分蘖 / 小麦的分蘖是着生在分蘖 节上的地下分枝
• 分蘖节是由节、叶原始体、分蘖、腋芽及其生
长点密集在一起,形成膨大的节群
• 一般分蘖节适宜深度为2~3㎝
现相对独立
•二棱期(分蘖期)之前的肥水管理主要起促进蘖
的作用,其后促蘖作用逐渐降低,而保蘖的作用逐 渐增强,从二棱期至药隔期保蘖作用也逐渐降低
分蘖成穗
• 从植株内部看,在幼穗分化和拔节时,有足够的
抽穗和结实的分蘖,才能长成为成穗的有效分蘖
光合面积和本根系,能够保证本身生长以致拔节、
• 从外部环境看,凡是有利于植株增强光合作用,
分蘖的发生规律
分蘖的发生:分蘖节数目多少与春化阶段发育特
性有关;同一类型中则取决于主茎总叶数多寡和 生育期长短。黑龙江省春小麦主茎分蘖节数为 2~4个。春小麦一生中有一次分蘖高峰(拔节前 期),分蘖时间短,成穗率较低,冬小麦一生中 有两次分蘖高峰(越冬前一次,返青后一次), 分蘖时间长,成穗率较高
条件有利于分蘖生长
• 植株体内同化产物和矿物营养的分配不同 • 品种特不同,分蘖能力强弱不同
[成教教案]小麦不分蘖的主要原因和转化对策
小麦不分蘖的主要原因和转化对策一、教学内容:1、小麦分蘖的重要性。
2、造成小麦不分蘖的主要原因和转化对策。
二、教学目的:1、通过讲解,使学员了解分蘖的重要性。
2、通过分步讲解和实际举例,使每一位学员掌握造成小麦不分蘖的主要原因和转化对策。
3、通过学习,使学员能利用所学知识对症下药,指导农业生产实践。
三、教学重点:掌握小麦不分蘖的主要原因和转化对策。
四、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分步识别与具体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使学员了解小麦不分蘖的重要性,掌握小麦不分蘖的主要原因和转化对策。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小麦分蘖的重要性。
小麦是我们的主要农作物,也是我们维持日常生活的主要农产品之一。
但是,我们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小麦不分蘖的主要原因和转化措施。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小麦分蘖的重要性。
分蘖是小麦的基本生物特征之一。
小麦分蘖的多少,标志着小麦群体结构的好坏,影响到小麦产量的高低。
在生产上,由于种种原因,不少麦苗迟迟不分蘖,或分蘖极少,不利于培育小麦壮苗。
因此,查找不分蘖的原因,及时采取转化措施,增加小麦有效分蘖,是小麦生产管理的关键。
板书:小麦不分蘖的原因及转化对策二、讲授小麦不分蘖的原因及转化对策。
小麦不分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下面我们来一一进行讲解,并了解它们的转化对策:1、播种过晚(板书:播种过晚)小麦的适宜播种时间依品种而定,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6-18℃,5cm地温17-19℃播种,半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4-16℃,5cm地温15-17℃播种;低于这个温度指标,均为晚播小麦。
小麦分蘖的适宜温度为13-18℃,低于10℃,分蘖缓慢;低于0℃,分蘖基本停滞。
据调查,一般晚播小麦面积占面积的20%,个别地方高达30%-40%。
晚播的原因,有的是晚秋作物收获慢,有的是土地调整迟,也有的是阴雨连绵的天气造成的。
转化对策(板书:提高地温)这类麦苗个体瘦弱,叶片小,次生根少。
初中小麦生长教案
初中小麦生长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环境需求。
2. 学习小麦的主要生长阶段和农事操作。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他们对农业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小麦的生长过程。
2. 小麦的主要生长阶段和农事操作。
教学难点:1. 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农事操作。
2.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小麦种子、土培材料等实验用品。
3. 小麦生长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小麦植株,提问:“你们注意到小麦的生长过程了吗?它经历了哪些阶段?”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现象,教师总结并板书小麦的生长过程。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小麦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分蘖、拔节、抽穗、开花、结实等阶段。
2. 讲解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农事操作,如播种、灌溉、施肥、除草、治虫等。
三、实验观察(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种一小盆小麦,观察并记录小麦的生长过程。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讨论(5分钟)1. 学生分享实验观察结果,讨论小麦生长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教师总结并强调小麦生长的关键因素,如水分、养分、光照等。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学生完成小麦生长观察记录表,总结小麦的生长过程和农事操作。
2. 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小麦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小麦的生长习性和农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结合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小麦的生长过程,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课后作业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总结和表达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小麦分蘖的发生》教学设计
《小麦分蘖的发生》教学设计《小麦分蘖的发生》教案孟州职专宋秋菊【教学目标】1.小麦分蘖的发生部位---分蘖节2.小麦分蘖的发生规律3.小麦分蘖的消长规律4.影响小麦分蘖成穗的因素【教学重点】河南省小麦分蘖的消长规律【教学难点】小麦分蘖的发生规律【教学方法】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话说“春种一颗籽,秋收万粒谷”,一颗小小的小麦种子,经过200多天的生长,就能形成几十甚至上百粒种子,靠的是什么呢?就像一棵小树能长成参天大树,靠的是不断发生分枝。
一粒小麦要形成几十甚至上百粒种子,也需要不断发生分枝。
不过,小麦的分枝属于禾本科植物特有的分枝方式,叫分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麦分蘖的相关知识。
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要求:1.阅读课本内容“分蘖的发生”(P38-39)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2.结合书本图片,进一步熟悉学习内容。
3.疑难点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
自主学习习题如下:1.分蘖节是(),也是(),更是()。
2.小麦分蘖节长0.5cm左右,一般在地下距地面()cm左右。
3.小麦分蘖的发生是在分蘖节上自()而()逐个进行的。
一般当幼苗长出()片真叶时,胚芽鞘腋芽长出胚芽鞘分蘖。
当小麦主茎伸出第()叶时,主茎第1叶的叶腋处长出主茎第一分蘖;当主茎伸出第()叶时,主茎第2叶长出主茎第二分蘖;以此类推。
一级分蘖数等于()发生在()上的分蘖叫一级分蘖。
着生在一级分蘖上的分蘖叫二级分蘖。
着生在二级分蘖上的分蘖叫三级分蘖以此类推,形成了叶蘖的同伸关系。
4.大田生产上一般只发生()级分蘖和一定的()级分蘖,()级分蘖较少。
5.小麦(一株或全田)一生中分蘖的消长:可分为()()()三个阶段。
6.河南省小麦分蘖的消长规律可总结为()()()()。
7.影响小麦分蘖成穗的因素有()()()()()()()三、教具助学,知识巩固(一)认一认:以PPT图片直观展示小麦分蘖的发生部位—分蘖节,加深对小麦分蘖节定义及分布位置的掌握。
《小麦的生长发育导学案》
《小麦的生长发育》导学案《小麦的发展发育》导学案一、导入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对于我们了解农作物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我们将进修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加深对农作物发展发育的认识。
二、目标1. 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2. 掌握小麦的发展发育特点;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导学1. 小麦的播种小麦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春播的小麦在春季发展,秋播的小麦在秋季发展。
播种前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保证小麦的正常发展。
2. 小麦的萌发小麦的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吸水后开始发芽。
萌发后的小麦种子会发展出根系和幼苗,开始进入发展阶段。
3. 小麦的发展小麦的发展过程主要包括幼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
在这个过程中,小麦会不息吸收养分和水分,发展茁壮。
4. 小麦的收获小麦的收获一般在成熟期,当小麦籽粒充分发育后可以进行收割。
收获后的小麦需要进行加工和储存,以保证粮食的质量。
四、实践1. 观察田间小麦的发展情况,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2. 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小麦发展实验,观察小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发展情况;3. 思考小麦的种植对于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掌握了小麦的发展特点,希望同砚们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农作物发展发育的认识。
希望同砚们能够珍惜粮食资源,关注农业生产,为实现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冬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教学设计]小麦分蘖多少
[冬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教学设计]小麦分蘖多少微课教学比赛教学设计教师姓名教研室出生年月职称学历课程名称农作物栽培作品名称冬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所属专业大类农林牧渔大类适用专业适用对象农业类高职高专学生教学背景本微课冬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属于《农作物栽培》课程中的单元二“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中的内容。
《农作物栽培》是农业生物技术、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等专业学生的相关课程。
通过本微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冬小麦分蘖的发生、成穗规律,以及农业生产中提高分蘖成穗率的途径。
培养学生根据作物生长发育规律,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分蘖发生的部位;掌握分蘖发生的规律;了解分蘖的消长规律和分蘖成穗情况;掌握影响分蘖成穗的因素。
2.能力目标学会分辨小麦分蘖的多少;运用影响分蘖成穗的因素指导生产;提高学生生产实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设计课序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1导入:介绍冬小麦丰产的重要性。
提问:我们播种下一粒小麦种子,就只能长出一个麦穗吗?引入分蘖的定义以及微课堂介绍的内容。
提问通过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解说词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
小麦丰收,不仅关系到种植户的种植效益,也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
要想获得小麦丰产,田间基本苗数量合理非常重要。
这里,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播种下一粒小麦种子,就只能长出一个麦穗吗看来同学们都知道,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一颗小麦植株上不止一个麦穗。
我们把小麦从主茎上长出的侧枝及侧枝上的分枝均称为分蘖。
实现小麦高产,除了科学控制田间基本苗数量以外,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那就是要促使小麦主茎多分蘖,多成穗。
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够提高分蘖数量和成穗率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接下来向同学们分别介绍分蘖的发生、分蘖的成穗,以及提高分蘖成穗率的途径。
2内容1:介绍分蘖节图片展示帮助学生形象了解分蘖节的位置及作用解说词小麦的分蘖是着生在分蘖节上的地下分枝上,分蘖节具有发生分蘖、节根和叶片的作用,同时是麦苗营养物质分配和运输的枢纽,分蘖节可以贮藏养分,冬前光合产物大量积累于分蘖节中,使分蘖节的糖分含量增加,提高细胞液浓度,增强小麦冬天的抗寒力。
小麦植株分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小麦分蘖的影响。
2. 探究小麦分蘖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 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小麦品种:品种A(早熟)、品种B(中熟)、品种C(晚熟)- 实验地点:农业实验基地- 实验设备:土壤养分测试仪、气象站、分蘖计数器等2. 实验方法(1)实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以下处理:- 处理1:品种A,温度15℃,光照时间12小时- 处理2:品种B,温度20℃,光照时间16小时- 处理3:品种C,温度25℃,光照时间20小时- 处理4:品种A,温度15℃,光照时间20小时- 处理5:品种B,温度20℃,光照时间12小时- 处理6:品种C,温度25℃,光照时间16小时(2)实验步骤:1. 在实验基地选定适宜地块,按照不同处理要求进行土壤翻耕、施肥、播种等。
2. 在播种后30天,对每个处理的小麦植株进行分蘖计数,记录数据。
3. 在播种后60天,再次对每个处理的小麦植株进行分蘖计数,记录数据。
4. 在播种后90天,对每个处理的小麦植株进行分蘖计数,记录数据。
5. 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各处理的气象数据,包括温度、光照、降雨等。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分蘖数量变化通过实验数据统计,得出以下结果:- 在播种后30天,处理1(品种A,温度15℃,光照时间12小时)的分蘖数量最多,其次是处理2(品种B,温度20℃,光照时间16小时)和处理3(品种C,温度25℃,光照时间20小时)。
- 在播种后60天,处理1、2、3的分蘖数量仍然较多,但处理4、5、6的分蘖数量明显减少。
- 在播种后90天,处理1、2、3的分蘖数量逐渐减少,而处理4、5、6的分蘖数量基本稳定。
2. 分蘖规律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小麦分蘖数量较多。
- 低温和短光照时间有利于小麦分蘖,而高温和长光照时间不利于小麦分蘖。
- 不同品种的小麦分蘖规律存在差异,早熟品种分蘖数量较多,中熟和晚熟品种分蘖数量较少。
《小麦的生长发育作业设计方案-农作物生产》
《小麦的生长发育》作业设计方案《小麦的发展发育》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和实践操作,深入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设计目标1. 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掌握小麦的发展规律;2.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认识。
三、设计内容1. 观察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学生分组,在学校或家中种植小麦,每日观察记录小麦的发展情况,包括发芽、发展、吐花、结果等阶段。
2. 实地考察小麦田:组织学生到田间实地考察小麦的发展情况,了解不同发展阶段小麦的特点。
3. 制作小麦发展发育展板:学生根据观察记录,制作小麦发展发育展板,展示小麦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4. 小麦发展发育实验:设计小麦发展发育实验,观察小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发展情况,探究影响小麦发展的因素。
四、设计步骤1. 分组种植小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种植小麦,每日观察记录小麦的发展情况。
2. 实地考察小麦田: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小麦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小麦的发展环境和特点。
3. 制作小麦发展发育展板:根据观察记录,每组学生制作小麦发展发育展板,并在班级展示。
4. 进行小麦发展发育实验:设计小麦发展发育实验,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条件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五、评判方式1. 观察记录:学生根据观察记录,撰写小麦发展发育报告,描述小麦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2. 展板展示:评选最具创意和详细的小麦发展发育展板,并进行评选表彰。
3.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分析影响小麦发展的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拓展延伸1. 邀请农业专家进行讲座,介绍小麦的发展发育规律和栽培技术。
2. 组织学生到农场参观,亲身体验小麦的种植和收获过程。
3. 开展小麦种子发芽实验,探究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
《小麦的生长发育导学案-农作物生产》
《小麦的生长发育》导学案《小麦的发展发育》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2. 掌握小麦的发展发育特点;3. 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4. 学会利用适当的方法增进小麦的发展发育。
二、导学内容:1. 小麦的发展发育阶段;2. 小麦的发展发育特点;3. 小麦的发展发育对农业生产的意义;4. 增进小麦发展发育的方法。
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幅描绘小麦发展发育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小麦的发展发育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干系。
第二步:进修1. 学生阅读课实情关内容,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阶段及特点;2. 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加深对小麦发展发育过程的理解;3. 学生讨论小麦发展发育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就此展开思考。
第三步: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小麦的发展发育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意义;2. 学生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利用适当的方法增进小麦的发展发育。
第四步:总结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形成自己的见解。
四、导学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稳固对小麦发展发育的理解;2.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不同地区小麦种植的特点;3. 思考并撰写一篇关于小麦发展发育的文章,展示对该主题的深入思考。
五、拓展延伸:1. 参观农田,亲身感受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2. 阅读相关专业书籍,深入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机理;3. 参与农业科技活动,进修增进小麦发展发育的新技术。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小麦的发展发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了小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关注农业生产,积极探索增进作物发展发育的方法,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小麦的生长发育导学案》
《小麦的生长发育》导学案《小麦的发展发育》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小麦的发展发育》。
小麦是我们平时生活中常见的粮食作物,它的发展发育过程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进修小麦的发展发育,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农作物的发展规律,为今后的农业生产提供帮助。
二、目标1. 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
2. 掌握小麦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管理小麦发展过程。
三、重点难点1. 小麦的发展发育阶段及特点。
2. 小麦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和管理措施。
四、进修过程1. 小麦的发展发育阶段及特点- 种子发芽期: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发芽,开始发展。
- 幼苗期:幼苗长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养分。
- 分蘖期:小麦开始分蘖,形成新的分蘖,增加产量。
- 抽穗期:小麦植株形成穗,开始吐花授粉。
- 吐丝期:小麦开始吐丝,形成籽粒。
- 成熟期:小麦籽粒充分发育,植株开始枯黄。
2. 小麦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和管理措施- 光照:小麦需要充足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增进发展。
- 温度: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小麦发展,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发展。
- 水分:适量的水分是小麦发展的重要条件,过多或过少的水分都会对发展造成影响。
- 营养:适量的养分供给是小麦发展发育的基础,合理施肥有助于增加产量。
五、教室练习1. 请描述小麦的发展发育阶段及其特点。
2. 在小麦发展过程中,光照、温度、水分和营养对发展的影响分别是什么?3. 如果你是一位小麦种植者,你将如何合理管理小麦的发展过程?六、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小麦的栽培技术。
2. 观察周围的小麦田地,记录小麦发展的状态。
3. 思考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七、总结通过本次进修,我们对小麦的发展发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管理小麦发展的关键知识。
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关注农作物的发展过程,为农业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的参与,我们下次再见!。
《小麦的生长发育导学案-农作物生产》
《小麦的生长发育》导学案《小麦的发展发育》导学案一、导入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对于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将指挥同砚们深入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珍爱这一重要作物。
二、目标1. 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2. 掌握小麦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3. 认识到珍爱小麦发展的重要性。
三、导学1. 小麦的发展发育阶段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可以分为播种、萌芽、发展、抽穗、灌浆和成熟等阶段。
在播种阶段,小麦种子被播入土壤中,开始吸收水分和养分,萌芽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麦植株逐渐长高,形成茎叶;到了抽穗阶段,小麦植株开始抽出花穗;最后,在成熟阶段,小麦籽粒充分发育,颗粒饱满,即可收获。
2. 小麦的发展特点和需求不同发展阶段的小麦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需求。
在播种阶段,小麦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来保证萌芽发展;在发展阶段,小麦需要适量的阳光和温度来增进植株发展;在抽穗和灌浆阶段,小麦需要大量的养分和水分来形成籽粒;在成熟阶段,小麦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和时间来确保籽粒的充分发育。
3. 珍爱小麦发展的重要性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珍爱小麦发展对于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在农业生产中,我们要注意合理施肥、及时浇水、防治病虫害等,以确保小麦的健康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勤俭资源、珍爱环境,避免过度耕种和应用化肥农药,以珍爱生态环境和土壤质量,为小麦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深入了解了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掌握了小麦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认识到了珍爱小麦发展的重要性。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关注粮食生产和珍爱环境,为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1. 请同砚们总结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并画出相应的示意图;2. 请同砚们观察周围的小麦植株,记录其发展状态,并思考如何珍爱小麦发展;3. 请同砚们撰写一篇关于小麦发展的文章,表达对小麦的热爱和珍爱。
《小麦的生长发育导学案》
《小麦的生长发育》导学案《小麦的发展发育》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和特点。
2. 掌握小麦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和需求。
3. 理解小麦发展发育与环境因素的干系。
4. 学会通过观察和实践来了解小麦的发展情况。
二、导学内容1. 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2. 小麦的发展特点3. 小麦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和需求4. 小麦发展发育与环境因素的干系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观看小麦发展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小麦的外观和发展环境,激发学生对小麦发展发育的兴趣。
第二步:进修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1. 了解小麦的发展周期:发芽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
2. 探讨小麦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特点和变化。
第三步:了解小麦的发展特点1. 小麦的根系:深根系,有利于吸收水分和养分。
2. 小麦的茎叶:绿色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茎部能支持茂密的穗。
3. 小麦的穗:包含了小麦的种子,是繁殖的器官。
第四步:掌握小麦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和需求1. 发芽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2. 分蘖期:需要充足的养分和阳光。
3. 抽穗期: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温度。
4. 灌浆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5. 成熟期: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
第五步:理解小麦发展发育与环境因素的干系1. 光照: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小麦的光合作用和发展发育。
2. 温度: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小麦的发展,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小麦的发展。
3. 水分:适量的水分有利于小麦的发展,过多或过少的水分都会对小麦造成影响。
4. 养分:充足的养分是小麦发展发育的保障,缺乏养分会导致小麦发展不良。
第六步: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该对小麦的发展发育过程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明白了小麦发展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密切干系。
四、课后作业1. 观察周围的植物,写下你对它们发展发育的观察和感受。
2. 制作一份小麦发展发育的时间表,标注每个阶段的特征和需求。
3.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小麦的栽培技术和栽培地点选择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分蘖的发生》教案
孟州职专宋秋菊
【教学目标】
1.小麦分蘖的发生部位---分蘖节
2.小麦分蘖的发生规律
3.小麦分蘖的消长规律
4.影响小麦分蘖成穗的因素
【教学重点】
河南省小麦分蘖的消长规律
【教学难点】
小麦分蘖的发生规律
【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春种一颗籽,秋收万粒谷”,一颗小小的小麦种子,经过200多天的生长,就能形成几十甚至上百粒种子,靠的是什么呢?
就像一棵小树能长成参天大树,靠的是不断发生分枝。
一粒小麦要形成几十甚至
上百粒种子,也需要不断发生分枝。
不过,小麦的分枝属于禾本科植物特有的分枝方式,叫分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麦分蘖的相关知识。
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要求:
1.阅读课本内容“分蘖的发生”(P38-39)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2.结合书本图片,进一步熟悉学习内容。
3.疑难点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
自主学习习题如下:
1.分蘖节是(),也是(),更是()。
2.小麦分蘖节长0.5cm左右,一般在地下距地面()cm左右。
3.小麦分蘖的发生是在分蘖节上自()而()逐个进行的。
一般当幼苗长出()片真叶时,胚芽鞘腋芽长出胚芽鞘分蘖。
当小麦主茎伸出第()叶时,主茎第1叶的叶腋处长出主茎第一分蘖;当
主茎伸出第()叶时,主茎第2叶长出主茎第二分蘖;以此类推。
一级分
蘖数等于()
发生在()上的分蘖叫一级分蘖。
着生在一级分蘖上的分蘖叫二级分蘖。
着
生在二级分蘖上的分蘖叫三级分蘖
以此类推,形成了叶蘖的同伸关系。
4.大田生产上一般只发生()级分蘖和一定的()级分蘖,()级分蘖较少。
5.小麦(一株或全田)一生中分蘖的消长:可分为()()()三个阶段。
6.河南省小麦分蘖的消长规律可总结为()()()()。
7.影响小麦分蘖成穗的因素有()()()()()()()
三、教具助学,知识巩固
(一)认一认:以PPT图片直观展示小麦分蘖的发生部位—分蘖节,加深对小麦
分蘖节定义及分布位置的掌握。
(二)找一找:小麦分蘖的发生规律
1. 动动脑:先通过习题了解小麦叶片和分蘖出现的顺序,掌握叶蘖同伸关系。
2.画一画:老师画出叶、蘖同伸关系的表格,学生讨论后填写,进一步强化叶蘖
同伸的分蘖规律
3. 细细找:通过分蘖期小麦植株的观察,小组讨论、竞赛,老师裁判,认识小
麦的胚芽鞘分蘖、一级分蘖、二级分蘖、三级分蘖等。
四、重点知识,强化掌握
(一)分蘖的消长规律
1.小麦(一株或全田)一生中分蘖的消长:可分为()()()
三个阶段。
2.河南省小麦分蘖的消长规律可总结为:()()()()
3.河南省小麦分蘖的两个盛期:一个在(),分蘖数占总蘖数的
();一个在()。
一个高峰:在()出现。
越冬不停:一般可增生分蘖()个以上。
集中死亡:()小蘖集中死亡。
(二)影响小麦分蘖成穗的因素
1.影响小麦分蘖成穗的因素有:()()()()()
()()
2.小麦分蘖的最适温度为()℃;
最适土壤含水量为();
养分中()肥对促进分蘖有重要作用。
3.分蘖与播期有关:播期早,分蘖();
分蘖与品种有关: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时间长,温度低,叶片多,分蘖
();春性品种分蘖就()。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小麦分蘖的发生部位—分蘖节,弄清楚小
麦分蘖的发生规律,尤其是叶蘖同伸规律。
掌握小麦分蘖的消长规律,重点掌握河南
省小麦分蘖的消长规律。
同时掌握影响小麦分蘖成穗的因素。
在下一步的田间管理中
指导生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