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教案
(完整版)统计学基础教案
推断性统计
推断性统计是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 断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
B
C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 析和挖掘的过程,以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 势。
统计模型
统计模型是用来描述数据生成机制和变量间 关系的数学模型,如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 型等。
D
02
描述统计学
数据收集与整理
得数据分析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03
Python
Python是一种流行的编程语言,也常被用于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任务
。它拥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库(如pandas、numpy、scikit-
learn等),支持各种复杂的数据分析和建模任务。
统计软件与数据分析工具的比较与选择
• 功能比较:不同的统计软件和数据分析工具具有不同的功能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SPSS和更适合自定义分析和高级数据处理。
04 统计方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经济学领域的应用
01
02
03
宏观经济统计
通过收集和分析国民经济 核算数据,揭示经济总体 规模、结构和运行状况。
产业经济统计
研究各产业部门的经济活 动及其相互关系,为产业 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微观经济统计
关注企业、家庭等微观经 济主体的行为,分析市场 供求、价格变动等因素。
(完整版)统计学基础 教案
目录
• 统计学概述 • 描述统计学 • 推断统计学 • 统计方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目录
• 统计软件与数据分析工具介绍 • 统计学前沿研究与发展趋势
01
统计学概述
统计学的定义与作用
统计学的定义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 分析、解释和呈现数据的科学。
统计学教案全套完整版
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
包括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的显 著性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等。
线性回归模型的应用
可用于预测、控制、优化等问题,是实际应 用中最为广泛的统计模型之一。
非线性回归模型简介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概念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类型
描述因变量与一个或多个自变 量之间非线性关系的数学模型。
包括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 函数、三角函数等多种类型。
02
03
数据转换
介绍如何进行数据类型的转换、变量 的重新编码等操作,以满足分析需求。
描述性统计结果输出及解读
描述性统计量计算
演示如何在SPSS中计算均值、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描 述性统计量。
数据可视化
讲解如何利用SPSS的图表功能,将数据以直观、易懂的图形形式 展现出来,如直方图、散点图、箱线图等。
描述性统计结果解读
指导学员如何根据描述性统计结果,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和解读。
推论性统计结果输出及解读
假设检验 介绍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演示如何在SPSS中进行 假设检验操作,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等。
方差分析
详细讲解方差分析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场景,演示如何在 SPSS中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等操作。
03
方差分析的应用场 景
适用于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 设计、析因设计等多种实验设计 类型。
多重比较与交互作用分析
多重比较的概念 多重比较的方法 交互作用的概念 交互作用的检验
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对多个样本均数进行两两比较,以进一步 确定哪些组别间存在显著差异。
LSD法、SNK法、Dunnett法等,各种方法有其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推论性统计方法
《统计》数学教案设计
《统计》數學教案設計
《统计》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统计概念,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学会使用频率分布表、直方图等工具进行数据分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
1. 统计的基本概念
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3. 频率分布表和直方图的制作与分析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学生的身高、体重,班级的成绩等,引出统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新课:
1. 统计的基本概念:介绍统计的定义、目的和作用。
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讲解如何收集数据,如何整理数据,并进行实例演示。
3. 频率分布表和直方图的制作与分析:讲解频率分布表和直方图的制作步骤,以及如何通过它们来分析数据。
(三)实践活动: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例如,收集全班同学的身高数据,然后制作频率分布表和直方图,最后进行数据分析。
(四)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如家庭每月的水电费支出,然后制作频率分布表和直方图,下次上课时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统计学教案
统计学教案统计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统计学的基本定义和研究对象;2. 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3. 理解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4.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统计学的基本定义和研究对象;2.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3.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三、教学难点统计学的应用领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法:介绍统计学的基本定义、概念和研究方法;2. 学生参与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统计软件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际应用。
五、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课:统计学概述1. 统计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统计学发展的历史概述3. 统计学的应用领域和作用第二课: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 数据和变量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 描述性统计和推断统计第三课:数据的图表表示1. 分类数据的表示:条形图、饼图2. 数值数据的表示:直方图、箱线图第四课:统计量的计算和应用1. 中心趋势度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 变异程度度量:极差、方差、标准差第五课:概率分布和抽样1. 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2. 抽样和抽样分布第六课:统计推断方法1.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2. 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第七课: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1. 简单线性回归2. 多元线性回归第八课:实际应用案例分析1. 统计学在科学研究和经济管理中的应用2. 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听讲、讨论和参与情况;2. 作业成绩:作业完成的质量和准确性;3.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统计学教材、统计软件手册;2. 多媒体教具:投影仪、电脑、统计软件。
八、教学延伸1. 统计学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数据采集和分析实验;2. 统计学报告:让学生撰写统计学报告,展示实际应用能力。
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有了初步了解,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统计学教案
1,统计设计
2,统计调查
3,统计整理
4,统计分析
(二)统计的基本职能
1,统计信息职能
2,统计咨询职能
3,统计监督职能
三,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统计总体基本特征: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2,标志,指标,指标体系
3,差异和变量
计划讲授时间:
第一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用时10分钟)第二节统计的工作过程和基本职能(用时50分钟)
统计学教案(共3页)
课程分教案(课次)
第1次课2学时
授课章节:
第一章总 论
第一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二节统计的工作过程和基本职能
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统计的含义。
2,了解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3,重点掌握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
4,掌握统计的工作过程和基本职能以及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参考资料:《统计学---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深入浅出统计学》,《统计学习方法》。
参考网站:
教学反思(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效果如何,有何经验教训,应如何改进等):
1,通过检查学生作业,看看学生的掌握情况,
2,通过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探索让学生更易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
3,增加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量,用更浅显易懂的例子让学生理解统计学和统计的方法。
4,总结本次课的不足和优点,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1,采用问答式让学生回答对统计和统计学的理解。
2,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资料是通过统计方法采集的。
3,让学生首先说说对变异,变量,指标,总体和个体等这些专有名词的理解,然后给出这些概念的定义。
统计学教案
4.统计学
三、统计的研究对象
四、统计的特点
1、数量性
2、总体性
3、具体性
4、社会性
作业
课下了解统计学的特点及其发展史
板书
设计
一、统计涵义
二、统计研究对象
三、统计特点
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授了统计学的发展简史,统计的涵义和统计的特点,练习了统计学的特点的分析与对比,内容比较重要,请同学们课下认真学习。
教学
资源
教材、教学资源库
教学方法
讲授、任务驱动;。
教学
目的
能够根据实际资料编制分配数列
教学
重点
可以清楚变量数列的编制
教学
难点
认知不同的变量分布数列
教学过程
一、次数分布的概念
二、次数分布的种类
1.品质分布数列
2.变量分布数列
三、变量数列的编制
1.确定变量数列的形式
2.确定组距和组数
3.确定组限和组中值
教学
反思
同学们通过手机查阅到了很多关于统计的知识,比较积极认真,反映较好。
教学
课题
1.2/1.3
授课
时间
第一周2课时
教学
资源
教材
教学方法
讲授、任务驱动
教学
目的
1、掌握统计的工作过程
2、掌握统计研究方法
3、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
重点
1、统计的工作过程
2、统计研究方法
教学
难点
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
一、统计的工作过程
1、统计调查的概念
2、统计调查的地位与要求
二、统计调查的种类
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来分类
初中统计教案
初中统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 数据的描述和分析4. 统计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调查学校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引发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统计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总体、个体、样本等,让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术语。
3. 讲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如调查问卷、观察记录等,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技巧。
4. 讲解数据的描述和分析方法,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让学生学会用统计学方法描述和分析数据。
5.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统计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市场调查、科学研究等,让学生感受统计学的实用价值。
6.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统计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实例。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统计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情况,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中学生的统计学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
3. 实例:收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用于教学。
4. 练习题: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统计学》教案
《统计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
2、使学生掌握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如总体、样本、变量等。
(2)数据收集的方法,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
(3)数据的整理和图表展示,如频数分布表、直方图、折线图等。
2、难点(1)抽样方法的选择和抽样误差的理解。
(2)统计量的计算和应用,如均值、方差、标准差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问题。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数据,如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城市的人口数量、商品的销售数据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这些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引出统计学的概念。
2、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约 30 分钟)(1)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通过举例,如研究某学校学生的身高情况,全校学生的身高就是总体,抽取的部分学生的身高就是样本。
(2)变量和数据变量是指研究对象的特征或属性,数据则是变量的具体取值。
例如,学生的身高、体重、年龄等都是变量,而每个学生的具体身高值、体重值、年龄值就是数据。
3、数据收集(约 30 分钟)(1)普查普查是对总体中的所有个体进行调查。
讲解普查的优点(准确性高)和缺点(成本高、费时费力),并举例,如全国人口普查。
(2)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
介绍抽样调查的优点(节省成本、高效)和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等),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不同抽样方法的应用场景。
4、数据整理与描述(约 40 分钟)(1)数据分组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组,讲解分组的原则和方法。
(2)频数分布表根据分组情况,制作频数分布表,展示数据在各个组中的分布情况。
数学做统计教案6篇
数学做统计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document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数学做统计教案6篇一个有趣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果,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数学做统计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统计学教案
统计学教案第一部分课程综述一、课程性质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论科学,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数量性的特征。
它系统地介绍了统计理论与方法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经典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较全面地阐述了统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特别是对二十世纪后期出现的新的统计理论与方法作了重点介绍,以便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
二、教学目的《统计学》是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核心课之一。
为了使学生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数据资料的搜集加工、分析及预测方法,本课程将从实际应用入手,即在统计理论基础上重点阐述统计工作各个阶段、不同实际应用方面的操作方法,力求体现统计学的社会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理解并记忆统计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范畴;掌握并能运用统计基本方法和技术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一定的统计分析,使学生掌握并应用该工具为自己所学专业服务,以提高学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考虑到财经类各专业未设置《统计学原理》与各专业统计课程,因而《统计学》的内容既包括统计方法,也包括必要的社会经济指标核算知识,使一般的统计理论方法,落实到实际的指标体系的运用上。
2、考虑到财经类各专业都需要加强数量分析能力的培养,因此,不但介绍一般的统计方法,而且还介绍了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应用。
3、考虑到《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方面的应用科学,因而在《统计学》中,一方面对于描述统计内容保持一定比例,另一方面也应加强统计分析、统计推断和统计核算方面的内容。
四、教学时数五、教学方法板书、幻灯片、多媒体、统计调查实践、上机实验等配合使用。
六、面向专业财经类各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
第二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对统计学的内容、研究对象、性质、应用范围及基本方法,尤其是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统计学教案全套pdf
06
统计软件操作实践
Chapter
SPSS软件基本操作介绍
01
SPSS软件界面及功能介绍
详细阐述SPSS软件的启动、界面组成、菜单栏、工具栏等基本功能。
02
数据文件的建立与导入
讲解如何在SPSS中新建数据文件、导入外部数据,以及数据文件的保
存与导出。
03
数据的编辑与管理
介绍数据的输入、编辑、整理、筛选、排序等基本操作。
应用
符号检验适用于配对样本数据且不满足正态分布假设的数据分析。例如,在医学研究中,当需要比较 同一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前后的效果时,可以采用符号检验;在教育学研究中,可用于比较同一学 生在不同教学方法下的成绩变化。
游程检验原理及应用
原理
游程检验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用于 检验随机序列中某种特定模式(如连续 出现的正数或负数)出现的频率是否显 著偏离随机性。该方法通过计算游程数 (连续出现同一符号的序列长度)及其 对应的概率值来判断序列的随机性。
统计学教案全套pdf
目录
• 统计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描述性统计方法 • 推论性统计方法 • 非参数统计方法 •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 统计软件操作实践
01
统计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Chapter
统计学定义及作用
统计学的定义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 分析、解释和呈现数据的科学。
统计学的作用
均值、样本比例等。
区间估计
02
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一个区间,该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的真值,
并给出该区间的置信水平。
评价标准
03
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等。
假设检验原理及方法
原假设与备择假设
设立相互对立的两个假设,通过 样本数据判断哪个假设更合理。
《统计学》教案完整版doc(2024)
移动平均法
通过计算一定时期内的移动平均 值来消除季节变动和不规则变动 的影响,从而揭示时间序列的长
期趋势。
指数平滑法
根据时间序列的近期数据对未来 进行预测,通过加权平均的方式 对历史数据进行处理,使得近期 的数据对预测结果具有更大的影
响。
线性回归法
通过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 线性关系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 求解模型参数,从而实现对时间
软件安装与启动
介绍SPSS软件的安装步骤和启动方法,以及软件界面的基本组成。
2024/1/26
数据文件建立与管理
讲解如何在SPSS中建立数据文件,输入和编辑数据,以及数据文件的保存和管理。
33
描述性统计、推论性统计在SPSS中实现
描述性统计
介绍如何使用SPSS进行描述性统 计分析,包括频数分布、集中趋 势、离散程度等指标的计算和解
拒绝原假设的决策。
19
05 回归分析预测技 术探讨
2024/1/26
20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01
02
03
04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定 义与假设
最小二乘法原理及其在 一元线性回归中的应用
回归系数的估计与解释
模型的检验与评估:拟 合优度、显著性检验等
2024/1/26
2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01
02
03
04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定义与假 设
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
利用样本数据计算出检验统计量的值。
作出决策
将计算得到的检验统计量的值与拒绝域进行比较,作出 是否拒绝原假设的决策。
17
方差分析应用
2024/1/26
方差分析的概念
方差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不同因素对总体均值是否有显著 影响的统计方法。
统计学教案
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家对统计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明确学习统计学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了解统计的含义、统计的产生与发展,熟悉并掌握统计的特点、职能、活动过程、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方法。
重点理解和掌握统计学中的常用基本术语。
第一节统计的产生和发展一、统计的含义我国《统计法》所指的统计,是指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等活动的总称。
概括地讲,统计一般包括三种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一)统计工作指人们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对社会、自然现象客观存在的现实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并提供数字资料的活动过程。
(二)统计资料指统计工作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及有关信息的总称。
既包括原始资料也包括深度加工资料。
(三)统计学是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
二、统计的产生与发展(一)统计实践的产生和发展原始社会后期的结绳记事----阶级社会统计士兵和田地----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各种专业统计,并出现了专业的统计机构和研究组织,统计成为社会分工中一种专门的行业。
(二)统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政治算术学派---国势学派---数理统计学派---社会统计学派三、统计的特点(一)数量性(二)总体性(三)具体性四、统计的职能和工作任务(一)统计的职能1.信息职能。
最基本的职能。
它是指统计部门根据科学的统计指标和统计调查方法,系统地采集、处理、传递、存储和提供大量的以数据描述为基本特征的信息资料。
2.咨询职能。
信息职能的深化和发展。
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
3.监督职能。
是对信息职能和咨询职能的进一步拓展。
对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运行状态实行全面、系统的定量检查、监测和预警,以促使国家经济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持续、健康、协调的发展。
(二)统计工作的任务统计的职能决定了统计工作的任务。
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学原理》教案
《统计学原理》教案第一章:统计学概述1.1 统计学的定义解释统计学是研究数据收集、分析、解释和展示的科学。
强调统计学在决策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1.2 统计学的应用领域介绍统计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经济学、生物学、医学、社会科学等。
引导学生思考统计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1.3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介绍数据、样本、总体、变量等基本概念。
解释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的区别。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1 数据的收集方法介绍调查问卷、实验设计、观察法等数据收集方法。
强调数据收集过程中应考虑的伦理和有效性问题。
2.2 数据的整理与描述介绍数据的整理过程,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排序等。
介绍频数、频率、图表等数据描述方法。
2.3 数据的可视化介绍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数据可视化方法。
强调数据可视化在数据理解和交流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概率与随机变量3.1 概率的基本概念介绍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独立事件等概念。
解释概率的计算方法和概率论的基本原理。
3.2 随机变量的定义与分类介绍随机变量的概念,包括离散随机变量和连续随机变量。
解释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等统计特性。
3.3 概率分布与概率质量函数介绍概率分布的概念,包括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等。
解释概率质量函数的定义和作用。
第四章:统计推断与假设检验4.1 统计推断的基本概念介绍统计推断的目的是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性。
解释点估计、置信区间、假设检验等概念。
4.2 假设检验的方法与步骤介绍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如t检验、卡方检验、F检验等。
解释假设检验的步骤,包括设定假设、计算统计量、判断结论等。
4.3 置信区间的估计与推断介绍置信区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强调置信区间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和限制。
第五章: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5.1 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介绍回归分析的目的是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解释线性回归、多元回归等概念。
5.2 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与评估介绍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模型选择、参数估计等。
人教版高中数学《统计》全部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统计》第一章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统计学的概念和作用,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达,能够运用图表和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统计学的概念和作用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 图表的绘制和解读4. 统计量的计算和分析5. 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学重点】1. 统计学的概念和作用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3. 图表的绘制和解读技巧4. 统计量的计算和分析方法5. 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2. 图表的绘制和解读技巧3. 统计量的计算和分析方法4. 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统计学的概念和作用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统计学的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统计学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理解统计学的重要性。
3. 举例说明统计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体验统计学的价值。
第二课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讲解数据的收集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获取数据。
2. 讲解数据的整理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处理数据。
3. 举例说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体验数据处理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图表的绘制和解读1. 讲解图表的绘制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制作图表。
2. 讲解图表的解读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图表。
3. 举例说明图表的绘制和解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体验图表分析的有效性。
第四课时:统计量的计算和分析1. 讲解统计量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统计量。
2. 讲解统计量的分析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统计量。
3. 举例说明统计量的计算和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体验统计分析的威力。
第五课时: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1. 讲解概率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概率的基本知识。
2. 讲解概率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概率。
3. 举例说明概率的计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体验概率计算的重要性。
《统计学》课程教学教案
样本概念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 分个体,用于推断总体特 征。
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 、系统抽样等。
8
数据类型与测量尺度
数据类型
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比数据。
测量尺度
名义尺度、顺序尺度、间距尺度和比例尺度。
2024/1/26
数据特征与适用统计方法
不同类型的数据有不同的统计方法,如计数数据适用于卡方检验,计量数据适用于t检 验或方差分析等。
回归分析的基本步
骤
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建立回归 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模型检验 与优化。
2024/1/26
21
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辨析
2024/1/26
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的概念
相关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某种依存关系,但不一定是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 指一个变量(原因)的变化会导致另一个变量(结果)的变化。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对统计学基本概念、原理 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24/1/26
实践能力提升
学生在数据处理、分析和解读 方面的实践能力提升情况。
学习态度与方法
学生学习统计学的态度、方法 和习惯等方面的自我评价。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学生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 项目实践中的团队协作和沟通
22
06 时间序列分析与 预测初步
2024/1/26
23
时间序列构成及特点
时间序列的构成
动态性
时间序列是由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相 继观察值排列而成的一组数字序列。它反 映了现象随时间变化的发展过程。
时间序列中的观察值是在不同时间上取得 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统计学教案
统计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掌握统计学中的常用概率分布;3.能够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推断;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统计学基本概念1.1 统计学的定义和作用1.2 统计学的分类1.3 统计学的基本原理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1 数据的来源和类型2.2 数据的收集方法2.3 数据的整理和清洗3. 描述性统计3.1 描述性统计的基本概念3.2 描述性统计的常用方法3.3 描述性统计的应用4. 概率分布4.1 概率分布的基本概念4.2 常用概率分布的特点和应用4.3 概率分布的参数估计5. 统计推断5.1 统计推断的基本概念5.2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5.3 统计推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3.讨论法:通过讨论案例,让学生了解描述性统计和概率分布的应用;4.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掌握统计推断的方法和应用。
四、教学评估1.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检测学生对统计学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情况;2.实验报告:通过实验报告,检测学生对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的掌握情况;3.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检测学生对描述性统计和概率分布的应用情况;4.作业评估:通过作业评估,检测学生对统计推断的方法和应用情况。
五、教学资源1.统计学教材和参考书籍;2.统计学软件和数据分析工具;3.统计学案例和实验数据。
六、教学建议1.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案例了解统计学的应用;2.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数据分析和推断;3.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互动和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七、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统计学基本概念 2 学时2 学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描述性统计 4 学时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概率分布 6 学时统计推断 6 学时八、教学反思统计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各个领域的数据分析和决策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024《统计学原理》教案
《统计学原理》教案目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统计基本概念与方法•描述性统计方法•推断性统计方法•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初步•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初步•指数分析与综合评价初步•课程总结与展望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统计学基本概念统计学应用领域统计学原理课程结构统计学原理课程概述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呈现数据的科学,是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的重要工具。
统计学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工程学、商业等各个领域,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将介绍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包括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实验设计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基本技能。
1 2 3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了解不同数据类型的特点和处理方法,熟悉常用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的含义和应用。
知识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呈现,具备基本的统计思维和数据处理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统计素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素质目标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统计学原理》(第X版),XXX主编,XXX出版社。
参考书目《统计学导论》、《应用统计学》、《数据分析与统计建模》等。
同时建议学生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如中国知网、维普网等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和案例资料。
02统计基本概念与方法统计总体与样本统计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量。
总体与样本的关系样本是总体的一个子集,用于推断总体的性质。
数据类型与测量尺度数据类型根据数据所反映的变量的特征,可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测量尺度对变量的测量精度和度量单位,包括类别尺度、顺序尺度、等距尺度和等比尺度。
不同数据类型与测量尺度的选择根据研究目的和变量特征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和测量尺度。
教育统计学教案
教育统计学教案教学目标:1. 介绍统计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重要性;2. 学习基本的统计学概念和方法;3. 培养学生对教育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统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节:统计学概述1. 统计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统计学的发展和应用领域;3. 统计学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节:数据收集与整理1. 数据来源和采集方法;2. 数据的类型和测量尺度;3. 数据整理、清洗和编码。
第三节:统计描述1. 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表;2. 中心趋势的度量:均值、中位数和众数;3. 数据的离散程度:极差、方差和标准差。
第四节:统计推断1. 参数估计:点估计和区间估计;2. 假设检验:原假设和备择假设;3. t检验和方差分析。
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师讲解,介绍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实例分析:引入实际的教育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统计学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学生对统计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4. 实践应用:通过实际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培养学生数据处理和统计思维能力;5. 问题解决: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教育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测试学生对统计学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程度;2. 作业评估:布置统计学作业,评估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应用能力;3. 实践报告:要求学生进行教育数据分析,并撰写实践报告,评估学生的数据处理和统计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教育统计学教材,如《教育统计学导论》;2. 多媒体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3. 数据库和软件:提供教育数据集和统计软件,供学生进行实践分析。
教学进度安排:本教案为预设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水平进行相应调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统计学,旨在让学生了解统计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重要性,并掌握基本的统计概念和方法。
统计学课程教案
第三节 分布形状的描述
一、分布形状和形状指标 二、偏度系数 三、峰度系数
主要
参考资料
【1】《统计学》(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系列),徐建邦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
【2】《统计学》(修订第二版),高嘉英等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3】《统计学原理。(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第一版),黄良文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6月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使学生能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有关经济问题,为国民经济的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字资料,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因此,在教学上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统计指标的核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在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和综合使用能力。
第四节 各种抽样组织形式的参数估计
一、简单随机抽样二、分层抽样 三、等距抽样
四、整群抽样 五、多阶段抽样
主要
参考资料
【1】《统计学》(修订第二版),高嘉英等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2】《统计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一版),袁卫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3】《工商统计学》(第三版),道格拉斯(美)等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
6、什么是连续变量?什么是离散变量?两者有何区别?
教学后记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认识并了解统计数据收集的意义、种类和统计调查的方式与方法,掌握调查方案的制定 ,对问卷设计进行实践。明确统计整理在统计研究中承前启后的地位 ,掌握分组的方法和技术,认识统计分布是统计整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学会统计表的编制并能熟练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问卷设计进行实践
明确统计整理在统计研究中承前启后的地位
掌握分组的方法和技术
认识统计分布是统计整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学会统计表的编制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重点
和难点 统计调查的方式
统计数据收集方案设计
统计分组的方法与技术
统计表的设计
常用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教法说明 直接讲陈
第二节 总体参数检验
一、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二、总体平均数的检验
教学重点
和难点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假设检验的程序和不同总体的各种参数的假设检验方法
教法说明 复习回顾
讲授
提问
实例教学
练习
教学进程
第一节 假设检验概述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二、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三、假设检验的程序 四、两种类型的错误 五、检验功效
2、标志与指标有何区别何联系
3、怎样理解统计总体的同质性和变异性?
4、试举例说明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地位随研究目的而改变
5、品质标志、数量标志、质量指标、数量指标说明哪些不同的问题?
6、什么是连续变量?什么是离散变量?两者有何区别? 教学后记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 (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认识并了解统计数据收集的意义、种类和统计调查的方式与方法
一、简单随机抽样 二、分层抽样 三、等距抽样
四、整群抽样 五、多阶段抽样 主要
参考资料 【1】《统计学》(修订第二版)
高嘉英等主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
【2】《统计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第一版)
袁卫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袁卫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统计学》(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系列)
徐建邦等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3]《统计学》(修订第二版)
高嘉英等主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4]《统计学案例集》(新世纪高等经济学管理学核心课教辅用书)
一、统计数据类型 二、统计数据研究过程
三、统计数据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一、总体与样本 二、标志与变量
第四节 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
一、统计指标 二、统计指标体系
主要参考资料
【1】 《统计学》(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
一、离中趋势和离散指标 二、离散指标的测度
三、是非标志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第三节 分布形状的描述
一、分布形状和形状指标 二、偏度系数 三、峰度系数 主要
参考资料 【1】《统计学》(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系列)
徐建邦等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学 分 3.5 课程性质 必修课(√)选修课() 理论课(√) 实验课(√) 任课教师 授课对象 经济类各本科专业 教材及
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黎东升. 统计学原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年8月
主要参考书目:
[1] 《统计学》(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
2004
【3】《统计学案例集》(新世纪高等经济学管理学核心课教辅用书)
董逢谷等编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4】《统计学原理》(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第一版)
黄良文主编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年6月 复习
思考题 1、什么是重点调查?什么是典型调查?各有何特点?各有什么作用?
2000年7月
【3】《工商统计学》(第三版)
道格拉斯(美)等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4】《商务统计精要》
迈克尔 ·C· 弗莱明等著
中信出版社
2003
复习
思考题 1、怎样理解总体参数是唯一确定的
而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
2、什么是抽样平均误差?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2】《统计学》(修订第二版)
高嘉英等主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3】《统计学原理
(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第一版)
黄良文主编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年6月
【4】《统计学原理》(修订版)
谢启南、曾声文主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8年9月
复习
思考题 1、什么是平均数指标?有何作用?
三、章节备课
第一章 绪论 (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的目的在于从总体上对统计学提供基本的认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
要求了解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具体要求:①理解平均指标、离散指标和形状指标的意义与作用;②熟练掌握各种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并加以正确的应用
科学理解加权平均数中权数的意义
正确认识算术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之间的应用关系
以及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③熟练掌握各种离散指标的计算方法并加以正确的应用
尤其是要深刻理解方差、标准差和离散系数的内涵;④熟练掌握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加以正确的应用
重点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
和难点 统计学的学科性质、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的基本范畴
教法说明 讲授
提问
教学进程
第一节 什么是统计学
一、统计的含义与本质 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统计学的学科性质 四、统计学的作用
第二节 统计数据类型与研究方法
2、什么是权数?它是怎样影响算术平均数的?如何正确选择权数?
3、计算和应用平均数指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什么是标志变异指标?有何作用?
5、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
6、什么是是非标志?其平均数和标准差是什么?
7、计算题(重点加强
以教材本章自附习题为重) 教学后记
第四章 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 (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介绍利用抽样资料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方法
董逢谷等编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Hale Waihona Puke 02 [5]《工商统计学》(第三版)
道格拉斯(美)等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6]《商务统计精要》
迈克尔 ·C· 弗莱明等著
中信出版社
2003
[7]《统计学原理》(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第一版)
黄良文主编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年6月
[8]《统计预测与决策》
徐国祥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
[9]《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
何晓群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10]《统计学原理》(第三版)
李洁明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11]《新统计学概论》(日)
森田优三
日本评论社
3、什么是抽样极限误差
它与抽样平均误差有何关系?
4、抽样平均误差与抽样极限误差在抽样估计中各自发挥着什么作用?
5、说明置信区间的范围和可靠性的关系?
6、什么叫估计量?评价估计量优劣有哪些标准?
7、确定必要样本单位数有何意义?必要样本单位数受哪些因素影响?
7.8、计算题(重点加强
袁卫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统计学》(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系列)
徐建邦等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3】《统计学》(修订第二版)
高嘉英等主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复习
思考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其研究对象有哪些特点?
教学重点
和难点 平均指标、离散指标和形状指标的意义与作用;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标准差和离散系数的计算方法
教法说明 直接讲陈
实例教学
提问
讨论
练习 教学进程 第一节 集中趋势的描述
一、集中趋势与平均指标 二、数值平均数 三、位置平均数
第二节 离中趋势的描述
1974
[12] 《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美)
Michael R.Middleton,中国水利出版社
1997 教学目的
和
教学要求 使学生能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
并能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有关经济问题
为国民经济的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字资料
第三节 统计图表
一、统计表 二、统计图 主要参考资料 【1】 《统计学》(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
袁卫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统计学》(修订第二版)
高嘉英等主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因此
在教学上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统计指标的核算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
完成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
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和综合使用能力
教学重点
和 难 点 重点 综合指标、动态数列、统计指数、抽样估计、相关与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