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熟人社会形态的形成及其特点的研究
论熟人社会的人情
论熟人社会的人情一、本文概述《论熟人社会的人情》是一篇深入剖析熟人社会中人情现象的文章。
熟人社会,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形态,其特点在于人际关系的紧密性和情感纽带的重要性。
在这种社会结构中,人情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媒介,更是维系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互动的关键因素。
本文旨在探讨熟人社会中的人情现象,分析其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进而思考如何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理性看待和处理人情关系。
文章首先界定了熟人社会的概念,并阐述了人情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通过具体案例和理论分析,揭示了人情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人情关系对个人行为、社会交往以及社会秩序的影响。
文章提出了在熟人社会中理性看待和处理人情关系的建议,以期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平衡情感与理性,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通过对熟人社会人情现象的深入剖析,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一现象的本质和内涵,提高人们在复杂人际关系中的应对能力,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二、熟人社会的特点熟人社会,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形态,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关系的紧密性:在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非常紧密。
这种紧密性不仅体现在血缘、地缘等自然关系上,还体现在因长期共同生活、工作而形成的社交网络中。
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高,关系纽带强。
信息的透明性:由于熟人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紧密,信息传播的速度快且范围广。
个人的行为、言语、思想等往往能迅速在熟人圈内传播开来,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
这种信息的透明性使得人们的行为受到更多的监督和约束。
行为的规范性:在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传统习俗、道德规范、社会舆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种行为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
人们普遍遵守这些规范,以维护熟人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情感的丰富性:熟人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不仅仅是简单的利益关系,更多的是基于情感的联系。
大学生朋辈关系及特性
朋辈,有别于前辈和晚辈,是年龄、经历、情感和追求极其相似的一群人,同感力是连接朋辈的最大正能量。
1.东北师范大学关于朋辈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朋辈心理辅导是由受训或督导过的非专业人员提供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具有互助性、易接受性与广泛性等优势与特点,近年来备受我国高校的重视。
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中的运用如雨后春笋,这种新型的帮助学生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的方式方法能够更加快捷有效的开展活动、获得学生的认可,并且解决心理教师师资薄弱等问题,但应更加朋辈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因此研究和开发朋辈心理辅导对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东北地区某高校36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该地区大学生人际关系水平现状,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人际关系水平整体较好,总均分在良好状态之上。
2.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在专业、年级、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3.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水平在生源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本研究通过8次干预训练来观察朋辈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改善的效果。
结果显示:1.朋辈心理辅导能够从整体上有效缓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困扰程度。
2.接受了朋辈心理辅导的大学生在人际沟通、交友交际、待人接物能力、异性正常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3.朋辈心理辅导的方式促进了同辈之间的沟通,并且能够充分发挥非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帮助作用,极大的缓解了目前高校心理教师辅导力量的不足。
4.对朋辈心理辅导的方式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思考可以运用到实践当中。
2.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与特点依照不同线索,大学生人际关系可分为多种类型。
按照交往的范围可分为三类,即个体与个体之间,如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家庭、学生与班级之间的关系;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如班级与班级之间。
如果按照社会学的分类,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和趣缘关系。
高校巡察的“熟人社会”之困表现形式、根源探讨与破解之道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So<8 Sc=@<s )2021年5月第22卷第3期7ay 2021Vol. 22 No.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高校巡察的“熟人社会”之困:表现形式、根源探讨与破解之道张学龙,李玉峰摘要:“讲人情”“给面子”是“熟人社会”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动逻辑,这与以强调信念、规矩、责任和原则为 价值取向的从严治党逻辑构成根本冲突。
由于在巡察中所处地位、角色、职能和心理均不相同,“熟人社会”之困在巡 察方和被巡察方的表现各异,且随着巡察工作过程而有所变化。
造成高校巡察“熟人社会”之困的根源和因素是多方 面、多层次的,既与高校巡察工作体制机制有关,又与传统文化和社会心理有关,同时也与高校巡察所处的阶段有关% 破解“熟人社会”之困,应树立规矩意识,抵消人情影响;斩断利益链条,防止利益冲突;优化工作机制,解除后顾之忧; 选优配强干部,激发担当作为;提升巡察质效,赢得干群信任。
关键词:高校巡察;熟人社会;'内监督;人情收稿日期:2020-10-19基金项目: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教育廉政理论研究)“系统推进高校巡察工作的 逻辑、现况、进路研究” (19JDJYLZ05);四川大学2020年党政管理服务研究项目“高校巡察’熟人社会’监督难的表现 形式与破解之道研究”(2020DZYJ-17)作者简介:张学龙,西南交通大学党政办公室,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廉政理论与实践研究,E-mail : zhang xuelong@ swjtu. cn ;李玉峰,四川大学。
一、引论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国传统社会时提出了一个极富创造性的概念一“熟人社会”。
他在其著作 《乡土中国》中以经验事实为基础,分析了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结构特征,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以血缘、亲 缘、地缘为基础形成人际交互关系网络,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⑴。
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及问题
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及问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人际交往中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遇到的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问题进行探讨。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之一是多元化。
在大学校园里,我们能够接触到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同学,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兴趣爱好。
这种多元化的特点让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能够更加开阔眼界,拓展视野,学会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观点。
另一个特点是自我意识强烈。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成长阶段,他们对自我形象和自我认知有着强烈的需求。
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常常会表现出自我中心主义,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关注。
这种自我意识强烈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此外,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还包括情感丰富和情绪化。
作为青春期的年轻人,大学生常常情绪起伏较大,对于友情、爱情等情感问题更是特别敏感。
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可能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导致关系的裂痕。
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大学生在面对不同的人际关系时,往往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利益关系、情感关系、社会关系等。
这种复杂性容易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困惑和疲惫。
另一个问题是人际关系的虚假性。
在大学校园里,有些人为了取得他人的好感和支持,可能会做一些虚假的表演,掩饰自己的真实面目。
这种虚假性会导致人际关系的不真实和不稳定。
此外,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还可能面临着人际冲突和沟通问题。
在处理人际冲突时,大学生常常表现出缺乏宽容和沟通技巧,导致问题无法有效解决,从而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稳定。
综上所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问题是多方面的。
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需要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尊重、包容他人,保持真诚和坦率的沟通,以及处理人际冲突时保持冷静和理性。
这样才能在人际交往中收获更多的友谊和支持,实现自我和他人的共同发展。
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研究zz
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研究①——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6个班级的学生为例郑木溪摘要:本文以社会学角色理论为理论视野,运用同期群研究方法和内容分析方法,对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每个年级2个班级共6个班级进行了高职生人际关系研究,以年级为维度,总结出了高职生人际关系特点和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高职院校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学生工作提供相应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高职生;人际关系;特点;问题引言高职生人际关系是高职生在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与他人结成的一种社会和心理上的联系,主要包括与家人(主要为父母)关系、师生关系、同学朋友关系及与社会其他人关系等多个维度。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心理和行为过程,是人与人最基本的交流活动,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就业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高职生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工作者和班主任了解高职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对高职生因人际关系不畅而产生的相关问题有一定的预见性,从而进行相应的干预和指导,让高职生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保障其健康成长。
①本文研究成果主要适用于普通高职生,对于个体性较强的高职生特殊群体(家庭经济困难、残疾等)可在本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其具体情况进行个案研究。
一、高职生的社会角色与人际关系(一)社会角色理论“角色”本来是戏剧中的名词,指的是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
社会角色指的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角色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涵义:一是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二是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三是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四是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其他角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任何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其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互联系。
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及调和技巧研究
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及调和技巧研究大学生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群体,他们在大学期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这就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然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与其他群体有不同之处,需要他们采取不同的调和技巧。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1.多元化的交友圈: 大学是一个多样化和包容性的环境。
在这里,大学生可以结交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
这种多元化的交友圈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机会和挑战。
2.心态容易被影响: 大学生往往处于年轻的、易受影响的状态。
他们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他人的言行影响,情绪波动也较为明显。
3.人生观价值观不同: 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于这样的情况,大学生往往会对他人的想法和行为产生质疑和反对。
4.互帮互助的互联网社交: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社交工具。
在网络社交中,大学生可以更轻松地与朋友、同学、老师等人进行联系和交流。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和技巧1.尊重差异: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尊重差异,不要将自己的意见或价值标准强加于他人。
对于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应该以理性和宽容的态度去对待。
2.学会倾听: 大学生在交往中要学会倾听,耐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回应。
倾听不仅可以增加自身的思想深度和广度,同时也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3.谦虚谨慎: 大学生在交往中应该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并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
在沟通中,不要轻易下结论或做出评价,以免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
4.适度交流: 在交流中,大学生应该掌握适度的交流技巧,不要话多得让人感到厌烦,也不要一个劲地让别人听自己说。
同时,避免使用过激的措辞或危险的玩笑,以免影响人际关系。
5.正确认识互联网社交: 在使用互联网社交的时候,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它的作用和局限性,避免过度依赖,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互联网社交中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利益。
三、总结人际交往是大学生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大学生发展个人能力所必需的一部分。
浅析熟人社会现象的危害及对策
浅析熟人社会现象的危害及对策浅析熟人社会现象的危害及对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我国要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报告还指出,要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与此相对,我们目前所处的正是一个发展中的法治社会,或者说还存在着熟人社会的现象,权力运行缺乏公开监督,社会的公平、公正正受到严峻挑战。
熟人社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他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有着基于血缘、地缘的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
在这种熟人社会中,背景和关系成为典型话语,“办事找熟人”、“熟人好办事”成为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
熟人社会说到底就是以人治来代替法治,其表现如:办事不讲规则和程序,处处论“交情”、讲“关系”;把功夫下到人上,而不是下到事上;“多个朋友多条路”,有熟人就能“摆平”成为社会“潜规则”等等,其弊端是显而易见,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可谓不大。
第一、破坏规则,无视法纪。
中国历来是一个“人情社会”,有着“礼尚往来”的传统,但一旦礼大于法,以“关系”代替制度,“人情”代替法律,就会弱化法制,破坏法纪,使得社会公平正义的天平发生倾斜。
熟人社会之所以大行其道,实际上就是一种公权私用的现象。
办事所依据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亲密程度、感情深浅程度,而非制度和规定。
公共权力被用来解决私人利益问题,熟人关系成为人们追求私人利益的工具和手段。
权力的滥用同熟人社会相结合,就极易产生以权谋私、任人唯亲、拉关系、走后门等现象。
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屡屡在廉洁问题上“栽跟头”,应该说与这种社会生态不无关联。
第二、破坏公平,阻碍发展。
在熟人社会里,社会公平受到破坏。
比如排队,因为你有熟人而插队节省了自己的时间,然而别人却因此额外增加了排队的时间,实际上就是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在其他一些领域,情况同样如此,利用熟人关系谋取私人利益损害的就是公众的利益。
大学生社交论文-浅析高校学生小团体现象
大学生社交论文-浅析高校学生小团体现象摘要:高校学生小团体对学生群体发展有着较大影响,因此,分析了高校学生小团体的成因及其表现出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原则和方向。
关键词:小团体;成因;原则;方向高校学生往往会根据各自的地缘、业缘、趣缘、舍缘等结为小团体,他们的组织是松散的、利益驱动是多元的、行为模式是非正式的。
这些小团体的普遍存在,对学生群体主流文化的引导、行为模式的示范、群体目标的达成都有着较大影响。
因此,加强对小团体现象的研究,分析其成因及其表现出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引导小团体发挥其积极因素以促进整体组织发展。
一、高校学生小团体的成因(一)内在原因1.群体组织自身固有要求。
小团体是群体组织的最小组织形式。
人是社会性动物,有社会交往的需求。
学生之间在学习生活中产生交往行为,从而结成亲近关系,进而形成小团体。
2.高校学生群体主体意识自我的生发。
学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主体意识凸显,会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群体空间。
(二)外在原因1.地缘因素。
大部分高校的生源构成都几乎涵盖了全国各省市,大学生初来乍到,不自觉地会主动寻找本地学生组织团体,如“同乡会”、“老乡会”等。
到大学后期,长时期居住同一寝室,生活相互感染,情感相互依赖,会不自觉地多以寝室形象出现在生活中。
其言语多表现为如“我们寝室”、“我们宿舍”等等。
2.业缘因素。
由于专业一样,班级相同,课程设置相似,许多学习生活都是以专业班级为单位开展的,学生同窗同门意识就会显著增强。
这种小团体不仅存在于同一班级,而且尤以同专业跨年级交往最为显著。
其言语多表现为如“我班同学”、“我师兄”等等。
3.趣缘因素。
学生会根据自身性情爱好等不自觉地凑在一起,所谓人以群分,就是这个道理。
由于该原因而结成的小团体也正是我们最常见到的。
该种小团体,最为开放,也最为严谨。
不论生源地、学院、专业、班级的异同,因此最为开放;而又最讲究兴趣志向的相投相知,因此最为严谨。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类型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类型第一,大学生之间相互关系应该是一种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关系。
1、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处于同一年龄阶段,彼此之间没有尊卑长幼的差异。
2、大学生都是受教育的对象,一般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更不存在人身依附和隶附关系。
3、大学生尚未投身社会,彼此之间亦无地位高低之别。
4、大学生尽管来自不同的地方,风俗习惯、语音系统等虽然不同,然而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一般都能自我解决和整合。
第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比较理性、纯洁、真诚。
大学生正处于求知阶段,思想比较单纯,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向往和自信。
因此在日常交往中总是崇尚高雅,鄙视庸俗;崇尚真诚,鄙视虚伪;较少带有功利色彩。
第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相对比较简单、稳定。
大学生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在校园内,其接触的对象主要是同学和老师,交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切磋学问、关心国事、探讨人生、抚慰鼓励。
交往方式主要是接触交谈。
因此,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相对是比较简单的。
而且同一年级同一专业的大学生要一起生活、学习好几年。
往往娱乐活动或以宿舍、或以班为单位,相濡以沫、相知相识,即使彼此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一般不会有较大的波动,所以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比较稳定。
第四,认知因素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
研究证明,影响人际关系的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在不同层面学生中有着不同的特点。
中小学生交往联谊偏重于兴趣、爱好和义气,没有明显的防范心理。
而大学生交往兴趣、爱好偏重于联谊,常常带有防范心理。
明显的表现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有较强的主见和选择能力,即认知能力。
什么人能较往,什么人不能交往,已能分清良莠,择善交往。
第五,学生虚拟交往。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有一些大学生渐趋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因为在这里可以找到暂时的精神寄托,找到自己的位置。
因此,在大学校园常常展开关于“网聊是有聊还是无聊”的辩论赛。
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
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学生已成为一个庞大而多样化的群体。
他们是社会的未来,也是社会的希望。
高校学生有着独特的社会特征,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描述。
一、学习压力大高校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面临着来自学业的巨大压力。
课业繁重、学科知识的深入和广博,都需要高校学生付出较大的努力和时间。
他们要应对各种考试,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等,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
二、兴趣广泛高校学生通常具有丰富的兴趣爱好。
他们在校园中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学术讲座、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
他们热衷于参加各种社团组织,如学生会、社团、俱乐部等,以满足自己的兴趣需求和社交需求。
高校学生通常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
三、思想开放高校学生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他们具有较为开放的思想。
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对各种观点和思想持有较为宽容的态度。
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思辨和思考,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他们对社会问题和时事热点保持关注,积极参与社会讨论和公共事务。
四、创新意识强高校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富有创造力。
高校学生通常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他们鼓励多样化的思维模式,勇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
五、社会责任感强高校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和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
高校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创新。
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积极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高校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具有独特的社会特征。
他们面临学习压力大,但兴趣广泛,思想开放,创新意识强,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高校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将在未来的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关注高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特点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特点戴尔﹒卡耐基说过: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 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 另外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的技巧”。
可见, 人际关系的好坏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
对于大学生来说,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活的需要, 更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
人际交往是每个大学生不可缺少的“必修课”, 大学生通过交往、沟通、交流感情, 建立友谊, 切磋学问, 探讨人生。
大学生的交往效果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 也影响着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因此,培养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特点1、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教师与学生, 是大学校园里的两大基本群体。
师生关系, 同学关系是和大学生联系最紧密的。
教师是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 师生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在学校的健康的学习成长。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是大学生人格模仿的对象。
与教师交往也是大学生知识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往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前提; 同时师生关系也是一种业缘关系, 师生之间心理距离小, 心理相容度高, 教师对学生充满爱护与关爱, 学生对老师充满尊敬与敬仰, 师生关系是一种纯洁而无私的人际关系。
同学是大学生交往的基本关系, 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
大学校园里的同学关系总的说是和谐、友好的。
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是最普遍, 也是最微妙和复杂的。
一方面, 大学生年龄相仿经历相同, 兴趣爱好相近, 共同生活在一个集体, 学习相同的专业, 沟通与交往容易; 另一方面,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个性气质差异, 再加上大学生空间距离小, 交往密度高而且自我空间狭小, 而对人际交往的期望较高, 一旦得不到满足, 容易采取消极退避的态度。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 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
大学生人际信任社会认知特点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社会认知特点研究一、概述在社会的各种关系中,人际信任无疑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桥梁。
特别是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里,人际信任的重要性更为凸显。
大学生处于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认知、情感、价值观都在这一过程中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在这一关键时期,了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社会认知特点,不仅有助于指导他们的社交行为,还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校园文化和良好的社会风气。
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不仅体现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还影响着他们参与社团活动、组建团队、处理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
在复杂的社交环境中,大学生如何理解、建立并维护人际信任,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学术表现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
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已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
人际信任作为社会交往的核心要素之一,对于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
它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心理健康,还影响着其社会适应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
研究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社会认知特点,有助于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和社会交往模式。
理论意义: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可以丰富和发展现有的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为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和人际关系构建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现实意义:该研究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了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认知特点,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管理和人才培养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研究结果还可以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子女的社交行为。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社会认知特点,以期为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研究目的与问题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社会认知特点,揭示其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考察高职生的大五人格特质、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关系--社会心理学论文-社会学论文
考察高职生的大五人格特质、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关系--社会心理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被广泛呼吁。
绝大多数大学生愿意与人合作共享成果,集体意识强烈,利他观念及行为与非利他相比处于极显着的高水平上。
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却又表现出囿于小而全不求人的行为之中。
多种因素可以激发亲社会行为动机,而助人者的人格特征是很重要的因素,具有强烈的社会动机,相信自己有影响力,有适合情境特殊能力的人,同情理解他人的与责任感和利他行为正相关。
而这需要研究的深入探索,提高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倾向。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某一积极心理品质、积极行为的发展可以有效预防和抑制某些消极心理品质及消极行为。
因此,对高职生的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对当前高职生日益突出的问题行为的预防和减少意义重大。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它受到人类社会的肯定与鼓励。
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亲社会行为已引起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教育心理学家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促使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将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为其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也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
因此,探讨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至今为止,考虑到亲社会行为对社会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已有许多研究考察了亲社会行为的前因变量。
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1)助人者特征,即人格特征;(2)受助者特征,如女性比男性更易得到他人的帮助;(3)环境因素:如榜样作用、他人在场、社会期望、逃避情境的难度都会影响个体的亲社会行为。
尽管前人的研究已经考察过助人者的人格特征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但是却没有系统性地探索过人格特征对亲社会的影响过程,有研究认为积极人格会对亲社会行为有积极影响,但是没有探讨消极的人格特征对亲社会行为有哪些作用。
且没有探讨过这种影响机制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大学生亲社会人格结构及特点的初步研究
大学生亲社会人格结构及特点的初步研究
倪霞玲 寇彧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875)
摘要:亲社会人格是导致个体做出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往的研究者,通过理论假设和自然情景下的研究,探索出了亲社会人格的组合体,把多种人格变量纳入到这一组合体中,但是却未能指出各人格变量之间的关系。
为了探明亲社会人格所包含的具体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将词汇学的方法和文献检索的方法相结合,以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预实验中,采用自由提名的方法,由124名普通大学生提名所有能描述亲社会个体人格特点的词汇,然后由研究者编码,将提名较多的96个词汇编成评定问卷。
在正式研究中,让411名大学生在7点量表上进行词汇评定,采用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描述亲社会人格的63个词汇,以及亲社会人格三个主要的因子。
因子一包括六种特质:宽容性、责任感、利他性、随和、友好性以及自律性,将其命名为宽容-友好;因子二包括社交性、乐观性和率真性等三种人格特质,将其命名为活泼-率真;因子三包括低调、情绪性和勤奋三种特质,将其命名为内省-严谨。
在这些特质中,勤奋这一特质在三个公共因子上都有较高的载荷,其归属问题还需进一步验证,暂时将它归入载荷最高的因子——内省人格中。
验证性因素分析和项目分析的结果表明,上述模型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和拟合度。
对大学生的亲社会人格特点进行分析,也发现大学生具有比较鲜明的亲社会性,男女生具有比较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是年级差异不是很显著。
关键词:亲社会人格 结构 词汇学 大学生
44。
在“生人社会”中建立“熟人关系”对大学“同乡会”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社会2012·6CJS第32卷在“生人社会”中建立“熟人关系”对大学“同乡会”的社会心理学分析杨宜音 张曙光*作者1:杨宜音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Author 1:YANG Yiyin,Institute ofSoci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E-mail:yiyiny2003@yahoo.com.cn;作者2:张曙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Author 2:ZHANG Shuguang,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本文的访谈资料来自张曙光硕士论文《同乡交往的社会表征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例》。
摘 要:本文以半结构化的访谈方法,通过分析在读大学生的同乡交往,试图探讨异地求学的大学生在进入“生人社会”后,如何通过同乡会这一特殊的、具有社团组织和关系网络双重特点的平台,适应学校生活,完成身份转换。
研究发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概念的两种形成机制———“关系化”与“类别化”之间实际发生了相互缠绕、竞争与协商,导致了“关系化”的“我们”概念以新的形式———“关系的类别化”与“类别的关系化”———出现,而看似作为一个组织的同乡会,在性质上却仍然没有脱离差序格局所包含的“关系网”的含义。
借此研究,可以窥见社会转型期由“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过渡的身份协商过程的基调。
关键词:同乡会 生人社会 熟人关系 关系的类别化 类别的关系化 差序格局Looking for Familiar Faces in a Sea of Strangers:A Social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Hometown Associations onCollege CampusYANG Yiyin ZHANG ShuguangAbstract:As crystallization of“group-self relation”and“intergroup relation,”the concept of“we”can be formed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in twodifferent channels:through“guanxilization”or“categorization.”The formercontributes to the salience of“the larger self”and the formation of“the patternof difference sequence,”and the latter contributes to the salience of·851·“collective-self”and the formation of“the pattern of group.”As for whichchannel to come into play,it depends on context priming and the guidance ofvalue orientation.Besides,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underlyingthese two channels ma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Socially interacting with one’s hometown people(tongxiang)is a long-standing common phenomenon that can be found everywhere in China.Sampling from college students,this study use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ogain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intercour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hocame from the same hometown(tongxiang)so as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between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of the dual channelsaforementioned,and to find out whether a“hometown association”was morelike a club or like a guanxi network.This study has found that the dual mechanisms intertwine,compete,andnegotiate with each other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among collegetongxiang,which in turn has contributed to the alternating appearance of theguanxilized“self”and the categorized“self”in new forms.To be morespecific,such a phenomenon is related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identity of“tongxiang”:Being a component in“the pattern of difference sequence”existing in one’s hometown,it is likely to serve as the basis of guanxi,andalso of a social identity due to the sharing of some features.When collegestudents move out of hometown to a new place for education,tongxiangrelation is probably the closest relation only second to kinship in the system ofguanxi.Propelled by the need of self-positioning in a new social setting andthe cognitive set derived from“the pattern of difference sequence,”theinteraction among three factors of“relative accessibility,”“normative fit,”and“comparative fit”make“tongxiang”a salient category in the self-categorization process,just as the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has described,namely,“the categorization of guanxi.”With dyadic social intercourse thatfollows,individual and categorical relations evolve into 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which begin to push the guanxilized self and the somewhatretired categorized self into competition.This usually will result in the salienceof the guanxilized self that can be alternatively called“concept guanxilization.”Two requisites are needed,though:“relative accessibility of tongxiang”and“mutual attraction of expressiveness and instrumentality.”Overall,“guanxilization”overrides“categorization”in the social intercourses among·951·在“生人社会”中建立“熟人关系”tongxiang,and hometown associations(at least on college campus)are morelike guanxi networks than clubs.The current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Chineseare still relying upon guanxilization as a critical path in social intercourse.Keywords:hometown association,the stranger society,acquaintancesnetwork,the categorization of guanxi,concept guanxilization,the pattern ofdifference sequence一、问题的提出借助经验研究,一些学者采用“个体化”视角来讨论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变迁(阎云翔,2006;贝克等,20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9, 8(11), 1940-1944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9 in Hans. /journal/asshttps:///10.12677/ass.2019.811265Research on the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Formation in the UniversityQingbin HanOffice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Anshan LiaoningReceived: Nov. 1st, 2019; accepted: Nov. 13th, 2019; published: Nov. 20th, 2019AbstractThe governanc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s an obvious tendency or characteristic of “administration”, and also presents an obvious social form of acquaintance. The existence of social forms of acquaintan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governance process and political ecology of universities.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forms of acquaintan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f great academic valu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ocial form of acquaintan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makes a simple explanation and prediction of their influence.KeywordsUniversity Governance, Bureaucracy, Acquaintances Society高校熟人社会形态的形成及其特点的研究韩清滨鞍山师范学院教务处,辽宁鞍山收稿日期:2019年11月1日;录用日期:2019年11月13日;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0日摘要我国高校治理具有明显的“行政化”倾向或特点,同时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熟人社会形态。
高校熟人社会形态的存在对高校治理结构、治理过程以及政治生态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也是实现我国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必须予以充分考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关于高校熟人社会形态形成的研究具有重韩清滨大学术价值。
本文在分析高校熟人社会形成的基础上,对其特点进行归纳,并对其产生的影响作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大学治理,科层制,熟人社会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高校作为现代专门教育机构在整个社会文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文化功能,就其内部治理结构与过程而言,我国高校不仅具有较强的科层制特点,也兼具较为明显的熟人社会形态。
这种熟人社会形态与科层制共同发挥作用,塑造了大学的治理结构,主导着大学的治理过程,形成了高校真实的政治生态。
然而在我国,高校熟人社会形态是被作为一种既定的普遍的社会事实来直接使用的,事实上,有关高校熟人社会形态形成、特点的理论分析存在诸多误解与错误,急需理论上的解说。
2. 高校熟人社会的形成2.1. 熟人社会的概念在中国学术语境中,熟人社会一般用来说明或解释传统乡土社会的某些特点,普遍的将这个概念的发明权归入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名下。
他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这样论述,“在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所影响的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1]。
概括来说,熟人社会是指人与人之间因血缘、地缘、业缘、物缘、神缘等所形成的一种紧密型的私人关系,这种关系所构成的关系网,就是熟人社会。
熟人社会的内部运作机制以及个人的行为逻辑与所谓的陌生人社会是有着较大的区别的。
熟人社会形态的出现一般意味着对正式制度的规避与非正式规则的泛滥,情感、关系、面子、背景以及利益互惠等所形成的体制机制主宰着真实的社会生活与交往,“人熟是宝”、“熟人好办事”正是其世俗化功利化的形象表达。
目前,从社会变迁的角度而言,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历史变迁,正经历着从一个传统农业社会向一个大型工商社会的“蜕变”,传统社会的结构、价值、规范以及一切社会文化中的细节都发生了深刻的不可逆转的变化,体现在人际关上,即是一个陌生人世界的逐步形成。
非常有趣的是,这种民族国家内部的“陌生化”进程是与最广泛意义上的“全球化”同步进行的。
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形成了小小的“地球村”,而在一个文化体内却形成了一个陌生人世界,人们的交往需要庞大的刚性制度来维系,这是当代民族国家存在的唯一形式。
探讨在大型工商社会里即一个最广泛意义上的陌生人社会里,最狭义的熟人社会的形成机制问题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过程。
通过对大量的市场经济组织(企业)、NGO组织以及体制内的“单位”,甚至一个平常的居民社区的有效观察,我们发现尽管这些“观测节点”较比传统“超稳定结构社会”(金观涛语)的人口流动速率要高许多,但现代人生活或生产的时空环境还是相对稳定的。
这根源于人类对稳定的价值体系以及安定的秩序的“刚性”需求。
随之而来的则是各种利益的结合以及社会文化网络的形成,在人际关系层面则表现为一种不同于陌生人社会的一种私人信任与亲密关系及其规则。
这种广义上的文化韩清滨(精神与物质层面均包括)需求正是形成熟人社会的基本动力,是熟人社会形态形成机制的逻辑起点。
事实上,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一直交互相存的、共生的,都属于是人类社会生活所特有的“气质”,它会一直存在下去。
2.2. 样本、形成与机制高校作为现代专门教育机构,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是知识传授与价值熏陶的场所。
但大学的“围墙”内,不仅仅是学生与教师,而是存在着大量的行政管理人员,我们的观察节点性人物就是这一中层干部群体,他们是高校行政管理系统中的“连接点”,一边是校级领导,另一方面是广大的教职员工。
他们在整个大学治理以及真实的大学政治生态中扮演着重大角色。
一个典型的大学组织机构如下所述[2][3]。
“中层干部”与校级领导以及各二级学院的班子成员,共同组成了一个熟人社会。
这种现代教育组织里的小型熟人社会或熟人社会形态是有根据的。
我们判断一个高校是否具有熟人社会形态,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观测:第一,是否存在权力中心人物;第二,是否存在非制度化的利益互惠;第三,是否具备高度交往频率;第四,是否具有情感上的信任与依赖[2];第五,时间是否足够长;第六,是否具有一定的或相对的封闭性。
中国目前大约有三千所大学,因此研究样本或对象的数量是惊人的,但好在中国的大学也具有较强的同质化倾向,因此观察与测度研究样本工作上是可以实现的。
作为在大学工作的一员,我们既是观察者也是学校治理过程的实际参与者。
只要保持足够的“距离感”,一个长期在高校工作的人是可以感受与掌握这些基本事实的。
这种方法在社会学上被称为参与观察法,是实地调研方法中的一种。
通过长期的观察与思考,我们认为,高校熟人社会一般是围绕校党委书记与校长两大权力中心人物渐次形成了两大“政治圈子”。
一方面,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高校治理的基本结构,以校党委书记为核心的党权,以校长为核心的行政权,塑造了高校基本的政治权力关系网略。
这两种权力系统都具有严格的科层制特点。
另一方面,围绕着这两大权力系统发育出一种稳定的熟人关系,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正式制度界定的私人权利与义务关系。
这种正式的权力体系以及私人的熟人社会关系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塑造了高校真实的政治生态。
需要强调的是,高校的熟人社会形态因着各种制度条件、精神条件以及物质条件的不同,较之其他类型的熟人社会有着比较突出的特点,本文将逐一将其概括出来。
3. 高校熟人社会的特点熟人社会所呈现出的一般性特点,主要包括:(1) 人情交往的普遍性。
在以血缘、地缘、业缘、物缘、神缘编织而成的熟人网络里,人情交往成了这个网络里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分。
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则,结成了相互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帮助、互通音讯的交往团体,团体里的人都不能逃脱这个圈子,否则就失去了在这个团体生存的合法性,情感贯穿着团体生活的各个方面;(2) 封闭性和排他性。
“熟人社会”易于形成有共同利益的小团体,于是就有了“自己人”“外人”“圈内人”“圈外人”“我群”“他群”的区分,会形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派性问题;(3) 强调私人关系处理法则而忽视正式制度的规范,也就是说某种类型的“潜规则”横行[4]。
高校熟人社会现象或形态的出现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通过与其他类型熟人社会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
现归纳如下。
3.1. 高校熟人社会的类型特点首先,从熟人社会现象发生的场域来看,这种熟人现象发生在较为现代的大学或高校的治理过程之韩清滨中。
从整个社会结构来看,我国已经是一个大型工商社会,也就是说,中国社会从整体范围上讲是一个陌生人社会,整个社会的基本运作基本上是由“法治”来维系。
作为现代专门教育机构的高校,以其独立的法律人格存在于一个广泛意义上的陌生人世界,但他的内部却呈现出熟人社会现象,是一种大型陌生人社会中的小型熟人社会。
这种社会性质是与传统乡土社会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
说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是某种类型的熟人社会,是指整个社会是由无数个小型熟人社区组成的,是分而治之,在整体意义上不存在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所需要的法治与政治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