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峰 教案
天津市宝坻区大白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神女峰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选读》

天津市宝坻区大白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神女峰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选读》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一、教学目标:1. 了解舒婷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掌握《神女峰》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舒婷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
2. 《神女峰》诗歌的内容解析。
3. 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分析。
三、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舒婷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经历对作品的影响。
2. 阅读诗歌:学生自读《神女峰》,理解诗歌内容和意境。
3. 解析诗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练习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回答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学生能理解《神女峰》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
第二章:诗歌内容解析一、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神女峰》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 分析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解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神女峰》诗歌的内容解析。
2. 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分析。
3. 诗歌意境的体验和表达。
三、教学步骤:1. 引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 阅读诗歌:学生阅读《神女峰》,注意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
3. 解析象征主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如神女峰的象征意义等。
4. 体验意境: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体验诗歌的意境,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解析《神女峰》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 学生能分析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
3. 学生能表达自己对诗歌意境的感受和理解。
第三章:诗歌主题思想分析一、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神女峰》诗歌的主题思想。
2. 分析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和性别观念。
【素材】神女峰教案

《神女峰》教案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能主动地去读诗、品诗。
2、让学生朗读、感悟诗,提高其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3、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引导学生朗读及感悟诗。
难点: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视频音频材料、写一首示例诗。
学生准备:查阅相关书籍或依托导学案认识作者,预习诗歌。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课前欣赏的MV歌曲导入,不断激发学生对神女的好奇心,从而自然引入课题。
(二)听一听1、听听神女的爱情故事2、听听学生对爱情的理解,继而过渡到让学生积极探求舒婷在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爱情观。
(三)读一读1、一读和二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划分好节奏,读出语气语调。
2、三读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整体感知诗歌韵味。
并试着揣摩诗人的心意,看看她对传统妇道有怎样的反思。
(四)品一品(此处为合作探究部分,也是重点部分。
)该环节以小组讨论为基本形式,通过“整首诗歌哪些诗句最打动你,你有什么感触?”这个问题,老师抛砖引玉,学生得到启发,合作探讨出意见,并畅所欲言。
老师作为学生的帮助者,引导学生探讨的进度和深度,并有意识的提高其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直到学生在这过程中基本领会这首诗歌的内涵,以及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表现出来的爱情观。
(五)悟一悟通过寻找全诗的主旨句的方式,小结这首诗的真正内涵,即呼吁女性抖落封建节烈枷锁,自由解放,大胆追求俗世的幸福。
(六)写一写展示现代社会中人格自由独立的几位女性,她们充分的证明爱情、从一而终、一世孤苦并不应该是女性生活的全部。
女性本可以抖落社会和自身的因袭重担,走上自己现实的美好人生路。
为将全诗的情感和主旨推向,让学生写一写鼓励神女的话,让她大胆放下虚名,追求尘世的幸福。
最后学生做展示,师做分享。
六、教学反思。
人教版语文选修系列《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神女峰》教案

人教版语文选修系列《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神女峰》教案《神女峰》教案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读诗,品诗。
2、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究质疑精神。
3、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引导学生朗读及感悟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教学设计理念1、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生成。
2、教学内容的生成者由师生双方共同担当3、质疑探究中的放与收教学过程一、导语请问在座的各位同学去过长江三峡吗,神女峰高距长江巫峡北岸,一片巨石突兀于清风云霞之中,因其形状像一个女子的身姿,而衍生出许多的神话传说。
其中有一个最为著名,把神女峰叫做“望夫石” 一位女子的丈夫因故远行,女子便每天爬上高高的山峰极目远眺,思念丈夫,无论风吹雨打,严寒酷暑,天天如此,久而久之,便化做巫峡上的一座山峰,人们为了纪念她,把她命名为神女峰,又称为望夫石。
多么美丽又忧伤的故事,这块耸立在巫峡江岸上的山石,作为女性坚贞的化身备受礼赞。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令多少人一洒同情之泪。
而中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舒婷也坐着游船慕名前往游览参观时,她呈现给我们的又是一座怎样的神女峰呢,二、学生感受性诵读初读《神女峰》你感受最深的是主题,还是细腻的语言,丰富的意象,还是复杂的情感,特别的结构, 请你按照你自己确定的学习主题,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
三、学生自主研读欣赏生: 我选择的学习主题是意象。
诗人借千古传颂的神女峰表达了自己对封建节烈观,男权意识的批判。
对于一个围绕人们几千年的老问题,诗人让一个自然奇景和文化胜迹来承载,可谓独具法眼,另辟蹊径。
生: 我选择的学习主题是语言。
“挥舞花帕”—“突然收回”—“捂住眼睛”细微传情的动作描写,表明了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多情善感,感情细腻的女性。
3[1]5《神女峰》教案1.doc
![3[1]5《神女峰》教案1.doc](https://img.taocdn.com/s3/m/d307152289eb172dec63b716.png)
3.5《神女峰》教案2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读诗,品诗。
2、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究质疑精神。
3、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引导学生圳读及感悟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一、导语(幻灯:课题,投影〃神女峰〃图片)请问在座的各位同学去过长江三峡吗?(生:没有)没去过也不要紧,老师找了几张三峡的照片让大家-•饱眼福。
(展示三峡图片)大家知道这座山峰叫什么峰?(生神女峰)为什么叫神女峰?(生2:形状像一个女了的形彖),神女峰高距长江巫峡北岸,一片巨石突兀于清风云霞Z屮,因其形状像一个女子的身姿,而衍生出许多的神话传说。
其屮有一个最为著名,把神女峰叫做“望夫石〃,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个的传说?生5 —位女子的丈夫因故远行,女子便每天爬上高高的山峰极忖远眺,思念丈夫,无论风吹雨打,严寒酷暑,天天如此,久而久之,便化做巫峡上的一座山峰, 人们为了纪念她,把她命名为神女峰,又称为望夫石。
多么美丽又忧伤的故事,这块耸立在巫峡江岸上的山石,作为女性坚贞的化身备受礼赞。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令多少人一洒同情之泪。
而屮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舒婷也坐着游船慕名前往游览参观时,她呈现给我们的乂是一座怎样的神女峰呢?(设计理念:我认为,诗歌教学的关键在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让他们带着极大的兴趣和激情去感悟诗。
因此,导语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我努力使它既切合教学内容,乂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能让学生带着儿分新奇、儿分兴奋、儿分自豪很快地进入状态。
)。
二、学生感受性诵读好,下面请大家自由放声进行感受性诵读,然后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你的阅读初体验。
师:你觉得这是一篇怎样的诗?你感受如何就如何说,不必拘束?把自己最本真的感受说岀来。
生5:这是一首很有感染力的诗。
生6:是一首很伤感,朦胧的诗。
师:同学们的感受特别皱锐,表述也特别直门。
神女峰公开课教案

神女峰公开课教案第一篇:神女峰公开课教案神女峰公开课教案英林中学洪金杯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读诗,品诗。
2、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究质疑精神。
3、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引导学生朗读及感悟诗。
2、通过赏析诗句,概括出这首诗的主题。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一、导入(幻灯:课题,投影“神女峰”图片)大家有听说过“神女峰”(又名“望夫石”)的传说吗?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峰》。
两赋写楚怀王梦中亲幸了巫山神女,神女便树立了永远忠贞于他的志节。
怀王死后,他的儿子襄王和宋玉游巫山,神女虽一度对宋玉萌生爱意,又被襄王苦苦追求,却终于理性战胜情欲,毅然表示要永远忠于怀王,不再与别人恋爱。
沿着这一逻辑,民间传说又补充了神女日夜凝望怀王,日久化为石柱,成了人们万世景仰的偶像等内容。
于是,神女峰便成了不嫁二男、贞节重于生命的文化标本。
二、作者及朦胧诗简介1、舒婷,当代女诗人,主要作品:《双桅船》(1982)、《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会唱歌的鸢尾花》(1986)、《始祖鸟》(1992)、《舒婷的诗》(1994)。
2、朦胧诗,产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强调个体的生存价值。
内容含蓄隽(juàn)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
代表诗人还有顾城、北岛等,都在《今天》上发表诗歌。
三、诵读感悟1、请学生个人诵读。
2、班级分成四个小组,进行小组朗诵。
3、听配乐朗诵《神女峰》。
指导学生朗诵,如“江涛,高一声,低一声”三个简单的观念排列极大增强了诗歌形式上的美,读起来简单明亮,循环往复,又有音韵上的美。
通过朗诵,让学生把握本诗的主题,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
《神女峰》教案

《神女峰》教案《神女峰》教案《神女峰》教案舒婷的《神女峰》首先把神女还原成人,从而注入人的性灵和应有的情感,这是对传统的妇女地位及爱情观念“新的背叛”。
是诗人继《致橡树》之后对一种充满人性关怀的新爱情观的向往与呼唤。
问题探究一、怎样理解诗中的神女意象?关于巫山神女的神话有多种版本,战国时代楚国的宋玉有《高唐》《神女》诸赋,曾写到楚王与神女的缠绵,当然是为了迎合权力;在民间则有神女为爱情坚贞守节的说法,居然化身为一块望夫石。
精巧的神女峰是爱情价值的具象形式。
这样一个凄恻缠绵的爱情神话母题,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令多少人一掬同情之泪。
在诗人眼里,神女不是神,她不相信神女的爱心会变成石头。
神女仍是众姐妹中的一员,是一个超越时空的中国妇女的化身。
因而,在诗人潜意识里,一种背叛的洪流已在涌动,沿袭千年的伦理观终于动摇、崩塌了:“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神女的人性终于得以熠熠闪现和复归。
诗人运用意象化的抒情方式,凭借神女浪漫柔美的意象与诗人优雅温婉的灵性,把这份千古之爱言说得蕴藉而有分寸。
二、如何理解和评价“新的背叛”?诗人要勇敢地打破神女坚贞守节成为经典标本的神话,关于背叛的言说意蕴却又不仅仅止于爱情,它指向一切对正常人性构成束缚的礼教的锁链。
因为这是在思想和感情还比较禁锢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个人感情的合法性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所以,为诗人所说的“背叛”就显得惊心动魄,视为“新的背叛”。
《神女峰》从中国妇女的历史命运和现实处境的感受、思考出发,延伸和深入了作者“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切”的总主题。
三、如何理解“为眺望远天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的深意?“神女”获得的受赞美、受欣赏的地位和品格,其实是长期的封建社会和至今仍有影响力的封建意识加在她身上的束缚和禁锢,属于一种传统的妇女价值观。
神女被当做异乎寻常的坚贞的化身来瞻仰,她生存的意义在于“眺望远天杳鹤”,必须失去她自己独立的人格,失去了作为一个真实的、普通人的生活权利,即“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神女峰教案-教学设计

《神女峰》教学建议
这首取材于神话传说的现代朦胧诗,在传统中翻出新意,体会本诗蕴涵的事理应该是教学中的重点。
一、预习准备。
分组朗读,由学生评出读得最好的小组,推举代表再次朗诵。
二、深入理解。
1.诵读全诗,体会本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出现在第一节中,当众人向神女峰挥舞手帕时,抒情主人公却“突然收回”手;当人们四散离去时,她却伫立船尾沉思。
这些出乎意料的行动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外化。
这些行为代表了诗人对巫山神女超出常人的思考。
历史上巫山神女是中国古代忠贞妇女的化身,赢得了历代文人的赞颂与传唱,但诗人却对神女投去同情、伤感、惋惜的目光,面对神女,她心潮起伏。
2.细读全诗,作旁批点评。
(1)学生挑选自己印象深刻的精彩诗句,对其深刻内涵、表达效果进行简单评价。
(2)对于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句子做记号,进行思考,然后在全班提出讨论,大家共同解决。
3.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全班共同讨论。
这是一些可能理解有困难的句子:
“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这是诗人对巫山神女发出的深情询问,人不可能心如死灰、心如顽石,诗人赋予神女以常人脆弱的真实的情感。
“遥望远天的杳鹤”是神女对杳不可及的爱情的固守,这种固守可以理解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指错过世间真挚的爱情。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诗人号召中国妇女摆脱千年的历史重压,抛却虚浮的贞节牌坊,在真情的寻觅中活出自我,这是诗人赋予神女的新时代的叛逆精神。
小说《神女峰》教案:体验文学情感与思想的碰撞

小说《神女峰》是由著名作家张爱玲所写的一部文学作品。
该小说以电影艺术家秦小岚的视角来展现了当时的文艺圈和上海滩黑帮的生活。
小说中的情感与思想的碰撞,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非凡的文学体验,使人们深刻地了解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海文艺圈中的女性生存状态的描绘。
秦小岚是一个追求自由的女性,她不仅在工作上要求高,同时也依靠她独立坚强的性格摆脱了传统意义上被视为女性弱点的软弱和依赖。
然而,她的性格却让她陷入了“三角”之中。
尽管她极力想要摆脱这种困境,但无论她采取什么行动,最终都无法逃脱心灵上的痛苦。
小说中也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上海滩黑帮的人物形象。
从小说中的描写,可以看出,上海滩黑帮的人们是一个具有极强生存能力的群体,他们染指了一切,甚至不惜杀人利己。
他们拥有着巨大的财富,许多人们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从事着各种危险的活动。
这些人物形象既体现了中国社会的现实生活,又深入了解了当时上海滩黑帮的黑暗一面,而作者深刻地刻画人物形象本身也是为读者提供感性思考和情感体验的引导。
此外,小说中还呈现出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比如,在小说中的人物中,具有典型的青年文艺群体,他们追求着艺术的自由和精神上的独立性。
但如何确立自己的职业地位和艺术方向,如何承受异性千丝万缕的纠葛和自身文化体验与社会习惯之间的冲突,等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让我们感觉到,在人生道路上,个体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不断摩擦和碰撞是不可避免的,而这种体验又常常是在人们恢复正常生活和继续前行的同时,在心灵上留下了深深地烙印。
在小说《神女峰》中,作者张爱玲以独到的视角和人物原创展现了文艺圈和上海滩黑帮人物形象,展现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群体事件和个体问题,是其中情感和思想的碰撞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体验文学的不同层次。
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不仅仅是感性体验和思考小说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操作,而且在读者的心灵深处,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思考,乃至于对于现实和理想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神女峰教案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是<<神女峰>>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全诗抒情的最高峰。这是新时期的女性发出基于生命本真的呼唤,她呼吁女性们大胆的去追求俗世的幸福,为爱而思想的斗争,而不要为了什么“好女人”的虚名牺牲自己的未来。作为朦胧诗一分子舒婷的《神女峰》体现了朦胧诗的艺术特色,而最后一句更是这种朦胧特点的聚合。它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烂漫的诗歌美的感受。属于喜忧参半吧,我个人认为优的地方多一些。
首先从诗歌本身的艺术性方面进行赏析:“挥舞花帕”、“突然收回”、“捂住眼睛”这些细微的传情动作,首先就表明了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多情善感感情细腻的女性,只有女性才会有如此细腻传神的表情和动作,这里的三个动作,貌似平行的排比其实是一种非常有序地推进,“挥舞、突然、捂住”这三个动作是连接性的,也是对照性的,它生动地放映了抒情主人公心理变奏的过程."江涛/高一声/低一声"这也是一种诗歌艺术的展现,它展现了诗人高超成熟的诗歌艺术,这三个简单的有形排列极大的增加了诗歌“建筑美”的功效,而“高一声,低一声”其本身并不含多大的意义色彩,但它却是全诗音乐性的一个重要注脚,该诗本来是全篇都极富有音乐感的,像一首柔美的小夜曲一样幽婉动人,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轻易地体察到这一点,“高一声,低一声”这种简单明亮、循环反复的明显的音乐性,这是诗篇的音乐性的一个窗口,让人由此就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全诗音乐性的流动和变奏。"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做为一位真诚而本色的女诗人,舒婷在这一句诗里面鲜明地显示了女性立场,她的整首诗歌也都渗透着一种鲜明的女性意识。这一句诗体现了一种对女性深切理解和关切,其欲说还休,委婉细腻的表达方式全然是女性的。而且舒婷并没有单调枯燥地直接高喊反对封建礼教的口号,而是通过“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来为女子宣讲自己追求解放的心理。"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全诗抒情的最高峰。这是新时期的女性发出基于生命本真的呼唤,她呼吁女性们大胆的去追求俗世的幸福,为爱而哭为爱而笑,而不要为
天津市宝坻区大白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神女峰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选读》

天津市宝坻区大白庄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神女峰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散文选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神女峰》诗歌;(2)分析并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了解作者席慕蓉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价诗歌;(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和人文精神;(2)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价值观;(3)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和传统价值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和语句翻译;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 诗歌主题思想和作者观点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的理解;2.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内涵的解读;3. 作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传递。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诗歌全文、作者简介、相关背景资料等;2. 准备相关参考资料和思考题;3.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整理学习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席慕蓉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境,标记不理解的地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和分析,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深入解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价诗歌,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作者观点。
6. 诗歌欣赏:让学生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7.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和传统价值的认识。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9.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写作能力。
10.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神女峰2---1页教案

《神女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朦胧诗派”,理解诗中“神女”“杳鹤”等意象的意蕴;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整体感知,学生自主讨论理解诗中“神女”等意象的意蕴,归纳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出写作手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掌握阅读朦胧诗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朗诵配乐,音乐视频。
教学方法:诵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一、导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三峡美景。
(PPT图片展示,最后一幅为神女峰)这是什么峰?神女峰,神女峰又叫望夫石,传说一位女子的丈夫外出,多年未归,女子便每天到山崖上去眺望,天长日久便化为了石柱。
后来,经过民间流传,神女便成为了不嫁二夫、贞节重于生命的文化偶像。
二、品读——整体感知(一)初读感知:都说好诗是读出来的,首先自由朗读,思考“这是一首的诗”(二)朗读指导:老师讲解朗读注意事项“江涛/高一声/低一声”,“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
(注意语气和节奏感)(三)配乐朗诵:现在,同学们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坐着小船,顺流而行,远远地望见了还在那儿守候的神女。
带着这样的感情,请同学们朗读感知课文。
三、品味——读懂诗意(一)背景介绍神女峰,位于长江巫峡的北岸,人们坐船顺流而下,便能看见云雾缭绕里,一位女子静立山中,若颦若喜,十分动人。
通过刚才反复地朗读这首《神女峰》,同学们读懂这首诗到底在讲什么没有?似乎懂了,但又没全懂,朦朦胧胧的,这就是大多数人读这类诗的第一感觉。
接下来,老师就要给大家介绍这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朦胧诗派”。
时间:1980年开始(文革1976年结束)代表:舒婷(《致橡树》《神女峰》《惠安女子》)、北岛、顾城、江河、杨炼。
诗派特点:情感表达上,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艺术手法上,大量运用隐喻、象征、通感等手法。
精神内涵三层面:一是批判黑暗的社会,渴望光明;二是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对“人”本身价值的特别关注。
《神女峰》教案设计

《神女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相关信息。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分析,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和主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理解神女峰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女性的命运。
2、教学难点(1)体会诗歌中复杂的情感,如赞美、质疑、批判等。
(2)让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中如何看待传统的女性形象和价值观念。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的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关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分析法:对诗歌的语言、意象、结构等进行分析,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神女峰的图片或讲述相关传说,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神女峰的初步印象和了解。
2、作者与背景介绍(1)简要介绍作者舒婷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讲述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社会对女性的看法和期望。
3、朗读诗歌(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语调、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诗歌的情感。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诗歌分析(1)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神女峰”“金光菊”“女贞子”等,探讨它们所代表的意义。
(2)解读诗歌的语言,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和精准。
(3)分析诗歌的结构,如开头的引入、中间的描写和结尾的升华。
5、情感探究(1)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所表达的对神女峰的复杂情感,包括赞美、同情、质疑等。
(2)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谈谈对这种情感的看法。
6、主题探讨(1)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探讨女性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追求平等和自由。
7、拓展延伸(1)让学生比较《神女峰》与其他描写女性形象的诗歌,分析其异同。
(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首关于女性主题的短诗。
神女峰精品教案

神女峰【教课目的】1.激发学生朗诵诗歌的兴趣,指引学生主动地去读诗,品诗。
2.指引学生朗诵、感悟诗,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研究怀疑精神。
3.领会诗中对传统女性看法的批评,以及对新爱情观的神往和呼喊。
【教课要点】1.激发学生学诗的热忱,指引学生朗诵及感悟诗。
2.经过赏析诗句,归纳出这首诗的主题。
【教课难点】领会诗中对传统女性看法的批评,以及对新爱情观的神往和呼喊。
【教课过程】一、导入大家有听闻过“神女峰” (别名“望夫石”)的传说吗?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峰》。
两赋写楚怀王梦中亲幸了巫山神女,神女便建立了永久忠贞于他的志节。
怀王死后,他的儿子襄王和宋玉游巫山,神女虽一度对宋玉萌发爱意,又被襄王苦苦追求,却终于理性战胜情欲,断然表示要永久忠于怀王,不再与他人恋爱。
沿着这一逻辑,民间传说又增补了神女昼夜凝视怀王,日久化为石柱,成了人们万世仰慕的偶像等内容。
于是,神女峰便成了不嫁二男、贞节重于生命的文化标本。
二、作者及模糊诗简介1.舒婷,今世女诗人,主要作品:《双桅船》( 1982)、《舒婷顾城抒怀诗选》(1982)、《会唱歌的鸢尾花》(1986)、《鼻祖鸟》(1992)、《舒婷的诗》( 1994)。
2.模糊诗,产生于70 年月末、 80 年月初,重申个体的生计价值。
内容委婉隽(ju àn)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常常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建一种模糊的艺术形象或境界,进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令人获取特别的审美享受。
代表诗人还有顾城、北岛等,都在《今天》上发布诗歌。
三、朗读感悟1.请学生个人朗读。
2.班级分红四个小组,进行小组朗诵。
3.听配乐朗诵《神女峰》。
指导学生朗诵,如“江涛,高一声,低一声”三个简单的看法摆列极大加强了诗歌形式上的美,读起来简单光亮,周而复始,又有音韵上的美。
经过朗诵,让学生掌握本诗的主题,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看法去判断,用自己的思想去创新。
四、研读赏析舒婷说:“我能够损失机间,错过一些时机,在情绪与心境中受到一些困难,但我不放弃作为一个女人的独立和自尊。
《神女峰》教学设计

《神女峰》教学设计武清区杨村一中于长华《神女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读诗,品诗。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究质疑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呼唤充满人性关怀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引导学生朗读及感悟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呼唤充满人性关怀的爱情观。
教学过程:一、导语入境(课前播放孙楠韩红的歌曲《美丽的神话》)神话传说中美丽的主人公早已远去,但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历经千年,被深深的刻进善良的人们心中,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为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蒙上了一层美丽而神秘的面纱。
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子身上,她早已被风化成了一尊石像,这就是著名的神女峰。
同学们知道神女峰的传说吗?(幻灯展示)多么美丽又忧伤的故事,正如歌中所唱:“万世沧桑惟有爱是永远的神话,潮起潮落始终不悔真爱的相约。
”这种不渝的承诺将这女子定格在巫峡江岸的山峰上,作为女性坚贞的化身备受礼赞。
而中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舒婷也坐着游船慕名前往游览参观时,她呈现给我们的又是一座怎样的神女峰呢?让我们走进诗歌,走近神女,一起去聆听这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
二、初读感受大声诵读诗歌,说出阅读的初体验,不必拘泥,最好是真实感受。
在同学理解的基础上,介绍舒婷印象,便于后面的深入理解。
(幻灯展示)幻灯展示舒婷印象——古代诗歌不用说,就是五四新诗出现后,一直还是男性主宰诗坛,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新时期到来之前,1979年到1980年舒婷的出现,像一只轻灵的燕子,预示着女性诗歌春天的到来。
作为一位真诚而本色的女诗人,舒婷自然而然的显示了女性立场,她的诗歌也渗透着一种鲜明的女性意识,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那我们在读诗的过程中体会一下,哪些地方体现了女性独特的视角和立场。
三、探究质疑找同学说出喜欢的或比较有感觉的诗句,女性独特之处:语言,意象,情感等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女峰》教案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读诗、品诗;学习诗人善于在传统中翻出新意的构思立意和多种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诗,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鉴赏能力和探究质疑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理解诗人对“人的价值”的关怀。
二.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诗人善于在传统中翻出新意的构思立意和多种表现手法。
2.难点: 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理解诗人对“人的价值”的关怀。
三.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幻灯片呈现神女峰的图片:在长江巫峡北岸高踞一座状如少女、风姿绰约的山峰,人们称之为“神女峰”。
一直以来无数游人不远万里前来观看,不仅因为其美妙的身姿,还因为关于神女峰那些动人的传说。
同学们是否听过关于神女峰的故事呢?学生发言。
【明确】神女峰主要取意于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
两赋写楚怀王梦中亲幸了巫山神女,神女便立志永远忠贞于他。
怀王死后,他的儿子襄王和宋玉游巫山,一度被襄王苦苦追求,但最终毅然表示要永远忠于怀王。
神女峰成了爱情贞洁观念的一种象征,千百年来为人们争相传颂。
女诗人舒婷在游览神女峰时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歌《神女峰》,面对神女峰,舒婷会有怎样的思考呢?(二) 初读诗歌,定基调1.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停顿、重音,初步体会全诗感情基调。
2.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范读。
3.播放朗读,学生齐读课文。
【提问】初步读完诗歌之后,同学们能否用一个字或词来概括整首诗歌的基调,也就是说读完之后你最直接的感受是怎样的?【设想】学生应该能感觉出诗歌的基调整体是低沉的,感伤的,并不是欢愉的,但同时也是朦胧的,模糊的。
(三) 重读诗歌,探原因【小组讨论,质疑探究】初步读完诗歌之后,同学感觉心情是沉重的、感伤的。
分三个小组,分别就诗歌的三小节讨论:1.作者在游览神女峰时究竟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而感伤?2.你从哪里读出了伤感?请从诗歌中找出相关语句或意象,说说你的理解。
3.作者对神女持怎样的态度?请第一小组的同学从第一小节中找出相关信息,举手回答。
【明确】第一小节:在这一部分出现两类人,二者形成鲜明对比,一是抒情主人公,在此可以理解为作者;二是“人们”。
两种人面对神女峰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
“各色花帕”表明这不是部分人,而是很多人,而且这些崇拜者大多都是女性,这一行为意味着她们已经成为传统妇德观念的赞美者,并对自身命运毫不自知,因此争相挥舞“花帕”,然后迅速“四散离去”。
(为此感伤)与人们的盲目追捧所不同,“我”是一个觉醒者,面对众多女性对象征着爱情忠贞的神女峰顶礼膜拜这一行为,我“(突然)收回”,并“(紧紧)捂住”“(还)站”(感伤的表现)在船尾,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出作者当时内心激荡和翻腾着无比复杂的情感,所以“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以及“高一声、第一声”的江涛不仅仅是景物描写,更是作者思绪的外化。
我对人们的行为感到耻辱、忧愤和痛心、无奈,对神女的遭遇深感悲伤、惋惜和同情、遗憾。
【朗读】学生重点朗读“江涛/高一声/低一声”,反复读,体会和把握诗情。
【板书】我——觉悟者动作描写人们——追捧者对比请第二小组的同学从第二小节中找出相关信息,举手回答。
第二小节:思考1.直接体现感伤基调的短语“美丽的忧伤”,为什么“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这个梦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是关于爱情的神话传说,传达出对爱情的执着与忠贞,所以在代代传颂中备受赞美。
然而它虽然美丽,对无数女性而言却是悲剧,是时代和外界强加的,之后无数女性对被强加的道德约束丝毫不自知,并且延续千年,这更是一种悲剧。
“但是”句作者提出质疑,神女她的心不是石头,也是血肉之躯,她是人,不是神。
2.“为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包含作者怎样的态度?【抓意象】“杳”,会意字,上为“木”,下为“日”,表示太阳落在树木下,天色已昏暗。
后有遥远、幽深、渺茫之意,“远天的杳鹤”暗指等待的无望和遥遥无期,虚妄的空名,无望的等候。
无数次的“春江月明”不禁让人想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它们也许代表着美好的青春年华,也许是真实美好的现世生活,虽平凡但却触手可及。
这两个具有鲜明反差的意象组合在一起,使形象更鲜明,更能突出问题的悲哀与沉重。
【辨态度】“神女”获得的地位和品格,其实是长期的封建社会和至今仍有影响力的封建意识加在她身上的束缚和禁锢,属于一种传统的妇女价值观。
神女被当做异乎寻常的坚贞的化身来瞻仰,她生存的意义在于“眺望远天杳鹤”,必须失去她自己独立的人格,失去了作为一个真实的、普通人的生活权利,即“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对此,作者的态度含蓄地蕴藏其中,为了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是不可取的。
第三小节:【提示】如果说第一小节中作者的感情是感伤的,到第二小节中作者已经对神女的命运发出深思,那么到第三小节中这种深思和态度倾向表现得更加鲜明和强烈。
请第三小组的同学展示讨论成果,并且思考:哪个字或词最能体现作者这种鲜明的态度呢?为什么?【明确】“背叛”背离反叛,这一词语振聋发聩,惊心动魄,颠覆传统。
诗人要背叛的不仅是神女坚贞守节成为的经典神话,要背叛的也不仅仅止于爱情,它指向一切对正常人性构成束缚的礼教锁链,表现诗人“对人的一种关切”的总主题。
这一声“背叛”是对一切封建传统观念的毅然反叛,是对女性生命本真最挚情的呐喊和呼唤,是女性追求尊严权利的独立宣言!(幻灯片呈现)【抓意象】这种背叛不是诗人单调枯燥地直接高喊出来的,而是借助两个主要意象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来的。
“金光菊”开得肆意灿烂,无拘无束,充满阳光,生机无限,“女贞子”本是植物名,这是被巧妙用来对应封建礼教所要求的女贞,它们卷起的洪流极富视觉冲击力,形象地表现这种背叛情感的恣意汹涌,通过这两个意象来宣讲自己追求解放的心理,使诗歌含蓄朦胧,获得一种意想不到的历史纵深效果。
【现背景】这首诗歌写于1981年,当时的思想和感情还比较禁锢,个人感情的合法性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人们还不太勇于去追求个独立的幸福。
舒婷《神女峰》的出现犹如一道闪电,激励着无数依然被封建礼教束缚的人勇敢地去挣脱思想的束缚,努力去找寻和拥抱属于自己的幸福。
我们看到了一个勇敢的,觉醒的诗人形象。
事实上,舒婷一直致力于对女性命运的思考,这在她的其他作品中也有反映,让我们一起来齐读舒婷后来的一篇散文《女祠的阴影》。
【拓阅读】(幻灯投影,学生齐读)(幻灯:去年在安徽歙州牌坊群,参观全国惟一的的女性祠堂。
里面供奉的无非是贞女节妇;是《烈女传》的注释与续篇吧……从”五四”反封建至今,八十年过去了。
我们对女性的奉献.牺牲.大义大仁大勇精神除了赞美褒扬之外,是否常常记住还要替她们惋惜.愤怒,并且援助鼓励她寻找自我的同时,也发扬一下男性自己的民主意识和奉献牺牲精神?我不是个女权主义者,在我的事业与女人职责中,我根据自己的天性与生活准则比较侧重家庭,我清楚我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我可以损失时间,错过一些机会,在情绪与心境中遭到一些困难,但我不放弃做为一个女人的独立和自尊。
——舒婷《女祠的阴影》【知作者】如大家熟知的《致橡树》,齐读这一小节: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辨态度】如果说前一节中作者的态度是隐晦的,含蓄的,“为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到这一小节中作者的感情达到最高峰,“与其/ 在悬崖上/ 展览千年,不如 / 在爱人肩头 / 痛哭一晚”,既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全诗的抒情高潮所在。
【明确】“与其……不如”这个句式就像一架人道价值的天平,“一晚”和“千年”形成强烈而鲜明的对照,在悬崖上展览千年,虽然可作为贞洁的典范为人礼赞,却不能享受生存的快乐,只能是被风干的一个虚幻祭品。
“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虽然短暂,但却经历真实的生命过程和情感体验,是鲜活的血肉之躯,自然地呼应了前面“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可谓四两拨千斤,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小结】这种基于生命本真的向往和呼唤,是对传统道德训诫的背叛,也是对被男权文化异化扭曲的女性自我的背叛。
颠覆了千百年来关于忠贞的古老诠释,第一个从女性生命角度揭示出这个爱情传说的悲剧性质。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女人,应该确定自己的位置,争取自己的权利,不放弃做为一个女人的独立与尊严。
这是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
(四) 再读诗歌,谈启示读完这首诗歌后,你能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提示】学生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联系:(1)当下女性地位和作用2013年3月9日周碧华的博客:“昨天,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怀化市70后美女市长李晖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不太适应别人叫我美女市长,我更愿意成为一个没有性别符号、能够为老百姓所认同的好市长。
’李晖市长之所以要公众忘记她的性别,其实源于一种心理,即公众对女性从政的偏见。
”新时期,较之以前,女性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无论是政坛还是商界都出现无数女性形象,如韩国总统朴槿惠,泰国总理英拉,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等等,再如重庆的同学非常熟悉的龙湖地产吴亚军,乡村基李红,甚至很多我们所熟知的人,这是否意味着传统的封建思想束缚已经不存在了呢?我们该如何看待当前形势下的女性地位?【提示】孙中山先生曾言:“世界少不了女人,如少了女人,这个世界将失去了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七十的善,百分之百的美。
”希望这真善美不只是男人眼中的风景,而是真正属于她们自己!新时期女生(性)惟有自尊自爱自强,方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新时期男生(性)惟有大度雍容,尊重女性,不怀偏见,自立自强,方显男人本色!(2)生活态度【参考】1. 活在当下。
有这样一则故事,弟子问师父:"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师答道:“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
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
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
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不要为了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风景不在过去,也不在远方,风景就在身旁。
莫沉迷过去,也勿好高骛远,活在当下,把握当下。
2. 关于爱。
对生活,对世界要有一颗充满热爱的美好心灵,去积极发现美,感悟美,这种爱,不仅仅限于爱情,它可以是热爱、博爱,也可以是悲悯怜爱,要敢爱,会爱,学会用爱涵养自己的心灵,“让它像春日的阳光那样温暖,像晶莹的水珠那样透明,像浩瀚的大海那样深邃”。
3.勇于冲破束缚。
挣脱思想的束缚和生活中一切有形的、无形的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