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纠错分析: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解析分项版之 专题10 人类与地理环
2020年高考试题解析地理学科分项版专题10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020年高考广东卷)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图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A.上海、天津B.广东、福建C.海南、贵州D.辽宁、山东(2020年高考浙江卷)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
读图2(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5-6题。
5.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特点和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由图中的箭头所指的方向,结合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特点,澳大利亚种植的小麦主要供牲畜饲料,部分出口,而绵羊的出口量很大,故可以判断第(4)幅图最能说明澳大利亚农业地域类型特征。
6.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①土壤盐碱化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③钙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A. ①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②【答案】A【解析】因该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背风坡降水较少,水资源不足,因大量引用河水,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盆地因引水漫灌,极易造成盆地土壤盐碱化。
(2020年高考北京卷)40.(23分)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
202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大气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降低风速,吸附飘尘水文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土壤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降水生物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答案】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十一)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十一):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
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
在自然环境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晚2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更有赚头的绿色食品。
据此完成1—2题。
1.“慢生鸭”饲养者在利于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B.共同性原则C.公正性原则D.公平性原则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②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③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④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下图是“北京市某监测点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图”。
读图, 回答下列各题。
1.该监测点附近的主要污染源可能是( )A.工业生产B.居民生活C.建筑工地D.交通运输2.图中污染物引起的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光化学烟雾B.全球变暖C.紫外线增多D.臭氧层破坏3.下列行为既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是( )A.拒用“一次性”产品B.分类回收垃圾C.增加私家汽车D.发展乡镇企业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北京市推出16种野草替代人工草坪增加绿地面积, 减少了维护人工草坪景观所需要的大量除草剂和化肥。
同时,试点采用18种吸附PM2.5的植物,配置乔木、灌木和草搭配的绿化带。
1.与人工草坪相比,野草( )A.更加美观整齐B.减少灌溉用水量C.破坏生态环境D.易造成土壤污染2.吸附PM 2.5能力强的绿化带应优先布局在( )A.城市道路两侧B.京密引水渠沿线C.人口密集区域D.郊野公园的绿地3.北京市绿化的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4、蚯蚓具有喜温、喜湿的生活习性,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
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6.1人地关系与环境问题课件新人教版
关键能力
能力 人地关系及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分析
(2015·北京)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 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 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 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 3 767 米)。据此,回答下题。
1.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
破坏 氯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
空出现臭氧空洞
自然:地形造成酸性气体不易扩散; 世界:西欧、北
酸雨 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硫、 美、日本;中国:
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南方地区
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一般可分为政策、法规性的措施,工程、技术类的措施,
宣传、教育类的措施等,应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分析。具体分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 的协调发展
第一讲 人地关系与环境问题
考纲呈现
考情统计
素养目标
综合思维:从时空综合的角度
1. 人 地 关 系
认识区域环境问题的分布差
思 想 的 历 史 2015·课 标 全 国 异,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区
演变
Ⅱ·T37(3)、(4) 域环境问题的成因
2.人类所面 乌梁素海水污染 人地协调观:结合区域环境问
环境污染 (2018·安徽江淮十校三模)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弃物,有 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 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弃物。中国曾是全球 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洋垃圾的进口热潮开始于20世纪 末。2017年7月18日,中国正式通知世界贸易组织,从2017年年 底开始将不再接收外来垃圾,包括废弃塑胶、纸类、废弃炉渣
临 的 主 要 环 的原因及措施 题,通过原因分析探究环境问
高中地理知识点: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微信号wegzdl
收录于话题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分布
1、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原因
典型事例
资源短缺
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短缺
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
华北平原用水紧张,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
自然植被遭破坏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的消失
共同性原则
①地方性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的整体协调;②许多跨国界的全球性问题必须进行全球合作;③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等
3、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比较
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目标
单纯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追求产值、利润增长以及物质财富增加)
二、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可持续发展实施的前提是明确其内涵和原则,具体内容如下表示: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生态持续发展
基础
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经济持续发展
条件
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社公平性原则
①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②代际之间的纵向公平性;③人类生存与其他物种生存的公平性;④各国有权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
持续性原则
①面对有限的地球面积和有限的地球承载力,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②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等
2020年高考浙江版高考地理 9_专题九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专题九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挖命题【考情探究】5年考情考点内容解读要求考题示例考查点预测热度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①环境问题的概念和成因②环境问题的分类c a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b 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b 2016浙江4月选考,6,2分2016浙江4月选考,28(4),4分全球变暖的影响大气污染的成因★★★☆☆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①可持续发展的概念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a b5.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b6.控制人口规模人口规模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 7.转变发展模式①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②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b b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途径8.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持续利用的措施d2018浙江4月选考,11—12,4分2018浙江4月选考,20,2分2018浙江4月选考,29(3),8分2017浙江11月选考,7,2分2017浙江11月选考,23,2分2017浙江11月选考,28(2),4分2017浙江4月选考,1,2分2017浙江4月选考,2,2分能源资源的利用清洁生产的效益生态农业的效益铁路修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水污染的措施灌溉方式改变的环境效益能源输出变化的影响能源使用变化对环境的保护★★★★☆分析解读 本专题内容包括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该专题内容与选修《环境保护》有关内容联系紧密。
从近几年的考试看,单纯考查本专题内容的试题较少,常常以漫画材料、古谚语、生活现象等素材形式为命题背景,设计成选择题或填空题进行考查。
在题目设计中,“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常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相结合。
预测会延续上述命题特点,围绕资源问题、生态问题、环境污染等话题,注重对环境污染的成因及解决措施、生态破坏的成因及解决措施、资源问题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措施等方面的考查。
高中地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高中地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高中地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能量和生命相互作用的学科,也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在地理学的研究中,经常会涉及到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协调发展是指人类和地理环境之间相互调适、相互促进,共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因此,探讨高中地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尤为必要的。
一、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意义协调发展旨在实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共生,让人类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够尽可能地发挥自身优势,满足生产、生活和文化需求,并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另外,协调发展还意味着解决环境问题,减少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保护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健康。
因此,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因素1.人口问题人口的数量和分布对地球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当人口数量过多时,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而人口的分布更是影响到地域的资源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在协调人类和地理环境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好人口问题。
2. 城市化问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土地利用和环境问题经常成为瓶颈,城市人口的密集度和污染程度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解决好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问题。
3. 资源问题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不仅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会对地球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三、推动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1.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指坚持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协调发展,避免或最小化对环境的破坏,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发展。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需要推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共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利用效益,保护生态系统,确保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推广环保科技环保科技是推动环保发展、培育产业增长、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点考向分析及典型例题精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高考命题规律命题角度1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2019全国Ⅲ,1~2)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第1~2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废料B.原料C.能源D.产品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答案:1.B 2.C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可知,该系统对厨余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可以提取生物油脂等产品,在生产沼气过程中也会产生废渣,故厨余垃圾是自动处理系统中的原料,B项正确,A、D两项错误。
厨余垃圾利用过程中会产生沼气,利用沼气发电,但其不是该系统中的能源,C项错误。
第2题,据图可知,该工艺流程在生产沼气过程中会产生废渣而不是利用废渣生产沼气,A项错误。
利用提取的生物油脂生产工业油脂而不是利用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B项错误。
利用有机渣生产沼气,同时会有废渣产生,C项正确,D项错误。
(2015四川·9~10)农业化肥使用会增加河水中的N-,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会增加河水中的P-。
下表为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长江、黄河四条河流中N-和P-的浓度数据。
读表完成第3~4题。
3.表中代表亚马孙河的序号是()A.①B.②C.③D.④4.若只考虑河流补给,黄河中游河水流经下游,N-和P-的浓度()A.均显著增加B.均不会增加C.N-减少P-增加D.N-增加P-减少答案:3.C 4.B解析:第3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密西西比河、长江、黄河流域均为人口较为密集、人类活动影响深刻的地方,因此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排放出的水污染物质均较多,而亚马孙河流域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极小,因此水污染物质浓度也应最低。
2020版高考地理(人教版)教师用书:第24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24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
(2)人类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
2.环境问题的成因(1)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2)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3.环境问题的分布全球性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危及人类的生存局域性环境污染等,有些演变成社会公害,制约经济发展和危害人体健康城市环境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达国家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以及发达国家污染严重工业的转移,环境问题更为严峻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2.可持续发展(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3)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
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面临的挑战①人口众多:庞大的人口数量,尤其是低素质的人口过多。
②资源相对短缺:人均占有量较少,利用率较低。
③极大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仍在发展,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2)行动: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循环经济。
手段环境无害化技术核心提高生态效益方式环境友好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实践工业发展清洁生产农业推行生态农业公众适度消费微点1人地关系示意图微点2人地关系和环境问题的产生微点3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环境污染是指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水污染、大气污染等。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人类和地理环境协调发展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透析: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一、典例引领1.下图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甲、乙两圈表示的是人类社会和环境,箭头表示两者之间的影响力。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各选项中,对图中含义解读正确的是( )A.甲表示环境,乙表示人类社会B.在阶段①,人类与环境没有关系C.在阶段③,人地矛盾最尖锐D.箭头b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2)下列认识或行为与图中所示的思想演变过程对应组合正确的是( )A.①——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①——涸泽而渔,焚林而猎C.②——伐木为薪,围湖造田D.③——科技发达,人地矛盾达到顶峰(1)A (2)C [第(1)题,阶段①,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很有限,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此时人们受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支配,只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的作用;阶段②,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认为自然是人类可任意开发和利用的对象,一味夸大人类社会的作用,这是人类中心论思想;阶段③,人类体会了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带来的恶果,认识到人类可以认识和改造自然,但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因为自然对人类也有制约作用,这是人地和谐论思想。
第(2)题,“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是可持续发展思想,阶段①显然是不具备的;“涸泽而渔,焚林而猎”“伐木为薪,围湖造田”都是人类中心论思想,且此时人地矛盾达到顶峰;阶段③的人地关系思想主要是人地和谐论,人地矛盾缓解,环境得到改善。
] 2.在我国古代《庄子·齐物论》中出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据此完成(1)~(2)题。
(1)该思想体现了( )A.环境决定论思想B.人类中心论思想C.人定胜天论思想 D.人地协调论思想(2)下列做法符合上述思想的是( )A.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粮食产量B.围湖造田,扩大人类的生产空间C.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桑基鱼塘D.变“北大荒”为“北大仓”(1)D (2)C [由题干可知,该思想主张人类应主动谋求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共生,使人地关系得到协调发展。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专题: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专题: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练习及答案**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选择题(一)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A.原始文明时代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D.环境文明时代2.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1题,原始文明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第2题,农业文明时代,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这一时期土地因素占主要地位。
(二)下图为我国某地农垦糖业循环经济模式图。
读图,回答1--2题:1.该地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黑龙江B.新疆C.山东D.广西2.该循环经济模式( )A.不会产生任何废弃物B.受市场影响最为显著C.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D.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生产解析:1.D 2.C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生产甘蔗,应位于我国南方。
广西是我国最重要的产糖基地,有发展农垦糖业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
第2题,该循环经济模式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弃物,如沼渣等;该模式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既获得了经济效益,又有利于保护环境。
该产业是以原料为导向的产业,受原料影响最为显著。
(三)读图,回答1--2题:1.该城市拟建的大型服装批发城应布局在图中的(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2.近几年影响该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政策C.铁路D.科技解析:1—2、A C 第1题,大型服装批发城应布局在交通便捷的城市边缘或高速公路沿线,所以应布局在①处。
第2题,该城市老城区沿河分布,规模较小,新建工业区沿铁路分布,规模大,故影响该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为铁路。
(四)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进行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
14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练习)解析版
14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选择题。
(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图示意某山区农业生态系统演变过程。
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代表撂荒地(经耕种肥力下降后荒废的土地)、坡耕地、经果林(经济果木林)数量和规模随时间的变化。
读图回答问题。
1.撂荒地、坡耕地、经果林分别对应图中()A.甲乙丙B.乙甲丙C.乙丙甲D.丙甲乙2.随着时间推移,该山区()A.水土流失加剧B.植物种类增加C.聚落向高海拔山区转移D.农业从业人口增加【答案】1.D 2.B【解析】1.根据材料,撂荒地是经耕种肥力下降后荒废的土地,在农业社会,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及人们环保意识低,撂荒地会越来越多,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与环境的关系协调,撂荒地增加速度趋缓甚至停滞、下降,据此,撂荒地对应图示中的丙;该地是山区,适合发展经果林,随着社会发展,经果林种植会越来越多,对应图示的乙线;山区陡坡垦荒会造成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等问题,随着社会进步,坡耕地会减少,据此,图示中的甲线代表坡耕地。
据此分析本题选D。
2.结合图示信息可知,随着时间推移,该山区坡耕地减少,撂荒地减少、经果林增加,说明该山地采取了退耕还林的策略,林木覆盖率上升,水土流失减轻,植物种类增加,生态环境改善。
高海拔山区交通不便,居住条件较差,故聚落一般不会向高海拔山区转移;进入生态化-集约经营阶段后,科技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生产力,农业机械推广,智能设备大量应用,农业生产效率高,但农业从业人口会减少。
据此分析本题选B。
(2021·山东高三其他模拟)美国的玉米带位于北美五大湖以南的广大平原地区,是世界最大的玉米专业化农业生产区,出产了全球约40%的玉米。
大规模、高密度的玉米种植改变了当地的局部气候,形成了极度闷热的室外环境,出现了“玉米汗”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玉米汗”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当地玉米()A.大量吸收短波辐射B.大量释放长波辐射C.密集种植降低风速D.蒸腾提升空气湿度4.“玉米汗”现象对当地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太阳辐射增多B.降水增多C.河流径流减少D.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3.D 4.B【详解】3.玉米作为植物吸收太阳辐射转化为生物能,并不能将大量短波辐射转化为长波辐射,排除A、B;玉米(相对于树木、建筑物和地形起伏等)植株不高,虽能降低近地面风速,但影响的范围和高度有限,难以形成大范围闷热环境,排除C;玉米带大规模种植玉米,蒸腾量巨大,导致大范围空气湿度增大,加剧闷热感,D对。
2020高考地理专题之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点一、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1)崇拜自然:早期的采猎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并且发展缓慢,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恐惧和依赖的关系。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大规模地改造自然,人口开始迅速增长。
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趋于恶化。
但是人类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
例如,在古代中国,逐渐有了保护生物和因地制宜等主张。
(3)征服自然:18世纪以来的工业化时期,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
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在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成社会公害。
在全球范围,大气保温效应和臭氧层被破坏等则危及人类的生存。
(4)谋求人地协调: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缺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环境和发展问题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以联合国召开的一系列环境会议为契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
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不能再走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发展道路,必须寻求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
考点二、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环境问题总的说来,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
广大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主要包括滥伐森林、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破坏植被、不合理灌溉、大量燃煤和使用消耗臭气物质而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和臭气层破坏等,3、大气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酸雨及臭氧层空洞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三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总结学案
第十三单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单元总结
专题回答有关环境问题的模式
雾霾天气会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大气能见度降低。
近年来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呼吸道疾病病例增多,引发了民众的“空气焦虑”。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雾霾天气主要是由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增多造成的。
简述我国中东部地区这种大气污染增多的主要原因。
(2)简述雾霾天气的危害。
(3)简述减少雾霾现象应该采取的措施。
【解析】第(1)题,从工业生产、能源消费结构、燃煤取暖、机动车增多等方面分析即可。
第(2)题,雾霾天气可对人体健康和交通运输造成不利影响。
第(3)题,可从提高资源利用率、植树造林、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等方面分析。
【答案】(1)工业生产粉尘排放量大;能源消费中煤炭的使用比重高;冬季北方地区燃煤取暖;机动车辆增多等。
(2)影响人体健康,影响交通运输等。
(3)转变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广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等。
高考地理复习 专题07 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易错点-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易错点
主标题: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副标题:解释人类当前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利于学生备战高考
关键词:人地关系,环境问题,区域差异
难度:3
重要程度:5
内容:人类当前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易错点:
1.对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认识不清
①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②人类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
2.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理解不清晰
环境问题的产生实质是人口压力过大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导致的。
①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
②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3. 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地域差异掌握不够透彻
发展中国家一般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加之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因此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更加严重。
1 / 1。
2020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备战2021) 必备知识梳理 17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备战2021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备知识梳理
17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开展
1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2.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原因和典型事例
2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开展
1.可持续开展的原那么
实现可持续开展,需要遵循三个根本原那么,分析如下表所示:
2.传统开展观和可持续开展观的区别
3.走可持续开展之路的必然性和途径
(1)中国走可持续开展道路的必然性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①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①深刻的环境危机
(2)中国实施可持续开展的重要途径
(3)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区别。
2020浙江高考地理二轮讲义:专题十二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考查方式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的概念和成因(2)环境问题的分类(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cab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常出现。
多以区域图或某环境问题的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a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形式均常出现。
要求运用可持续发展原理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及意义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ab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2)人口规模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3)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4)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持续利用的措施abbbb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表现1.环境问题的概念和成因(1)概念: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成因①人类对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越来越大,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产生生态破坏。
②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等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越来越多,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污染。
2.环境问题的分类按环境问题的性质可分以下四种: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主要的资源问题及成因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环境问题土地资源陡坡破坏植被,开发耕地湿润地区导致水土流失,肥力下降生态环境破坏干旱、半干旱区破坏草地,开发耕地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土地盐碱化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药土壤污染、水资源污染非农业用地不断扩大,占用耕地耕地面积不断缩小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环境问题水资源过度抽取地下水沿海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漏斗,地面沉降,海水倒灌,淡水咸化,土壤盐碱化内陆干旱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加剧水资源短缺。
2020版地理高考新素养总复习湘教专用讲义:第27讲+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及答案
第27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梳 理 知 识 体 系][再 现 基 础 知 识]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概念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类型(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划分)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疑难辨析1】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有什么区别与联系?提示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三、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点拨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实质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身价值、地位的认知。
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1)背景①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球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都是有限的。
②若沿用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人类最终将因资源枯竭、生态失调、环境恶化而陷入绝境。
(2)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要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公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4)五、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1)目的: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2)地位: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转变发展模式点拨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增长,生产循环过程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则强调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协调,生产循环过程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地理纠错分析: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选择题下表是西亚某地部分农产品的耗水量情况表。
读表完成1~2题。
1.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视觉看,该地农业的发展方向是()A.园艺业为主B. 粮食种植业为主C.乳畜业为主D. 家禽饲养业为主2.从耗水角度看,我国西北地区农业要达到可持续应该()①大量引入水密集型产品生产②发展高效节水农业③调整农业结构④调整饮食结构⑤过量开采地下水⑥大规模引用高山冰雪融水A. ②⑤⑥B. ②③⑥C. ①③⑤D. ②③④1.A【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可持续发展。
西亚地区干旱缺水,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视觉看,应该发展耗水较少的农业。
由表可知,耗水最少的农业项目有香蕉、胡萝卜、蔬菜,因此,农业发展以园艺业为主。
故A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B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西亚地区干旱缺水,应发展耐旱作物,大麦、小麦为主的粮食种植业。
2.D【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缺水,应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同时调整农业结构和饮食结构,故D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或B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西北地区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以大规模引用。
下图是上海崇明岛上的西沙湿地公园景观图,园内芦苇生长茂盛。
完成第3题。
3.芦苇区内架起木栈道的主要目的是①保障生物的通道不被阻隔②减少湿地区域的泥沙淤积③身临其境地感受芦苇美景④利于观测芦苇的生长状况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C【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可持续发展。
芦苇区内架木栈道,保障生物的通道不被道路阻隔,并且使人们能站在栈道上,身临其景地感受芦苇的美景;架起木栈道不会减少泥沙淤积。
要观测芦苇的生长状况,不用修栈道。
故C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B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芦苇区内架起木栈道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芦苇美景,观测芦苇的生长状况。
目前,城市居民的非机动出行方式备受社会关注。
下表为工作日居民总出行距离、出行频率以及机动出行概率的社区比较,据此完成4~5题。
注:机动出行概率=机动出行次数/出行频率xl00%。
4.工作日期间,人们在出行过程中,最多的碳排放量应来自A.胡同社区B.新建商品房社区C-单位社区 D.政策性住房社区5.居民出行方式从“高碳”向“低碳”方向转化应A.积极发展家庭轿车 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C鼓励兴建职住分散型社区 D.加强车辆分类管制4.D【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碳排放量来源,由表可知,表中政策性住房社区总出行距离长,机动出行概率高,所以机动车碳排放量最多。
因此碳排放量应该来自机动出行。
故D 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C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单位社区出行频率最大,碳排放量最大。
5.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低碳生活。
由上题分析可知,最多的碳排放量来自机动出行,因此居民出行方式从“高碳”向“低碳”方向转化应该减少机动车的出行次数。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可以减少机动车的出行次数。
故B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D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机动车碳排放量最大,应加强车辆分类管制。
水足迹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整个过程所消耗的水量总和。
下图示意敦煌市经济作物水足迹结构与耕地面积变化。
据此完成6~8题。
6.敦煌市农业生产现状是A.可开发的耕地面积大B.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增加C.种植业结构以经济作物为主D.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7.敦煌市棉花水足迹及其变化的特征是A.棉花单位面积水足迹高于蔬菜和瓜果B.棉花水足迹比重下降速度低于种植面积下降速度C.棉花水足迹比重变化与种植面积变化一致D.棉花水足迹的比重决定了经济作物水足迹总量8.敦煌市种植业发展方向为A.扩大瓜果等高效益作物的种植面积B.采取跨流域调水等措施增加灌溉水源C.实现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均衡发展D.建立以节水作物为主的种植结构6.C【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
由图可知,敦煌市农业生产主要以棉花、蔬菜、瓜果为主,并且棉花种植面积大,说明了种植业结构以经济作物为主。
敦煌地处荒漠地带,气候干旱,可供开发的耕地面积小。
由图可知,棉花种植面积逐渐减少,但是瓜果蔬菜水足迹比重增大,说明瓜果蔬菜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粮食作物面积不可能大幅度增加。
图中显示耕地面积变化不大,说明该地没有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故C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B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棉花种植面积逐渐减少,粮食作物面积将大幅度增加。
7.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水足迹及其变化的特征。
由图可知,2008年以后棉花种植面积呈减小趋势,且其曲线变化较快,说明变化幅度较大,即下降速度快。
2010年以后棉花水足迹比重下降,但变化幅度不大,由此说明棉花水足迹比重下降速度低于种植面积下降速度。
棉花单位面积水足迹低于蔬菜和瓜果。
由上题分析可知,敦煌种植的经济作物包含棉花、瓜果、蔬菜等作物,棉花水足迹的比重不能决定了经济作物水足迹总量。
故B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C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根据棉花种植面积增减趋势和棉花水足迹比重增减趋势判断出二者变化大体一致。
8.D【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敦煌地处干旱地区,应建立以节水作物为主的种植结构。
瓜果需水量较大,扩大瓜果等高效益作物的种植面积势必会加剧区域的干旱程度。
增加灌溉水源可能会带来土地盐渍化等问题,且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需要花费大量物力、财力。
敦煌市农业生产应以经济作物为主。
故D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敦煌降水少,光照强,植物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瓜果生产具有优势,应扩大瓜果等高效益作物的种植面积。
读下列材料,回答9-11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
(总悬浮物为TSP)材料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每年2000万吨煤的燃烧,200万辆机动车的排气,5000多建筑工地的扬尘,大大加剧了北京的污染。
贵阳曾经被联合国有关组织列为世界十大酸雨污染城市之一,是贵州省酸雨污染的中心,也是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20世纪90年代,贵阳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含量超过国家2级标准两倍多,酸雨出现的频率占全年降水的21%。
9.北京和贵阳的首要污染物分别是A. 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B. 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C. 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D.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10.北京与贵阳主要大气污染物的不同主要体现在A. 北京大气污染物中的汽车尾气含量小于贵阳B. 北京大气污染物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大于贵阳C. 贵阳大气污染物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最低D. 贵阳大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大于北京11.贵阳的酸雨除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大量使用高硫煤外,可能还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①贵阳地处山间盆地,风小,湿度大,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②贵阳大风天气多,比较干燥③南方多为酸性土壤,加剧了酸雨危害④南方降水量大,大气中含有碱性尘沙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①②③④9.A10.D11.B【解析】9.由表格资料可知,北京和贵阳的首要污染物均为TSP,即可吸入颗粒物。
选A正确。
10.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主要是机动车的排气,汽车尾气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再就是北京建筑工地的扬尘多;贵阳是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二氧化硫的含量超标多。
选D正确。
11.酸雨的形成与降水多和酸性气体多有关;贵阳地处山间盆地,风小,湿度大,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酸性气体在当地上空聚集,①正确;贵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较为湿润,②错;南方多为酸性土壤,对大气中的酸缺少中和,加剧了酸雨危害,③正确;南方降水量大,大气中碱性尘沙含量少,不利于降解酸雨,④错。
选B正确。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农场的农业发展模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在农业经济结构中,该农场的农业发展模式属于A. 生态农业B. 清洁生产C. 传统的自给农业D. 有机农业13.根据图示,关于实施该农业模式的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改变了南方原来单一的农业结构,使种植、养殖、深加工多种经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②开展了循环利用,改变了农田施肥结构,有效保护了土地资源③利用了沼气池、太阳暖房、太阳能热水器,开源节流,净化了环境,保护了生态④因地制宜采用了立体农业模式,利用特有的气候条件,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2.A13.B【解析】12.图示农业生产利于太阳能、沼气能,收集雨水,发展养殖、种植,生产过程废弃物排放少,做到废物利用,是生态农业,体现了循环经济。
选A正确。
13.该生产模式并没有使种植、养殖、深加工多种经营相互补充,①错;该农业生产开展了循环利用,使有机肥还田,改变了农田施肥结构,有效保护了土地资源,②正确;该生产模式利用了环保的沼气池、太阳暖房、太阳能热水器,开源节流,净化了环境,保护了生态,③正确;该生产不是立体农业模式,④错。
选B正确。
二、综合题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地区的干燥度分布示意图(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材料二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
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材料三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析其成因。
(2)简述酒泉附近地区农业生产利用“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
(3)图中B湖日趋缩小,分析图中B湖面积缩小的原因。
(4)描述阿拉善高原沙漠的沙土被搬运到黄河三角洲的过程。
【答案】(1)大坝使湖水与北海海洋水体隔离,水循环速度减慢,自净能力减弱;加上围垦土地的农业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大,水质恶化(2)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草本植物(花卉)的生长,地势低平,土壤肥沃,花卉品质优;地处发达国家中心位置,市场广阔;航空、高速公路等交通发达;历史悠久,技术先进;不断创新,品质优良。
(3)两国可在农业和水利方面加强合作;可在奶业、育种、人才培训、食品安全、技术研发等方面合作。
扩大学生和科研人员交流,加强旅游合作。
在节能环保、新能源、城市可持续发展、金融服务等领域拓展新的合作。
【解析】(1)由图示干燥度等值线图可以看出:该地大部分地区干燥度由东南向西北增加;主要是受夏季风影响,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减少,东南地区降水较多,干燥度小;西部山地干燥度由西南向东北增加;气流遇山地(祁连山)抬升地形雨的影响,降水由西南向东北减少。
(2)“压砂技术”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利于保持土壤水分、肥力;石块白天受热快,夜晚冷得快,利于增大瓜田昼夜温差,有利于了瓜果的糖分积累,提高了瓜果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