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方言词和普通话词比较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词汇语法笔记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词汇语法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228511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e.png)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词汇语法笔记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词汇语法笔记
河南方言是中国汉语方言之一,分布在河南省大部分地区。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和语法方面都有一些区别。
以下是一些河南方言与普通话词汇语法方面的区别:
1. 词汇方面
- 河南方言中有很多方言词汇,与普通话不同。
例如,“家伙”在普通话中表示“人”,但在河南方言中表示“东西”;“走油”在普通话中表示“发炎”,但在河南方言中表示“油炸”。
- 河南方言对一些词汇进行了简化和省略。
例如,“吃饭”在普通话中是“吃饭”,但在河南方言中可以简化为“饭”。
2. 语法方面
- 河南方言在语序上比普通话更加灵活。
例如,在普通话中,“我吃饭”比“饭我吃”更加常见,但在河南方言中,“饭我吃”更加常见。
- 河南方言中有一些词语在表达上与普通话不同。
例如,“厉害”在普通话中表示“凶猛”,但在河南方言中表示“能力强”。
- 河南方言中还有一些特殊语法结构。
例如,“不叫”表示“不叫做”,“不喊”表示“不叫做”。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和语法方面都有一些区别,需要学习者进行专门的学习和练习才能掌握。
在学习和运用河南方言时,需要注意方言词汇和语法结构,并进行专门的学习和练习。
浅析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比较
![浅析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42b1bb17c1cfad6185fa70e.png)
浅析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比较作者:岳宗凤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28期【摘要】河南话相对其他地区方言来讲,比较接近普通话,但仍然存在发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母、韵母的发音上。
只有把握发音规律,才能更好地驾驭普通话和河南方言。
【关键词】河南方言普通话声母韵母序言在全国各类方言中,河南话相对通俗易懂,比较接近普通话。
但是接近并不等于完全相同,河南话在发音上、习惯用语上与普通话均有较大的差别。
只有了解和掌握这些差别,才能在沿袭地方方言的基础上,说好普通话。
一、声母的差异河南方言声母中,与普通话声母差异最大的声母,当属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即z、c、s 与zh、ch、sh 的差異。
在普通话声母中,zh、ch、sh使用的频率要比z、c、s 的使用频率高得多。
从统计情况看,zh、ch、sh拼出的常用次常用字有583个,而z、c、s 拼出的只有258个。
但是河南方言中z、c、s与zh、ch、sh的使用情况正好与普通话相反。
普通话中绝大多数zh、ch、sh声母的字,在河南方言中大都读为z、c、s 声母,只有小部分的字读为声母zh、ch、sh,如“政治”、“知识”、“吃穿”等。
所以,河南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声母的关键,就是把应该读作zh、ch、sh而读成z、c、s的字,改读成zh、ch、sh。
而多项研究表明,河南方言区zh、ch、sh声母读法是有规律的,即当zh、ch、sh与 i、a、ai、ao、ou、an、en、eng等韵母相拼时,才容易产生差异,zh、ch、sh与其它韵母相拼时,大体与普通话一致。
二、韵母的差异普通话韵母一共有24个,可以分为单元音韵母、复韵母、鼻音韵母三大类。
在河南方言中,也有这些韵母,但是这些韵母在与声母相拼时,有些发生了差异,甚至有些韵母变异较大,如“没”、“脚”、“药”、“色”等。
(一)单韵母的差异普通话的单韵母一共有6个,即a、o、e、i、u、v 。
河南方言中,也有这6个韵母,但其中o、e与声母相拼时,则发生了变异。
浅析河南巩义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
![浅析河南巩义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23861adf28ea81c758f57808.png)
例分 析 。
一
汉 语 经历 了漫 长 的演 变 过程 ,至 今 已 有 了现 代 汉 民族 的共 同 语 , 仍 然 存在 着 相 当分 歧 的方 言 , 体 现 为方 言 与普 通 话 之 但 也
1 义 方 言 中的一 些 单 音 节词 , 通 话 与之 对 应 的是 双 音 . 巩 普
巩 义 市原称 为巩 县 , 现为 一个 县级 市 , 郑 州市 。 义市 隶属 巩 东距郑 州 市 8 公 里 , 2 西距 洛 阳 7 公 里 , 与 荥 阳为 邻 , 6 东 西和 偃
师 、 津接壤 , 与登 封 、 密以嵩 山为 界 , 盂 南 新 北和 孟 州 、 温县 隔 黄
河 相望 。 由于巩 义特 殊 的地理 位置 , 义方 言 在长 期 的历 史发 巩
节词, 例如 : 在巩义方言里的“ 在普通话里对应“ 袄” 上衣”“ ,婆”
对应“ 婆”“ ” 应“ 麦”“ ” 外 ,麦 对 小 ,噘 对应 “ 骂人 ” “ ” 应 “ ,通 对 非
常” 。 等 以上 可 以 看 出 , 义方 言 与普 通话 在 词形 上有 差异 的 不 巩
展 过程 中也 形 成 了与普 通 话 比较 明 显 的差 异 ,下 面 是两 位 8 0
多 岁的老 人用 巩 义方 言的 一段 对话 : 甲 : 大婶 子 . 他 你走路 怎么 个歪 个歪?
仅仅 是 名词 、 动词 , 词也 存在 差 异 。 副 2 义 方 言 中 的一些 双 音 节词 , 通话 与 之对 应 的 是单 音 . 巩 普 节词 。 这类 词 相对 而 言 比普 通话 是双 音 节河 南方 言是 单 音节 词
方言词——论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异同
![方言词——论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0bfdebb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d.png)
方言词——论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异同
河南方言是中国方言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与普通话有很多不同之处。
下面是河南方言词汇和普通话的异同之处:
1. 发音差异:河南方言的发音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
比如,普通话中的“鱼”发音为/yú/,而在河南方言中发音为/nyu/。
2. 词汇差异:河南方言和普通话在词汇上也存在差异。
比如,普通话中的“吃饭”在河南方言中可以说成“食饭”。
3. 词序差异:河南方言的词序通常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比如,在普通话中,“我吃饭了”可以说成“我吃了饭”,而在河南方言中可以说成“我了吃饭”。
4. 词缀差异:河南方言中常常使用词缀来表示不同的意思。
比如,河南方言中的“啦”可以用来表示频率或者助词,而在普通话中不常使用。
5. 语法差异:河南方言和普通话在语法上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比如,在河南方言中表示否定可以使用“不是”的形式,而在普通话中则使用“不”。
河南方言和普通话在发音、词汇、词序、词缀和语法等方面存在许多异同之处。
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交流。
浅析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比较[权威资料]
![浅析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比较[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a26e8f30740be1e640e9a1c.png)
浅析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比较[权威资料] 浅析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比较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河南话相对其他地区方言来讲,比较接近普通话,但仍然存在发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母、韵母的发音上。
只有把握发音规律,才能更好地驾驭普通话和河南方言。
【关键词】河南方言普通话声母韵母在全国各类方言中,河南话相对通俗易懂,比较接近普通话。
但是接近并不等于完全相同,河南话在发音上、习惯用语上与普通话均有较大的差别。
只有了解和掌握这些差别,才能在沿袭地方方言的基础上,说好普通话。
一、声母的差异河南方言声母中,与普通话声母差异最大的声母,当属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即z、c、s 与zh、ch、sh 的差异。
在普通话声母中,zh、ch、sh使用的频率要比z、c、s 的使用频率高得多。
从统计情况看,zh、ch、sh拼出的常用次常用字有583个,而z、c、s 拼出的只有258个。
但是河南方言中z、c、s与zh、ch、sh的使用情况正好与普通话相反。
普通话中绝大多数zh、ch、sh声母的字,在河南方言中大都读为z、c、s 声母,只有小部分的字读为声母zh、ch、sh,如“政治”、“知识”、“吃穿”等。
所以,河南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声母的关键,就是把应该读作zh、ch、sh而读成z、c、s的字,改读成zh、ch、sh。
而多项研究表明,河南方言区zh、ch、sh声母读法是有规律的,即当zh、ch、sh与 i、a、ai、ao、ou、an、en、eng等韵母相拼时,才容易产生差异,zh、ch、sh与其它韵母相拼时,大体与普通话一致。
二、韵母的差异普通话韵母一共有24个,可以分为单元音韵母、复韵母、鼻音韵母三大类。
在河南方言中,也有这些韵母,但是这些韵母在与声母相拼时,有些发生了差异,甚至有些韵母变异较大,如“没”、“脚”、“药”、“色”等。
(一)单韵母的差异普通话的单韵母一共有6个,即a、o、e、i、u、v 。
河南方言和普通话在词汇义上的差异列举
![河南方言和普通话在词汇义上的差异列举](https://img.taocdn.com/s3/m/04085d0ab84ae45c3b358c80.png)
河南方言和普通话在词汇义上的差异列举-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河南方言和普通话在词汇义上的差异列举【摘要】河南方言和普通话在词汇义上有着明显差异,本文主要列举了河南方言中的部分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与普通话词进行词汇意义上的对比,从而帮助汉语言文字研究工作者对汉语词汇的逐步演化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方言;普通话;词汇导语由于社会历史状况和自然地理环境诸多因素的制约,在不同地域里,汉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从而形成了互有差异的方言。
汉语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汉语发展到现在,已有了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但仍然存在着相当分歧的方言。
这种分歧既表现为不同方言之间的分歧,也体现为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在语音、语汇及语法三方面的差异。
方言是民族共同体的分支或变体,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可以说是方言的高级形式,普通话的词汇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河南话属于北方方言,河南话和普通话在词汇方面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作为共同语的一个分支,河南方言词和普通话词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词,前者具有地方性,后者具有全民性,二者词汇之间又存在着明显差异。
现就二者的词汇差异做些说明。
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最生动、最富于变化的部分。
它受社会影响最直接,不同方言受不同社会环境、历史条件、民风民俗等的影响和制约,都有自己的方言土语,有一定数量的独特词汇,这些词语只同行于该方言区,其他方言区的人一般来说,则不懂其含义,因此,也可以说此类词汇体现了该方言的特点。
河南话中同样具有一批颇有变现力的方言词语,从总体上来看,河南话中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的词语都有,还有一些五个字以上的短语形式的词语。
但最多的是单音节和双音节,其次是三音节,基本上四个音节的很少。
下面具体来看:一单音节词1.呲在河南方言里,“呲”是“吹牛,胡说”的意思,例如:你在那呲啥咧,你有多大本事我还不着!意即“你在那胡说什么咧,你有多大本事我还不知道!”2.叨在河南方言里,“叨”是“夹菜”的意思,例如:包给我叨了,我会够着。
河南方言和普通话发音的差异
![河南方言和普通话发音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ad46381952ea551810a6876a.png)
河南方言和普通话发音的差异浅析洛阳方言和普通话发音的差异[摘要]:洛阳方言属北方方言,语音发音与普通话接近,但也有一些不同点。
洛阳方言的声母和普通话相比较,除z c s和zh ch sh、尖音和团音、个别零声母外,其它声母的使用情况与普通话大体相同,差异不大。
在洛阳方言中,有39个韵母,但是这些韵母在与声母相拼时,有些发生了差异,甚至有些韵母变异较大。
洛阳方言的声调有四种调类,但对应的调值与普通话不同,因此,洛阳方言同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调值的差异上。
古入声字在洛阳方言已不存在,调值的分派有一定的规律。
[关键词]:洛阳方言普通话发音差异声母差异韵母差异声调差异[前言]: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
洛阳辖6个区,1个县级市,8个县,分别是: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廛河区、洛龙区、吉利区、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洛宁县、宜阳县、伊川县、嵩县、栾川县、汝阳县。
总面积15208平方公里,总人口657万(2009年),市区人口147万。
廛河区和老城区是旧市区,居民多是本地人,大多说洛阳方言;涧西区、吉利区是工业区,外来人员占多数,98%说普通话;西工区、洛龙区是新区,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语言杂乱;洛阳市辖县人口多为本地居民,以方言为主。
洛阳方言与其它方言一样,都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
在演变过程中,受战争、迁徙的影响而与其他民族的语言以及其它方言融合,形成了今天的语音状况。
在中国历史上,洛阳先后为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武周、后梁、后唐等朝代的都城。
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洛阳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洛阳方言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作为“雅言”对全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南宋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六中说:“中原惟洛阳得天地之中,语音最大”。
此话真实地反映了宋代及宋代以前,洛阳方言在全国语言中的地位。
洛阳方言属北方方言,洛阳市区的廛河、老城、洛龙区,以及下辖的一市八县(除洛宁外)都以洛阳方言为交流工具,洛阳方言语音发音与普通话发音接近。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分析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cc1bac964bcf84b8d57b33.png)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分析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然56个民族就会有56种方言。
在中国的很多地区的方言中都存在儿化现象,自然河南方言中也是存在儿化现象的。
对于河南方言中儿化现象的研究是文化领域的瑰宝性研究,这个研究能够很大程度上宣传河南方言中的地方文化。
本文以文献研究法对河南方言的儿化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河南方言儿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区域性以及其内在文化市场导向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河南方言;儿化现象;文化内涵一、河南方言历史成因关于每一段方言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故事,然而总是需要很多方面的信息加以佐证才可以实现,对于河南方言成为一种历史性的成因完全是在于从古至今的历史演变而来的。
河南方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夏朝统治时期是将统治中心放在了现今的河南省西部,当时夏朝使用的语言是华夏语,这种语言带有很强的语言特色。
后到了商朝,商朝使用的语言是华夏语系的东夷语,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和民族汉化的流传,逐渐形成现在河南省使用的方言官话。
这种语言风格逐渐被东周推广出去,形成官方使用语言。
《诗经》中表现是出来的就是一种大雅的语言风格。
后来孔子游历各地,在各地区进行游学,将现在的河南话普及到各个地区,河南官话在当时可谓盛其一时。
现在的河南话中属于我国众多方言中的一种,但是也是极具特色的,儿化现象也是存在于我国众多方言表现形式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形式的特色多是采取图表的形式进行区分的。
二、河南方言儿化词的词类儿化现象是一种比较普遍化的现象,就是在词语的后面添加一个“儿”字但又自己不形成独立的音节,是与前面词的音节组成一个新的音节,使前面的韵母带上“儿”的语音特点。
是一种习惯性的发音,也有时候表示一种带有感情的表达。
不过每个地区的方言不同,每个方言的儿化也是不同的,所以儿化所也有不同的含义。
这里主要分析河南方言的儿化。
(一)名词的儿化1.普通名词的儿化河南方言的普通名词的儿化一般是直接在名词后面加“儿”,没有实质含义只是一种习惯性的表达方式,这一点与普通话还是一样的,例如:“花儿”、“鸡儿”等2.物质名词的儿化物质名词是指那些不能区分是不是实物的个体。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语音语义差异举隅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语音语义差异举隅](https://img.taocdn.com/s3/m/f2885900bb68a98271fefa7a.png)
坦、舒服”的意思。如:他的日子滋泥(或润展)着呢!
6.老头儿 普通话里“老头儿”就是“老年男子”的意
4.格意 “格意”两音节分别读作入声和轻声,在河南
思,在河南方言里,除了有“老年男子”的意思,还有“女 方言里就是“厌恶、讨厌”的意思。
人的配偶”之意。“老”读作阴平,“头儿”读作入声。
5.沫子 “沫子”在河南方言里除了有普通话“液体形
子说的”。
4.喝汤 “喝汤” 两音节都读作阳平。在河南话里主
四、义同形异的双音节词
要是“吃晚饭”的意思。尤其是在农村,傍晚,家长喊孩子
1.就窝儿 河南方言中“就窝儿”就是普通话词语“随
回家吃饭,常常这样喊“某某,快回来喝汤了!”
即”的意思。
5.回来 普通话中“回来”是“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来
2.则说 “则说”在河南方言里就是普通话“一再说”
除有普通话“力气、能力”之意外,还有“好、干净利落”
5 . 清早饭、晌午饭 不是早饭、午饭的意思,这里的
之意,并且可以重叠为“力力量量”,意思仍为“好、干净 “早”读作dao入声调,“清早饭”的意思是“上午”,“晌
利落”。例如:他把事情办得力力量量哩。意思就是“他把 午饭”的意思是“中午”。例如:清早饭他还在这儿。(上
“dia”,入声调,“地奔儿、地走”都是“步行”的意思。
8.不管 在普通话里“不管”是连词,表示“在任何条
7.黑下儿 “黑”的主要元音读作“ê”,“下”读
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都、也”等副词 作入声调。意即普通话词语“傍晚或晚上”。
与其呼应,而在河南话里,它却是“不能够、不可以”的意
读作入声调,“色”读作sē(为阳平),意思是“能力、本
6.寻 “寻”在普通话里是“找”的意思,在河南话中读 事”。如:老王嫌小李没成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老王嫌小
经典南阳话VS普通话
![经典南阳话VS普通话](https://img.taocdn.com/s3/m/5c9d2d48e518964bcf847c81.png)
经典南阳话VS普通话南阳话是河南省南阳地区的方言,中原官话的分支,基本上与河南话一样,但也有自己的特色。
由于南阳地大人多,各县之间方言也有小小差异。
语法基本上与普通话近似。
但有较多的语气助词。
如“还没有干什么”通常说成“木有住哩!”发音南阳话的词句中的字多为普通话拼音方案中的一声和四声,二三省的相对较少。
下面为南阳话中所包含的部分词汇(其中可能包含一些其他区也有的方言词汇)与普通话标准文字的比较。
其中会有较多的南阳话口语无法用文字表示,只能同同音字表示。
南阳话南阳话发音普通话木有/木有呆 mú yóu dāi没有啥子↓/啥呀↗ shà zi 什么不粘弦būzhān xián 不行不中būzhōng不行白 bái 不要镇 zhèn 非常咋zā怎么啥 shà什么前傍儿 qiáng bānger上午后儿傍儿 hòuer bānger下午早起 zao qi 早上黑了hēh liao 晚上夜儿黑 yèar hēh昨晚夜儿早 yèar zao 昨天早上夜儿个 yèar ge 昨天明儿个 mínger ge 明天前儿个 qiánr ge 前天后儿个 hòuer ge 后天一蹦子yībēng zi 很长时间年是个 nián shì ge 去年忙利 máng li 马上麻利快 má li kuài 快点妮/闺女niēr/gūn nu 女儿娃儿 wá-er 儿子舅官儿 jiù guér 内弟自个儿 zì gér 自己耷 dá父辈中最小的男性伯bāi父辈中最大的男性牛板儿 óu bēr赶牛车的人弟儿们 dìr men 弟兄老鳖一lāo biēyī窝囊废瞎眼壳泡虫xiāyān ke páo chòng 睁眼瞎白字客 bái zìkāi文盲客kāi晚辈的男朋友稀客xī kái 不常来的贵客二挤 èr jǐ二百五信球/二球 xìn qiú/èr qiú笨蛋二流子 èr liú zi 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流光锤 liú guáng chūi无赖、土匪老掌柜lāo zhāng gùi 当家的(父亲)菠萝盖儿bō ló gèr 膝盖肚膜脐儿 dùmō qiér 肚脐眼眼眨毛yān zā máo 眼睫毛耳跟儿 ér gèhr 耳朵蛋 dàn 睾丸小鸡马儿xiāo jīmār小男孩的阴茎妈儿mār乳房胳老肢 géh lào zhíer 腋窝蚂知了(蚂寂寥)mājī liáo 蝉(知了)小虫xiāo chóng 麻雀老鸹 láo guà乌鸦夜蝙蝠(燕鳖虎) yàn biēhū蝙蝠皇皇苗 huáng huáng miáo 蒲公英吽 óu 牛地曲莲儿 dìqū liánr 地钱蜍串 chú chuàn 蚯蚓蝎虎xiē hu 壁虎蛤蟆 héh ma 青蛙赖毒 lài du 蟾蜍长虫 cháng chòng 蛇带劲 dái jìn 舒服美气mēi qi 舒坦杂鲜 láo guà滑稽可笑路数稠 láo guà重形式礼节费事 fèi shì淘气叫毛 jiào máo 搞笑木囊mūnāng笨棒撒 bàng sa 魁梧慢不腾腾 màn bū téng téng 慢条斯理囊 náng 好不吃拉劲būchī lá jìn 不重要、没意思的拽zhuāi高傲墩儿 dwúnr 凳子踢拉板儿tī la bēr拖鞋雪花膏xuēhuāgāo护肤霜万金油 wàn jīn yóu 清凉油灶火 zào huó厨房夹道 jiádāo胡同琉璃卟对儿 liú lì bú dèr 小玻璃弹珠旮落 géh láo 角落坷垃kēh lā土块扁食biǎn shi 饺子藏旯没(墙老木) qiáng lāo mū捉迷藏圪蹴 géh jiu 蹲各意 gèh yì讨厌揍 zòu 干噘 júe 骂靠对kāo dei 捉弄吃妈儿chīmār吃奶睡瞌 shèi ké睡觉拍话儿pāi huàr 聊天屙屎ēshī大便尿泡 niào pāo小便彪biāo骗喝汤hētāng吃晚饭愣中lēng zhōng中意放老奸 fàng lāo jiàn 拉稀疟疾嚣嚯 xié huò大叫打渣子dāzhā zi 开玩笑恶索(wu suo) 讨厌------------------你咋镇恶索人里嘭圈(peng quan) 弄糟,失败---------嘭圈,又坏事了肉(rou) 办事慢,行动迟缓-----------快走,白肉了不须顾没注意----------------------小狗跑丢了,你须顾不须顾秦(qin) 阴险,狠毒-----------------俺头镇秦,光扣我钱胰(yi)子-------香皂雨界-----------雨伞哭眼-小洞洞洋绍_好瞥洋腔洋调的人隔乙球-很讨人嫌的人该哪儿里?--在哪儿里?个挤主眼--闭上眼忙(mer)上——户院外边的空场日溜--瞎转悠豁戳——颇实能干膘穗——体态,体型眼尖里很——有先见锅出溜——锅贴面漏求能——使能处显摆———炫耀南阳话南阳话是河南省南阳地区的方言,中原官话的分支,基本上与河南话一样,但也有自己的特色。
掌握河南话与普通话的词语转换方式及发音规律-普通话论文-语言学论文
![掌握河南话与普通话的词语转换方式及发音规律-普通话论文-语言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3027e0781c758f5f71f67c1.png)
掌握河南话与普通话的词语转换方式及发音规律-普通话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我国汉语的方言历史悠久,不同地域的人口聚居就有可能产生相应的方言,正如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音辞》中所说: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固常然也。
河南话属北方方言之一,除河南省域外,也包括周边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湖北等省份中接近河南的一些地域。
大家从豫剧中听到或学到的河南话,它只是为追求舞台效果,为切合字正腔圆而做了艺术加工的,其实这种带有拖腔、尾音又稍微挑个弯的话并不是真正生活中的河南话。
在全国各类方言中,河南话听起来虽然发音较重,却比较接近普通话。
但是接近并不等于完全相同,河南人要想说好普通话,也必经过一定的训练。
河南人练习普通话,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了解河南话与普通话的主要差别是说好普通话的前提河南话虽然接近普通话,但是主要差别还是在发音上。
特别是河南地处中原,人口上亿,而且18个地级市又有着不同的方言,单从发音上讲,各地老方言中,怪冷生僻的特色就较为浓厚。
因此,要想说好普通话,必须先了解一下河南话与普通话的主要发音差异。
第一个明显的差异是,在河南大部分地区的方言里,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与普通话有着明显的不同。
有些县市虽然也分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但在z,c,s与zhi,chi,shi 的读音r,常把声母是z和zhi的都读作声母z,即把资与支都读作资的音;把声母c和chi的都读作声母c,即把操与钞都读作操的音;把声母s和shi的都读作声母s,即把僧与生都读作僧的音。
如新安、孟津、洛宁等地。
有些县市没有舌尖后音,舌尖后音的字多成舌尖前音,zhi,chi,shi 的读音便是z,c,s,常把支、持、师读作子、此、思等字的读音。
如信阳等地。
有些县市根本就没有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而混同于舌面音。
常把舌尖前音紫、粗、死读作舌面音纸、初、使。
如安阳、汤阴等地。
第二个明显的差异是,在n,1的读音上,河南许多地区的方言与普通话存在不同。
河南方言和普通话在词汇义上的差异列举
![河南方言和普通话在词汇义上的差异列举](https://img.taocdn.com/s3/m/bd88ce2f5727a5e9856a61d0.png)
河南方言和普通话在词汇义上的差异列举作者:贾攀来源:《速读·上旬》2015年第06期摘要:河南方言和普通话在词汇义上有着明显差异,本文主要列举了河南方言中的部分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与普通话词进行词汇意义上的对比,从而帮助汉语言文字研究工作者对汉语词汇的逐步演化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方言;普通话;词汇由于社会历史状况和自然地理环境诸多因素的制约,在不同地域里,汉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从而形成了互有差异的方言。
汉语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汉语发展到现在,已有了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但仍然存在着相当分歧的方言。
这种分歧既表现为不同方言之间的分歧,也体现为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在语音、语汇及语法三方面的差异。
方言是民族共同体的分支或变体,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可以说是方言的高级形式,普通话的词汇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河南话属于北方方言,河南话和普通话在词汇方面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作为共同语的一个分支,河南方言词和普通话词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词,前者具有地方性,后者具有全民性,二者词汇之间又存在着明显差异。
现就二者的词汇差异做些说明。
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最生动、最富于变化的部分。
它受社会影响最直接,不同方言受不同社会环境、历史条件、民风民俗等的影响和制约,都有自己的方言土语,有一定数量的独特词汇,这些词语只同行于该方言区,其他方言区的人一般来说,则不懂其含义,因此,也可以说此类词汇体现了该方言的特点。
河南话中同样具有一批颇有变现力的方言词语,从总体上来看,河南话中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的词语都有,还有一些五个字以上的短语形式的词语。
但最多的是单音节和双音节,其次是三音节,基本上四个音节的很少。
下面具体来看:一、单音节词(1)呲。
在河南方言里,“呲”是“吹牛,胡说”的意思,例如:你在那呲啥咧,你有多大本事我还不着!意即“你在那胡说什么咧,你有多大本事我还不知道!”(2)叨。
在河南方言里,“叨”是“夹菜”的意思,例如:包给我叨了,我会够着。
河南方言词汇表
![河南方言词汇表](https://img.taocdn.com/s3/m/601bf5cc5fbfc77da369b105.png)
河南话词汇简表(请留意表后附录对河南话发音及词汇的说明)说明:一、本表旨在加强跨地区交流,弘扬汉语言的多样性。
二、本表所收录的词汇一般为含义或写法与普通话常用语不同的词汇,含义与写法相同、仅仅读音习惯不同的词汇原则上不收入(如没mu、涩shai)。
由于河南话亦有内部差异,本表词汇不一定适用于整个河南地区,但本表尽量收录使用地域最广泛的词汇。
另外,由于编者的关系,本表收录的词汇和注音可能略偏向豫西南地区。
三、本表在用字(写法不明的字用X代替)、释义方面力求准确全面,但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故仅供参考。
四、本表对词汇的注音按照河南话的实际读音,而不是普通话的读音。
由于河南话有尖音与团音的区分,所以表中的zi、ci和si不是子、刺和斯的读音,而是际、齐和西的尖音读音,普通话中的相应读音则直接用z、c和s表示。
注音后面的数字是音调的调值,没有数字的为轻声。
(详见附录)A【腌臜a24 za42】肮脏【俺an55】人称代词,我,我们【安生an24 sheng24】安分;不受打扰;不要乱动(用于训斥小孩)。
例句:建筑工地噪声太大,让人睡不安生。
B【八成儿ba24 cheng-er42】事情有眉目;形容人傻【XX ba31 cha】以一种勉强的姿势倾斜身体或够东西【摆掉bai55 diao】摆布,(事情)搞来搞去,多含贬义【摆治bai55 zhi】治(病);摆布,收拾,同“整”【包bao24】赔偿。
例句:开车慢点,磓(dei55)了人包得起吗!【包谷bao24 gu】玉米。
备注:有地区读“玉茭”或“黍黍”。
【板ban55】摔。
例句:别把镜子板坏了。
【半拉儿ban31 la-er42】半个【半晌子ban31 shang55 z】疟疾,瘟病【帮光bang24 guang24】沾光,得到好处【傍晌儿bang31 shang-er55】将要到傍晚而还未到的那段时间【脖二梗bo42 er31 geng55】脖子【奔ben24】用脚踢【绷beng55】闭(嘴)一【滗bi31】把汁液从渣滓中滤出。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亲属称谓之比较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亲属称谓之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8ab4e0e6bd97f192279e9b2.png)
夫、 妻、 嫂、 媳” 等二 十三个核心称谓 ( 冯 汉 骥
1 9 8 9 ) , 河 南 方 言 内 部 各 片 均 与 此 基 本 相 同。 其
次, “ 爷、 奶、 爸、 叔 、婶 、 姑、 姨、 舅、 哥、 姐 ”等作 为
①指配偶 和配偶 的宗 亲。
②夏邑 、 浚县 、 内黄 、 延津 、 滑 县、 永城、 商丘等方言把姑称作 m a 5 , 用字不详 。姬 国会 、 刘 冬冰 ( 2 o 1 3 ) 认为: 称姑 姑为 m a 5 5 概 是“ 姑
方 言 亲属称 谓 系统 , 我们 以 问卷 形 式 进行 了较 大 规模 的调查 。具 体做 法是 : 依 据贺 巍和 沈 明 _ 1 对 中原官 话 和晋语 的分 区 , 在 充 分 考 虑 城 市 村 镇 层级 、 地域 分 布 、 人 口、 经 济、 文化 、 交通 、 地 理 环 境、 开 放程 度等 因素 的基 础上 , 每个 方 言片选 取若
词根 构 成 的称谓 词 在 所 有 方 言 点 都 表 意相 同 , 例
如“ 老奶 、 姑奶、 舅奶 、 姨奶” 等 。再 次 , 少 数 称 谓
河 南方 言词 汇 的核 心 成 分 是 中原 官话 , 其 亲
属称 谓 系统 与普 通 话具 有许 多共 性 特征 。
即使存 在差 异 , 大多 也是 由共 同的基本 语 素构 成 。 例如“ 曾祖 父 ” 之称 谓 , 主要 由表 示 辈分 的“ 老” 或 “ 太” 加 上 表示 血缘 的 “ 爷” 构成 ; “ 伯母” 之称谓 , 由表示 长幼 的“ 大” 加 表示 血 缘 的“ 娘” 或“ 妈” 构 成, 此 类情 况 占绝 大多 数 。 ( 二) 尊卑 亲疏 秩序 井 然 中国传 统社会 是 一个 以家 族 为 中心 的宗法社 会, 自古 以来 , 汉语称 谓遵循 “ 长幼 有序、 尊 卑 有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亲属称谓之比较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亲属称谓之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8ab4e0e6bd97f192279e9b2.png)
[ 关键词 ] 河南 方言 ; 亲属称谓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1 — 5 3 3 0 ( 2 0 1 5 ) 0 4—0 1 0 8一 O 6
河 南 地处 中原 , 有 着深 厚 的 文化 积 淀 。河 南 方言历 史悠 久 , 在 民族 共 同语 形 成 中起 过 重 大 作 用 。河 南境 内的 方言 , 根据《 中 国语 言 地 图集》的
表二河南方言同指异称亲属称谓举隅堂曾祖父曾姑祖母姨祖父伯母叔父范县张庄乡老爷老姑奶姨姥爷大娘范县赵楼乡老爷老姑奶姨姥爷大娘台前县城关乡老爷长垣县满村乡曾祖伯叔曾祖姑母祖姨夫大娘封丘县冯村乡老爷老姑奶姨姥爷大大中牟县刘集镇老老爷老姑奶大大老大宜阳县城关镇老太伯叔伊川县葛寨乡老爷老姑婆洛宁县小界乡老爷老姑老姨夫遂平县沈寨乡男老太老太许昌县灵开乡太爷南召县云阳镇老爷老姑奶新蔡县城关乡老太姑老太正阳县王勿桥乡老太老太漯河市郾城裴庄镇太爷鹿邑县高集乡老爷老姑奶夏邑县桑固乡老爷老姑奶姨姥爷大娘永城市酂阳乡老爷老姑奶姨姥爷大娘信阳市平桥区老太姑老太老妈排行爹固始县洪埠乡太爷淮滨县新里乡老太老太邯新片安阳县安丰乡老爷老姑奶姨姥爷大娘武陟县乔庙乡老爷老老姑老姨夫大大济源市梨林镇老老伯叔老老姑老姨夫上表显示不仅不同方言片之间有同指异称现象而且同一方言片内部也存在此类现象
干方 言 点 , 分别 在 机 关 、 学校、 工厂、 医院 、 集 市 等
致 的研 究 : 冯 汉骥 、 胡 士云 、 潘攀 、 张 含 I 9 等从 多
个 方 面 研 究汉 语 亲属 称 谓 , 易亚新、 艾 贵金 、 孙玉 卿、 焦 国荣 ¨ ” 等 的研 究 展示 了汉语 方 言亲 属称 谓 的丰富 多彩 。 已有 的研 究 显 示 : 汉 语 方 言 的 亲
浅析河南卫辉方言与普通话的几点差异
![浅析河南卫辉方言与普通话的几点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55bf153a25c52cc58ad6be13.png)
浅析河南卫辉方言与普通话的几点差异作者:甘露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29期摘要: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
普通话早已在全国推广,但很多地方除了使用普通话外,还保有极具地方特色的方言。
地方方言与当地历史和当地人的发音习惯息息相关。
本篇文章就河南卫辉为例,将当地方言同普通话进行几方面的比较,分析两者差异及成因。
关键词:普通话;卫辉;方言一、河南卫辉方言中存在的方言词汇河南卫辉地处中原,绝大部分居民是汉族,也有少数民族居住的情况,但总体上大家平时交谈都是使用卫辉方言。
此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所以很多方言词汇在古文中有迹可循。
如卫辉人在表示动物下蛋时常用“嬎”,如“咱家母鸡嬎(卫辉方言中读[fan532])蛋了没?”嬎字在古代就表示生育的意思,如《说文解字·女部》中的“嬎,生子齐均也。
”但是,“嬎”字是如何从古文中表示人生育演化到卫辉方言里的表示动物生蛋,笔者就不得而知了。
卫辉方言中表示“拔”或者“摘”这样的动作,通常用薅(卫辉方言中读[xau33]。
如“俺正在地里头忙着薅草嘞”。
“薅”这个字在古文中也可找到出处。
《诗经·周颂·良耜》中有“其镈斯赵,以薅荼蓼。
”古文中的“薅”和当前卫辉方言中的“薅”意思是一致的。
河南卫辉话中常用“搦”字。
此字可见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杂说》“河东染御黄法,碓捣地黄根,令熟,灰汁和之,搅令匀,搦取汁。
”此文中的“搦”就是“用手按压”的意思,后“搦”又引申出“握持”义。
“搦”在古代汉语中,还作量词用,如王实甫的《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的“绣鞋儿刚半拆,柳腰儿够一搦”。
用手按压、握持及作量词的用法经常出现在河南卫辉方言中,如“你手里搦(卫辉方言读音为[nuo35])啥了?”。
“搦”用作量词有“一搦菜籽儿”。
“欶”字又写“嗍”。
韩愈的《纳凉联句》“车马获同驱,酒醪欣共欶”。
河南永城方言和普通话声韵调的比较
![河南永城方言和普通话声韵调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97c710f50e2524de4187e3d.png)
河南永城方言和普通话声韵调的比较永城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和普通话相比在声韵调方面都有所不同,尤其在声调方面,差别较大,但有较强的对应关系。
永城市下辖条河、龙岗、苗桥、蒋口等乡镇,东北、中西部和西南部乡镇之间的声韵有差别,本文就本人所在乡镇——中西部的蒋口镇及周围乡镇语音的声韵调与普通话加以比较,并且不考虑老派与新派的区别。
一、声母方面的异同永城话共有23个声母,(不包括零声母),与普通话比较见下表1从上表可以看出,永城话的声母比普通话的声母多了[]和[],前者是舌面前鼻音,并且由于受韵母的影响,[]的实际读音经常是腭化音;后者是舌尖中鼻音,如“儿、而、耳”等字的声母。
(一)永城话的声母[]和[]与普通话声母的对应关系:1.普通话声母读为[n]的字在永城话中一部分仍读[n],如脑、挠、那、拿、农、弄等字;一部分念为[],如年、粘、女、鸟等字。
变化的规律:古代泥组声母,在现代开口呼和合口呼前保持[n]的读音,在齐齿呼和撮口呼前就变为[]。
道理是[n]的发音部位本是舌尖中,[i][y]是舌面前元音,和[i][y]相拼被[i][y]同化,往前靠,变成了[]。
2. 普通话中的韵母为单韵母缘牧],如“而二儿耳饵贰”都读为[ ]。
(二)除了声母[]和[]外,虽然其它的声母永城话和普通话都相同,但有些相同的字的声母永城话和普通话不同,如:1.2.在永城话中,平舌音和翘舌音是分的,基本和普通话一致,但有个别字例外,如“蚕”字,在永城方言中,作为一种生物的名称时声母为[ts羃,作为一种植物的果实名称时读[tЯ]。
类似的只存在个别情况的还有一个属于声调方面的差别,就是“肚”字,如果是说动物身体的一部分,读为[tu213],若指人的身体的一部分,则读为[tu33]。
总的来看,永城话和普通话的语音在声母方面差别不是很大。
二、韵母方面的异同永城话共有37个韵母,不包括儿化韵。
比较表2、表3可以看出,普通话中的韵母[u玁]在永城话读为[uN],如“嗡”字,另外“努”字的韵母也读为[uN],而“弄”字的韵母在永城话中反而变为[玁]。
方言词——论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异同
![方言词——论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e4fb4d7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b.png)
方言词——论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异同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同一个民族的各种地方方言和这个民族的共同语言,一般总是表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语言特色。
一般情况下,民族共同语言总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例如汉民族共同语言,即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话。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统一,人民政治经济文化需要发展,需要统一的民族共同语,因此在195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会上确定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主张向全国大力推广。
会后经各方研究,正式确定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三项标准含义。
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不是互相对立的。
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普通话的推广,并不是以方言的消亡作为前提。
共同语言总是有条件、有选择地从汉语方言中吸收一些有生命力的成分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的。
而全国各地的汉语方言,也都吸收了一些普通话的成分,日益向普通话靠拢。
尽管如此,方言仍会长期存在,作为一个地区的交际工具而发挥作用。
在方言地区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不同方言的隔阂,以利社会交际,“推普”的任务是要使方言地区的人民学会说全民族共同使用的普通话,那么推广普通话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方言词是一个方言地区在长期使用方言过程中形成的一类词,是一个地区鲜明的标志。
方言词一方面指流行在方言地区而没有在普通话里普遍通行的词,例如东北话中的“埋汰”,河南方言里的“中”;另一方面指普通话里从方言中吸收进来的词,这类被普通话所吸收的词是得到大家普遍认同的词,例如粤语里的“埋单”。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词义差异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词义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016b541d6c85ec3a87c2c56e.png)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词义差异作者:谷肖玲来源:《西江文艺·下半月》2015年第03期【摘要】:近几年的“方言热”,使方言逐渐打破了普通话一统天下的格局,登上了大雅之堂并逐渐走俏,越来越多的人把焦点放在这些“民族的”文化上,研究方言的焦点也越来越多。
本文主要对作者的家乡话—河南方言与普通话在语义方面的差异着手,进而探究了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的差异。
词汇意义的差异主要包括比普通话的义项多,比普通话的义项少,与普通话的义项完全不同以及色彩意义的差异;语法意义的差异主要包括语法特点与语法作用的不同。
【关键词】:河南方言词;普通话;词汇意义某著名主持人曾解析响的繁体字“響”,上半部分为“乡”,下半部分为“音”,所以只有我们说起乡音的时候才是最响亮的。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们更加重视“越民族就越世界”的理念,更多的文艺创作者开始尝试使用方言。
方言相声、方言小品、方言电影以及方言电视栏目等登上了大雅之堂并逐渐走俏,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品,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节节攀升的收视率和票房收入就是最好的证明。
近年来,方言已经成为影视对话语言的重要构成元素,本文就家乡话——河南方言在词义方面与普通话的差异进行探究。
河南方言词,指的是河南省人经常使用的方言词。
河南方言词,有的只在省内使用,我们称为狭义的河南方言词,有的还在省外使用,我们称为广义的河南方言词。
普通话词指的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的词,既包括口语词也包括书面语词。
我们比较河南方言词和普通话词可以从许多方面着手,本文主要从词义方面着手,探究同形词词汇意义的差异。
一、词义差异为了更为深入地挖掘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我们对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同形词词义进行比较,具体从词汇意义、语法意义、修辞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词汇意义的差异词的词汇意义简称词义,是某一种语言中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是客观对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反映,它的形成要受到语言词汇系统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