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汉语教材出版的瓶颈
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研究现状
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研究现状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中国文化的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对汉语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在这种背景下,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本土化汉语教材是指根据目标受众的语言水平、文化背景和学习需求,结合本土的语言和文化特点进行设计和编写的教材。
本文将就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本土化汉语教材的定义与特点本土化汉语教材的最基本定义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环境和需要,将中国语言和文化引入教材中,以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本土化汉语教材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材内容和设计都是围绕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展开的;本土化汉语教材是根据目标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文化背景来设计的,以便更好地融入学习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本土化汉语教材是注重交际,重视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国内本土化汉语教材的发展历程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加速推进,国际社会对汉语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中国各大高校和语言培训机构纷纷开设汉语教育课程,一批批外国学生纷纷来华学习汉语。
这就催生了国内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研发和编写。
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内开始引进国外汉语教材,比如《实用汉语课程》、《普通话》等,这些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习者的需求。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国内的本土化汉语教材逐渐受到重视。
1995年,教育部印发了《对外汉语水平大纲》,对外汉语教学也由此进入了规范化阶段。
随后,国内一大批汉语教育专家和学者开始着手开发研究本土化汉语教材。
先后出版了许多本土化汉语教材,比如《新实用汉语课本》、《汉语》等。
这些教材在内容、设计和方法上都较好地符合了目标学习者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和认可。
四、本土化汉语教材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本土化汉语教材的发展离不开对学习者的需求和特点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有关对外汉语教材本土化的思考
有关对外汉语教材本土化的思考发布时间:2021-10-28T09:17:20.592Z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6期作者:胡琪[导读] 自开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以来,由于各种国内外形势的原因,对外汉语教材在不同时期、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发展趋势及指导理念。
基于各路学者对过去半个多世纪对外汉语教材的研究胡琪南昌大学江西南昌 330000摘要:自开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以来,由于各种国内外形势的原因,对外汉语教材在不同时期、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发展趋势及指导理念。
基于各路学者对过去半个多世纪对外汉语教材的研究,本文将目光放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主要问题上,结合学者们的经验与评价,分析教材编写的发展趋势,并阐述笔者对我国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本土化的观点,希望能为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长足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本土化引言近年随着国际形势的日趋交错和复杂,在“汉语热”持续升温的同时,多家海外孔子学院已遭受或正面临被关闭的窘境。
这提醒我们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正面临一个突破口,如何将世界范围内的汉语教学深入人心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要解决此问题需要加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专业性,而在此过程当中,教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教材编写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即在总结各学者研究和探讨对外汉语教材的基础上,对现存问题和发展趋势作出总结和分析,并阐述笔者对教材编写本土化的思考成果。
1 各路学者对我国对外汉语教材研究的探讨1.1 基础理论研究与教材的关系过去半个世纪,我国的对外汉语教材在数量上达到了高倍速的增长,在种类上已初步形成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可基本满足多种需求的教材体系。
尽管现有的教材数量已经非常之多,但科学实用、受到国内外师生欢迎的并不多,我国现有的教材仅可大致满足国内汉语教学的需要。
因此许多学者纷纷强调教材的编写要以基础性研究为前提。
如刘珣(2000)曾指出:缺乏基础研究,影响到教材的科学性,这是对外汉语教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研究现状
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研究现状
本土化汉语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国家、地区和文化背景,将汉语教学内容进行定制化的教材。
其目的是降低学习者的文化障碍,并促进学习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许多国家制作本土化教材,并且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改进。
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本土化汉语教材也得到了更好的应用和扩散。
三、本土化汉语教材的内容与特点
1.根据不同国情、文化差异制定,强调对学习者国家、地区的文化背景以及汉语教学的适应性进行考虑。
2.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兴趣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3.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习乐趣和参与度。
4.强化对语言的文化解释和对常识的介绍,帮助学习者理解当地的政治、历史、文化等因素,促进跨文化意识的形成。
5.紧跟时代发展变化,尤其是在课程内容和形式方面,利用现代科技的手段与教育资源提高交互性与趣味性。
四、存在的问题
1. 本土化教材的制作面临很大的先验需求,需要了解目标国家的国情、文化、社会背景以及中文学习的特点。
2. 对于某些国家而言,因本土化汉语教材资源不足而导致教学质量不高、适用性差的问题仍然存在。
3. 教学方式和理念的改变,也需要教学体制和师资队伍的相应配合和支持。
五、结论
本土化汉语教材是面向全球高品质中文教育的必然趋势,其在中文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仅靠标准化的教材无法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需求。
本土化教材运用当地特色文化,打破语言和文化的壁垒,提高中文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是加强中文教育全球推广的有力保障。
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研究现状
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研究现状本土化汉语教材是指面向非汉语母语者的汉语教学教材,其特点是结合学习者的语言、文化和认知特点,以及本土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进行内容和形式的生动化体现,体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具有时代感和实用性。
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对外汉语教学也备受关注,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就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
一、本土化汉语教材的发展历程本土化汉语教材的发展可以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是以《汉语》教材为基础,结合海外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一批符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本土化教材。
那时的本土化教材受限于信息交流的不畅,教材内容和形式相对简单,缺乏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思维。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交流的增多,对外汉语教学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本土化汉语教材也随之蓬勃发展。
现如今,国内外的各类出版社和教育机构纷纷推出了各种类型的本土化汉语教材,形成了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教材体系。
二、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研究方向本土化汉语教材研究的方向主要包括教材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在内容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教材的语言规范、文化特色,以及对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需求的体现。
还包括对教材的目标和任务的设定,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价的考量等。
在形式方面,研究者主要关注教材的版式设计、插图和图片的选择,以及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等。
还有一些研究者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研究,探讨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对本土化教材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效果。
三、本土化汉语教材的优势和挑战本土化汉语教材相较于传统的汉语教材,具有一些突出的优势。
本土化教材更加符合学习者的语言和文化认知特点,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通过对本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生动展现,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土化教材借助地道的语言和习惯表达的介绍,有助于学生更加快速地了解和适应当地的语言环境。
本土化教材也存在一些挑战,比如如何平衡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关系,如何有效整合当地的文化资源和教学资源,以及如何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等。
浅谈《关于国际汉语教学“本土化”与“普适性”教材的理论探讨
浅谈《关于国际汉语教学“本土化”与“普适性”教材的理论探讨关于“本土化”和“普适性”汉语教材的问题是目前汉语国际传播中受到热议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吴应辉[1]《关于国际汉语教学“本土化”与“普适性”教材的理论探讨》入手来进行浅谈。
一、文章内容文章共有六个部分:引言,两类教材的界定及其特征,两类教材的特质、优势和不足,两类教材的相对性和互补性,“本土化教材”的四个要素,余论。
引言部分阐述了“本土化”汉语教材研发还十分薄弱。
(一)两类教材的界定及其特征1. “普适性”语言教材和“本土化”语言教材的界定对比(1)从出发视角来看,前者从编写者的视角出发;而后者则是从某一国家或地区学习者的特点和需要出发。
(2)从目标方面来看,“前者适应许多国家或地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后者以满足特定国家或地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目标而设计、编写和制作的某一语言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的教材。
(3)“本土化”有时也用“国别化”替代,但“国别化”更强调以国家为单位;“本土化”教材可涵盖“国别化”教材和“区域化”教材,即“本土化”教材既可以指某一国家的“国别本土化”教材,也可以指一个区域的“区域本土化”教材。
2. 两类教材的特征对比普适性教材本土化教材(1)教材名称中性化本土化(2)教材内容中国化本土化(3)词汇内容词汇缺乏本土化部分词汇本土化(4)注释内容英语化母语化(5)语言对比语言对比空白化语言难点对比化(二)两类教材的特质、优势和不足1. 特质吴应辉老师抽取了10个方面的特质列表比较,具体如下:对比项目“普适性”汉语教材;“本土化”汉语教材1.词义释义使用语言:汉语或英语;学习者母语2.两种语言差异、重点和难点对比:很少;很多3.话题内容:多为目的语国家相关话题,很少有学习者国家国情、社会、文化方面的内容;目的语国家相关话题居多,但学习者国家国情、社会、文化占相当比重4.与学习者国家教育体制接轨度:很低或完全不接轨;很高5.配套辅导和练习主要使用语言:汉语或英语;汉语或学习者母语6.对特定学习群体的针对性:弱;强7.反映人类社会的共性与个性:反映共性较多,个性较少;同时反映人类文化共性和个性,两者兼顾8.对人类存在共同的语言认知的心理机制的看法:坚信人类存在共同的语言认知的心理机制;相信这种机制的存在,也相信不同母语背景对第二语言习得会产生不同的迁移作用。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瓶颈有哪些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瓶颈有哪些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汉语国际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瓶颈,制约着其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
师资力量的不足是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重要瓶颈之一。
优秀的汉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汉语语言知识和教学技能,还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教育体系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
但现实情况是,专业的汉语国际教育师资数量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衡。
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或汉语教育需求较小的地区,很难吸引到高素质的教师。
此外,教师的培训体系也不够完善,导致一些教师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教材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强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目前,市面上的汉语教材种类繁多,但很多教材在内容编排、难度设置和文化融入等方面存在不足。
有些教材内容过于陈旧,缺乏时代感和实用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有些教材未能充分考虑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学生的语言背景、学习习惯和文化差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例如,对于以字母语言为母语的学生来说,汉字的书写和认读往往是学习的难点,如果教材不能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指导,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
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实践环节。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学习积极性。
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线上教学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但目前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线上教学的资源和平台还不够完善,教学质量和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也是不容忽视的瓶颈。
汉语承载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对于外国学生来说,理解这些文化内涵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
同时,由于不同语言在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上存在巨大差异,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受到母语的干扰,产生语言负迁移现象。
例如,英语注重句子的形式和结构,而汉语更注重语义和语境,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语法错误和表达不地道的情况。
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研究共3篇
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研究共3篇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研究1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在全球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越南人开始对学习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在越南,教授汉语的教材通常都是由中国编写的,这些教材虽然质量有保证,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对当地学生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因此,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的研究变得十分必要。
一、越南汉语教材研究的现状目前,越南本土的汉语教材主要由越南的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研制,这些教材包括初级汉语、中级汉语和高级汉语等级,涵盖了汉语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越南本土汉语教材多以越南的教学需求为主要考虑因素,旨在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增进越中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与中国编写的教材相比,越南本土的汉语教材更注重教学体系的建立和贴近越南学生的学习习惯,课文内容更加实用和符合越南实际情况。
同时,在词汇、语法和难点等方面,越南本土汉语教材也更具有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
二、越南汉语教材研究的发展趋势随着越南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的研究也将逐渐深入。
越南学者将更加注重汉语教学体系和教材的建设,从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面下手,努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汉语学习环境和更具实际应用价值的教材。
同时,为了提高教材的教学效果,越南学者也将注重加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理解,以更好地将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相结合。
三、越南汉语教材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越南本土的汉语教材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
首先,越南教材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需要更多的学者投入相关研究。
其次,在越南推广教材时需要克服语言和文化差异的问题,并采取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以适应越南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支持,越南教材的研发和推广也面临着资金紧缺、人才匮乏、技术水平低等问题。
总之,越南本土汉语教材的研制和推广对于促进越中两国文化交流和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在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多个方面努力创新,以更好地适应越南学生的学习需求。
外媒体:海外华校呼唤“本土化”教材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外媒体:海外华校呼唤“本土化”教材体系建设迫在眉睫2011年11月15日,报道.据中新网报道,近年来,海外华文教育蓬勃发展,为满足华侨华人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中国国务院侨办委托国内出版社编写了《中文》、《汉语》等一系列优秀的华文教材,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华文学校的燃眉之急。
然而,受国家政策、生活习惯、语言环境、文化背景及学时学制的影响,海外华文教育的办学模式多种多样,对华文教材的需求也千差万别。
如何选择适合多样性学习对象的华文教材,成为了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海外华校教材“通用性”有余“本土化”不足“经过多年努力,国侨办基本完成了海外华文教育主干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海外华校教材方面的‘温饱需求’”。
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赵阳此前在第二届华文教育大会上坦言,目前这些教材的缺陷是,“通用性”有余,“本土化”特点不足,教学挂图、识字卡片、视听音像、测试题库、教学辅导等教辅材料未能配套。
此外,可供教学使用的中国历史、地理、文化及书法、绘画、武术、舞蹈、手工、民乐等教材,也有待进一步开发。
在华文教育发展相对成熟的东南亚地区,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编写“本土化”华文教材,在华校中呼声很高。
据泰国华文教师工会主席李继寿介绍,通过调研发现,虽然泰国各华校使用的课本多为国侨办推荐的《汉语》教材,但华校仍希望能够拥有更适应自身教学实际的本土化教材。
澳大利亚悉尼中文学校校长张维德对此深有感触,他指出,目前的教材确实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但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国家和地区,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
意大利金龙学校校长李雪梅也表示,由于现有教材与意大利华裔学生的生活背景以及日常接触的主流文化不同,许多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对中文的兴趣就会逐渐降低。
自编课本填补空缺华校支招华文教材体系建设为了弥补现有教材“本土化”特点不足的缺陷,一些海外华校在使用通用教材的同时,还自编辅助教材与课本,以迎合教学实际需求,适应快速发展的华文教育事业。
初级汉语综合教材本土化研究——以《中文听说读写》和《新实用汉语课本》为例
摘要在汉语学习中,有效的教材对于学习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仅影响到他们学习汉语的效率,还会影响到他们对于汉语的兴趣和热爱。
当前世界上流行的汉语教材比较多,但是整体而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中国编辑出版海外使用的通用型汉语教材;另一类是所在国编辑和出版的本土化汉语教材。
以美国为例,当前在美国应用最为广泛的教材当属本土化教材《中文听说读写》和中国国内出版的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两套,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较多的使用人群。
但这两套教材在美国的使用情况也有变化,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年左右,《新实用汉语课本》的前身《实用汉语课本》在美国的使用量位居第一,但是,1997年完成定稿的《中文听说读写》,近年来的使用人数和使用范围开始逐渐超过《新实用汉语课本》。
在最新的美国大学初、中年级教材使用情况调查中,《中文听说读写》在初中级汉语教材市场中分别占62.9%,和59.8%,在美国大量的初级汉语教材中一枝独秀,长期占有60%左右的市场份额。
在这背后,美国的汉语教材使用者需求发生了什么变化,两本教材有什么区别之处,从而导致了这一变化,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可以明确今后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方向。
所以本研究主要以这两本教材为讨论对象,对初级汉语综合教材本土化问题进行了研究。
通过研究认为,编写本土化教材是汉语教材今后的一个大趋势,将会在汉语教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通过对《中文听说读写》(初级)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的对比,发现两套教材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不同点方面,主要包括:一是教材的背景不同,前者以美国生活为背景,后者以中国生活为背景;二是教材形式不同,前者相对于后者更加注重装帧设计;三是课文话题内容选择不同;四是对语法点的解释不同;五是前者更加重视语言教学,后者更加重视汉字和语法教学。
此外,两套教材还有一些细节的不同之处。
通过对美国从事汉语教学的老师和学习汉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这两套教材分别进行了评价,整体而言在美国教师和学生都比较倾向于选择《中文听说读写》这一教材。
汉语教材本土化方式及分级研究
汉语教材本土化方式及分级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语言教育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对汉语教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汉语教材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应用中,往往面临着本土化的问题。
研究汉语教材的本土化方式及其分级体系,对于提高汉语教学的效果,推动汉语的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汉语教材本土化的有效方式,并对其进行分级研究。
我们将分析当前汉语教材本土化的现状和挑战,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接着,我们将提出一套系统的汉语教材本土化策略,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文化元素等方面的本土化。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构建一个汉语教材分级体系,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学习者群体的需求。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汉语教材的编写者、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汉语教材本土化的进程,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我们也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其他语言教材的本土化提供借鉴和启示,推动语言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二、汉语教材本土化的理论基础汉语教材本土化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语言学、教育学、文化学以及跨文化交际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语言学方面,汉语教材本土化强调语言学习的实际环境与应用场景,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与交际功能。
教育学理论则强调教育过程中的学习者中心原则,提倡根据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学习习惯和需求进行教材设计。
文化学视角则关注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汉语教材应当融入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元素,提升学习者的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学则为汉语教材本土化提供了跨文化视角,强调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背景,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促进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在这些理论基础的指导下,汉语教材本土化应当注重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结合,通过融入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元素,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教材编写者还需要关注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习惯,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出符合他们实际需求的汉语教材。
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研究现状
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研究现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本土化汉语教材应运而生。
本土化汉语教材是指将汉语教学与学习者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相结合,以满足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教材。
本土化汉语教材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并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随着全球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本土化汉语教材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土化汉语教材的优势和挑战,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探讨本土化汉语教材的定义及其特点,明确本土化教材与传统教材的区别和联系;二是了解本土化汉语教材的发展历程,从历史角度分析本土化教材的演变过程;三是探讨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研究方法,分析目前常用的研究手段和技术;四是比较国内外本土化汉语教材研究现状,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本土化教材方面的研究成果;五是分析本土化汉语教材的优势和挑战,探讨本土化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性和可行性。
通过这些研究目的,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研究现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2. 正文2.1 本土化汉语教材的定义与特点本土化汉语教材指的是根据学习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将原本外语教材进行一系列调整和改编,使之更符合学习者的需求和习惯。
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导向性:本土化汉语教材充分考虑学习者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点,融入当地的历史、习俗、风俗等元素,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习惯。
2.语言风格定位:本土化汉语教材会根据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需求,选择相应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使学习过程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和交流。
3.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本土化汉语教材会根据学习者的兴趣和背景,融入更多的生活、工作、娱乐等实用内容,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汉语教材本土化方式及分级研究
汉语教材本土化方式及分级研究
周小兵;陈楠;梁珊珊
【期刊名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5
【摘要】随着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海外汉语学习者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海外教材问题日益突显,成为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我们考察了美国、日本及韩国具有代表性的3部汉语教材,同时还考察了3部在中国广泛使用的英语、日语及韩语二语教材,发现这些教材的本土化方式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归纳总结教材本土化的具体方式,并基于对使用者调查,将本土化方式分为“一般重要”“重要”和“非常重要”三级,以期对汉语本土化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建议.
【总页数】5页(P73-77)
【作者】周小兵;陈楠;梁珊珊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广东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广东广州510275;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95
【相关文献】
1.泰国中小学汉语教材本土化编写研究
2.韩国汉语教材词汇编写本土化策略研究
3.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研究现状
4.本土化汉语教材的话题研究——以《菲律宾华语课
本》为例5.两岸典型国际汉语教材话题设计之比较
——兼论台湾地区汉语教材的本土化倾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语“本土化”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
汉语“本土化”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摘要:全球“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的广泛建立,使汉语教学世界瞩目。
提高教师知识层次,让汉语教学进一步“本土化”,争取最佳教学效果,也成为国家决策、专家论证的热门话题。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尤其是外国学生的培养便是实施汉语教学“本土化”的重要举措。
而作为“新生事物”,实施的情况怎样?效果如何?就土耳其汉语教学与土耳其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来看,尚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能用学习者母语为媒介语教学的教师,缺少符合学生特点和学习习惯的母语教材,缺少通畅的“本土化”实习渠道及毕业后的成效监督等。
关键词:汉语;“本土化”教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全球“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的广泛建立,使汉语逐渐成为世界上“老百姓”开始关注的话题。
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汉语学习者,谁来教?在哪里教?怎么教?这些问题迫在眉睫,亟待解决。
汉语教学的“本土化”即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大举措之一。
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尤其是外国学生的培养便是实施汉语教学“本土化”的重要方案之一。
本文以土耳其汉语教学为个案,联系国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就汉语的“本土化”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谈些粗浅看法。
一、土耳其汉语教学概况土耳其共和国是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国家,面积约7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7000多万。
全国大约有820所包括大学在内的各类教育机构,实施6~14岁的八年义务教育。
全国现有大学约116所,分为国立与私立两类。
主要分布在首都安卡拉和土耳其最大的港口城市伊斯坦布尔。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地位在世界上的不断提高,土耳其政府为了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关系,2005年,土耳其教育部把汉语列入职业高中外语选修课程,2007、2008学年度,又在10个试点商业旅游高中开设了汉语课。
随着中土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目前汉语已被列入公立高中课程和中小学外语教学选修课程,开设中文课程的中小学有20多所,开设汉语班的社会团体有20多家,开设汉语的大学约有12所。
国别化视野启示下的国内本土化对外汉语教材编写
国别化视野启示下的国内本土化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作者:杨艳辉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19期摘要:汉语国际推广的不断深入,使得汉语学习者文化、区域、层次和学习目的等各方面都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因此对外汉语界主张根据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教育制度与规范等社会、文化特征进行“国别化”汉语教材编写。
汉语教材作为汉语教学和特定文化现象的载体,在编写时理应在国别化教材启示下考虑其本土与国际的结合,将国内“本土化”教材作为推广中华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的重要媒介。
关键词:国别化;国内本土化;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281-01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他的著作《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不同的人的智能结构是不同的,能过训练和培养,每个人的智能都能得以提升和优化。
相对于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传统智力理论来说,该理论考虑了个体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差异性,有利于整合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平衡。
20世纪九十年代引入我国教育领域,较多的应用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
随着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应用的增多,该理论还被运用于进行教材分析,衡量教材的适切性和可行性。
也就是说,教材在编写时应符合多元智能理论所支持的多元智能发展规律。
汉语国际推广的不断深入,使得汉语学习者文化、区域、层次和学习目的等各方面都越来越趋于多元化,这种多元的结构使得学习者们对汉语学习的要求趋于多元化需求,单一的进行汉语知识传授的教材急需进行创新改革。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且各省份地域特色颇浓,而在中国国内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且分布较广,汉语教材作为汉语教学和特定文化现象的载体,在编写时理应基于多元知能理论、在国别化教材启示下考虑其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结合,将“本土化”教材作为推广中华文化,特别是多元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的重要媒介。
本土化汉语教材的话题研究——以《菲律宾华语课本》为例
本土化汉语教材的话题研究—以《菲律宾华语课本》为例—天津中医药大学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白迪迪张洁摘要随着全球汉语需求的日益增长,汉语教学逐渐走向国际化,与此密切相关的对外汉语教材研究成果丰硕,教材的数量和种类都在不断增加。
本土化汉语教材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教材,在汉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菲律宾华文学校广泛使用的教材《菲律宾华语课本》1~ 12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材中课文的话题进行统计分析、对教材使用者的调查研究,总结该套教材话题编写的优劣,并为本土化汉语教材的话题编写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菲律宾华语课本话题研究本土化汉语教材编写建议—问题的缘起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取得了丰硕成果,教材的数量和种类都在大幅增加。
就教材种类来说,有适合初、中、高不同水平的教材,也有综合、口语、阅读、写作、听力等分技能的教材,有适用于海内外的通用型对外汉语教材,也有专门针对某个国家编写的本土化汉语教材。
其中本土化汉语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充分考虑该国学习者汉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其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学习习惯以及感兴趣的话题等。
相较于通用型的汉语教材,本土化汉语教材更具有针对性。
笔者有幸在菲律宾华文学校从事了两年的汉语教学工作,使用的是由沈文、杨石泉(2006)编写的本土化汉语教材《菲律宾华语课本》。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材话题的选择上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在一定程度30世界华文教学(第八辑)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在中国知网以“菲律宾华语教材”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只有3篇文章,且均为硕士学位论文,内容为文化因素研究、以某一地区为例研究教材的演变。
以“《菲律宾华语课本》”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有12篇文章,其中10篇为硕士学位论文、2篇为期刊论文,内容涉及中国形象研究、词汇教学研究、教材对比研究、教材的课堂运用研究、生词练习研究、文化因素研究。
该教材的话题研究没有涉及。
苏新春等(2011)认为教材是由一篇篇课文组成的,每篇课文至少有一个中心话题。
土耳其及中亚五国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发展的历程、困境与策略
土耳其及中亚五国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发展的历程、困境与策略作者:吴长青程海燕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24年第05期摘要:文章追溯了土耳其及中亚五国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困扰土耳其、中亚五国国际中文本土化过程在观念和操作两个层面的困境。
文章提出了达成本土化观念层面共识、稳步解决“三教”问题、充分借助当地华人华侨的影响力三大解决措施,以期对促进中文在世界各国的本土化传播提供可行性借鉴。
关键词:土耳其;中亚五国;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基金项目:2022年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土耳其国际中文教育本土化发展策略研究”(22YH03B);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研究”专项“土耳其及中亚斯坦五国语言政策研究”(21YDD07)作者简介:吴长青(1974- ),男,湖北荆州人,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与国别语言政策、语言哲学;程海燕(1982- ),女,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孔子学院。
土耳其共和国是在陨落的奥斯曼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亚欧新兴国家,近代经历了同旧中国类似的被欧洲列强入侵的屈辱历史。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于1923年,已迎来百年国庆。
土耳其99.7%的领土在亚洲,仅有0.3%的领土在欧洲,全国绝大多数民众信封伊斯兰教,东部与叙利亚、伊拉克、伊朗、格鲁吉亚等国接壤,西部与希腊、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相邻,土耳其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东西融合的文化特质。
由于土耳其多年来加入欧盟的努力一再受挫等历史杂陈的原因,近十年来对外政策“东方转向”的趋势非常明显:一方面努力与东方国家包括中国交好;另一方面,自俄乌冲突以来,积极利用北约成员国的特殊身份,为冲突双方竭力斡旋颇受世界的关注。
土耳其国际中文教育虽可追溯至土耳其建国初期,但现代意义的中文教育在土耳其立足生根却发生在近十来年。
中亚五国的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直接与中国的新疆接壤,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则是中国连接西亚国家的伊朗,进而连接土耳其和东欧各国的必然陆路通道,中亚五国历来与中国保持友好。
近十年来国际汉语教材的本土化与国别化研究综述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Nat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xtbooks 作者: 韩秀娟[1]
作者机构: [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24
出版物刊名: 汉语学习
页码: 97-105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6期
主题词: 国际汉语教材;国别化;本土化
摘要:近十年来国别化与本土化汉语教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通过综述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以往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并展望相关研究的趋势与前景。
国别化汉语教材与本土化教育的长远发展应各取所长,从整体上推动国际汉语教材理论的创新,转变用中国人叙述语境的传统范式理论观念,积极从教材本土化入手,结合各国语言文化与应用历史,建构汉语的国别化和本土化教学与应用的范式和基本理论模型。
中泰合编汉语教材的本土化研究
中泰合编汉语教材的本土化研究中泰合编汉语教材的本土化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与泰国关系的日益密切,汉语在泰国的学习热潮也愈演愈烈。
为了满足泰国学习者的需求,中泰合编汉语教材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
然而,由于中泰两国的差异性,仅仅简单翻译中文教材并不足以满足泰国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因此,本土化研究日益重要,以确保教材能够更好地适应泰国学习者。
本土化研究是指通过本国文化、语言和教育特点对教材进行调整,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
在中泰合编汉语教材中,本土化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课文内容的本土化是本土化研究的核心。
泰国学习者需要感受到这些课文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点。
因此,在课文的选择和编写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泰国学习者的喜好、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
例如,可以在课文中添加一些中国和泰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情景,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两国之间的联系。
其次,教学法的本土化也非常重要。
泰国学习者通常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习惯,因此,我们应该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
例如,较少使用繁杂的语法规则,而是通过互动游戏和实际情境等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利用泰国常见的例子和语境,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第三,教材的设计和排版也需要进行本土化调整。
汉字对于泰国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可以在教材中加入一些适应泰国学习者的排版和设计元素。
例如,通过精心设计的插图和图片,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字的笔画和结构。
此外,结合泰国语的特点,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汉字的提示和辅助学习材料,以加强他们的记忆和理解。
最后,教师培训也是保证教材本土化的重要因素。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关键角色,在他们的引导下,学习者才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因此,我们需要提供专门的培训课程,使教师们了解如何应用本土化教材,更好地满足泰国学习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中泰合编汉语教材的本土化研究对于满足泰国学习者的需求至关重要。
浅谈《关于国际汉语教学“本土化”与“普适性”教材的理论探讨
浅谈《关于国际汉语教学“本土化”与“普适性”教材的理论探讨作者:杨榕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7年第07期【中图分类号】H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7-0038-01关于“本土化”和“普适性”汉语教材的问题是目前汉语国际传播中受到热议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吴应辉[1]《关于国际汉语教学“本土化”与“普适性”教材的理论探讨》入手来进行浅谈。
一、文章内容文章共有六个部分:引言,两类教材的界定及其特征,两类教材的特质、优势和不足,两类教材的相对性和互补性,“本土化教材”的四个要素,余论。
引言部分阐述了“本土化”汉语教材研发还十分薄弱。
(一)两类教材的界定及其特征1. “普适性”语言教材和“本土化”语言教材的界定对比(1)从出发视角来看,前者从编写者的视角出发;而后者则是从某一国家或地区学习者的特点和需要出发。
(2)从目标方面来看,“前者适应许多国家或地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后者以满足特定国家或地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目标而设计、编写和制作的某一语言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的教材。
(3)“本土化”有时也用“国别化”替代,但“国别化”更强调以国家为单位;“本土化”教材可涵盖“国别化”教材和“区域化”教材,即“本土化”教材既可以指某一国家的“国别本土化”教材,也可以指一个区域的“区域本土化”教材。
2. 两类教材的特征对比普适性教材本土化教材(1)教材名称中性化本土化(2)教材内容中国化本土化(3)词汇内容词汇缺乏本土化部分词汇本土化(4)注释内容英语化母语化(5)语言对比语言对比空白化语言难点对比化(二)两类教材的特质、优势和不足1. 特质吴应辉老师抽取了10个方面的特质列表比较,具体如下:对比项目“普适性”汉语教材;“本土化”汉语教材1.词义释义使用语言:汉语或英语;学习者母语2.两种语言差异、重点和难点对比:很少;很多3.话题内容:多为目的语国家相关话题,很少有学习者国家国情、社会、文化方面的内容;目的语国家相关话题居多,但学习者国家国情、社会、文化占相当比重4.与学习者国家教育体制接轨度:很低或完全不接轨;很高5.配套辅导和练习主要使用语言:汉语或英语;汉语或学习者母语6.对特定学习群体的针对性:弱;强7.反映人类社会的共性与个性:反映共性较多,个性较少;同时反映人类文化共性和个性,两者兼顾8.对人类存在共同的语言认知的心理机制的看法:坚信人类存在共同的语言认知的心理机制;相信这种机制的存在,也相信不同母语背景对第二语言习得会产生不同的迁移作用。
本土化视角下的国际汉语教材文化内容对比
摘要本土化汉语教材的匮乏制约着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
选取中、美出版、面向北美大学生的两套主流汉语教材,应用内容分析法对比考查其文化内容,从文化主题和呈现方式两个维度探讨教材本土化的问题。
研究发现,与中国教材相比,美国教材中学习者感兴趣的主题分量重一些,双向呈现比例高一些,文化环境的描绘真实一些,显示出其本土化内容较多,本土化方式较多元,对国际汉语教材编写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材;本土化;文化主题;呈现方式作者简介:欧阳芳晖(1981-),女,广东广州人,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
收稿日期2020-08-29中图分类号H195.4文献标识码A本土化视角下的国际汉语教材文化内容对比欧阳芳晖中山大学,广东珠海519082一、引言近二十年来,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推进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
在此大背景下,汉语教材的开发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教材数量和种类快速增长,但是海外学习者高度认可的汉语教材仍然匮乏。
究其原因,一些学者认为与教材本土化程度不高、未能真正满足海外学习者需求有关。
[1]本土化指教材应考虑学习者所在国情况,根据其学习特点进行编写,以适应外语在当地的教与学。
[2]当前研究大多对教材本土化情况进行整体性评估,含语音对比、词汇编排、注释设计、话题选择、学制接轨等各个方面,专门针对文化内容的研究很少。
[3][4][5]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目标的当下,文化内容已经成为教材评估不可或缺的一环。
中国编写与海外编写汉语教材的文化内容有什么异同?体现了怎样的本土化差异?如何设计文化内容才能更好地满足海外学习者的需求?这些都是国际汉语教材研发应该关注的问题。
本文选取了面向北美大学生的两套主流汉语教材进行量化对比,从文化主题和呈现方式两个维度上探讨两套教材本土化的差异。
这两套教材分别为中国出版、中国学者刘珣主编的《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二版)》(《实用》)和美国出版、华人学者姚道中和刘月华主编的《中文听说读写(第三版)》(《读写》),每套教材含4册课本和4册配套练习册,共计16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土化: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瓶颈?
2009-10-31 07:41
2007-03-19
据国家教育部统计,目前全球有100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全球学习汉语者超过3000万人,累计有37万人次参加国内外近200个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的考试。
汉语热的升温让许多出版社看到了对外汉语出版的商机,对外汉语教材从最初的几十种发展到如今的1000多种。
据记者了解,除华语教学出版社(下称“华语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下称“北大社”)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下称“北语社”)每年都有大量的对外汉语教材推出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下称“外研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下称“人教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大社也在对外汉语图书出版领域成绩斐然。
教材出版各有千秋
我国的对外汉语图书出版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华语社在1981年推出的《基础汉语课本》自1994年修订至今销量已超过20万册。
北大社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将对外汉语作为外向型图书的主攻方向。
如今,该社的对外汉语教材和汉语语法研究和工具书已形成品牌化运作。
据了解,目前国内出版对外汉语教材的出版社不下20家,图书种类包含语法用书、口语教材、经贸汉语、写作教材、工具书、应试用书、文化背景类和学术专著等十几个门类。
与此同时,教材系统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例如,由北大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李晓琪院长主编的“博雅汉语系列”分初级、准中级、中级和高级四个级别,目前已出版八本,两年内销售量超过6万册。
除了品种的增多,教材形式也从最初的单一纸质教材发展到如今的配套音像制品、电子产品、多媒体及网络资源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去年10月外研社推出的《汉语900句》不仅有纸质教材和配套的
CD、MP3等介质的学习资料,还配有相应的网络资源提供教学服务。
如今,这种立体化的系统教材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出版社青睐,包括华语社、北大社、北语社等在内的诸多对外汉语教材大户均推出了各自的多介质教材。
多语种全球化输出教材
借助汉语热的不断升温,我国对外汉语图书的版权输出取得了很大进展。
据北语社对外汉语海外拓展部主任全光日透露,该社2006年对外汉语教材版权输出由上年的149种增加到236种,涵盖欧、亚、北美等地区近10个国家。
该社相关负责人表示,版权输出是“走出去”的重要手段,面对海外分散的出版市场,这种“移植”的方式可以节省成本,通过合作伙伴在海外的销售网络,可以顺利地将教材销售到当地主流市场。
另一家对外汉语出版大户外研社也与汤姆森学习集团、培生集团等几家国际出版巨头合作,进行版权输出。
去年由该社推出的《我和中国》便是与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合作向海外输出的。
另据记者了解,目前许多国内出版社都推出了多语种版本的对外汉语教材。
据北大社副总编杨立范介绍,该社目前已推出《当代中文(法文版)》8本、《汉语100(阿文版)》2本、《基础华语(印尼文版)》2本、《泰国人学汉语》4本。
此外,华语社出版的《互动汉语》至今已经推出了10个语种的版本,总销量达5万套,今年还将推出俄文版。
而外研社的《汉语900句》计划将在5年内以英、法、德、意、日、韩、俄等14个语种向50个国家推广,销量达到50万册。
尽管目前多语种推出对外汉语教材风头正劲,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版权输出虽然见效快,但若将本国的教材直接移植到国外,易引起国外人士的接受障碍,很难保证图书的长销。
而要实现图书的长销,关键在于编写出符合不同市场需要的个性化出版物,实现教材本土化。
教材编写本土化有待提升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许琳指出,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的真正困难是不能贴近外国人的思维和生活习惯。
目前中国正采取向外招标、中外合编的办法,加紧编纂国别教材。
在教学方法上打破过去的“语法带路”,让外国学习者首先培养语感。
但是,由于不同地域存在文化差异,部分教材内容会造成理解障碍。
例如,对于教材中有关愚公移山的故事,外国人可能很难理解。
对此,就要考虑更换更具文化贴近性的内容。
而在考虑内容的文化贴近度之外,许多出版社更看重教材的编写理念,即图书的内容安排和课堂设计要符合使用者的思维和学习习惯。
据了解,不同地区的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侧重点不同。
韩、日等国的学生侧重语法学习,而欧美国家更重视口语交流;韩、日等国多以课堂讲授为主,而欧美则更倾向于利用分组讨论等互动性较强的教学形式。
这些不同导致了不同地域的学生对于教材的不同需求。
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市场的需求,许多出版社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外研社汉语出版事业部总经理彭冬林告诉记者,外研社早在数年前便组织力量在各国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并于2005年初制订了“对外汉语出版战略规划”,尝试对外汉语教材的合作编写、合作出版等。
人教社也于去年11月组织了赴美对外汉语教材调研活动,希望能在美国寻找到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教师和专家。
为使教材更易为对象国学生接受,许多出版社都非常注重作者的选择。
华语社副总编韩晖向记者介绍说,为了让教材更具针对性,该社选择本土作者时多要求其有一定的对象国文化背景;而对于海外作者,也多倾向于选择国外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师,主要是看重他们了解当地人的思维、学习习惯和文化背景。
外研社彭冬林总经理也表示,该社去年推出的《我和中国》是专门针对美国市场的出版项目,外研社负责在美国寻找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作者编写教材,而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负责在美国图书主渠道推广发行。
可以说,这部教材真正实现了作者、选材、编写理念的本土化,这也是该社在出版模式上的一种新尝试。
2006年最受欢迎国际汉语教材
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
《汉语乐园》xx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5.7
《跟我学汉语》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8
《快乐汉语》人民教育出版社泰国中华语文学院
2003.10
“快乐华语系列”:
《快乐幼儿华语》《快乐儿童华语》大华风采有限公司(美国)2001《汉语900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8
《xx汉语生存交际》xx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5.7
《中国語入門》株式会社/主婦の友社(日本) 2004
《奥运汉语100句》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8
《汉语世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10
《汉语世界》
《汉语世界》是“十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项目综合性多媒体汉语学习教程。
该书是一套集视、听、说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媒体教程,由50集连续短剧构成,分音像和教材两部分。
教程涉及衣食住行、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各方面,通过剧中人物在中国工作、生活的真实情景,让学习者在学习日常用语的同时,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知识和汉字文化。
教材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情境语言训练及语法知识练习,让学习者通过不同场景下的反复练习加深记忆。
《跟我学汉语》
该书是一套专为中学生设计的教材,使用对象主要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中学生(或年龄在15至18岁的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适用于北美地区中学汉语教学,可供9至12年级使用。
适用读者的水平从零起点至初、中级阶段,1至4册学生用书涉及汉语词汇约2000个。
全套教材共12本(含有与学生用书相配套的语音听力材料),包括9年级(第一册)、10年级(第二册)、11年级(第三册)、12年级(第四册)的学生用书以及各年级用书配套的教师用书、练习册各一本。
《汉语乐园》
该书是中国国家汉办推荐的国外儿童汉语教材,共3个级别,每个级别包括:
学生用书2册,活动手册2册,词语卡片1册,教师用书1册。
内容包括:
互动句型、生词、汉字学习,图解中国文化,介绍手工、歌曲、故事等多种游戏活动。
学生用书每个级别6个单元,12课,每课教授1~2个汉字,10个左右生词和1个基本句型。
三个级别学完可以掌握约50个汉字、300个生词,能说简单的句子,背诵一定量中国童谣、诗歌,会唱部分中文儿童歌曲,初步了解一定的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