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备考设想
2021高三地理备考工作计划(精选6篇)
2021高三地理备考工作计划(精选6篇)2021高三地理备考工作计划(精选6篇)时间稍纵即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什么样的工作计划是你的领导或者老板所期望看到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1高三地理备考工作计划(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地理备考工作计划1指导思想以地理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为依据,围绕“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宗旨组织实施教学,充分利用地理课的学科功能,努力探讨、改进教育教学手段,完满完成教学任务。
工作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着力培养学生读图、理解、综合分析和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文科综合考试中严保地理这一关,高考成绩力争使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各方面都满意。
工作措施1、坚持集体备课,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交流,探索适应本校校情、学情又具有本校特色的地理教学新模式,做教研的带头人。
2、复习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如“一课一练一结”。
及时总结教改教研成果,在省级教育刊物上争取发表论文1——2篇。
3、认真学习先进教育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方法来提高地理教学水平,做教育改革的先锋。
4、努力做好资料的准备工作和教学档案建设,精选、精编教学资料,建立高三学习、高考课题研究的教学档案,使教学具有连贯性、整体性。
5、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做到定期自查。
6、讲:串讲知识要点,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强化记忆,拔升能力,如区域地理讲授顺序:①弄清本区在全球的绝对位置(经纬度)与相邻区域的区位关系;②本区内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分布,并以此为成因推断水文、土壤、自然带、工农业特点、交通等;③相似区域的比较。
7、练:精选精练,要求对每个知识点都力求重现一次,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8、评:针对性的评讲,“打蛇要在七寸,用钢要在刀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调得分点,同时由个到类,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如:中亚的干旱与西亚、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等地干旱成因特点比较分析,进行普遍性规律和特殊性区域差异比较训练。
2021年高考地理备考方略
2021届学生高考地理复习备考工作计划高二地理备课组一、指导思想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依据,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科能力为目标,立足基础,循序渐进,抓好各教学环节的落实;以学科内综合为主,与历史、政治学科相互配合,搞好协作;强化训练,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努力提升地理教学质量,提高地理学科高考成绩。
二、2019年高考文综试卷地理试题简析2019年高考地理各套试题在内容比重、呈现方式、试题风格等方面,基本延续往年特点,给考生以熟悉感和亲切感,以稳为主,稳中求进。
试题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助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为方向,紧密围绕“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推进高考内容改革,通过精选素材、创新情境、巧妙设问,深入发掘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助力素质教育发展。
1.讲好中国故事,彰显立德树人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紧密结合学科内容,选择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素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具备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
2.立足学科本质,聚焦能力要求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聚焦能力考查,为高校选拔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考查的能力不仅包括必备的逻辑推理能力,还包括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试题充分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3.遵循全面发展,体现育人价值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在充分考查德、智的基础上,落实“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要求。
根据地理学特点和高中生的认知水平,选取既能达成考查目标,又结合学科知识的素材,设置问题情境,加强对健康意识、审美情趣、劳动观念的考查,突出对体美劳的教育引导。
三、2019年地理试题的总体特点1.区域地理得到进一步加强,纯自然地理的内容逐渐淡化,向区域发展、区域协调方向延伸。
新高考形势下高三地理备考策略
新高考形势下高三地理备考策略2021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试题,是在教育部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旧教材对接新课标新高考。
试题命制难度适中,知识考查全面,既有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又兼顾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突出能力立意,其中“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大学科素养在试题中均有所体现,能够充分结合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为今后以新教材应对新高考指明了备考复习的方向,指导性意义重大。
通过综合分析2021年河北省新高考试题,对于高三备考有以下几点看法:(一)围绕一个中心,达成一个目标坚持抓主干知识。
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对主干知识的复习,教师必须讲到位,学生必须练到位,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目标就是落实“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我们应该紧抓教材,按部就班稳步推进,课堂上要求学生紧跟教师节奏,提高听课效率,向课堂要效益,可采取“读、背、写、默、画、练”等手段来帮助学生增加基础知识储备。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而且可促进学生对自然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区域自然与人文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深刻理解。
(二)上好两种课(复习课和讲评课),用好两个法宝1、复习课采取以下模式:(1)考纲解读,考点分析,明确目标(2)图表引领,巩固基础,查漏补缺(3)典题导析,落实重点,突破难点选择或编制综合性强、有一定代表性、有适当难度的例题,分析解答过程,落实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并从中总结解题规律和技巧,注意精讲多思。
(4)适当练习,训练方法,提高能力。
习题的选择应该具有典型性、检测性和导向性。
2、讲评课要做到四讲:(1)讲命题意图,锻炼学生审题能力;(2)讲解题技巧,开拓学生解题思路;(3)讲错误原因,纠正学生思维误区;(4)讲答题规范,培养学生规范意识。
2021届地理高考复习备考计划
2021届地理高考复习备考计划2021届地理高考复习备考计划xxxx届地理高考复习备考计划一、指导思想高三地理复习必须以提高学生高考应试能力为目标,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夯实基础,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题技巧,以适应新课改后的高考形式和要求。
二、学科复习目标主要目标:夯实基础,重视能力;图文转换,提取信息;注重整合,突出人文;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具体目标:1.经验课程标准、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通过归纳、总结、内化,把握教材知识主干,形成双基的系统化、网络化。
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培养学生熟练应用地图的能力。
3.训练答题的规范化、高效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重视纠错,在失败中积累经验,使知识活化。
4.加强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实例的培养,做到学以致用。
5.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三、复习进度安排1、第一轮复习(xxxx年8月-xxxx年2月底)教学内容:世界地理部分(高二下学期已完成)、中国地理部分(xxxx年6-8月)、选修1-3(xxxx.8.29—9.17)、必修1(xxxx.9.18-xxxx.12.3)、必修2(xxxx年12.4-xxxx.12.31)、必修3(xxxx年1-2月)。
教学进度见附表。
2、第二轮复习(xxxx年3-4月)--专题整合、强化主干、构建体系、提升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多练图表、扩展思维、控制深度。
3、第三轮复习(xxxx年5月)--套题训练、热身训练、查漏补缺、关注热点、留心细节、多思多问、调整状态。
4.第四轮复习(xxxx年5月25—6月5日)回归课本,通过系统的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
做好考前提醒,引起重视,让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考场。
四、具体措施:1.认真分析学情,准确把握实验班、平行班学生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教学难度、深度、作业布置上应有所区别,分类推进。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备考建议
2020-2021届高三地理备考指南【我们的目标】训练选择题的判断方法和技巧,将客观题错误率降低到最低程度训练综合题的思维模式和表述公式,将主观题的得分率提高到最高限度提高训练强度,强化规范答题,拒绝因低级错误而丢失宝贵的分数【高考四个能力要求】a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前提b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高考地理考试的核心能力c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答题得分能力d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最基本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基础能力【高考命题特点】知识抽样——全面复习,要分清主次图像承载——注重各种新图的判读要领与分析思路能力覆盖——空间定位、逻辑推理、联系迁移以及临场的应变能力等重在过程——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比较归纳等思维过程立意深刻——关注与当前热点联系的隐性信息情境新颖——具备迅速理解试题中虚拟情境的能力【高考解题建模】审题干(中心词、修饰词、指令词、连词)列模板(地理要素全方面)究地点(考虑特殊的角度)细筛选(决定要点的去留----答有利还是不利,自然还是人文)整语言(地理术语、要点顺序)具体操作:1、良好的审题习惯(穷尽图和材料当中的一切信息)(1)审文——明确限制条件,确定答题方向一审题干二审材料三审题分(2)析图——提取图上的有效信息:看图例,看图的性质(坐标图、柱状图、地形图等)◆审题干:注意分析题目中“句子”的成份,找出“中心词”、“修饰词”◆找“主语(中心词)”——确定题中主题,认定答题方向◆找“定语(修饰词)”——锁定限定条件,找出目标项,如限定的时刻季节月份和地理空间◆找“动词(指令词)”——确定作答方式(如评价、阐述、比较、分析等)◆找“连词”——看看要你回答几个问题?此问题的分值是多少,根据分值确定要点个数也就是分析解题条件,确定思维方向(1)明示条件(显性)(2)暗示条件(隐性)(3)多重条件(两个或以上条件)(4)限定条件:数量词,方位词,程度2.做题步骤第一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明确试题要求和意图。
2021届高考高三地理复习备考策略与百日冲刺策略
7月23日~8月23(24)日
南移8°44′
1月21(22)日~2月19日
北移8°44′
8月23(24)日~9月23(24) 南移11°32′
日
2月19日~3月21(20)日
北移11°32′
(2)大气
1.气温 (影响因素,分布规律)
2.气压 (概念,影响因素分布规律)
3.气流 (三圈环流,风压带,季风环流) 4.天气与气候
要素变化:是指构成地理环境(自然和人文)诸多 要素中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相应变化。 其实质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人类活动必须遵循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方能更 好地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要素变化”,考查学生的地理综合思 维。
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 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 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 类,粮食的充分供给 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 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 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 关系。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
4. 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
要条件是
A.人均耕地多
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
D.淡水资源丰富
其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内容包括: ①安徽省纬度位置较低→水热条件较好→复种
C
[试题] 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
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 由贸易。下图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 布局调整。据此完成1~3 题。
3.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 汽车的
生物群落(种类与数量) 生态平衡
高考备考地理的复习建议及策略
高考备考地理的复习建议及策略高考来了,地理科目的备考做好预备了吗?地理的复习建议能关怀大家更有效率的复习。
下面由学习啦我为大家提供关于高考备考地理的复习建议及策略,希望对大家有关怀!高考备考地理复习建议一、充分利用地图及地理图表高考命题的视角较为新颖,问题与材料的结合较为奇异,因此,应对高考题,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学问。
但有一个良好的和训练有素的地理思维习惯也特殊重要。
这就需要我们在平常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培育,从而形成地理学科思维习惯和地理学科能力。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重点应放在以下方面:①构建地理学问体系,通过地理学问的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的训练,培育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概括推理等地理学科的能力;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培育应用能力,如让学生把握地理学科广泛应用和社会价值性,运用地理学问和技能,去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解决一些实际的社会问题;③加强学科联系,培育综合能力,如注重学科间学问的交叉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各种地理事物,从生态爱惜、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的利用、历史、经济进展战略、国际国内环境等方面去思索世界和我国有关地理方面的开发利用问题(如我国西部大开发、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等)地图是地理学习中一种特殊的教科书,考生可以从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学问,是地理的"第二语言'。
地图有很多种类:①地理分布图,这是地理图像系统中所占比例最大、类型也很冗杂的一种。
主要有政区图、自然要素分布图:(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地形分布图、气温分布图、水系分布图、各种自然资源分布图等)、人类活动分布图(如中国铁路分布图、人口分布图、农业地域类型图工业基地分布图等)、区域综合图(如北方地区矿产、铁路和城市分布图)。
②地理统计图表,包括等值线图、面积图、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累计百分比图等。
③示意图,地理示意图多种多样,用简明形象或直观的图形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进展演化规律,一般包括地理原理图、地理过程图、地理关联图、地理模式图等。
2021年高考高三地理复习备考策略与建议
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 根 据考查要求裁剪素 材、 选择主干内容, 不刻意 回避热点,也 不刻意追 求新奇,力 求活与的现多实样生性紧密相连。
【立德树人】
【服务选才】
【引导教学】
地理试题设计:(突出的几点)
● 贴近考生认知水平,注重通过人地关系,传递 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
● 通过加强试题综合性、探究性、扩大开放性, 考查学科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 (比较分析、逻辑推理、发散思维、创新意识)
▲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命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
“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涵盖了考查目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
“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 育 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
“四层”为考查内容,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是 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内容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
内容,以能力考查为重点,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科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推进考试内容改革。情境设计联系实际,贴近考生认知水平,反映时代主旋 律, 弘扬社会正能量。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突出学科关键能力考查,体 3.优选材料注重情境创设,
凸显立德树人价值导向
现服务人才选拔功能
引导教学重基础重应用
● 要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奋斗精神等方面的考查,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扭 转高中教学中重视智育、忽视德育的问题。
● 要加强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阅读理解和应用写作能 力等方面的考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 要加强审美情趣、健康意识、劳动体验等方面的考查和引导,加 强社会实践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夯实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
高考自然地理复习计划与方法
高考自然地理复习计划与方法自然地理是高考中的重要科目之一,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就需要对自然地理进行系统的复习。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高考自然地理复习计划与方法,助您轻松应对高考。
一、复习计划1.制定合理的复习时间表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时间表。
根据高考的时间安排,提前半年开始复习,每天至少安排2-3个小时的复习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掌握自然地理的知识点。
2.分阶段进行复习自然地理的复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复习。
重点复习自然地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如地球的运动、气候类型、水文特征等。
第二阶段:重点知识深化。
针对自然地理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深入复习,如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植被的分布规律等。
第三阶段:模拟试题训练。
通过做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查漏补缺。
二、复习方法1.精读教材教材是自然地理复习的基础,要精读教材,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对于重点知识点,可以多次阅读,加深理解。
2.做好笔记复习过程中,要做好笔记,将重要的知识点、方法和技巧记录下来。
笔记要及时整理,方便复习时查阅。
3.图文结合自然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图像性,要充分利用地图、图表等资料,图文结合,提高复习效果。
例如,在复习气候类型时,可以结合世界气候分布图进行复习。
4.联系实际将自然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在复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可以联系我国各地的气候特点,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5.讨论交流与同学、老师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复习心得和经验,互相解答疑问,提高复习效果。
6.做好错题集在做模拟试题和历年高考真题时,要将做错的题目整理到错题集中,分析错误原因,定期复习,避免重复犯错。
7.培养解题技巧三、注意事项复习过程中,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相信自己,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身心健康,提高复习效果。
(精选推荐)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计划 你制定了吗??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方案你制定了吗想要拥有一个好的学习成果就要拥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这一法那么不管在什么适合都适用,即使是面对高考也是一样的,许多高三同学由于由于面对的考试是高考所以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时就特别紧急,没有指定出一个合理的方案,这样的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效率是特别低的,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方案。
供大家借鉴使用!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方案一、工作目标:进行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把握单元根底学问,稳固各学问点,强化学问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同学的解题力量以及思索力量。
通过这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要让同学到达以下要求:(1)把握考纲规定的根本学问,能够对学问进行根底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学问。
(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
(3)答题做到标准化,能形成肯定的解题思路,把握根本的解题方法。
(4)能用学到的地理学问分析生活中简洁的地理实例,做到活学活用。
二、详细措施:(1)钻研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着眼教材,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突出主干,落实根底,学问系统化。
(2) 讨论历年〔高考试题〕,要对近五年的新课标高考题进行讨论,要将高考题做全、做透、做通。
要留意搜集高考信息,了解高考动态。
(3) 精选、精练、精评。
首先,老师对试题要细心选择。
所以老师要多做题,要分析试题,要把握高考题的特征,要学会自己命题。
然后,老师将自己细心选择的试题在适宜的时间布置下去。
有的可能适合做课堂练习,有的可以做例题,有的适合做考试试题。
而且要留意时间上的支配,要做到短、频、快。
题不在多,关键要精。
试题讲解要准时,要讲透,要注意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培育,还要强调答题的标准化,用词的专业化。
(4) 课外辅导要敏捷。
多种方式,多种时间,多种场合。
不同的同学不同的辅导。
关注学习困难同学,重视补缺补差,注意拔尖。
(5) 建立错题集,培育同学准时反思的学习习惯。
2021高三地理备考的必备复习计划
高三地理备考的必备复习计划高三地理的备考已经开始有段时间了,地理的必备复习计划还没有?快来看看吧。
下面由 ___为大家提供关于高三地理备考的必备复习计划,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一轮复习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学科基础能力过关。
自然地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技巧,熟记规律原理的内容,并体验其形成过程。
基本过程:理清概念—掌握法则—熟记基本原理—变式训练。
这块教学内容较难,教学时应从易至难递进,不能在难度上一步到位;人文地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特别对区位因素的分析,老师可以对每一类型的区位因素构建模式,学生先记忆强化模式,再结合似实例进行具体分析。
同时注重回答问题的基本方式方法。
总之,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关训练。
要明确学生掌握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训练目标,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
2、二轮复习目标: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能力提高,实现综合能力突破。
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专题为基础,以区域为平台,通过加强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全面提高学科思维能力。
要明确重点、难点。
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
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升应战能力。
时间为20xx.3.15—20xx.5.1主要专题如下:地理运动专题:包括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水体的运动、地壳物质的运动、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等。
人地关系专题:包括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区域发展问题。
区位因素专题:包括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交通区位等。
地理图表专题:包括日照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计算等。
具体的专题设置可以根据本班级的需要安排不同的专题。
3、三轮复习时间为xx.5.1——xx.6.1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应试能力,注重查漏补缺和解题技巧的培养。
做到精选练题,回归课本。
抓主干知识,纲举目张。
重原理,讲解题思路。
2021届高考地理备考计划
2021届高考地理备考计划学生情况分析与对策一、学生情况分析:①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分析:大部分尚可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佳,底子很薄,计算能力不强,题型一些基本的题型都不能自如的解决。
通过一段的一轮解题,大部分学生对复习过的公式,定理、法则都有了必然即便的认识与理解。
基本能够记住该记关系式,但对于没有复习的部分,还是有同样的欠缺。
表现为一些基本的恒等式、法则、定理等都忘掉了。
②学习态度情况分析: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颇为学习态度极为不端正,主要表现为:1.缺乏上进心,有相当少部分同学信心不足,没有必胜的同情心和信心。
2、不能准时完成作业,有抄袭、交空本子、或只是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而缺乏深入研究疑难问题的习惯。
3、缺乏自主专业课的习惯,大部分老师只是在等激励老师引导进行一轮复习,而不能够自己动手搞好提前复习,表现在考试(或作业)中所遇到了没有复习前一天的试题时,显得毫无办法。
4、缺乏动手能力及动手习惯,对复习过的知识不能及时的进行巩固、练习,所发的讲义、练习卷等不能够及时、认真填写,导致对复习过的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够。
③复习方式、方法分析:1、缺少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改错本,在一些爱错的重蹈覆辙省分不断的犯错。
不能够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2、一些同学不会听课,不会记笔记。
上课时,整堂忙于记笔记,而忽视听讲,不注意听思路的分析及实践过程。
3、不注意归纳知识,复习到的只是一些零散的基础知识,而不在乎有效的知识、方法体系,显得很笨。
4、不注意经常回顾,对备课过的知识置之千里,而不去经常巩固、练习。
时间长了,又“生锈”了。
二、对策分析:1、尽早帮助学生树立信心!2、教给学生科学的复习习惯和复习方法。
3、坚守基础知识训练(每隔两周进行同步选择与填空专项考试)。
4、坚持解答题是四轮专项训练:5、纠偏计划及安排:对于偏科落后的学生积极帮助他们做到以下几点:1、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信心2、督促检查作业,落实巩固基础(狠抓选择填空题训练,每周检查一次训练题中的挑选填空题的准确率,讲解做题中其存在的问题,检查改错本)3、训练基本解答题的准确率(对于这些同学要重点训练解答题中的简单问题,提高熟练程度,如“时间计算试题”、“气候试题”、“河流水文试题”“工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题”等)4、不定期或进行对这些同学进行补课,以纠正他们学习中的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3)
水土保持的区域迁移。
37(1)
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必修一三大岩石、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2分
本题主要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和地貌形成的相关知识,抓住“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这句话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通过阅读地质剖面图,获取所在地经历的地质事件信息的能力,进而重建当地在内、外力作用下的环境演变过程。
2、注重地图考查,能力立意显著
2020年全国Ⅱ卷地理试题仍与往年一样,非常重视对图像的考查,体现地理学科图文并重的特色,题中一共有6幅图,题题有图,并且是一图多题,通过图表注重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地理学科能力,突出了地理学科特点。
全国Ⅱ卷
1
地名与水文、地貌和植被的关系
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8分
黄土高原的米脂县、甘泉县、枣林坡等地是以当地物产命名。此地命名还受蒙语影响,如毛乌素系蒙古语,意为不好的水。
2
农业土地利用结构、自然环境的变迁、人口迁移
3
水稻种植和小麦种植
必修二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分析和城市化的影响
12分
“稻在田埂麦在沟”,种水稻,田埂一定要打好,不能漏水;种麦,田沟一定要理清,要排水好,麦子怕涝。
必修一:时间的计算、月相
必修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工业地域的形成
必修三: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四、高考复习备考策略
1、重视人文区域,突出主干知识
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非常重视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的知识考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各占一半,区域地理试题占80%,只有确定了区域后,才能准确回答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试题没有死记硬背的区域地理知识,强调的是区域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一般考试大纲规定考试的知识覆盖面广,考试的内容多,既有地理必修部分,又有选修内容,还有义务教育内容。在文科综合考试中,由于每一单科学科考试内容所占比例减少,故对各学科主干知识考查尤为重要。
11
水土流失、土壤肥力的判断。
36(1)
根据农作物种植的特点判断区域降水特点
必修一气候、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4分
选择西欧顺坡垄设计为情境,反映农业生产特征是一定地域人类与地理环境长期协调的结果,引导学生建立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生产的观念。
36(2)
根据农作物生长习性判断种植坡向;分析影响光照条件的因素。
5
人口年龄结构特征因素的分析
6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的影响
7
岩层的形成过程。
必修一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8分
喷出岩形成的年代晚于其穿透的岩层;沉积岩一般是底层形成的年代早,上层形成的年代晚。
8
地表形态的塑造成因分析
9
雪线、林线高低的判断
必修一垂直地带性
12分
影响雪线的因素:气温、降水、坡度、坡向、人类活动等。
该题需要充分理解图中信息,明白图中人工岛的地下淡水区的面积及其变化特点。从而才能把握这组试题的命题思路和答题方向。
8
地下水水质的判断。
9
全球变暖的影响;森林生物生长的影响;
必修一气候对生物的影响
12分
该题难度大,属于新概念试题,需要对岳桦结实线和林线的理解,然后再结合具体问题分析。
10
全球变暖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2021届高考地理学科备考设想
2020年高考已经结束,2021届高考复习备考工作已经开始。作为奋战在一线的新高三的老师来讲,又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明年的高考,为了我们的复习备考更有效果,最近这段时间,我们高三所有代课老师认真研究了今年全国的三套试题,分析了试题的特点,初步把握了命题的方向,为我们的高考备考提供了很有力的依据。现我就将我们的研究分析成果总结如下:
12分
本题以西西伯利亚和东欧平原为背景分析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下垫面、人类活动等。
10
自然带的判断
11
干湿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36(1)
工业的区位因素的分析
必修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和交通运输方式选择
24分
考查工业区位因素,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合理选择。
36(2)
工业的区位因素的分析、工业联系
2
产业(农业)结构的优化;
3
生态环境的建设;
4
风频图的判读;季风区风向的判断;
必修一我国季风区风向判断及其影响
12分
切近生活,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关注民生热点问题。
5
光照、风向对住宅楼密度、高度的影响。
6
风向对小区大门朝向的影响。
7
人工岛的建设;地下水性质及补给;
必修一地下水补给水质的判断
8分
36(3)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37(1)
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必修一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2分
本题以横断山区为背景材料考查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貌的成因,金沙江中沙金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37(2)
流水作用对断层的侵蚀
37(3)
内力作用对岩层形成的过程分析
37(4)
外力作用对岩层形成的过程分析
选作1
一、2020年全国卷地理试题考点统计及分析
卷型
题号
考核的知识点
所属模块
分值
试题特点
全国Ⅰ卷
1
水土流失的防治;可持续发展生态的保护。
必修三国土整治黄土高原生态建设
12分
该题考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利用整理和规划。城乡规划中乡村规划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这道试题的命题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2、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
本套试题明确落点对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考查,主干知识突出。第6至8题围绕下垫面差异和热力环流原理,出现如“长波辐射”等核心概念,强调学生应重视基础与核心概念引领下的地理学习和备考。第9至11题稳中创新,以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区域认知为载体,考查气候、自然带等主干知识,同时联系各要素,多角度辩证地认识区域的整体性和内部的差异性。
37(2)
各种岩石形成早晚的判断。
37(3)
内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分析。
选作1
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价.
选修 旅游地理
10分
该题以举办“景泰蓝文化体验之夜”活动为材料,考查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价。
选作2
鼠兔害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选修环境保护
10分
先注意审题,该问题包括两个分析,先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再提出对策。
12分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工业企业协作分工十分明确,而且更加细微,这点也反映到这一组考题里面,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备考时更加细心。
2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的联系
3
产业布局的调整的影响
4
出生率的判断
必修二人口学
12分
人口政策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分析人口问题有利于理清我国的人口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其也属于社会热点问题,需考生的关注。
3、侧重考查“有用”的地理,凸显应用性。
第3至5题以巢湖平原农业种植结构的改变为背景,引导考生结合区域发展关注生产变化;第36题围绕生活常见的玉米油,中国是玉米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众多益处的玉米油在中国食用油家族中却处于弱势地位,本题紧握玉米种植与加工的优势区位,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生产过程。两题都立足于影响民生的重要方面——作物种植与饮食需求,与生活紧密相关,这更加引导考生学会从日常生活和身边事物中去发现、思考、探索地理事象并解决实际问题。
4
城市化对农村农业生产的影响
5
6
大气的受热过程
必修一大气
12分
本题选取甘肃西部气温的变化为背景。先注意审题,再根据自己储备的知识进行分析,本题体现出普遍性中的特殊性,分析时要特别注意。
7
大气的受热过程、地表性质对气温的影响。
8
根据气温特点判断季节
9
地形、洋流、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
世界区域地理、自然地理
37(2)
流动性沙丘固定化的成因分析
37(3)
干旱区湖泊面积减少的成因分析
37(4)
沙地是否大规模绿化的讨论
选作1
旅游线路选择条件的分析
选修 旅游地理
10分
要求学生评价徽杭古道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引发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开发重要性的共鸣。
选作2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选修 环境保护
10分
本题以玻璃幕墙为材料,考查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
36(4)
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37(1)
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分析
中国区域地理干旱区、必修一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塑造、必修三荒漠化的治理
22分
以毛乌素沙地环境演变为背景,要求学生从自然和人文2个方面对沙地、湖泊景观转化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辩证地看待人地关系,既不误入地理环境决定论,也不陷入人定胜天论,试题采用开放题型引导学生对支撑结论的前提条件进行反思(还可以补充哪些有用的研究资料),以及对得出结论的过程进行反思(还可以采用哪些可行的研究方法相互验证),彰显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意图。
4、更加重视过程与联系,突出综合思维。
第37题,呈现“老区域,新素材”,与去年试题一样定位在西南山区,但以金沙江金矿为背景,考查地理事物形成的原因,体现地壳、地形、水文等各自然要素不断变化的理念,展现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同时结合区域知识,新增形成过程描述类问题,要求学生充分运用要素综合、空间综合和时间综合,考查学生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调用、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对考生逻辑思维、综合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的要求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