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学派与理论
功能学派
功能学派一、功能学派的产生二、功能学派的基本特点三、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四、功能学派在中国五、有关功能学派的反思一、功能学派的产生(一)社会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20年代,英国的殖民帝国受到民族运动浪潮的剧烈冲击,殖民统治陷入了严峻的危机。
英国政府急需寻找新的统治方法,以挽当局。
而当时人类学派流行的进化论学派、传播学派等都不能满足英国殖民统治的需要,他们希望人类学家能为殖民统治提出新的具体的理论和方法,以维持殖民统治。
非洲没有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可作为殖民当局的依靠,殖民当局破坏了氏族部落制度,等于消灭了可以依靠的部落首领和氏族长老。
殖民地危机发生,他提出了如何利用土著社会制度的问题,懂得这些制度在氏族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即功能)。
在这个背景下,英国功能学派应运而生。
(二)学术原因:1.西方学术界开始流行实地调查法,受实证主义思想的影响;2.当时科学界和思想界开始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结构和适度的调查材料进行比较,研究不同文化在各自社会中的功能;3.古典进化论、传播学派主张,源于西方启蒙运动的线性历史观,试图撰写从“野蛮”到“文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史”,试图拟构历史,追溯文化的起源、发展,横向传播;功能主义者探讨从线性到趋异,构拟历史到归纳通则的整体性共时研究。
标志:马林诺夫斯基著《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安达曼岛人》二、功能学派的基本特点1.采取一种整体的视角,在概念上关注对结构和功能的分析;2.追求一种稳定与平衡的取向;3.主张社会人类学作为科学要通过比较来获得通则认识;4.关注社会整合社会控制;5.通过田野工作和案例研究,偏重于对地方社区内部各要素和机制的探讨。
三、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1.马林诺夫斯基:1).其理论来源:直接受益于杜尔干的研究,受马赫的现象主义哲学,冯特的民俗心理学的启发。
遵循两条原则:一是经验实证主义,描述感觉经验并将之当成论证依据;另一是,马赫对经验的整体性的论述,对人类生活的共同精神特性的探讨。
功能学派的名词解释
功能学派的名词解释功能学派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它强调一种功能主义的心理实用性,关注心理过程如何帮助个体适应环境,并解决问题。
该学派认为人类心智的核心功能是为了生存和繁衍服务,并致力于理解心理过程的适应功能。
1. 由来与发展功能学派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心理学运动。
当时,心理学开始摆脱结构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束缚,转向研究心理过程的功能。
代表性人物如威廉·詹姆斯、弗朗西斯·培根等先驱学者,都对功能心理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2. 核心理论观点功能学派的核心观点是心理过程存在于适应环境的背景下,并且是为了适应特定环境而产生的。
它关注心理过程在实现个体目标、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方面的作用。
3. 功能心理过程功能学派研究了多个心理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认知、情绪和动机。
这些过程在个体的意识和无意识层面上发挥作用,形成了个体思维、情感和行为的驱动力。
3.1 认知认知是指个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处理、组织、存储和理解的过程。
功能学派认为认知过程的目标是为了提供对环境中刺激的有效反应。
这种反应能帮助个体理解问题和找到解决方案。
3.2 情绪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情感体验。
功能学派强调情绪对行为和适应非常重要。
正确识别和表达情绪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交环境,并有效应对压力和挑战。
3.3 动机动机是个体行为的驱动力。
个体通常会由于某种内在或外在的需求而产生行动的动机。
功能学派认为了解和满足个体的需求可以激发他们的行动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4. 应用领域功能学派的理论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例如教育、临床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等。
在教育领域,功能学派的观点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学习动机,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在临床心理学中,功能学派的理论可以帮助临床心理学家了解和干预个体的认知和情绪问题。
在组织心理学中,功能学派的观点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员工的动机和工作认知,并优化组织的管理和激励策略。
5. 功能学派与其他心理学学派的关系功能学派与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等其他心理学学派存在一定的差异。
简析功能学派
简析功能学派摘要:功能学派自其开创以来,一直都对文化研究,乃至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的研究影响比较大,其创立的田间作业调查、搜集资料的方法,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态度,具有较大的理论包容性和开放性。
此外,功能学派倡导“文化整体论”,注重实证研究,强调事物的“功能”与“意义”,等等。
时至今日,功能学派对人类社会文化现象研究的影响仍然随处可见。
但是,功能学派也有如同上文所讲的某些不足之处,因此,我们在研究功能学派时要注意鉴别与批判。
关键词:功能学派;文化;产生过程;主要理论;主要缺陷一、功能学派的概念与产生过程功能学派(Functionalism School)这一概念最早是人们根据英国著名的民族学家、社会人类学家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在1922年发表的实地调查专刊《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与1927年发表的作品《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等作品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中,马林诺夫斯基在世界上久负盛名的《科学的文化理论》一书是他对功能主义理论的较为全面系统地概况总结,他在书中写道:“科学的人类学应当知道它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审慎严谨的文化论。
这个文化论应当包括比较社会学,统一所有的社会科学”。
与此同时,他还进一步认为,科学的人类学是对世界上的各种文化作功能上的分析,要“根据经验的定律”或遵从“功能关系的定律”而进行的。
因此,功能学派是指将人类社会的每一种文化都看作是在功能上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系统,并且试图寻找出作为整体人类社会的功能的一般法则和一般规律,强调整体论的研究方法的一种派别。
其中,功能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如前所述的马林诺夫斯基和英国的著名的民族学家、社会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功能学派的观点,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不论是抽象的社会现象,如法律制度、道德准则、思想意识、风俗习惯等,还是具体的物质现象,如生产工具、生活器具等,都是活生生的、有组织严密的部分构成,都有满足人类生活需要和实际功用的作用,即都有相应的功能。
功能学派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正文
功能学派理论给我们的启示---以广告翻译为例经过一学期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的学习,我学到了不少翻译的理论知识。
其中,对翻译功能学派及其理论颇感兴趣。
进而就看了较多的关于这方面的书籍,包括谭载喜的《翻译学》、仲伟合的《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张沉香的《功能目的理论与应用翻译研究》、贾文波的《应用翻译功能论》等。
下面先简要介绍一下功能学派理论及其发展。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
其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
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性交际翻译,即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的功能特征。
第二阶段:汉斯·弗米尔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
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此外,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
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
这三条原则提出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
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
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
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
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
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对于中西翻译史上的归化、异化之争,乃至近二三十年译界广泛讨论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目的论”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德国功能学派理论研究
128《名家名作》·翻译[摘 要]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的德国,这一理论的提出将翻译理论研究的视野自原本的语言学主导、侧重形式转向更加注重功能与社会文化因素。
该理论的提出为国内外翻译理论拓展了新的视角,使得译者更加关注译文与译文读者。
将根据三位功能学派理论家的议论详述其主要观点。
[关 键 词] 文本类型;目的论;行为理论;功能理论德国功能学派理论研究信 心一、引言20世纪60年代,翻译理论界多从语言学的视角探讨翻译,以奈达“对等理论”为代表,侧重于两种语言的转换和翻译的信息交换,忽略了翻译的本质并不单纯是语言层面的转化,而是跨文化的沟通,导致功能对等理论难以解决语言中的文化要素。
功能翻译理论跳出了源语“忠诚”的概念,不再关注翻译是否一一对应,而注重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结果,并把注意力从翻译对象转移到译者自身。
二、功能学派主要理论19世纪70年代,卡特琳娜·莱斯首先在她的著作中提出文本的功能,诺德对其产生的各种理论和术语进行了归纳,从而形成了“功能+效用”学说。
文章将详细地整理不同功能学派的代表和学说并加以评论,以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它们的作用。
(一)莱斯的文本类型和翻译批评理论卡特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是德国翻译机能主义最早的奠基人,她在《翻译批评——潜能与局限性》中首次提出了“功能”理论,将文本分为多种语篇,并根据语篇类型给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
莱斯认为,“我们可以先从最小的篇章单元开始,到整篇文章,或者从整篇文章开始,到篇章的最小单元结束。
出于实际运用情况及语篇理论的考虑,我选择由最大到最小单位的过程”。
莱斯在文本分析的过程中确立了文本的分类,将文本划分为信息型文本、表达型文本和操作型文本。
信息型文本主要表现的是既定事实、文本信息、知识、观点等,文本本身比起形式而言更侧重内容,莱斯称之为“信息交流”。
其中,工具书是最具代表性的信息型文本。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全解
针对翻译研究中对等理论的薄弱环节,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于上 世纪70年代后期而生,它是以目的论( Skopostheory) 为核心的 强调文本和翻译功能的一种翻译流派, 它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 全面转向,即由原先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及侧重形式的翻译理 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 。 功能目的翻译论旨在于翻译应该基于以译文和译文读者的反应 来进行翻译,而不是依据传统理论中的翻译应以原文和原文读 者的反应进行 。可以说,目的论摆脱了传统翻译理论,从另一 个新的角度来进行翻译研究.
早期理论:
主要围绕对等概念展开,她认为翻译追求的对等应该是语 篇层面的对等,而非词、句的对等,所以主张将翻译策略 和语言功能、语篇类型以及文章体裁结合起来考察。作为 长期从事翻译培训的教师,莱斯的功能研究法起初是为了 使译本评估系统化,提出将文本功能作为翻译批评的标准, 从原文和译文二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
在论文《翻译的抉择:类型、体裁及文本的个性》一文中,莱 斯在语篇类型学的基础上,细致地分析了翻译过程的步骤,以 及语篇类型和体裁对翻译交际中出现的变化所起的作用。她把 翻译过程分为 分析阶段要明确原文的功能类型(text type)和文本体裁 (text variety),然后进行文本外部语言分析。 重述阶段是在上一步的基础上组织目标文本的结构,文本 功能决定一般翻译方法,体裁语言和篇章结构。文章还提议建 立翻译类型学。
后期理论:
在自身翻译实践的启发下,她认识到在翻译实际中不可能实现 真正的对等,在有些情光转向翻译的目的,并和弗 米尔一起成为翻译研究目的论的倡导者。
• 莱斯反对莱比锡学派学者卡德含混的语篇概念,她 借鉴了卡尔·比勒对语言功能的三分法,将语篇类 型分为信息型、表达型和操作型三种类型,并指出 语篇类型决定具体的翻译方法。一篇文章可能同时 具备几种功能,但总有一种处于主导地位,能否传 达原文的主导功能是评判译文的重要因素。 •同时,她认为目标文本的形态首先应该由目标语境 中所要求的功能和目的决定,目的随接受者的不同 而改变。
功能学派
功能学派一、功能学派的产生二、功能学派的基本特点三、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四、功能学派在中国五、有关功能学派的反思一、功能学派的产生(一)社会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20年代,英国的殖民帝国受到民族运动浪潮的剧烈冲击,殖民统治陷入了严峻的危机。
英国政府急需寻找新的统治方法,以挽当局。
而当时人类学派流行的进化论学派、传播学派等都不能满足英国殖民统治的需要,他们希望人类学家能为殖民统治提出新的具体的理论和方法,以维持殖民统治。
非洲没有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可作为殖民当局的依靠,殖民当局破坏了氏族部落制度,等于消灭了可以依靠的部落首领和氏族长老。
殖民地危机发生,他提出了如何利用土著社会制度的问题,懂得这些制度在氏族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即功能)。
在这个背景下,英国功能学派应运而生。
(二)学术原因:1.西方学术界开始流行实地调查法,受实证主义思想的影响;2.当时科学界和思想界开始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结构和适度的调查材料进行比较,研究不同文化在各自社会中的功能;3.古典进化论、传播学派主张,源于西方启蒙运动的线性历史观,试图撰写从“野蛮”到“文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史”,试图拟构历史,追溯文化的起源、发展,横向传播;功能主义者探讨从线性到趋异,构拟历史到归纳通则的整体性共时研究。
标志:马林诺夫斯基著《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安达曼岛人》二、功能学派的基本特点1.采取一种整体的视角,在概念上关注对结构和功能的分析;2.追求一种稳定与平衡的取向;3.主张社会人类学作为科学要通过比较来获得通则认识;4.关注社会整合社会控制;5.通过田野工作和案例研究,偏重于对地方社区内部各要素和机制的探讨。
三、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1.马林诺夫斯基:1).其理论来源:直接受益于杜尔干的研究,受马赫的现象主义哲学,冯特的民俗心理学的启发。
遵循两条原则:一是经验实证主义,描述感觉经验并将之当成论证依据;另一是,马赫对经验的整体性的论述,对人类生活的共同精神特性的探讨。
功能主义 社会学
功能主义社会学社会学是一个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学科,其中一种重要的理论根源便是功能主义学派。
功能主义学派是一种基于实证主义的社会学流派,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互相依存的子系统组成的整体,每一个子系统都为整体的稳定与发展作出了相应的贡献。
功能主义学派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机械而有序的系统,其各种组成部分可以合理地解释为一种良好的适应性行为。
下面将从功能主义学派的概念、重要代表人物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功能主义学派的概念:功能主义学派是社会学的一种重要理论流派,其代表人物以美国哲学家杜威、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德国哲学家康格正自、普雷斯科特布什等为主要,主要关注社会现象中的功能性意义和意义相互作用等问题。
在功能主义视角中,社会是一种有机的体系,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依存,各司其职。
研究功能主义需要明确某一机构、行为或文化因素的功能和效果,或者说这种因素能为现代社会的运转贡献什么。
重要代表人物:斯宾塞是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系,由若干互相依存、互相影响而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制约,协调运转,共同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康格正自提出了现代功能主义学派的理论,他认为,社会是一个嵌套式层级结构,其中不同的层级相互依存,上层的单元无法在下层单元存在的情况下存在,他的学说称之为多层次功能主义。
普雷斯科特布什也是一位功能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理论重点在于各个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协同合作的角色。
功能主义对社会的影响:功能主义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的理论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学的发展,很多学者都借鉴了功能主义的观点,使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得到了更完善的理解和建立。
功能主义的理论也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实践,感性了人们对于社会运行规律的认识,还帮助政策制定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社会发展趋势,制定更加合理和全面的政策,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功能主义还为社会各种组织在适度合理地规划和运行中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促进了企业和组织的发展,并创造出更为优秀的组织管理模式。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
5
针对翻译研究中对等理论的薄弱环节,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于上 世纪70年代后期而生,它是以目的论( Skopostheory) 为核心的 强调文本和翻译功能的一种翻译流派, 它的出现反映了翻译的 全面转向,即由原先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学及侧重形式的翻译理 论转向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观 。
功能目的翻译论旨在于翻译应该基于以译文和译文读者的反应 来进行翻译,而不是依据传统理论中的翻译应以原文和原文读 者的反应进行 。可以说,目的论摆脱了传统翻译理论,从另一 个新的角度来进行翻译研究.
•但是奈达的理论过于注重内容而忽视了形式英国学者皮特 ·纽马克针对他的不足提出 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两种方法。前者致力于重新组织译文的语言结构使译文语句明 白流畅,符合译文规范,突出信息产生的效果;后者则强调译文要接近原文的形式。
• 卡特福德运用韩礼德的理论对翻译的不同层次进行了描写研究,提出了翻译是用一种 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源语)的文本材料, 并指出对等是翻 译研究和实践的中心问题,这些观点在译学界也影响很大。
后期理论:
在自身翻译实践的启发下,她认识到在翻译实际中不可能实现 真正的对等,在有些情况下,对等甚至也并非是人们所期望达 到的效果。于是她逐渐将研究的目光转向翻译的目的,并和弗 米尔一起成为翻译研究目的论的倡导者。
.
11
• 莱斯反对莱比锡学派学者卡德含混的语篇概念,她 借鉴了卡尔·比勒对语言功能的三分法,将语篇类 型分为信息型、表达型和操作型三种类型,并指出 语篇类型决定具体的翻译方法。一篇文章可能同时 具备几种功能,但总有一种处于主导地位,能否传 达原文的主导功能是评判译文的重要因素。 •同时,她认为目标文本的形态首先应该由目标语境 中所要求的功能和目的决定,目的随接受者的不同 而改变。
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探析
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探析翻译是一门跨文化交流的艺术和科学,而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则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
本文将对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进行探析,从其起源、核心概念、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起源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由科尔马(Hans J. Vermeer)提出。
传统翻译研究主要关注源语与译语的对应关系,而功能学派则主张将翻译置于交际语用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强调翻译行为的目的和效果,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二、核心概念1. 策略(Strategies):在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中,策略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根据任务要求和交际情境选择的一系列决策和操作。
不同的翻译策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和影响。
2. 动态平衡(Dynamic Equivalence):动态平衡是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将源语信息转化为译语信息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源语的意义和结构,还要考虑到译语的表达效果和接受者的需求。
3. 功能(Function):功能是指翻译过程中译者所追求的目的和效果。
在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中,功能的观念十分重要,翻译的功能可以是达到源语文本的功能,也可以是适应译语文化和读者需求的功能。
三、方法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其中包括:1. 目的论翻译学(Skopostheorie):目的论翻译学是功能学派翻译行为理论的核心方法之一,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效果。
翻译的目的可以是实现通信功能、达到交际目标或满足文化需求等。
2. 本质对等和功能对等(Essential Equivalence and Functional Equivalence):本质对等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保持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的信息与功能的重要性;功能对等强调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某种交际功能,即将源语信息转化为译语信息,以便与接受者进行交际。
3. 策略分析(Strategies Analysis):策略分析关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策略和决策,研究翻译策略对翻译结果的影响和效果。
功能派文本
功能学派的翻译理论功能派的代表人物谈到功能派,就不得不提及三位功能派翻译理论杰出的贡献者凯瑟林娜·莱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贾斯塔·霍茨·曼塔里(Justa Holz Manttari)、克里斯丁娜·诺德(Christiene Nord)。
功能派的形成及重要理论莱斯首先于1971 年在她的著作《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
莱斯的学生弗米尔则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以文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的主要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y)。
弗米尔所提出的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
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
这个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
除了目的法则之外,目的论还有两个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
连贯性法则指的是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
所谓语内连贯是指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
忠实性法则指原文与译文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
语际连贯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
而曼塔里比弗米尔更进一步地拓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适用的领域。
她的理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
针对包括文本转换在内的所有跨文化转换形式,而重点放在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
翻译的基本概念功能派认为翻译行为和翻译是两个不同概念。
翻译行为这个概念是由曼塔里提出的。
功能派赋予行为以特殊的涵义:行为具有目的性。
功能派沿用了学者莱特(Geory Henrik Von Wright )对行为的定义:“行为是有目的地把事物的一种状态改变或转化到另一种状态。
人类学流派之功能学派
人类学流派之功能学派一、功能学派产生的背景(一)时代背景19世纪,法、德、美等国继英国之后,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从而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各国资产阶级为推销其产品寻找市场以及为扩大再生产寻找原料基地,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同时也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产阶级在贪得无厌地追逐利润和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对内加强剥削工人阶级,对外拓展殖民地,用武力打开他国门户,使他国沦为自己的殖民地和商品市场、原料基地。
殖民者的残酷统治,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在全世界的殖民地便受到民族运动浪潮的剧烈冲击,殖民统治陷入危机,形势严峻。
因此,英国政府急需要寻找一种新的统治方法,以挽救危局。
他们希望人类学家能够为政府统治各殖民地提供具体的意见和办法,以继续维持其统治。
20世纪20年代,欧洲和美国的民族学和人类学都盛行用不同的理论方法、从历史的角度或自称“历史研究”的,对各族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其中有进化学派、传播学派、历史学派,但这些学派缺乏为当时统治者统治殖民地民族所急需的理论和方法,因此,对殖民主义者来说,缺乏实际应用的价值。
当时,在英国,有两位人类学家即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里夫—布朗,从功能观点出发,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
他们主张人类学研究应集中在对现存文化或社会的分析和说明上,认为任何一种社会文化对其社会都是有功能的,并创立了社会人类学。
从这种观点来看,也就是说,土著的氏族部落组织同样有其功能,殖民者应利用原有社会组织,发挥其功能,殖民者只要进行“间接统治”,便可坐享其成,而避免殖民危机发生。
因此,功能学派的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适应了殖民地管理的需要。
(二)学术背景功能主义学派的产生,除了当时英国的政治形势外,还具有学术上的原因。
首先,西方学术界开始流行实地调查研究的方法。
在19世纪中后期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到了20世纪初,实地调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马林诺夫斯基以1915年至1918年的考察为基础,布朗也于1906年至1908年在安达曼诸岛进行民族志的调查,作为功能主义研究的起点。
功能主义学派
功能主义学派功能主义是现代社会学的一种重要理论观点,它认为社会系统是由各个相互关联且相互依赖的结构和机制组成的,这些结构和机制能够实现社会的功能和目标。
功能主义的提出者包括德国社会学家恩格斯、斯宾格勒等。
功能主义强调社会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存,共同协作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社会系统的存在和运行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或满足某种需要,而不是单纯为了个体的利益。
因此,功能主义关注的是整体而不是个体。
功能主义理论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社会学和组织管理等领域。
在社会学中,功能主义可以用来解释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存在和运行。
社会结构中的各个组织和机构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而实现社会的不同功能。
例如,教育机构可以实现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功能,而政府机构可以实现管理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
在组织管理领域,功能主义可以用来解释组织内部的分工和协作机制。
各个岗位和部门在组织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协同工作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功能主义认为,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是通过各个部门和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作来实现的。
然而,功能主义也存在一些批评和争议。
首先,功能主义过于关注整体而忽视了个体的权益和需求。
个体在社会系统中也有自己的利益和诉求,而不仅仅是为了整个社会的需要而存在。
其次,功能主义过于简化了社会现象和现实情况,忽略了社会冲突和不平等等问题。
在现实社会中,不同的群体和个体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和矛盾,这也是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综上所述,功能主义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学理论观点,它强调整体和协作的重要性。
然而,功能主义也需要在实践中与其他理论观点相结合,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
试述功能主义学派的主要理论
试述功能主义学派的主要理论功能主义学派是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其理论强调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功能主义学派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以及现实意义。
功能主义学派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组成部分都承担着特定的功能,维护着社会的稳定和运行。
社会整体的功能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结果,一旦某个部分的功能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
功能主义学派认为,社会结构是决定个人行为的重要因素。
个人的行为和价值观是在社会结构的影响下形成的,而不是单纯地由个人的意愿所决定。
因此,要理解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必须从分析社会结构入手。
功能主义学派认为,对于社会现象的解释不能仅从表面入手,而应该从整体社会功能的角度出发。
社会现象是社会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产物,只有将社会现象放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进行解释,才能真正理解其本质和意义。
功能主义学派的形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社会科学家们开始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Talcott Parsons),他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强调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
随着功能主义学派的不断发展,其理论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
例如,在政治学领域,结构功能主义被用来解释国家的稳定和政策制定;在经济学领域,功能主义学派则被用来解释市场的稳定和经济增长。
尽管功能主义学派在社会科学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但也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批判和反思。
一些学者认为,功能主义学派过于强调社会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忽略了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可能性;另外一些学者则指出,功能主义学派的理论过于抽象,难以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
功能主义学派的理论强调社会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这为政府制定社会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到政策对社会各个组成部分的影响,努力保持社会的整体稳定。
媒介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内容和方式对社会系统的稳定有着重要影响。
第三章功能学派翻译理论代表人物及作品
• 1971年,莱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 限性》中提出功能类别的问题。是突出一 种基于原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功能关系的 翻译批评的新模式。
谢谢!
克里斯汀娜·诺德
• 德国马格德堡理工大学应用语言学和翻译学教授 • 主要著作有: • 《翻译的语篇分析:理论、方法及面向翻译的语 篇分析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1988) • 《目的性活动-析功能翻译理论》(1997)
诺德和功能加忠诚理论
• 诺德在学术思想上深受莱斯的文本类型学的影响 ,积极倡导费米尔的目的论,将忠诚这一道德范 畴的概念引入功能主义的学术观点,希望能纠正 翻译中的激进倾向。 • 比如曼塔里避免使用“traslation”而是 “translation action”。 诺德认为:“她偏离了 传统意义上翻译的概念以及人民对于该词的期望 ”。
目标语情景中为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和翻译行为论?德国1984年发表翻译行为理论和方法?提出翻译行为理论theoryoftranslationaction?把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作用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作用并对翻译过程中的行为及参与者的角色予以细致分析包括发起人theinitiator委托人thecommissioner原文作者thestproducer译者thettproducer译文使用者thettuser以及译本接受者t10)
• 莱斯认为,语篇有信息型、表达型和操作型三种 信息型、表达型和操作型 信息型 类型,语篇类型决定翻译方法 语篇类型决定翻译方法。 语篇类型决定翻译方法 • 《翻译的抉择:类型、体裁、及文本的个性》一 文中,她在语篇类型学的基础上,细致分析了翻 译过程的步骤。 • 分析阶段 分析阶段(phrase of analysis):要确定原文的 功能类型(text type)和文本体裁(text variety) ,然后进行文本外部语言分析。 • 重述阶段 重述阶段(phrase of reverbalization):在上一 步的基础上组织目标文本的结构,文本功能决定 一般翻译方法,体裁决定语言和篇章结构。
民族学-功能主义理学派
强调个人行为都以获得最大效益为目标,并且每个人都因其 趋利避害的本能而信奉利己主义。
趋利避害追逐个人利益是合理的社会行为,人类行为的目的 与手段都是根据这种合理性而展开的 。
帕森斯:
一个能够解释最终目标的行动理论必须包括非理性因素。
行动的最终目标来源于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价值 观念是一群人共享的信仰,它构成文化传统的核心。
功能主义
把社会看作是一个相互依赖和自我平衡的系统。
帕森斯
某些社会制度或社会结构通过满足社会的需求和解决不断重 复出现的社会问题从而使社会系统保持平衡。
(一)A-G-I-L
所有行动系统都存在四个基本的需求:适应、达鹄、整合、 维模,帕森斯后来把它重新命名为“潜在模式的维持——紧 张关系的管理”。
3.情感性与中立性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在情感上是互相投入、互相在对方 那里得到情感上的满足,还是避免情感投入与直接的满足。
4.特殊性和普遍性
这一选择要解决的问题是行动以一般性的规范为基础,还是 以某人的特殊社会关系或者以具有某个群体成员资格为基础。
5.私利性和公益性
这一两难问题涉及的是占首位的利益问题。 私利性意味着本身的利益应是优先的; 公益性则意味着其他人或整个集体利益应是优先的。
(2)对反理性主义的评述
帕累托
人类的大部分社会行动都是不合逻辑的,是受无意识本能的 支配而开展的。
帕森斯:
人们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有着明确的主观取向的自觉活动。
2.理想主义传统
理想主义
把时代精神、共同理想和一般价值作为理解行动的出发点, 强调对某一社会所出现的特定行动的理解必须以对该社会文 化价值的认识为前提。
翻译理论导读之二: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在此基础上,执教芬兰的德国学者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论(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她的学术观点集中体现在1984年发表的《翻译行为——理论与方法》一书中。这一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对翻译过程中的行为及参与者的角色予以细致的分析,主要包括:发起人/客户(the initiator/client)、委托人(the commissioner)、原文作者(the ST producer)、译者(the TT producer)、译本使用者(the TT user)及译本接受者(the TT receiver),他们并非参与每一个翻译过程,有时一个人可以同时担任几个不同的角色。翻译行为论和目的论有颇多相通之处,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相融合。不过曼塔里的方法和概念模式显然比目的论更为激进,她把翻译看作包括文本、图片、声音、肢体语言等复合信息传递物(message-transmitter compounds)在不同文化之间的迁移,用“翻译行为”(translatorial action)来代替翻译(translation),将改编、编译、编辑和资料查询都包括在内,同时在理论中大量借鉴商业和管理学术语。
功能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
功能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功能主义学派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它强调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功能和目的。
这一学派的基本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功能主义关注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平衡。
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互相关联的部分组成的整体,这些部分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社会的稳定和平衡。
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的正常运行是基于各个部分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关联的,只有当各个部分发挥其功能,并协调一致地运作时,社会才能保持稳定。
2. 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具有功能。
根据功能主义的观点,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目的。
例如,教育制度的功能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人才;经济制度的功能是生产和分配资源;政治制度的功能是管理社会秩序和决策。
这些制度通过各种角色和职责的分工,相互配合,为社会的运行提供支持。
3. 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秩序和社会一致性。
功能主义认为社会秩序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社会一致性是社会运转的动力。
社会秩序是指社会中的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通过这些共同的准则和规则,人们能够有效地相互交往和合作。
社会一致性则是指社会成员对这些共同准则和规则的认同和接受,只有当社会成员共享相似的价值观和目标,才能形成社会的一致性。
4. 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系统。
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社会能够通过内部机制和适应性来应对外部的变化和挑战。
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会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和变化,以确保社会的稳定。
例如,当某个社会制度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时,社会会产生一种对该制度的不满和需求变革的压力,从而促使该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
5. 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的目的性和效率。
功能主义认为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存在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和效果。
社会的目的性和效率是通过各个制度和结构的功能发挥来实现的。
例如,经济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分配;政治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秩序的管理和公正决策。
功能主义认为,只有当社会的各个部分发挥其功能,并协调一致地运作时,社会才能实现其目标和效果。
人类学功能学派对于文化的理解
人类学功能学派对于文化的理解一、人类学功能学派的背景和基本概念人类学功能学派是人类学的一个重要派别,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
它的核心理论是功能主义,即通过研究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来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组织。
人类学功能学派认为文化是人类适应和生存的工具,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二、文化的定义和特征在人类学功能学派的理解中,文化是指人类社会中的非遗传性传统,是一种社会习惯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它包括各种社会规范、价值观念、信仰体系、语言、艺术和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人类学功能学派强调文化的功能和作用,认为文化对于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文化为人类提供了认知和理解世界的框架,帮助人们解释和理解自己的经验。
其次,文化为人类社会提供了秩序和稳定,通过规范行为和价值观念来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
此外,文化还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通过共享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来凝聚人们的情感和认同。
最后,文化还能提供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发展需求。
四、文化的传播和变迁人类学功能学派还关注文化的传播和变迁。
文化的传播是指文化的传递和交流过程,人们通过语言、行为和符号等方式将文化传递给后代和他人。
文化的变迁是指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演变和发展。
文化的变迁不仅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如社会变革和技术进步,还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文化接触和交流。
五、文化的多样性和相对性人类学功能学派也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和相对性。
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社会组织形式。
文化是地域性和历史性的,它反映了不同地区和时期的特定社会背景和环境。
因此,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文化标准去评价和判断其他文化,应该以相对的眼光去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
六、人类学功能学派的意义和影响人类学功能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对于人类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强调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和社会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
功能学派的背景、定义及发展
第二部分
功能学派的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部分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与我国“变译理论”比较
第四部分
给我们的启示
功能学派产生的背景
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研究者,他们的立论多出自论者自身翻译实践 的经验体会,而在这之后的研究者开始从某个立场或者层面出发研究翻 译。
彼得·纽马克 凯瑟琳娜·莱斯 汉斯·弗米尔 雅克·德里达 劳伦斯·韦努蒂 道格拉斯·罗宾逊 盖亚特里·斯皮瓦克
它“强调翻译的互动,语用特征”。
3
在此基础上,曼塔莉进一步发展了功能翻译理论,提出译 者行动理论。
4
20 世纪90 年代初,诺德进一步拓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 提出“功能加忠诚”理论,强调用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但 这种关系的数量和质量,由译文的预期功能(目的)决定。
第一阶段
学派创始人---赖斯
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把功能范畴引入批评,将语言功能, 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 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凯瑟琳娜赖斯借鉴卡尔比勒对语言功能三分法,将语 篇类型分为信息型,表达型,操作型。其指出语篇类型决定具体翻译方法。并把翻译过 程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功能
变译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与我国“变译理论”异 同
不同点:1、两者的理论来源同中有异:功能学派理论来源除西方翻译界早期的功能 翻译观,还受到行动理论、交际理论、接受美学和语篇语用学的影响;周兆祥变译理 论是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形成,同时受到伽德默尔的阐释学影响;黄忠祥变译理论来
源于对国内外大量的变译事实的考察,以及本人的变译实践、语用学、接受理论、解
主体 目的 方式 行为 客体
译者(由译者来变)。 因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而变 , 不是为了 满足一切读者。 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从宏观上改变 原作的变通手段。 摄取 , 是有选择、有取舍、有消化、有反嚼的有效
吸收, 不是完整输入。
原作的有关内容, 而不是原作的全部内容 , 说明原 作是变通的对象。
尤金·奈达
语言 学派
阐释 学派
功能 学派
文化 学派
解构 学派
女性 主义
后殖 民
苏东 学派
2
乔治·斯坦纳
詹姆斯·霍尔姆斯 苏珊·巴斯奈特
雪莉·西蒙
安托瓦纳·贝尔曼
巴巴拉·格达德
安德烈·费奥多罗夫 吉里·列维
——谢天振,《当代外国翻译理论导读》,2008年
功能学派产生的背景
20世纪50年代,西方翻译理 论与语言学并肩发展 20世纪60、7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影 响下德国译学界分为两派: ①莱比锡派(立足转换生成语法) ②萨尔派(奈达学派追随者) 时期特点: “对等理论”成为翻译研 究中心。翻译倾向于着眼语言学角度, 基本沦为语言附属品。理论实践脱节, 学科发展被束缚。
参考文献
[1]许钧. 关于我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几点法 . 中国翻译,1997 . [2]仲伟合,钟钰.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 中国翻译.1999. [3]位方芳.借鉴与挪用: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学报. 2007. [4]谢天振.当代外国翻译理论导读[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 版. [5]胡作友.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述评[J].学术界,2008年6月. [6]卞建华.传承与超越(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7]杨建华.《西方译学理论辑要》.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339-357. [8]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9.
翻译 定义
翻译 批评 翻译 教学 翻译 策略
我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
有 两 个 明 显的 发展阶段 : 1987 年到 2000 年为起步 阶段 , 或者说早期阶段 , 以 初步译介和应用为主; 2002 年至今为发展阶段 , 2004年达到研究高潮期。 相关研究也涉及许多课题。
文学 翻译
功能学派在中国的发展
[三]在用目的语表达进行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应将翻译看作一种目的性行为。
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活动看成是一种目的性的交际行为, 十分重视源语文本和目的 语文本方面的不同目的要求, 因而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它关系着能否在翻译原作内 容的同时将原作的神韵也翻译出来。因而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译者应侧重处理翻 译活动的目的性方面,
构主义、非优理论等。2、两者在研究态度和研究侧重点上存在差别。
功能翻译理论对译者的要求
[一]译前准备工作中,应重视“翻译的具体要求”
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译者应该充分重视目的语方面的结构功能要求, 单纯依靠对等 原则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认真考虑翻译的具体要求, 充分理解源语同目的语对于翻译 工作的不同目的要求, 通过对比检测确定翻译工作的取向, 力求使目的语读者能够一 目了然。
要明确原文的功能类型和 文本体裁。然后进行文本 外部语言分析。 1.文本的整体功能判定
分析阶段
2.建立文本体裁 3. 文体风格分析。
1.文本类型决定整体翻译 在上一步基础上组织目标
文本结构。
重述阶段
方法。2.文本体裁要求翻
译考虑语言和语篇结构的
惯例。
第一阶段
赖斯理论的优缺点
赖斯的理论跳出了以往 语言学纠缠词句等微观 层面的框框,将语篇作 为研究单位,关注翻译 的交流目的。
在解读原文的过程中,应注意分析源语、译者主观能动性和文本功能[二 ]
译者对于源语文本而言是“ 读者” , 译者应当反复阅读原文, 并不断分析;从而将原文潜 在的翻译功能挖掘出来。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不是毫无限度和范围的, 功能翻译理论 的精华就在于“ 功能” , 所以在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 必须充分考虑到几种文本功 能, 在它们要求的范围内进行自由的发挥, 而不可盲目能动而使译文偏离正确方向。
受到不少学者质疑:语
言功能是否只有三种; 不同文本类型之间的界 限是否如其所言那样分
明;仅凭语篇类型来决
定反一侧率是否可行.
优
缺
第二阶段
弗米尔翻译理论
汉斯〃弗米尔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 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 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 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 这三条原则提出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 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
桂乾元的文章
《记联邦德国 的三位翻译家》 简要介绍了弗
张南峰和陈小
慰分别在《外 国语》和《上 海科技翻译》
陈小慰的文章
《试论“译文 功能理论”在 应用文类翻译
仲伟合、钟钰
的文章《德国 的功能派翻译 理论》是我国
徐泉和王婷
《试论软新闻 的翻译方法及 其理论依据》
美尔的翻译理
论,为我国第 一篇功能派的 译介文章。
第二阶段
弗米尔翻译理论
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 样完成翻译任务。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 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 调整或修改。
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也就是说,翻译 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 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对于中西翻译史上的归化、异化之争,乃至近二 三十年译界广泛讨论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目的论‛都做出了很好的 解释。翻译中到底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与我国“变译理论”异 同
对忠实对等观的质疑
对译者和接受者的重视
C
对源文的重新定位
D E
对翻译目的的强调
B
对翻译本质的再思考
A
同
F
翻译标准和策略的多元化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与我国“变译理论”异 同
功能 变译 功能 变译 功能 变译 功能 变译 功能 变译
将翻译概念扩大至翻译行动这一涵盖范围更为广泛的术语,将翻译研究的对象 扩大为各种类型的跨文化传递。 翻译是译者将源语文化信息转换成译语文化信息并求得两者相似的思维活动和 语言活动,将翻译分为窄式翻译和宽式翻译。 将源文看做信息供源,是翻译的起点而非评判译文成功与否的唯一准绳。 强调对原作说不,反过去对原作求忠、求等心态,变为以译者为主或译者介入, 原作的一切为译者所用。 翻译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变异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文功能与源文功能的等值, 是例外情况而不是相反,论证忠实对等观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周兆祥(1986)对信、雅的地位提出质疑,论证翻译并不一定要做到忠实,只 要对跟翻译有关的各方面负责即可。 将译者提升到跨文化交际互动的专家地位,将译者从要忠实于源文的束缚中解 放出来。 强调要提高译者的地位和创造性,从原作的奴隶地位解放出来,成为驾驭原作, 运用原作于股掌之间的能手。 译文应当采用最适合于实现译文目的的翻译策略,不管其在特定翻译语境中是 否被视为“标准的”翻译方法。 译作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译者变译策略的选择,策略取决于取向:译者给谁用, 怎样用,想收到何种效果,为何读者会乐于接受等。 考虑到译文所要面对的读者的多样性,在特定情况下,采用翻译、解释或是改 编的策略,都可能是最合适的策略。 译者可以根据特定条件下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 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相关内容,进行翻译活动。
第三阶段
翻译行为理论
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一步发 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 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理论和目的论有颇多共同之处,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融合。
第四阶段
“功能加忠诚”理论
‚功能加忠诚‛理 论 克里斯汀娜·诺德(Nord)全面总结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