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5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二)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幼儿 的有意识记
(三)帮助幼儿理解记忆的材料,培养幼 儿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四)为幼儿提供色彩鲜艳、形象生动、 新颖有趣的材料和活泼多变的方法
(六)教给幼儿运用记忆的方法或策略
1. 归类记忆法 2. 整体识记法和部分识记法相结合 3. 联想记忆法 4. 协同记忆法
(七)帮助幼儿根据遗忘规律进行合理 的复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节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和发展
四、 幼儿记忆的发展
记忆保持时间逐渐延长
(一) (二)
记忆容量的增加
( 1) 幼儿期健忘
( 2) 记忆回涨现象
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 逐渐发展
1. 无意识记占优势
2. 有意识记逐渐发展
形象记忆占优势,逻辑记忆 逐渐发展
1. 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逻辑记忆
(三) (四) 机械识记占优势,意义识记
思考练习题
1. 什么是记忆? 记忆的种类有哪些? 2. 什么是记忆表象? 记忆表象有哪些特点? 3. 新生儿记忆有哪些特点? 4. 婴儿记忆有哪些特点? 5. 幼儿记忆有哪些特点? 6. 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记忆力?
实践练习题
1. 比较幼儿在游戏中与日常生活中对儿歌的记忆, 分析动机对幼儿记忆效果的影响。 2. 设计两个促进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活动方案。
第一节 记忆及其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 记忆的概述
(一)记忆 的概念
(二)记忆 的过程
1. 识记 2. 保持和遗忘 3. 再认和重现
(三)记忆 的种类
(四)记忆 表象及其
特征
1. 根据记忆的内容划分 1. 记忆表象的概念
(1) 形象记忆
陈国宁《学前心理学》第5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的发生
(一)记忆发生的指标 ◈ 1.习惯化 当婴儿注意一个对象时,他的心率会放慢且会将头转向 刺激源,但当同一个刺激持续呈现的时候,婴儿的心率 就会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或将头转开,这个过程叫 习惯化。 ◈ 去习惯化——个体对某种刺激习惯后,又出现新的刺 激,这时个体又恢复了反射行为,表明个体能将新刺 激和旧刺激加以区别。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兴趣的现 象叫“去习惯化”。
(三)生后第二个半年记忆发展的特点 ◈ 再现的潜伏期明显延长 ◈ 开始出现工作记忆
二、1-3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一)再认的内容和性质发生变化 (二)符号表象记忆产生
◈ 1岁以后,由于语言的发展,儿童得以用符号进行表征, 从而产生了符号表象记忆。
苹果
(三)短时记忆出现重要变化
◈ 10个月的婴儿已经出现短时记忆。 ◈ 1岁半以后,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有缩短的趋势。
◈ 运动记忆(出生后2周左右) ◈ 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 ◈ 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 ◈ 语词记忆(1岁左右)
1、运动记忆
运动记忆是指识记内容为人的运动或动作的记忆。 一切生活习惯上的技能、体育运动或其他活动中的 动作,都是依靠运动记忆来掌握的。(生后2周) 儿童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对喂奶姿势的条件反 射就是属于这种记忆。
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一)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 记忆的潜伏期是指从识记到能够再认或回忆之间的时间。 儿童记忆保持的时间逐渐延长,称为记忆潜伏期的延长。
再认
1岁 几天
再现
3岁 4岁 7岁 几个星 几个月 一年以 三年前 期 前 几天 几个星 几个月 1~2年 期
2岁
(二)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 ◈ 从记忆提取的方式看,可以分为再认和回忆(再现)。 ◈ 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全都是再认性质的记忆。2岁左 右出现回忆。在整个学前期,回忆都落后于再认。 ◈ 回忆和再认的差别,是由于其活动机制的不同。再认 依赖的是感知,回忆依靠的是表象。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第一节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2、环节包括识记、保持、恢复。
恢复又包括两种形式:再认、再现(回忆)【简答】二、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记忆与知觉的发展记忆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而知觉的发展又离不开记忆。
知觉中包括着经验的作用。
知觉的恒常性和记忆有密切关系。
2、记忆与想象、思维的发展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过程都要依靠记忆。
记忆把知觉和想象、思维联结起来,使儿童能对知觉到的材料进行想象和思维。
儿童最原始的想象和记忆不易区分。
3.记忆与言语的发展儿童学习语言要靠记忆,儿童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离不开记忆。
4.记忆与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记忆的发展影响儿童情感和意志的发展。
记忆使情感丰富,意志活动稳定。
第二节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一、记忆的发生(一)记忆发生的指标从认知心理学观点看,记忆包括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过程。
判断个体记忆发生的时间与所用指标有关。
前语言时期儿童的记忆,一般采用三个指标:1.习惯化;2.条件反射;3.重学记忆。
(二)记忆发生的时间1.习惯化不学而能。
新生儿出生不久即出现对刺激物的习惯化,这是原始的记忆因素。
2.自然条件反射发生于出生后10天左右;人工条件反射出生1~3天的新生儿即可形成。
采用指标不同,判定记忆发生的时间也稍有不同,但不论用何种方法或指标进行研究,都可肯定,新生儿期已经出现了记忆。
【简答】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一)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1.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依次出现;2.记忆的潜伏期延长,即长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3.由“幼年健忘”到出现可保持终生的记忆。
幼年健忘:指3岁前的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
(二)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1.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全部都是再认性质的记忆;2.整个学前期,再现都落后于再认;3.再现在两岁左右出现,再认和再现的差距随年龄增长而缩小;4.再认依赖感知;再现依赖表象。
儿童记忆的发展
三至六岁儿童记忆的特点
• 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 机械记忆用得多,意义记忆效果好 • 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 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学
第 前
儿
三 童
• 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儿童喜爱什么、依恋 什么、厌恶什么、害怕什么都是情绪记忆的表现。婴幼儿对带有感情色彩的东西容 易记忆和保持。
• 形象记忆(6~12个月)——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比如,婴 儿认识自己的奶瓶、认识妈妈、能分清熟悉的人和陌生人,都是形象记忆的表现。 在幼儿的记忆中,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幼儿的形象记忆主要是依靠视 觉表象进行的。
记忆发生的时间—新生儿期 是记忆发生的时期
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 记忆保持的时间不断延长
1岁前再认的潜伏期只有几天; 2岁可能延长到几周; 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 这种现象称“幼年健忘”; 3----4岁后出现可以保持终生的记忆。
• 记忆提取方式在发生变化
2岁左右出现回忆; 整个学前期回忆都落后于再认。再认依 赖的是感知,回忆依赖的是表象,感知 的刺激在眼前,立即可以引起记忆痕迹 的恢复;表象的活动还有待于儿童在头 脑中进行搜索。所以,再认容易,回忆 较难。
也是记忆的最后一个阶段。
1、再认
再认是当识记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把它识别出来。人们往往以为不能重现
识记过的事物就是遗忘,其实,能识别再度出现的事物,也是回忆。
2、再现 再现是当识记过的事AD物D Y不OU在R T时EXT能HE够RE 在头脑中重现。这是一种高水平A的DD回YOU忆R T,EXT如HERE
学前心理学之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PPT课件
• (三)充分理解
• 什么是理解?就是新知识与脑子里原有 的知识经验“挂上钩”。一旦挂上钩也 就容易记住。
•
• (四)赋予意义 赋予要记的内容意义,就是让孩子在理 解后再去记。
• (五)巧用时机 • 不同时间学东西,记的效果不一样。
• (六)多用感官 • 多种感官参与识记活动,可以在大脑皮
• (二)强化记忆训练阶段 • 1.对偶训练法 • 2.顺序训练法 • 3.插入训练法 • 4.数字训练法 • 5.频度训练法
• 【操作练习】从同学们设计的训练幼儿记忆力的 游戏中选择2—3个,让同学们模拟幼儿开展游戏。
第二节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 一、记忆的发生 • (一)胎儿的听觉记忆 • 研究一:胎儿6个月时录下母亲心跳的声
音放给他出生后听,哭闹的婴儿会停止 哭泣。
• 研究二:对7、8个月胎儿音乐听觉的研 究。
• 结论:胎儿末期,听觉记忆已经出现。
• (二)新生儿记忆的表现 • 1.建立条件反射
• 新生儿记忆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对条件刺 激物形成某种稳定的行为反应,即建立 条件反射。
• (3)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
• (二)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 1.机械记忆用的多,但意义记忆效果好 • (1)机械记忆用的多 • (2)意义记忆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 2.学前儿童的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都在不断 发展
• 在整个幼儿期,无论是机械记忆还是意义记忆, 其效果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高。
• (三)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 1.学前儿童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 2.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发展 • 3.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效果的差别逐渐缩小
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四节记忆的保持和遗忘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
一、记忆的保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一)什么是保持?就是把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它在记忆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没有保持,就没有记忆。
(二)符号表象记忆产生:1岁后,由语言的发展,儿童可以用符号进行表征,从而产生了符号表象记忆。这里涉及到表象和表征两个概念。
1、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的形象;可以分为具体表象和符号表象两种。具体表象就是形成的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主要是大脑皮层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符号表象是运用语言、文字或其它符号所形成的客观事物的象征性形象。如“苹果”一词在头脑中的形象,它是大脑第二系统的活动,研究认为,儿童1岁以后就可能产生最早的符号表征能力。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一节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记忆与知觉的发展
记忆是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觉的发展又离不开记忆。比如,幼小的婴儿经常用奶瓶吃奶或喝水,当他只看到奶瓶的一个侧面时,就“知道”那是可以给他提供食物的东西,马上做出吃奶或喝水的反应;婴儿听见妈妈的声音就安静下来或兴奋起来,这些对奶瓶的知觉或对妈妈声音的知觉,已经与经验发生了联系,而他之所以能够和过去的经验相联系,依靠的就是记忆。还有前面我们提到过的婴儿对“客体永久性”的认识,也反映了婴儿记忆的发展。
(三)重学记忆:当儿童学习了一种知识或技能以后,经过一段记忆消失的时间,重新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次学习所需要的时间或次数,比第一次要少些,这就是重学记忆。
二、记忆发生的时间——新生儿期是记忆发生的时期。
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四)出现初步的回忆:1---2岁的儿童用行动表现出初 步的回忆能力
1岁左右,能够回忆几天或十几天前的事情;
2岁左右,可以保持几个星期;
3岁以后,能够达到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延迟模仿:1岁半至2岁的儿童,常常出现并非当时的模 仿,而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出现模仿行为,这就 叫延迟模仿。
形象记忆:指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记忆各种材料。整个幼
儿期,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语词记忆:是通过语词的形 式来识记材料,随着语言的发展,语词记忆也逐渐发展。
1.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的效果。
2.幼儿的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3.幼儿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因为随着年 龄增长,形象和词都不是单独在儿童头脑中起作用,而是 有越来越密切的相互联系。
感觉记忆 工作记忆(包括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注: 信息在感觉记忆和工作记忆中得到最初的编码,然后 转到长时记忆中存储,而信息从长时记忆转到工作记忆就是 提取。
(四)记忆内容不断变化:
1.运动记忆——又称动作记忆,是指所识记的内容是人的 运动或动作的记忆。儿童最早出现的就是运动记忆。
2.情绪记忆——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儿童喜 爱什么、依恋什么、厌恶什么、害怕什么都是情绪记忆的 表现。
三、3-6岁儿童记忆的特点
(一)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1.概念: 没有目的和意图、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叫无意记
忆;有明确目的和意图的记忆叫有意记忆。
2.无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有意识记。 3.影响无意识记的因素:
客观事物的性质: 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 幼儿认知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 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 活动动机
第五单元: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表象的概念、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标分析法、讨论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案例导入:
二、学习新知:
(一)记忆概述
1.记忆的概念
(1)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这里的“过去经验”包括:
感知过的事物(形象记忆)
(2)表象的种类:表象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发生的,根据产生的感觉器官的种类不同可以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等。
(3)表象的特征:⑴形象性⑵概括性
(4)讨论:表象有什么作用?
表象的作用:表象是感知向思维过度的桥梁。
感知想象、思维
(中介)
(二)婴儿记忆的发生和发展
1.胎儿的记忆:胎儿末期,已经出现听觉记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记忆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理解了什么是表象及表象的重要作用幼儿记忆的特点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初步懂得了如何依据幼儿记忆的特点及记忆规律培养幼儿的记忆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教学目标:理解记忆、表象的概念,了解记忆种类,掌握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理解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掌握促进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策略。
(1)排除学习材料之间的干扰
(2)排除疲劳的干扰
3.科学地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五)促进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策略
1.使儿童明确记忆的任务
2.在活动中提高幼儿记忆的效果
3.交给儿童运用记忆的方法
4.帮助幼儿进行合理的复习
三、小结: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记忆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理解了什么是表象及表象的重要作用、幼儿记忆的特点、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初步懂得了如何依据幼儿记忆的特点及记忆规律培养幼儿的记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也希望大家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我们的记忆效果。
学前心理学之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学前心理学之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领域,它涉及儿童在学前阶段的记忆能力的增长和发展。
儿童在这个阶段经历了许多重要的记忆发展阶段,这对于他们进入学龄期和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非常重要。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成分:感性记忆、行动记忆和意向记忆。
感性记忆是指在感知器官刺激下形成的短暂记忆,主要通过感觉刺激的接收和处理来实现。
行动记忆是指通过运动行为的反复学习而形成的记忆,主要通过动作的重复和模仿来实现。
意向记忆是指儿童有意识地记住事物的能力,主要通过故事和游戏的参与来实现。
在学前阶段,儿童的记忆能力逐渐发展,主要表现为记忆容量的增加、记忆时间的延长和记忆策略的使用。
记忆容量是指儿童能够记住的信息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记忆容量也逐渐增加。
记忆时间是指儿童能够记住信息的时间长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记忆时间也逐渐延长。
记忆策略是指儿童利用各种方法和技巧来提高记忆效果,如联想、重复和编码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学会使用记忆策略,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在学前儿童的记忆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影响因素。
社会环境是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家庭和学校的环境对儿童记忆的培养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家庭和学校应提供丰富的学习和游戏机会,帮助儿童积极参与各种记忆活动。
另外,个体因素也会影响学前儿童的记忆发展。
儿童的性别、天赋和发展水平等个体特点都会对记忆发展产生影响。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记忆能力有助于儿童的学习效果和成绩的提高。
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和游戏机会,家庭和学校可以帮助儿童培养良好的记忆能力。
此外,对于有记忆问题的学前儿童,家庭和学校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克服记忆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领域。
通过研究学前儿童的记忆发展,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为他们的教育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培养学前儿童记忆力的策略
听声做游戏
拍电报
3
看谁记得多
2
4
1 什么东西 不见了
5 不讲卫生
的毛毛
1.什么是记忆?记忆的种类有哪些? 2.与成人相比,婴幼儿的记忆有哪些特殊现象? 3.幼儿的记忆有什么特点? 4.试用有关知识分析本单元“案例导入”中甜甜 的记忆特点。如果你是家长,你会怎么做?
Thank You
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二)记忆保持
1.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 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属于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出现和发展稍晚。 2.记忆容量不断增加——记忆广度、记忆范围 A.记忆广度: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量。7+2 B.记忆范围:指记忆材料种类的增多,内容的丰富。 3.记忆内容的不断变化
幼儿机械记忆占优势,与幼儿的生理、心
理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
机
(1)幼儿大脑皮质的反应性较强,感知一
械
些不理解的事物也能够留下痕迹。
记
(2) 幼儿知识经验比较贫乏,抽象思维不发
忆
达,不能根据事物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
行记忆。
(3) 幼儿还没有掌握足够的词汇,因此较
多地采用了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方法。
2.婴儿记忆的发展
2~3个月的婴儿已经有了短时记忆, 3~4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对人与物的认识。 到5~6个月表现出明显的“认生”。1岁左右 出现“客体永久性”观念。
5~6个月的婴儿表现出明显的“认生”。对熟 悉的人愉快接近,对陌生的人则畏怯躲避,甚至惊 哭。
1岁半以后,言语的出现使婴儿记忆的发展具备如 下新特点:
三、学前儿童记忆的培养
案例导入
静夜思 甜甜背诵《静夜思》后不到 半天时间就想不起来了。反复记 忆几次,甜甜能成诵,但却解释 不出诗的意思。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主题5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主题5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一、简答与论述1. 请简述艾宾浩斯遗忘规律的内容,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将遗忘规律应用到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教学中去。
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的内容:首先,记忆一结束,遗忘就开始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速度呈现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然后遗忘速度逐渐缓慢;如果不加复习,所学的绝大部分内容将彻底被遗忘。
在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儿童及时复习和巩固刚刚学过的内容,在复习的节奏上要先密后疏,前面安排复习要多几遍,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隔段时间复习巩固一次。
2. 请结合实际简述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①记忆保持的时间逐渐延长,如3岁幼儿可以再认几个月前感知过的事物,4岁可以再认一年一签感知过的事物;②记忆提取的方式逐步发展,如幼儿记忆12张图片,4岁幼儿可以再认的方式回忆12张,再现的方式回忆2-3张;6岁幼儿能再现8张左右的图片;③记忆的容量逐渐增加,无论是从儿童记忆的广度,还是记忆的范围、工作记忆的方式都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明显的发展;④记忆内容逐渐扩大,如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出生后2周左右),然后是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再后是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1岁左右);⑤记忆的目的和意图逐渐明确,如3岁前儿童没有明确的记忆目的和意图,基本上都是无意记忆。
3岁左右,有意记忆开始出现;⑥记忆策略逐渐形成,如儿童原来没有记忆的方法,儿童逐渐开始掌握复述等策略。
3. 举例说明3~6 岁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①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如,幼儿总是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模仿各种行为;②机械识记用得多,意义识记效果好。
如,幼儿在记忆儿歌的时候容易采用机械识记的方式,但是老师将儿歌用儿童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表达后,幼儿明显意义识记的效果要好;③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如整个幼儿期儿童都是以形象化的记忆方式进行,对于相对抽象的语词逻辑记忆儿童较少使用;④记得快忘得快,记忆不精确。
第五章 儿童记忆的发展.
4、机械记忆用的多,意义记忆效果好
四岁后幼儿意义记忆开始发展,两种记忆都随着年 龄的增长而发展,意义记忆的效果要比机械记忆的效果 来得高。
年龄 4岁 5岁 6岁 7岁 意义记忆再现量 47% 64% 72% 77% 机械记忆再现量 4% 12% 26% 48%
5、记忆不精确,记忆的精确性和巩固性较差
习惯化就是指由于刺激重复出现,反应的逐 渐减弱。这时,人的注视程度、心率和呼吸 频率都会减弱或减慢,表示兴趣降低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刺激的出现,又会导 致较强的反应。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 “去习惯化”。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机制使新生儿不断地关注 周围环境中他们不熟悉的那些新东西,这是 他们进行有效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
例:你能记住圆周率小数点后几位数字?
3.1415926535897932384626。。。 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 尔乐苦煞吾(26535) 把酒吃(897) 酒杀尔(932) 杀不死(384) 乐尔乐(626)
2、有意记忆逐渐发展,并居优势地位
3岁以前的儿童基本上只有无意识记,他们不 会进行有意识记。而整个幼儿期,无意识记 的效果都优于有意识记。 小学生入学时,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到 了小学中高年级,有意识记才赶上无意识记, 有意记忆的记忆效果比无意记忆效果好。
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趋势
(一) 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趋势
(二)记忆容量的增加 1.记忆广度 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 这个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人类的记忆广度为 7±2个信息单位。幼儿末期记忆广度大约为6个信 息单位。 数字广度测验
第二节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幼儿心理学第五章-记忆课件分析
尽快发展学前儿童的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
例1:识记数字时,与幼儿一起探讨“1”像棍子;
“2”像鸭子;“3”像耳朵;“4”像旗;“5”
像钩子;“6”像哨子;“7”像拐棍;“8”像
(三)根据识记时对材料是否理解
1、机械记忆:是在不理解材料意义的 情况下,采用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的 一种记忆。(即死记硬背)
2、意义记忆:是根据材料的意义和逻 辑关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记忆。
(四)根据记忆保存的时间 ❖瞬时记忆:是指5秒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一分钟以上乃至持续 人的一生的记忆。
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真得 意,忽然一声哗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牛牛很快就学会了,在课上唱得很熟练, 还上前表演呢,但回到家给妈妈唱时却唱不全了, 只记得:“我有一头小毛驴,我从来也不 骑,… …心里真得意, … …哗啦哗啦啦啦我摔 了一身泥。”
2.遗忘规律 心理学研究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
(二)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 渐发展
1.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识记各种 材料。
2.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 而发展
3.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
年龄 熟悉的物体 熟悉的词 生疏的词
3-4 4-5
5-6 6-7
3﹒9 4﹒4
5﹒1 5﹒6
1﹒8 3﹒6
④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多种感官参加的无
意识记效果较好。
⑤活动动机和兴趣。
二、记忆的保持、遗忘规律与幼儿的活动 (一)记忆的保持、遗忘及遗忘规律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教案
课题主题五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教学目标1.理解记忆的概念、分类及记忆的过程;2.掌握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并能结合实际加以运用;3.掌握学前儿童记忆力培养的策略教学重点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教学难点记忆的过程教学策略归纳讲解法、案例分析法、互动讨论法教学准备课件、案例、视频教学环节与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探寻1解析记忆导入:聊一聊:你记忆深刻的事情一、认识记忆记忆是个体对经验识记、保持、恢复的过程。
思考:记忆与感知觉的关系二、记忆的种类1.根据记忆内容请你仔细阅读关于下列四种记忆的解释,结合例子判断下列材料中是作者什么类型的记忆。
(1)形象记忆(2)情绪记忆(3)运动记忆(4)语义记忆2.根据信息保持的时间长短,可将记忆分为(1)瞬时记忆(2)短时记忆(3)长时记忆三种记忆之间的关系3.根据信息加工处理的方式,可将记忆分为(1)陈述性记忆(2)程序性记忆三、记忆的过程(一)识记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总结我们记忆的特点教师组织教师提供案例,组织学生思考分析案例案例1:《困兽之斗》案例2:《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案例3:《藤野先生》教师强调三种记忆之间的关系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学生思考学生分析案例例:放学路上看到的交通事故儿时学唱的儿歌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例:儿时背诵的乘法口诀表高中时背诵古文时总会先想着现代文的意思再去记忆(二)保持和遗忘1.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量变和质变:量变主要表现在记忆内容的数量减少;质变主要表现在根本性质的改变。
实验:记忆的质变2.遗忘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三)回忆回忆有两种形式:再认和再现再认:指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重新识别和确认。
再现:指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重新浮现出来。
探寻2学前儿童的记忆发展一、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1.习惯化对熟悉的事物产生“习惯化”2.条件反射对喂奶的姿势、昏暗的光线等产生条件反射3.重学记忆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1.记忆保持的时间逐渐延长“记忆的潜伏期”———再认或再现多久之前的事(物)“幼年期健忘”现象2.记忆提取的方式逐步发展学前儿童再认和再现方式的发展3.记忆容量的逐渐增加(1)记忆广度(2)记忆范围(3)工作记忆4.记忆内容的逐渐扩大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语义记忆5.记忆的目的和意图逐渐明确6.记忆策略逐步形成三、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一)0—3岁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二)3—6岁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1.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逐渐发展教师先强调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识教师总结教师组织记忆活动心理实验教师强调教师结合实证研究的数据阐释学前儿童记忆发展呈现的变化趋势学生举例例证两种类型的识记方式学生思考:人的记忆在保持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学生体验实验:记忆的质变请举例(1)无意识记占优势无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效果随年龄增长而提高(2)幼儿有意识记的发展幼儿的有意识记是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章节测试 第五章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婴幼儿可以从人群中辨认母亲、认识奶瓶等。
婴幼儿的这种记忆属于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语词记忆【解析】(P91):C 形象记忆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6个月到12个月时,儿童的形象记忆逐渐发展。
如婴幼儿可以从人群中辨认母亲、认识奶瓶等。
认生也是形象记忆的一种表现。
2.元记忆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A.皮亚杰B.弗拉维尔C.斯金纳D.尹扎德【解析】(P92):B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于1971年首次提出元记忆的概念,它是指个体自身对记忆过程的认知。
3.完整记忆包括的三个环节是A.识记、保持、恢复B.识记、保持、再现C.识记、恢复、再认D.识记、再现、恢复【解析】(P88):A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完整的记忆应当包括识记、保持、恢复三个环节。
4.当记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头脑中呈现曾经记忆过的事物。
这种记忆恢复的形式被称为A.保持B.再认C.再现D.回复【解析】(P88):B 记忆恢复可以分为再认和再现(回忆)两种形式。
再认是指当记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头脑中呈现曾经记忆过的事物;再现则是指记忆过的事物没有再次出现,由于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再次在脑中呈现记忆过的事物的过程。
5.在儿童的记忆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记忆是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语词记忆【解析】(P91):C 在儿童的记忆发展中,形象记忆是最重要的一种记忆,在整个学前儿童的记忆发展中占据着主要地位。
6.“幼儿健忘”一般出现在儿童A.1岁以前B.3岁以前D.7岁以前【解析】(P90):B 研究表明,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被称为“幼儿健忘”,而3-4岁以后出现的记忆则可以保持终身。
7.学前儿童在记忆过程中最常用的记忆策略是A.视觉复述B.特征定位C.复述D.组织策略【解析】(P93):A 视觉复述是指儿童将自己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记忆对象上以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
第五单元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三)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
1、婴儿期的记忆主要是再认形式
2、婴儿末期,回忆的形式开始萌芽,1—2
岁时逐渐出现。
一、记忆敏捷性的培养 1、有锻炼学前儿童记忆的意识 2、训练学前儿童的注意力 3、引导学前儿童运用已有知识经验
二、记忆持久性的培养
认识记忆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学前儿童记忆的培养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提取。
记忆的基本环节:
识记 保持 再认 回忆
识记:反复感知的过程。 保持:通过识记,对头脑中建立的印象进 行巩固、保持下来。
再认: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出现 时,能认出来。 回忆: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没有出现,但 由于某种影响而浮现出来。识记和保持是 再认和回忆的前提。
2、记忆保持质的变化
(1)水平化
(2)尖锐化
(3遗忘的原因:重要原因在于识记后缺乏 巩固复习
请读一遍下面的一行数字
149162536496481
请尽量按照原来的顺序,将刚刚看过的 数字写出来
欢人叶顺天大好公帆喜龙快心一地风
叶公好龙 欢天喜地 大快人心 一帆风顺
一、学前儿童记忆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记忆研究的方法 习惯化—去习惯化 条件反射 再学法 延迟模仿 客体永久性 偏好法
1、三岁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① 识记方式
② 记忆内容
③ 记忆策略
一、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二、机械识记占优势,意义识记逐渐发展 三、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四、记忆的意识逐步发展,能够掌握一些 记忆策略
根据记忆的内容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
,形象记忆和逻辑记忆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教学目标:1.掌握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2.把握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基本特点;3.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促进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策略;教学重点:幼儿记忆发展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记忆规律的运用教学准备:1.学生的准备:观察小、中、大班幼儿在活动中的记忆力的表现2.教师的准备:案例若干;幼儿活动录像片段教学方法:自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练习法;理论讲解法教学课时: 6 课时第一节记忆概述一、什么是记忆自我分析我们已经探讨了学前儿童哪几方面的心理特点什么是注意什么是感知觉刚才你们的心理活动是属于什么心理过程什么是记忆一记忆的概念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大脑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和理论,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是记忆的内容;二记忆的过程记忆是大脑的一种复杂而又积极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恢复再认或回忆这三个依序发展又密不可分的环节,还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基本条件”;识记——识别和记住事物的特征与联系,是大脑皮层形成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保持——暂时联系的痕迹在脑中保留,表现为巩固已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再认——事物重新呈现时能够再认识;回忆——事物不在当前时能够回想起来;再认或回忆——在不同条件下暂时联系的再次活跃;这三个环节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识记和保持是回忆的前提、基础,再认、回忆又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并能够加强识记和保持;由于记忆,人们才能保存过去的反映,使当前反映在以前反映的基础上进行,从而使人能积累和扩大、完善或修正原有的经验,使其对行动更具指导价值;有了记忆,先后经验才能联系起来,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成为一个发展的统一的过程;二、记忆的种类一按保持时间划分保持时间是指从识记材料开始到能对材料再认或再现之间的间隔时间,也称为记忆的潜伏期;1.瞬时记忆——不超过一二秒钟感觉记忆刺激作用停止后,它的影响并不立刻消失,可以形成后象;视觉后象最为明显;后象可以说是最直接、最原始的记忆;后象只能存在很短的时问,如最鲜明的视觉后象也不过持续几十秒钟,这就是感觉记忆;2.短时记忆——不超过一二分钟3.长时记忆——超过一二分钟甚至终生心理学家们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记忆痕迹在受试老鼠的脑中至少要持续90秒钟,短期记忆才会转变而巩固为长期记忆;对人类方面,则只需四五秒钟左右就有可能转变为长期记忆;自我分析请同学们朝窗外望一眼,分析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记忆过程;二按记忆的内容划分1.运动记忆运动记忆是指识记内容为人的运动或动作的记忆;一切生活习惯上的技能、体育运动或其他活动中的动作,都是依靠运动记忆来掌握的;2.情绪记忆情绪记忆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3.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4.语词记忆语词记忆是以语言材料作为内容的记忆;语词记忆的发展,要求大脑皮质活动机能的发展,特别是语言中枢的发展作为生理基础;三按目的性划分1.无意记忆没有目的和意图、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叫做无意记忆;2.有意记忆有明确记忆目的和意图的记忆,是有意记忆;四根据理解性划分1.机械记忆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采用简单的、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记忆;2.意义记忆指根据对所记材料的内容、意义及其逻辑关系的理解进行的记忆,也称为理解记忆或逻辑记忆;自我分析1、在这一堂课中,你的记忆中出现了以上哪些记忆内容2、在这一堂课中,你的哪些记忆属于无意记忆,哪些记忆属于有意记忆三、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记忆促进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现象分析儿童观看图画时,小兔子的身体被花草树木挡住了,只露出一双长耳朵或一条短尾巴,儿童依然能把它作为一个整体辨认出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知觉的许多特性都包含着记忆的作用,换句话说,正是依靠记忆积累下来的经验,知觉才可能具有其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和选择性;如果没有记忆所积累的经验,知觉的这些特性便无从产生;客观事物对人来说,将永远时陌生的,知觉对感性信息的“解释”功能也将不存在;二记忆是想象、思维产生的直接基础记忆是联系感知与想象、思维的桥梁,是想象思维过程产生的直接前提;记忆表象越丰富,想象和思维的基础便越厚实;三记忆影响儿童行为的倾向性想一想为什么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是因为它还缺乏被虎伤害的直接或间接经验,记忆中没有“老虎危险”这样的警惕;人同样如此;小孩子依恋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带给他舒适、温暖和爱的欢乐,是他安全基地;避开陌生人和陌生情景,是因为对它们有一种“不可预测”的恐惧感;受奖的愉快加强他们的获奖行为;受惩的痛苦减弱甚至消除引起惩罚的行为;情感对行为的这种激励或抑制的作用,是以记忆为中介而得以发挥的;如果没有记忆,人类只能永远停留在新生儿时期;第二节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一、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一胎儿的听觉记忆在“听觉”部分曾谈到,有研究发现,如果把记录母亲的心脏跳动的声音放给儿童听,儿童会停止哭泣;研究者的解释说,这是因为儿童感到他们又回到了熟悉的胎内环境里;由此认为,胎儿已经有了听觉记忆;关于七八个月胎儿音乐听觉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可见,胎儿末期,听觉记忆确已出现;二新生儿记忆的表现新生儿时期记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条件反射现象分析母亲喂孩子时往往先把他抱成某种姿势,然后再开始喂;不用多久一个月左右,儿童便对这种喂奶的姿势形成了条件反射:每当被抱成这种姿势时,奶头还未触及嘴唇就已开始了吸吮动作;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这种情况表明,儿童已经“记住”了喂奶的“信号”——姿势;新生儿记忆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对条件刺激物形成某种稳定的行为反应,即建立条件反射;2.对熟悉的事物产生“习惯化”新生儿记忆的另一表现是对熟悉的事物产生“习惯化”: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人包括新生儿都会产生定向反射——注意它一段时间;如果同样的刺激反复出现,对它注意的时间就会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随着刺激物出现频率的增加而对它的注意时间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的现象,称之为“习惯化”;习惯化可以作为一种方法和指标来了解新生儿的感知能力——看他能否发现刺激物的差别;也可以用来调查其记忆能力——看他能否辨别刺激物的熟悉程度;许多研究表明,即使出生几天的孩子,也能对多次出现的图形产生“习惯化”,似乎因“熟悉”而丧失了兴趣;三婴儿的记忆胎儿及新生儿的记忆,从其恢复形式看都属于“再认”;现象分析 6个月左右,儿童开始“认生”,只愿意亲近妈妈及经常接触的人,陌生人走近时,孩子一般会感到不安;如何从记忆的角度看待这种现象表明儿童明显的再认活动;婴儿末期,“再现”的形式开始萌芽,1~2岁时才逐渐出现;为什么再认会先于再现发生是由于二者的活动机制不同;再认依靠的是感知,回忆依靠的是表象;感知是儿童自出生以后就已经具有或开始发展的,而表象则在1岁半至2岁才开始形成;另外,感知的刺激是在眼前的,立即可以引起记忆痕迹的恢复;而表象的活动,还有待儿童在头脑中进行搜索;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趋势一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儿童记忆保持的时间长度可以从再认和再现的潜伏期来看;再认和再现的潜伏期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具体见下表:学前儿童记忆保持时间的变化问题讨论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幼儿记忆保持的时间儿童记忆保持时间的久暂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影响儿童记忆保持的主要因素有:1.儿童对记忆对象的感知程度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只有把记忆对象感知得很清楚,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印象深刻的东西才能保持长久;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各种分析器的结构和机能逐渐成熟;儿童通过积极从事各种活动,提高了各分析器的分析综合能力,感知的选择性、持续性、精确性都不断提高,这为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创造了条件;2.儿童的知识经验和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凡是容易和已知的知识相联系的内容就比较容易记住;儿童在生活实践中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知识经验也越来越丰富,这就有利于在记忆对象之间建立各种联系,使回忆容易实现;理解的东西往往容易记住,儿童知道了所记东西的意义,就便于把它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利于长期保持;3.儿童的情绪状态案例分析一名3岁左右的幼儿对“小鸭子游泳”这首诗相当熟悉,要他再现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小鸭子摇啊摇,扑通一声跳下河”;为什么这些词更容易记住诗句中“摇啊摇”,“扑通一声”等措词,引起儿童情绪上的反应最愉快,所以保持得特别长久,而那些与情绪态度无联系的、印象不深的材料则不易记住;儿童,特别是年幼的儿童很容易记住那些富有情绪色彩愉快或不愉快的事情;大多数成人之所以能回忆四五岁的往事,就是因为那些往事大都带有情绪色彩;4.对被记忆对象的兴趣有人说兴趣是记忆力的促进剂;确实,儿童对感兴趣的事物,记忆力就能被很好的发挥出来;儿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他们对什么事都要问个为什么,特别对感兴趣的东西,能集中注意力去想它,以形成比较鲜明的深刻的印象,并且喜欢查根问底,弄个水落石出;相反,他们对不感兴趣的事漠不关心;二记忆容量的增加1.记忆广度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这个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人类的记忆广度为7±2个信息单位;儿童记忆广度的增加受生理发育的局限;儿童大脑皮质的不成熟,使他在极短的时间来不及对更大的信息量进行加工,因而不能达到成人的记忆广度;记忆广度对记忆容量有一定的影响,但记忆容量的大小不决定于记忆广度的大小,而决定于把识记材料组织加工,并使之系统化的能力;因为每个信息单位内部的容量是不同的,加工能力强的,单位容量就大;2.记忆范围记忆范围的扩大是指记忆材料种类的增多,内容的丰富;随着儿童动作的发展,和外界交往范围的扩大,活动的多样化,记忆范围也随之越来越扩大;三记忆内容的变化儿童记忆的内容也有随着年龄而变化的客观趋势;1.运动记忆出现得最早对喂奶姿势的条件反射就是属于这种记忆;回忆并思考在幼儿个体发展的进程中,最早出现心理现象的标志是什么其中含有记忆的成分吗是什么记忆有关运动技能和行为习惯的记忆,可以说是非理性的处理和存储信息,是自动化的学习,更多由皮下系统支配;因此,习惯系统比理解的记忆系统更早形成,而且较不容易消退,在遗忘相当长久之后,还较容易恢复;2.儿童的情绪记忆情绪记忆出现得也比较早;婴幼儿对带有感情色彩的东西,容易识记和保持;情绪记忆与皮下结构,特别是丘脑有密切关系;因此,虽然儿童的大脑皮质还没有发育成熟,情绪记忆已较早发展;3.在幼儿的记忆中,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婴儿认识奶瓶,认识母亲等都是形象记忆的表现;1岁前的形象记忆和动作记忆、情绪记忆紧密联系;幼儿的形象记忆是依靠表象进行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视觉表象;4.儿童语词记忆的发展最晚这种记忆是随着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逐渐发展起来的;语词记忆的发展,要求大脑皮质活动机能的发展,特别是语言中枢的发展作为生理基础;从儿童这几种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来看,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出生后2周左右,然后是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 再后是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1岁左右; 儿童这几种记忆的发展,并不是用一种记忆简单代替另一种记忆,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四记忆的意识性与记忆策略的形成1.记忆意识性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记忆意识性开始逐渐萌芽、发展;有意记忆的出现意味着记忆意识性的萌芽,而元记忆的发展则意味着记忆意识性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元记忆的发展是指儿童对自己的记忆过程的认识或意识的发展,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明确记忆任务,包括认识到记忆的必要性和了解需要记忆的内容;②估计到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困难,努力去完成任务,并选择记忆方法;③能够检查自己的记忆过程,评价自己的记忆水平;2.记忆策略的形成记忆策略是学习者采用的接受信息、提取信息的方式;它直接影响着记忆的效果;儿童常见的记忆策略有: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年龄较大的幼儿,在识记过程中反复背诵以避免遗忘;有时,边识记边自言自语地说出记忆材料的名称或内容;比如,为了记住图片,每当看到一张图片时,随即说出图片的名称;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幼儿中期以后,能够在记忆过程中自动对记忆材料加以整理分类,例如,边识记边把图片分类,并自言自语地说:“苹果是水果,梨也是水果,萝卜是蔬菜……”幼儿也会把新词和某种事物或情绪联系起来,等等;3间接的意义识记;年龄较大的幼儿能对材料进行精心思考,找出材料组成的规律,以帮助记忆;示例有一个6岁儿童,在1分钟之内,正确记住了17位数字:;他是经过思考,抓住了这些数字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进行记忆的;他发现,每两个数字之和都是9,去掉最后一个9字,其余的数字排列都是对称的;李渊建唐留一把618年三、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儿童的记忆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一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1.无意记忆占优势1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实验研究在一项实验里,实验桌上画了一些假设的地方,如厨房、、睡眠室等等,要求幼儿用图片在桌上做游戏,把图上画的东西放到实验桌上相应的地方;图片共15张;图片上画的都是儿童熟悉的东西,如水壶、苹果、狗等等;游戏结束后,要求幼儿回忆所玩过的东西,即对其无意识记进行检查;另外,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要求幼儿进行有意识记,记住15张图片的内容;实验结果表明,幼儿中期和晚期记忆的效果都是无意识记优于有意识记;到了小学阶段,有意识记才赶上无意识记;3岁以前的儿童基本上只有无意识记,他们不会进行有意识记;而在整个幼儿期,无意识记的效果都优于有意识记;2无意识记效果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实验研究给小、中、大三个班的幼儿讲同一个故事,事先不要求记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年龄越大的幼儿无意识记的效果越好;由于记忆加工能力的提高,幼儿无意识记继续有所发展;3无意识记是积极认知活动的副产物;幼儿的无意识记,不是由于幼儿直接接受记忆任务和完成记忆任务而产生的,而是幼儿在完成感知和思维任务过程中附带产生的结果,是一种副产物;事实证明,幼儿的认知活动越是积极,其无意识记效果越好;案例分析如果带幼儿到我们学校来玩,回家后他会记住哪些地方为什么会记住这些地方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幼儿无意识记的效果幼儿无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以下因素:①客观事物的性质;直观、形象、具体、鲜明的事物,以其突出的物理特点,容易引起幼儿的集中注意,也容易被幼儿在无意中记住;②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对幼儿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的事物,符合幼儿兴趣的事物,能激起幼儿愉快、不愉快或惊奇等强烈情绪体验的事物,都比较容易成为幼儿注意和感知的对象,也容易成为无意记忆的内容;比如,感人的道德故事比空洞的道德说教容易使幼儿记住;③幼儿认识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实验研究发给幼儿15张图片,每张图片中央画有幼儿熟悉的物体,图片的右上角画有同样醒目的符号,如△,+,○等;把幼儿分为两组,一组的任务是按物体的特点分类,如把猫和狗放在一起,另一组的任务是按符号分类,如把有△符号的放在一起;分类完毕后,要求幼儿回忆各图片上的物体;结果,按图片所示物体分类的幼儿,平均记住个物体;按符号分类的幼儿,平均只记住个物体; 说明由于活动中辨别的主要对象不同,对图形的无意识记效果也不同;如果使识记对象成为儿童活动任务中的注意对象,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始终不能离开对该对象的认知,那么,对这种对象进行无意识记的效果就较好;④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多种感官参加的无意识记效果较好;实验研究同一年龄班的幼儿分为两组进行实验,学习同一首歌,第一次,甲组边看图片边听歌词,乙组不用图片,只听歌词;第二次,两组交换识记方法,学另一首儿歌;结果,通过视听两个通道识记时,儿童平均得分为,而单纯通过听觉识记的平均成绩仅为分;这说明多种感官参加有助于提高无意识记的效果;⑤活动动机;活动动机不同,无意识记的效果也不同;比如,儿童在竞赛性游戏中积极性较高,无意识记的效果往往较好;2.有意记忆逐渐发展有意识记的发展,是幼儿记忆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幼儿有意识记的发展有以下特点:1儿童的有意识记是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成人在日常生活和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活动时,经常向他们提出记忆的任务;在讲故事前,预先向幼儿提出复述故事的要求,背诵儿歌时,要求他们尽快记住;这一切,都是促使有意识记发展的手段;2有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幼儿意识到识记的具体任务,影响幼儿有意识记的效果;比如,幼儿在玩“开商店”游戏时,担任“顾客”的角色,“顾客”必须记住应购物品的各种名称,角色本身使幼儿意识到这种识记任务,因而也就努力去识记,记忆效果也有所提高;3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有意再现——有意识记研究表明,儿童达到有意再现或追忆较高行为类型的年龄略早于有意识记;在不同的活动条件下,儿童有意识记和有意再现的水平有所不同;在实验室条件下,水平最低,在游戏和完成实际任务的条件下,水平较高;二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图表分析分析下列图表,你认为幼儿的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1.机械记忆用的多,意义记忆效果好1机械记忆用的多;可能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幼儿大脑皮质的反应性较强,感知一些不理解的事物也能够留下痕迹;二是幼儿对事物理解能力较差,对许多识记材料不理解,不会进行加工,只能死记硬背,进行机械记忆;2意义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许多材料证明,幼儿对理解了的材料,记忆效果较好;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儿歌的识记比不理解的诗歌效果好;曾有研究者对幼儿识记常见物体和不熟悉的无意义图形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幼儿识记常见物体的效果明显优于不熟悉的无意义的图形;另外,幼儿对理解了的内容记忆保持的时间也较长;其主要原因如下:第一,意义记忆是通过对材料的理解而进行的;理解使记忆的材料和过去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把新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经验系统中;第二,机械记忆只能把事物作为单个的孤立的小单位来记忆,意义记忆使记忆材料互相联系,从而把孤立的小单位联系起来,形成较大的单位或系统;2.学前儿童的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都在不断发展在整个幼儿期,无论是机械记忆还是意义记忆,其效果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高;年龄较小的幼儿意义记忆的效果比机械记忆要高得多,而随着年龄增长,两种记忆效果的差距逐渐缩小,意义记忆的优越性似乎降低了;这种现象并不表明机械记忆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而是由于年龄增长后,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效果的差异减少,机械记忆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理解成分,机械记忆中的理解成分使机械记忆的效果有所提高;三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图表分析分析下列图表,你认为幼儿的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幼儿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效果的比较1.学前儿童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记忆各种材料;在儿童语言发展之前,其记忆内容只有事物的形象,即只有形象记忆;在儿童语言发生后,直到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仍然占主要地位;2.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幼儿期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在发展; 从中可以看到,3~4岁幼儿无论是形象记忆或者是语词记忆,其水平都相对较低;其后,两种记忆的结果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3.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如果我们计算一下表中两种记忆效果的比率,就可以看到,两者的差距日益缩小;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形象和词都不是单独在儿童的头脑中起作用,而是有越来越密切的相互联系;一方面,幼儿对熟悉的物体能够叫出其名称,那么物体的形象和相应的词就紧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幼儿所熟悉的词,也必然建立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词和物体的形象是不可分割的;四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前面所说到的幼儿有意记忆和意义记忆的发展,意义记忆对机械记忆的渗透,语词记忆对形象记忆的渗透,以及它们的日益接近,都反映了幼儿记忆过程的自觉意识性和记忆策略、方法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记忆力的培养一、学前儿童记忆力的训练小组讨论1.幼儿教师应如何培养幼儿的记忆力2.请设计几个训练幼儿记忆力的游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第一节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2、环节包括识记、保持、恢复。
恢复又包括两种形式:再认、再现(回忆)【简答】二、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记忆与知觉的发展记忆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而知觉的发展又离不开记忆。
知觉中包括着经验的作用。
知觉的恒常性和记忆有密切关系。
2. 记忆与想象、思维的发展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过程都要依靠记忆。
记忆把知觉和想象、思维联结起来,使儿童能对知觉到的材料进行想象和思维。
儿童最原始的想象和记忆不易区分。
3. 记忆与言语的发展儿童学习语言要靠记忆,儿童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离不开记忆。
4 •记忆与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记忆的发展影响儿童情感和意志的发展。
记忆使情感丰富,意志活动稳定。
第二节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一、记忆的发生(一)记忆发生的指标从认知心理学观点看,记忆包括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过程。
判断个体记忆发生的时间与所用指标有关。
前语言时期儿童的记忆,一般采用三个指标:1.习惯化;2•条件反射;3•重学记忆。
(二)记忆发生的时间1. 习惯化不学而能。
新生儿出生不久即出现对刺激物的习惯化,这是原始的记忆因素。
2 .自然条件反射发生于出生后10天左右;人工条件反射出生1〜3天的新生儿即可形成。
采用指标不同,判定记忆发生的时间也稍有不同,但不论用何种方法或指标进行研究,都可肯定,新生儿期已经出现了记忆。
【简答】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一)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1 .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依次出现;2.记忆的潜伏期延长,即长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3•由“幼年健忘”至U出现可保持终生的记忆。
幼年健忘:指3岁前的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
(二)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 1 •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全部都是再认性质的记忆;2•整个学前期,再现都落后于再认;3•再现在两岁左右出现,再认和再现的差距随年龄增长而缩小;4. 再认依赖感知;再现依赖表象。
(三)记忆容量的增加1.记忆广度。
人类短时记忆广度为7± 2个信息单位(组块),儿童不是一开始就具有人类记忆广度的;2.记忆范围扩大,指记忆材料种类的增多,内容的丰富,信息加工熊力增强;3.工作记忆能力增强。
工作记忆:指在短时间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来联系起来的记忆。
(四)记忆内容的变化从记忆内容看,可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
1•运动记忆(2周左右)。
儿童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2•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新生儿已有明显表现;3.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
依靠表象进行;表象: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的形象。
4•语词记忆(1岁左右)•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发展。
【简答】三、记忆策略的形成震忆策略的形成和记忆有意性的发展密切联系. 包括对记忆的计燃和使用记忆的方法。
常见记忆策略有: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2 •使记忆材料系统化;3 •问接的意义识记。
第三节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1岁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一)新生儿记忆的特点新生儿是记忆发生的时期,主要是短时记忆。
表现为对刺激的习惯化和最初的条件反射。
(二)出生后头半年记忆发展的特点1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阶段(1〜3个月);2•长时记忆有很大发展(3〜6个月)。
‘(三)生后第二个半年记忆发展的特点1 •再现的潜伏期明显延长(6〜12个月);2•开始出现工作记忆(8个月左右)。
【简答】二、1〜3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1 •再认的内容和性质发生变化,再认形式的记忆发展较早。
语言真正发生后,再认的内容和性质迅速发生变化。
2 •符号表象记忆产生,1岁以后,由于语言发展,儿童得以用符号进行表征,从而产生符号表象记忆。
3.短时记忆出现重要变化,由于语言产生而发生重大变化。
4•出现初步的回忆,用行动表现出初步回忆能力:(1)替成人找东西;⑵延迟模仿:当刺激物出现后,不是立即模仿,而是过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出现模仿行动。
【论述】三、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到了幼儿期,记忆的水平显著提高: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形象记忆继续发展。
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记忆的意识性、理解性明显提高,表现为有意记忆、意义记忆、语词记忆和记忆方法继续发展。
这表明记忆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意识性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基本特点)。
1 •无意记忆占优势:(1)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2)无意识记效果随年龄增长而提高;(3)无意记忆是积极认知活动的副产物,不是直接接受记忆任务和完成记忆任务而产生,而是在完成感知和思维任务过程中的附带结果。
幼儿无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①客观事物的性质;⑦客观事物与主体的关系;③认知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④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⑤活动动机。
2 •有意记忆逐渐发展:(1)有意识记在成人教育下产生;(2)有意识记效果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3)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
有意再现有三种行为类型。
(二)理解性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1 •机械记忆用得多,意义记忆效果好。
(1)机械记忆用得多,较多运用机械记忆,可能是因为:①大脑皮质的反应性较强,感知一些不理解的事物也能留下痕迹;②对事物理解能力差,对材料不理解,不会进行加工,只能死记硬背,进行机械记忆。
.,(2)幼儿意义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原因:①通过对材料理解而进行,理解使材料和已有知识经验联系,把新材料纳入已有知识经验体系;②机械记忆只把事物作为单个孤立的小单位来记忆,意义记忆使记忆材料互相联系,从而把孤立的小单位联系起来,形成较大单位或系统。
2. 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都在不断发展。
年龄小的幼儿意义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高得多,随年龄增长,差距缩小,主要是因为意义记忆向机械记忆渗透,机械记忆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理解成分。
(三)记忆内容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1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形象带有直观性、鲜明性);2 •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3 •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
(四)记忆方法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有意记忆和意义记忆的发展,意义记忆对机械记忆的渗透及其相互接近. 都反映了幼儿记忆过程的自觉意识性和记忆策略、方法的发展。
幼儿能够对记忆材料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使记忆形象和语词联系。
【论述】第四节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一、记忆的保持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1 •保持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是识记和恢复(再认和再现)的中间环节。
2.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
在保持阶段•知识经验会发生“量”和“质”两方面变化.就“量”而言•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显著表现就是遗忘;就“质”而言•因知识经验、加工组织经验的方式不同,回忆的内容会变化。
有的内容变得简略了、概括了.不重要的细节消失了;有的内容变得更加完整合理;而有的却变得更加具体、夸张、突出。
学前儿童年龄小.大脑神经发育不够成熟。
知识经验缺乏.更容易变化,忘事。
因而对学前儿童记忆保持的要求不能太高,而应实事求是,符合记忆的心理年龄特点,教孩子学习知识,要注意巩固率或识记后的保持率。
二、根据遗忘规律科学地组织复习(一)遗忘即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再认或再现时发生错误。
有几种情况:不完全遗忘,能再认不能再现;完全遗忘,既不能再现也不能再认;临时性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再现;永久性遗忘,永远不能再认或再现。
(二)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揭示了遗忘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快,以后逐渐缓慢,简单说,就是“先快后慢”。
(三)科学地组织复习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式多样化,多种感官综合运用;3•利用记忆恢复的规律。
幼儿有一种特殊的记忆恢复(回涨)现象。
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孩子进行科学的分散复习,分散复习不是简单重复,而要使复习方式多样化,做到眼耳手脑并用。
正确看待“回涨“现象,利用这一规律组织孩子学习、游戏。
三、排除影响“保持”的因素,科学地安排识记材料(一)排除影响学习材料之间的干扰1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前(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难度、时间安排及识记的巩固程度等条件影响。
2•复习或学习时应注意:(1)同一时间不能要求孩子学习识记内容太多;⑵要求孩子巩固、牢记材料或事情。
不能把内容、性质相近或相似的材料安排在一起学习或复习,而应交错安排。
先学习、巩固一种,中间安排休息或学习另一种内容、性质完全不同的材料,以减少或防止干扰。
(二)排除疲劳的干扰遗忘的另一种原因是识记时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由于另一种活动的干扰而被抑制。
因此要注意用脑卫生,以排除疲劳对记忆保特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