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肌训练
【儿童康复】口肌训练
【儿童康复】口肌训练口肌训练又称为口部肌肉运动治疗,是语言能力训练计划中的一部分。
通过加强口部感觉处理,下颌、嘴唇、舌头的稳定分离运动能力,来促进正确的言语发音。
01口肌训练的作用传统的治疗以听觉和视觉为主,而口肌治疗增加了触觉刺激,是一种多感官刺激的训练方法。
对于有口部运动和定位障碍的人,口肌训练通过训练触觉-本体技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运动和感觉障碍者可以从触觉和本体训练中获益,因为言语就是一种触觉-本体活动。
口肌训练用于促进口齿清晰的感知度,方位感(分离、分段、运动方向)、稳定性、肌肉记忆等,而所有这一切都是言语清晰的必要因素。
02适用人群•自闭症•唐氏综合症•整体性发展迟缓•智力发展迟缓•语言发展迟缓•发音障碍•流畅障碍(俗称口吃)•声线问题•视觉障碍•吞咽障碍•口部肌肉障碍•因听觉困难而引起的发音障碍等03口肌训练方式1喂食1)吃东西所用的肌肉与说话所用的肌肉是一样的,因此正确的喂食是一种口部肌肉训练方式。
2 )调羹喂食喂食时要把食物放进侧边臼齿上,鼓励孩子把舌头向两侧移动。
•侧皿:打横调羹喂进嘴里侧皿,反手侧皿轮流练习合唇,协助发m、b 清。
•前置:平常用法,调羹前端伸进嘴里练习圆唇,协助发u、o音。
•调羹啜饮:将放有食物的调典皿于双唇之间(不是牙齿之间载舌头上)向后吸吮练习舌头向后缩功能。
3)叉子更易于让孩子把食物侧置于臼齿上,选用手柄较粗大的叉子让孩子横握,左右手轮流,每次只又一块食物。
4)训练用杯子用杯子比用吸管困难,因此训练时用的饮料要比吸蓄用饮料更容易吸引孩子,尽量不要放同一种饮料在杯子和吸管中,保持稳定的坐姿。
5)固体食物咀嚼当孩子舌头不会向两侧动时,应把食物放在大臼齿位置,以免孩子没有咀嚼就吞下去。
注意:喂食时保证孩子头向前倾,而不是向后。
不要硬塞食物给孩子,否则孩子的头部向后,易致防御性敏感。
2下颧骨练习1、孩子在12 个月以前有咬合反射,手指放在牙银上会自动咬合。
可以利用孩子的咬合反射多做咬合练习锻炼下颧,同时为以后主动咬合练习打下基础。
脑瘫儿童下颚骨回缩日常口肌训练方法
脑瘫儿童下颌骨控制能力较差可能会导致咀嚼、吞咽困难及流涎等问题,因此需要针对性的口肌训练来改善下颚骨的运动功能。
以下是一些针对下颌骨回缩(闭合)日常口肌训练方法:被动引导活动:
家长或治疗师用手指引导:如同之前描述,使用三个手指分别置于患儿下颌中部、面部侧方和下颌下方,帮助孩子进行下颌的前伸、侧移以及上下开闭运动,通过适当的阻力和支撑,促进下颌骨的正常运动。
主动咬合训练:
提供不同硬度的食物或咬牙工具,如硅胶咬咬棒、牙胶等,鼓励孩子自主咬合以增强下颌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口腔内压力刺激:
使用指套或特制的口腔训练器,放置在孩子的牙齿间或下颌部位,诱导其做出抵抗压力而闭合下颌的动作。
呼吸与发音训练:
让孩子尝试发出需要强烈下颌闭合参与的声音,例如“mu”、“ka”等音节,这有助于强化下颌骨的功能。
日常进食训练:
在喂食过程中,特别注意食物放置位置,引导孩子将食物放在臼齿处,促使他/她自然地运用下颌力量去咀嚼食物。
吸吮与吞咽练习:
使用吸管喝水或喝汤,这样可以锻炼孩子下颌关闭和舌后缩的能力。
物理疗法辅助:
根据专业物理治疗师或言语病理学家的建议,可能采用特定的物理治疗方法,比如冷热敷、电刺激等手段,辅助改善下颌肌肉的状态和功能。
重要提示:所有的训练都应该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恰当的训练手法造成新的问题或伤害。
每个脑瘫儿童的具体状况不同,训练计划应个体化定制,并定期评估训练效果,适时调整训练方案。
口肌训练PPT课件
改善呼吸的口部定位治疗
1、吹泡泡呼气层次训练 2、吹汽笛呼气层次训练 3、抓痒痒 4、吹蜡烛 5、吹球 6、吹纸巾
改善发声的口部定位治疗
1.
流涎的成因
流涎:称流口水,是指无意识地由口中漏出口水或口中混合的液体食物 。 原因: 1 身体的姿势
2 没有或较弱的合唇能力 A.身体健康成因 1)敏感症 2)上呼吸道感染 3)腺状肿/扁桃体肿大 4)吞咽障碍
口部肌肉定位治疗适用的群体
我们跟谁做治疗? 相比其他典型发展的、同龄的同辈,在喂食和讲话上患有口部肌
肉困难的人士: *活动性较弱(下颚、唇、舌头) *灵活性较弱 *精确性较弱(d -g~~) *持续性较弱(一个时清楚,多字时不清楚)
*中枢性构音障碍:喂食和语言较弱(流质~发音弱)
口部肌肉定位治疗不适用的群体
B.下颌骨弱 C.合唇力 3 感知缺失 4 没有或较弱的舌头后缩能力
返回
口腔触觉系统
1.触觉低敏,这类人群对触觉的输入反应过少(一见就要,喜欢味道重的
东西,喜脆,硬的,不喜欢软的,结果导致说话时感觉不到口部的活动,因而影响言语能力)
2.触觉高敏,这类人群对触觉的输入反应过大(非常挑食,只吃一点点,
下颚骨练习-出生至3岁 a. 手套手指头 b. 软牙胶手指套 c. ArK软头咬牙胶棒 Z-Vibe牙胶震荡棒 d.T字牙胶棒 e. P字牙胶棒(大于2岁
) 目标为每边能做十次
个案A家居练习 对称的技巧
红色T字牙胶 黄色T字牙胶 紫色P字牙胶 绿色P字牙胶
左7右7 左5右5 左3右3 左1右1
一个单位(左1右1) 目标次数:1-10
个案D家居练习 不对称的技巧
红色T字牙胶 黄色T字牙胶 紫色P字牙胶 绿色P字牙胶
口肌训练方法
D 一、喂食之阳早格格创做1.吃物品所用的肌肉取谈话所用的肌肉是一般的,果此精确的喂食是一种心部肌肉锻炼办法.2.调羹喂食——喂食时要把食物搁进侧边臼齿上,饱励孩子把舌头背二侧移动①侧置:挨横调羹喂进嘴里侧置→反脚侧置轮流锻炼合唇,协帮收m b p音②前置:仄时常使用法,调羹前端伸进嘴里锻炼圆唇,协帮收u o音③调羹啜饮:将搁有食物的调羹置于单唇之间(不是牙齿之间或者舌头上)背后吸吮锻炼舌头背后缩功能3.叉子——更易于让孩子把食物侧置于臼齿上,采用脚柄较细大的叉子让孩子横握,安排脚轮流,屡屡只叉一齐食物.4.吸管治疗5.锻炼用杯子——用杯子比用吸管艰易,果此锻炼时用的饮料要比吸管用饮料更简单吸引孩子,尽管不要搁共一种饮料正在杯子战吸管中,脆持宁静的坐姿.6.固体食物咀嚼:当孩子舌头不会背二侧动时,应把食物搁正在大臼齿位子,免得孩子不咀嚼便吞下来.注意:喂食时包管孩子头背前倾,而不是背后.不要硬塞食物给孩子,可则孩子的头部背后,易致防卫性敏感.二、下颚骨锻炼1.如果孩子道单字很领会,道句子不领会,很大机会是下颚强.有些孩子果为下颚强,谈话时不肯意弛启嘴,引导谈话快而不领会.2.孩子正在12个月往日有咬合反射,脚指搁正在牙龈上会自动咬合.不妨利用孩子的咬合反射多干咬合锻炼锻炼下颚,共时为以来主动咬合锻炼挨下前提.3.检测:把牙胶搁正在一边的大臼齿上,如果孩子能连接的上下咬合(其余部位不克不迭动而且下颚不克不迭有安排滑动的动做)10次以上,换边再检测,瞅二边次数是可对于称相等,下颚检测完毕4.锻炼系统:脚指→硬牙胶脚指套(无牙BABY)→硬头咬牙胶棒(大于12个月)→T字牙胶棒→P字牙胶棒(大于2岁),目标为每边能干十次.仄常4岁女童不妨干完一整套锻炼而不感触乏.5.锻炼下颚骨时要牢固孩子的头部战颈部.三、呼吸1.咱们谈话时,吸气进背,呼气至喉时,喉部肌肉统造气流是从鼻出或者从心出.果此喉部肌肉要连接的疏通,若喉部肌肉强,则会做用收音,比圆鼻音很沉、谈话不领会. 2.吹肥白泡锻炼:脚段正在于锻炼有统造的心腔气流,通过背部肌肉统造,下颚宁静性锻炼,圆唇,舌头后缩得以完毕进阶式吹肥白泡锻炼:一定要从第一步干起,其后瞅察孩子不妨正在哪一步启初锻炼,每一步调的乐成尺度是10次.①把肥白泡搁正在孩子嘴唇上碰破——锻炼感知②让孩子正在肥白泡上呼气碰破③把肥白泡从棒子上吹走——泡泡正在棒上④把肥白泡从棒子中吹出⑤小熊肥白泡(舌头后缩从那里启初)⑥使用脚奇等办法吸引孩子,吹出肥白泡给脚奇吃的游戏(延少吹泡气流)⑦吹泡棒离脚奇18英寸⑧吹泡棒离脚奇2英尺⑨注意:克制所有身体补偿的动做3.吹笛子进阶式锻炼:脚段正在于收声,缩小流心火,合唇,圆唇,缩舌,减少谈话浑晰度等.此系统需用Sara提供的一套共14种笛子举止锻炼,其中包罗最一般的那种塑料笛子,小心琴,各式的哨子,派对于上时常使用的吹起会伸少不吹会收缩卷起的那种笛子,吹气球等等.每一种笛子需要孩子能赶快连绝吹响25次为合格,除了下颚、背肌、唇、舌头不妨用力,其余部位不克不迭用力.4.咬牙胶棒(Bite Blocks Set red)此系统需用Sara提供的白色咬牙胶棒套拆举止锻炼,包罗三个顺序锻炼:咬牙胶棒锻炼、咬牙胶单棒锻炼、咬牙胶棒下颚骨宁静锻炼.目标是保护理念的咬合姿势——胶棒置于末尾2颗臼齿上,保护胶棒取心部呈90度角.四、唇部锻炼干此锻炼前要先决定Bite Block 2战3完毕才不妨干.1.压舌棒:锻炼下颚宁静性,下颚取嘴唇的独力活能源,唇部中围肌肉的力量a.把一根压舌棒(即医死查看喉咙时用于压住舌头的那种扁仄的短木棒,类似冰棍的棒子)挨横火仄置于合上的单唇间,保护25秒b.正在压舌棒的二边各搁一个一角硬币,保护25秒c.继承加硬币曲到二边各加8个硬币,保护25秒2.纽扣推力锻炼:锻炼嘴唇战下颚的独力活能源以及合唇力把纽扣脱上韧一面的线如牙线,把纽扣置于孩子牙齿取嘴唇之间,嘴唇合起,锻炼者把连着纽扣的线用宁静而温战的力背中推,孩子脆持合唇保护15秒.可从大纽扣(7、8英寸)启初锻炼,曲到用普遍衬衣的纽扣.五、进阶式吸管锻炼目标正在于锻炼唇部力量,舌头后缩,圆唇.用一套SARA分歧安排的吸管,从曲的到转很多圈的,从细的到细的,饮料可从火状的液体,到酸奶状,到布丁状物.齐天喝火皆用吸管.正在心中的吸管应不超出一英寸少(2.5厘米),预防孩子用牙齿咬住或者用舌头玩吸管,以锻炼唇部的力量.需要时可将一唇垫牢固于吸管上部,唇垫上部只留出2.5厘米吸管头让孩子吸.。
孩子说话不清楚,28个家庭口肌训练方法
孩子说话不清楚,28个家庭口肌训练小游戏孩子口部肌肉发展,是他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
小朋友说话不清楚、说话无力、说话不连续,除了需要针对性的医学筛查、语言评估、构音训练。
作为我们家长,在家能怎么辅助训练,教孩子呢?成都西南儿童医院特地分享给大家「28个家庭口肌训练小游戏」,从口唇、舌头等4个方面,辅助锻炼小朋友们的口部肌肉群。
口肌训练又称为口部肌肉运动治疗,涉及的构音器官,比如下颌、口唇、舌头、软腭、口腔等。
它能够改善构音器官自主活动的准确性、灵活性,增加协调和控制能力,并调节口腔感知觉、触觉,促进孩子发音的清晰度、准确性、持续性。
第一方面:唇部游戏01、面条吃不断目的:锻炼小朋友的唇部肌肉力量,比如双唇力度、合唇能力,以及嘴唇活动的控制能力。
02、模仿我最强目的:锻炼圆唇、展唇的变化,唇部肌肉灵活度。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张云舒博士讲座ppt图,请勿商用03、吹泡泡目的:训练孩子圆唇,舌头后缩、为孩子说“o、u”这样的圆唇音做准备的。
同时,还能训练下颚稳定性、腹部气息、控制口腔气流。
04、长颈鹿吃豆子目的:锻炼小朋友的唇部肌肉力量,以及嘴唇活动的控制能力。
05、纽扣拉不走目的:锻炼嘴唇和下颚的独立活动力,以及合唇力。
06、硬币跷跷板目的:锻炼下颚稳定性,下颚与嘴唇的独立活动力,唇部外围肌肉的力量,平衡感,脸颊肌肉的张力、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还可以诱发孩子发b、p 、m、f音。
第二方面:舌部游戏01、舌头转转转目的:提升舌头灵活性、肌肉控制能力和力度,加强口部肌肉敏感度。
02、手指跳舞目的:锻炼舌头的灵活性、提升舌头肌肉控制能力和力度,改善口腔协调运动,加强口部肌肉敏感度、本体觉。
03、青蛙捕食目的:锻炼舌头的灵活性、提升舌头肌肉的力度、控制能力。
04、舔舔棒棒糖目的:锻炼舌头的灵活度和控制能力。
05、舌尖撞钟目的:锻炼舌部肌肉力量,舌部灵活性,反应速度。
06、配音游戏目的:舌部灵活性和舌尖发音,以及练习了呼吸和声带振动,锻炼唇部肌肉力量。
口肌训练教学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幼儿(3-6岁)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口腔肌肉的功能,了解口肌训练的重要性。
2. 通过各种口肌训练游戏,提高幼儿的口腔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3. 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口腔疾病。
教学重点:1. 口肌训练的基本方法。
2. 口肌训练游戏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口肌训练游戏。
2. 如何正确引导幼儿进行口肌训练,避免训练过程中的不适。
教学准备:1. 口腔模型或图片2. 口肌训练工具(如吸管、橡皮筋等)3. 口腔卫生用品(如牙刷、牙膏等)4. 幼儿口肌训练游戏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口腔模型或图片,向幼儿介绍口腔的结构和功能。
2. 引导幼儿思考:口腔肌肉的作用是什么?二、基本知识讲解1. 向幼儿讲解口肌训练的基本方法,包括呼吸训练、咀嚼训练、发音训练等。
2. 强调口肌训练的重要性,提高幼儿的认识。
三、口肌训练游戏1. 游戏一:吹气球-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吸管吹气球,引导幼儿模仿。
- 游戏过程中,观察幼儿的口型、呼吸和口腔肌肉力量。
2. 游戏二:橡皮筋拉力- 教师准备橡皮筋,让幼儿用牙齿咬住橡皮筋两端,进行拉力比赛。
- 游戏过程中,观察幼儿的口腔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口肌训练的重要性。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口肌训练,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幼儿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深入讲解1. 向幼儿讲解口肌训练的具体方法,如咀嚼训练、发音训练等。
2. 强调正确发音的重要性,引导幼儿注意口腔肌肉的运用。
三、口肌训练游戏1. 游戏一:对口型- 教师出示不同口型的图片,让幼儿模仿。
- 游戏过程中,观察幼儿的口腔肌肉协调性和准确性。
2. 游戏二:词语接龙- 教师准备一些词语卡片,让幼儿进行词语接龙游戏。
- 游戏过程中,观察幼儿的发音清晰度和口腔肌肉力量。
脑瘫儿童下颚骨回缩日常口肌训练方法
脑瘫儿童下颚骨回缩日常口肌训练方法脑瘫儿童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常常伴随着下颚骨回缩的情况。
下颚骨回缩会导致口肌功能受损,口腔功能的发育和运动能力受限,给患儿的生活和发育带来诸多困难。
对脑瘫儿童进行日常口肌训练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改善口肌功能,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针对脑瘫儿童下颚骨回缩的日常口肌训练方法。
1. 舌头运动训练脑瘫儿童口腔肌肉通常较为松弛,影响到口腔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通过简单的舌头运动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口腔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可以让孩子练习伸出舌头、舔唇、舔牙等动作,每天进行数次,逐渐增加训练的时间和次数。
2. 咀嚼训练脑瘫儿童由于下颚骨的回缩,常常会出现进食和咀嚼困难。
进行咀嚼训练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一些软硬度适中的食材让孩子进行嚼碎训练,比如花生、胡萝卜等。
也可以通过咀嚼橡皮筋或口香糖来增强口腔肌肉的活动力。
3. 唇部运动训练由于口腔肌肉的功能受限,脑瘫儿童可能无法灵活运用唇部肌肉,影响到言语和进食。
进行唇部运动训练非常必要。
可以让孩子进行吹气、吮吸和张合闭合等动作的训练,每天进行多次,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
4. 舌面运动训练脑瘫儿童由于口腔肌肉功能的障碍,常常造成舌面运动困难。
进行舌面运动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口腔肌肉功能。
可以让孩子进行舌尖上扬、下压等动作的训练,每天进行多次,逐渐加大训练的强度。
在进行口肌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训练要有持续性和系统性,不要一味追求快速效果,应该保持持续性的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训练难度;训练要适度,不可过度使用口肌肉,以免造成疲劳和损伤;训练要积极性,建立积极的训练氛围,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参与口肌训练。
脑瘫儿童下颚骨回缩的口肌训练是一个持续而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和专业人员的共同配合。
希望上述口肌训练方法能够对关心脑瘫儿童的家长和护理人员有所帮助,让脑瘫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张口功能锻炼的方法
张口功能锻炼的方法张口功能锻炼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改善口腔功能的训练方法。
通过针对口腔内的肌肉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有助于改善咀嚼、说话和吞咽功能,提高口腔卫生和保持口腔健康。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张口功能锻炼方法,帮助您改善口腔健康。
1. 张口肌肉训练张口肌肉训练是张口功能锻炼的核心部分。
以下是几种简单且有效的张口肌肉训练方法:- 张口操练:一天进行多次练习,用力大张口10次,然后放松嘴巴。
这个训练有助于增强颌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 绷紧法:将舌尖紧贴上牙龈的后部,然后尽量张大嘴巴,持续30秒钟。
这个训练可以用来锻炼舌肌和额外肌肉。
- 糖果法:含一个柔软的糖果,边咀嚼边张大嘴巴,以增强口腔肌肉的运动和力量。
2. 立体运动立体运动可以提高颌面肌肉的活动范围和强度。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立体运动:- 舌尖触摸法:用舌尖触摸上腭,再将舌尖移到下腭,重复这个动作10次。
这个运动有助于锻炼舌肌和嘴巴周围的肌肉。
- 颌骨移动法:将下颌向左转,停留几秒钟,然后向右转。
重复这个动作10次,以锻炼颌骨周围的肌肉。
- 咀嚼运动:咀嚼坚硬的食物,如胶原蛋白食品或蔬果。
这个运动可以锻炼颌骨肌肉并提高咀嚼的功能。
3. 呼吸训练呼吸训练是张口功能锻炼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调节口腔内的气流和改善喉咙的健康。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呼吸训练方法:- 深呼吸:呼气时通过口腔放松,然后深吸一口气,感受气流进入口腔。
这个训练可以帮助放松口腔周围的肌肉,并改善咀嚼和说话功能。
- 吐字练习:练习发声字母时,注重口腔的舒展和张合,准确发出字母的音。
- 练习喷嘴:用一支吸管,将其放在嘴角上。
通过吹气,尽量向前喷出,感受气流通过嘴巴的强度。
这个训练可以帮助调整口腔肌肉的张合程度。
4. 日常护理除了上述的锻炼方法,日常护理也是保持口腔功能健康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日常护理的一些基本注意事项:- 定期刷牙和使用牙线来保持口腔卫生。
这样可以预防口腔疾病,并保持牙齿和牙龈的健康。
早教托班口肌训练教案
早教托班口肌训练教案作为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很关键的,儿童口部肌肉发展与其语言发展息息相关,对口部肌肉发展有障碍,以及正处于语言发展中的幼儿尤为重要。
口肌训练的目标口肌训练应于语言治疗同时进行,口肌训练的目标是:当孩子想说什么时,她能比较清楚的说出来。
1.改善发音说话,提高说话清晰度2.增强口部肌肉独立活动力①独立活动力:一组或多组肌肉以稳定性和足够的力量为基础的分开活动②分级调控:基于独立活动力,通过空间运动的分段控制(唐氏孩子对腹腔的分级调控困难,说话时不能控制气流)③紧绷的姿势:用来补偿稳定性弱的异常姿势,阻碍活动性(因为唐氏孩子肌张力低,说话时会采取紧绷的姿势,如:喝水时压扁吸管而不能喝进水,说明下颚骨有困难,采取用力压扁吸管来补偿喝水的动作)训练前需了解的知识1流口水的成因1.身体姿势——由于肌张力低,通常口部张开合不拢2.合唇能力较弱——身体原因(敏感、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肿大、吞咽障碍);下颚骨弱(面颊肌肉弱所致);合唇力弱3.感知——感觉不到口水在口里,或者感觉到口水但不喜欢在口里的感觉,要把口水吐出来4.舌头后缩能力较弱——舌头一直向前,不能或后缩能力弱2相关能力触觉系统可使用海绵棒测试,在舌头、内颊、舌尖、上颚牙齿后、上颚左右转动擦。
1.触觉低敏:表现为不爱喝水,喜欢口味较重的食物,经常把东西放进口里咬。
结果——导致说话时感觉不到口部的活动,因而影响言语能力。
2.触觉高敏:表现为不喜欢吃东西,小口小口咬东西,舌头反应过敏,不喜欢运用舌头。
结果——活动舌头会使他们很痛苦,影响说话。
3.混合性触觉敏感:任何高敏、低敏或正常敏感度的组合。
表现为孩子不喜欢发“KE”音,因发此音时会触碰上颚。
4.波动性触觉敏感:反应随时间、天气、环境等因素而改变。
5.防御性触觉敏感:对触觉刺激有负面或情绪的反应。
做训练时,注意不要一开始就直接从孩子的面部做起,否则会引起孩子惊慌从而影响训练的效果,要按照手部→背部→头部后面→面颊→嘴巴→口腔的顺序一步步来。
口肌训练方法
口肌训练方法口肌训练方法,也称作口腔矫正,是指通过特殊的技术和手段,运用口腔矫正工具或口腔训练器具,加强口腔肌肉的训练,以调节口腔结构,改善口腔功能,改善发音,改善口腔卫生,提高口腔正常功能的一种矫正方法。
一、口腔矫正原理口腔矫正的原理是通过人的自觉感觉和有意的力量训练,改善口腔器官的发育不良,达到调整口腔结构,改变语调,改善发音,改善口腔卫生,从而提高口腔功能和卫生状况。
二、口腔矫正方法1、用口腔矫正仪进行训练口腔矫正仪是指由牙医根据口腔结构来选择进行个体化矫正,并根据患者本身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口腔矫正仪进行训练。
训练过程中,每天矫正约 20-30钟, 2-3次,一般持续 6-12 个月,坚持正常训练,可以达到很好的矫正效果。
2、用口腔训练器具进行训练口腔训练器具是指由专业的口腔矫正专家在口腔矫正治疗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患者本身情况,利用这些训练器具进行训练。
训练器具有提供咬力训练,振动训练,均衡训练等功能,训练过程中,让患者轻松舒适地放松口部肌肉,改善发音和正常口腔功能。
三、口腔矫正注意事项1、正确使用口腔矫正仪口腔矫正仪是按照特定原理选择的,没有一般口腔矫正仪能适合每一个人,使用时应该按照专业的训练规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使用。
2、坚持口腔训练口腔训练器具的使用需要经过持续的指导,在矫正开始后,每天保持规律的口腔训练,坚持使用口腔矫正仪和口腔训练器具并做到仔细细心,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3、遵守口腔卫生口腔矫正的过程中,要注意口腔卫生,及时进行口腔清洁,保持口腔健康,避免细菌滋生,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4、持续观察在口腔矫正的过程中,也要定期接受牙医的观察,及时调整口腔训练方法,更好的达到改善口腔功能的目的。
总之,口腔矫正方法是改善口腔功能,改善发音,改善口腔卫生,提高口腔正常功能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应根据口腔结构和口腔功能的情况,分析每一个人的特点,精准选择矫正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
儿童口肌康复训练教案
儿童口肌康复训练教案教案标题:儿童口肌康复训练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儿童提高口腔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2. 促进儿童的言语发展和语音准确性。
3. 培养儿童正确的口腔协调和吞咽能力。
4. 提高儿童的咀嚼和吞咽食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游戏道具:各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塑料水杯、吸管、各种颜色的纸牌。
2. 图片或绘画:展示不同的口腔肌肉锻炼动作。
3. 音频或视频资源:播放有关口腔肌肉锻炼的指导。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导儿童观察自己的口腔,让他们注意到舌头、嘴唇和颚的运动。
- 与儿童讨论口腔肌肉对于发音和吞咽的重要性。
2. 口腔肌肉锻炼游戏(15分钟):- 使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塑料杯,让儿童练习用嘴唇吹气将杯子推倒。
- 使用各种颜色的纸牌,让儿童用嘴唇夹住纸牌并移动到指定位置。
- 使用吸管,让儿童吹气产生气泡,同时练习嘴唇和舌头的协调动作。
3. 口腔肌肉运动练习(15分钟):- 展示口腔肌肉运动的图片或绘画,让儿童模仿这些动作。
- 播放音频或视频资源,引导儿童跟随指导进行口腔肌肉运动练习。
4. 吞咽训练(15分钟):- 给儿童提供适合年龄的食物,如软质水果或饼干。
- 引导儿童练习正确的咀嚼动作,并注意吞咽食物时的舌头和嘴唇运动。
- 鼓励儿童慢慢吞咽食物,避免咽得太快或咽得不彻底。
5. 总结和扩展(5分钟):- 回顾今天的口腔肌肉锻炼和吞咽训练内容。
- 鼓励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进行口腔肌肉锻炼,并提供家庭练习的建议。
评估方法:1. 观察儿童在口腔肌肉锻炼游戏中的表现,包括嘴唇和舌头的协调动作。
2. 观察儿童在口腔肌肉运动练习和吞咽训练中的表现,包括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延伸:1. 鼓励家长在家中继续进行口腔肌肉锻炼,如吹气、吸吮吸管等。
2. 提供家庭练习的建议和资源,如口腔肌肉锻炼的游戏和练习视频。
3. 定期与儿童进行口腔肌肉锻炼的复习和评估,以监测进展并调整教学计划。
注意事项:1. 确保游戏和练习的难度适合儿童的年龄和能力。
口肌训练操作要领
口肌训练操作要领发音训练的目的就是要让孤独症儿童充分感觉多种形式的发音动作,帮助他们体会发音要领,掌握发音技巧,培养正确的语音习惯,促使孤独症儿童发音器官功能的发展与成熟,学会发音。
在训练者发音说话时,让孤独症儿童用手去感觉气流、声带的振动,下巴的下降与抬高,两颊肌肉的活动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音训练还应该包括被动发音训练,训练一定要在儿童已开始对声音感兴趣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反复练习。
发音训练包括以下内容及方法一呼吸训练——a、和儿童一起做吹蜡烛、纸条、乒乓球的游戏;b、用吸管吹水、吹泡泡;c、和儿童一起吹口哨、吹口琴;d、嘴唇噘起,慢慢吹气,手置于嘴前 10-20 厘米处感受气流。
e、双唇闭合,发“咝咝……”并用手感受气流。
f、闻花香或香水及其他有芬芳气味的东西。
g、用吸管喝饮料。
二舌部训练——a、正伸舌b、左右摆舌c、舌头用力抵左右腮d、舌尖舔上下唇e、舌尖抵上下齿f、练习舌尖的发音动作:da(大)…… ta(他)…… la(拉)……三口部训练a、唇的张合练习b、嘴张很大发a……的音c、嘴巴圆起来发o……的声音d、发Ü……的音e、嘴巴扁起来发e……的音f、牙齿对齐i……的音g、练习双唇的发音ba……、p……、pa…… h、练习唇边音la…… i、练习唇齿音fa……、f……四鼻音训练闭唇发“m”、微张发“n”,并哼唱这两个鼻音,练习有鼻音的音节 ma(妈)、mo(摸)、mi(米)、ni(泥)五嗓音训练:所谓嗓音训练就是促使孤独症儿童活动声带,声气统合,发出响亮的声音,要儿童尽量放大声音一口气直接出来,不要只在喉咙里转。
口腔训练建议:练习漱口和吞口水。
吹的动作——将乒乓球、纸张或羽毛等,放在台上让他们吹动。
将水彩滴在画纸上,向水彩四周吹散,构成一幅图画。
啜的动作——用饮管啜饮品,例如:奶昔、较浓的饮品。
舔的动作——将花生酱涂在唇边,鼓励将食物舔去。
咀嚼的动作—将牛肉干、芒果干等放在靠近面颊的牙齿让他咀嚼。
口肌训练工具应用对象
口肌训练工具应用对象
口肌训练的主要对象是:对比同龄人来说,在喂食和说话方面有肌肉运动困难的孩子。
比如肌肉运动的活动性弱、灵活性弱、精确性弱、持续性弱等原因,不能够利用听觉和视觉提示正确发出目标语音、2岁后还有流口水,吃饭慢、咀嚼少或不咀嚼、挑食、发音少、说话不清楚等问题。
总的来说就是,嘴唇、下颚、舌头、软腭、喉部和呼吸等功能存在问题的孩子,都需要做口肌训练。
口肌训练,也被称作为口部肌肉运动治疗,是一种口部肌肉锻炼的方法,通过加强口腔感官的敏感度和下颌、嘴唇和舌头的稳定分离,促进正确的语言发音。
口肌训练是对说话或进食相关的口腔肌肉群进行针对性锻炼,内容着重于下颚、嘴唇、舌头、软腭、喉部等肌肉。
在这个的过程中会按需求使用不同的工具提供触觉提示,像是压舌棒、吹气底、牙胶、吸管、震动器等,从而加强这些肌肉的活动力量、幅度、速度、耐力、稳定性和协调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专家口肌训练笔记
I.口肌训练应于语言治疗同时进行,口肌训练的目标是:当孩子想说什么时,她能比较清楚的说出来
1.改善发音说话,提高说话清晰度
2.增强口部肌肉独立活动力
独立活动力:一组或多组肌肉以稳定性和足够的力量为基础的分开活动
分级调控:基于独立活动力,通过空间运动的分段控制(唐氏孩子对腹腔的分级调控困难,说话时不能控制气流)
紧绷的姿势:用来补偿稳定性弱的异常姿势,阻碍活动性(因为唐氏孩子肌张力低,说话时会采取紧绷的姿势,如:喝水时压扁吸管而不能喝进水,说明下颚骨有困难,采取用力压
II.口肌训练所需的相关能力
1.触觉系统:可使用海绵棒测试,在舌头、内颊、舌尖、上颚牙齿后、上颚左右转动擦。
A.触觉低敏:表现为不爱喝水,除非很冷或很热的水,爱喝可乐等较强口味刺激性饮料,喜欢口味较重的食物,经常把东西放进口里咬。
结果——导致说话时感觉不到口部的活动,因而影响言语能力。
B.触觉高敏:不爱新食物,通常小口吃东西,不喜欢动舌头,舌头反应过敏。
结果——活动舌头会使他们很痛苦,影响说话。
C.混合性触觉敏感:任何高敏、低敏或正常敏感度的组合。
表现为孩子不喜欢发“KE”音,因发此音时会触碰上颚。
D.防御性触觉敏感:对触觉刺激有负面或情绪的反应。
做训练时,注意不要一开始就直接从孩子的面部做起,否则会引起孩子惊慌从而影响训练的效果,要按照手部→背部→头部后面→面颊→嘴巴→口腔的顺序一步步来。
2.身体各部分的独立活动力
A.身体不动时头能动
B.头不动时下颚能动
C.下颚不动时唇,面,眼睛能动
D.下颚不动时舌头能动
3.肌肉活动
下颚骨是舌头的支点
舌头后缩-舌尖提升/下压——发音说话的最重要部分
舌头后缩-舌头向两边扩展——说话流利的部分
流涎的成因
身体姿势——由于肌张力低,通常口部张开合不拢
合唇能力较弱,身体原因(敏感、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肿大、吞咽障碍)。
下颚骨弱(面颊肌肉弱所致),合唇力弱感知——感觉不到口水在口里,或者感觉到口水但不喜欢在口里的感觉,要把口水吐出。
舌头后缩能力较弱——舌头一直向前,不能或后缩能力弱
III.唐氏综合症的后天功能障碍
1.舌头放在上下牙齿间,原因:肌力低张且长期用奶瓶喝奶导致舌头不会后缩
2.传导性弱听,原因:躺着喝奶导致中耳炎
3.上呼吸道问题,原因:呛奶导致呼吸道感染
4.口部张开,原因: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用口呼吸
5.舌头较大,舌头不能后缩而显得较大
6.上腭高而窄
建议:
1.喂食时,让孩子的耳朵总高于嘴吧
2.最好能用一种可以把奶嘴向上着吸的奶瓶
3.喂奶后20分钟内不能躺下
4.不鼓励孩子把舌头伸出嘴外的动作,如舔嘴唇。
所有的舌头练习都应该可以在口腔内完成。
5.尽早戒奶瓶,也不要用吸杯(因为用吸杯喝水的动作与吸奶嘴是一样的),改为直接用杯子或用吸管,调羹进食。
IV.喂食与口部肌肉训练
1.吃东西所用的肌肉与说话所用的肌肉是一样的,因此正确的喂食可以是一种口部肌肉训练方式
2.尽早让孩子戒奶嘴,因为用奶嘴吸奶会造成唐宝舌头吐出的问题
3.吃饭时,孩子一定要保持端正稳定的坐姿,身体与大腿成九十度,大腿与小腿成九十度,小腿与脚成九十度,双脚掌触地。
除了嘴巴舌头下颚可以动,其他部位的肌肉都不能动(比如说不能耸肩,头后仰等等),以训练正确的肌肉。
否则当孩子口部肌肉功能还不正常时,他们容易用其它部位的肌肉来帮助较弱的口部肌肉。
4.调羹喂食
A.侧置(打横调羹喂进嘴里):练习合唇
B.前置(平常用法,调羹前端伸进嘴里):练习圆唇
C.调羹啜饮:练习舌头后缩
5.训练用杯子
6.吸管治疗
7.固体食物咀嚼:当孩子舌头不会向两侧动时,应把食物放在大臼齿位置,以免孩子没有咀嚼就吞下去
V.口部肌肉训练(注意:做口部肌肉训练时,1.必须保持端正稳定的坐姿;2.所有工具由训练者拿着,不要让孩子拿;3.受训的孩子除了受训的口部肌肉可以动,其它部位应保持放松的状态)
1.下颚:下颚力量是嘴唇和舌头动作的基础
A.如果孩子说单字很清楚,说句子不清楚,很大机会是下颚弱。
有些孩子因为下颚弱,说话时不愿意张开嘴,导致说话快而不清楚。
B.孩子在12个月以前有咬合反射,手指放在牙龈上会自动咬合。
可以利用孩子的咬合反射多做咬合练习锻炼下颚,同时为以后主动咬合练习打下基础。
C.检测:把牙胶放在一边的大臼齿上,如果孩子能不停的上下咬合(其它部位不能动而且下颚不能有左右滑动的动作)10次以上,下颚训练目标完成
D.训练系统为:手指-带指套的手指-牙胶管-牙胶棒,目标为每边能做十次。
牙胶管和牙胶棒从出牙后可以用,正常4岁儿童可以做完一整套练习而不觉得累。
2.呼吸:我们说话时,吸气入腹,呼气至喉时,喉部肌肉控制气从鼻出或口出。
因此喉部肌肉要不停的运动,若此处肌肉弱,则会说话不清楚。
A.吹肥皂泡训练:目的在于训练有控制的口腔气流,通过腹部肌肉控制,下颚稳定性训练,圆唇,舌头后缩得以完成
进阶式吹肥皂泡训练
a.把肥皂泡在嘴唇上碰破-训练感知
b.在肥皂泡上呼气碰破
c.把肥皂泡从棒子上吹走
d.把肥皂泡从棒子中吹出
e.小熊肥皂泡(舌头后缩从这里开始)
f.吹出肥皂泡给手偶吃的游戏(延长吹出气的时间)
g.吹泡棒离手偶18英寸
h.吹泡棒离手偶2英尺
i.吹泡棒离手偶2.5英尺
某小孩到能吹到4英尺远时,从原来只能一次说3-5个音节,进步为一次讲9个音节。
C.吹笛子进阶式练习:目的在于发声,减少流口水,合唇,圆唇,缩舌,增加说话清晰度等。
此系统需用Sara提供的一套共十四种笛子进行练习,其中包括最普通的那种塑料笛子,小口琴,各式的哨子,派对上常用的吹起会伸长不吹会缩短卷起的那种笛子,吹气球等等。
每一种笛子需要孩子能连续吹响25次为合格,除了下颚和腹部可以用力,其它部位不能用力。
3.唇部练习
A.压舌棒:训练下颚稳定性,下颚与嘴唇的独立活动力,唇部外围肌肉的力量a.把一根压舌棒(即医生检查你的哦喉咙时用于压住你的舌头的那种扁平的短木棒,类似冰棍的棒子)置于合上的双唇间-维持25秒
b.在压舌棒的两边各放一个一角硬币-维持25秒
c.继续加硬币直到共加16各硬币-维持25秒
B.纽扣拉力练习:训练嘴唇和下颚的独立活动力以及合唇力
把纽扣穿上韧一点的线如牙线,把纽扣置于孩子牙齿与嘴唇之间,嘴唇合起,训练者把连着纽扣的线用稳定而柔和的力向外拉,孩子保持合唇维持15秒。
可从大纽扣(7、8英寸)开始练习,直到用一般衬衣的纽扣。
4.进阶式吸管练习:目标在于练习唇部力量,舌头后缩,圆唇。
用一套不同设计的吸管,从直的到转很多各圈的,从粗的到细的,喝的内容可从喝水状的液体,到酸奶状,到布丁状物。
全天喝水都用吸管。
在口中的吸管应不超过一英寸长(2.5厘米),避免孩子用牙齿咬住或用舌头玩吸管,以锻炼唇部的力量。
可将一唇垫固定于吸管上部,唇垫上部只留出2.5厘米吸管头让孩子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