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的层级官僚制理论 - MBA智库百科
第三章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任务范围扩大和交往手段的发达推动分工 基础上的集中统一管理。 (经会p294-295)
3
结论: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
统组织向现代大型组织的转型, 需要引领现代社会组织发展方 向的科学理论。
4
二、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 容 (一)官僚制的权威基础:法理型权威
1、没有权威不成组织,权威是组织 不可或缺的要素。
8
2、权威等级化。 纵向分层,将职位及权威按等级组织起来, 实行层级节制;上级指挥监督下级,下级报告 请示上级,构成统一有序的运行体系。 3、公私分离,档案管理。 现代行政组织原则实行公私分离,办公机构 与私宅分离,公共财产与私人财产分离,官方 活动与个人生活分离。 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以正式的文件下达, 记录在案,凭文办事,用毕归档,妥善保管。 这有利于下级明确任务、要求和权责,也有利 于上级监控。
经济与社会p296二民主政治需要铲平经济社会差异平等原则要求实施抽象的规则统治拒绝特权和个案处理经会p305三行政管理任务范围扩大任务范围扩大和交往手段的发达推动分工基础上的集中统一管理
第三章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法政学院公共管理系 鞠连和
1
一、韦伯“官僚制”理论形成的经济社会条 件
二、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中国化与应用
2
一、“官僚制” 理论的经济社会条件
(一)市场经济呼唤科学的行政管理
兼职的传统行政管理,不准确、不统一和 浪费时间,造成管理对象经济上的损失。 (概念与案例,p87;经济与社会p296)
(二)民主政治需要铲平经济社会差异
平等原则要求实施抽象的规则统治,拒绝 “特权”和“个案处理” (经会p305)
第六讲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久而久之,所有吃皇粮,为皇家办事,不必
靠市场买卖支持的部门都被称之为官局。而
在官局供职的人员就被称之为Bureaucrat
(官僚)。
第六讲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官僚”的定义
“对官僚这一词,我们当然可以有两种不同 的理解。一种是通俗流行的理解,认为官僚 是一种罪恶。这种理解虽然解气,但充满了 情绪与偏见,并不利于我们很好地认识与研 究这一现象。另一种是分析描述性的现象, 而这种现象客观地认为官僚是一个中性词, 描述一种现象,而这种现象与现代生活又是 紧密相联的。”
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历史贡献、现实意义以及 历史局限性?
中国行政所处的基本阶段——官僚制不足? 还是官僚制过度?
公共行政早期研究范式的确立:官僚制。 第六讲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第六讲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一、韦伯生平事迹介绍 二、韦伯官僚制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三、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对韦伯官僚制理论的评价
“6.(在合理的情况下)不存在任职人员对职位有任何的占为己 有。”
“7.行政管理档案制度原则,甚至在口头讨论实际上就是规则或规 章的地方,也是适用的;至少是预备性讨论、动议和随后的决议 以及形形色色的指示和法令,都用文字固定下来。”
“8.合法型的统治可以具有极为不同的形式……” 第六讲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第六讲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进一步阅读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 (第三章、第九章第一、二节)。
【美】罗伯特·B·登哈特:“第2章 思想传承:马克思、韦 伯和弗洛伊德”,《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六讲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西方行政学说之五: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六、西方行政学说之五: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一、生平与著述1.1864-1920, 德国著名学者,思想家;2.求学: 良好的家教渊源, 海德堡大学\ 柏林大学\ 哥丁根大学, 博士;3.人生经历丰富: 军人\ 教授\ 游历者| 思考者;4.学术研究与著述:研究领域与范围: 社会\ 经济\ 政治;代表性著述: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 作为职业的学术\ 作为职业的政治;二.韦伯官僚组织(科层制)思想(一) 核心概念:1. 权力(power): 无视人们的反对, 强使人们服从的能力。
权力与服从(obedience) 相对应;2. 权威(Authority):正当化的统治, 是权力的一种特殊形态, 两个特征: (1) 自愿服从; (2) 存在着一套支持统治的正当性的信仰体系;3. 正当性(Validity): 指人们愿意服从该权威( 统治) 并根据该统治系统的相应命令来行动的可能性, 这种正当性可能出于不同的基础: 传统\ 情感\ 某种价值信念\ 某种成文规定, 等等; 不同的正当性基础,导致了不同类型的正当统治。
(二)权威合法化的方式与组织类型分析1. 超凡权威与神秘化组织( 个人魅力型正当统治)超凡魅力: 来源于别人的崇拜和追随;神秘化组织(chrismatic): 这种组织行使权威的基础是基于统治者个人的人格, 它以对个人的崇拜迷信为基础;统治者个人的人格特征: 超自然/ 超人的力量或品质, 因而具有人格魅力, 如宗教先知, 智者, 战争英雄, 救世主, 政治领袖。
u 两个特征:–反对经济上的考虑(经济上的平均主义)–内在的不稳定性;2.传统权威与传统型组织传统型权威: 基于传统习惯或世袭得来;两种形式: 世袭制与封建制;u特点:–A. 统治者与服从者之间往往存在一些自然的亲缘关系,统治者往往具有某种特定的身份; –B. 与特定的经济组织形态,即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紧密联系;–C. 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宗教特性;3. 法定权威与合理化—合法化组织(法理型)法定权威: 由理性和法律规定的权力;合理—合法化组织: 即以理性和法律规定为基础行使权威( 统治) 的组织;u 在该组织中:–权威的基础是组织内部逻辑一致的各种法律规则以及得到法律授权的管理人员所发布的命令,人们对权威的服从是由于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是对组织规则的服从,与领导者个人的品质,能力,学识关系不大.不依赖于与个人有关的身份或属性,是一种非人格的权威统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在法律上地位平等,都受组织规则的约束;(1)何为合理化(rationality, 理性):–因为它被专门用来作为实现某些既定目标的手段:即组织是精心设计的机器,旨在执行某些功能,而机器上的每一个部件都为机器发挥最大功能起着它们各自的作用;(2)何为合法化(legitimacy):–因为此类组织中有着一系列规则和程序,一定时候在组织中担任一定职务的组织成员必须依据相应的规则程序去行使他的权威;u 韦伯称这种类型的组织为”官僚制”(bureaucracy), 又译为”科层制”,u 韦伯认为, 官僚制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形态, 所谓理想, 并非指”应当”或”合乎需要”, 而是指组织的一种纯粹或标准模式, 一种标准的组织形态;u 官僚制是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权威制度.4.韦伯对三种类型组织的评价:A. 超凡魅力: 非理性, 过于感情色彩, 过于神秘, 不宜作为现代管理组织的基础;B. 传统权威型: 服从传统, 领导者的作用在于维护过去的传统, 效率最低, 也不宜作为现代管理组织的基础;C. 只有法定权威适合于现代管理组织, 因为它提供了一种”谨慎的公正”:–a. 管理的连续性使管理活动必须有秩序的进行;–b. 以”能”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c. 领导者的权力并非无限,而是受到规则的约束;(三)官僚制(科层组织)及其特征1. 官僚制的含义:u 一种以法理型权威( 统治) 为基础, 具有专业化功能和固定的规章制度, 设科( 部) 分层的现代社会所特有的组织制度或管理形式;2. 官僚制的特征:(1) ( 合理的) 专业分工:–明确划分每一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形式严格固定这种分工;(2) 层级节制的权力等级系统:–层层控制的组织结构,在组织内按地位的高低规定成员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3) 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制定一整套严密的规则程序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以保证整个组织工作的一致性,明确性,不可随心所欲.(理性,稳定性,连续性,可预测性)(4)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档案):–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都应形成正式文件下达,且记录在案,用毕归档. 以使组织独立于个人之外,也利于明确任务\指令\权责,利于加强控制;(5) 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以法律\法规条例\正式文件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以避免个人情感和好恶等非理性因素影响组织的理性,合法性和客观性.–严格区分公事与私事、公产与私产::组织成员间是一种对事不对人的公务关系,处理组织事务只考虑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正当性),而不考虑私情.(6) 专业培训:–建立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培训机构,为组织成员提供必要的专业培训,以使其具备或增加处理事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服务的数量\质量,提高效率.(7) 合理合法的人事管理制度(工资\升迁\任用)A. 依据工作性质要求和人员本身的资格条件任用人员;B. 根据职位等级系统对人员的职位给予合理安排,使人适其位,充分发挥其功能;C. 由自由契约而承担职务(市场原则);D. 职位设计:每一个职务都有明确规定的法律意义上的权责范围和应具备的学识能力经验要求;E. 明确固定的货币工资制度:工资标准依级别,责任大小,年资,地位而定;F. 绩效制:奖惩依工作优劣来定;G. 晋升依工作绩效和资历非关系而定;H. 职位不能转让或继承;I. 职位非私有,不得滥用职权;J. 管理人员在行使其职务时受到严格而系统的纪律约束和控制;3.韦伯所认为的官僚制的优劣–优: 技术效率A. 严密性;B. 合理性;C. 稳定性;D. 普适性;–劣:A. 官僚体系庞大而致行动缓慢, 压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效率低下;B. 官僚主义弊端(bureaucratism);C. 理性主义导致人的本质的异化, 人沦为工具而不再是目的, 即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冲突。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发表日期:2004-02-16 文章作者:许激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 Weber,1864-1920)生于德国,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
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
其中官僚组织理论(也译为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
韦伯对组织管理理论的伟大贡献在于明确而系统地指出理想的组织应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为此,韦伯首推官僚组织,官僚制在19世纪已盛行于欧洲。
韦伯提出的官僚组织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合乎理性的管理体制。
韦伯把人类行为规律性地服从于一套规则作为社会学分析的基础。
他认为一套支配行为的特殊规则的存在,是组织概念的本质所在。
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韦伯将社会所接受的权力分为三种:法定权力、传统权力和神授权力。
它们应该建立在以下基础上:合理基础——它是以一种对正规规则形式的“法律性”,以及对那些升上掌权地位者根据这些条例发布命令的权利的信任作为基础的(法定权力)。
传统基础——它是以一种对古老传统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及对根据这些传统行使权力者的地位合法性的既定信念作为基础的(传统权力)。
神授基础——它是以对某一个人的特殊的、超凡的神圣性、英雄行为或典范品格的信仰,以及对这个人所启示或发布的规范榜样或命令的信仰作为基础的(神授权力)。
韦伯认为人们对传统权力的服从是在习惯义务领域内的个人忠诚。
领导人的作用似乎只为了维护传统,因而效率较低,不宜作为官僚组织体系的基础。
超凡权力的合法性,完全依靠人们对于领袖人物的信仰,是非理性的,所以,超凡的权力形式也不宜作为官僚组织体系的基础。
只有提供了慎重的公正的法定权力才能作为官僚组织体系的基础。
有了适合于官僚组织体系的权力基础,韦伯勾画出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具有下列特征:1.组织中的成员应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
西方行政学说史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1913年发表论文《论广义社会学的某些范畴》。1914年大战爆发后,马 克斯·韦伯参加军队服役,负责驻在海德堡的几家医院的工作,到1915年底 止。1915年《世界性宗教的经济化理》的一部分(《序》和《儒教与道 德》)出版。1916年多次去布鲁塞尔、维也纳和布达佩斯执行。1917年各 种非正式的秘密使命,尽力劝说德国的领导人物避免扩大战争,同时他也断 言德国对全世界政治负有责任,并认为俄国是主要威胁。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下 午1时34 分25秒 下午1 时34分1 3:34:25 21.6.18
•
1、Genius only means hard-working all one's life. (Mendeleyer, Russian Chemist)
天才只意味着终身不懈的努力。21.5.265.26.202108:3008:30:57May-2108:30
西方行政学说史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第一小组:汪迪、曹禹、王慧、陈留国、 欧阳青烟、刘君好
一、马克斯韦伯的个人简介
Weber(1864-1920),德国著名社 会学家,政治学家,社会理论家,也是现 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社 会学创立以来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公 认的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其他二者为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与杜尔凯姆 (Durkheim),早期流行的另一说为马克斯· 韦伯,埃米尔·迪尔凯姆,格奥尔格·齐美 尔)。其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是巨大 而深远的。他的成就开创了比较社会学、 理解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指出了理性 对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系统的阐释了东西方宗教伦理差异对于 社会现代性以及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他和迪尔凯姆被认为是宗教社会学最早 的开创者,也是宏观社会学的集大成者。 其学术成就之宏大精深,影响之深远,在 社会学界乃至整个世界社会科学理论体系 上都是空前绝后的。
马克斯_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215
理 论 战 线
新 学 术
新 学 术
理 论 战 线
216
理性官僚制这一组织形式属于目的合理性的管理行为, 体现了科学精神, 法制精神与理 性精神, 抛弃了经验管理过程中的人治因素, 避免了人性专断和感情用事, 带来渡, 但 这 也 仅 指 行 使 统 治 的 组织机构的形式即官制而言的, 至于具有行政管理技能的官员和理性的法律这两点, 在 秦汉以后的社会发展中都一直尚付阙如, 致使中国早期的官僚制萌芽一直未能发展为 现代官僚制。— ——韦伯把中国中国的行政管理与官僚制的几 个 特 征 比 较 最 终 得 出 ‘中 国 的 官 员 制 度 未 能 发 展 成 现 代 的 官 僚 制 ’这 一 结 论 ”。
于是人们的意识当中存在这样一种错误意思一提到官僚制就把它同官僚主义等同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理性官僚制这一组织形式属于目的合理性的管理行为体现了科学精神法制精神与理性精神抛弃了经验管理过程中的人治因素避免了人性专断和感情用事带来了理性和效率
马克斯-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 董海军
如果说威尔逊等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为现代公共行政及科学研究确立了逻辑 前提的话, 那么公共行政科学化、技术化的道路则是由马克斯- 韦伯开拓出的。正是韦伯 对官僚制问题的研究, 才在官僚制的历史发展中抽象出了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原则, 并 对公共行政的体系进行了明确的形式合理性设计。所以说, 韦伯的工作可以被看作是对 现代公共行政范式的确立。
213
理 论 战 线
新 学 术
新 学 术
理 论 战 线
214
作界定, 但都不能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官僚主义的定义。 二 、韦 伯 官 僚 制 理 论 的 主 要 内 容 韦伯对组织形式的研究, 是从一个基本问题开始的, 即人们为什么服从命令, 会按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第3章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第一节生平与著作一、主要生平1、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出生于德国埃尔福特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一位法学家兼市政议员,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一生笃信上帝并致力于宗教慈善事业。
2、1884—1885年韦伯又转至柏林大学和哥廷根大学就读,从此开始发奋读书,专注于学业。
在此期间,他曾在斯特拉斯堡服兵役。
严格的军事生活使韦伯深为了解军队的管理方法和组织制度,这对他以后的行政组织理论研究影响颇大。
3、1896年,他又迁回海德堡。
在海德堡教学期间,韦伯经受了一次精神崩溃,他的学术研究也因此而中断。
4、1899年,他获得学校的批准开始了休养讲学的生活。
韦伯先后游历了英格兰、苏格兰、比利时、意大利和美国。
在美国的经历成为他日后写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素材。
5、1917年末至1919年初,韦伯多次在公开场合发布演讲,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作为职业的学术》和《作为职业的政治》两篇演讲。
6、1920年6月14日,韦伯因患肺炎而猝然去世,时年56岁。
二、主要著作韦伯的思想深刻而独到,研究的范围也十分广泛,涉及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行政学、历史学及宗教神学诸多领域,他的学术研究不同程度地推进了各个学科的发展。
他的一生著述颇丰,并且在研究范围、文献资料尹思想深度等方面,都令后人难以企及,其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经济与社会》、《政治论文集》、《社会学论文集》等。
韦伯的理论对后世影响巨大,他提出的“理想的官僚制”理论是行政学发展史中重要的里程碑,为此韦伯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
第二节官僚制组织理论一、理想的官僚制理论官僚制理论居于韦伯现代化理论的核心,对于韦伯来说,当代社会以及政府的突出特点是家长制或世袭制的行政管理体制转变为官僚科层制,传统权威转变为所谓“理性的”或“合法的”权威。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_资料
▪ 排除个人的主观因素,使组织获得了理性, 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测性。
▪ 非人格化,不掺杂个人情感。 ▪ (5)专业培训
▪ 专业化的行政人员是现代官僚制区别于传统 家长制和世袭制的重要特征。
▪ (6)固定的薪俸和按照资历和功绩晋升 ▪ 行政官员属于专职阶层,职务稳定; ▪ 按照功绩晋升;
▪ 2、现代合法--合理统治(权威)
▪ 合理,目的和价值合理。由于各项职责权限 的合理划分,各级别层次进行专业分工,而 且以明确的规则加以确定,高效率从此产生。
▪ 合法,组织必须严格的按照规则和程序来进 行。法理性权威在此间形成。
▪ --合同与契约
▪ 3、官僚制的缺点
▪ 压抑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人成为一种附属品, 只会机械例行公事,成为没有精神的专家;无法进 行实证分析;偏重静态研究,过分强调规则和制度, 使组织僵化,缺乏应变能力和弹性;
▪ 官僚制,它在明确性,稳定性,纪律的严格 性,运作范围的广泛性等方面都明显优越于 其他组织,并可应用于其他所有种类的管理 工作。
▪ “任何领域,要想象一个没有专业人员的持 续性行政工作,几乎是一种幻觉。”
▪ 官僚制的管理系统由技术的观点看是最理性 的,主要因为技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 在现代科技以及经济生产企业技术的发展下, 技术知识在近代成为绝对的不可或缺。推进 官僚制的决定性理由是它超过其他组织的纯 技术优越性。
6、对官僚制的评价
▪ (1)官僚制是理想行政的象征 ▪ 理性,稳定和高效与当今“行动缓慢、效率
低下、不负责任、相互推委”等官僚主义的 表现绝然不同。
▪ “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是能够取得最大程度 的效率的,这种组织是对人进行绝对必要控 制的最合理手段。精确性、稳定性、严格的 纪律和可靠性比其它任何形式都要优越”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韦伯与泰勒、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
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1864-1920)生于德国,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
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其中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Model)的理论(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
有人甚至将他与杜克海姆、马克思奉为社会学的三位“现世神明”。
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德国企业从小规模世袭管理,到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了解韦伯的思想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为基础。
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无法实现其目标。
人类社会有三种被社会接受的权利:•传统权力(Traditional Authority):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超凡权力(Charisma Authority):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对于传统权力,韦伯认为,人们之所以服从它,是因为领导者占据了传统所支撑的权力地位,同时,领导者也受到传统的制约。
但是,人们对传统权力的服从不是基于与个人无关的秩序,而是基于习惯义务领域的个人忠诚。
领导者的作用似乎只是维护传统,因此是低效的,不应该作为行政组织制度的基础。
非凡权力的合法性完全取决于对领导者的信仰。
他必须用不断的奇迹和英勇的行动赢得追随者。
超凡的力量太感性,太不理性,不是基于条条框框,而是基于神秘的启示。
因此,权力的非常形式不应作为行政组织制度的基础。
韦伯认为,只有法定权力才能成为行政组织制度的基础,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提供了审慎和正义。
原因是:(1)管理的连续性使得管理活动必须有序地进行。
(2)以“能”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
(3)领导者的权力不是无限的,应该受到约束。
有了适合于行政组织体系的权力基础,韦伯勾画出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Ideal Type),具有下列特征:1、组织中的人员应具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
马克思·韦伯官僚制理论
官僚制理论的历史意义
• 社会政治意义。推崇管理的理性化和制度化,
强调以知识和技能进行管理,因应了工业 社会的现实诉求。 • 学术意义。“组织理论之父”,提出三种权 威划分的理论框架和组织形态的划分;系 统论述了官僚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管理原 则,奠定了现代社会官僚制的制度基础; 基于威尔逊的传统,提出官僚制组织目标 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追求行政效率。
官僚制理论过分追求组织的稳定性,不利于激励组织成员 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行政管理缺乏回应性,不利于改 善服务质量。
总结
马克思·韦伯所倡导的官僚制理论,从整体上可 以看作是一种理想型的组织设计状态。韦伯提出的以 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 态理论在组织中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他强调的组织 劳动分工体系、调节成员关系和行为的规范秩序、对 个人自利追求的激励和制裁体制不管是在发展经济还 是在政府机制中都有重大意义,但是他又过分看重层 级节制体制、组织效率、职能权限划分、非人格化的 追求等方面使他的理论又成为纸上谈兵。因此,在今 天的组织中我们不仅要借鉴韦伯官僚制理论中的优秀 元素,又要把握好尺度,扬长避短,辩证的看待、借 鉴、应用、发扬。
三种组织形态比较
比较项 神秘化组织 魅力型权威 Charismatic authority 领袖个人的超凡魅力 (人格取向的权威) “人存政举,人亡政息” (当领袖死后,而组织的权 威必须继续时,就会产生权 威的继承问题。组织往往会 由于领袖人物的死亡而分崩 离析) 传统的组织 传统型权威 Traditional authority 传统的习俗与惯 例 介于两者之间 (权力的实施必 须以被统治者习 惯上服从的程度 以及心理上的承 受的限度为限, 否则就会引起反 抗) 合理化—合法化组 织 法理型权威 Rational—legal authority 组织内部的各项规 则 (制度取向的权威) 稳定性较强(非人 格化秩序的确立, 使管理的任何步骤 源于法规,摆脱了 长官意志,保证了 体制的连续性和稳 定性) 权威 权威的 基础
韦伯式科层体制
韦伯式科层体制
韦伯式科层体制,又称为“官僚主义”,是指以权威机构为中心,规范化和层级化的管理体制。
这种体制相较于传统的个人掌控的管理
方式,更加高效、稳定和可靠。
韦伯式科层体制的特点在于,权力和责任被分割到各级机构和职位,以确保权力的分散和各级职位的专业化。
即,每个职位都拥有特
定的职责范围和与之相应的权力,并且这些职位被分层次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在这种体制下,职务晋升和聘任主要依据个人的资历和表现,而
不是社会背景或私人关系。
这样,人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利用,也
鼓励了员工的进步和发展,同时避免了有利益驱动的职务揽取,保证
了公正和合理。
科层体制也使得管理更加规范化,计划化和制度化。
具体的工作
各级机构都有自己的职责和规范,每个职位都有具体的工作要求和绩
效标准。
这种有效的管理、规范化的标准、清晰的分工,从而可以最
大限度地提高组织的效益。
但是,韦伯式科层体制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由于官僚化、规范
化和层级化的体制,使得组织内部决策缓慢,灵活性不足,处理问题
的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
其次,科层体制可能导致权力集中在一些
职位上,导致一些职员职位不安全、无法得到发展和提升,从而影响
组织的绩效和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韦伯式科层体制是合理的组织管理方式,可以提高组
织的效益和规范化,但组织在推行科层体制时要密切关注其中的缺陷,避免影响组织发展和职员的工作积极性。
马克斯_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 董海军
如果说威尔逊等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为现代公共行政及科学研究确立了逻辑 前提的话, 那么公共行政科学化、技术化的道路则是由马克斯- 韦伯开拓出的。正是韦伯 对官僚制问题的研究, 才在官僚制的历史发展中抽象出了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原则, 并 对公共行政的体系进行了明确的形式合理性设计。所以说, 韦伯的工作可以被看作是对 现代公共行政范式的确立。
为了进一步阐述这一问题, 韦伯对权威和权力作了区分。他指出, 权力无视人们的 反对, 强使人们服从的能力; 而权威则意味着人们在接受命令时处于自愿。可见, 在权威 制度下, 下级把上级发布的命令看作是合法的。正是根据这种权威合法化的方式, 韦伯 对不同类型的组织进行了区分。他认为有三种合法的权威, 由此出现三种不同的组织形 式, 即“神秘化的组织”、“传统的组织”和“合理化- - - 合法化组织”。其中每一种组织形态 都意味着其独特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体制。当然, 在现实生活中, 任何组织都可以是三种 组织形态的结合, 然而, 对于我们分析组织来说, 区分三种完全不同的组织形态, 还是十 分有益的。
( 三) “合理- - - 合法化组织”在合理—合法化的组织中, 权威的基础是组织内部的规 则, 人们对权威的服从是由于有了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此时的权威必须在组织中担任 一定的领导职务, 被领导者对权威的服从实质上是对组织规则的服从, 在赢得服从这一 点 上 与 领 导 者 个 人 的 品 质 、能 力 、学 识 关 系 不 大 ; 此 时 领 导 者 与 被 领 导 者 之 间 在 法 律 上 显然是平等的, 各自都要受到组织规则的约束。这种类型的组织是以官僚组织的形式出
现的, 而韦伯则把它看作是现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权威制度。这一关于组织的权威制度 之所以被称为合理化的制度, 是因为它被专门用来作为实现某些既定目标的手段, 即: 这些组织好像是一架精心设计的机器, 旨在执行某些功能, 而机器上的每一个部件都为 机器发挥最大的功能起着各自的作用。同时, 这一关于组织的权威制度又被称之为合法 化制度, 因为在此类组织中有着一系列的规则和程序, 一定的时候在组织中担负一定职 务的组织成员则必须依据相应的规则和程序去行使他的权威。韦伯用“官 僚 制 ”来 称 呼 这种组织。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名词解释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名词解释韦伯(Max Weber)是社会学和组织理论领域的重要学者之一,他对官僚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官僚制理论。
官僚制是一种特定的组织形式,广泛应用于政府、企业、教育机构等各个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涉及到的一些关键名词进行解释。
一. 官僚化(Bureaucratization)官僚化是指一种以行政规则、等级制度和权力分配为基础的组织形式。
在官僚化的组织中,职权和责任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来确定,权力被正式授予特定的职位,而不是个人。
这种组织形式强调效率、规范和稳定性,官僚机构通过严格的程序和规则来规范成员的行为,并以效率和预测性为导向。
二. 理性(Rationality)韦伯将理性定义为根据目标和手段的选择来进行行动的方式。
在官僚制度中,理性是一种核心价值观。
官僚机构以效率和理性为指导,通过明确的规定和标准来进行决策和实施。
这有助于减少个人利益和偏见对决策的影响,并使组织的运作更加有效和可预测。
三. 等级制度(Hierarchy)等级制度是官僚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它通过明确的职位和权力等级来规定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
在等级制度下,权力和决策权逐级上升,从而确保组织内部的权力分配和控制。
等级制度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稳定性,但也可能导致权力垄断和创新的受限。
四. 行政规则(Administrative Rules)行政规则是官僚制度中制定和执行的规则和程序。
它们规范了组织成员的行为和决策,并确保组织的运作符合既定的标准和目标。
行政规则的存在可以减少个人主观意识和偏见对组织的影响,提高行政的公正性和一致性。
五. 功能分工(Division of Labor)功能分工是一种将工作任务和责任分配给特定职位和人员的组织方式。
在官僚制度中,功能分工是为了提高效率和专业化而引入的。
每个职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权力范围,成员只需按照规定执行自己的任务,而不需要过多考虑整体的目标和影响。
浅论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
浅论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作为“组织理论之父”,在行政学方面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其中最大的贡献当属提出了官僚制组织理论,它被称为是公共行政组织史上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而韦伯除了是行政学家和政治学家,他还是社会学家,因此他的研究中不仅有政治学思想,同时融合了社会学理论,他的理论也是被称为“政治社会学”思想。
官僚制也被称为是行政制或科层制。
韦伯认为的官僚制与我们一般意义上认为的受到人们反对的官僚主义的,低效率的组织是两回事,他指的是组织结构中的某些特点,并且这种制度应该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具有层次分明,制度严格,权责明确等特征。
社会可以说是在人类的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那么人类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互相联系,集合,从而形成组织。
所以在韦伯看来,“人类社会实际上是组织的社会,人们正是通过组织这根纽带以各种方式连接在一起”。
同时,他也十分强调权威在维系和支配一个社会组织中的作用,因此他也就提出了三种组织形态,即神秘型组织形态,传统型组织形态和法理型组织形态,法理型就是官僚组织形态。
韦伯在描述官僚制组织体制特征时,提出了一些对现在组织理论也很有借鉴意义的要求。
比如,他认为在进行职位分类时,每个岗位都应该专业化,每个在职人员都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的确,如果想要切实提高组织效率,那么每个岗位上的人就应该各尽其职,各尽其用,假如职位上的人是靠关系进来或是没有专业技能,那么对于整个组织效率的提高是有阻碍作用的。
再如,对于工资问题,韦伯也规定员工领取固定工资,并有明文的升迁制度,这也就很好的鼓励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像吃大锅饭一样,认为做多做少都一样。
虽然韦伯认为官僚制组织是最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组织结构,现代社会必然是要借助官僚体制的行政管理班子进行管理与统治,但是我认为这种体制其实也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我们反思。
首先,韦伯在对官僚科层组织特征的描述中提到一个理性原则,即组织内部各个成员之间只讲理性原则,不讲感情。
第二章 五、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我国的官僚制
(一)确立官僚制 1.在观念上培养理性精神,倡导民主、法 制、效能,倡导功绩主义的分配原则。 2.权力与责任相一致的组织原则,理顺各 级政府的组织关系,实现合理分工。 3.健全法制、依法行政。 4.完善行政组织内部各项日常工程制度, 在法律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行政人员的行 为。
3.官僚制的技术优越性
(1)组织的严密性。理想的官僚体制是通 过等级结构进行控制与管理的,等级结构 体系则完全按照专业化的标准加以确定。 法规、规章和制度对所有职位的责任和权 限都有明确而详细的规定,整个官僚组织 权力分层、职位分等、层层节制、环环相 扣、秩序井然。
(2)管理的非人格化。在官僚组织的行政 管理中,任何程序都必须以法律、制度为 根本准则,占主导地位的是形式化的、非 人格化的、普遍主义的理性精神。行政人 员必须秉公办事,保持价值中立,排除爱 憎和一切纯粹个人的、从根本上说是非理 性的、不可预计的感觉因素。
2、韦伯关注的是正式组织,他没有意识到 正式组织可能带来的弊端。虽然专业分工 与等级制能提高效率,但是,专业化同时 也会妨碍部门之间的沟通,阻碍个体的正 常交往;等级制虽然对于执行命令、保持 控制是必要的,但是等级森严往往窒息了 员工的创造性,剥夺了成员的参与权利, 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必然受到极 大的压抑。
2.神秘型组织或魅力型组织
神秘型组织或魅力型组织的合法性基础在于:统 治者的个人魅力或“克里斯玛”(charisma)。 即统治者所具有的吸引追随者和信徒们的神力, 以及后者对于前者自愿的服从和虔诚的信仰。个 人魅力型权威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最不稳固、 “非常态的”统治形式,这不仅因为它缺少理性 的、稳态的组织机构和它本质固有的反经济性, 而且还由于个人魅力是一种天赋,它内在于非凡 的、在生活中偶尔出现的个性之中,所以它不能 被保存和传递。在个人魅力型统治的领袖死去以 后,便出现了一系列从未能被适当解决的危机。
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理论马克思·韦伯是官僚制理论的奠基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首先立足于西方独特理性主义来审视理性官僚制,并通过西方现代官僚制与中国传统制的比较来加以说明。
他倡导的官僚制是一种纯粹的、抽象的、标准的的组织形态,他所谓的“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
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确是最高的组织形式。
他所倡导的层级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就包括了专业化分工、等级制、对法理化规则的遵从以及非人格化等方面。
韦伯认为,作为一种理想的行政组织形式,官僚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合理的分工。
工作的专业化便是这种高度明确分工的结果。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官僚制组织是一个等级实体,具有等级与权力一致的特征,形成官僚制中层级节制的权利体系,以保证在组织权力中政令畅通。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官僚组织通常要制定一整套规则程序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管理行为,以保证整个组织管理工作的一致性和明确性,保证官僚制组织的合理性、合法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4.行程正规的决策文书。
有利于下级组织及其成员明确任务权责及规范要求,加强控制,促进组织更加有效、更便捷的实现目标。
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
在实行官僚制组织中,管理工作是以法律、法规、条例和正式文件等来规范人的行为的,公务活动中不得掺杂个人情感、偏好等非理性因素,在组织成员之间的公务关系中存在的只是对事的关系而非对人的关系,不考虑任何私情关系。
6.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官僚制是建立在高度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之上的,提高其服务数量和质量,从根本上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7.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
其中包括人员任用应符合工作性质的要求和人员自身能力、人员职位应保证其在合适位置充分发挥才能、职务由自由契约关系承担、人员奖惩应根据工作优劣确定,行政人员须收到严格而系统的纪律约束和控制等。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 作为这种现象的必然结果,德 国的政府、军队以及工业企业中 存在着复杂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 度。
• 韦伯深刻地认识到这些制度的 特点与缺陷,并对这些特征及缺 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细致的 分析,从而提出了自己的组织理 论——官僚制理论。
• (一)权威结构理论与组 织类型分析
• (二)官僚制及其特征 • (三)官僚制的优点 • (四)官僚制的缺点
• (4)讲求效率的行政观, 符合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的需要。
• (三)韦伯理论存在的问题
• (1)高度纯化的理论描述, 与现实 中的组织有差距。(过于理想化/ 抽象性)
• (2) 偏重于静态研究, 过分强调机 械的正式组织的功能, 忽视了组织运 作的过程和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力。 (非动态)
• (3) 偏重于对组织内部形态和管 理结构的分析, 缺乏对组织与其环境 间相互关系的探讨。(非内外互动)
韦伯的官僚制
最高领导
管理人员
一般行政 人员
性
15
(四)官僚制的缺点
•组织的自我封闭, •本位主义。 •使组织缺乏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 能力,从而造成组织的僵化; •压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6
• (一)韦伯理论的社会政治意义 •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型的工业化大
《经济与社会》
• “精确、迅速、明确、精通档案、持续性、 保密、统一性、严格的服从、减少摩擦、
节约物资费用和人力,在由训练有素的具
体官员进行严格官僚体制的、特别是集权 体制的行政管理时……能达到最佳的效 果。”—马克思·韦伯
官僚制的特征
• 合理的分工 • 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 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 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 • 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 • 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 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
第三讲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韦伯科层制理论的学理追踪最终指向了对当
代资本主义合理性的拷问。 他指出了资本主义历史演进中的价值扭曲 及其现实运作中人性的泯灭。 马克思根据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异化带来
社会的全面异化批判了资本主义,而韦伯则
通过合理性范畴同样针贬了资本主义。
五、我国公共管理模式的选择 1、现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官僚制组织 结构必然会进行一系列的变革 首先,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型向扁平化发展。 金字塔式的层级组织结构的弊端: (1)增加行政费用。 (2)增加沟通的困难。 (3)增加计划的困难。
的组织形式: 神秘化组织——君权神授权威
传统组织——传统权威 合理化——合法化组织——法理权威
(1)神秘化组织——君权神授权威 行使权威的方式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
它以对个人的崇拜、迷信为基础 。
神秘化组织是以宗教或政治形式出现的小规 模的革命运动。
领导权威仅靠领导者个人的人格,组织成员
对命令的服从,仅基于领导者个人的感召力和 鼓动力。
(2)对我国现行行政体制的客观认识
我国现正处在社会的转轨变型时期,市场 体制以及适应市场体制的行政体制尚未完 全培育起来。 我国现行行政体制以理想官僚制为主,兼 有封建官僚制遗存、理想官僚制不足和新 型行政体制正在建构的特征。
封建官僚制的遗存:中国在战国时,世族政治开 始为官僚政治所取代。自秦至清,中国一直受着 封建专制政体官僚政治的支配。理性精神的缺失、 家长制作风、特权现象、官僚主义、任人唯亲、 法治观念和现代契约观念淡漠等,都是这种影响 的表现。 理想官僚制的不足:以理想官僚制特征为判断标 准,我国政府组织仍处于理想官僚制不足的阶段。 例如,专业化人才和专业化分工的普遍缺乏、行 政规则的普遍缺乏和行政人员对规则的普遍轻视、 行政管理过程重身份而不是重业绩的取向、行政 腐败的普遍存在发及根治不力等。
第三章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法约尔生平简介
法约尔一生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860—1872年间的十二年。 (等级较低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矿长) 第二阶段,1872—1888年的十六年。 (提升为经理关心管理问题) 第三阶段,1888—1918年的三十年。 (被任命为总经理) 第四阶段,1918—1925年的七年。 (在科芒特里公司工作期间,法约尔就开始了管理的研 究工作 ,系统阐述其行政管理思想。)
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性 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可能性(潜能) 工作定额原则
二、提高劳动生产率关键在于为工作挑选 “第一流的工人”
培养第一流的工人
三、实行标准化原理
(略)
四、实行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
计件工资方案
通过工时研究和分析制定出一个定额或标准。 采用一种叫做“差别计件制”的刺激性付酬制度。 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即根据工人的 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作类别累支付工资。
一、管理的定义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
二、管理的14条原则 (14条原则是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1.劳动分工 2.权力和责任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人员的报酬 8.集中 9.等级系列 10.秩序 11.公平 12.人员的稳定 13.首创精华 14.人员的团结
七、实行职能工长制
职能工长制的优点:
由于管理者只承担某项职能,所以其培训只花费较少的 时间;
管理者的职责明确,因而可以提高效率;
由于作业计划部门拟订、工作和操作方法都已标准化, 车间现场的职能工长只需进行指挥监督,因此低工资的 工人也可以从事比较繁杂的工作,从而降低整个企业的 生产费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非人格化。
在韦伯眼里,官僚组织是规章的体制,而不是个人的体制。所以,官僚制是排斥个人魅力的。组织的运行不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受个人的感情的支配。理性化的另一种表述,就是非人格化。官僚制改变了传统社会中的人身依附和个人忠诚,职业官僚接受上级的指挥和命令,是因为他们要服从法律和规则,而不是服从命令者本身的人格魅力感召,或者是服从附着在他身上的身份地位,更不是服从由传统习俗决定的社会等级。尽管韦伯自己也不讳言,这种完全排除了情感的官僚组织,会使组织变成冷冰冰的机器,会产生人的异化。但是,我们尚无法找到比它更好的组织模式。韦伯也承认官僚组织的缺陷,他曾试图探讨以个人魅力来校正官僚组织的异化,但他未能完成相应的研究。
[编辑]
官僚制的特征
官僚制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合理的分工。在组织中明确划分每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的形式将这种分工固定下来。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在组织中实行职务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整个组织是一个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在组织中任何管理行为都不能随心所欲,都要按章行事。
[编辑]
韦伯官僚组织的内容
后来人们对韦伯所描述的官僚组织有多种概括,但最主要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1.专业化分工。
分工原则本来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来的。可以说,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大厦,基石就是劳动分工。但是,韦伯则是从社会学意义上探讨分工问题,他把专业化和人类理性紧密联系起来。从斯密到韦伯,分工的意义也从劳动效率发展到社会结构。韦伯的官僚组织,强调组织中根据专业技术的分工和人类理性的关系。分工的实际意义,不仅仅在于斯密强调的提高效率,而且在于消除等级社会的人身特权。在韦伯的分工体系中,人的差别只有技术能力的差别,而不再是身份和社会差别。所以,组织成员的选拔,必须采用考试方式。专业能力替代了个人效忠,权力和责任属于职位而不属于个人,这些权力和责任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固定在组织之中。由此形成的组织,不仅可以通过分工方式提高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且能够形成新的以理性为准则的组织关系,改变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
[编辑]
韦伯的层级官僚制理论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于20世纪初提出了官僚制理论。
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制度。
韦伯认为组织的合法权威有三种来源:习俗惯例;个人魅力;法规理性。法理权威的最适宜的组织形式是官僚制。
6.2 (二)合法性
7 韦伯官僚制理论的现实(实践)基础
8 韦伯理想型官僚制理论的内容 源自8.1 (一)理想型官僚制组织理论的原则
8.2 (二)理想型官僚制组织理论的特征
9 韦伯官僚制设计中的合理性悖论
9.1 一、从合法性到合理性
9.2 二、合理性的客观性
9.3 三、客观性的不可能性
韦伯的层级官僚制理论
(重定向自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Weber’S bureaucracy theory)
目录
[隐藏]
1 韦伯的层级官僚制理论
2 官僚制的特征
3 官僚制面临的挑战
4 官僚组织的合理性
5 韦伯官僚组织的内容
6 韦伯官僚制理论的核心
6.1 (一)合理性
3.对法理化规则的遵从。
在韦伯的理想状态中,官僚制组织的构建形成、部门分工、职位设置、成员选拔,一直到组织的运作,每一个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是由法律制度(不光包括成文制度,也包括不成文制度)明确规定的。这些法律规则由组织成员协商而达成,或者由组织上层提出,但其成员以理性思考权衡而接受。因此,组织的一切规则都是理性的。任何组织成员,都依据这种规则而行事,上至组织的最高领导,下到基层普通职员,无不例外。他们服从的是共同认可的规则,而不是因人而异的举措,或者是个人的偏爱喜好。就连非常具体的报酬问题,也应当以固定薪金制来体现规则的力量。在这里,“人治”被彻底摒弃。但是,由于官僚组织只体现工具理性而排除了价值理性,所以,官僚组织从本质上来说是行政的或执行的工具,而不是政治的或情感的载体,所以,技术官僚不是法规制度的最终渊源,它必须服从于民选的政治领袖或拥有所有权的更高主人(如股东)。这种官僚组织,实际上必须建立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上。
[编辑]
官僚制面临的挑战
官僚制作为行政组织的一种“经典组织范式”在管理机构得到了广泛的推行。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官僚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过分强调了层级节制体制,要求下级对上级在职务上绝对服从,忽视了下级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民主精神。
(2)过分强调组织利益和组织效率,难以应付社会个性化的发展要求,难以应付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3)过分强调专业分工和职能权限的划分,忽视了宏观协调以及消除本位主义的问题。
(4)过分强调人员的稳定性,无过失便终身任职的制度,最终造就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管理人员,造成管理人员得过且过混日子的状况。
2.等级制。
等级制自古就有,而韦伯的官僚组织等级制与众不同。官僚组织中的职位,按权力大小和“命令-服从”关系,形成金字塔形的等级序列。这种等级制同以往的社会分层有着实质上的区别。以往的社会分层,如国王、贵族、自由民等等,是按人格身份形成的。官僚组织中的等级制,则是按组织权力形成的。这种权力摆脱了对人身的依附,其实质是专业技术和知识差异。所以,这种等级制排除了古代和中世纪普遍存在的特权。在中世纪,家道中衰而穷困潦倒的贵族大爷,可以在精神上傲视那些珠光宝气却俗不可耐的下层暴发户,在物质上享有平民无法企求的各种优待。但在官僚组织中,这种依赖于社会等级形成的上下悬隔不复存在,是制度而不是身份赋予等级权力。在韦伯的官僚制组织中,成员有职权的高低大小之分,但却没有身份地位高低贵贱的区别,正是官僚制打破了传统农业社会中森严的社会等级,为建立近代以来的人人平等的契约型社会创造了先决性的条件。
所谓“官僚”,是指这种组织的成员是专门化的职业管理人员而言,并不含有一般语境中使用“官僚”一词的贬义。为了避免误解,有些学者把韦伯所说的官僚组织,改称科层组织。韦伯认为,在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官僚组织是对大规模社会群体进行有效管理在基本形态。
韦伯指出,在这三种组织类型中,只有传统组织和官僚组织才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个人崇拜组织与这两种组织差异极大,它可以破坏一个旧世界,而无法建立一个新世界。因为无法保持领袖人物魅力的弥久弥新,或者领袖人物隐退去世等等,个人崇拜组织从诞生起,衰败也就不可避免。例如宗教组织在其创立时必须依赖于领袖的神圣光环,但要将信徒对领袖的顶礼膜拜常规化,一旦形成了教义和规则,它就开始转变成传统组织。古代王朝的创立时期,常得益于某个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人们信赖他那种拯救社会的神力,对乌托邦式美好世界的追求形成对领袖的拥戴,并焕发出“打江山”的动力。而一旦转入“坐江山”,就得实现权威的转变,把神力变成传统,制定典章制度,个人崇拜组织随之平凡化,变成传统组织。
传统组织与官僚组织在外观上具有相似性,但两者实质有很大不同。在官僚组织中,由制度规定组织层级、部门划分、职位设置、成员资格,能够形成非人格化的层级节制体系和部门结构,组织成员是否胜任仅仅取决于他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他对组织领袖的个人忠诚和个人依赖。传统虽然也有规章体系,但它的典章来自传统习惯,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个人关系、喜好偏爱、社会特权的基础之上。所以,传统组织中有法律制度,但不可能有法理权威。按照韦伯的说法,这种组织的司法是不规则的,组织运行缺乏工具理性。
韦伯是从“理性化”特别是工具理性和形式理性的角度来设计官僚制的理论形态与制度框架的。韦认为合理性有两种形式,即形式合理性(或工具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或价值合理性)。所谓形式合性是指合乎工具理性原则的科学性,也可使用哲学的概念把它称作为逻辑形式主义,它是一种纯形式的客观的、不包括价值判断的思维方式和立场,其主要表现是手段和程序的可计算性。
[编辑]
官僚组织的合理性
官僚组织建立在法理权威之上, 它的合理性来源于这三个方面:
(1)组织的劳动分工体系;
(2)调节成员关系和行为的规范秩序;
(3)对个人自利追求的激励和制裁体制。
这种组织的形式、结构和运行机制,表现为高度理性化的法律规章和制度体系。它的理性是一种工具理性,具体表现为它仿佛一架精心设计的机器,具有精密的结构设计,从而具有特定的功能,功能的发挥是依靠所有部件的紧密咬合和秩序协作而完成。官僚组织充分地体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精神,它所的追求是通过稳定的、有秩序的、分工合作且运作协调的组织体制来谋求效率。所以,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法治是官僚制的灵魂。韦伯认为,从纯粹技术的角度看,官僚组织能够取得最大效率。而从工具理性角度上来说,这种组织是进行社会管理最合理的手段。官僚组织在精确性、稳定性、严格的纪律性、可靠性等方面,比其他组织形式都要优越。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大规模社会组织迅速成长起来,官僚组织是人类迄今发现的管理大型组织的最好模式。相对于传统组织和个人崇拜组织来说,官僚组织的实质,就是抛弃人治,实现法治,屏蔽情感,崇尚科学。
官僚制作为一种理性的和有效率的管理体制,它迎合并极大地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进程。一方面,官僚制满足了工业大生产的生产模式和管理复杂化的需要。其在精确性、快捷性、可预期性等方面是其他社会组织形式所无与伦比的。另一方面,它以非人格化、制度化的特征而得到科学理性时代的文化认同。而这些都是对传统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中普遍存在的任人唯亲、下级对上级的人身依附、官员决策的任意性与不可预测性等弊端的纠正,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当然,官僚组织自身的缺陷也十分明显,对于这种缺陷,韦伯曾毫不客气的指出,家长制组织和个人崇拜组织问题更大,人们在管理社会时当然可以选择不同方式,要么是官僚组织,要么是外行治理,别无他途。时至今日,人们对官僚组织的批评已经非常普遍了,但仔细考察就不难发现,无论是在现实中的管理运作,还是在书斋里的理论探索,政府也好,企业也好,我们都无法跳出韦伯的组织模型窠臼。韦伯对组织理论的贡献,有点像如来佛给孙悟空展示出的广阔世界,管理学家们在上面跳跃驰骋,最终却会发现自己依旧在韦伯所画的圈子里。跳出韦伯的圈子似乎是可能的,不过还有待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