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水生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巢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现状调查

巢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现状调查

巢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现状调查作者:何耀武吴庆来源:《环境与发展》2020年第06期摘要:本文分两次对巢湖典型湿地进行了水生维管束植物调查,对不同调查区块的覆盖度进行估算。

对于水体常见植物种(属),通过水生植物采样器收集植物并测定其数量和生物量;对于湿地常见植物种(属),通过1 m × 1 m样方收割法测定其数量和生物量。

得出巢湖湿地水生维管束植物现状。

关键词:水生植物;生物量;科;属中图分类号:X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6-0-02DOI:10.16647/15-1369/X.2020.06.077Investigation on the status of aquatic vascular plants in Chaohu LakeHe Yaowu, Wu Qing(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nitoring Station of Chaohu Lake Bureau,Hefei Anhui 238000,China)Abstract:Aquatic vascular plants in the typical wetlands of Lake Chaohu were investigated twice, and the coverage of aquatic vascular plants in every area was estimated.For common plant species (genera) in the water area,the aquatic plants were collected by a sampler and their density and biomass were examined.For common plant species (genera) in wetlands,their density and biomass were examined on the basis of 1 m × 1 m quadrat method.The present distribution,density,biomass of aquatic vascular plants in the wetlands of Lake Chaohu was obtained.Key words: Aquatic plants;Biomass;Family;Genus1 調查背景2019年6月、9月,对巢湖进行了两次水生维管束植物(后文简称水生植物)湿地监测。

安徽省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安徽省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安徽省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前言安徽省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安徽省水资源情况现状及趋势。

安徽省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安徽省水资源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安徽省水资源情况核心指标从从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人均水资源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安徽省水资源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安徽省水资源情况价值信息,帮助机构和个人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第一节安徽省水资源情况现状概况 (1)第二节安徽省水资源总量指标分析 (3)一、安徽省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三、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 (3)四、安徽省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安徽省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7)一、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11)一、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指标分析 (15)一、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 (15)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 (15)三、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占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比重统计 (15)四、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第六节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19)一、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19)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19)三、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比重统计 (19)四、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0)五、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0)六、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21)七、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21)八、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22)图表目录表1:安徽省水资源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安徽省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4: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表 (3)表5:安徽省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安徽省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占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比重统计表..15 表29: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6: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 (19)表37: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20)表38: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21)表40: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22)第一节安徽省水资源情况现状概况安徽省水资源情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安徽省水资源情况现状统计表第二节安徽省水资源总量指标分析一、安徽省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2:安徽省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3: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三、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分析表4: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表四、安徽省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5:安徽省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表五、安徽省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6:安徽省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7: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8: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9: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三节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指标分析一、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10: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表11: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三、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表12: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四、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13: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五、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14: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15: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16: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17: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四节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指标分析一、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18: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表19: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三、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表20: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四、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21: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五、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22: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23: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24: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25: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五节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指标分析一、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26: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27: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三、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占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比重统计分析表28: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占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比重统计表指标数量(亿立方米)占总值比重四、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29: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表五、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30: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31: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32: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33: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六节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指标分析一、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34: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35: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三、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表36: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四、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37: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五、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38: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39: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年份指标数量(立方米/人)七、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40: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41:安徽省人均水资源量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2018 5.40% -4.95%。

广德县湿地植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对策

广德县湿地植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对策

广德县湿地植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对策摘要采取样方调查结合普查的方法,对广德县湿地植物资源分布、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评价湿地资源完整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服务功能及其现状,找出威胁重要湿地的主要因子,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园林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利用湿地植物提出相关建议与开发对策,从而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湿地;植物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安徽广德广德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属皖东南低山丘陵地貌地区,是一个含中山的低山丘陵山区县,地处皖南山区东北部,黄山余脉蜿蜒于县之西南,天目山余脉逶迤于县之东南,地势南高北低,中间是一宽广封闭的盆地。

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4 ℃,平均降水量1 347 mm,平均相对湿度为64%,全年无霜期218 d。

海拔864 m以下地区广泛分布地带性土壤——红壤,占总面积的90.5%,其余为小面积黄棕壤、粘盘黄棕壤、山地黄棕壤等,以及非地带性土壤如紫色土、石灰土、潮土等。

1广德县湿地植物资源调查内容与方法根据《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

湿地植被调查内容:湿地植被的面积与分布、植物种类、植被类型调查和物候期选择、植被利用和破坏情况;植物群落调查、样地设置、群落生境、属性与数量标志、周边社会经济、受破坏和威胁状况、科研等。

主要技术方面严格依照《安徽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技术手册》和培训班要求进行调查,采用地形图勾绘、核对、拍摄照片、走访、踏查等方法,对全县162个线状点的宽度、长度和面状点的面积大小等现状进行野外调查,利用卫星影像、航空相片、地形图等资料,结合野外勘察和野外调查法,采取样方调查结合普查的方法,确定湿地植被的面积和分布情况,并在湿地平面图上加以标识[1-2]。

2广德湿地植物资源调查结果分析2.1湿地植物资源概况湿生植物是指适宜生长于湿地驳岸、沼泽湿地或临水区域,植株基部不常被水体淹没,但土壤水分含量为饱和,或对高水分含量适应能力强的植物类型。

新安江干流安徽段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探析

新安江干流安徽段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探析

新安江干流安徽段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探析新安江是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的江南水乡,也是我国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

新安江干流安徽段位处江淮平原,水质优良,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

本文将从湿地资源现状和保护两方面探析新安江干流安徽段湿地的特点及保护问题。

一、湿地资源现状新安江干流安徽段湿地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湿地和河口湿地等多种类型。

其中,以鱼池湿地为代表的沼泽湿地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鱼池湿地是全球自然保护区网络(WWF)确定的全球200个重点物种栖息地之一,有着丰富的鸟类、鱼类等生物资源。

除此之外,新安江在境内形成的湿地景观还有紫泥湖、酉池、龙潭湖等著名的湖泊湿地,以及发源于黄山南麓的泥河、清河两条干流和大约40多条支流,形成了河流湿地及河口湿地,使得新安江干流安徽段湿地资源种类丰富,分布广泛。

二、湿地保护现状及问题1. 湿地保护现状从湿地保护政策的制定上来看,目前国家层面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湿地保护规划(2006-2020年)》等法律法规文件,以加强湿地保护。

而在新安江干流安徽段,2008年,宣城市委政府起草了《宣城市新安江干流沿线湿地保护规划》。

此规划主要目的是综合管理和保护新安江干流沿线13个县区(市)的湿地,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该规划总面积为5.5万公顷,延伸34.4公里。

规划区内的湿地面积为4.87万公顷,占新安江干流安徽段流域面积的34.8%。

可见,政府对新安江干流安徽段湿地保护重视。

与此相对应的是,新安江干流安徽段湿地资源遭受了很多保护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首先,新安江干流安徽段湿地资源的数量及面积存在快速下降的趋势,因为湿地遭受人类开发的压力越来越大。

人们开垦农田,建设房屋,挖掘砂石,垃圾、污水等的排放,都会对湿地造成污染和损害。

其次,新安江干流安徽段湿地生态系统受干旱和气候变化的威胁。

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湿地水文、土壤、植物和动物等自然要素,也会直接影响新安江干流安徽段湿地的状况。

安徽水芹发展现状及栽培技术

安徽水芹发展现状及栽培技术

安徽水芹发展现状及栽培技术
安徽水芹是一种以水生植物为主要产地的蔬菜,主要分布在安徽省。

安徽水芹的发展现状和栽培技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发展现状
1. 产地分布:安徽水芹主要分布在安徽省的淮南、马鞍山、宿州等地,其中淮南市是安徽水芹的主要产地。

2. 产量及销售:近年来,安徽水芹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在供应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

主要销售市场集中在安徽省内以及周边省份,如江苏、浙江等。

二、栽培技术
1. 地点选择:安徽水芹适宜在水质清澈、湿润的水生环境中生长,可以选择滨水地或水稻田等场地进行栽培。

2. 推测繁殖:安徽水芹可通过播种或分株等方式进行繁殖。

播种时,选用健壮的种子,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浸泡、催芽等;分株时,选择健康的植株,将根茎分开移植。

3. 水质管理:安徽水芹对水质要求较高,要保持水质清澈、富含养分。

可以适当添加有机肥料,如鸡粪、鱼粪等,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

4. 水深控制:安徽水芹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水深,一般控制在10-30厘米左右。

水深过浅或过深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5. 病虫害防治:安徽水芹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黄萎病、霜霉病、蚜虫等。

对于病虫害的控制可使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如定期喷施农药、及时清除病虫害侵染的植株等。

安徽省水生蔬菜栽培现状与发展对策

安徽省水生蔬菜栽培现状与发展对策

安徽省水生蔬菜栽培现状与发展对策作者:秦艳梅严从生王明霞等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4年第03期摘要:该文针对安徽省水生蔬菜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对策与建议:建立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圃,加大水生蔬菜野生资源保护力度;注重自主品种的研发与新品种推广;扩大建设优势产区和地方名优水生蔬菜基地,扶持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化的冷链贮运和采后加工企业等流通体系。

关键词:安徽省;水生蔬菜;种质资源;栽培现状;发展对策与建议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55-02水生蔬菜即生长在淡水中,可供食用的一类蔬菜,大多原产我国。

我国目前栽培的有莲藕、茭白、荸荠、慈姑、菱、芡实、水芹、莼菜、蒲菜、水芋、水蕹菜、豆瓣菜等,除豆瓣菜外,上述其他水生蔬菜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均有1 000a以上。

水生蔬菜主要利用浅水水面和低洼湿地进行生产栽培,也可利用粮田灌水栽培。

多数水生蔬菜可在淡季上市,部分水生蔬菜还可加工出口,对促进农民增收、缓解季节性缺菜、丰富民众“菜篮子”等有重要作用[1]。

此外,大多数水生蔬菜具有药用价值,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安徽省处于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长江、淮河、新安江3大水系和全国5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另外,还有全国典型的淮北煤矿塌陷湿地,面积辽阔[2]。

据报道,安徽省水域、湿地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8%[3]。

河湖交错,水网发达,水资源较丰富,水面底部以淤泥为主,并含丰富的有机质,是水生植物生长的天然沃土[4],为发展水生蔬菜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1 安徽省水生蔬菜资源及栽培现状柯卫东等对安徽省中南部地区的水生蔬菜资源进行考察,共收集到62份水生蔬菜资源样本,涵盖水芹11份、莲11份、茭白9份、芋13份、菱8份、荸荠4份、芡实3份、蒲菜1份、慈姑2份[5]。

安徽省水生蔬菜资源还有一些具有特色的地方品种,如雪湖贡藕、桐城水芹、绩溪水芋、庐江芹芽、岳西茭白、无为荸荠、杨柳荸荠、龙岗芡实等。

安徽水芹发展现状及栽培技术

安徽水芹发展现状及栽培技术

安徽水芹发展现状及栽培技术安徽水芹(学名Oenanthe javanica)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水生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食用蔬菜。

水芹在安徽省广泛分布,尤其以铜陵、池州、宣城、安庆、芜湖、马鞍山等地为主要产区。

安徽水芹以其肉质鲜嫩、口感清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喜爱。

一、安徽水芹的发展现状安徽水芹具有较长的种植历史,在当地农民中得到了广泛的栽培和利用。

安徽水芹的主要生产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适应性强:安徽水芹适应性广,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都能进行种植。

2. 产量丰富:安徽水芹的生长期短,生长速度快,能够在一个生长季节内进行多次丰收,因此在单位面积上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

3. 品质优良:安徽水芹的肉质鲜美,口感清脆,所含的营养物质丰富,因此备受市场青睐。

目前,安徽水芹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不断增长,而且出口量也在逐年增加。

安徽水芹的发展前景乐观,但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产地标准化、产地品牌建设、科学种植技术的推广等方面的工作还需要加强。

二、安徽水芹的栽培技术安徽水芹的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安徽水芹的栽培技术要点:1. 地块选择和土壤处理安徽水芹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低,但最好选择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土壤,不耐水涝和积水。

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深翻和翻耕,施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并进行中耕,在种植前3-5天进行整地,使土壤松软。

2. 品种选择安徽水芹的主要品种有不同的生长周期和适应环境,根据生产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当的品种进行种植。

3. 播种和管理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或秋季,春季播种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初,秋季播种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初。

播种方法可以选择直播或育苗后移植,播种深度一般为1-2厘米。

播种后要勤浇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4. 施肥和灌溉安徽水芹是一种喜肥作物,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量的追肥。

一般可以选用腐熟的有机肥和化肥进行施用,每次施肥时要留意避开植株的叶面。

马鞍山地区水生植物的现状及其园林应用探讨

马鞍山地区水生植物的现状及其园林应用探讨

亲缘 相对较远 ,在许 多科 中只有一个属 的少数种 是水
水生植物群落 为亲水水禽 、 昆虫和其他野生动 物
生 的。地理组成 表 明,本地 水生植物 以世 界分布属为 提 供食物来源和 栖息地 。水 生植物和非 生物物质 的相
主 ,热带和温 带成分不分 上下 ,基本反 映了安徽热 带 互 作 用 和 循 环 , 使 水 成 为 一 个 活 的水 生 生 态 环 境 , 水
1.1 生态 功 能
藻、石龙尾等 。
水生 植物 是 生态 系 统物 质循 环 和 能量 转换 的枢
2.2 浮 水植 物
纽 之 一 。它 们 的 主 要 功 能 为 水 生 动 物 提 供 良好 的栖 息
有 些 浮 水 植 物 的 根 较 短 ,长 不 到 基 底 去 ,其 体 内
地 。水生植物 进行光合 作用 时 ,能 吸收环境 中的二氧 多 贮 藏 有 较 多 的 气 体 , 使 叶 片 或 植 物 体 能 平 稳 地 漂 浮
城市河道 水生植物 的种 植应根据河道 的 自然属性
壤 的 结 构 和 性 能 。此 外 , 水 生 地 被 植 物 种 植 在 水 与 陆 和水流特 性 ,选择 不怕水淹 、不 怕水冲生命 力强的植
— - 232 —·
现代物业
M odern Property M anagement
物 品种 。 3.2 湖 泊绿 化 湖 中绿化 植物 如 金 鱼草 、湖 面浮 叶植 物 如 水百
2.1 沉 水 植物
蕉 等 是 具 有 较 高 观 赏 价 值 的 水 生 植 物 。
植 物 体 完 全 沉 浸 在 水 面 以下 生 长 , 大 多 数 沉 水 植
物 的根会生长 于泥土 中,而 有少部分 的沉 水植物是 属

水生植物实地调研报告

水生植物实地调研报告

水生植物实地调研报告水生植物实地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实地调研的目的是对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特征以及其在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方面的应用进行深入了解。

水生植物是指能够在水中生活并繁衍的植物。

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水质净化和保持水体生态平衡的作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水生植物的生态特征,并探索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潜力。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 调研内容:(1)水生植物的生态特征和形态特点。

(2)水生植物的生境需求和适应能力。

(3)水生植物对水质的影响及水质净化机制。

(4)水生植物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2. 调研方法:(1)图书资料查询:通过查阅相关图书资料,了解水生植物的生态特征和形态特点,以及应用案例。

(2)实地调查:选择一处具有水生植物群落的湖泊作为实地调研点,观察和记录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征。

(3)专家访谈: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水生植物的生态特征和应用进行访谈,获取专业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水生植物的生态特征和形态特点:水生植物具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特征,如根系发达、叶片通常浮在水面上或悬浮于水中、具有空气通道等。

其生长形态多样,有的呈现竖直生长的形态,如芦苇;有的呈现漂浮的形态,如荷花;还有的生长于水中,如水藻。

2. 水生植物的生境需求和适应能力:水生植物对生境的要求较为严格,需要适宜的水质、水深和光照条件。

它们能够适应水体中的低氧、高湿、强光等环境,具有良好的抗逆性。

3. 水生植物对水质的影响及水质净化机制:水生植物通过吸收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盐,减少水中的营养物负荷和浑浊度,从而改善水质。

同时,水生植物的生长也能提供生物附着体,增加水体生物多样性。

4. 水生植物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案例:水生植物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

可以通过建设人工湖泊、湿地公园等水生植物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态条件;同时,水生植物也能为城市增添独特的景观魅力。

新安江干流安徽段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探析

新安江干流安徽段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探析

新安江干流安徽段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探析新安江干流安徽段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支流,河流干流总长约320公里,流经安徽省13个县市。

安徽段的新安江干流湿地资源丰富,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新安江干流安徽段的湿地资源丰富。

据调查统计,新安江干流安徽段湿地总面积达到约6700公顷,分布于河道两岸及其附近的湖泊、洼地、滩涂等地形中。

湿地类型涵盖了沼泽湿地、河口湿地、滩涂湿地等多种类型,种类繁多、生态多样,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栖息着大量的湿地植物、水生动物和候鸟等,是珍稀濒危物种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地。

新安江干流安徽段的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湿地是地球生命维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水文调节、水质净化、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重要生态功能。

新安江干流安徽段的湿地,能够有效地减轻洪水灾害,吸收和储存大量的降水,缓解降水对河流的冲击,起到了重要的水文调节的作用。

湿地还能够净化水质,通过湿地植物的吸收和沉积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提高水质质量。

湿地还能够保持土壤的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

湿地的植被还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安江干流安徽段湿地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减少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湿地被围垦用于农田和城市建设,导致湿地面积减少。

水污染、堆积物的排放以及人类活动带来的垃圾等导致湿地生态环境的恶化。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湿地生物的繁衍和栖息,加速了湿地的退化。

保护新安江干流安徽段的湿地资源势在必行。

应加强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的法律制度,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和惩处。

还要加强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应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恢复和重建受损湿地,提高湿地的生境质量。

要加强湿地监测和保护管理工作,加强对湿地的巡查和监管,及时发现湿地破坏和污染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新安江干流安徽段的湿地资源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但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减少的问题。

安徽湿地植物多样性所面临的问题

安徽湿地植物多样性所面临的问题

安徽湿地植物的多样性所面临的问题——以安徽升金湖湿地为例摘要:安徽湿地资源丰富,以升金湖湿地为例,它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蕴含了丰富的生物资源。

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湿地生态功能正受到影响和威胁。

本文通过分析升金湖湿地的自然资源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对安徽湿地植物的多样性看法与保护措施。

关键词:湿地、湿地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湿地是地球上介于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系统,为水生、陆生生态系统界面相互延伸扩展的重叠空间区域。

曾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物种的基因库,与海洋和森林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

不仅向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产资源和多种环境调节功能,而且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水源地的保护和水体生态修复。

【此段参考文献(1)】一、湿地植物资源1、1湿地植物湿地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湿地植物的生态特征综合反映了湿地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和功能特性。

目前,在湿地研究中,对植物的研究是一个重点。

通过对湿地植物的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分析,能够更好地认识植物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和响应状况,从而加深对生态系统耐性与弹性的认识 。

然而,现今关于湿地中植物的研究多集中于植物的净化作用上和对于湿地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研究.而对植物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对于湿地的构建与长期运行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生物多样性是世界的自然财富,地球的生存依赖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湿地植物的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与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是当前生态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

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对湿地植物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显得更为重要。

在湿地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中,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建设者,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地、食物等资源,而且在自然湿地恢复和人工湿地建设中,植物的调控往往更重要,所以湿地植物的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不可低估。

池州市水系贯通工程水生植物调查与应用

池州市水系贯通工程水生植物调查与应用

池州市水系贯通工程水生植物调查与应用摘要以水系贯通工程为切入点,阐述了水生植物与生态环境、园林景观之间的关系。

根据池州市水生植物资源调查结果,分析了主城区水生植物园林景观应用价值,并对水系贯通工程中水生植物的应用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与意见,指出了水生植物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系贯通工程;水生植物;生态环境;园林景观;应用;安徽池州池州天赋灵润,山环水绕,自古有诗云:“山离南郭两三里,景胜西湖六七分”。

主城区山体逶迤,水系发达,最著名的要数平天湖、南湖、清溪河三大水系。

将池州市主城区的三大水系贯通是恢复自然生态、营造良好宜居环境的需要,是提升、挖掘和保护丰厚人文积淀的需要,同时也是构建“山水园林城市”景观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水生植物是园林水景的重要素材,同时也是保持水体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因素。

池州市在水系贯通工程的建设中十分重视水生植物的应用。

1池州市水系贯通工程概况池州市水系贯通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征地拆迁、河道开挖、桥梁建设、园林绿化景观营造等具体工程,需要较长时间地不断建设与完善。

池州市水系贯通工程总结概括为“3538”工程,即贯通平天湖、南湖、清溪河三大水系,整合搏浪平湖、绣春夜月、激情活力、东方巴黎、清溪塔影五大景区,建设齐山峡谷、体育会展中心、清溪船闸三大节点,改建万罗山路桥、寄隐路桥、齐山大道桥、长江南路桥、天堂湖西路桥、沿河路桥、平天湖堤桥、清溪大道桥八大桥梁。

对清溪河、南湖等水体进行综合整治,促进水体流动,增强自净能力,恢复南湖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构建环绕平天湖—南湖—清溪河的水上观光航线,将池州优美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串联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2水生植物与生态环境、园林景观之间的关系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或潮湿土壤中的植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既有观花植物又有观叶植物[1-2]。

我国水系众多,水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仅高等水生植物就有300多种。

安徽省水生蔬菜栽培现状与发展对策

安徽省水生蔬菜栽培现状与发展对策
s u r e a n d s u g g e s t i o n .
水生蔬菜即生长在淡水中 , 可供食用的一类蔬菜 , 大 多原产我国。我 国目前栽培的有莲藕 、 茭 白、 荸荠 、 慈姑 、 菱、 芡实 、 水芹 、 莼菜 、 蒲菜、 水芋 、 水蕹菜、 豆瓣菜等 , 除豆瓣
菜外 , 上述 其 他 水 生 蔬 菜在 我 国的 栽 培历 史 均 有 1 0 0 0 a 以上 。水生 蔬菜 主要 利 用浅 水水 面 和低 洼湿 地 进行 生产 栽培 , 也 可利 用 粮 田灌 水 栽 培 。多 数 水 生蔬 菜 可 在淡 季 上市 , 部 分 水 生 蔬菜 还 可 加 工 出 口 , 对促 进农 民增 收 、 缓
中图分 类 号 ¥ 6 3 文 献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7 — 7 7 3 1 ( 2 0 1 4 ) 0 3 - 0 4 - 5 5 — 0 2
Th e P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a n d Ex i s t i ng Pr o b l e ms o f Aq u a t i c Ve g e t a bl e Cu l t i v a t i o n i n An h u i Pr o v i n c e
Qi n Ya n me i e t a 1 .
( An h u i Ac a d e m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 H o r t i c u l t u r a l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He f e i 2 3 0 0 3 l , C h i n a )
i n g i n d i g e n o u s v a r i e t i e s ,e x p a n d i n g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a d v a n t a g e s a n d f a mo u s l o c a l a q u a t i c v e g e t a b l e, s u p — p o r t i n g l e a d i n g e n t e r p r i s e s a n d b u i l d i n g a mo d e r n c i r c u l a t i o n s y s t e m i n c l u d i n g c o l d c h a i n s t o r a g e a n d p o s t —

安徽省水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对策_

安徽省水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对策_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安徽省地处华东腹地,淮河、长江横贯省境,将全省划分为两大流域和淮北、江淮、江南三大区域。

长江、淮河流域占全省总面积(13.96万km 2)的95%,省境南部为新安江流域,面积6500km 2。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气候条件,致使安徽这方沃土水旱灾害频繁。

多年来,在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大了依法治水力度,逐步健全了水资源管理机构[1-4]。

特别是1988年以来,为了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保护好水资源,根据中央的法律法规,先后制定了《安徽省实施〈水法〉办法》《安徽省实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全面实施了取水许可制度,将水资源的宏观控制与分配方案落实到用水单位,使合理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有机地结合。

为了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加之近年来我国水灾频繁发生,暴露出我国水利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年以中发〔2011〕1号文件形式,明确提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其中明确要求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等建设。

1水资源现状安徽省处于南北过渡带和海陆过渡带叠加地区,长江、淮河横跨该省,河流、湖泊众多,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是典型的孕灾地区和水资源紧缺的省份。

因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旱涝灾害、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水利设施薄弱等影响严重;加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加快发展,很多部门盲目乐观,大肆胡乱开采水资源,随意浪费水资源;而群众大多不知珍惜水资源,浪费严重。

另外,用水效率和效益不高,农业用水定额偏高、灌溉水利用率低,许多工业企业存在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取用水量大、重复利用率低,城市节水意识不强、节水设施和管理落后等问题。

2对策2.1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加强规范用水制度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用于提高耕地除涝标准,以及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农村水环境、治理生活污水,使之循环高效利用等。

安徽省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安徽省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安徽省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摘要通过对水资源定义及其特征的分析比较,针对安徽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措施和方法,并初步提出解决干旱缺水问题和洪水处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保护;安徽省在人们的观念中,水一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和其他各项新兴产业的兴起,水资源逐渐匮乏,人们日益感觉到水的重要性,对水的保护和研究力度也逐渐加强。

这是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所带来思想观念的变迁。

1 水资源概述水资源的定义由来已久,美国地质调查局于1894年采用“水资源”概念设立了水资源处,此后各国研究者都从各自特定的学科领域出发,试图对“水资源”做出全面科学的定义,但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规定。

我国对水资源概念最集中的一次学术讨论开始于1991年,由《水科学进展》组织的。

来自水利学、水文学、水文地质学和地理学领域的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水资源观点。

这些水资源观点包含:一是水资源应为自然资源的分支;二是降水是一切人类水资源的源头;三是在评价时必须对水资源实施更加严格的限定[1-2]。

目前引用最广泛的是由《英国大百科全书》给出的定义:水资源是自然界任何形态的水,包括气态水、液态水和固态水。

另一个引用比较多的定义是:水资源应指可供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质量,并适合某地需求而长期供应的水源,这个定义是由20世纪7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建议的。

《中国大百科全书》(气·海·水卷)中水资源定义为:一般指每年可更新的水量资源——对人类最有实用意义的水量资源,是陆地上每年可以更新的降水量、江河径流量或浅层地下水的淡水量[3-4]。

现行法对水资源的规定可见新《水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

”2 安徽水资源特点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年均温、平均日照时数、无霜期分别为14~17 ℃、1 800~2 500 h、200~250 d。

安徽省水生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安徽省水生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安徽省水生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分析陈明林;刘玲玲;张小平【期刊名称】《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4(010)002【摘要】本文研究了安徽省水生高等植物资源的种类、生境、组成特点、经济价值及植被概况,结果表明本省有水生高等植物44科、72属、138种,其中单子叶植物占优势,分别占科、属、种的40.9%、50.0%、54.4%.各科亲缘关系较远,并且许多科仅有一属的少数种为水生的.其地理成分表明,本地水生种子植物以世界分布属为主,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几乎各占一半,基本反映安徽省具有热带和温带的双重性质.水生植被以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群落,苦草(Vallisineria spiralis)群落,紫萍(Spirodela polyrrhiza)、浮萍(Lemna minor)群落,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槐叶苹(Salvinia natans)群落,莲(Nelumbo nucifera)群落为主.【总页数】3页(P99-101)【作者】陈明林;刘玲玲;张小平【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云南西双版纳植物园,云南,671000;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相关文献】1.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J], 陆春华2.安徽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国土资源厅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省国家税务局安徽省地方税务局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安徽省总工会转发国家经贸委等八部门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实施办法的通知 [J], ;3.安徽省体育产业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J], 丁俊生;姜同仁4.颍州西湖湿地风景区水生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J], 姚侠妹;偶春;谭利娟5.安徽省医学类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调查与分析 [J], 袁梦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安江干流安徽段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探析

新安江干流安徽段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探析

新安江干流安徽段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探析新安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其干流安徽段是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属性。

然而,该地区的湿地资源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湿地面积逐年缩小、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淤泥物质的过度堆积等,给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该地区的湿地资源现状以及保护对策。

一、湿地资源现状1.面积与分布据调查,新安江干流安徽段的湿地面积约为4000余公顷,其分布比较广泛,涵盖了六安、亳州、阜阳等多个市州。

其中,黄梅湖湿地是该地区最大的湿地之一,其面积约为1200余公顷,分布在阜阳市颍州区和阜南县之间。

2.生态环境该地区的湿地生态环境非常脆弱,长期以来受到了人类活动的破坏和干扰。

由于湿地被过度开垦、过度捕捞和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极大的威胁,湿地面积逐年缩小,湿地植被受到破坏,动物数量下降。

3.淤泥物质由于该地区的上游地区存在大规模的泥沙淤积,导致下游湿地淤泥物质过多,影响了湿地的生态平衡和生态功能。

这也给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二、湿地保护措施探析1. 提升公共环保意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可以帮助减轻湿地资源的压力。

通过开展针对公众的宣传活动和教育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湿地生态价值和功能,形成保护湿地的共识。

2. 强化湿地保护管理建立健全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加强湿地监测、评估和管理。

落实严格的法律法规,增加湿地保护力度,保证湿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科学合理地利用湿地对于湿地资源的利用方式,需要探索科学、可持续的模式,解决人类和湿地之间的利益冲突,实现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4. 加强水质治理加强新安江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工作,减少污染源。

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减少对新安江干流的影响。

三、结论新安江干流安徽段的湿地资源是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之一,然而其面临的问题也很明显。

安徽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动态分析:2005—2013

安徽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动态分析:2005—2013
标 和方 法 。② 但 该 模 型并 未 将 生 态 系统 提供 资源 、 消解 废 弃 物 的能 力 考虑 完 全 , 忽 略 了水
资 源所 发挥 的社 会 生活 、 生产 以及 维持 生 态环 境 的功 能 。然 而 , 水 资源 在人 类 的生 活 生产
中至关重要 , 水资源 的不足 以及 不合理利用 将严重影响该地 区社会 经济 以及环境 的发 展 。因此 , 提出水资源生态足迹 , 在生态环境 系统 的可持续发展评价 中 , 变得不 可或缺 。

7 9 —
《 南京林业 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
2 0 1 5 年第 1 期
水 资源 消 费量 的异 质性 。 因此 , 在具 体 运 用 中 , 需 要 结合 区域 情 况进 行 具 体 分析 , 本 文 以
安徽省为例 , 在生态足迹理论的基础上 , 建立水 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模 型 , 对安徽省水资源
生态 足迹进行核算 , 以此评价安徽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 , 为全省水资源管理提供参
考依 据 。
本 文 以安徽 省 为 研究 对 象 , 研究安徽省 2 0 0 5 -2 0 1 3 年 水 资源 生 态 足迹 和 生态 承 载 力
的变动趋势 。有关水资源总量 、 水资源消耗量等数据来源于《 安徽省水资源公报》 , 常住人
主要存 有 两 种 途 径 : 即水 资 源生 态 足 迹 (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e c o l o g i c a l f o o t p r i n t ) 和水 足 迹 ( w a t e r
安 徽 省 水 资 源 生 态 足 迹 动 态 分 析:
2 0 0 5 2 01 3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泽 在 华东 地 区 也 极 为 罕 见 。据 报 道 , 徽 省 水 域 、 地 面 积 约 为 1 O 安 湿 1 0平 方 公 里 , 全 省 的 8 [ 。 占 1 ]
安 徽 省 属 季 风 气 候 , 有 明 显 的 过 渡 特 征 , 平 均 气 温 多 数 在 ( 4 1 )。 左 右 , 均 年 降 水 量 在 并 年 1— 6 C 平
南 亚 、 度 东 部 和 中 南 美 洲 , 、 叶 苹 、 江 红 都 广 布 全 球 。苔 藓 类 更 少 , 有 叉 钱 苔 ( c i f i n ) 印 苹 槐 满 只 Ric l t s 、 a u a
浮 苔 ( c ic r u ) 柔 枝 水 藓 ( o t ai h p od s 三 种 , 是 世 界 广 布 种 , 中 浮 苔 常 与 紫 萍 混 生 。 Rico a p s 、 F n i l y n ie ) n s 都 其 种 类 组 成 中 , 有 一 属 为 水 生 的 科 较 多 , 金 鱼 藻 科 、 马 齿 科 、 蒲 科 、 三 棱 科 、 果 藻 科 、 麦 冬 仅 如 水 香 黑 角 水 科 、 蔺 科 等 。 藓 与 蕨 类 水 生 植 物 的 每一 属 都 分 属 一 科 。 有 一 些 科仅 有 少 数 种 为 水 生 , 胡 麻 科 、 花 苔 还 如 毛
主 , 带成 分 与温 带成 分 几乎 各 占一半 , 本反 映安 徽 省具有 热带 和温 带 的双重 性质 。水 生 植被 以 竹叶 眼 子菜 热 基
( oa g tn m l a u ) 落 , 草 ( l iei s i l ) 落 , 萍 ( p o e o r i ) 浮萍 ( e a n r Pt mo eo a i s 群 an 苦 Va i n r p a s 群 l s a ri 紫 S i d l pl r z 、 r a y h a L mn o ) mi 群 落 , 江红 ( z l b i t 、 叶苹 ( a ii n t s 群落 , ( e mb u i r ) 满 A ol i r aa 槐 am c ) S l na aa ) v n 莲 N l on c ea 群落 为主 。 u f 关 键词 : 安徽 省 ; 生植 物 ; 点 I 水 特 保护
计 [ ]安 徽 省 有 水 生 高 等 植 物 4 2 , 。 4科 、2属 、 3 7 1 8种 ( 1 。 表 )
· 收稿 日期 :0 3 O 7 2 0 —1 一2 ” 基 金项 目: 安徽 师 范大 学校 青 年基 金 (0 2 QN4) 安徽 省 教育 厅 自然 科学 研 究基 金 (0 4j7 )安 徽 省重要 生物 资源 开 发与 2 0X 7I 20 k18 I 利用 研 究重点 实验 室基 金 。20 04年安徽 省高 等学 校青年 教师 科研 资助 项 目(0 4 14 。 2 0j 2 ) g “· 作者 简介 : 明林 (9 2 , , 徽枞 阳人 , 陈 17 一) 男 安 安徽师 范大 学生命 科学 学院 讲师 , 主要研 究植物 学 。
野 菱 ( a ama i wiz ) 菱 ( a ajp nc ) 。蕨 类 植 物 只 有 6种 , 苹 ( aslaq a r oi) 槐 Trp xmo ci 、 Tr p o i 等 i a a 以 M ri u d i l 、 e f a 叶 苹 ( avnan tn ) 满 江 红 ( ol i r aa 为 主 , 中 华 水 韭 只 分 布 于 日本 与 我 国 长 江 以 南 地 区 , s lii a a s 、 Az l a mb i t ) c 除 其 余 5种 都 是 世 界 广 布 种 , 中 水 蕨 广 布 热 带 和 亚 热 带 , 梗 水 蕨 ( e ao trspe iod s 分 布 于 东 其 粗 C rt pe i trd ie )
( 5 - 1 0 )mm 之 间 。 各 水 域 的 平 均 日照 在 ( 8 0 2 0 ) 时 之 间 。 70 70 10- 50小
水 域 或 湿 地 土 壤 以水 稻 土 为 主 , 分 布 于 沿 湖 、 江 平 原 和 圩 畈 区 内 。由于 在 长 期 耕 作 过 程 中或 受 常 沿 季 节 性 淹 水 以 及 长 期 还 原 淋 溶 与 氧 化 淀 积 的 作 用 , 成 了 自上 而 下 的 耕 作 层 、 底 层 、 积 层 、 原 淀 形 犁 淀 还 积 层 、 育 层 的 剖 面 结 构 , 质 地 和 酸 碱 度 因 自然 条 件 的 不 同和 耕 作 时 间 的 长 短 及 耕 作 措 施 的 不 同 而 潜 其
维普资讯
·1 0· 0
安 庆 师范 学 院学报 ( 自然 科学 版 ) 表 1 安徽 省 水生 高等 植物 种类 统 计
其 中 属 国 家 三 级 保 护 的 有 中 华 水 韭 (s ee ie ss Io tssn n i)一 种 , 安 徽 省 重 点 保 护 的 有 莼 菜 ( rs na 属 B a e i s h e ei 、 蕨 ( e ao trst aitod s 、 ( lmb u i r ) 野 菱 ( a aics ) 种 。表 1可 c r b r) 水 G r tp e i h l r ie ) 莲 Neu on cf a 、 c e Tr p ia 四 n
中图分类 号 : 4 Q9 8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号 :0 7 20 20 )2 O9 3 1 0 —46 (04 O 一O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
1 水 域 或 湿 地 生 境 .
安 徽 省 水 系 发 达 , 跨 长 江 河 、 安 江 三 大 流 域 , 南 长 江 两 侧 有 皖 河 、 浦 河 、 弋 江 、 阳 地 淮 新 皖 秋 青 水 河 、 河 等较大 一级支流 1 滁 9个 , 河 皖 境 两 岸 有 史 河 、 河 、 淝 河 、 河 、 河 等 许 多 一 级 支 流 。 境 内 淮 淠 西 浍 涡
茛 科 等 。 因 此 , 成 水 生 植 物 的种 类 既 简单 , 此 亲缘 关 系 又 较 远 。 组 彼
3 地 理 成 分 分 析 及 植 被 特 点 . -
按 吴 征 镒 教 授 方 法 可 将 安 徽 省 水 生 高 等 植 物 划 分 为 1 1个 地 理 分 布 区 ( 2 , 明 安 徽 水 生 植 表 )表 物 地 理 成分 与世 界 各地 联系 广泛 , 以世 界分 布属 为主 , 2 并 有 8属 。 如 菹 草 属 ( o a g t n 、 菜 属 P tmo e o ) 莼 ( r s na 、 莲 属 ( mp a a 、 尾 藻 属 ( y ip y lm) 芦 苇 属 ( h a mi s 、 萍 属 ( mn ) 。 B a e i) 睡 Ny h e ) 狐 M r hl o u 、 P rg t ) 浮 e Le a 等 世 界 分 布 种 如 芦 苇 ( h a mi sc mmu i) 分 布 最 广 的 被 子 植 物 , 了 南 美 洲 亚 马 逊 地 区 , 乎 世 界 P rg t o e ns 是 除 几 各 地 都 有 分 布 。 菹 草 广 泛 分 布 到 旧 大 陆 热 带 至 温 带 , 美 洲 不 产 。 水 烛 ( y h n u t oi) 布 到 欧 唯 T p aa g si l 分 f a 洲 、 美 , 大 利 亚 及 亚 洲 北 部 。 其 它 世 界 广 布 的 植 物 还 有 金 鱼 藻 ( eao h l m e ru ) 莎 草 北 澳 C r tp yl d me s m 、 u
维普资讯
2004年 5月 第l O卷 第 2期
安 庆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 学版)
J u n l fA qn e c e sCol g ( a ua ce c ) o r a o n i T a h r l e N tr l in e g e S
壤 土 、 土 、 砾 等 。这 些 地 理 环 境 与 水 热 条 件 的 多变 , 安徽 水 生 植 物 资 源 的 生 长 奠 定 了 基础 。 粘 石 为
2 .种 类 组 成 及 其 特 点
安 徽 水 域 辽 阔 , 地 生 境 多 样 , 水 生 植 物 生 长 提 供 了 便 利 场 所 。 经 采 集 的 标 本 与 文 献 资 料 统 湿 为
Ma y.2004
Vo . O No. I1 2
安徽 省水 生植物资源 的调 查与分析
陈 明林 ,刘 玲 玲 。 ,张 小 平
( 1安徽 师范 大学 生命科 学 学院 , 安徽 芜湖 2 1 0 l 4 0 0 2云南 西双 版 纳植 物 园, 云 南 6 1 0 ) 7 0 0
看 出 , 徽 水 生 植 物 资 源 以 单 子 叶 植 物 种 类 占 优 势 , 别 占 科 、 、 的 4 . 、 0 0 、 4 4 , 见 的 安 分 属 种 09 5 . 5 . 常 有 竹 叶 眼 子 菜 、 子 菜 ( oa g tn dsicu ) 菹 草 ( oa g t n cip s 、 草 ( l sn ra s i 眼 P tmo eo it t s 、 n P tmo eo rs u ) 苦 Val i ei p- i r l ) 水 鳖 ( d o h r u i) 浮 萍 等 。 双 子 叶 植 物 相 对 较 少 , 要 为 莲 、 实 ( u y l e o ) 细 果 ai 、 s Hy r c a i d ba 、 s 主 芡 E r ae ̄r x 、
湖 泊 众 多 , 江 淮 之 间 拥 有 最 大 的 湖 泊 巢 湖 , 有 安 庆 地 区 的 泊 湖 、 昌 湖 、 小 湖 、 荡 湖 , 池 的 升 在 还 武 黄 白 贵 金 湖 , 城 的 南 漪 湖 , 城 的 石 塘 湖 等 。一 些 大 型 的 水 库 如 宿 松 的 钓 鱼 台 水 库 、 子 岭 水 库 等 。 另 外 , 宣 桐 佛 还 有 辽 阔 的 湿 地 , 淮 北 8 0 m 煤 矿 塌 陷 湿 地 在 全 国 极 为 典 型 , 山 徽 州 面 积 达 2 m 的 泥 炭 藓 沼 如 0 0h 的 黄 7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