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国际化的理论及实务.pptx
合集下载
第二章 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 国际企业管理原理与实务PPT课件

简陋的隧道
海地政府为了开采铜矿,招标挖掘一条勘探用的 隧道。
参加投标的美国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自动化设 备,并擅长于宽幅度掘进作业。
海地政府考虑,如果矿藏储量不丰,就不值得开 采,故只愿花最少量的费用,挖一条简陋的隧道
秘鲁的一家矿山设备企业,在委内瑞拉和厄瓜多 尔从事小型矿山的开发,结果秘鲁公司在竞争中 获胜。
该理论将产品的生命周期界定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 个阶段,三阶段实际上是产品区位转移的三段模式论, 即在母国生产并出口——转移到发达国家投资生产,母 国减少生产和出口——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生 产,母国停止生产,改为从海外进口。
(电脑) IBM-联想
3、内部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中间产品(包括知识、信息、技术、管理专长等) 市场是不完全的,由于存在这种市场缺陷,企业之间通过市场发 生的买卖关系就可能出现时滞和交易费用,不能保证企业获利。
陈天桥持有公司60%股份,登上中国 首富榜。
盛大发展
2001年9月 盛大正式进军在线游戏运营市场, 开启大型网络游戏《传奇》公开测试序幕;同 年11月,《传奇》正式上市,并迅速登上各软 件销售排行榜首。
2002年10月 盛大运营的《传奇》最高同时在 线人数突破60万人。
2003年3月 盛大与软银亚洲签订战略融资 4000万美元协议
具体来说,生产要素主要包括: 1.劳动力素质、技能、成本 2.自然资源的丰裕、质量、可得性及成本 3.可用于支持产业的资本数量与成本 4.国家知识来源与存量,如科学、技术、市场知识等 5.基础设施如通讯、交通、医疗等的数量、质量及成本
(2)需求条件
需求因素主要包括: 1.由各种细分市场反映的国内市场需求结构,购买者的复杂
2004年5月 盛大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成 功上市
国际化经营方式PPT课件

• 在确定是否进一步扩大海外经营前,奥德赛斯希
望归纳出可供选择的各种策略。首先,奥德赛斯 将通过扩大出口来建立海外市场,但是随着美国 劳动成本的增加,使得出口贸易方式的竞争优势 大减,于是奥德赛斯便开始尝试许可使用的进入 方式,最后发展合资、独资的进入方式。奥德赛 斯正是通过对这几种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正确选 择,使得自己的国际市场地位提高,市场份额日 益增加,发展前景越来越好。
.
14
• 许可证贸易也称授权经营,是企业在规定的期限
内将自己的无形资产(专利、技术秘诀、商标等) 通过契约转让给海外法人,以换取授权费和其他 补偿。其中,出让无形资产的一方称为许可方或 授权方(Licensor),而接受无形资产的一方称 为受让方或受权方(Licensee)。
• 比如在军用飞机和其他系列武器生产中。或者在
.
16
许可证贸易的优缺点
许可证贸易的优点在于:
• 第一,不必耗费大量投资即可从现有的产
品或技术中获利,这一点颇为那些缺少资 金和管理资源的小公司所青睐。
• 第二,是克服国外市场障碍的有力武器。
将签订技术转让的许可证协议作为进入外 国市场的交换条件,可以使诸如政界和工 业界压力、偏重国产品牌的销售体制、关 税壁垒等障碍自行瓦解。
.
25
• 合同安排的形式之所以得以发展是因为从
输出方的角度可以不承担太多的风险,通 过提供与股权无直接联系的服务.以取得 可观的收入并继续保持一定的控制,而从 输入方来讲,他们并不想全回依赖对方, 而是通过合同的形式从某些方面利用对方 的优势。
.
26
分包的优缺点
分包的优点在于:
• 第一,精悍主业。可使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
内市场萎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望归纳出可供选择的各种策略。首先,奥德赛斯 将通过扩大出口来建立海外市场,但是随着美国 劳动成本的增加,使得出口贸易方式的竞争优势 大减,于是奥德赛斯便开始尝试许可使用的进入 方式,最后发展合资、独资的进入方式。奥德赛 斯正是通过对这几种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正确选 择,使得自己的国际市场地位提高,市场份额日 益增加,发展前景越来越好。
.
14
• 许可证贸易也称授权经营,是企业在规定的期限
内将自己的无形资产(专利、技术秘诀、商标等) 通过契约转让给海外法人,以换取授权费和其他 补偿。其中,出让无形资产的一方称为许可方或 授权方(Licensor),而接受无形资产的一方称 为受让方或受权方(Licensee)。
• 比如在军用飞机和其他系列武器生产中。或者在
.
16
许可证贸易的优缺点
许可证贸易的优点在于:
• 第一,不必耗费大量投资即可从现有的产
品或技术中获利,这一点颇为那些缺少资 金和管理资源的小公司所青睐。
• 第二,是克服国外市场障碍的有力武器。
将签订技术转让的许可证协议作为进入外 国市场的交换条件,可以使诸如政界和工 业界压力、偏重国产品牌的销售体制、关 税壁垒等障碍自行瓦解。
.
25
• 合同安排的形式之所以得以发展是因为从
输出方的角度可以不承担太多的风险,通 过提供与股权无直接联系的服务.以取得 可观的收入并继续保持一定的控制,而从 输入方来讲,他们并不想全回依赖对方, 而是通过合同的形式从某些方面利用对方 的优势。
.
26
分包的优缺点
分包的优点在于:
• 第一,精悍主业。可使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
内市场萎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服务业的国际化经营.pptx

❖ 3.服务业跨国并购活动频繁,成为服务业对外 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 4.服务业国际化带动技术扩散,成为新技术重 要的促进者。
❖ 5.服务业国际化成为全球产业与市场整合的黏 合剂。
❖ 三、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动因 ❖ 1.生产性服务和消费性服务需求的拉动。 ❖ 2.服务供给的推动效应/技术进步和分工的挤出
效应。 ❖ 3.服务业的竞争。 ❖ 4.进入壁垒降低(标准化成本、全球范围优势)
和服务贸易自由化。 ❖ 5.赢得信赖以及全球学习。
❖ 四、服务业国际化的经营方式 ❖ 1、进入模式的种类 ❖ 所谓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是指使企业的产品、技
术、人力资源、管理或其他资源进入某一特定国 家的制度安排。 ❖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有三种: ❖ 产品输往国外销售,即出口; ❖ 对外直接投资(FDI),包括设立独资、合资 和合作企业; ❖ 契约进入,即以国经际营市许场可的(进特入许经营)方式进入。
❖ (1)世界经济重心转向服务业 ❖ 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竞争力的水平;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口比例
高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
❖ 企业服务能力成为衡量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市场竞争的 重心由“技术和产品”向“应用和服务”转变,企业发展战略 由“产品导向”向“客户导向”转变。
美国
不包括银行 包括银行
1982
1982
2008
2141
服务业
690
823
附属企业总数
17123 18339
服务业母公司总数 4058
5119
服务业占总存量比 重(%)
14
19
❖ 4.服务业国际化带动技术扩散,成为新技术重 要的促进者。
❖ 5.服务业国际化成为全球产业与市场整合的黏 合剂。
❖ 三、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动因 ❖ 1.生产性服务和消费性服务需求的拉动。 ❖ 2.服务供给的推动效应/技术进步和分工的挤出
效应。 ❖ 3.服务业的竞争。 ❖ 4.进入壁垒降低(标准化成本、全球范围优势)
和服务贸易自由化。 ❖ 5.赢得信赖以及全球学习。
❖ 四、服务业国际化的经营方式 ❖ 1、进入模式的种类 ❖ 所谓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是指使企业的产品、技
术、人力资源、管理或其他资源进入某一特定国 家的制度安排。 ❖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有三种: ❖ 产品输往国外销售,即出口; ❖ 对外直接投资(FDI),包括设立独资、合资 和合作企业; ❖ 契约进入,即以国经际营市许场可的(进特入许经营)方式进入。
❖ (1)世界经济重心转向服务业 ❖ 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竞争力的水平;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口比例
高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
❖ 企业服务能力成为衡量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市场竞争的 重心由“技术和产品”向“应用和服务”转变,企业发展战略 由“产品导向”向“客户导向”转变。
美国
不包括银行 包括银行
1982
1982
2008
2141
服务业
690
823
附属企业总数
17123 18339
服务业母公司总数 4058
5119
服务业占总存量比 重(%)
14
19
国际化经营方式PPT课件

要和最常用的市场进入模式。作为一种最 基本的全球化战略,不仅为试探国际市场 行情的中小企业所广泛采用,对于大企业, 这一战略也是国际经营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全球化战略的 起点,为更深层次意义上的国际合作奠定 了基础。
.
8
商品贸易型战略的优缺点
其优点在于:
• 第一,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降低国
.
13
• 主要有许可证贸易、特许经营、分包三种
形式。许可证贸易最初只是各国垄断企业 为达成妥协而采取的方式,现在在高新技 术企业中也备受青睐。特许经营在西方颇 为流行,在餐饮等服务业领域得到了广泛 的推广和应用。由于生产的复杂性和竞争 的加剧,许多企业采取将特定生产承包给 专门公司,即分包的战略。
.
4
学习目标
• 了解国际市场进入的四种方式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企业的进入方式能做 出自己的评价。
• 熟悉对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有影响的因素。
.
5
• 第一节 国际市场的进入方式概述
一、商品贸易型进入方式 二、契约交易型进入方式 三、投资型进入方式 四、战略联盟进入方式
.
6
海外市场进入方式
内市场萎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 第二,通过将国内产品直销海外,企业可
保持对研究、设计和生产决策很高程度的 控制,这有利于保护关键性技术,并促进 产品快速更新换代。
• 第三,出口战略使企业能够保持国内生产
规模,继续利用国内生产资源。
.
9
主要缺点在于:
• 第一,企业必须对付外国市场的各种障碍,如关
税及各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等。
.
14
• 许可证贸易也称授权经营,是企业在规定的期限
.
8
商品贸易型战略的优缺点
其优点在于:
• 第一,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降低国
.
13
• 主要有许可证贸易、特许经营、分包三种
形式。许可证贸易最初只是各国垄断企业 为达成妥协而采取的方式,现在在高新技 术企业中也备受青睐。特许经营在西方颇 为流行,在餐饮等服务业领域得到了广泛 的推广和应用。由于生产的复杂性和竞争 的加剧,许多企业采取将特定生产承包给 专门公司,即分包的战略。
.
4
学习目标
• 了解国际市场进入的四种方式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企业的进入方式能做 出自己的评价。
• 熟悉对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有影响的因素。
.
5
• 第一节 国际市场的进入方式概述
一、商品贸易型进入方式 二、契约交易型进入方式 三、投资型进入方式 四、战略联盟进入方式
.
6
海外市场进入方式
内市场萎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 第二,通过将国内产品直销海外,企业可
保持对研究、设计和生产决策很高程度的 控制,这有利于保护关键性技术,并促进 产品快速更新换代。
• 第三,出口战略使企业能够保持国内生产
规模,继续利用国内生产资源。
.
9
主要缺点在于:
• 第一,企业必须对付外国市场的各种障碍,如关
税及各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等。
.
14
• 许可证贸易也称授权经营,是企业在规定的期限
经营国际化的理论与实务

空运:国际空港协会;国际民航组织 海运:联合国贸发组织船运公约 电讯:国际电讯联盟 贸易: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 货币:世界银行;世界金融组织;多国
投资保护组织 空气污染公约 海洋公约 月球公约
1、5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主要内容 1、5、1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两条道路(引进来?走出去?)
表1—2 外向型和内向型经营国际化的主要特征
• 正面效应:•在过去20年中,世界贸易总额:从2000增至63000亿美元
() 国际直接投资:从2110增至32000亿美元
•将国家、机构、企业和个人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将贸易
、
金融、技术和居民生活水平融为一体。改变人们的观念和
世界格局。
。 路漫漫其悠远
•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充分开拓,资金、技术高效率使用
1500——1840年 马车与航船平均每小时10英里
• 教材:《国际商务管理》 薛求知 刘子馨 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二版
参考教材:《International Business 》 [美] Michael R. Czinkota Iikka A. Ronkainen 著 Michael H. Moffett
路漫漫其悠远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4月第一版 《国际企业管理》 尹柳营 李 敏 编著
• 教学内容:
1、国际商务理论
2、国际商务环境
3、国际商务战略
4、国际商务经营
路漫漫其悠远
第1章 国际经营导论
第2章 国际经营基本理论
第3章 东道国经营环境
第4章 国际金融环境
第5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6章 国际经营战略管理
第7章 目标市场选择与市场进入方式
第8章 国际经营的组织设计与控制
投资保护组织 空气污染公约 海洋公约 月球公约
1、5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主要内容 1、5、1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两条道路(引进来?走出去?)
表1—2 外向型和内向型经营国际化的主要特征
• 正面效应:•在过去20年中,世界贸易总额:从2000增至63000亿美元
() 国际直接投资:从2110增至32000亿美元
•将国家、机构、企业和个人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将贸易
、
金融、技术和居民生活水平融为一体。改变人们的观念和
世界格局。
。 路漫漫其悠远
•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充分开拓,资金、技术高效率使用
1500——1840年 马车与航船平均每小时10英里
• 教材:《国际商务管理》 薛求知 刘子馨 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二版
参考教材:《International Business 》 [美] Michael R. Czinkota Iikka A. Ronkainen 著 Michael H. Moffett
路漫漫其悠远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4月第一版 《国际企业管理》 尹柳营 李 敏 编著
• 教学内容:
1、国际商务理论
2、国际商务环境
3、国际商务战略
4、国际商务经营
路漫漫其悠远
第1章 国际经营导论
第2章 国际经营基本理论
第3章 东道国经营环境
第4章 国际金融环境
第5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6章 国际经营战略管理
第7章 目标市场选择与市场进入方式
第8章 国际经营的组织设计与控制
第十二章 企业国际化经营《企业管理》PPT课件

的国家或地区生产,然后运往目标国家或地区,这就限制了劳动力
的出口:(一)非直接出口进入方式、(二)直接代理商或经销商、
(三)建立国外销售分店(或子公司)
二、合同进入方式
B
合同进入方式是一个国际化经营的企业与目标国家或地区的法
人之间在转让技术、工艺等方面订立长期的、自始至终的、非
投资性的合作合同:(一)许可证贸易、(二)特许经营、
生产和销售。 竞争。
界范围内以 这个特定的 部分进行竞 争。
特点,将 其经营活 动集中于 特定的国
策可以排 除许多国 际竞争者
家市场。 国家市场。
CHAPTER
FOUR
第四节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所谓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是指企业使其产品、技术、工艺、 管理及其他资源进入国外(国家或地区)市场的一种规范化的 部署方式。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企业进入国外市场仅有两条道 路:第一,在目标国家或地区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生产产品并向 目标国家或地区出口。第二,向目标国家或地区输送技术、资 金、工艺,直接或者采用联合方式运用当地的资源(特别是劳 动力资源)生产产品并在当地销售。
CHAPTER
12
第十二章 企业国际
化经营
CHAPTER
ONE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原因 及特点
一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原因
一般来说,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有两个目的:一是获利;二是 求稳定。就获利来说,国际化经营可使企业获得满足国外市场 对本企业产品或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的机会,扩大本企业产品 的销售范围,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此外,对企业产品或服务 的新需求可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起到稳定的作用,而不至于受国 内市场周期性变化的影响。企业走向国际化经营具体原因包括:
第九章 国际化经营战略ppt课件

• 一些国家,急于要在国内建立新的生产工厂和创造工作机会, 往往会以如下一些形式帮助外国公司:补贴、市场进入优惠, 以及技术帮助等。
09.07.2020
--
11
(四) 多国竞争和全球竞争
• 行业之间的国际竞争方式之间存在着一些 重大的差别。一个极端是多国竞争,另一 个极端是全球竞争。
09.07.2020
第九章 国际化经营战略
09.07.2020
--
1
第一节 国际化经营的概述
09.07.2020
--
2
一、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含义
• 含义:根据变动的国际环境拟订的行动方 针,为求得企业在国际环境中长期生存和 发展所作的长远的总体谋划。
• 注意: 1、确定企业的经营领域, 2、找出差别优势, 3、指出步骤和时间, 4、期望取得的目标成果。
09.07.2020
--
17
国际本土战略的优势与不足
• 国际本土战略可以将公司的战略策略与各国家的 环境相匹配。
• 国际本土战略是在不同的国家市场上采取不同的 战略,因而增加了整个公司的不确定性。另外, 此战略很难跨越国家边境,利用和转移公司的资 源,不利于实现规模效应及降低成本,同时不会 促进建立统一的竞争优势。
09.07.2020
--
3
二、国际化经营的动因分析
• 1、为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寻找新的顾客,提高销售 收入和利润,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诱人的高增 长率的途径。
• 2、 降低成本,有利于竞争--很多公司在更多的国 家进行产品或服务的销售,其原因在于他们自己 国内的市场上销量不足以大到充分实现公司规模 制造的经济性。
一、贸易出口: 间接出口 直接出口 补偿贸易 合同进入
二、许可证贸易
09.07.2020
--
11
(四) 多国竞争和全球竞争
• 行业之间的国际竞争方式之间存在着一些 重大的差别。一个极端是多国竞争,另一 个极端是全球竞争。
09.07.2020
第九章 国际化经营战略
09.07.2020
--
1
第一节 国际化经营的概述
09.07.2020
--
2
一、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含义
• 含义:根据变动的国际环境拟订的行动方 针,为求得企业在国际环境中长期生存和 发展所作的长远的总体谋划。
• 注意: 1、确定企业的经营领域, 2、找出差别优势, 3、指出步骤和时间, 4、期望取得的目标成果。
09.07.2020
--
17
国际本土战略的优势与不足
• 国际本土战略可以将公司的战略策略与各国家的 环境相匹配。
• 国际本土战略是在不同的国家市场上采取不同的 战略,因而增加了整个公司的不确定性。另外, 此战略很难跨越国家边境,利用和转移公司的资 源,不利于实现规模效应及降低成本,同时不会 促进建立统一的竞争优势。
09.07.2020
--
3
二、国际化经营的动因分析
• 1、为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寻找新的顾客,提高销售 收入和利润,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诱人的高增 长率的途径。
• 2、 降低成本,有利于竞争--很多公司在更多的国 家进行产品或服务的销售,其原因在于他们自己 国内的市场上销量不足以大到充分实现公司规模 制造的经济性。
一、贸易出口: 间接出口 直接出口 补偿贸易 合同进入
二、许可证贸易
全球化经营.pptx

风险监控与持续改进
对供应链风险进行持续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事件,通过持续改 进提高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持续改进与创新发展
供应链绩效评估与改进
建立供应链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估,发现问 题并进行改进,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供应链创新发展
鼓励供应链各环节进行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推动供应链的不断 升级和发展。
目标市场
企业需要对目标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市场需求、竞争态 势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同时,企业还需要考虑目标市场的 文化差异和法律法规等因素,以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适应当 地市场。
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市场调研
企业需要开展详细的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态势,为 产品和服务定位提供参考。
产品和服务定位
引入先进财务管理工具
积极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和工具 ,如ERP、CRM等,实现财务信息的 实时更新和共享,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
强化财务分析与决策支持
通过财务数据分析,发现企业运营中 的问题和机会,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 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盈利能 力。
加强财务团队建设
重视财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财 务团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沟通风格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风格可能存在差异,如直接与间接、开放与保守等。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员工了解并适 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风格,以提高沟通效率。
建立有效跨文化团队
01
选拔多元文化背景的 员工
企业可以积极招聘来自不同文化背景 的员工,以丰富团队的多样性。这样 的团队能够提供更广泛的视角和解决 方案,有助于企业在全球化经营中取 得成功。
促销活动策划
结合节假日、特殊事件等时机,策划各类促销活 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
对供应链风险进行持续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事件,通过持续改 进提高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持续改进与创新发展
供应链绩效评估与改进
建立供应链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估,发现问 题并进行改进,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供应链创新发展
鼓励供应链各环节进行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推动供应链的不断 升级和发展。
目标市场
企业需要对目标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市场需求、竞争态 势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同时,企业还需要考虑目标市场的 文化差异和法律法规等因素,以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适应当 地市场。
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市场调研
企业需要开展详细的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态势,为 产品和服务定位提供参考。
产品和服务定位
引入先进财务管理工具
积极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和工具 ,如ERP、CRM等,实现财务信息的 实时更新和共享,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
强化财务分析与决策支持
通过财务数据分析,发现企业运营中 的问题和机会,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 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盈利能 力。
加强财务团队建设
重视财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财 务团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沟通风格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风格可能存在差异,如直接与间接、开放与保守等。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员工了解并适 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风格,以提高沟通效率。
建立有效跨文化团队
01
选拔多元文化背景的 员工
企业可以积极招聘来自不同文化背景 的员工,以丰富团队的多样性。这样 的团队能够提供更广泛的视角和解决 方案,有助于企业在全球化经营中取 得成功。
促销活动策划
结合节假日、特殊事件等时机,策划各类促销活 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ppt

(2)通过提高生产能力; (3)通过产品实现资本扩张
• 增加产品的市场需求 • 市场份额的扩大 • 品牌 • 服务 (4)技术与专利
八、企业内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一)通过产品经营实现资本扩张 ■ 扩大市场份额 ■ 开发新产品 ■ 创造优质品牌 ■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八、企业内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1996年12月15日波音公司以股权互换的方式兼并麦道 公司,兼并金额133亿美元,成为拥有500亿美元资产, 20万员工,占世界市场75%份额的航空业巨头。
九、企业外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1997年2月5日摩根•士丹利与迪恩威特合并, 更名为摩根•士丹利—迪恩威特发展有限公司, 创造了一个市值达210亿美元的投资银行银行, 创造了华尔街之最,他也是高层次的投资银行 与零售证券经纪行一次破天荒结合。
• 从形式上,把资本扩张仅仅说成是一种兼并和收 购企业的行为。
六、资本扩张的含义
2.资本扩张的含义
• 资本扩张实际上是一种内含和外延的综合性的 扩张。
• 内含的扩张主要是指通过提高资本的运行质量来 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即通过企业内部进行资本 扩张; • 外延的扩张实质股份制、融资、兼并收购等形式 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即通过企业外部进行扩张。
九、企业外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这种兼并是从“垃圾债券”开始的。垃圾债券 起源于美国,主要是50、60年代一些小企业为 筹资发行的债券,小公司由于资力薄弱、信用 等级较低,在发债时风险就较大,随着发债的 小企业数量的增加,信用等级不断下降,“垃 圾债券”便随之出现。70年代初,在美国宾夕 法尼亚大学瓦尔顿商学院读大学的麦克尔•米 尔肯(Michealr•Miken)经过研究认为:人们 对级别低的债权过分担心,造成其价格偏低, 致使收益率会相对提高。
• 增加产品的市场需求 • 市场份额的扩大 • 品牌 • 服务 (4)技术与专利
八、企业内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一)通过产品经营实现资本扩张 ■ 扩大市场份额 ■ 开发新产品 ■ 创造优质品牌 ■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八、企业内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1996年12月15日波音公司以股权互换的方式兼并麦道 公司,兼并金额133亿美元,成为拥有500亿美元资产, 20万员工,占世界市场75%份额的航空业巨头。
九、企业外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1997年2月5日摩根•士丹利与迪恩威特合并, 更名为摩根•士丹利—迪恩威特发展有限公司, 创造了一个市值达210亿美元的投资银行银行, 创造了华尔街之最,他也是高层次的投资银行 与零售证券经纪行一次破天荒结合。
• 从形式上,把资本扩张仅仅说成是一种兼并和收 购企业的行为。
六、资本扩张的含义
2.资本扩张的含义
• 资本扩张实际上是一种内含和外延的综合性的 扩张。
• 内含的扩张主要是指通过提高资本的运行质量来 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即通过企业内部进行资本 扩张; • 外延的扩张实质股份制、融资、兼并收购等形式 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即通过企业外部进行扩张。
九、企业外部的资本扩张与国际化
●这种兼并是从“垃圾债券”开始的。垃圾债券 起源于美国,主要是50、60年代一些小企业为 筹资发行的债券,小公司由于资力薄弱、信用 等级较低,在发债时风险就较大,随着发债的 小企业数量的增加,信用等级不断下降,“垃 圾债券”便随之出现。70年代初,在美国宾夕 法尼亚大学瓦尔顿商学院读大学的麦克尔•米 尔肯(Michealr•Miken)经过研究认为:人们 对级别低的债权过分担心,造成其价格偏低, 致使收益率会相对提高。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相关理论PPT课件

所有权优势是指国际企业所拥有的、东道国当地企业所没有 的比较优势,它是国际企业所具有的一种战略能力,在管理 学中称“竞争优势”。在Hymer等人那里称“垄断优势”
所有权优势主要包括:
技术、技能优势
规模优势
市场控制能力
融资优势等
所有权优势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
条件
精品课件
技术创新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因此这类技术创新往往发生在 像美国这样的最发达国家,然后依次向次发达国家、发展中 国家扩散
FDI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引入市场阶段、成
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
精品课件
11
• Vernon对FDI过程的分析
新产品引入市场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新产品刚从试验转入商业实用,技术尚不完善,产品也没定型,因而销 量是不确定的
理论认为企业具有内部化精的品课动件 机
16
• 企业内部化动机的形成:
国际市场上的交易成本比国内市场更高,尤其在中间产品、 知识产品交易过程中,风险远远高于国内市场——这是企 业产生内部化动机的主要原因
✓ 交易成本的主要表现形式:交易搜寻成本、交易监督成本 ✓ 国际市场上中间产品交易的交易成本 ✓ 国际市场上知识产品交易的交易成本
内部化后企业能够获得更大的财务收益——运用转移价格 策略
• 关于知识产品交易与企业FDI的不同解释
对Buckley、Casson、Rugman等人关于知识产品交易的观点, 管理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请讨论
精品课件
17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国跨国公司专家约 翰·邓宁(John Dunning)在综合其他FDI理论的基础 上,系统地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简称OLI理论
企业国际化经营(ppt 33)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主要障碍
资金
人才
品牌 管理
2006/3/11
企业国际化经营
31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途径
国际化 人才
+
全球组织 架构
文化 整合
品牌 推广
核心 竞争力
2006/3/11
企业国际化经营
32
谢谢!
33
➢
生 活 中 的 辛 苦阻挠 不了我 对生活 的热爱 。21.1.921.1.9Saturday, January 09, 2021
➢
安 全 放 在 第 一位, 防微杜 渐。21.1.921.1.906:10:4306:10:43January 9, 2021
➢
加 强 自 身 建 设,增 强个人 的休养 。2021年 1月 9日上 午6时10分 21.1.921.1.9
➢
精 益 求 精 , 追求卓 越,因 为相信 而伟大 。2021年 1月 9日星 期六上 午6时10分 43秒 06:10:4321.1.9
2006/3/11
企业国际化经营
7
企业国际化的需求
资
外
利用海 外资源
全球扩 张
源内
开拓海 外市场
内外
市场
2006/3/11
企业国际化经营
8
企业国际化的动因
1.为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寻找 新的顾客 2.寻找低成本的资源 3.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06/3/11
企业国际化经营
9
第二部分
➢ 企业国际化的动因 ➢ 国际化经营环境分析 ➢ 国际化经营战略选择 ➢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
➢
让 自 己 更 加 强大, 更加专 业,这 才能让 自己更 好。2021年 1月 上午 6时10分 21.1.906:10January 9, 2021
公司国际化经营战略 PPT课件

经营方式多样性股权投资独资合资合作非股权投资13分公司与子公司的区别国外分公司国外子公司含义母公司设在国外某地位在该地完成特定任务的分支机按东道国的法律为完成母公司指派任务而成立的单独公股权归属母公司所有不一定归母公司所有控制分公司不享有自主权子公司受到母公司控制经营业务经营业务的内容经营的方法管理职能相同14大多数公司将尽力控制1012个国家市场作为全部因素
• 企业产品因素:产品的独特性;产品所要求的服务;
产品的生产技术密集度;产品适应性
• 企业的资源投入要素:资源丰裕度;投入愿望
37
竞争战略的一般选择; 理解企业进入国际化经营的一般方式及
其影响因素。
2
第一节 公司国际化经营的原因及特点
公司国际化经营目的:盈利+稳定 1.原因: 1)利用技术优势→→竞争优势 利用不同国家市场的差别,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3
2)利用商标的价值 国内→→国外→→世界品牌→→产品扩展,
相辅相成! 如:Haier、Chunlan、TCL、KONKA的国
17
2.国民生产总值总量及其分布
贫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联合国开发署《1999年人类发展报告》:占全球人口
20%的发达国家拥有全球GDP总值的86%和出口的82%。 国内生产总值分布=社会财富的分配模式:
五种类型:全是低收入阶层;大部分是低收入阶层; 低收入阶层与高收入阶层并存;低、中、高收入阶层 并存;大部分是中产阶级
26
4.国家集中化战略。这种战略是企业 为了利用不同国家市场的不同特点, 将其经营活动集中于特定的国家市场。
5.受保护的空位战略。这种战略是寻 求那些东道国政府的政策可以排除许 多国际竞争者的国家市场。
27
第四节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 企业产品因素:产品的独特性;产品所要求的服务;
产品的生产技术密集度;产品适应性
• 企业的资源投入要素:资源丰裕度;投入愿望
37
竞争战略的一般选择; 理解企业进入国际化经营的一般方式及
其影响因素。
2
第一节 公司国际化经营的原因及特点
公司国际化经营目的:盈利+稳定 1.原因: 1)利用技术优势→→竞争优势 利用不同国家市场的差别,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3
2)利用商标的价值 国内→→国外→→世界品牌→→产品扩展,
相辅相成! 如:Haier、Chunlan、TCL、KONKA的国
17
2.国民生产总值总量及其分布
贫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联合国开发署《1999年人类发展报告》:占全球人口
20%的发达国家拥有全球GDP总值的86%和出口的82%。 国内生产总值分布=社会财富的分配模式:
五种类型:全是低收入阶层;大部分是低收入阶层; 低收入阶层与高收入阶层并存;低、中、高收入阶层 并存;大部分是中产阶级
26
4.国家集中化战略。这种战略是企业 为了利用不同国家市场的不同特点, 将其经营活动集中于特定的国家市场。
5.受保护的空位战略。这种战略是寻 求那些东道国政府的政策可以排除许 多国际竞争者的国家市场。
27
第四节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2 外向型经营国际化的三部曲
走出国门 •了解国际商务环境
•打入海外市场 •从实践中学习 经营国际化运作 •形成系统分析国际 化商务信息的能力
学习阶段
落地生根 • 增加市场份额,
谋求发展壮大 • 从目标国局部市场
渗透其全面市场 • 企业组织结构适应
海外市场发展
发展阶段
全球优化
• 多国市场同一谋划 • 追求全球战略优势 • 局部海外市场服从
内向型 进口 购买技术专利 国内合营公司
成为国外跨国公司的分 支机构
• 从总体上来说,技术、管理比较先进的西方企业遇到的主要是 外向型国际化的种种问题,也是国际经营研究的重点;发展中 国家,如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里,主要进行的是内向型的经营 国际化——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我 国国际经营总体思路:引进来——走出去——全球优化。
投资保护组织 空气污染公约 海洋公约 月球公约
1、5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主要内容 1、5、1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两条道路(引进来?走出去?)
表1—2 外向型和内向型经营国际化的主要特征
贸易形式 技术转让形式
合资合营 独立跨国投资
外向型 出口 技术出让 国外合营公司
在国外建立子公司、分公司或兼并 国外企业
• 第二大支柱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及其在世界各国的分支机 构把各种国际商务活动的分工、协调从组织管理上联系起来。
• 第三大支柱则是由于国际商务活动、跨国公司发展需要而产 生的种种双边及多边公约、协议和地区性、国际性政治、经济 组织,其总和即构成国际商务体制,它们反过来又促进国际商 务活动和跨国公司的健康发展。(参见表1-1)
国际企业管理
——经营国际化的理论与实务
课程简介
• 课程性质:国际商务(International Business)主要 研究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务活动。作为一类经济活动由来已久, 但作为一门学科还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商品的进出口、技术的 转让和引进、海外的直接投资等经济活动,涉及国际经济学、 法学、社会学、心理学、企业管理等学科的整合,并以企业国 际经营这一主线加以提炼、分析、总结,建立一门综合性、跨 专业的边缘学科。
• 现代企业管理人员必备知识 • 经营意识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 1、4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营 • 经济全球化特征 • 经济全球化的三大支柱(纽带)
国际商务活动
甲国
跨国公司
乙国
国际[区域]组织、公约
科技进步[信息、交通]
图 1—1 经济全球化三大支柱
• 第一大支柱是各种商务活动(包括商品、劳务的进出口,资 金外汇的流动和跨国直接投资),它把世界各国的市场联系起 来。
第1章 国际经营导论
1、1 国际经营的动因、演变与发展
• 定义:国际经营(International Business)是指越过国界的 任何形式的工商活动。它包括几乎任何形式的经济资源——
观念、商品、服务、技术和资本的国际转移。
• 动因:国际分工、打破民族经济封闭、获取利润。 • 演变与发展:简介(经济全球化与信息革命) 1、2 国际经营的特殊性 • 东道国特殊环境与一般国际经营环境 • 国际经营与国内经营的区别与联系 1、3 现代企业与国际经营 • 现代企业功能的组成部分
• 教学内容:
1、国际商务理论
2、国际商务环境
3、国际商务战略
4、国际商务经营
第1章 国际经营导论 第2章 国际经营基本理论 第3章 东道国经营环境 第4章 国际金融环境 第5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6章 国际经营战略管理 第7章 目标市场选择与市场进入方式 第8章 国际经营的组织设计与控制 第9章 国际经营的财务管理 第10章 国际经营的人力资源管理 第11章 跨国公司在中国 第12章中国企业跨国经营
1850——1930年 蒸汽火车平均每小时65英里 蒸汽轮船平均每小时36英里
螺旋桨飞小了的世界
大型喷气式客机每小时500—700英里
•负面效应: •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分工不平等,贫富差距扩大。
•经济强权使落后国家成为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 环境殖民、品牌殖民、市场殖民、观念殖民…… •跨国公司投资目标要服从其全球战略目标,追求利益最大 化,提高竞争力,而不是发展东道国经济。
表1—1 主要国际协议、条约和组织
全面性协议、条约和组织
(全球性) 联合国,及其所属世界法庭 世界产品销售公约 技术转让准则 反垄断行为准则 跨国企业行为准则 消费者保护准则 环境保护协定 (区域性)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区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功能性协议、条约和组织
空运:国际空港协会;国际民航组织 海运:联合国贸发组织船运公约 电讯:国际电讯联盟 贸易: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 货币:世界银行;世界金融组织;多国
• 正面效应:•在过去20年中,世界贸易总额:从2000增至63000亿美元
国际直接投资:从2110增至32000亿美元
•将国家、机构、企业和个人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将贸易、
金融、技术和居民生活水平融为一体。改变人们的观念和 世界格局。
•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充分开拓,资金、技术高效率使用。
1500——1840年 马车与航船平均每小时10英里
•结论:无论是否情愿,你注定要成为全球市场的一个成员,这是任何人
都无法回避的现实。闭关自守的经济在当今的世界已无法生存。 我们无法逆转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们需要做的是: 如何借助经 济全球化的好处,提升本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同时,规避风险, 降低其负面效应。
第2章 国际经营基本理论
2、1 国际贸易理论——国家间为什麽会发生贸易?
• 重商主义: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积累财富。获取财富的
途径则是对外贸易顺差。
全球整体优化
整体优化阶段
图1—2 外向型经营国际化三部曲
1、5、3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五大课题
国际经营环境 国际化 跨国经营管理
中小企业
大型跨国公司
图1—3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五大课题
1、6 经济全球化的辨证分析 • 全球化是近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原因:贸易与投资障碍的减少 科技发展的“创新”特征(参见下页图1—4) 生产力发展的“效率”原则 市场经济发展的“追求利润最大化”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