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维新变法思想(一)3

合集下载

广东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20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教案 岳麓版

广东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20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教案 岳麓版

专题20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纲展示考情回顾备考指南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2019年:魏源、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洋务派的主张;2017年:康有为《孔子改制考》;2016年:魏源的代表作、康有为的托古改制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是伴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而发展的,其主题是救亡图存。

随着中西交往的加强,中国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经历了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的过程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2019年: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胡适的文学革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018年:新文化运动;2017年:胡适的文学革命;2016年:新文化运动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新思潮的萌发(1)时间:19世纪40年代。

(2)学习内容:西方军事科技(器物)。

(3)代表①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在广州设立译馆,将“所得夷书,就地翻译”;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

②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4)影响:启迪中国人重新认识世界,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含义①“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中学为体”:强调以封建的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

②“西学”指西方近代科学技术;“西学为用”: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科学技术。

(2)实质:不改变封建制度,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3.维新变法思想(1)时间: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

(2)学习内容: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3)代表人物①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②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思想。

③严复:主张国家属于人民。

(4)维新实践: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5)思想影响: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形成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3课 百日维新》优质课教案_5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3课 百日维新》优质课教案_5

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教学目标】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及其特点,了解戊戌变法的基本内容;认识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维新思想的发展情况;理解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分析戊戌变法的背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

【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和各种课外补充材料,可以让学生结合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分析19世纪末中国的国际国内形势,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认识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与本课知识点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加深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维新思想内容和特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这一思想的先进性和局限性。

通过对戊戌变法背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19世纪末期中国所而临的严重的民族危机,增强历史责任感与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其特点2.戊戌变法的背景;【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2.掌握改革史的一般分析方法【教学过程】一、维新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2.康梁的维新思想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

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仁就是世界的本体。

——《三维设计》材料一他宣称古文经都是伪经,今文经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这种说法过于武断,缺乏历史根据。

他竟把孔子美化为“民主圣人”,十分荒唐。

……由这两部书所引起的今古文经之争几乎淹没了变法的主题,干扰和阻碍了变法运动。

——郑师渠《中国近代史》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的特点,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特点:康有为利用孔子宣传变法思想。

2020高中历史 专题九 戊戌变法 一 酝酿中的变革练习(含解析)1

2020高中历史 专题九 戊戌变法 一 酝酿中的变革练习(含解析)1

酝酿中的变革一、选择题1.右图是19世纪末法国发行的一张明信片,它形象地反映出当时( )A.国际局势的日趋紧张B.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和争夺C.清政府腐朽无能D.清政府的财政被列强控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明信片中的内容是列强将一张圆饼进行分割,这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真实写照。

答案:B2.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曾说:“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晏安,相习无事,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缝苟且于目前.”这表明鸦片战争之后( )A.社会上层未能警醒 B.中国社会和平繁荣C.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D.士大夫醉生梦死解析:根据材料“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缝苟且于目前”可知,在经历对外战争失败后统治集团仍然不思进取,因循守旧。

答案:A3.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康、梁等人的宣传活动解析:本题考查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

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觉醒,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奠定了社会基础;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则是其兴起的经济条件。

答案:A4.郑观应曾这样批判洋务运动:“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

”他指出的洋务运动的弱点是( )A.片面依赖西方,缺乏自主创新B.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C.没有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学习西方D.忽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企图解析: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在于“遗其体而求其用",即没有学习西方的“体"—-政治制度。

答案:B5.下列对早期维新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②以解救民族危难、缓和社会矛盾为目的③以振兴工商业、实行君主立宪为目标④为戊戌变法做好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为戊戌变法做好思想和理论准备的是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思想,故④的表述不符合题意。

【高中历史】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ppt1

【高中历史】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ppt1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 景:
金田起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内忧外患(侵略加剧、农民起义)
捻军起义
2、含义: 中学:中国传统文化(儒家) 西学:西方文化(近代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纲常名教为国家命运根本; “西学为用”:近代科技,挽救的清王朝 口号
“师夷长技以自强”
目的
“购(外洋器物)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 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 洋务派和顽 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 固派的主要 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分歧是什么?
(3)主张: 改革制度 —— 君主立宪制 发展工商业 —— 商战救国 (4)评价:
积极:反映了资产阶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 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更没有付诸行动。
2、维新思想的发展(19世纪90年代初)
(1)维新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① 康有为 主张

三世说 据乱世 生平世
评价:
同文馆等洋务学堂在学习内容上与中国 古代学校有什么区别?
国 子 监
京 师 同 文 馆 四书五经 儒家经典 外语、军事 近代自然科学 ……
晚 清 留 美 幼 童
中国铁路制造第一人 ——詹天佑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 ——严复
4、洋务运动: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旗帜: 师夷长技以自强
成就: 办新式学堂(同文馆) 创办近代工业
4、维新思想的实践——戊戌变法
1、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
(1)背景: 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民族危机) ② 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不断 传入(来源) ③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经济、 阶级基础) (2)代表人物——转化中的资产阶级的新型知 识分子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军 事 工 业 : 师 夷 长 技 以 自 强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 曾国藩
1867年 1867年 天津机器制造局 崇厚
1865年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1866年 福州船政局 1866年 左宗棠
1865年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江南制造总局——当时国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当时国 内规模最大的一所官办军用企 业。
(1)林则徐
向西方学习, A.主张: A.主张: 主张 向西方学习,师以长技以制夷 B.表现 设立译馆, 表现: B.表现: 设立译馆,翻译书籍 各国律例》 《各国律例》 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 《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 世界地理志 C.地位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地位: C.地位: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不善师外夷者 外夷制之; 不善师外夷者, (2)魏源 ,外夷制之; 善师四夷者, 海国图志》 善师四夷者, 海国图志》 A.编写著作: 能制四夷。 A.编写著作: 能制四夷。 编写著作 《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 ——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专著 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专著 二火器, 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 B.主张: B.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主张 ——魏源 ——魏源 法。” 魏 源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 关注世界形势 C.意义 向西方学习有重要启迪作用 意义: C.意义: 向西方学习有重要启迪作用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
1.背景 1.背景 内忧外患 2.代表人物、 2.代表人物、时间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代表人物 19世纪60年代 90年代 世纪60年代— 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旗号(思想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旗号(思想主张)中学为体, 旗号 4.内容(实践活动) 4.内容(实践活动) 内容 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海防、 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海防、培养人才 5.结果 5.结果 甲午战败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6.评价 6.评价

高二历史戊戌变法知识点

高二历史戊戌变法知识点

③思想来源:早期改良思潮。

代表⼈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的解救民族危难和缓和社会⽭盾主张(1)经济-振兴⼯商业,发展资本主义,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动进⾏竞争;(2)政治-学习西⽅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设⽴议院;(3)⽂化-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然科学知识。

影响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形成社会思潮,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经过(1)兴起:康梁维新变法思想康有为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结合,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改制考》等重要著作,把孔⼦说成是“托古改制”者,借孔⼦的改⾰来论证当时改⾰的合理性,借⽤经学的外⾐和孔⼦的亡灵,否定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传播西学.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宣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2)开始:1895年春,康、梁领导发动“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

(3)发展:创办报纸:《中外纪闻》、《时务报》。

组织学会:强学会、保国会。

创办学堂:长沙就办了“时务学堂”。

上书请愿:1898年上清帝第五、六书。

维新派通过开学会、办报刊的⽅式.宣扬维新变法,使更多的⼈关注和参与政治。

议论时政、集会结社蔚然成风,维新变法的新局⾯逐渐形成。

(4)⾼潮:百⽇维新原因:1897年11⽉,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起了⽠分中国的狂潮。

迫在眉睫的民族危亡各种⼒量推动:中国知识分⼦⾼涨的爱国热情,⼀些封疆⼤⾂想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光绪皇帝不愿意做亡国之君,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中夺权,⾃⼰能真正掌权。

时间1898年6⽉11⽇(定国是诏)-----9⽉21⽇(农历戊戌年内容及作⽤(政治)颁布新法:允许官民上书⾔事。

改⾰旧制:①改订律例,②裁撤冗员,③澄清吏治。

资产阶级知识分⼦有机会参与政权。

(经济)颁布新法:①中央设⽴矿务铁路总局、农⼯商总局,奖励农⼯商业的发展,②改⾰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第3课 百日维新(高中历史选修1 第九单元戊戌变法)

第3课  百日维新(高中历史选修1 第九单元戊戌变法)
裁汰冗员 废八股、改革科举 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裁汰旧军
1.为什么说:“百日维新”基本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 的愿望和要求?
政治上允许一定的自由言论,有利于民族资产阶 级参政议政;
经济上制定了一些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农工商业等 政策,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化上采取了一些打击旧学、提倡新学的措施有 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欲救中国耳,若能救民,则朕虽无权可碍”?康有
为提醒皇帝,“而今守旧盈朝,万不可行。日本至
二十年始开议院,吾今于国会,尚非其时也。”
原因是“民智未开”。“上然之”。故未涉及到这
一内容设。制度局,军机大臣说:“官员中选拨轮
值备顾问。制度局不了了之。
类别
进步性
材(料1一):①康有西为方在和受日光绪本皇变帝革召取见时得称成:功“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 行三十年②而强甲,吾午中战国败国,土之中大国,人民民族之众危,变机法加三深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 日材经瓜济上料分、二,富文:的强③化戊可命教戌康驾运育变万有。等法国为各期”希个间方,望面光通。绪过对皇此变帝,工法—时计,—任发(独海布摘关变立自总法自《税诏强戊务令戌,司18变的4尽条法赫快,》德包摆)指括脱出政:被治、
大集群臣,革旧维新;设上书处,许天
康下士有民为上在书奏;折开中制提度出局了,重哪定三章项程变。法主张?
《上清帝第六书》实际上成为资产阶级维 新派的施政纲领。
请结合课文中的【历史纵横】回答:保国会 成立的时间、宗旨、性质、结果和影响是什么?
时间、地点:
北京保国会遗址
1898年4月北京
宗旨:
“保国、保种、保教”
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阶段
思考:19世纪末,推动维新变法运动从理论宣传转 入政治实践的原因是什么?有何表现?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思维导图

一、新思想的萌发
成为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二、维新思想
1、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也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

2、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3、这次变法大大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在思想上达到了当时最高水平,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四、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前期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它在政治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29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29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三、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原因及评价 1.特点 (1)中西融合: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如康有为的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 学说。 (2)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发 生。 (3)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2)局限性:反对封建制度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找根据,没有完全抛弃 传统的儒家理论,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这必然导致维新变法运动 走向失败。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史料研读] 史料一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 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 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 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 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史料三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史料 史料

史料 二
史料 三
史料信息
史料中“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 权鼎立之制”说明康有为主张向西方学习,变革政治制度
史料中“偷运西学之果”指宣扬维新变法、仿西方改制。 “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说明康有为没有摆脱封建 思想的束缚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学以致用 3.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 药重治”“开颅洗脑”。上述四种比喻分别指哪些历史事件?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含解析)人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含解析)人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课标阐释时空构建1.从时空观念角度概括西学东渐思潮兴起的背景。

2.运用史料实证分析近代前期各种向西方学习的思潮的特点。

3.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的主张,认识其思想处于学习“器物”的层次及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主张已提升到学习“制度”的层次。

4.从家国情怀和唯物史观角度认识西学东渐思潮在近代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6页一、“睁眼看世界”1.背景(1)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清朝国势渐趋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大多数读书人远离社会现实、闭目塞听。

(3)统治者仍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2.代表贡献地位林则徐组织编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成《海国图志》,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1)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以探索强国御侮之策。

(2)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了洋务运动。

二、维新变法1.早期维新思想(1)原因: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一些有识之士突破了“器物”的限制。

(2)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

2.维新思想的发展(1)时间:19世纪90年代。

(2)代表人物及主张:①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认为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②梁启超:认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的出路。

③谭嗣同: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号召人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④严复:出版《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3.实践: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维新变法运动,高潮是“百日维新”。

4.意义(1)提出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民族危机,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第3课《百日维新》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第3课《百日维新》优秀课件
“新界”和威海卫
➢ 日本1898年4月,把福建作为其势力范围。 ➢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经济上: 19世纪末,在商品输出的同时,更注重资本输出。
贷款
筑路
开矿
办厂
19世纪末,面对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 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
(1)中国人民:开展反侵略、反瓜分的斗争。 (2)资产阶级维新派: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 (3)爱国官员: 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 (4)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
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人参与 政治,打破封建统治思想。有 利于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打击 封建官僚制度。
经济方面:保护农工商业发展等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军事方面:精练陆军, 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等
有利于增强军事和国防力量
文教方面:废除八股,设立学堂,改变了官僚机构的构成,有利
出国留学,翻译外国书刊
于人才的培养和西学的传播。
作用:重申国家危机,阐述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 纲领。进一步取得光绪帝的支持。
(2)进呈《日本明治变政考》《俄大彼得变法考》
光绪皇帝命令总理衙门将康有为撰写的宣传变 法的《日本明治变政考》、《俄大彼得变法考》 等书进呈上来,皇帝对此十分欣赏,将书“置御 案,日加披览”。 (作用:坚定光绪帝变法决心)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 亡”“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 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折誓戒,除旧布新, 与民更始。 ……
一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 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 ……
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 王公卿士,仪皆平等”
2.维新运动转入政治实践
阅读教材132页,总结维新派的政治实践活动有哪些? 有何作用?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3课 百日维新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二选修1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3课 百日维新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二选修1历史教案

第3课百日维新[目标导航] 1.了解百日维新的背景和基本内容。

(重点) 2.理解光绪帝没有采纳康、梁激进主张的原因。

(重点) 3.认识百日维新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 一、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1.背景: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1)1897年,德国军队强占胶州湾。

(2)俄国强占旅顺和大连。

(3)1898年,法国强迫清政府租借广州湾。

(4)英国迫使清政府租借后来称之为“新界”的地区和威海卫。

2.表现: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阶段。

(1)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即《上清帝第五书》,在天津、上海的报刊上刊行,产生了重大影响。

(2)康有为呈递《上清帝第六书》,重申了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

(3)康有为通过总理衙门向光绪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等书籍,帮助光绪帝进一步坚定开展维新变法的决心。

(4)1898年春,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保国会,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①成立地点:北京。

②宗旨:保国、保种、保教。

③性质: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

(5)1898年,在各种改革力量的推动下,维新变法形势进一步高涨。

思维点拨1.维新变法运动是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产物,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产物与要求,是先进的中国人从学习西方先进器物转变为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的产物。

2.保国会是维新派创立全国性爱国政治团体的尝试,已初步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二、百日维新1.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2.内容(1)政治:力行新政,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举荐新政人才;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2)经济:①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②提倡私人开办工厂,采用机器生产;③设立铁路、矿务总局等;④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⑤兴办邮政等。

(3)文化教育: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②各地成立中小学堂,在京师设立大学堂;③鼓励私人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④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⑤设立译书局。

高中历史选修1《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第3课 百日维新》45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1《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第3课 百日维新》45人教PPT课件

学 思之 窗
想一想,康有为在“百日维 新”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起 到了何种作用?
康有为在“百日维新” 中充当了光绪帝的顾问, 是维新变法运动的策划者。
光绪帝为什么 支持变法呢?
光绪帝(1871-1908) 名爱新觉罗·载湉,同治帝之弟。 4岁即位,由慈禧太后“垂帘听 政”。1889年19岁 “大婚典礼” 后“亲政”,慈禧太后,退居颐 和园,但她仍掌握着内外大权。 光绪帝作了34年的傀儡皇帝,经 历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 失败,目睹了帝国主义掀起的割 地狂潮。1898年6月,为了从慈 禧手中夺回统治权,振作图强, 毅然支持和任用维新派人士康、 梁等实行变法。
【探究讨论】戊戌变法的特点 材料 在“百日维新”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谕旨 100多条。
光绪帝谕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将现在各局所中冗员一 律裁撤净尽……限一月办竣”。由于裁撤面较宽,在裁撤中又采 取了一些强行封查的办法,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难以度 日。
光绪帝下令裁撤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这些人多达 100万,被突然中止生计后没能妥善安置,以致他们对新政怨声 载道。
新情境·激趣引航
对于变法的核心人物光绪皇帝的评价,长 期以来史学界意见不一。“爱国开明皇帝说” 和“维新皇帝说”,是内涵一致的不同表述, 是近年来的新说法,得到了史学界的赞同。史 学家李时岳先生说:“从百日维新中他已经做 到的和正在做的、想要做的来看,确实是力图 做一个资产阶级的维新皇帝。”“严峻的形势 迫使载湉抉择,他选择了改革的道路。这个选 择是明智的,因为他投靠了具有前途和希望的 新兴的资产阶级势力。”
9月5日,康有为连上两折,提出剪发辫,改穿西装,改元迁 都,许多人认为这是改朝换代之举,难以接受。
百日维新的特点 (1)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 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 (2)从推行范围来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 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 (3)从推行者来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 薄弱。 (4)从性质上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从目的上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 (6)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 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7)从过程来看,变法措施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

第一课nbspnbsp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3

第一课nbspnbsp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3

1.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一股新思想萌发了。

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侮之道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D.启迪人民摆脱封建思想束缚思路解析:该题强调对新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究竟“新”在何处,要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和新思想倡导者的阶级属性来分析。

当时新思想的倡导者是封建士大夫中的先进知识分子,其目光主要集中在国外,集中在向西方学习救国御侮之道,并非改革内政。

答案:B2.林则徐、魏源首倡的“新思想”所起的历史作用是A.迫使清政府调整统治政策B.介绍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C.引导人们了解外部世界D.启迪人们探索民主革命的道路思路解析: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新思想,对于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重世界形势,起了积极的作用。

答案: C3.“非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这种说法应属于()A.西学东渐B.西学中源C.中体西用D.西体中用思路解析:第一,从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可变者“机械”“工艺”得出是洋务派主张;第二,联系教材中洋务派的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可得出结论为C项。

答案: C4.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D.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思路解析:本题为比较式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关键是明确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张。

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顽固派因循守旧,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来事物。

答案: C5.下列各项中,反映封建顽固派与洋务派观点对立的是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技艺不在人心”②“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③“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④“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思路解析:顽固派主张利用礼义道德来维护清朝的统治,反对学习西方一切事物,故正确答案为C。

最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三套)

最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三套)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一)一、填空题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一门基本课程,是为学生奠定基础的教育。

2、为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具体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本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遵循了“、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原则。

3、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的过程。

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三个大的维度。

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体现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设置中的性和性。

6、通过历史必修一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从到、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7、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培养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解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同他人、尤其是不同见解的人和交流。

9、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知道、、讲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

10、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

其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

二、判断题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一种,其总体功能是要从单纯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转变。

()2、本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贯彻的基本精神,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

()3、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这是历来教学大纲所不具有的特点。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8课“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8课“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

第8课“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课程标准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重点难点1.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分析近代前期,中国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救国方案的特点及其影响。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1.背景(1)鸦片战争失败,极大地震撼了社会各界。

(2)一批官僚士大夫提倡“经世致用”,努力考察世界历史、地理状况。

2.代表人物(1)林则徐①贡献:设立译馆,译成《四洲志》,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②地位: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①贡献:编撰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②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以抵抗外国的侵略。

③作用:启发人们冲破闭关锁国的牢笼,拓宽视野去关注和认识世界;为后来的洋务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近代化改革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判断正误(1)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驱。

( ×)(2)“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标志着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迈出了重要一步。

(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一些洋务派首领和支持、参加洋务运动的思想家又提出了一系列变革思想。

2.发展过程(1)前期①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冯桂芬著《校邠庐抗议》。

②内容:承认中国在许多方面不如西方,主张采西学、制洋器,初步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即要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维护中国的封建制度和名教纲常。

这一思想在当时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

(2)后期①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张之洞撰写《劝学篇》。

②内容:一面强调维护封建制度与伦理纲常,一面主张学习西方以求变革,系统地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思想理论。

问题思考材料“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

……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

”——郑观应《盛世危言》思考材料中郑观应对洋务运动提出了怎样的批评?他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提示批评:洋务运动只引进西方技术,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3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3

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从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初中国近代思想为了探求强国之路向西方学习发展的渐进过程:即“师夷长技”与“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革命思想。

这些思想从学造器物到仿行制度,从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到学习社会政治学说,从仿效改良到仿效革命。

“师夷长技”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目的;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

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是本课的难点。

在教学中,对“师夷长技”和“中体西用”要从原因、目的、内容、影响及评价等角度进行分析;对维新变法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要了解它们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并比较其异同。

参与“合作探讨”)问题导读1._________战争中西方的坚船利炮压倒了华夏的武备,促使中国的一批官僚士大夫萌发了______________的思想,竖起“经世致用”的旗帜。

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_________受林则徐的嘱托,在其《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撰成《_________》,提出了_____ _____的思想。

它为后来的____________和关键信息1、鸦片向西方学习林则徐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2、冯桂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__________进行近代化改革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2.洋务运动时期,_________著有《校邠庐抗议》初步表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即要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维护中国的封建制度和名教伦常。

后期洋务派首领__________撰写了《___________》,具体揭示了中学(旧学)与西学(新学)的内涵。

系统地阐释了“____________”的思想理论。

3.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以_________和_________为主题的维新思潮兴起,其理论依据是康有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严复的《_________》。

高中历史维新变法课件

高中历史维新变法课件
——李鸿章语 (1)材料中的“破屋子”指的是什么??“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指19世纪五六 十年代的什么事情? (2)裱糊匠指的是哪些人? ( 3)裱糊匠们用什么“材料”东贴西补?体现的主张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该 主张指导下的实践是什么?结局如何? (4)裱糊匠的行为能否挽救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为什么?
如何宣传: 1、著书立说(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变法通议》) 2、同顽固派进行论战 主张:康有为:主张进行变法
梁启超: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严复:封建君主皆为“大盗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公仆。
洋务派只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器物之学) 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制度之学)
复习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 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 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等 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②维新变法思想的局限性在于反对封建制度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 统思想中找根据,没有完全抛弃传统的儒家理论,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 的软弱性,而这就必然导致维新变法运动走向失败。
(3)评价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进步性在于变法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深刻 地触及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社会主题,反映了正在发展中 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政治要求,也代表了当时一些爱国者的心声, 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主义思想,也动摇了封建顽固势力反对维新变 法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 动的开展,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新变法思想(一)
(2018—2019学年河北省栾城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说,中国“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

这实际上反映了早期维新派
A.认识到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弊端
B.已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省
C.已形成全面赶超西方的自强思想
D.全面否定了传统中国的天朝意识
【参考答案】B
【解题必备】早期维新派
(1)背景: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入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

(2)主张:早期维新派认识到向西方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器物”层次,必须上升到经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领域,才能挽救民族危亡。

(3)评价: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更没有付诸实际行动。

郑观应认为,“攘外”是目的,“振工商”是途径,“速立宪法”是保证。

这种认识A.代表着一般士大夫的认知
B.表明早期维新思想体系完整
C.突破了洋务派的思想认知
D.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有学者认为,早期维新派主张设立议院,基本都是从得民心、通上下之情、集思广益、办事公平的考虑出发的,并未将议院视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也没有提出制定宪法。

这一叙述意在论证
A.早期维新派的主张没有体现儒家民本观念
B.早期维新派主张参照德意志帝国体制改革
C.早期维新派没有主张以君主立宪取代专制
D.早期维新派的主张纠正了西方议会制弊端
1880年,正当中俄伊交涉紧张之时,思想家王韬给清朝政府大员郑藻如写信提出,如果与沙俄作战,各地均宜动员百姓,办理团练,团练头目“必兼由民间公举,千万不可由官派”。

这反映出王韬
A.认为百姓是抗击外来侵略的主力
B.将民主思想与救国实际结合起来
C.主张通过战争解决中俄间的争端
D.是近代中国民主共和思想的代表
1.【答案】C
【解析】材料“振工商”“速立宪法”即振兴商业、效仿西方宪政,突破了洋务派只是学习西方科技,不变革政治制度的做法,故C项正确;一般士大夫仍坚守传统制度,故A项错误;仅从材料无法看出早期维新思想体系完整,故B项错误;郑观应是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故D项排除。

2.【答案】C
3.【答案】B
【解析】王韬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不可能认为百姓是抗击外来侵略的主力,排除A;从材料信可知,在中俄边境危机时,王韬主张由民间组建团练并选举其头目,带有明显的民主性和爱国性。

故答案选B;材料并非强调通过战争解决中俄间的争端,排除C;王韬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排除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