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字词、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
2. 分析重点课文,梳理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进行阅读理解、作文等综合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本册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2. 自主复习:学生自主复习课本内容,梳理知识点。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4. 练习巩固:进行阅读理解、作文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2. 阅读理解、作文等练习:评估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3.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
2. 教案:教师自编教案。
3. 课件:教学课件。
4. 练习题:阅读理解、作文等练习题。
5. 参考资料:相关语文学习资料。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解决复习中的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典型病例,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巩固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八、教学计划1. 第1-2周:回顾字词、语法、修辞等基本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和练习。
2. 第3-4周:分析重点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导学案

七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导学案《山中避雨》课标要求:一、本文就是叙事性记叙文,必须弄清楚它们的“六要素”,进而把握住文章内容要点,弄清楚文章中心意思,品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课文的作者及其主要代表作。
三、掌控课文注释中及课后“字词累积”中词语的音形义。
学习目标:1.累积词语;厘清记述六要素,把握住山中躲雨全过程;(教学重点)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段,把握文中叙事、抒性两条线索,了解文章内容及结构,认识“乐以教和”的道理,体验音乐巨大的感染力。
(教学重点)3、认知文中对照的读法。
(教学难点)【自主先学】(借助课本、工具书或其他资料或你掌握的知识完成)1、掌控以下加点字的读音:仓皇()寂寥()趋之如归()冗长()弄堂()工尺()和唱()陶冶()萍水相逢()嘈杂()怨天尤人()乐以教和()2、掌控以下词语的意思(利用课文注解或者工具书顺利完成)寂寥、怨天尤人、嘈杂、冗长、望洋兴叹、陶冶、萍水相逢3、《山中躲雨》Lizier《》。
丰子恺,现代、、、、。
4、本文记述的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5、熟读课文,能概括本文主题的语句:完备地阅读课文,引经据典每一自然段,归纳段意,把握住文中故事情节,抒情两条线,初步领会主题;然后根据文章主题阐释文章关键句段,把握住文中写作者拉琴,众人高唱这部分内容,更深刻地领会主题“乐以教和”。
最后链接生活,切身体会体会主题。
【问题探究】1、快速韵头课文,恳请详述山中躲雨的全过程。
2、用“读了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的句式说说你的体会。
复习所必须达成一致的效果同意着课堂听讲效果。
课前朗读课文至少2不下,写下上段序。
在整体整体写作的基础上,先打听文中的关键句子、词,再予以归纳,以旁批的形式写下在课段落边上,最后读后,归纳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时也可以产生一些自己一时无法提问的问题,写下下来,等候课堂上批评、探讨。
这就是个开放性的较为有效率的题。
3、细读课文,说说在山中避雨的过程中,“我”和两个女孩的心境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三家村”的气氛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教案完整全套【含习题解析答案】

【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教案完整全套【含习题解析答案】一. 教材分析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包含了本学期所学的重点知识点,如重点词汇、语法、阅读理解、作文等。
通过本专题的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回顾和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语文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但还存在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回顾和巩固。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词汇和语法的理解和运用。
2.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3.作文写作技巧的指导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句和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采用任务驱动法,给学生布置具体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料,如PPT、教案、习题等。
2.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语文小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对本学期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呈现,如重点词汇、语法等。
通过具体的例句和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操练(10分钟)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点。
5.拓展(10分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
如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篇阅读材料,让学生独立完成阅读,并进行讨论和分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册所学的重要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册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包括词语、成语、古诗词、文言文、现代文等。
2. 针对不同知识点,进行相应的练习和讲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本册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本册所学知识点,遇到困难时可以与同学讨论。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复习任务。
4. 练习讲解:针对不同知识点,进行相应的练习和讲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注意复习重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表现。
2.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参与程度。
3. 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新人教版。
2. 教辅资料:相关练习题和讲解资料。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复习本册所学的重要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教学难点:针对不同知识点,进行相应的练习和讲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2. 运用提问、讨论、讲解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八、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本册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本册所学知识点,遇到困难时可以与同学讨论。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复习任务。
4. 练习讲解:针对不同知识点,进行相应的练习和讲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注意复习重点。
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巩固课堂内容。
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教案教案标题: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七年级上学期所学的语文知识,巩固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复习:选取七年级上学期的重点课文进行复习,包括课文的理解、背诵和分析。
2. 语法知识复习:重点复习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句子成分等基础语法知识。
3. 阅读理解:选取一些经典的阅读理解题目进行复习,包括主旨大意、细节理解、推理判断等。
4.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作文写作和写作技巧训练。
教学步骤:1. 复习课文:选择2-3篇重点课文进行复习,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和情节,分析课文结构和语言运用等。
2. 语法知识复习: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选择相应的语法知识进行复习,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语法知识。
3. 阅读理解训练:选择一些经典的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训练:给学生提供写作题目,让他们进行写作练习,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类型的写作。
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互相讨论、交流和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学习效果。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3. 情景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或个人练习,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评估:布置适当的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检查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课本和教辅资料:根据教材和教辅资料选择适当的课文和练习题。
2. 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课件、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最新七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导学案(五)古诗文默写填空1.“今夜月明人尽望,”是唐代诗人《十五夜望月》中的咏月名句。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代著名文学家,号东坡居士。
词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词句是:“,”;直接写明月的词句是:“,,”;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旷达胸襟的词句是:“,,”;道尽千载离人心愿表明诗人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的名句是“,”。
3.一首律诗可分四联,代诗人《次北固山下》的颔联是:“,”。
诗中有一个对偶句,暗示时光流逝,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5.代诗人的《赤壁》中,“,”两句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更妙的是“,”两句议论,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6.《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是北宋文学家写的一首词。
词中“,!”两句表现出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0.代文学家被人们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如画家设色作画,描绘早春特有景色的句子是:“,”;后两句“,”,转为议论,突出早春的可爱。
11.南宋爱国词人在《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雀)中用嗅觉和听觉捕捉夏夜景物特征,描绘丰收在望的诗句是:“,”。
诗中的两组对偶句分别是:“,”和“,”。
12.唐代文学家的《秋词》一反前人悲秋之作,写出了秋高气爽的独特感受。
其中“,”写出了秋天胜过春天的原因。
诗中直抒赞秋胸臆的诗句是:“,”。
14.《迢迢牵牛星》想像丰富,把天上的两颗星星写得像人间的恋人一样,写的是天上神话,表达的是人间悲情。
“终日不成章,”“盈盈一水间,”。
16.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众多著名诗人,其中最负盛名的三位诗人是、、。
诗人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感情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
“,”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
18.《幼时记趣》选自《》。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导学案

第1页,共6页第2页,共6页一2013-2014年学第二学期七年级( 语文 )导学案导学案编号: 审核人: 日 期: 班 级: 小 组: 姓 名: 教 师 评 价: 小组评价: 好 ( ) 良( ) 加油( ) 课题:期末复习、语言积累与运用。
(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2分) A.黄晕(y ūn) 蜿蜒(w ān) 飞窜(cu àn) 舐吮(sh ǔn) B.纤弱(xi ān) 蠕动(r ú) 寒噤(j ìn) 恪守(k â) C.愠怒(y ùn) 喧嚣(xi â) 孱弱(ch án) 惩罚(ch ãng) D.憎恨(z ēng) 倒戈(g ē) 哂笑(sh ěng) 祈祷(q í)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划出来,并依次改正在下面横线上。
(没有划出就改正不得分)。
(2分)穿流不息 舍生取义 一愁莫展 呕心沥血 心驰神往别出心裁 拙拙逼人 侃侃而谈 融汇贯通 戛然而止3.下列斜体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2分)A .乍暖还寒(刚刚开始) B. 孔武有力(很、甚)C.几处早莺争暖树(暖和的树)D.稍逊风骚(差,不及)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2分)A .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B .一只狗在一只麻雀看来该是多么大的怪物啊!C .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D .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5.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2分)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有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昧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6.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主要信息。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册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复习方法,如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练习巩固等,提高复习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复习:重点复习本册语文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语法复习:回顾本册语文中的重点语法知识,如句子成分、句式变换等。
3. 课文复习:选取本册语文中的重点课文进行复习,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作文复习:总结本册语文中的作文要求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本册语文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2. 生字词复习:采用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习生字词。
3. 语法复习:通过例句分析、练习巩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
4. 课文复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5. 作文复习:分享优秀作文案例,指导学生掌握作文写作技巧。
四、课后作业:1. 生字词练习:要求学生课后自主复习生字词,加强记忆。
2. 语法练习:完成课后语法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课文背诵:挑选课后课文要求学生背诵,提高语文素养。
4. 作文练习:根据课后作文要求,动手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测试成绩:组织期末测试,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复习过程,提高课堂活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课文为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导学案(第六单元,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期末复习第六单元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眼睑.(jiǎn) 悲怆.(chuàng) 抽搐.(chù) 窥伺.(sì)B.剽.悍(biāo) 束.缚(shù) 妒.忌(dù) 困窘.(jiǒng)C.缀.行(chuò) 假寐.(mèi) 搏.击(bó) 意旨.(zǐ)D.犷.野(kuàng) 鬃.毛(zōng) 翘.起(qiáo) 覆.(fù)盖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3、A. 不动声色蹦来蹦去临空跃起目瞪口呆B .斑斑驳驳生意葱茏进退维谷略胜一筹C. 眼花嘹乱秩序井然石破天惊慷慨以赴D. 遒劲有力相得益章面面相觑团结玉侮3、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内容。
(1)《约客》中用对句写景,富有时令和地方特色的诗句是。
(2)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的许多有志青年积极投身到建设祖国的浪潮中,老一辈的建设者无不欣慰的说:“真是,”。
(用赵翼《论诗》绝句中的相关诗句回答)(3)古代诗词里有很多句子写到动物,请写出两句:,。
(4)写出两个带“马”字的成语:。
两个带“狼”字的成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B.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D.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5、、填空。
(1)《猫》的作者代作家。
(2)《马》是国作家(姓名)的妙作,他一生的主要著作是《》。
(3)《狼》选自《》,作者是代文学家二、文言文阅读《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模板(精选10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模板(精选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篇1设计简说本文以铿锵磅礴的语言,瑰丽奇伟的想象,用一个个宛如鼓槌的汉字,在那天地之间,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之上,为我们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那生命滔滔的激流,仿佛汹涌的黄河夺路而出。
这样的文字对于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是极有帮助的,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
本文我将摒弃教师的详细分析、讲解,在侧重学生自读感悟与探究的同时,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线,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自读感悟式,注重学生读的优化训练,以读代讲。
课堂上提倡自由研讨,注重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学习中的独特体验。
不求全,不求面面俱到,这也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精神的。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词语,体会排比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2、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
能力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2、品析关键语句,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德育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方法1、采用自读感悟式,即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注重学生读的优化训练,以读代讲。
2、课堂上提倡自由研讨,允许下位置交流意见。
3、将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写作、生活实践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以其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成为生命和力量的宣泄。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辅导教案2022年人教版五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辅导教案2022年人教版五篇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
课件,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1《春》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领会作者赞美春天,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珍惜春光,奋发向上。
3、学习作者全面而细致地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有条理地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表现景物特点的方法。
4、了解文章寓情于景,表达对春天赞美之情的特点,体会精确的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1、培养“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教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朱自清的笔下。
二、作者简介: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
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
代表作《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
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三、检查预习:蓑suō 黄晕yùn 应和hè 抖dǒu擞sǒu 呼朋引伴笠lì 嘹亮liáo 胳ɡē膊bo 酝yùn酿niànɡ 花枝招展撑盼望润湿清脆欣欣然卖弄朗润软绵绵四、整体感知:1、听课文朗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体会语言美。
3、划分层次,概括段落大意。
(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部分。
)五、分析文章结构:(一)第一部分(第1段):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是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明确:急切——盼望着,盼望着2、此时春天来了没有?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明确:没有——近3、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明确:用反复、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习本册所学的内容,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通过对本册重点知识的复习,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 提高学生的复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寓言故事、古诗文积累与诵读。
2. 第二单元:散文阅读、古诗文积累与诵读。
3. 第三单元:小说阅读、古诗文积累与诵读。
4. 第四单元:诗歌阅读、古诗文积累与诵读。
5.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古诗文积累与诵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问答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果。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合适的复习计划,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四、教学步骤:1. 回顾本册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体系。
2. 对每个单元进行重点知识梳理,分析难点、易错点。
3. 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分享复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 定期进行课堂检测,了解学生复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自主学习能力等。
2. 课堂检测成绩,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评估复习效果。
4. 学生反馈、家长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制定个性化的复习计划,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2. 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 强化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七、教学安排:1. 第一周:回顾第一单元寓言故事,进行故事梗概、寓意分析和重点词语的复习。
2. 第二周:复习第二单元散文阅读,重点分析文章结构、修辞手法和重点语句。
初一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部编人教版)

初一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部编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期末复教案(部编人教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复,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初一语文下册的重点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本内容- 回顾本册书中的重点课文,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不同体裁的文章。
-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阅读技巧。
2. 语文知识点- 词汇、成语、俗语的记忆和运用。
- 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 阅读理解、作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反馈”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步骤1. 预指导- 要求学生预课文,做好生字词的标注。
- 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背景、文章背景等。
2. 课堂讲解- 针对每篇课文,讲解重点知识点,分析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
- 举例讲解语文知识点,如词汇、成语、语法等。
3. 练巩固- 安排课堂练,如阅读理解、作文写作等。
-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研究心得。
4. 反馈调整- 及时批改学生的练,给予反馈。
- 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期末考试的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的研究效果。
六、教学资源- 课本、教师用书、参考资料等。
- 教学课件、视频、音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七、教学时间本教案适用于期末复阶段,共需4课时。
---以上为初一语文下册期末复教案(部编人教版),希望能帮助您进行有效的教学。
如有需要,请随时提问。
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复习导学案 北师大版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期末复习一、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2.文言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和背诵。
3.记叙文的阅读技巧。
4.掌握“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灵的欢歌”“独特的自我”“动人的故事”“寻常的人”“抒发真情”“感悟生活”的写作手法。
(二)预习要点1.注意辨别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具体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复习文言文,重在朗读、背诵、默写。
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大意,会翻译一些重点的文言文。
3.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4.阅读记叙文、说明文、写景散文的有关知识,掌握这些文体的阅读与写作的有关知识。
5.重点课文:《长江》《筏子》《春》《春风》《最后一课》《过零丁洋》《邓稼先》《回忆鲁迅先生》《黄河探险》《毛泽东诗词》《愚公移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诗词九首》《梅岭三章》《示儿》(三)达标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我站在高山之diān,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lán;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diān_____湃_____lán_____浊_____2.下面句子中横线上词语填写恰当的一项是(2分)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册所学的重要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复习方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复习本册所学的重要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语法:复习句子成分、句型转换、修辞手法等语法知识。
3. 文学常识:复习作家、作品、文学史等相关知识。
4. 诗词鉴赏:复习古诗词、现代诗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5. 阅读理解:复习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字词、语法知识、文学常识的复习。
2. 难点:句子成分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诗词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提问、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练习册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3. 分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五、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本册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复习:引导学生默写重要生字词,巩固记忆。
3. 语法知识复习:通过例句、练习,使学生掌握句子成分分析、句型转换、修辞手法等语法知识。
4. 文学常识复习:介绍本册所学作家的生平和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5. 诗词鉴赏复习:分析古诗词、现代诗的意象、节奏、韵律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6. 阅读理解复习:讲解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7.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策略与评估:1. 教学策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课堂讲解、实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
利用互动式白板和多媒体资源,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导学案31

沮丧 .. 羞怯 . 泛 làn 狼嗥 . juānjuān 高 zhān 淙淙 .. 腿瘸 .
然自得
爱不 shì 水 xiè 花团锦簇 . piānpiān 果实累 累 . 意 冰雹 . 叩 击 . 因地 zhì 千里
真挚 . 戏 pàoxiào 琴弦 . 萦 回 .
宜
姹 紫嫣红 . 浮泛 轩榭 . .. 丘壑 池沼 . . yí 承载 . 误 锥 形 .
伶仃 .. sī 哑 蔷薇 .. 斟酌 ..
镍 币 . xiōngyǒng
嶙峋 .. 模 样 . 缆 索 .
喉咙 suí唐 .. 重峦叠 zhàng 对称 . 塑 料 .
fángài
潜 力 . cuò手不及
biān 长莫及
别具匠心: 招摇过市: 三、文学常识。 1.《石榴》作者 ,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 2.《海燕》作者 。 3.《白鹅》作者 。 4.鲁迅,原名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 、 。 其主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 、 ,散文集 ,散文诗集 和杂文集《坟》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5.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的 和 ,他曾写下著名的 一书,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斗争和工农红军长征。 6.毛泽东,字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 ,中国人民解放 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 和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造者。 7.《骆驼寻宝记》的作者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家 。 8.《地毯下的尘土》选自 ,作者 , 国作家。 9.《巨人和孩子》作者 , 国作家。 10.《蟋蟀在时报广场》作者 , 国作家。 11.《我爱这土地》作者 ,原名 ,浙江金华人。 12.《乡愁》作者 ,当代诗人和诗歌评论家。 13.《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作者 ,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文艺评论家。
先发 zhì 吮 吸 . guǒ腹 跳踉 . 不蔓 不枝 . 叱 .
初一语文复习导学案9

初一语文复习导学案9复习目标:1、复习巩固语文基础知识,学会积累与运用2、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掌握解题技能复习内容: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枉.然阔绰.观瞻.妍.丽庇荫..犷.野畸.形颚.骨相得益彰...遒劲有过之无不及.殊堪.摇曳.顷.刻得天独厚逍遥自在无所用心二、根据拼音写汉字,能正确听写上面的词语三、文学常识填空1、《森林中的绅士》作者,原名,字,浙江桐乡人,作家。
2、作为昆虫学家,法布尔是非常严谨而细致的。
请你结合具体实例分析。
四、古诗词默写填空1、默写《峨眉山月歌》2、填空1)你知道哪些探险家的名字,写出至少五个来:2)说出两条和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等。
五、文言文阅读训练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加点的词语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回答下列问题结合全文内容回答: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和侥幸心理?哪些词语又表现了他的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六、现代文阅读典型试题---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侧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初一语文复习导学案2

初一语文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复习巩固语文基础知识,学会积累与运用2、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掌握解题技能复习内容: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沮.丧搁.浅冻饿之虞.泅.斫.痕抵御.闻所未闻知足安命郑重其事.不毛之地不可思议.聊.以自慰砭.骨崎岖..阴霾.余暇...窒.息耸.立崔巍.匍匐二、根据拼音写汉字能听写上面的词语三、文学常识填空《荒岛余生》选自国小说家的《》。
这部小说的主要部分是对(人名)在冒险失败后流落荒岛年生活的生动记述。
四、古诗词默写填空1、默写《约客》2、填空1),竹中窥落日。
2),影入平羌江水流。
3),弹琴复长啸。
4)谁家玉笛暗飞声,。
五、文言文阅读训练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1、解释加点的词语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2)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3、回答下列问题两小儿辩斗的原因是什么?第一个小儿的观点是?依据是?他是从什么角度说的?六、现代文阅读典型试题----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几种常见位置的表达作用:(一)位于开头:点明主旨,总领下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全文渲染某种气氛;埋下伏笔或作铺垫(二)位于中间: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照应前文(三)位于文末: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点明主旨,升华情感。
句子在内容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有:在记叙性的文章中,主要起点题、点明主旨、强调作者的主要感受、深化或升华中心、发出倡议或号召等作用;在议论文中,主要起点明中心论点及分论点的作用;在说明文中,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有的句子还交代了原因或者依据。
初一语文复习导学案6

初一语文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复习巩固语文基础知识,学会积累与运用2、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掌握解题技能复习内容: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飓.风飞飏.蜿蜒.苍穹搏..丽拂.动抽搐掠..立轻盈绮....击悠哉游哉束.....手无策风驰.电掣伫过咆哮扰........乱狩.猎哀号喧嚣喑哑二、根据拼音写汉字,能正确熟练听写上面的词语三、文学常识填空1、《珍珠鸟的作者是。
人,作家。
2、《鹤群翔空》节选自《》,作者是(国)家、家(名)四、古诗词默写填空1、默写《逢入京使》2、填空1)春潮带雨晚来急,。
2),上有黄鹂深树鸣。
3),落花时节又逢君。
4),崔九堂前几度闻。
五、文言文阅读训练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
屠乃奔...其中,苫蔽成丘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1、解释加点的词语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3)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3、回答下列问题这一段写的是屠户,屠户丢掉了幻想准备抵抗,在这个过程中,你看出了屠户的,也看出了六、现代文阅读典型试题1.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标题通常有以下作用:(1) 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明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
(需注意的是回答时不能全部照搬,需根据文章的内容灵活套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导学案(五)古诗文默写填空1.“今夜月明人尽望,”是唐代诗人《十五夜望月》中的咏月名句。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代着名文学家,号东坡居士。
词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词句是:“,”;直接写明月的词句是:“,,”;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旷达胸襟的词句是:“,,”;道尽千载离人心愿表明诗人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的名句是“,”。
3.一首律诗可分四联,代诗人《次北固山下》的颔联是:“,”。
诗中有一个对偶句,暗示时光流逝,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5.代诗人的《赤壁》中,“,”两句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更妙的是“,”两句议论,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6.《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是北宋文学家写的一首词。
词中“,!”两句表现出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0.代文学家被人们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如画家设色作画,描绘早春特有景色的句子是:“,”;后两句“,”,转为议论,突出早春的可爱。
11.南宋爱国词人在《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雀)中用嗅觉和听觉捕捉夏夜景物特征,描绘丰收在望的诗句是:“,”。
诗中的两组对偶句分别是:“,”和“,”。
12.唐代文学家的《秋词》一反前人悲秋之作,写出了秋高气爽的独特感受。
其中“,”写出了秋天胜过春天的原因。
诗中直抒赞秋胸臆的诗句是:“,”。
14.《迢迢牵牛星》想像丰富,把天上的两颗星星写得像人间的恋人一样,写的是天上神话,表达的是人间悲情。
“终日不成章,”“盈盈一水间,”。
16.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众多着名诗人,其中最负盛名的三位诗人是、、。
诗人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感情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
“,”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
18.《幼时记趣》选自《》。
作者,代文学家。
文章以生动的笔调记述了作者儿时的一些“神游其中,”的趣事,充满童真童趣。
19.《论语》是经典着作之一,主要记录。
孔子,名丘,字仲尼,时期家、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 ,。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⑥能表明孔子自谦的句子是:,,!⑦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⑧在欢迎会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欢迎大家来到我校。
”⑨“, , ,则不复也。
”孔子的这些话强调了学生用心思考主动学习的重要性。
⑩《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
谈学习态度的有:。
谈学习方法的有:。
20.《三峡》选《》。
作者,北魏着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文章从视觉角度描写三峡群山连绵的句子:“,”。
写三峡山高谷深的句子:“,,,”。
写夏季行船之快的句子:“,,,,”。
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春冬时节,则,。
,,。
,”。
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
”文中引用了两句渔者的歌词:“,!”21.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韩非子》)22.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吕氏春秋》)23.“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有游。
,,。
”出自《天上的街市》。
作者,他的代表诗集有《女神》等。
24.小草偷偷地从土里,,。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朱自清《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填空答案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唐代诗人王建《十五夜望月》中的咏月名句。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苏轼,是宋代着名文学家,号东坡居士。
词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词句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直接写明月的词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旷达胸襟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道尽千载离人心愿表明诗人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的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一首律诗可分四联,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的颔联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诗中有一个对偶句,暗示时光流逝,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中,“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两句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更妙的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6.《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一首词。
词中“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两句表现出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0.唐代文学家韩愈被人们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如画家设色作画,描绘早春特有景色的句子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后两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转为议论,突出早春的可爱。
11.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雀)中用嗅觉和听觉捕捉夏夜景物特征,描绘丰收在望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诗中的两组对偶句分别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和“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12.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秋词》一反前人悲秋之作,写出了秋高气爽的独特感受。
其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写出了秋天胜过春天的原因。
诗中直抒赞秋胸臆的诗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
14.《迢迢牵牛星》想像丰富,把天上的两颗星星写得像人间的恋人一样,写的是天上神话,表达的是人间悲情。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6.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众多着名诗人,其中最负盛名的三位诗人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感情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
18.《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
作者沈复,清代文学家。
文章以生动的笔调记述了作者儿时的一些“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充满童真童趣。
19.《论语》是儒家经典着作之一,主要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能表明孔子自谦的句子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⑦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⑧在欢迎会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大家来到我校。
”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发,则不复也。
”孔子的这些话强调了学生用心思考主动学习的重要性。
⑩《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
谈学习态度的有: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谈学习方法的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
20.《三峡》选《水经注》。
作者郦道元,北魏着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文章从视觉角度描写三峡群山连绵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写三峡山高谷深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写夏季行船之快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春冬时节,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文中引用了两句渔者的歌词:“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1.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22.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吕氏春秋》)23.“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有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出自《天上的街市》。
作者郭沫若,他的代表诗集有《女神》等。
24.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