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框架设计实例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一、梁、柱的截面尺寸初选:结构平面布置如下图,各层梁柱板的混凝土强度为C30,f c=14.3N/mm2,f t=1.43 N/mm2。
取相邻两个柱距的尺寸宽作为计算单元。
(1)梁截面初选:边跨梁(AB、CD跨)框架梁截面高度可按h=(1/18~1/10)l0确定其中l0为梁的计算跨度,为了防止梁发生剪切脆性破坏,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l/h≥4,梁截面宽度可取b=(1/3~1/2)h且b≥200mm梁截面高宽比h/b≤4.由上图可知:L边=6300mm,L中=2700mm,h边=(350~630),h中=(150~270),6300/h边≧4 2700/h中≧4H边≦1575mm h中≦675mm。
取h边=600mm h中=250mm 取b=250mm由于框架梁的各跨度相差较大,为了利于梁内上部纵筋的贯通和下部筋的锚固,梁各跨截面宽度应该相同取b=250mm.H中/b=250/250=1≦4 h边/b=600/250=2.4≦4(符合要求)(2)柱截面初选柱截面初选要同时满足最小截面,侧移限制和轴压比等诸多影响,对于较低设防裂度地区的多层民用框架结构,一般可通过满足轴压比限值进行截面估计。
框架柱截面边长不宜小于350mm,剪跨比宜大于2,截面高宽比不宜小于400mm。
柱截面宽度一般不小于(1/20~1/15),柱截面高度不宜小于350mm.柱截面高不宜小于400mm。
取b c=h c=400mm(3)梁、柱的计算高度梁的跨度:取轴线间距,边跨梁为6.3m.中间跨梁2.7m,底层柱高为4.8m。
二、框架计算简图及梁柱的线刚度1、确定框架的计算简图取①轴上的一榀框架计算,假定框架嵌固于基础顶面框架梁与柱刚接,由于各层柱的截面尺寸不变故梁跨等于柱截面形心之间的距离。
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至二层,楼面基顶标高根据地质条件,室内外高差是0.45m,基础顶面标高为-0.900m。
具体如下图2、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共3篇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共3篇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11. 简介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是一种贯穿于建筑工程、土木工程、结构工程等众多领域的重要设计方法。
它兼具结构性能良好以及实用性强的特点,是大型建筑工程中普遍使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本文将围绕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展开说明,主要从设计背景、结构设计原则、设计流程和设计重点四个方面来阐述。
2. 设计背景如今,建筑工程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在大城市中,高层建筑数量逐年增加。
这些高层建筑,具有空间利用率高、容积率大、抗震性强等特点。
它们的建造离不开结构设计,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应运而生。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一般指超过三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这种结构设计的优良性能得到国内外许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设计理论和应用已经十分成熟。
3. 结构设计原则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原则和要求:(1)保证结构的水平和垂直间的稳定性。
(2)做好抗震措施,保证结构在地震发生时不会被倒塌。
(3)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力求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设备和管线布置符合要求,且易于维护和管理。
(5)考虑建筑空间利用率,尽量减少内部障碍物。
4. 设计流程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流程如下:(1)制定结构设计任务书。
(2)进行结构设计初步比选。
(3)进行结构设计方案的优化和确定。
(4)编写结构设计计算书和结构施工图。
(5)进行结构施工控制和质量监督。
5. 设计重点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荷载分析与计算:要对结构设计受到的荷载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计算。
(2)结构稳定性设计:要重点考虑结构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稳定性,确保结构不出现倾斜和不稳定情况。
(3)承载能力分析与计算:要合理估算结构的承载能力,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施工工艺和材料使用:要根据结构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和建筑材料,确保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多层钢框架结构设计实例详解

多层钢框架结构设计实例详解
现如今,多层钢框架结构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建筑设计领域中。
它不仅具有简单快捷的施工特点,而且多层钢框架结构能够满足
不同的建筑功能要求,让建筑师能够轻松地设计出完美的建筑构造。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讨论一下多层钢框架结构的设计实例,以帮助
更多的建筑师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这一结构类型。
多层钢框架结构的基本特点就是其上层钢结构承载荷载,下层混
泥土结构支承结构。
最常见的多层钢框架结构设计实例包括钢-混凝土
双层框架、双层钢框架等;它们广泛用于多层楼层的中高层建筑中,
也是厂房和大型的工业建筑的常用结构。
钢-混凝土双层框架结构就是采用钢为上层框架材料,混凝土为下
层框架材料,两层之间采用联接连接实现架构协调,以兼顾结构安全
性和使用寿命。
此类型结构采用受力型混泥土梁抵抗垂直荷载,而上
层结构主要承受水平荷载,从而减轻了楼层安装时的水平突出和曲率。
另外还有双层钢框架结构,这是相对于钢-混凝土双层框架的另一
种类型。
两层之间的联接梁采用钢制品实现,而不再使用混凝土梁,
大大减小了施工难度和成本。
双层构造的特点是它能够抵抗水平地震
时的弯曲应力,从而使结构更加有效地跨越地震动,并且控制荷载作
用于结构上。
总之,多层钢框架结构是近年来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的亮点,它的应用能够帮助建筑师创造力地发挥,生产出满足现代建筑功能要求且更加安全稳定的建筑结构。
经典多层框架结构别墅设计施工图纸

多层框架设计实例

多层框架设计实例在软件开发中,多层框架设计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技术手段。
多层框架设计可以将复杂的系统分解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层,并将这些层分别处理。
这种设计方法能够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不同方面隔离开来,从而使系统更容易理解和维护。
下面是一个多层框架设计的实例。
在这个实例中,我们将以一个在线商店为例,来介绍多层框架设计的过程。
在线商店是一个典型的电商网站,提供了商品浏览、购物车、订单管理等功能。
第一层:表现层表现层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界面,一般使用Web页面或移动应用程序来实现。
在这个实例中,表现层是一个Web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
表现层主要功能包括:1. 接收用户请求。
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URL或者点击页面上的按钮,表现层负责解析请求并将其转换为一个内部请求。
2. 渲染页面。
表现层将内部请求转换成Web页面,并将其响应给用户。
页面中应该包括商品列表、购物车、订单状态等信息。
3. 处理用户输入。
表现层负责接受用户的输入,例如用户的登录信息、订单信息等。
第二层:应用层应用层是商业逻辑的实现,主要负责与表现层交互,处理用户请求,并将处理结果传递给其他层。
1. 处理用户请求。
应用层负责接收表现层传递过来的请求,并根据请求内容进行相应的处理。
例如,当用户在Web界面上点击“购买”按钮时,应用层将创建一个订单,并将订单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
2. 实现商业逻辑。
应用层根据业务需求实现商业逻辑,例如用户登录、商品查询、订单管理等功能。
3. 向下层传递数据。
应用层将处理结果传递给下一层,例如将查询到的商品列表传递给数据访问层进行数据持久化。
第三层:领域层领域层是与具体业务有关的模块,负责实现业务逻辑和业务规则。
2. 管理对象状态。
领域层管理领域对象的状态,例如订单状态的变化、库存数量的增减等。
3. 提供服务接口。
领域层将提供服务接口给上层,例如提供一个检查库存的服务接口,让应用层调用。
第四层:数据访问层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交互,负责将数据持久化存储,为业务逻辑层和领域层提供数据访问的接口。
《多层框架结构》课件

03
安全性
通过将数据访问和业务逻辑分离,可以更好地控制对敏感数据的访问。
01
分离关注点
各层专注于特定的功能,降低了代码之间的耦合度,提高了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02
复用性
各层可以独立开发和测试,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
适用于构建复杂的Web应用程序,特别是需要高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的应用程序。
Web应用程序
《多层框架结构》PPT课件
CATALOGUE
目录
多层框架结构的概述多层框架结构的类型多层框架结构的结构设计多层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多层框架结构的案例分析
01
多层框架结构的概述
01
02
它通常包括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表示层等,各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
多层框架结构是一种软件架构模式,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组件分层,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代码。
应用场景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广泛应用于住宅、办公楼、商业中心、工业厂房等建筑中。
详细描述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多层框架结构形式,主要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这种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能够满足现代建筑对于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总结词:以钢材为主要材料构成的框架结构,具有轻质、高强、抗震等优点。详细描述:钢框架结构是一种以钢材为主要材料的框架结构形式,其特点在于轻质、高强、抗震等优点。钢材的强度高、自重轻,能够有效地减小地震作用对于结构的影响。同时,钢框架结构的施工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能够满足现代建筑对于高效、快捷的要求。特点:钢框架结构的缺点在于其耐火性较差、易受腐蚀、维护成本较高等。此外,钢框架结构的造价相对较高,对于一些小型或特定的工程项目可能不太适用。应用场景:钢框架结构适用于高层大型建筑、大跨度跨越的桥梁和大型工业厂房等建筑和工程项目中。
PKPM框架设计实例

砼的重度,程序缺省值为253,由于与程序可 以根据梁柱截面尺寸计算构件自重,故一般 框架结构工程中输入的荷载不包括梁,柱,墙 自重,亦不包括其粉刷重,对柱,墙来讲,取253 则偏小,应根据工程情况,考虑粉刷,取26-283 为宜,本工程取263。
二、结语
由本工程的结构设计,我们可以看到,地震 作用比较复杂,而计算时只是简单地变任意方向 为两个主轴方向,变弹塑性分析为弹性分析。故 得出的结论不一定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所以我 们在认真计算的基础上还应重视概念设计,采取 有效的构造措施等等。另外,我们还应从结构的 整体着眼,针对一些薄弱环节如应力集中部位, 连接节点,主要抗侧力构件等进行加强处理。综 上所述个人总结了以下几点:
(2)像本工程这种住宅楼选用主次梁楼盖能实现居家对各种 不同功能房间的不同布局的要求。从上文的分析中很明显 就可以看出:
(a)柱网设计成矩形比设计成正方形更合理。另一方面
选择短跨为主梁长跨为次梁可以创造一个较小的楼盖高度。
这对于提高房屋净高,尤其现在的商品住宅建筑非常重要。
2、梁设计
1.主次梁与柱网的合理布局 本工程做主次梁楼盖的柱网布置时优先选择的柱网
是矩形(除建筑有功能要求的以外)以短跨为主梁, 长跨为次梁,而且短跨与长跨的比例应小于0.75比 较经济,本工程一般比较常取0.65-0.7,这样设计出 来的主次梁截面高度能协调一致,从而保证楼盖的 结构高度最小. 本工程主次梁布局主要是依据墙下有梁的方案来定 的. 截面按计算手册确定。
一、结构选型
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不仅要求具有足够的承载 力,而且必须使结构具有足够抵抗侧力的刚度,使结 构在水平力作用下所产生的侧向位移限制在规定 的范围内.基于上述基本原理,本工程综合分析了结 构的适用,安全,抗震,经济,施工方便等因素,选取了 合适结构方案.此结构为框架体系,由钢筋砼框架承 担竖向力和侧力.本钢筋砼框架刚度布置相对比较 均匀,在满足建筑功能情况下,尽量减少平面扭转对 结构的影响.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柱截面尺寸 柱截面尺寸可直接凭经验确定,也可先根据其所受轴力按轴心
受压构件估算,再乘以适当的放大系数以考虑弯矩的影响。即
0.9~0.95≥ N / Ac fc
N = 1.25Nv 式中 Ac为柱截面面积;N为柱所承受的轴向压力设计值;Nv为 根据柱支承的楼面面积计算由重力荷载产生的轴向力值;1.25为重力 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平均值;重力荷载标准值可根据实际荷载取值, 也可近似按(12~14)kN/m2计算;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2)纵向框架承重。主梁沿房屋纵向布置,板和连系梁沿房屋横 向布置[图 5.1.2(b)]。这种方案对于地基较差的狭长房屋较为有 利,且因横向只设置截面高度较小的连系梁,有利于楼层净高的有 效利用。但房屋横向刚度较差,实际结构中应用较少。
(3)纵、横向框架承重。房屋的纵、横向都布置承重框架[图 5.1.2(c)],楼盖常采用现浇双向板或井字梁楼盖。当柱网平面为 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或当楼盖上有较大活荷载时,多采用这种承 重方案。
在框架结构布置中,梁、柱轴线宜重合,如梁须偏心放置时,梁、 柱中心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宽度的 1/4。如偏 心距大于该方向柱宽的 1/4 时,可增设梁的水平加腋(图 5.1.3)。 试验表明,此法能明显改善梁柱节点承受反复荷载的性能。
梁水平加腋厚度可取梁截面高度,其水平尺寸宜满足下列要求: bx / lx ≤ 1/2 , bx / bb ≤ 2/3 , bb + bx + x ≥ bc/2 式中符号意义见图 5.1.3。
设计中,为简化计算,也可按下式近似确定梁截面惯性矩I:
I I0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式中:I0为按矩形截面(图 5.2.2 中阴影部分)计算的梁截面惯 性矩;β 为楼面梁刚度增大系数,应根据梁翼缘尺寸与梁截面尺 寸的比例,取β =1.3~2.0,当框架梁截面较小楼板较厚时,宜取 较大值,而梁截面较大楼板较薄时,宜取较小值。通常,对现浇楼 面的边框架梁可取 1.5,中框架梁可取 2.0;有现浇面层的装配式 楼面梁的β 值可适当减小.
新编多层框架结构的设计资料PPT课件

设计资料
某六层办公楼 全现浇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分类
全现浇 半现浇 装配式 装配整体式
墙身做法
墙身为普通机制砖填充墙,用 M5混合砂浆砌筑,内粉刷为混合 砂浆底,纸筋灰面,厚20mm, “803”内墙涂料两度。外粉刷为 1:3水泥砂浆,厚20mm,马赛 克贴面。
楼层组装(按建筑的设计) 存盘退出
修改楼梯间 板厚为0
修改楼梯间 恒载为8.0
修改楼梯间走 廊活载为2.5
屋面不作修改, 显示后直接退
出
根据设计资料作参数修改
执行第7步后退出
确定后直接计 算
查看计算结果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浆找 平,5mm厚1:2水泥砂浆加 “107”胶水着色粉面层;楼板底 面为15mm厚纸筋面石灰抹底, 涂料两度。
屋面做法
现浇楼板上铺膨胀珍珠岩保护层 (檐口处厚100mm,2%自两侧 檐口向中间找坡),1:2水泥砂 浆找平层厚20mm,二毡三油防 水层,撒绿豆砂保护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门窗:门厅处为铝合金门窗,其 他均为木门,钢窗。
地质资料:Ⅲ类建筑场地,余略。 地震烈度:7度
基本风压:0.55kN/m2(地面粗 躁度B类)
软件示例
换标准层(全部复制) 设置两个标准层 偏心对齐(梁与柱齐) 荷载输入
多层框架结构PPT课件

表示层通常使用图形用户界面(GUI)技术来实现,如Windows窗体、Web页面等。
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也称为应用程序逻辑层,是 位于表示层和数据访问层之间的层次,
负责处理应用程序的核心业务逻辑。
业务逻辑层包含了实现特定业务规则、 流程和数据处理功能的代码。例如,在 电子商务应用程序中,业务逻辑层可能 包含了处理购物车、结算、订单管理等
挑战
阅读负担
过多的层级和信息可能导 致观众在阅读时感到疲劳 和困惑,难以快速找到所 需信息。
设计难度
多层框架结构需要精细的 设计和排版,以确保视觉 上的清晰和美观。
内容管理
多层框架结构需要合理的 内容规划和组织,以避免 信息的混乱和重复。
如何应对挑战
优化导航
通过明确的导航设计和 指示,帮助观众快速定 位到所需的信息层级。
案例四:移动应用的后台架构
总结词
移动应用的后台架构采用多层框架结构,确保应用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详细描述
移动应用的后台架构通常包括应用层、服务层、数据访问层和数据库层。应用层 提供移动应用的功能和界面;服务层处理业务逻辑和与移动应用的数据交互;数 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交互;数据库层存储用户信息、应用数据等。
将PPT内容组织成一个连贯的故事, 引导观众逐步深入了解主题,提高观 众的兴趣和理解。
使用模板
利用现有的PPT模板,可以大大提高 设计效率,同时保证整体风格的一致 性。
数据可视化
对于包含大量数据的PPT,利用数据 可视化工具和技巧,将数据以直观、 易理解的方式呈现。
互动与参与
在讲演过程中,通过提问、分享案例 等方式与观众互动,提高观众的参与 度和记忆。
多层框架结构ppt课件
现浇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示例

框架结构设计实例 工程概况该工程为六层综合办公楼,建筑平面如图所示,建筑剖面如图所示。
层高为,室内外高差,基础顶面距室外地面为500mm 。
承重结构体系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 主要建筑做法如下:1) 屋面做法(自上而下):300×300×25水泥砖、20厚1:水泥砂浆结合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基层处理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兼找坡层(最薄处30mm ,2%自两侧檐口向中间找坡)、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2) 楼面做法(自上而下):13厚缸砖面层、2厚纯水泥浆一道、20厚1:2水泥砂浆结合层、100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3) 墙身做法:190mm 厚混凝土空心小砌块填充墙,用1:水泥砂浆砌筑,内墙粉刷为混合砂浆底,低筋灰面,厚20mm ,“803”内墙涂料两度。
外墙粉刷为20mm 厚1:3水泥砂浆底,外墙涂料。
4) 门窗做法:外窗采用塑钢窗,其余为木门。
窗和门的洞口尺寸分别为× m 2、× m 2。
22522539002253000 4502253900390039003900 390039002730060002800 600014800楼梯间450该工程地质条件: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余略 该地区的设防烈度为6度风荷载:基本风压KN/m 2(地面粗糙度属B 类)活荷载:屋面活荷载(上人)为 KN/m 2 ,办公室楼面活荷载 KN/m 2 ,走廊楼面活荷载 KN/m 2 。
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 结构平面布置如图所示。
各层梁、柱和板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 =mm 2,t=mm 2) 。
(1) 梁柱截面尺寸确定1) 梁截面初选:边跨(AB 、CD 跨)梁:取h=l /10=6000/ l =600 mm , 取b =250 mm 中跨(BC 跨)梁:取h =450,b =250 纵向框架梁,取b ×h =250mm ×400mm280060006000600 2000450 900 3500 900 3500 900 3500 900 3500 900 3500 900 3500 600 2000 600 2000 600 2000 600 2000 600 2000 1000 图 建筑剖面图1000350035003500 3500 3500 4450 6000 2800 6000注:图中数字为线刚度,单位:×10-4Em 32) 柱截面初选:本例房屋高度<30m, 由抗震规范可知,抗震等级为四级,对轴压比没有要求。
396-实例 2 多层框架结构静力分析

实例2 多层框架结构静力分析1)问题描述:本例是一个四层的框架结构(梁柱结构)受风荷载(楼层荷载)的作用的静力分析,如图所示。
本例主要演示OPENSEES弹性梁柱单元的建模与分析过程。
结构模型尺寸如图所示。
梁截面为200x600及400x600。
柱截面为400x400和600x600,梁柱均采用C40。
风荷载信息:B类场地,基本风压为0.50kN/m2,风荷载为Y方向。
附加恒载为1.5kN/m2,活载为2.0kN/m2,楼板厚度为100mm。
求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变形。
注意:本题仍然采用弹性材料,即弹性分析。
介绍框架单元(梁柱单元)的建模方法。
2)ETABS模型建模(1) 采用ETABS的进行几何模型建模,与上述章节类似,不再展开介绍。
建立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 ETABS建立框架的几何模型(2) 点击菜单【Define】→【Material Properties】输入材料参数,点击材料C40,将其参数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改为32500MPa即可。
输入混凝土正确的容重与密度。
注意:容重与密度在ETABS里面是不同的,容重用于生成自重荷载,密度用于生成自重产生的质量源,如果质量源采用荷载相关,则不需要考虑密度的影响。
本实例输入容重,主要是为了生成质量,用于计算周期,周期用于计算风荷载。
图 ETABS材料定义点击菜单【Define】→【Frame Sections】输入截面参数。
本实例输入的是矩形混凝土截面,在OPENSEES中实现弹性杆系单元,所以首字母为“E”。
如下表所示。
截面定义如下图所示。
截面名称首字母 OpenSEES对应单元单元类型T Truss桁架单元E Elastic弹性单元D Disp Beamcolumn基于刚度的纤维单元N Nonlinear Beamcolumn基于柔度的纤维单元H Beam With Hinge塑性铰单元图 ETABS截面定义(3) 定义约束条件,选取指定为固定支座的点。
多层内框架结构11

多层内框架结构11辽宁⼯业⼤学混凝⼟与砌体结构设计题⼀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题11-4学院:⼟⽊建筑⼯程学院专业班级:建筑152 班学号: 150509055学⽣姓名:王维强单向板肋梁楼改设计该⼚房为多层内框架结构,现浇钢筋混泥⼟肋形楼盖,环境类别为⼀类,楼梯设置在旁边附属房屋内,楼⾯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为7KN/㎡。
钢筋混泥⼟柱尺⼨为400mm ×400mm 。
板按考虑塑性内⼒重分布设计,主梁内⼒按弹性理论计算。
建筑平⾯轴线尺⼨33.0m×20.7m,1.设计资料:(1)楼⾯构造层做法:40mm 厚细⽯混泥⼟⾯层,容重24KN/3m ;钢筋混凝⼟现浇板结构层,容重25KN/3m ;15mm 厚⽯灰砂浆抹底,容重17KN/3m .(2)材料选⽤:现浇混凝⼟板混凝⼟采⽤C30 ,钢筋采⽤HRB400,现浇钢筋混凝⼟主梁采⽤混凝⼟强度等级C30,箍筋采⽤HPB300、HRB400,纵筋采⽤HRB400、HRB500。
图1楼盖结构平⾯布置图2.楼盖的结构平⾯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为6.9m 、次梁的跨度为6.6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跟次梁,板的跨度为2.3m,l01/l02=6.9/2.3=3,因此可按单项板设计。
按跨⾼⽐条件,要求板厚 h ≥2300/30=76mm ,对⼯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80mm ,取板厚h=80mm 。
次梁截⾯⾼度应满⾜h=o l /18~o l /12=6600/18~6600/12=367~550mm 。
考虑到楼⾯活荷载⽐较⼤,取h=500mm 。
截⾯宽度取为b=200mm 。
主梁的截⾯⾼度应满⾜h=o l /15~o l /10=6900/15~6900/10=460~690mm 。
取h=650mm 。
截⾯宽度取为b=300mm 。
3.板的设计: (1)荷载:40mm 厚细⽯混泥⼟⾯层 0.04×24=0.96KN/2m 80mm 混凝⼟板 25×0.08=2KN/2m 15mm 厚⽯灰砂浆 17×0.015=0.255KN/2m . ⼩计 3.215 KN/2m 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7 KN/2m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于是板的:永久荷载设计值 g=1.2×3.215 =3.858 KN/2m 可变荷载设计值 q=1.3×7 =9.1KN/2m合计 g+q=12.958 KN/2m 近似取g+q=13KN/㎡(2)计算简图按塑性内⼒重分布设计,次梁截⾯为200mm ×500mm 。
多层框架结构cad设计施工图纸

现浇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现浇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某六层办公楼,采用现浇框架结构,建筑平、剖面图13-39,没有抗震设防要求,试设计之(限于篇幅,本案例仅介绍○3轴框架结构的设计)。
设计资料(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室内外高差600mm。
(2)墙身做法:墙身为普通机制砖填充墙,用M5混合砂浆砌筑。
内粉刷为混合砂浆底,纸筋灰面,厚20mm,内墙涂料两度。
外粉刷为1:3水泥砂浆底,厚20mm,陶瓷锦砖贴面。
(3)楼面做法:楼板底面为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5mm 厚1:2水泥砂浆加“108”胶水着色粉面层;楼板底面为15mm 厚纸筋面石灰抹面,涂料两度。
(4)屋面做法:现浇楼板上铺膨胀珍珠岩保温层(檐口处厚100mm,2%自两侧檐口向中间找坡),1:2水泥砂浆找平层厚20mm,两毡三油防水层,撒绿豆砂保护。
(5)门窗做法:门厅处铝合金门窗,其余均为木门、钢窗。
(6)地质资料:属Ⅲ类建筑场地,余略。
(7)基本风压:ω0=m2(地面粗糙度属B类)。
(8)活荷载:屋面活荷载m2,办公室楼面活荷载m2,走廊楼面活荷载m2。
荷载计算1.恒荷载计算(1)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20mm厚1:2水泥砂浆找平×20=m2100mm~140mm(2%找坡)膨胀珍珠岩×7=m2100mm厚现浇钢筋混泥土楼板×25=m215mm厚纸筋石灰抹面×16=m2屋面恒荷载m2边跨(AB、CD)框架梁自重××25=m2梁侧粉刷2×()××17=m2中跨(BC跨)框架梁自重××25=m2梁侧粉刷2×()××17=m2因此,作用在顶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g6AB1=g6CD1=m(注:这里的下标6表示第6层即顶层框架梁)g6BC1=mg6AB2=g6CD2=×=mg6BC2=×=m(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25mm厚水泥砂浆面层×20=m2100mm厚现浇钢筋混泥土楼板×25=m215mm厚纸筋石灰抹底×16=m2楼面恒荷载m2边跨框架梁及梁侧粉刷m2边跨填充墙自重×()×19=m2墙面粉刷()××2×17=m2中跨框架梁及梁侧粉刷m2因此,作用在中间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g AB1=g CD1=+=mg BC1=mg AB2=g CD2=×=mg BC2=×=m(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边柱连系梁自重×××25=粉刷×()×2××17=1m高女儿墙自重1×××19=粉刷1××2××17=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顶层边节点集中荷载G6A=G6D=中柱连系梁自重×××25=粉刷×()×2××17=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顶层中节点集中荷载G6B=G6C=(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边柱连系梁自重粉刷钢窗自重××=窗下墙体自重×××19=粉刷2××××17=窗边墙体自重×()××19=粉刷×()×2××17=框架柱自重×××25=粉刷×××17=连系梁传来楼面荷载××××=中间层边节点集中荷载G A=G D=中柱连系梁自重粉刷内纵墙自重×()××19=粉刷×()×2××17=扣除门洞重加门重××()=框架柱自重粉刷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中间层中节点集中荷载G B=G C=(5)恒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简图恒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简图如图13-42所示。
多层框架一柱一桩设..

多层框架一柱一桩设..多层框架一柱一桩设计东北设计院:邓子林赵琦多层住宅和多层公共建筑的框架结构柱下采用预应力管桩时,通常采用两桩基础,纵、横向设置未经加强的地梁,近年来有的工程采取适当加强地梁刚度,柱下采用的单桩方案,节省资金,加快进度。
辽宁省2008年编制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范》提出了“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当底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时,可采取一柱一桩,但桩长应不小于5m,桩径不小于400mm,AB型或AB型以上桩型,桩顶应设桩帽和两向拉梁,拉梁在平面内应形成闭合框格。
拉梁下做砂土垫层,梁两侧填土夯实,拉梁配筋应平衡框架柱弯矩,拉梁配筋连续贯通,梁端箍筋加密,梁侧配置不小于φ14@150的腰筋”综合条文内容:设计为“一柱一桩的多层框架建筑”,首先一层(底层)需要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则框架柱弯矩大大减少,使柱下单桩以承受竖向力为主。
由于剪力墙的设置使用功能欠佳,且施工繁杂。
福建有关设计亦提供多层框架结构柱下可布置一根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PHC)管桩,如图-1平面图所示一柱一桩基础方案,可节省造价,缩短工期。
管桩顶部与承台连接大都采用顶部管芯插筋连接如图-2所示,管芯空心部分直径不大,D=400 AB型桩,t=95,内径为D1=210mm,桩顶空心部位插筋浇筑混凝土能承担部分弯矩,为计算方便,可暂考虑为铰接,如图-3。
为此必须考虑在承台面上纵、横方向设置刚度稍大的地梁抗弯来平衡柱脚弯矩。
亦如图-3所示,图-1管桩仅有一根地梁,约束效应较弱。
桩顶承台与地梁连接,采取适当加大地梁断面、增加刚度调整配筋来平衡框架柱脚弯矩,此地梁可称为(抗弯地梁)以满足设计要求。
几项措施:1、要求地梁与底层柱的线性刚度比大于2.0(包括一柱两桩的承台短向地梁)线性刚度抗弯地梁。
一柱一桩,柱侧一梁时:K地梁=EJ梁/L,K柱=EJ柱/H,K地梁/K柱≥2.0.一柱两桩,柱侧两梁时:(K地梁1+K地梁2)/K柱≥2.0.实际工程中,由于一层柱基需要一定埋深(冻结深度)和功能需要,致使一层柱较长(高),则地梁断面加大太多;建议:将柱下承台加高(承台底埋深满足冻结要求),相应地将地梁往上提升,柱的高度(长度)有所减短,如图-3a所示,对一层框架结构和地梁内力亦有所改善。
西安某多层多塔框架结构设计总结

西安某多层多塔框架结构设计总结本文總结了西安某多层框架多塔别墅在工程设计过程中所采取的结构加强措施、及设计过程中的一些设计心得。
标签:多塔框架结构;加强措施;设计总结一、工程设计概况本工程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结构形式为多塔框架结构,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因场地内道路标高低于外围城市道路因此地下一层为三侧有填土,单侧为平进式地下车库。
设计时考虑三侧有填土因此在临土侧设置永久性挡土墙并与主体结构设缝脱开,考虑到01#楼与02#楼间连接部位上部为室外花园且设有600厚种植土,因此01#楼与02#楼间不宜设缝脱开,因此本工程按多塔框架结构设计。
(01#楼与02#楼平面见下图)二、结构设计总体构思因《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对多层多塔框架结构未提出具体要求,因此本工程参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10.6条竖向体型收进结构,在计算及设计中采取了适当措施,具体如下:2.1、设计过程中采取以下计算模型并进行包络设计1)按SATWE多塔模型计算2)按SATWE单塔模型计算3)按PMSPA多塔模型计算4)按PMSPA单塔模型计算2.2、多塔构造加强措施1)多塔楼结构竖向体型突变部位楼板宜加强,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50mm,宜双层双向配筋,每层每方向钢筋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体型突变部位上、下层结构的楼板也应加强构造措施。
2)塔楼中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剪力墙,从固定端至裙房屋面上一层的高度范围内,柱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宜适当提高,柱箍筋宜在裙房屋面上下层范围内全高加密。
三、上部结构设计3.1工程抗震等级的确定本工程中抗震等级为二级,体型收进部位上下层塔楼周边竖向构件的抗震等级取一级。
3.2楼盖以及框架梁、柱截面尺寸的确定01#楼及02#楼为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布置本着受力合理、传力明确、形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刚度分配合理、控制结构扭转效应的设计原则,通过调整框架柱平面布置和截面尺寸,框架梁截面来满足对强度与刚度要求。
多层框架结构办公楼毕业设计(手算)

本科生 (设计)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注释和致谢的地方外,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
与本研究成果相关的所有人所做出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生签名:年月日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许昌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规定,即: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设计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许昌学院可以将毕业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设计。
本人设计中有原创性数据需要保密的部分为:无学生签名: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摘要本设计为某办公楼设计(二),采用现浇框架结构。
在建筑设计完成之后进行结构设计。
在建筑设计时先进行建筑方案设计,在建筑方案通过后进行建筑施工图的绘制。
完成建筑施工图绘制之后,根据建筑施工图确定结构布置方案,在确定框架布局后,选取横向一榀框架作为代表进行计算,本设计以7轴线为代表进行计算。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先对水平地震荷载和风荷载、竖向恒荷载和活荷载进行内力计算,水平地震荷载和风荷载的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计算,竖向的恒荷载和活荷载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进行计算。
在计算出各种内力之后,然后进行内力组合,内力组合时要考虑地震的作用,之后找出最不利的内力组合,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设计时先算上部结构,再进行下部基础设计。
最后进行施工图的绘制。
施工的绘制要依据混凝土制图规范和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关键词:框架结构,结构设计,办公楼设计,抗震设计AbstractThe design for the second office building design, is used cast-in-place framework structure.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for the first building project design, construction scheme in after the construction plans drawn. Completion of construction drawing,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drawings to determine the layout of the structure, after determining the frame layout, selection of transverse frame as a representative of calculation, the design has been selected 7 axis as the representative to calculate.In structural design, first on the horizontal seismic load and wind load, vertical dead load and live load inner force calculation, horizontal seismic load and wind load calcul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calculated using D values, vertical dead load and live load calculation using hierarchical method. Afte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various forces, then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to consider when earthquake, then identify the most unfavorabl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select the most secure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of the results, before designing the lower foundation, we should desing the upper structure. Finally, the work is drawing.Construction drawing should be relied on the concrete drawing rule and concrete construction diagram representation of the whole plane and construction drawings detailing the rules.Key Words:Frame structure, structural design, office design, seismic desig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1 工程概况 (2)1.1概况介绍 (2)1.2柱网布置 (2)1.3框架结构承重方案的选择 (2)2 构件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及计算简图 (3)2.1构件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3)2.2结构计算简图 (3)3 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5)4 荷载计算 (7)4.1计算单元 (7)4.2恒载计算 (8)4.2.1 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8)4.2.2 梁自重计算 (8)4.2.3 女儿墙自重 (8)4.2.4 屋面恒荷载计算 (9)4.2.5 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 (10)4.2.6 柱自重计算 (10)4.2.7 楼面恒荷载计算 (10)4.3活载计算 (11)4.3.1 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11)4.4风荷载计算 (12)4.41 风荷载标准值 (12)5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和侧移计算 (14)5.1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 (14)5.1.1 第5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14)5.1.2 2~4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14)5.1.3 一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14)5.2结构自振周期 (15)5.3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15)5.4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16)5.5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7)6 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计算 (21)6.1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21)6.2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验算 (24)7 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25)7.1恒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25)7.2活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33)8 框架内力组合 (39)9 截面设计 (40)10 楼梯设计 (41)10.1楼梯梯段板设计 (41)10.1.1 荷载计算 (41)10.1.2 截面设计 (42)10.2平台板计算 (42)10.2.1 荷载计算 (42)10.2.2 截面设计 (42)10.3平台梁设计 (42)10.3.1 荷载计算 (42)10.3.2 截面设计 (43)11 楼盖设计 (44)11.1板区格布置图 (44)11.2荷载设计值 (44)11.3弯矩计算 (44)11.4截面设计 (45)12 次梁设计 (47)12.1荷载计算 (47)12.2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47)12.3 验算配筋率 (47)13 基础设计 (49)13.1基础底面尺寸计算 (49)13.2计算基底压力 (49)13.3地基承载力验算 (50)13.4基础高度验算 (50)13.5基础底板配筋计算 (51)参考文献 (52)致谢 (53)附录A 图纸名称及编号 (54)引言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在大学几年的理论学习后,要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检验一下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是否专业和完善。
现浇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示例精编版

现浇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示例精编版I.引言II.结构配置本示例中,我们将使用四层楼房作为设计对象。
每层楼房的高度为3.5米,层间高度为3米。
建筑总高度为14.5米。
1.横向结构配置为了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我们将在每层楼房之间添加钢筋混凝土横梁作为横向支撑。
横梁数量和尺寸将根据结构计算确定。
2.纵向结构配置在每层楼房的四个角落,我们将设置钢筋混凝土柱作为纵向支撑。
柱的尺寸将根据结构计算确定。
另外,我们还将在每层楼房的外墙上设置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以提供额外的纵向支撑。
III.结构材料和尺寸1.混凝土本设计示例中使用的混凝土等级为C30。
具体的材料比例和配比将根据建筑材料规范进行确定。
2.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我们将使用HRB400级别的螺纹钢筋。
具体的钢筋尺寸和配筋率将根据结构计算确定。
3.梁梁的尺寸将根据结构计算确定,以满足受力需求。
我们将使用钢筋混凝土梁,根据结构计算确定梁的尺寸和配筋率。
4.柱柱的尺寸将根据结构计算确定,以满足受力需求。
我们将使用钢筋混凝土柱,根据结构计算确定柱的尺寸和配筋率。
5.剪力墙剪力墙的尺寸将根据结构计算确定,以满足受力需求。
我们将使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根据结构计算确定剪力墙的尺寸和配筋率。
IV.结构计算和分析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结构计算和分析,以确定各个结构元件的尺寸和配筋率。
计算和分析可以使用各种结构分析软件进行,如ANSYS、SAP2000等。
V.结果和讨论根据计算和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每个结构元件的尺寸和配筋率。
在本示例中,我们使用了简化的结构计算方法,并根据经验公式确定了各个结构元件的尺寸和配筋率。
VI.结论本设计示例提供了一个现浇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设计示例。
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建筑要求和结构计算结果进行优化和改进。
同时,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我们建议进行详细的结构计算和分析。
以上是一个现浇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示例的精编版,提供了一个大致的设计思路和框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层框架设计实例
某四层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图、剖面图如图1所示,试采用钢筋混凝土全现浇框架结构设计。
1.设计资料
(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室内外高差600mm。
(2)墙身做法:墙身为普通机制砖填充墙,M5水泥砂浆砌筑。
内粉刷为混合砂浆底,纸筋灰面,厚20mm,“803”内墙涂料两度。
外粉刷为1:3水泥砂浆底,厚20mm,马赛克贴面。
(3)楼面做法:顶层为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5mm厚1:2水泥砂浆加“107”胶水着色粉面层;底层为15mm厚纸筋面石灰抹底,涂料两度。
(4)屋面做法:现浇楼板上铺膨胀珍珠岩保温层(檐口处厚100mm,2%自两侧檐口向中间找坡),1:2水泥砂浆找平层厚20mm,二毡三油防水层。
(5)门窗做法:门厅处为铝合金门窗,其它均为木门,钢窗。
(6)地质资料:属Ⅲ类建筑场地,余略。
(7)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属B类)。
(8)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办公楼楼面活荷载,走廊楼面活荷载。
图1 某多层框架平面图、剖面图
2.钢筋混凝土框架设计
(1)结构平面布置如图2所示,各梁柱截面尺寸确定如下。
图2 结构平面布置图
边跨(AB、CD)梁:取
中跨(BC)梁:取
边柱(A轴、D轴)连系梁:取
中柱(B轴、C轴)连系梁:取
柱截面均为
现浇楼板厚100mm。
结构计算简图如图3所示。
根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离室外地面为500mm,由此求得底层层高为。
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
列于图3。
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取(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性矩)。
边跨(AB、CD)梁:
(其他梁、柱的线刚度计算同上,略)
图3 结构计算简图
(图中数字为线刚度)
(2)荷载计算
1)恒载计算
①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
100厚~140厚(2%找坡)膨胀珍珠岩
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15mm厚纸筋面石灰抹底
屋面恒荷载
边跨(AB、CD)框架梁自重
梁侧粉刷
中跨(BC)框架梁自重
梁侧粉刷
因此,作用在屋顶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
②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荷载计算同上(略),作用在中间层框架上的线荷载为:
③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边柱连系梁自重
梁侧粉刷
1m高女儿墙自重
墙侧粉刷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顶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中柱连系梁自重
梁侧粉刷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顶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④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荷载计算方法同上,具体计算过程略)
中间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中间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恒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如图4所示:
图4图5
2)活荷载计算
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如图5所示。
图中各荷载值计算如下:
3)风荷载计算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为
因结构高度小于30m,可取;对于矩形截面;可查荷载规范,当查得的时,取。
将风荷载换算成作用于框架每层节点上的集中荷载,计算过程如表1所示。
表1为一榀框架各层节点的受风面积,计算结果如图6所示。
表1风荷载计算
层次A/Pw/kN 1
2
3
4
图6 风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3)内力计算
1)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恒荷载(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具体计算过程略),在恒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弯矩图、剪力图和轴力图见图7~图9。
图7 在恒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弯矩图(单位:)
图8 在恒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剪力图(单位:kN)
图9 在恒荷载作用下结构的轴力图(单位:kN)
2)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也采用分层法,考虑到活荷载分布的最不利组合,各层楼层活荷载布置可能如图10所示的几种组合形式。
计算结果见图10(仅表示出标准层在活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图10标准层在活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3)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见图6,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计算过程见图11。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弯矩图如图12所示,框架轴力图和剪力图如图13所示。
剪力各层分配(单位:kN)各柱反弯点及柱端弯矩(单位:kN)
图11 D值法计算过程
图12 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弯矩图(单位:)
图13 图14
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剪力图、轴力图(单位:kN)
(4)内力组合
根据内力计算结果,即可进行框架各梁柱各控制截面上的内力组合,其中梁的控制截面为梁端、柱边及跨中。
由于对称性,每层有5个控制截面,即图14中的1、2、3、4、5号截面,表2给出了第二层梁的内力组合过程;柱则分为边柱和中柱(即A柱、B柱),每个柱每层有两个控制截面,以图14中第二层为例,控制截面为3、4号截面。
表3给出了二层柱的内力组合过程。
表2二层梁内力组合
第
表3第二层柱内力组合
A B
M=-kN·mM=kN·mM=-kN·m
V=kNV=-kN
图15梁AB的最不利组合内力
(5)截面计算
1)梁的设计
以第二层梁AB为例,其最不利的组合内力如图15所示。
①正截面强度计算:
梁的截面尺寸为500mmx250mm。
C20时,梁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30mm。
故设,则,。
对于梁端,不考虑现浇混凝土板的作用。
梁端A:
(满足要求)
选用316,。
梁端B:计算公式同上,计算过程略。
计算结果:
选用316,。
对于梁中截面,考虑混凝土现浇板翼缘受压,按T形梁计算。
翼缘计算宽度取
属于第一类型的T形截面。
(满足要求)
选用320,。
②斜截面强度计算
取较大设计剪力V=-kN。
验算截面尺寸
(截面符合要求)
验算是否需要计算配置箍筋
故需要配置箍筋。
若选用φ8@200,
(满足要求)
配箍率
最小配箍率
(满足要求)
2)柱的设计
以第二层A轴线柱为例。
其最不利组合如图16所示。
A 4M=kN·m
V=kN
A 3M=kN·m
V=kN
图16柱A 4 A 3的最不利组合内力
柱的截面尺寸为300mmx450mm。
①受力纵筋的计算
柱的计算长度
柱端A 4:
;
先按大偏心受压情况计算
选用216,。
柱端A 3:计算公式同上,计算过程略。
计算结果:选用216,。
②抗剪强度计算。
故可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取φ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