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复习资料
音乐基础知识复习四戏曲
中国的戏曲戏曲:是中国传统的音乐戏剧,是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表演、舞台美术 等多种艺术手段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我国的戏曲与希腊的悲、喜剧和印度的梵剧并列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中国戏曲经历了八百多年的革新与开展,现存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 比拟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京剧、越剧、豫剧、粤剧、川居I 秦腔、评剧、晋剧、— 汉剧、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昆曲:是全国性的大剧种被称为“百戏之祖〞,明代叫“昆山腔〞,清代叫“昆腔〞,是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的世界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 遗产代表作〞.昆曲的器乐伴奏是以曲笛为主的丝竹乐伴奏.代表剧目有:?浣纱记?、?牡丹亭?、?桃花扇?等. 京居I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故名京剧.从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进京算起,至今已有 200多年的历 史.后来中国的戏曲界把“四大徽班〞进京作为京剧的发端.京剧的正式形 成是以被称为“三鼎甲〞的三位老生演员的成名为标志的,他们分别是余三 胜、张二奎、程长庚.从此京剧从此进入了一个名师辈出、新作涌现的辉煌时期.如: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等. 芳表演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即: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2006年5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京剧的唱腔以“西皮〞和“二黄〞为主要声腔.【西皮腔】明朗、活泼、流畅、轻快.适合表现欢快、坚毅、愤懑的情绪.代表作品:?奶奶你听我说?【二黄腔】浑厚、凝重、稳健适合表现沉郁、肃穆、悲愤、激昂的情绪. 代表作品:除皮黄腔外,京剧还用南梆子、四平调等曲调做唱腔.【南梆子】:属于西皮类唱腔.唱腔细致优美、旋律性强,很适于表现细腻 欢悦的心情.【四平调】:也叫“平板二黄〞适合表达多种多样的感情.如: ?贵妃醉酒? 中?海岛冰轮出转腾?的华美多姿、委婉缠绵情绪. ?乌龙院?中的轻佻愉悦 情绪等.【京剧的板式】指唱腔的板眼结构形式.通常,有以下四类板眼形式:一眼板〔相当于2/4〕、三眼板〔相当于4/4〕、无眼板〔相当于1/4、1/8〕 散板〔即无眼也无板〕【伴奏】京剧的伴奏称场面.有“文场〞和“武场〞之分.文场:管弦乐器局部主要为唱腔伴奏,此外还演奏乐曲牌和过门等过场音乐.主要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 ,又被称为京剧三大件.武场:打击乐器局部主要用于配合身段表演、表现人物思想情绪、衬托舞台 气氛、有机地协调统一唱、念、做、打.主要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 1790其中,梅兰京 剧 音 乐钱、钱等.武二花 净行的一支,也叫摔打花脸、武净.以跌扑摔打为主,不重唱、念.【丑】分文丑、武丑.文丑中又分为方巾丑〔文人,儒生〕;武丑,专演 跌、打、翻、扑等武技角色.武丑亦叫开口跳,而能说能跳,表演出 活泼伶俐,善演武功武技的角色. 代表作?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 代表作?青霜剑?、?英台抗婚?、?窦娥冤? 代表作?二进宫?、?昭君出塞?、?梁红玉? 代表作?红娘?、?金玉奴?、?钗头凤?、?荀灌娘? 梅1、梅兰芳是将我国京剧艺术引向世界的第一人兰2、他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梅派〞表演风格 芳3、他被赞誉为“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四大名旦 〔江苏〕梅兰芳 〔北京〕程砚秋 〔河北〕尚小云 〔河北〕荀慧生脸谱的颜色与人物红色:忠勇义烈,如关羽、常遇春.黑色: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张飞、包拯、李逵等.黄色: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或绿: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古典京剧的代表曲目:?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京剧?霸王别姬?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贵妃醉酒?选段〕.现代京剧的代表曲目:梅兰芳?孽海波澜?、?邓霞姑??抗金兵?;程砚秋的?荒山泪?、?青霜剑?;八大样板戏是指:?沙家浜?、?红灯记?、?杜鹃山?、?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 ?海港?、?龙江颂?、?红色娘子军?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 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中国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它的程式性, 如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戏曲中既有标准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那么的自由动作.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芒.说唱音乐说唱又称曲艺,是以民间讲唱文学为根底的一种包括文学、表演和音乐三方面的综合艺术形式.我国民间的曲艺有400多个品种,其中汉族曲种有300多种,汉族曲艺按说、唱的比例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根本只说不唱的.包括评书、平话、相声和快板块书等.第二类:有说有唱的.如苏中弹词、陕北说书等.第三类:根本只唱不说的.包括单弦牌子曲、四川消音等.音乐学界一般将我国属于第二类和第三类的曲艺形式分为鼓词、弹词、道情、牌子曲、琴书、走唱、杂曲等七个类别.鼓词类:主要流行在北方,因演唱者兼奏书鼓而得名,又称“大鼓书〞.鼓词类包括数十个不同曲种,其中有河北、天津、北京一带的“京韵大鼓、乐亭大鼓、木板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山东的“梨花大鼓〞等.鼓词类曲种还常用三弦、四胡、板和琵琶等乐器.弹词类:属于此类的曲种都用弹拨类乐器琵琶、三弦伴奏,故名.弹词主要流行在南方,有“苏州弹词、扬州弹词、长沙弹词、福州弹词〞等曲种.道情类:最早起源于道教宣讲教义的说唱形式“道家唱情〞.主要曲种有“河南坠子、陕北道情、陇东道情〞等.乐器是用“渔鼓〞演奏的.牌子曲类:牌子即曲牌,把一些曲牌按一定的规律串联起来讲唱故事,就是牌子曲.主要品种有“单弦牌子曲、四川清音、养殖清曲〞等.琴书类:因用扬琴伴奏而得名.主要曲种有“四川扬琴、北京琴书、云南扬琴〞等.走唱类:此类曲艺多为二人表演,其特点是将说唱和舞蹈艺术结合起来,有很强的综合性.主要曲种有东北的“二人转〞、安徽的“凤阳花鼓〞和浙江的“宁波走书〞等.杂曲类:此类曲种都是从民歌小调开展来的.主要曲种有“天津时调〞和浙江的“莲花落〞。
《中国戏曲史》复习重点汇总
《中国戏曲史》复习重点汇总中国戏曲史复重点汇总
1. 戏曲的定义和特点
-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的统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戏曲的特点包括唱念做打,以及脸谱化的角色表演等。
2. 中国戏曲的历史发展
- 中国戏曲起源于古代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经过不断发展演变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 戏曲的发展经历了元曲、明代传奇和清代评剧等不同阶段和流派。
3. 戏曲剧种与代表作品
- 中国戏曲包括京剧、豫剧、越剧、评剧等多种剧种,每个剧种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代表作品。
- 京剧的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白蛇传》等;豫剧的代表作品有《山河恋》、《相思树》等。
4. 戏曲角色与表演风格
- 戏曲中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四类,每个角色类型都有其特定的表演风格和技巧要求。
- 生角色以阳刚之气为特点,旦角色以阴柔之美为特点,净角色以活泼机智为特点,末角色以稳重幽默为特点。
5. 戏曲音乐与舞台美术
- 戏曲音乐是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曲调、唱腔和音乐伴奏等。
不同戏曲剧种有不同的音乐风格。
- 戏曲舞台美术包括舞台布景、服装、道具等,通过精心设计增强戏曲表演的艺术效果。
6. 戏曲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戏曲艺术通过它独特的表现形式,向观众展示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以上是关于中国戏曲史的复习重点的汇总,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中国古代戏曲 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戏曲1.成熟的戏曲是以代言体的言语、动作、歌舞,来表演故事。
2.戏曲演出的特点是“有声必歌,无动不舞”。
——齐如山3.唐代歌舞剧:歌舞结合角抵打斗的情节小戏,如《踏摇娘》、《兰陵王入阵曲》4.唐代参军戏:由两个演员合演的一种滑稽小戏,内容以调笑为主,被调笑者叫参军,调笑者叫苍鹘。
5.戏曲成熟时间:宋金时期,十一世纪末到十三世纪初,特指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
6.宋金戏曲成熟的条件:前代的戏剧遗产积累,当代所提供的重要条件,最根本的是由于宋金城市的经济空前繁荣,市民队伍迅速壮大,急剧增长的对文艺娱乐的社会需求所导致的艺术消费的商品化。
7.金院本与宋杂剧在性质上基本相同,其实就是宋杂剧在北方的遗留,两者只是时间不同。
8.元曲是一个既包括散曲也包括元杂剧在内的综合概念,即可用作二者的总称,也可分别特指其中的一种。
9.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被合称为元曲四大爱情剧。
10.五大历史剧:关汉卿的《单刀会》、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高文秀的《渑池会》。
11.元杂剧:是以金院本、诸宫调和宋代说话为三大主要渊源,同时吸收融汇了前代戏剧、曲艺等各种文学艺术的营养成分而形成的一种新戏曲。
12.曲律与诗词不同,采用中原音的新四声。
其特征是平分阴阳和入派三声,即平声化为阴平和阳平两个声调,入声消失,所有入声字都流入平上去三声之中。
南戏则是平上去入。
13.科范,就是做与打的做工表演,一般简称科,除了徐渭所说的动作表演,在元剧中还有两种含义,一指规定的某种特殊的情感表演,二指某种特定的舞台音响效果。
14.题目正名:元杂剧结尾有题目正名,用两句或四句对偶句总结全局内容,交代剧名。
15.元杂剧按类型分类:婚姻爱情剧、历史剧、公案剧、英雄传奇剧、社会问题剧、神仙道化剧。
16.关汉卿杂剧:仅记载66种,今存18种,按题材分为社会问题剧、爱情婚姻剧、历史剧三类。
中国戏曲学院艺考复习资料 戏曲史———戏剧的起源
中国戏曲学院艺考复习资料戏曲史———戏剧的起源1、戏剧的起源——原始戏剧与初级戏剧1、原始时期:从发生学的角度去追溯戏曲的起源,我们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人类部落里的宗教仪式歌舞。
戏剧起源于模仿。
当原始人类部族还处于初级阶段,还不能够创造文字、音乐和诗歌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创作简历在模仿基础上的原始哑剧和仪式舞蹈了。
这样的祭祀仪式歌舞表演,由于其中存在拟态性和象征性的因素,也就具备了一定的戏剧特征。
问:戏剧的初级形态是什么?\原始戏剧和初级戏剧的形态是什么答:祭祀仪式歌舞表演/宗教仪式歌舞表演2、秦汉六朝秦汉六朝时期,中国戏剧从与宗教仪式混杂的原始阶段跨入了体现艺术价值和实现娱乐功能的初级阶段,然而,中国并未能从祭祀一是直接转换出成熟的戏剧样式,两者之间还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渡——初级戏剧阶段,中国文化的特殊性造成了中国戏剧发展的这种特殊历程。
秦汉六朝百戏,则是初级戏剧雏形的体现。
百戏、角抵戏:百戏是伴随着秦汉崭新封建经济和文化高涨而兴盛的新兴表演艺术。
百戏不是一种成型的、完整的、规范的艺术形式,而是混合了体育竞技、杂技魔术、杂耍游戏、歌舞装扮诸多表演于一炉的大杂烩。
按照今天的分法,百戏大约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杂技、2舞蹈、3竞技、4假形扮饰、5戏剧百戏之中最具戏剧性的表演部分是角抵戏。
角抵戏最初由格斗竞技发展而来,由于它矛盾对立的演出结构,适宜于戏剧冲突的体现和展开,因而其表演是指逐渐转移到戏剧体裁上来,发展为具备一定情节结构和表演内容的消息,成为这一个时期初级戏剧的主要代表。
角抵戏有一出名叫《东海黄公》。
讲述的是东海有一个人叫黄公,他能用咒术制服老虎驾驭毒蛇,然而到他老了以后,因为酗酒法术失灵,在与老虎打斗的时候为虎所杀。
《东海黄公》在形式上已经不再为仪式所限,演出动机纯粹为了观众的审美取乐,情节具备一定的矛盾冲突,具有对立的双方,发展脉络呈现出一定的节奏型,是中国戏剧史上首次见于记录的一场完整的初级戏剧表演,问:1、百戏是成熟的戏剧模式吗?百戏在戏曲发展历程中是什么角色位置呢?答:不是/百戏是由祭祀仪式歌舞表演的初级戏剧阶段到成熟戏剧阶段的过渡阶段2、中国戏剧史上首次见于记录的一场完整的初级戏剧表演是答:角抵戏《东海黄公》3、《东海黄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4、唐五代唐五代戏剧已经接近了成熟的样貌,尽管它的形态还不够完善,不能容纳完整的人生故事而常常切取片段,用成熟的戏曲标准来衡量的话,它的音乐结构尚未发展到程式化的阶段,表演的行当化也刚刚开始,但它却为中华戏曲的形成铺垫了决定性的一步。
中国古代戏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戏曲复习资料一、单选(一)元杂剧作家及其作品中国戏曲史“黄金时代”“元人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元杂剧四大爱情戏: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元杂剧五大历史剧”:关汉卿的《单刀会》、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高文秀的《渑池会》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并称作“五大历史剧”。
(二)南戏又称“戏文”“南词”“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四大南戏:《荆钗记》王十朋、钱玉莲,《白兔记》刘知远、李三娘,《拜月亭》王瑞兰、蒋世隆,《杀狗记》孙华、孙荣,合称“荆刘拜杀”“四大南戏”“古戏四大家”。
加上高明《琵琶记》称“五大南戏”。
徐渭《南词叙录》——中国最早的、也是宋元明清四代唯一的专论南戏的著作。
《戏文概论》中国戏曲史上继明徐渭的《南词叙录》后第一本关于宋元戏文的概论性著作。
《张协状元》为最可靠的南戏早期剧本,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史料,被现代史学界誉为“中国第一戏”和“戏曲活化石”。
《永乐大典》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是一部类书。
《琵琶记》:高明著,南戏之祖。
是高明根据民间流传的南戏《赵贞女》改编的。
(三)明代杂剧前期:从明初至成化年间(1368—1487),紧承元杂剧余绪,出现过短暂的繁荣,随即渐趋萧条。
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由元入明者,著名的有王子一、刘东生、贾仲明等;明初长成的,主要是两位藩王朱权和朱有燉,形成宫廷派杂剧创作群体。
产生了《琵琶记》和“荆刘拜杀”等著名剧作,呈现出“南戏中兴”的局面。
成就最高:徐渭《四声猿》1.朱权:还是一位著名的曲学家,《太和正音谱》集元人曲学之大成,戏剧史上重要的理论专著。
作品:《冲模子独步大罗天》、《卓文君私奔相如》2.朱有燉:杂剧创作数量在明初称最。
作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喜庆宴赏戏,如《八仙庆寿》、《仙官庆寿》、《牡丹仙》、《牡丹园》等(2)神仙道化戏,如《小桃红》、《十长生》、《夜半朝元》等(3)忠义节烈戏,如《继母大贤》、《团圆梦》、《义勇辞金》等(4)水浒英雄戏,如《豹子和尚》、《仗义疏财》(5)烟花妓女戏,如《香囊怨》、《复落娼》、《桃园景》等中期:处于转变期1.康海:《中山狼》,讽刺世情的寓言剧。
(完整版)戏曲复习资料
戏曲复习资料一、概述1、戏曲的概念:王国维在《戏曲考源》中的定义:“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2、戏曲的特征:1)综合性特征:载歌载舞,成为中国民间音乐的集大成者。
2)程式性特征:立一定之准式为法,谓之程式。
3、戏曲文化的三大特征:积淀式文化融合性文化民俗性文化二、戏曲史戏曲诞生前:1、先秦乐舞乐舞:祖先在劳动生活、情感交流等各种场合,感于物而动于情,通过语言动作抒发感情表达意愿产生了乐舞。
特征:生活再现性、歌舞乐结合、依附于祭祀仪式产生的职业:1)“巫觋”:乐舞是巫觋的专长,巫觋被认为能与神灵相通,上达人的祈愿,下传神的旨意,主祭司舞,装神弄鬼2)“俳优”宫廷艺人“优孟衣冠”作用:讽谏扮人物。
先秦乐舞已经出现了一些综合性特征,为戏曲的产生准备好了职业。
2、秦汉散乐秦汉散乐包括百戏和角抵戏:百戏:包含歌舞、杂技、武术、滑稽角抵戏:在百戏表演中,有一种运用技艺的戏剧化的表演例:《东海黄公》传递信息,与优孟衣冠不同,它为戏曲萌芽产生而设定了情节的假定性,且可进行反复表演。
3、隋唐歌舞戏、参军戏歌舞戏:假定了情节,演员装扮表演。
《踏谣娘》《大面》《拨头》《踏谣娘》的三点启示:构成了歌舞演故事的艺术形式、已有行当之雏形、歌舞表演与角抵戏的结合,是两小戏或对子戏最早的例证,堪称戏曲的雏形。
参军戏:内容以滑稽调笑为主,一般是两个角色,被戏弄者被称为参军,戏弄者被称为苍鹘。
参军后被叫做副净,苍鹘后被称为副末。
参军戏设定了基本格局,有了戏曲行当的原始特征。
4、宋金杂剧——杂剧、院本北宋时期已有杂剧盛行。
南宋与金朝南北分治后,南宋仍然称杂剧,金则称院本。
地点:东京和临安城中的瓦肆勾栏,集中了大量的伎艺人才,成为各种伎艺交流发展的基地。
人物:撰写杂剧剧本的人被称作“书会才人”或“书会先生”。
北宋杂剧的表演分三个部分:艳段、正杂剧、杂扮,形成了“旦”“贴旦”“副净”“副末”等戏曲表演行当,因此把北宋杂剧看作中国戏曲艺术的雏形。
中国戏曲史复习资料考研
中国戏曲史复习资料考研《中国戏曲史教程》复习题归类整理第一类填空题1.西汉角抵戏的代表作是《东海黄公》。
2.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里记载了著名的“优孟衣冠”的故事。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舞戏主要有《代面》(兰陵王)、《踏摇娘》和《拨头》。
4.唐代参军戏的两个主要角色是参军和苍鹘。
5.北宋时期,“变文”被“鼓子词”所继承,用以说唱长篇故事。
6.说唱艺术完全成熟的代表作是金代出现的董解元的说唱诸宫调《西厢记》。
7.构成戏曲的主要来源是古代歌舞、说唱艺术、滑稽戏。
8.瓦舍是一个集多种技艺、供艺人卖艺、观众观看的场所。
9.宋杂剧是在唐代参军戏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歌舞、多种表演技艺,并将其进一步综合形成的。
10.金院本是金朝在燕山(今北京)建都时逐渐形成的北方派杂剧。
11.金院本与宋杂剧的不同点在于金院本中用大曲歌唱的节目很少;在属于艳段的节目形式上更加丰富;还存在着一类称为“院幺”的特有节目。
12.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南曲、戏文。
最初产生于浙江温州(又名永嘉)地区,故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13.宋元南戏是指北宋末叶至明初时期在中国南方流行的戏曲艺术。
14.现存南戏中,基本保持戏文的原有面貌或经后人修改过的主要作品有《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琵琶记》、《杀狗记》、《白兔记》、《荆钗记》、《拜月亭记》等十几种剧。
15.宋元南戏中描写爱情婚姻、家庭内容的作品中包含的两种主题是1.以歌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2.描写婚变、以谴责男子发迹变泰负心的。
16.早期南戏不少剧目关于结局的处理不外乎以下两类,一类是给负心汉严厉的惩罚如《赵贞女蔡二郎》、《王魁》和《负心汉陈叔文》;一类是负心丈夫同受害妻子言归于好如《张协状元》。
17.《张协状元》的主要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能够综合运用曲文、念白、科介,充分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戏剧的冲突。
18.宋杂剧一般是“一场两段”:“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
古代戏曲小说专题复习题答案
古代戏曲小说专题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戏曲《西厢记》的作者是谁?A. 关汉卿B. 王实甫C. 白居易D. 杜甫答案:B2. 《红楼梦》中贾宝玉身上佩戴的玉是:A. 玉玺B. 玉佩C. 玉璧D. 玉簪答案:B3.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明代的?A. 《西游记》B. 《水浒传》C. 《三国演义》D. 《儒林外史》答案:D4. 戏曲《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丈夫是:A. 柳梦梅B. 杜十娘C. 王婆D. 贾宝玉答案:A5.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A. 蒲松龄B. 罗贯中C. 施耐庵D. 吴承恩答案:A二、填空题1. 戏曲《窦娥冤》中,窦娥被冤枉的罪名是_________。
答案:毒杀继母2.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是_________。
答案:唐僧3.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_______位。
答案:1084.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火攻计策是由_______提出的。
答案:周瑜5. 《儒林外史》讽刺的是_______。
答案:科举制度三、简答题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才情出众,但同时身体孱弱,感情细腻,对爱情忠贞不渝。
2. 戏曲《桃花扇》中,李香君为何要自尽?答案:李香君自尽是因为她不愿成为权贵的玩物,为了保持自己的贞洁和尊严,选择了以死抗争。
3. 请简述《聊斋志异》中《画皮》的故事梗概。
答案:《画皮》讲述了一个女子被妖怪剥去了皮肤,妖怪披上人皮,冒充女子混入人间,最终被识破并消灭的故事。
四、论述题1. 论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案: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以其机智、勇敢和变化无穷著称。
他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文化中智慧和力量的象征。
孙悟空的形象不仅在文学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在电影、电视、动漫等多个领域广泛传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及其在历史与文学中的不同表现。
答案: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复杂多面的角色,既有雄才大略,又有狡猾残忍的一面。
公考行测备考戏曲知识点梳理
公考行测备考戏曲知识点梳理公务员备考是一个长期的进程,需要考生付出很多的努力,才可能从人群中脱颖而出。
备考期间,考生就需要积存一些做题的体会,让自己做题的时候更加顺利。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考行测备考戏曲知识点梳理。
公考行测备考戏曲知识点梳理一、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绩,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需要考生注意的是写出传世名剧《西厢记》的元杂剧作家王实甫并未被列入元曲四大家。
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为:关汉卿:《窦娥冤》白朴:《墙头立刻》郑光祖:《倩女离魂》马致远:《汉宫秋》二、元曲四大悲剧元曲四大悲剧分别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三、元曲四大爱情剧元曲中有著名的四大爱情剧分别为: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立刻》以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四、中国古典四大名剧中国四大经典名剧在我国乃至世界戏剧史上,文学史上,有侧重要的地位。
这几部文学作品创作年代并不局限于元代,而是贯穿于元明清几个朝代。
这四大名剧分别是: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
通过了莺莺与张生的爱情,反应了封建社会中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主、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人文主义思想。
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
讲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为了爱情所做的不屈斗争。
深入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并且终究写出了情克服理的结局,十分真实地反应了明代中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市民阶层要求;冲破封建独裁统治的时期特点。
产生于清朝初年的《长生殿》与《桃花扇》,则更具有鲜明的时期特点。
洪昇的《长生殿》通过李隆基与杨玉环的“钗盒情缘”,总结了封建王朝的兴衰原因,以“垂戒来世”。
孔尚任的《桃花扇》以李香君与侯方域的悲欢离合为线索,展现了南明王朝的兴衰历程,寄寓了深沉的反思。
因此,这四部剧作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爱好,在戏曲舞台上独领风骚。
戏曲期末复习
艳段:(1)艳段又称焰段,是宋杂剧表演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正杂剧演出之前要演的一段小节目,与正杂剧不是一个故事。
(2)表演内容为日常生活中的熟事。
大约以滑稽戏竞技游戏充之,相当于前奏和序幕。
借以招徕观众、稳定观众情绪。
《都城纪胜》曰:“杂剧中末泥为长,每四人或五人为一场。
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
(3)艳段可能是杂剧形成之初较早的名称。
后来因在应用上的性质以及表演方式上的不同于是又产生了一些另外的名称,如“爨”、“拴搐”、“引首”等。
(4)艳段为正文的引子是并非从宋代的杂剧开始的,在之前的大曲里已早有这种称呼了。
杂扮:杂扮又称杂班、纽元子、拔和。
即杂剧之散段也。
(1)是北宋时开始发展的民间戏剧形式之一,它是装扮各类人物以资耍笑的活泼形象的演出,以剧情简单,逗人喜笑著称。
(2)“杂扮”的应用是介于连演两场的杂剧时,为了调剂观众的兴趣,在第一场的杂剧之末才加入的。
有胡乱扮演的意思。
(3)它既可以依附于正杂剧,又可以独立演出。
(4)《都城纪胜》云:“杂扮,乃杂剧之散段。
在京城时,村人罕得入城,遂撰此端,多是借装为山东、河北村人,以资笑。
今之打和鼓、撚(nian)梢子、散耍皆是也”。
引戏:引戏又称引,是宋杂剧、金院本中一种类似开场舞的舞蹈,作用是引导戏剧演出。
(1)《梦粱录·》:“且谓杂剧中末泥为长,······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分付,副浄色发乔,副末色打诨,或添一人,名曰装孤。
”《辍耕录》《都城纪胜》中也有相似的记载。
(2)王国维在《古剧角色考》中认为“引戏”是受唐宋大乐影响产生,它实际上出于古舞中的舞头引舞。
(3)在杂剧表演的过程中“引戏”还担当着解说人物动作,介绍剧情和指挥上下场的作用。
(4)一般认为引戏由装旦色承担,朱权《太和正音谱》云:“引戏,院本中狚dan也。
”院么:“院幺”一词,除《辍耕录》所载外,不见于其他文献,《辍耕录》将其归为金元院本名下。
中国古代戏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戏曲复习资料一、单选(一)元杂剧作家及其作品中国戏曲史“黄金时代”“元人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元杂剧四大爱情戏: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元杂剧五大历史剧”:关汉卿的《单刀会》、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高文秀的《渑池会》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并称作“五大历史剧”。
(二)南戏又称“戏文”“南词”“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四大南戏:《荆钗记》王十朋、钱玉莲,《白兔记》刘知远、李三娘,《拜月亭》王瑞兰、蒋世隆,《杀狗记》孙华、孙荣,合称“荆刘拜杀”“四大南戏”“古戏四大家”。
加上高明《琵琶记》称“五大南戏”。
徐渭《南词叙录》——中国最早的、也是宋元明清四代唯一的专论南戏的著作。
《戏文概论》中国戏曲史上继明徐渭的《南词叙录》后第一本关于宋元戏文的概论性著作。
《张协状元》为最可靠的南戏早期剧本,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史料,被现代史学界誉为“中国第一戏”和“戏曲活化石”。
《永乐大典》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是一部类书。
《琵琶记》:高明著,南戏之祖。
是高明根据民间流传的南戏《赵贞女》改编的。
(三)明代杂剧前期:从明初至成化年间(1368—1487),紧承元杂剧余绪,出现过短暂的繁荣,随即渐趋萧条。
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由元入明者,著名的有王子一、刘东生、贾仲明等;明初长成的,主要是两位藩王朱权和朱有燉,形成宫廷派杂剧创作群体。
产生了《琵琶记》和“荆刘拜杀”等著名剧作,呈现出“南戏中兴”的局面。
成就最高:徐渭《四声猿》1.朱权:还是一位著名的曲学家,《太和正音谱》集元人曲学之大成,戏剧史上重要的理论专著。
作品:《冲模子独步大罗天》、《卓文君私奔相如》2.朱有燉:杂剧创作数量在明初称最。
作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喜庆宴赏戏,如《八仙庆寿》、《仙官庆寿》、《牡丹仙》、《牡丹园》等(2)神仙道化戏,如《小桃红》、《十长生》、《夜半朝元》等(3)忠义节烈戏,如《继母大贤》、《团圆梦》、《义勇辞金》等(4)水浒英雄戏,如《豹子和尚》、《仗义疏财》(5)烟花妓女戏,如《香囊怨》、《复落娼》、《桃园景》等中期:处于转变期1.康海:《中山狼》,讽刺世情的寓言剧。
中国戏曲史复习资料
中国戏曲史复习资料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戏曲史中,有许多经典剧目和著名表演艺术家,值得我们回顾和学习。
中国戏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活动,最早的形式是祭祀神灵时的歌舞表演。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表演逐渐演变成为戏曲。
在古代,戏曲主要分为南戏和北曲两大流派。
南戏以南方的婺剧、越剧、粤剧等为代表,而北曲则以京剧、评剧、豫剧等为代表。
这些不同的戏曲形式在剧本、音乐、舞蹈和表演方式上都有自己的特色。
在中国戏曲史上,有一些著名的剧目被誉为经典之作。
比如《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的戏曲版本被称为《红楼梦曲》,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系列形象为中心,描绘了一个宏大的家族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变迁。
另外一个著名的剧目是《西游记》,它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
《西游记》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四位形象为中心,讲述了他们西天取经的故事。
这部作品融合了神话、传说、寓言等元素,展现了人性的善恶斗争和正义的力量。
除了经典剧目外,中国戏曲史上还有一些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他们的表演艺术成就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比如梅兰芳被誉为中国京剧的一代宗师,他以其精湛的表演技巧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他的代表作有《白蛇传》、《霸王别姬》等。
另外,杨洪基也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位杰出表演艺术家,他以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和深情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赞赏。
中国戏曲的发展离不开传承和创新。
在传承方面,中国戏曲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戏曲家族,他们代代相传,将戏曲艺术发扬光大。
比如梅派京剧、程派评剧等,这些戏曲家族通过世代相传的方式,保持了戏曲的传统风格和特色。
在创新方面,中国戏曲也在不断探索和尝试。
近年来,一些新兴的戏曲形式如二人转、快板等逐渐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
这些新兴的戏曲形式在剧本、表演方式上都有所创新,使得戏曲艺术更加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中国戏剧史》复习重点汇总
《中国戏剧史》复习重点汇总1第一章戏曲概说第一节、什么是戏曲一、什么是戏曲?1、戏曲”名称的最早出处:至咸淳(1265-1274),永嘉戏曲出,泼少年化之,而后淫哇盛,正声歇。
——[宋]XXX《水云村稿·词人XXX2、其它文献中的“戏曲”名称:元人XXX《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七《杂剧曲名》有“戏曲”一词,凡二见。
明人XXX《南词引正》:“清唱谓之冷唱,不比戏曲。
戏曲藉锣鼓之势,有躲闪省力,知者辨之。
”中国近代学者XXX撰写了《戏曲考原》、《宋元戏曲考》等著作,最终确定了用以指称中国传统戏剧样式的“戏曲”概念。
然后代之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
故真戏剧必与戏曲相表里。
——XXX《宋元戏曲史》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各种因素而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
——《辞海》3、现代戏曲学的奠基人XXX(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清朝秀才,著名学者。
1907年起任XXX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著有《曲录》《宋元戏曲史》《人间词话》等,开创了研究戏曲史的风气。
1913年起从事中国古代史料、古器物、古文字学、音韵学的考订,尤致力于甲骨文、金文和汉晋简牍的考释。
1925年任XXX教授,除研究古史外,兼作西北史地和蒙古史料的整理考订。
4、现代戏曲学的另一位奠基人XXX(1884-1939),字XXX,号XXX,长洲(今姑苏)人。
戏曲作家、表演家、实际家、教育家、收藏家。
著有《奢摩他室曲话》《顾曲麈谈》《曲海目疏证》《中国戏曲概论》《元剧研究》《瞿安读曲记》《曲学通论》《南北词简谱》。
有名门人有任二北、XXX、XXX、XXX、XXX、XXX等。
第二节、戏曲戏剧曲艺1、戏曲与戏剧同一关系:在中国古代,戏曲是戏剧的唯一形式,戏曲就是戏剧,戏剧就是戏曲。
并列干系:在今世,戏剧有时专指西方话剧,和古代戏曲形成并列干系。
属种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戏剧包括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样式。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复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唐传奇《李娃传》的作者是()。
A.蒋防B.元稹C.白行简D.白居易2.下列作品不属于白话小说的是()。
A.《碾玉观音》B.《杜十娘怒沉百宝箱》C.《虬髯客传》D.《新编五代史平话》3.下列作品中在题材类型上属于历史演义小说的是()。
A.《封神演义》B.《杨家府演义》C.《新列国志》D.《荡寇志》4.十三妹是小说()的主要人物。
A.《三侠五义》B.《儿女英雄传》C.《好逑传》D.《醒世姻缘传》5.中国戏曲上著名的悲剧《赵氏孤儿》是戏剧家()的作品。
A.马致远B.康进之C.尚忠贤D.纪君祥6.下列作品中属于关汉卿的是()。
A.《救风尘》B.《东堂老》C.《陈州粜米》D. 《王粲登楼》7.蔡伯喈是戏曲()塑造的一个文人形象。
A.《拜月亭》B.《琵琶记》C.《五伦全备记》D.《荆钗记》8.明代戏曲流派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
A.梁辰鱼B.汤显祖C.沈璟D.阮大铖9.《狂鼓史渔阳三弄》是明代戏曲作家()的代表作。
A.徐渭B.王衡C.康海D.杨显之10.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出自古代小说集()。
A.《西京杂记》B.《后搜神记》C.《传奇》D.《世说新语》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古代文言小说集《搜神记》和《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分别是()和()2.唐代沈既济的小说()描写了贫士郑六与狐精幻化的美女任氏的爱情,开《聊斋志异》描写花妖狐魅的先河。
3.明代拟话本()借年轻商贾蒋兴哥与妻子王三巧的离合遭遇,表达了一种新的贞操观念和爱情观念。
4.清代李宝嘉的小说()是一部专门暴露官场黑暗的力作,对于中国社会崩溃时期的官僚政治进行了总体解剖。
5.所谓南戏四大声腔指的是()、海盐腔、余姚腔和弋阳腔。
6.《风筝误》是著名戏曲家()的代表作,作品综合运用各种巧合误会手法,体现了作者的喜剧美学追求。
7.至今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的著名唱段《夜奔》出自传奇(),作品写林冲与高俅的忠奸斗争,以及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二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复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2、《大雅堂乐府》:《大雅堂乐府》:是明朝初期剧作家汪道昆所著的杂剧。
全剧四折,每折演一个故事,各自独立,均以历史上文人乐道的故事为题材,传达一种文人的雅兴与情调。
剧目为《高唐梦》、《洛水悲》、《五湖游》、《远山戏》。
二、简答题1、元明杂剧创作主体有什么差别?这对杂剧的创作产生了怎样影响?提示:元明杂剧的创作主体的不同:元杂剧作家主要是下层官吏、落拓文人和隐逸之士;明杂剧创作主体的地位明显上升。
创作主体的差异引起元明杂剧的差异:元杂剧常常表达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对历史、人生的思考;明杂剧更多表现对文人自身的关注,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
2.西湖笑居士评价吕天成的《齐东绝倒》一剧曰“此剧几于谤毁圣贤”,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提示:(1)《齐东绝倒》写帝舜帮助犯了杀人罪的父亲瞽叟逃脱制裁,颇能揭示封建王法的欺骗性质,也讽刺了帝王的徇私。
(2)吕天成用一种玩笑的态度写古之圣贤,表现出晚明文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精神上的无所顾忌和对传统的挑战。
三、论述题1、为什么说关汉卿是一位当行的剧作家?(1)在场面安排上紧凑、集中、富有典型性。
一切和主题思想无大关系的描写都被略去了,而突出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因此通过二三个主要人物,几个重要场面,就能展示出元代社会的重要侧面。
(2)在关目处理上,一方面从不同人物的处境出发,展开冲突,引向高潮,另一方面又移步换形,变化多端,使人不能预测它的发展。
在剧情发展中还善于埋伏“悬念”以增强戏剧效果。
(3)语言自然、真切、质朴,既切合剧情,又富于个性。
2、试析徐渭的《狂鼓史》。
提示:《狂鼓史》全称《狂鼓史渔阳三弄》,借阴间弥衡击鼓骂曹之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统制者扼杀、摧残人才的罪恶,对滥杀无辜的强烈愤慨,及人间、天上幻想不同制度的向往;以他人之口舌,浇自家之块垒,并深沉的寄托了对惨遭奸相严嵩陷害致死的好友沈炼的无尽哀思及怀念。
戏曲过门知识点总结大全
戏曲过门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戏曲的定义戏曲是一种集歌、舞、说、做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它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大特点。
戏曲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有表演、歌唱、音乐、舞蹈等内容。
它是通过声音、动作和言语来传达情感、表现角色的一种戏剧表演。
二、戏曲的分类戏曲有很多不同的剧种,比如京剧、越剧、粤剧、豫剧、昆曲、黄梅戏等等。
每个剧种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表演特点。
比如京剧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的剧种之一,它以唱功、念功、做功、打功为四大基本功,表现出来的是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和礼仪文化。
越剧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剧种,它以婉转柔美的唱腔和优美的舞蹈而著称。
粤剧则以西南部地区的主要剧种,以粤语和音乐为主要表演形式,饱含浓厚的地方特色。
三、戏曲的表演形式戏曲表演形式主要包括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
唱是指演员通过歌唱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唱段有牵先、牵后、三部曲和大合唱等各种不同的方式。
念是指演员通过念白来表达剧情和人物,念白有心法、嘴法和舌法等各种不同的技巧。
做是指演员通过身段和面部表情来表达角色的性格和特点,做功有拉腮、皱眉、捏花、夸张等表演技巧。
打是指演员通过武打来表现角色的战斗和动作,打功有软打、硬打、式子、功夫等不同的打法。
四、戏曲的服饰和化妆戏曲的服饰和化妆是戏曲表演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能够有效地表现角色的身份和性格。
不同的剧种有不同的服饰和化妆风格。
比如京剧的脸谱化妆和华丽的戏服,越剧的绣花旗袍和精致的发饰,粤剧的豹头巨臂和堪称经典的潮服,每一种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五、戏曲的音乐戏曲音乐是戏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能够有效地增强戏曲的表演力和感染力。
戏曲音乐主要有笛子、琵琶、二胡、锣鼓、箫等乐器,它们能够巧妙地配合演员的表演,从而更加生动地表现剧情和角色。
戏曲音乐具有独特的旋律和节奏,表达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风韵和魅力。
六、戏曲的表演特点戏曲的表演特点主要有旦角生旦、花旦生、生旦武、革命新生、寸行、做功、三术、四科等。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 期末复习
2014年11月14日李云娜(一)剧本要素曲词、宾白和科范,称为剧本的三要素。
1.曲词。
曲词包括宫调曲牌和唱词两部分。
(1)宫调曲牌,即乐曲的音调,如《正宫•端正好》。
(2)唱词。
每一曲就是一首小令,要求一韵到底,平、上、去三声互叶,没有入声,句句押韵,用大量的俗字、衬字。
2.宾白,剧中人物的念白。
3.科范,简称为“科”,是剧本中规定的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
(二)元杂剧的结构元杂剧的剧本通常由折、题目正名、楔子等部分组成。
1.折。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一折一般只唱一个套数,限用同一宫调的曲子。
杂剧通常一本四折,分别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题目、正名。
每本末尾有两句或四句概括中心内容的诗句,前面的一句或两句为题目,后面的一句或两句为正名。
3.楔子,是一场戏,篇幅短小,或在开头,或在中间,起开场或过场作用。
(三)元杂剧的角色元杂剧的角色分类和演唱体制与我们熟悉的现代戏曲有显著不同。
1.角色分类:元杂剧的角色主要包括旦、末、净杂等。
其中旦是女演员;女主角称为正旦。
末是男演员;男主角称为正末。
净是舞台上的花脸等角色。
杂则是临时角色。
2.演唱体制:在演唱体制上,元杂剧是由一人主唱的,即由主要演员,也就是正旦或者正末,一个人独唱到底,其他人都只有宾白,没有唱词。
比如《窦娥冤》就是由女主角窦娥一个人唱完四折,其他人物,包括蔡婆、窦天章、张驴儿、太守梼杌等都只有念白,米有唱词。
而《汉宫秋》则是由男主角汉元帝一人唱完全部,其他人物如昭君等都只有念白。
一、南戏的概念和体制(一)南戏的概念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是在宋代杂剧基础上,结合南方地方曲调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戏曲形式。
因较早在南方浙江一带流行,故称永嘉杂剧、温州杂剧。
南戏是一种不同于元杂剧的戏曲形式,在题材内容、剧本形式、演出体制等方面都和元杂剧有很大区别。
(二)南戏的体制南戏在体制上具有以下特点:1.南戏的演出单位是“齝”,就通“齣”,也就是“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篇第一章中国戏曲的萌芽、形成与元杂剧的繁荣1、戏剧:戏剧是将曲词、说唱、舞蹈、音乐、表演、甚至杂技、武术、美术等有机融合为一体的具有高度综合性艺术特征的一种文体。
2、戏曲分为萌芽、滋长、发展、成熟等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3、关于戏曲的起源,学术界有巫优说、原始歌舞说、傀儡说及外来说等。
4 、作为古代戏剧诸要素之一的歌舞,兴盛于原始社会。
5、《踏摇娘》是带有具体故事情节的歌舞表演。
6、以科白滑稽为主的参军戏源于后汉。
7、宋代戏曲的典型范式是宋杂剧,包括宋杂剧、南宋官本杂剧和金院本。
(南宋官本杂剧是北杂剧的延续和发展)8、宋金杂剧包含歌舞戏、滑稽戏、说唱、杂艺诸因素在内的综合性艺术样式。
9、宋金杂剧的形制特征:(一)表演故事。
有的是有头有尾的故事,有的是故事的片段;(二)、滑稽调笑占有重要位置,可以说有杂剧演出便有科诨;(三)、歌唱、说白、舞蹈、武技等多种表演方式都得到应用;(四)、音乐是不可或缺的成分;(五)、多与百戏同时演出。
10、正杂剧(偏重故事表演、综合性较强)呈现的表演特点:用北曲演出,但套曲使用多寡尚无定制,演员分工更细、形成以人物类型划分的脚色;故事性明显增强,注重化装和人物造型,加入乐器伴奏,有了专供演出的戏台。
11、宋金杂剧是元杂剧的早期形态。
12、诸宫调流行于北宋中期,首创为孔三传,诸宫调作为叙事体的通俗讲唱文学。
13、诸宫调与北杂剧的不同:诸宫调用第三人称,而北杂剧用第一人称,以便抒发戏剧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14、诸宫调不仅广罗各种传统音乐的曲调,也把传统音乐中原有的各种曲牌联套的形式加以发扬广大,使之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一种既有曲调变化,又有宫调变化的联套体制。
(诸宫调是元明以来杂剧的传奇之鼻祖)15、元杂剧兴盛的标志:(1)、作家队伍的壮大和优秀杂剧作品的陆续上演,也是元杂剧繁荣的显著标志和重要实际的体现。
(2)、专业性剧团与职业性演员的出现,是元杂剧繁荣的重要标志,也是其走向繁荣的必要条件。
16、元杂剧繁荣的原因:(1)、城市经济及通俗文艺的发展繁荣与戏剧演出的社会化和高度的商业化,成为元杂剧繁盛的物质文化土壤。
(2)、剧作家队伍的形成及杂剧创作活动的高度自觉,是元杂剧迅速进入繁盛阶段的根本保证。
(3)、才人作家与杂剧艺人的联合,是繁盛的重要条件。
17、元杂剧的体制特征:剧本结构、音乐体式、角色与演出体制。
18、剧本结构:(1)元杂剧包括唱词(曲文)、宾白、和科介三部分。
其中曲文占有最重要的位置,是剧本的核心和主干。
(2)剧本的基本组织行使可以概括为四折一楔子。
一本四折是指一个剧本可以采用不宫调的四套曲子和穿插期间的科白,构成戏剧故事发展中首尾相连的四个环节。
(3)元杂剧剧本的文学要素,主要体现在唱词和宾白两方面。
除唱词和宾白之外,元杂剧又有科(介)或科范。
19、音乐体式:主要是指元杂剧的宫调及运用问题。
元杂剧采用的宫调只有9个:仙宫调、中吕宫、男吕宫、黄中宫、正宫、双调、越调、大石调,统称:“北九宫”。
20、脚色与演出体制:旦、末、净、杂(一本戏中的主要人物为正色,男主角为正末,女主角为正旦)。
第二章元杂剧的分期与发展1、杂剧的派别:本色派、文采派。
2、本色派:曲词朴素、多用口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豪放激越派:关汉卿、高文秀、纪君祥等(2)敦朴派:郑廷玉、武汉臣、秦剪夫等(3)温润明丽派:杨显之、尚仲贤等3、文采派:曲词藻丽且多用雅言,可以分为两种(1)绮丽纤侬派:王实甫、白朴、郑光祖等(2)、清奇清俊派:马致远、李寿卿、宫天挺等4、元杂剧兴盛时期的创作(一)忧患与怀旧心态:元代前期的历史剧(1)“四大历史剧”《单刀会》、《赵氏孤儿》、《梧桐雨》、《汉宫秋》。
(2)元代历史剧中的时代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历史兴亡的伤悼与反思,对民族正气与英雄主义的礼赞与呼唤,对强权肆虐。
(二)、愤世之情与救世之念:元代前期的社会剧《窦娥冤》是元代前期社会悲剧的光辉代表作,王国维说它是“即列之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潇湘夜雨》是杨显之的著名代表作,是一部爱情剧。
《秋胡戏妻》是石君宝的杂剧代表作,是社会道德剧的代表作。
(三)、怫郁、冀盼心态的滋长:元前期的公安剧和绿林剧(1)元代前期著名的公安戏有《鲁斋郎》、《陈州粜米》、《蝴蝶梦》、《后庭花》、《灰阑记》、《磨合罗》、《生金阁》、《救孝子》等。
(2)无名氏的《陈州粜米》是现存包公戏中最优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水浒双壁”是指《李逵负荆》、《双献头》(四)、在生存困境总的躁动自恋心态:元代前期的婚恋杂剧(1)元代初期婚恋杂剧的题材类型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士妓之恋,才子佳人之恋,人神之恋。
(2)关汉卿的《救风尘》、《金线池》、《谢天香》是元代士妓之恋杂剧中最具艺术魅力的作品。
此外,石君宝的《曲江池》、《紫云亭》,张寿卿的《红梨花》,戴善夫的《风光好》,马致远的《青衫泪》等都是元代前期士妓之恋杂剧中的优秀之作。
(3)才子佳人之恋戏剧代表作:关汉卿的《拜月亭》、《望江亭》、白朴的《墙头马上》、石子章的《竹坞听琴》等等。
(4)人神之恋戏剧代表作:尚仲贤的《柳毅传书》、李好古的《张生煮海》,两部作品被称为“神话双壁”。
5、元杂剧过渡时期的创作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题材方面,呈现出文人剧、爱情戏、神仙道化戏并峙,艺术风格方面,文采派占有重要位置。
(一)、士精神的高扬:元中期的文人剧堪称文人剧名作的有《荐福碑》、《王粲登楼》、《范张鸡黍》、《扬州梦》、《金钱记》、《渔樵记》、《冻苏秦》、《贬夜郎》、《贬黄州》等近10种。
(二)主题的升华和变换:元代中期的爱情剧四大爱情剧:《西厢记》、《倩女离魂》、《拜月亭》、《墙头马上》(三)仕进理想幻灭的困扰:元代中期的道化隐逸剧代表作:《岳阳楼》、《黄粱梦》、《铁李拐》神仙道化剧是因儒业废弃而陷入苦闷和彷徨的失意文人用宗教神秘主义的世界观观察社会、反思历史与现实,谋求摆脱人生困境,寻找价值实现的替代方式的精神产物。
6、元杂剧的摔蜕时期的创作(一)伦理文化体系的重构:元代后期的家庭道德剧最具代表性的有秦剪夫的《东堂老》(是秦剪夫的代表作)、《剪发待宾》、《赵李让肥》,萧得祥的《杀狗劝夫》。
《赵李让肥》是《剪发待宾》姊妹篇,主旨是宣扬儒家的伦理道德和理想的人格范型,试图以此感悟世人。
(二)、天命观对自主个性的销蚀:元代后期历史剧元代后期朱凯等人对编撰以济世劝俗为旨归的历史剧有独钟,陆续推出了《孟良盗骨》、《醉走黄鹤楼》(以上朱凯撰),《风云会》(罗贯中)等系列历史剧。
传世者有《博望烧屯》、《千里独行》、《马岭道》、《连环计》、《飞刀对箭》、《小尉迟》、《隔江智斗》、《报妆盒》、《谢金吾》、《衣袄车》等十余种。
罗贯中也是杂剧高手,他编撰杂剧3种,今存《赵太祖虎风风云会》简称《风云会》一种。
(三)、宗教观念的变异:元代后期的神仙道化剧元代后期的神仙道化剧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一对现实矛盾和政治弊端,多采取冷漠旁观的态度,甚至消极避世,超然物外。
其二,在佛祖和真人临凡度人的过程中,机械的神道说教和使用神秘法术的机会明显增加。
其三,剧作对佛。
道观念的表达更为集中和明确。
元代后期(包括元末明初)神仙道化剧中比较有影响的作品有《竹叶舟》、《玩江亭》、《桃花女》、《猿听经》等10余种。
这些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内容和思想倾向大致可以归纳喂三个方面:追求功名利禄与得道成仙的两难去就,佛道法力与宿命轮回的玄虚扭结,仙道、鬼魂、梦幻的交错杂糅。
第三章关汉卿和他的杂剧创作1、关汉卿,元代初期最伟大的戏剧家,是“元曲四大家”之一。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马致远)2、关汉卿的杂剧题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社会剧(亦可以叫公安剧),有《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绯衣梦》四种;二,爱情风月剧,有《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谢天香》、《金线池》、《调风月》、《玉镜台》7种;三,历史剧,有《单刀会》、《西蜀梦》、《哭存孝》、《陈母教子》4种。
3、卓越的艺术成就:一,完善杂剧体制结构,创立戏曲艺术范式;二,运用典型化手法,塑造各类戏剧形象;三,重视舞台效果,创立本色风格。
4、作品赏析:A《窦娥冤》1、窦娥在临行前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1)血溅白练:希望刑场上的人们立刻了解她的冤屈(2)六月飞雪: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映(3)抗旱三年:不仅希望自己个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惩治邪恶。
2、窦娥的基本性格特征:善良、安分守己、有主见、刚强、敢于和封建恶势力斗争,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B、《单刀会》1、主题思想:通过蜀汉关羽赴东吴鲁肃之约,宣扬了汉室为正统的观念,塑造关羽的民族英雄形象,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反抗元蒙统治者的民族情绪。
2、人物形象关羽:对大汉忠心,大智大勇,为富有民族气节的英雄形象。
乔公:对汉朝怀有深厚的感情,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欣赏关羽的英武过人。
司马徽:厌倦战争,绝意功名,赞赏关羽的勇武。
第四章王实甫及其《西厢记》2、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约与关汉卿同时期,早年与歌妓关系密切的书会才人,晚年为幽居园林的隐士,现存剧本3种,《西厢记》为其代表作。
3、《西厢记》故事创作源头唐代: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会真记》)宋代:赵令畴《蝶恋花鼓子词》宋杂剧《莺莺六么》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金院本《红娘子》南戏《张洪西厢记》4、《西厢记》五本二十一折,打破一人主唱的元杂剧惯例,从塑造人物出发,采用多人演唱形式。
脚色:正旦:崔莺莺正末:张生旦徕:红娘外:老夫人杂:法聪和尚、慧明和尚、孙飞虎将军、杜将军、琴童、众僧二争:法本老人、郑恒5、人物形象张生:志诚种—忠于爱情,将爱情至于功名之上才气与勇气—追求爱情和解决危难果断、机智、大胆傻角—软弱、忠厚、傻气莺莺:美丽而多情——离经叛道,不满父母包办婚姻,追求理想爱情内热外冷——受封建礼教约束,感情丰富而外表贞静,常带有假意心红娘:富有正义感—不满老夫人的背信弃义,同情崔、张为爱情苦恼,成人之美机智—巧妙帮助张、崔,反驳老夫人责骂泼辣——尖锐批评张生、莺莺的缺点,嘲讽郑恒配不上莺莺6、《西厢记》的艺术成就(一)戏剧冲突此剧有正反人物冲突和正面人物误会性冲突两条线索,正反人物冲突是张生、莺莺、红娘等正面人物与老夫人、郑恒等反面人物的冲突,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和卫道者斗争。
正面人物的误会性冲突是张生、莺莺因身份性格不同而产生的误会性冲突。
(二)戏剧结构突破一本四折的惯例,为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每本中各有小高潮,各本之间环环相扣。
(三)运用“那辗法”,充分展开情节,刻画人物。
(“那辗法”指在情节中描写认真搓那,展开,把情节简单的剧情也写出耐人寻味的好戏来。
(四)文采派的语言特色A.语言文雅绮丽,善于化用前人诗句,情景交融,意境优美;B、语言雅中有俗,自然流畅,善于吸收民间口语;C、人物语言个性化,作者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人物思想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