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
2024《骨质疏松症》PPT课件
《骨质疏松症》PPT课件•骨质疏松症概述•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目录•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策略•骨质疏松症的康复与护理•总结与展望01骨质疏松症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遗传、激素、营养、生活方式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骨骼,导致骨吸收与骨形成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
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高于男性,白种人高于黄种人。
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激素水平、营养状况、生活方式等。
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疼痛、脊柱变形、骨折等,其中骨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分型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基于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测量的骨密度值,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需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如骨软化症、成骨不全、骨转移瘤等。
02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因素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尤其是女性绝经后。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这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有关,如雌激素水平下降等。
遗传因素与家族史影响遗传因素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家族史影响有家族骨折史的人群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加关注骨骼健康。
缺乏运动、长期卧床、日照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对骨骼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VS药物使用及其他疾病影响药物使用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甲状腺激素等,可能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其他疾病影响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能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这些疾病可能影响骨骼代谢和激素水平,从而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
03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评估疼痛以腰背痛多见,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
骨质疏松的三点症状表现
骨质疏松的三点症状表现1. 无症状期在骨质疏松症的早期阶段,患者往往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表现,我们称之为无症状期。
这是因为骨质疏松症主要是一种骨密度减少的疾病,对于骨骼的破坏和损伤并不会立即引起明显的疼痛或其他症状。
在这个阶段,患者可能会感觉到骨骼的某些部位比以前容易受伤,但这通常很难察觉或被忽视。
因此,如果您年龄超过40岁,并且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缺乏锻炼、长时间坐着、饮食不均衡等),建议您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以尽早发现骨质疏松症。
2. 骨折风险增加随着疾病的进展,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骼会变得更加脆弱和易碎,导致骨折风险显著增加。
这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主要表现为:•脊椎骨折:脊椎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患者可能会感到腰部或背部的剧痛,尤其是在弯腰或抬重物后会加重。
脊椎骨折还可能导致身高缩短和驼背的出现。
•髋部骨折: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较高。
这种骨折通常是由于摔倒或扭伤引起的,患者会感到严重的髋关节疼痛,并且无法正常行走或承受体重。
•其他骨折:除了脊椎和髋关节骨折外,骨质疏松症还会增加其他部位的骨折风险,包括手腕、胸骨、肩膀和骨盆等。
如果您有以上提到的骨折风险因素和症状,请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3. 骨疼痛和骨变形在骨质疏松症的晚期阶段,患者可能会经历骨疼痛和骨部变形的症状。
骨疼痛:骨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疼痛通常发生在背部、腰部、髋部、手腕等受力较大的部位。
疼痛程度可以从轻微的刺痛到剧烈的痛苦不等,可能会限制日常活动和运动能力。
骨变形:由于骨密度减少和骨质丢失,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骼容易发生变形。
常见的变形包括脊柱前凸(驼背)、手指关节畸形、桡骨骨折等。
这些变形会显著影响患者的外观和日常生活。
除了上述三点症状外,骨质疏松症患者还可能伴随其他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易肌肉酸痛、易疲劳、容易出现骨挫伤等。
总之,及时了解和识别骨质疏松症的症状表现对于早期防治和延缓疾病进展非常重要。
《骨质疏松》PPT课件
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 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3
骨质疏松预防意识不足
目前社会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很 多人缺乏预防意识,导致骨质疏松发病率逐年上 升。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精准医疗在骨质疏松领域的应用
随着精准医疗技术的发展,未来骨质疏松的诊断和治疗将更加个性化、
通过X射线或超声波等方法测量骨密 度,评估骨质疏松风险。
FRAX工具
FRAX是一种基于临床危险因素的算 法,用于预测10年内髋部骨折及任 何重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
QFracture工具
QFracture是一种基于临床数据和统 计模型的算法,用于预测未来骨折的 风险。
风险评估问卷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信息, 评估个体骨质疏松的风险。
药物治疗方案
抗骨吸收药物
如双膦酸盐、降钙素等, 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减少骨吸收,从而增加骨 密度。
促骨形成药物
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等 ,通过促进成骨细胞活性 ,增加骨形成,提高骨密 度。
其他药物
如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 受体调节剂等,通过调节 内分泌系统,改善骨代谢 平衡。
新型药物研究进展
RANKL抑制剂
03 诊断方法与标准
骨密度测定技术
双能X线吸收法(DXA)
01
通过测量骨骼对两种不同能量X线的吸收程度来计算骨密度,具
有精度高、辐射量低的优点。
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
02
利用CT技术对骨骼进行三维重建和骨密度测量,可更准确地评
估骨质疏松程度。
超声骨密度仪
03
通过测量骨骼对超声波的传导速度和振幅衰减来评估骨密度,
骨质疏松的鉴别
骨质疏松的鉴别1. 骨质疏松的定义骨质疏松是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它是指骨骼数量减少、骨密度下降、骨质结构破坏等情况的综合表现,这会导致骨骼易碎和骨折的风险增加。
骨质疏松的病因及发生原因比较复杂,涉及到遗传因素、生活习惯、营养状况等因素。
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有着不同的表现,正确地鉴别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家族病史、疾病史、骨密度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鉴别。
2.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鉴别原发性骨质疏松是由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的,分为热疏松和性腺激素缺乏所致的骨质疏松。
热疏松表现为全身性骨质量减少,患者常出现肩带区、骨盆前缘的疼痛,身高明显下降。
而性腺激素缺乏所致的骨质疏松则常伴有更年期症状,如潮热、出汗等,同时也会出现骨量减少、骨质破坏等表现。
3. 退行性骨质疏松的鉴别退行性骨质疏松是最为常见的骨质疏松类型,常出现于老年人。
退行性骨质疏松的主要表现是骨密度下降,导致骨质量的减少。
其鉴别主要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骨折史等方面。
与其他骨质疏松的不同是,退行性骨质疏松常为对称性骨质量减少,多见于骨盆、脊柱等处。
4. 高转换性骨质疏松的鉴别高转换性骨质疏松是由高转换性骨吸收所致,这种类型的骨质疏松常见于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口服或静脉注射,以及吸烟、大量饮酒等习惯所致。
与其他骨质疏松不同,高转换性骨质疏松常伴有痛风、脂肪肝等代谢障碍病史,表现出急性骨痛、易骨折等症状。
5. 继发性骨质疏松的鉴别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由某些系统性疾病或药物所致,如骨髓增生不良、血液疾病、酒精性骨质疏松、细胞毒药物影响等。
与其他骨质疏松不同的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症状常与原发疾病或药物使用情况密切相关,如出现贫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就要考虑到是由继发性骨质疏松导致的骨量减少和骨折风险增高。
6. 综合鉴别对于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要综合考虑他们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遗传及家族病史、疾病史和骨密度检查情况等综合因素,对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进行准确鉴别处置,借此来扭转骨质流失的趋势,维持骨返鲜活力,使骨骼系统不再易碎,获得理想的疗效。
骨质疏松ppt课件完整版
诊断方法
包括临床表现评估、骨密度测定、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其 中,骨密度测定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依据。
诊断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诊断标准,以骨密度值为主 要依据,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骨质疏 松。同时,还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骨密度降低的疾病。
02 骨质疏松危险因 素及评估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并发症,如骨 折、疼痛等。
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护理,提高生 活质量。
跨学科合作与政策支持
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骨质疏松的防 治工作。
建立完善的骨质疏松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
政府加大对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加强对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04 药物治疗选择及 注意事项
06 患者日常管理与 教育
定期随访监测指标设置
骨密度检测
定期通过DXA等方法检测骨密度,评 估骨质疏松程度。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 了解患者骨代谢状况。
骨折风险评估
结合年龄、性别、骨折史等因素,评 估患者未来骨折风险。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均衡饮食
增加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摄入,如奶制 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 性别等因素制定个体 化治疗方案
定期评估疗效和调整 治疗方案,以达到最 佳治疗效果
考虑患者合并症和用 药史,避免药物相互 作用和不良反应
05 非药物治疗方法 探讨
运动处方制定与实施
个性化运动处方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身体状况 等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
运动类型选择Biblioteka 饮食禁忌提醒患者避免过多摄入咖啡因、碳酸饮料等影响骨健康的食物。
骨质疏松ppt课件
误区三、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症为时已晚
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到老年期治疗已 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是十分可惜的。
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 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接受正规治疗,减轻痛苦, 提高生活质量。
相对不治疗而言,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 但早诊断和早治疗会大大受益。
类别
主食 鲜豆类
根茎类 鲜蔬瓜果
咸菜类 水果类 肉类和禽类 蛋类 水产品 乳类 油脂和调味品类 菌藻类
食品
稻米(上白粳) 面粉(标面)
玉米面 黄豆 绿豆 豆腐
甜薯干 白萝卜 青萝卜 小白菜
芹菜 苋菜 丝瓜 柞菜 腌芥菜头 桔橙 红枣(干) 西瓜子(炒) 猪肉(瘦肉) 猪内(瘦/肥) 羊肉 鸡类 鸭类 虾皮 虾米 河虾 鲫鱼 奶粉 代乳粉 牛乳 芝麻酱 酱油 豆瓣酱 海带 紫菜 黑木耳
止再次发生骨折。
——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骨质疏 松.2011)防治骨质疏松疾病宣传知识要点
误区五、单纯补钙能治疗骨 质疏松
在活性维生素D足够的前提下,才能帮助钙剂在肠道有效吸收,足量的活性 维生素D是肠钙吸收的必要条件。
误区六、血液有充足的钙,不需要治疗骨质疏松!
活
性
维
血
生 素
管钙
D
钙
——[1]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
骨折常见部位
1、脊柱骨折:是最 常见部位,易漏诊或 误诊为腰背肌劳损。
3、腕关节和手指骨折:多为粉碎性 骨折,愈合后易畸形和疼痛,常造成 腕关节和手指功能障碍。
4、肱骨近端骨折
2、髋部骨折:死亡率高、 股骨头坏死率高、骨折不 愈合率高、致畸致残率高、 康复缓慢。
一、骨质疏松症概念、好发人群 二、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三、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四、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 五、骨质疏松症健康指导 六、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误区
骨质疏松
•
⑥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长期以来不被人 们所重视。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种 疾病(包括骨质疏松)的症状轻重与人的心理 状态关系密切。心胸广阔、心情愉快、性格豁 达者症状往往较轻,治疗效果也好;心胸狭窄、 性格怪癖、心情压抑者症状常表现得较重,治 疗效果也较差。因此,心理状态的调整日益受 到重视。
(二)全身性骨质疏松
• (1)原因不明的骨质疏松,多见于老年 或中年后,特别是绝经期后的妇女。有 时又称为“经绝期后”或老年性“骨质 疏松。正常年龄变化可引起一定程度的 骨质疏松,因此本病可视为超过正常程 度的年龄变化。病变主要累及脊椎,骨 盆,肋骨等,四肢受累较轻。
• 组织学变化表现为骨小梁变窄,小梁间 距离增宽。有时较难判断骨小梁将窄到 何种程度才可认为是骨质疏松。有人提 出如果能看到骨小梁直径小于骨髓脂肪 细胞直径,有参考意义。若要进一步测 量骨小梁减少程度,目前已有的正常测 量数值不多,但已知在髂前上嵴后方2。 5—-5厘米处,骨小梁在正常成人占切面 面积的15-20%,如在15%以下,应考 虑为骨质疏松。可用该处的活组织检查 来作出诊断。
(3)疏松的原因有甲 • 状旁腺机能亢进或减退,甲状腺机能亢进, 垂体前叶功能不全或肢端肥大症,维生素D 过多或过少,维生素C缺乏,全身性骨髓瘤 病,广泛性类风湿性关节炎,Boeck类肉 瘤,成骨不全等。 •
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主要方 法
• ①饮食治疗:饮食治疗的关键是合理安排 饮食结构。老年人要多食入一些含钙、磷、维 生素及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以弥补体内与骨代 谢有关的物质的不足。饮食治疗贵在长期、合 理地调节饮食并持之以恒,短时间内暴饮暴食 不但对身体无益,反而有害。 • ②药物治疗:针对老年性骨质疏松者体内 代谢的异常,可以用药物进行调整。如老年性 骨质疏松者存在着骨钙的丢失和某些维生素的 缺乏,因而可以服用一定量的钙剂、维生素制 剂,来补充体内的不足。
骨质疏松等级划分
骨质疏松共分为4个级别,骨质疏松一般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1、第1级:如果病人做骨密度测定在-1以上,病人没有腰背部疼痛,全身疼痛等症状,则属于正常。
2、第2级:如果测定的骨密度处于-1至-2.5之间称为骨量减少,病人可以有轻微的腰背部疼痛,四肢骨骼疼痛的症状。
3、第3级:如果测定的骨密度值小于-2.5,称谓骨质疏松症。
4、第4级:如果病人测定的骨密度值小于-2.5,同时有其他部位的脆性骨折,称为重度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一般可以口服补钙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碳酸钙D3咀嚼片,枸橼酸钙片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避免劳累,保证睡眠充足。
适当的进行运动。
骨质疏松PPT专业课件
运动与锻炼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如散 步、太极拳等。
定期复查与随访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06
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控制策略展望
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宣传力度
建立骨质疏松防治宣传教育体系
通过媒体、社区、学校等多种渠道,普及骨质疏松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对骨 质疏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发病机制
骨质疏松的主要病因包括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和生 活方式等。随着年龄增长,骨吸收与骨形成失衡,骨量逐渐减少 ,骨骼脆性增加,导致骨折风险增高。
流行病学特点
患病率
骨质疏松在老年人中患病率较高,女性尤为显著。
骨折风险
骨质疏松患者骨折风险高于正常人群,骨折部位多 见于髋部、脊柱和手腕等。
加强科研合作与创新,推动骨质疏松防治技术进步
加强科研合作
加强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等的合作 ,共同开展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和临 床研究,提高防治技术的科学性和有 效性。
推动技术创新
鼓励企业加大投入,研发新的骨质疏 松防治技术和产品,如新的药物、医 疗器械等,提高骨质疏松防治水平。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开展骨质疏松防治宣传活动
组织各类骨质疏松防治宣传活动,如健康讲座、义诊、宣传周等,提高公众的 参与度和知晓率。
提高医疗保健体系对骨质疏松的重视程度
加强骨质疏松的筛查和诊断
在医疗机构中加强骨质疏松的筛查和诊断,及时发现和治疗骨质疏松患者,减少 并发症的发生。
完善骨质疏松的医疗保健服务
建立骨质疏松防治中心,提供专业的骨质疏松诊疗服务,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 疗、营养指导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
增加钙的摄入
骨质疏松ppt课件免费
家属应了解患者的饮食需求,为患者提供富含钙 、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促进骨骼健康。
3
心理关怀
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减 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2024/1/25
23
定期随访和效果评价
定期随访
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接受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效果评价
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家人和朋友的关心与支持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提
升有积极作用。
20
05
患者教育与家庭护理指 导
2024/1/25
21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2024/1/25
提高患者对骨质疏松的认识
01
通过讲解骨质疏松的病因、症状、危害等,帮助患者全面了解
疾病,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评估
02
2024/1/25
16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2024/1/25
17
骨折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
骨折风险因子评估
综合考虑年龄、性别、骨密度、 既往骨折史等因素,进行个体化
的骨折风险评估。
生活方式干预
通过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 进行适当的负重运动,避免吸烟 和过量饮酒等生活方式调整,降
低骨折风险。
药物治疗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多学科协作的加强
未来各学科之间的协作将得到加强,实现多学科联合诊疗,为患者提 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治疗服务。
新药研发及老药新用
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新药研发成功并应用于临床 ,同时老药新用也将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骨质疏松ppt课件
经济负担加重
骨质疏松及其相关骨折的 治疗和康复费用较高,给 患者和家庭带来经济压力 。
02
骨质疏松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与分型
疼痛
腰背痛多见,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 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
骨折
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身高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 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 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
临床表现
总结疼痛、脊柱变形、骨折等 典型症状,提高诊断准确性。
治疗措施
总结药物治疗、运动疗法、营 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方案。
新型技术手段在骨质疏松领域应用前景展望
01
02
03
04
基因治疗
探讨基因编辑技术在骨质疏松 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细胞治疗
研究干细胞治疗在促进骨再生 和修复方面的作用及前景。
新型药物研发
物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基因治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发针对骨 质疏松症相关基因的治疗方法, 为未来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04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营养干预措施推荐
钙和维生素D补充
增加钙摄入,提高骨密度 ;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维持骨骼健康。
蛋白质摄入
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 ,如鱼肉、瘦肉、豆类等 ,促进骨基质形成。
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 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 吸困难等症状。
诊断标准及流程
骨密度检测
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DXA)等检 测手段,测量患者骨密度值,与 正常人群比较得出是否患有骨质 疏松症。
骨质疏松PPT课件
06
预防策略与措施
合理饮食结构调整
1 2
增加钙摄入
多食用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海产 品等。
控制磷摄入
避免过多摄入含磷高的食物,如碳酸饮料、动物 内脏等。
3
补充维生素D
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蛋黄 等,或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制剂。
增加日照时间和适量运动
尿液检查
骨代谢标志物检测
如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I型 胶原羧基端肽(CTX)等,反映骨形 成和骨吸收情况。
检测尿钙、尿磷等指标,评估钙磷代 谢情况。
诊断流程与注意事项
诊断流程
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上述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是否为骨质疏松。对于疑似病例,可进一步进行骨活检或基 因检测等确诊。
注意事项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的风险逐渐增 加,特别是女性绝经后。
性别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尤其是在 绝经后。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骨质疏松病史的人,患病风险增 加。
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特别是负 重运动,容易导致骨密度
下降。
营养不良
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摄入 不足,影响骨骼健康。
吸烟和饮酒
04
诊断方法与标准
X线检查及骨密度测定
X线检查
通过X线平片观察骨骼形态、骨小梁 排列及骨皮质厚度等,判断骨质疏松 的程度和类型。
骨密度测定
利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或定量 计算机断层扫描(QCT)等技术,测 量腰椎、髋部等部位的骨密度,评估 骨质疏松的风险。
实验室检查及辅助诊断技术
血液检查
检测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 ,了解骨骼代谢状况。
骨质疏松应该如何治疗
医诊通全科骨质疏松应该如何治疗骨质疏松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可以算是一种代谢性骨病,属于一种全身性的代谢疾病,导致该疾病的发生的因素有很多。
骨质疏松的后果也远比人们想象的要严重一些,有两成左右的老年人在骨折后的一年内会死亡,五成左右的老年人在患有骨质疏松后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由此可见,骨质疏松并不是简单的疾病,而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需要人们重视起来。
关于骨质疏松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让骨骼变得脆弱的疾病,虽然从现代医学中还不能清楚地了解到引起骨质疏松的确切因素,但从医学角度可以了解人体内骨质疏松的发展进程。
当人体骨质疏松疾病出现时,骨骼的内部结构就会变得更加脆弱,骨头的质量和力量都有所削弱,很容易导致人体出现突然意外骨折。
影响骨质疏松的因素◆衰老:随着人体年龄的不断增长,体内骨质的钙元素会逐渐流失,进而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
◆营养不均:当人体内出现钙元素缺失,也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状的出现,尤其是当代年轻人偏爱高盐类的食物,更容易影响钙元素的吸收。
◆缺乏运动:运动也能促进钙元素的吸收,但现代年轻人并不喜欢运动,也不爱晒太阳,这些都会影响体内钙元素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症状的出现。
◆药物的副作用:部分药物也会对人体的骨质造成影响,例如止痛药、胃药、抗癌药等,长期服用这些药物也会导致人体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
骨质疏松的症状骨质疏松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情况,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并没有明确的病因,而继发性骨质疏松可找到病因。
常见病因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也有可能是因为某种药物导致人体内的骨质出现问题。
但不管是哪种骨质疏松,患者都会出现浑身乏力等症状,尤其是在运动过后或是劳累过后,还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乏力感,适当休息后便可得到缓解。
骨质疏松偏爱的患者◆绝经后的女性:一般来说,女性在绝经后体内的雌激素便会下降,而绝经后的5~10年内发病概率也会不断增加。
◆高龄老人:尤其是大于65岁的女性以及大于70岁的男性,因为年龄偏大,其胃肠功能在不断减退,再加上日常饮食不注意等情况,导致高龄老人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
骨质疏松的科普ppt课件
2024/1/25
18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
05
持
2024/1/25
19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
讲解骨质疏松的基本知识
包括定义、发病原因、症状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等。
2024/1/25
强调骨质疏松的危害性
如增加骨折风险、影响生活质量等,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 。
介绍骨质疏松的预防措施
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不良生活习惯等,帮助患者树立正确 的健康观念。
激素替代治疗
适用于绝经后妇女,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注意激素使用的风险 和效果评估。
17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物理疗法
如脉冲电磁场、超声波等物理治 疗方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缓解疼痛症状。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身体机能, 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
心理干预
针对骨质疏松患者可能出现的焦 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 干预和辅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需进行鉴别。
2024/1/25
03
注意事项
在诊断骨质疏松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结果,避免
误诊或漏诊。同时,针对不同人群和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和
评估工具。
14
骨质疏松预防与治
04
疗措施
2024/1/25
15
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保持适量运动
规律性的负重运动如散步、慢跑 、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骨骼力
骨质疏松的科普ppt课 件
2024/1/25
1
目录
• 骨质疏松概述 • 骨骼结构与功能 • 骨质疏松诊断与评估 • 骨质疏松预防与治疗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总结与展望
骨质疏松指南
降钙素
• 降钙素相对于钙+VitD不管通过静脉注射还是 鼻腔吸入都不能持续有效的降低骨量丢失。降 钙素对于延长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时可以增加脊 柱的BMD但不能增加股骨颈的BMD,而且降钙素 并不降低脊柱骨折的风险。
降钙素
• 降钙素对于长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 可以作为低BMD患者的二线用药。也可以用于 对于双磷酸盐有禁忌证或不愿使用双磷酸盐的 患者。降钙素并不推荐为一开始使用糖皮质激 素时就使用。
双磷酸盐
• 双磷酸盐不仅仅阻止骨量的丢失或增加BMD,而且阻止了成 骨细胞和骨细胞的凋亡和降低脊柱骨折的风险。
• 5项随机的临床试验表明,双磷酸盐在治疗和阻止激素所致 的骨质疏松中有效。脊柱BMD显著增加。在双磷酸盐使用一 年后显著减少骨质疏松,和相关的脊柱骨骨折(11%, 70%)。一个相同的结果在使用2年后减少脊柱骨折的风险 是(0.7%治疗组,6.8%安慰剂组)。所有研究中,药物毒 性均少见,在接受10mg/d中可以出现并不严重的胃部不适 症状。
• 禁忌症: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血栓性疾病,不 明原因阴道出血及活动性肝病和结缔组织病为绝对禁忌证。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乳腺癌家族史,胆囊疾病和垂体泌乳素瘤者慎用。
• 有子宫者应用雌激素时应配合适当剂量的孕激素制剂,以对抗雌激素对 子宫内膜的刺激,已行子宫切除的妇女应只用雌激素,不加孕激素。
• 这些数据表明HRT可以充分阻止在绝经期并且 使用低-中等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的女性人群中 的骨丢失。
性激素替代治疗(HRT)
• 虽然没有绝经前激素治疗的女性使用HRT的研究报道,但是 在一个月经不规律的女性运动员人群中观察提示,口服避 孕药女运动员的BMD高于未服避孕药的。所以绝经前妇女如 果月经不规律,如果在服用激素时,且没有禁忌症,可以 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孕激素。
骨质疏松科普知识
2023骨质疏松科普知识CATALOGUE目录•骨质疏松概述•骨质疏松的预防措施•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骨质疏松的并发症•骨质疏松的预防与保健01骨质疏松概述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点是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
定义骨质疏松可发生在不同性别、任何年龄段,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
骨质疏松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
特点定义与特点分类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
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内分泌性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继发的骨质疏松、肿瘤继发的骨质疏松等。
症状骨质疏松患者可出现腰背疼痛、身高缩短、骨折、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的骨质疏松还可能导致呼吸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等。
分类与症状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逐渐减少,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逐渐升高。
女性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同龄男性。
骨质疏松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家族中有骨质疏松病史的人更易发生骨质疏松。
缺乏运动、吸烟、过度饮酒、饮食不合理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内分泌失调、慢性疾病、药物使用不当等因素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性别生活方式其他因素遗传02骨质疏松的预防措施1合理饮食23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钙、磷、维生素D 等营养素,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均衡营养控制饮食中的盐和糖摄入量,过多的盐和糖会增加骨质流失的风险。
控制饮食如牛奶、酸奶、豆腐、芝麻等,为骨骼提供丰富的钙质。
多食用富含钙的食物03瑜伽和太极拳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包括瑜伽、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适量运动01有利于骨骼生长适当的运动可以刺激骨骼生长,增强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02减轻骨量丢失适量运动可以减轻更年期妇女和老年人的骨量丢失,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
戒烟吸烟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戒烟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名词解释骨质疏松
名词解释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疾病,指骨骼组织中的骨量和骨密度减少,骨质变薄、骨骼更容易受到骨折的一种情况。
正常的骨骼由骨细胞不断进行骨质吸收和生成,但骨质疏松会导致骨骼组织中骨质吸收增加,而生成减少,从而引起骨质的减少。
骨质疏松主要由骨量减少和骨骼微结构损害两个因素引起,其常见于老年人和女性更年期之后。
主要影响脊柱、髋部和前臂骨骼。
常见的骨质疏松的症状包括骨折、骨痛、体高缩短等。
预防骨质疏松的措施包括良好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 摄入以及避免吸烟和酗酒等。
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钙剂、维生素D、激素替代疗法、骨密度调节剂等)以及生活方式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唑来膦酸注射液(密固达)
【适应症】用于治疗Paget‘s病(变形性骨炎),骨质疏松。
【用法用量】
一次静脉滴注5mg唑来膦酸(无水物),100ml水溶液以输液管恒定速度滴注。
滴注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
密固达不可与任何含钙溶液接触。
不能与其他治疗药物混合或同时静脉给药。
给药前患者必须进行适当的补水,特别是同时接受利尿剂治疗的患者。
在使用密固达治疗的同时应服用足量维生素D。
此外,对于正接受治疗的变形性骨炎的患者必须至少10天内确保补充足量的钙剂(每次500mg,每日两次)。
【不良反应】
静脉给予密固达后绝大多数怀疑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出现在给药后的3天内,主要包括:流感样症状(11.9%),发热(6.8%),头痛(6.2%),恶心(5.6%),骨痛(4.5%),肌痛(6.2%),关节痛(4.0%)。
所出现的这些主要症状可在发作后的4天内逐渐消失。
代谢和营养紊乱常见低钙血症;神经系统紊乱常见头痛,昏睡;眼部疾病罕见结膜炎;曾有使用双膦酸盐治疗的患者出现虹膜炎、色素膜炎、表层巩膜炎的报道;呼吸道常见呼吸困难;胃肠道功能紊乱常见腹泻、呕吐、消化不良;肌肉骨骼系统紊乱常见骨痛、关节痛、肌痛;全身性失调,注射部位情况非常常见流感样症状;常见发热、强直、疲劳,疼痛、乏力。
肾功能障碍: 静脉给予双膦酸盐(含唑来膦酸),会导致肾功能损害(血清清除率增加)或罕见情况下出现急性肾衰。
在Paget‘s病研究中,约有1%的患者会出现低血钙症状。
局部反应: 0.7%的患者在给予唑来膦酸时,在注射部位会出现例如红肿和/或痛的局部反应。
颌骨坏死: 有关骨坏死(主要是颌)最早的报道出现在癌症患者接受双膦酸药物包括唑来膦酸的治疗中(不常见)。
对唑来膦酸或其他双膦酸盐或药品成份中任何一种辅料过敏者禁用。
低钙血症患者。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注意事项】
密固达给药至少15分钟以上。
由于缺乏充分临床使用数据,不推荐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min)。
在给予密固达前,应对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进行评估。
给药前必须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补水,对接受利尿剂治疗的患者尤为重要。
在给予密固达治疗前,患有低钙血症的患者需服用足量的钙和维生素D(参见禁忌)。
对于其他矿物质代谢异常也应给予有效治疗(例如,副甲状腺贮备降低;肠内钙吸收不良)。
医生应当对该类病人进行临床检测。
骨转换率升高是变形性骨炎的主要特征。
接受密固达治疗的患者应同时补充钙和维生素D,尤其是用药后的最初10天。
应告知患者低血钙症状,并对危险患者给予足够的临床监护。
对使用二膦酸盐(含密固达)的患者,严重及偶发的失能性骨骼、关节和/或肌肉疼痛罕有报道。
密固达与用于肿瘤患者的泽泰(唑来膦酸)具有相同的活性成份,如果患者已使用了泽泰,请勿使用密固达。
颌骨骨坏死主要出现在双膦酸盐治疗的肿瘤患者(含密固达)。
这些患者中许多人也同时接受了化疗和皮质激素治疗。
大多数患者出现颌骨骨坏死显示与牙科的一些手术有关,比如拔牙。
很多患者有局部感染的症状,包括骨髓炎。
对伴有危险因素(如肿瘤、化疗、放疗、皮质激素治疗、口腔卫生状况差)的患者使用双膦酸盐进行治疗前,应考虑进行口腔检查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在治疗中,这些患者应尽量避免进行牙科手术。
在用双膦酸盐治疗时发现有颌骨骨坏死病人,牙科手术可能会加剧该病。
如果患者需要进行牙科手术,目前尚无数据表明中止双膦酸盐治疗会减少颌骨骨坏死的风险。
临床医生应对每个病人基于各自的利益/风险评估进行临床判断。
目前尚无数据显示密固达会影响驾驶和操作设备的能力。
【药理】
药效学特征唑来膦酸属于含氮双膦酸化合物,主要作用于人体骨骼,通过对破
骨细胞的抑制,从而抑制骨吸收。
双膦酸化合物对矿化骨具有高度亲和力,可以选择性的作用于骨骼。
唑来膦酸的主要分子靶点是破骨细胞中反式异戊二烯延长酶。
【药代动力学】
吸收在开始输注唑来膦酸后,活性成份的血浆浓度迅速上升,在输液结束时达到峰值。
分布在最初24小时,给药剂量的39±16%以原形形式出现在尿中,而剩余药物主要与骨骼组织结合。
机体总清除率为 5.04±2.5L/h,与剂量无关,并且不受患者性别、年龄、种族或体重的影响。
消除唑来膦酸经肾脏以原形排泄。
静脉内给予唑来膦酸经三相过程消除:从全身循环中迅速的二相消除,半衰期t1/α=0.24小时和t1/β=1.87小时,随后出现一个很长的清除期,最终清除半衰期是146小时。
2、降钙素类: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密盖息);依降钙素注射液
【适应症】:
·骨质疏松症:
早期和晚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为了防止骨质进行性丢失,根据需要给予足量的钙和维生素D。
·Paget氏骨病(变形性骨炎)
·高钙血症和高钙血症危象(由下列原因引起):
——乳房癌、肺或肾癌、骨髓瘤和其它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的大量的骨溶解;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缺乏活动或维生素D中毒(包括急救和长期治疗)。
·痛性神经营养不良症或Sudeck氏病(神经营养不良性征候群):
——常见病因和易患因素包括创伤后痛性骨质疏松症、神经反射不良症、肩-臂综合征、灼性神经痛、药源性神经营养不良征候群。
【用法用量】:
·骨质疏松症标准维持量:每日50IU或隔日100IU,皮下或肌肉注射。
【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面部潮红和头晕与剂量有关,且静脉注射比肌肉注射或皮下给药更常见。
多尿和寒战通常会自发性停止,只有个别情况才有必要暂时减少药物剂量。
【禁忌】:已知对鲑鱼降钙素或本品中其它任何赋形剂过敏者。
【注意事项】:鲑鱼降钙素是一种多肽,故有可能发生系统性过敏反应。
皮试:具体方法如下:用T.B注射器,抽取0.2ml密盖息。
注射液(50IU/ml),用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充分混匀后,在前臂内侧给予0.1ml皮内注射。
注射后观察15分钟,出现中度红斑或水疱则视为阳性反应,不适合本品治疗。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用药,儿童慎用;老年用药:在治疗老年患者的大量临床经验中没有发现老年人的耐受性降低,或需调整用药剂量的证据。
同样适用于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药物相互作用】:
降钙素与锂合用可能导致血浆中锂浓度下降。
锂的剂量可能需要调整。
【药物过量】:
非肠道用药可出现与剂量有关的恶心、呕吐、面部潮红和头晕等症状,已经发现非肠道过量使用本品后出现恶心、呕吐的报道。
【药理毒理】:已经在试验动物中进行了常规的长期毒性、对生殖的影响、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等研究。
毒性试验中发现,鲑鱼降钙素的轻微作用是其药理作用引起的。
本品无胚胎毒性、无致畸及致突变性的潜在风险。
毒性及致癌性研究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