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化石的奥秘1.人们凭借(恐龙化石)复原出了恐龙的模样,凭借人类祖先的化石复原出了人类的祖先的模样。
2.1677年,一名(英国牧师)偶然间发现了一块(巨大的腿骨化石)。
这块化石后来被称为(“巨人的遗骨”)。
3.1823年,恐龙化石再度被发现,并辗转到了(英国古生物学家巴克兰)的手上,巴克兰对这块化石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发表了一篇有关(巨齿龙)的论文。
4.(巨齿龙)是第1个被载入科学史的恐龙种类。
5.研究化石的科学家称为(古生物学家)。
6.古生物学家发掘和复原恐龙化石的步骤:①科学家用(刷子)除去恐龙化石上的沙土。
(除土)②(包装)好化石,以免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③科学家在实验室仔细(清理)恐龙化石。
④经过艰难的工作,一块块化石被(还原)成完整的恐龙骨架。
7.(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化石等。
8.大自然中的化石,举例:恐龙化石、蕨类植物化石、脚印化石、小昆虫化石、三叶虫化石、蜻蜓化石、羽毛化石等。
9.化石的形成与发现:①被(泥沙掩埋)起来。
②生物的(有机质被分解)。
③遗体、遗物的坚硬部分和痕迹(被沉积物包裹),并被(矿物化)。
④由于(地壳运动)的作用化石(暴露)出来。
10.恐龙蛋圆圆的,恐龙蛋是(一窝一窝)的,恐龙蛋里有恐龙胚胎,小恐龙出壳与(小鸡)出壳很像。
11.二足行走恐龙的足迹基本上呈一条直线,足迹间隔较大。
四足行走恐龙的足迹分布比较紧密,而且呈两条直线。
12.现代马是怎样进化而来的:始祖马—→渐新马—→中新马—→现代马。
13.现在的(蟑螂、银杏、鲎)与化石中的蟑螂、银杏、鲎相比没有太大变化,它们被称为(活化石)。
因为这些动植物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仍然保留了过去原始的特性,外形上没有太大变化。
15.被称为“活化石”的动物还有国宝大熊猫、中华鲟等等,植物还有水杉、香果树等等。
16.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证明了(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这一科学假说。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重要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重要知识点第一课《时间在流逝》1.在远古时候人们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昼夜交替形成的(天)成了最早的时间单位。
2.(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长度变化的一种天文仪器。
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方向)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第二课《用水计量时间》1.自制水钟的水滴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2.滴漏的滴水速度与(漏水孔)的大小,(滴漏中的水位)的高低有关。
3.我们可以利用同样会流动的(沙)来制作计时工具,如(沙漏)。
4.古代有一种刻漏,主要由几个铜水壹组成,又叫(漏壶)。
第三课《我们的水钟》1.滴水计时水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受水型)水钟;另一种是(泄水型)水钟。
2.自制水钟中水流的速度先快后慢。
3.水钟一般是泄水型和受水型相结合进行计时。
第四课《机械摆钟》1.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2.同一个单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3.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第五课《摆的快慢》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
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大小无关。
2.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3.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制造了第一座带摆的时钟。
4.伽利略是第一位发现摆的等时性的科学家。
第六课《制作钟摆》1.摆的摆动快慢只与(摆绳长短)有关。
改变其长短可以改变摆动的次数。
2.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同,称之为摆的(等时性)。
3.摆钟就是利用摆的(等时性)来进行制作的,比较精准。
第七课《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1.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12)时辰,就是现在的(24个)小时。
2.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方向变化来计时的工具叫做(日晷)。
3.我们现在使用的挂钟一般都是(石英钟),计时比较精准。
4.计时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非常大,比如跑步时就会用到(秒表)计时。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 计量时间
第三单元计量时间3.1.时间在流逝1.我们可以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比如太阳东升西落去判断时间。
2.古人利用天体的运行规律计时。
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一个完整的昼夜)。
3.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
根据圭表上的日影长度(每天最短),人们就可以确定节气的日期和一年的长度。
4.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根据晷面上晷针的日影角度,人们就可以确定时间。
5.在一定的条件下,燃香变短的速度基本上是均匀的,可用来计量时间。
6.燃烧粗细、质地均匀的蜡烛可以用来计时。
3.2.用水计量时间1.古人除了使用日昝、燃香和蜡烛来计量时间之外,还曾经利用水来计时。
2.水流的特点:初始水位高度和孔径不变,流出相同水量所需的时间一致。
保持水位高度不变,水流的速度不变。
利用水流的特点可用于计时。
水具有等时性原理。
3.水钟的工作原理:水的等时性原理。
4.古代水钟:让水滴以均匀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或“漏壶”。
5.用水滴的好处是流速慢,计时更加准确,而且不用频繁加水。
6.水钟的分类: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
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
古代水钟示意图3.3.我们的水钟1.水钟工作原理:水钟通过一定的装置,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从而能用来计时,但是水钟虽然能够计时,但是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计时很难十分精确。
2.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水流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3.人们曾用一个底部钻有小孔的碗,放在水中,让碗慢慢下沉来计量时间。
4.沙子能够用来制作计时工具的原因和原理:沙子能够用来制作计时工具,是因为它里面的沙子具有流动性,它像水一样能够匀速流动,并且流下一定量的沙子所需的时间是基本相同的。
六上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六上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归纳:
1. 物质变化:物质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有很多,例如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通过实验可以了解物质的性质,并通过实验改变物质的性质。
3. 物质的应用: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例如,金属具有导电性和延展性,可以制成电线和金属丝;糖类具有甜味,可以制成食品;塑料具有轻便、防水等特性,可以制成各种用品。
4. 实验方法: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变量、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并使用合适的实验器材进行操作。
实验结果应该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5. 安全注意事项:在实验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例如,应该远离热源和电源,避免使用尖锐的实验器材,并在使用化学品时注意个人防护。
以上是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天气。
1. 天气现象。
-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常见的天气现象有晴、多云、阴、雨、雪等。
- 晴:天空中没有云或云很少。
- 多云:天空中有较多的云,但还能看到太阳。
- 阴:天空中布满云,看不到太阳。
- 雨:从云中降落的水滴。
- 雪:从云中降落的冰晶。
2. 天气符号。
- 人们常用一些符号来表示天气,这样可以方便地记录和交流天气信息。
例如:“☀”表示晴,“☁”表示多云,“ ”表示雨,“ ”表示雪等。
3. 气温。
-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 测量气温一般使用温度计。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拿温度计的上端。
- 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 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 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 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4. 风。
- 风是空气的流动形成的。
-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个方位来描述,如北风是从北方吹来的风。
- 风速是指风每秒钟行进的距离,可以用风力等级来表示。
0级烟柱直冲天,1级轻烟随风偏,2级轻风吹脸面等。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风中物体的状态来判断风速的大小。
5. 降水量。
- 降水是指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的水,主要有雨、雪、冰雹等。
-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雨量器要水平放置在相对开阔、不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
- 通常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小雨(日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中雨(日降水量10 - 24.9毫米)、大雨(日降水量25 - 49.9毫米)、暴雨(日降水量50 - 99.9毫米)等。
二、观测天气。
1. 制作简易气象站。
- 我们可以制作简易的气象站来观测天气。
例如,可以制作风向标来观测风向,用简易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用气温计来测量气温等。
- 制作风向标:可以用吸管、卡纸、大头针等材料。
将吸管两端剪开,一端插入大头针作为轴,在卡纸上剪出箭头和箭尾形状,分别粘在吸管的两端,然后将大头针插在一个可以转动的物体上,如铅笔的橡皮端,这样就可以根据箭头指向来判断风向了。
2023年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重要知识点1.月球是地球旳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
P462.1969年7月,美国旳“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第一种足迹旳宇航员是阿姆斯特朗。
P46-473.月球围绕地球朝逆时针(自西向东)方向运行。
P474.月球直径大概是地球旳 1/4,月球质量大概是地球旳1/80,月球体积大概是地球旳 1/49,月球引力大概是地球旳1/6。
P475.月球表面没有水也没有空气,昼夜温差非常大。
月球旳地形重要有:月海和环形山。
6.自己能发光旳星叫恒星,例如太阳。
自己不能发光,围绕恒星运动旳星叫做行星,例如地球。
自己不能发光,围绕行星运动旳星叫做卫星。
月球是地球旳卫星。
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旳多种形状叫做月相。
2.月球是一种不发光、不透明旳球体,我们看到旳月光是它反射太阳旳光。
3.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旳月球被太阳照亮旳部分。
由于观测旳角度不一样,因此看到旳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一样。
4.模拟月相试验旳环节是:○1在教室或一块空地旳一端墙面上贴上太阳,在场地中间画上两个圆圈。
几种同学站在小圆上,代表地球上旳观测者;一名同学举一种二分之一被涂亮旳皮球,代表月球,沿大圆转动一圈,表达月球绕地球运动一种月。
○2让“月球”亮面一直朝着“太阳”,表达月球只能有二分之一被太阳照亮。
当“月球”分别运行到不一样旳位置时,画下我们所观测到旳“月相”。
5.月相在一种月旳变化是有规律性旳。
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变化周期为农历一种月。
6.月相旳变化经历新月(朔)(初一)——上弦月(初七、八)——满月(望)(十五、十六)——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旳过程7.上半月,人们看到旳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旳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8.初二三初七八十五十六二十二二十三二十七二十八第3课《我们来造“环形山”》1.月球地貌旳最大特性,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旳环形山。
五上科学第三单元《计量时间》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计量时间3.1.时间在流逝1.在没有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比如太阳东升西落去判断时间。
2.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太阳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3.圭表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
圭表和日晷一样,也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
所谓高表测影法,通俗的说,就是垂直于地面立一根杆,通过观察记录它正午时影子的长短变化来确定季节的变化。
垂直于地面的直杆叫“表”,水平放置于地面上刻有刻度以测量影长的标尺叫“圭”。
4.日晷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
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
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
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5.实验一: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实验材料:一根香、插香的盘子、打火机、秒表等等。
实验要求以及方法:①取一支香分别在香的1/4、1/2、3/4处做标记。
②点燃这根香并记录香燃烧到每个标记的时间。
③填写燃香时间记录表。
实验现象:一根香平均分成了4部分,每一部分燃烧所花的时间基本相同。
实验结论:一炷香燃烧的时间为半个小时。
通常情况下,一炷香燃烧的时间都是均匀的,因此在古时候没有钟表的时代里,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可以用香燃烧的时间长短来大概计量时间。
除了可以用香燃烧的时间来记录时间,我们还可以用蜡烛燃烧的时间来记录时间。
6.研讨问题1:古人曾用过哪些方法计时?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够帮助古人计时?方法一,利用太阳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因为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时间变化是有规律的。
方法二,利用太阳投射在地上的影子制作成日晷来计时。
因为太阳投射在地上的影子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人们可以利用这一规律制作成可以计量时间的日晷。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总结一、内容描述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是关于宇宙的探索与学习。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的构成、天文现象、太阳系及宇宙中其他星体的基本知识。
知识点总结涉及了宇宙的基本概念,包括宇宙的起源、宇宙中的星系和恒星、地球的宇宙位置等核心内容。
学生通过对这一单元的学习,能够了解到宇宙之大、星系之繁多,以及人类在探索宇宙过程中的重要发现和成就。
还介绍了有关太阳系和行星运动的规律,包括行星的轨道运动、自转和公转等基础知识。
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宇宙的基本认知,激发他们对天文科学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1. 阐述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的重要性。
这个广袤无垠、神秘莫测的存在,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既是探索的乐园,也是认知自我和世界的重要窗口。
在六年级科学下册的第三单元中,宇宙的重要性愈发显得举足轻重。
了解宇宙是科学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对于孩子们来说,掌握宇宙知识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宇宙的学习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作用,更能让他们明白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与博大共存。
宇宙的研究对于人类的科技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宇宙的神秘和未知激发了科学家们无尽的探索热情,从望远镜的发明到火箭技术的成熟,人类不断地在宇宙的探秘过程中取得科技进步。
学习宇宙知识,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对他们未来科技创新能力的一种培养。
宇宙的学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地球的演变。
宇宙的演化历史与地球的变迁息息相关,通过研究宇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成、气候变化以及生命的诞生和演化过程。
这对于我们认识自然、保护环境、珍惜生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拓宽视野、激发探索欲望,推动科技发展,还能帮助我们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地球的演变。
我们应当重视宇宙知识的学习,将其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练习
新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练习第三单元《浩瀚的宇宙》知识点:1.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的130万倍,地球的体积约为月球的49倍。
2.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转动,于是地球就带着月球一起围绕太阳自西向东(从背向太阳的位置观察)转动。
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三者大约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就会挡住太阳,这时就会发生日食。
3.天空中除了月球、行星等可以移动的天体,还有一些星球的相对位置基本保持恒定不变,被称为恒星。
恒星可以自身发光。
太阳也是一颗恒星。
4.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恒星运动的天体。
一般来说行星具有一定质量,并且质量要足够大且近似于圆球状。
5.人们把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颗行星(以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作太阳系。
6.人类很早就发现在天空北部有一颗星,离北天极很近,差不多正对着地轴,从地球北半球上看,它的位置几乎不变,所以人们常靠它来辨别方向,这就是北极星。
7.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辨认标志,北极星是小熊座中的一颗星,北极星经常被用来辨别方向。
8.春季,在北方天空可以看到七颗排成像勺子形状的亮星,这就是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与附近诸星并称为大熊星座。
9.天鹅座是夏季可以看到的著名星座之一。
它的主星排列得很像一个大“十”字,长长的一竖就像天鹅长长的脖子,一横就像天鹅展开的双翼。
10.仙后座在秋天的夜晚特别闪耀,其中的五颗星构成一个明显的英文大写字母“W”的形状,这是识别仙后座最主要的标志。
11.冬季,可以找到有“夜空王者”之称的猎户星座,他右手挥着棍棒,左手执着兽皮,是一位雄壮威武的猎人。
有三颗亮星排成一条直线,间距基本相等,亮度也差不多,合称为“猎户的腰带”。
12.借助星座寻找北极星的方法:方法一,先找到北斗七星,将北斗七星斗前的两颗星连线。
再向勺口方向延伸约5倍距离,就能找到北极星;方法二,找到小熊座,小熊座中最亮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方法三,找到仙后座,仙后座中的五颗星可以组成英文大写字母“W”的形状,字母“W”的两条边延长有一个交点,将这个虚拟的交点和“W”中间的点连线,向“W”开口方向延伸大约5倍就是北极星大致的位置。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课电和磁1、第一个发现电磁现象的科学家是:丹麦的(奥斯特),他发现通电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越大,偏转角度(越大),而且指南针的偏转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2、做通电导线短路使指南针发生偏转实验时,要注意:只能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长。
3、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
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第二课电磁铁1、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的特点是:接通电流,产生(磁性);切断电流,(磁性)消失。
3、电磁铁的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两极和(线圈缠绕的方向)、(电流的方向)等因素有关。
4.实验: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有关系吗?我的猜想: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有关系。
线圈缠绕的方向改变,电磁铁的极性改变。
实验材料:电磁铁、电池、指南针、记录纸。
改变的条件:线圈缠绕的方向。
不改变的条件:电流的方向、线圈缠绕的圈数、电流的大小。
实验方法:⑴将电磁铁接通电流,用指南针的一端靠近电磁铁的钉尖一端,判断电磁铁该端的南北极,并作记录;⑵改变电磁铁线圈缠绕方向;⑶再将电磁铁接通电流,用指南针的一端靠近电磁铁的钉尖一端,判断电磁铁该端的南北极,并作记录。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缠绕的方向有关系。
线圈缠绕的方向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改变。
5.实验: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流的方向有关系吗?我的猜想: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流的方向有关系。
电流的方向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改变。
实验材料:电磁铁、电池、指南针、记录纸。
改变的条件:电流的方向。
不改变的条件:线圈缠绕的方向、线圈缠绕的圈数、电流的大小。
实验方法:⑴将电磁铁接通电流,用指南针的一端靠近电磁铁的钉尖一端,判断电磁铁该端的南北极,并作记录;⑵改变电流方向;⑶再将电磁铁接通电流,用指南针的一端靠近电磁铁的钉尖一端,判断电磁铁该端的南北极,并作记录。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在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关于天气的知识是孩子们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天气,孩子们可以了解不同的季节和气候变化,培养他们观察、记录和分析的能力。
本文将整理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的相关知识点,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的知识。
首先,孩子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天气。
天气是指某一时间和地点的气候状况,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和风力等。
通过观察天空和气象仪器,可以判断出天气的变化。
1. 天气的种类:孩子们需要学习各种天气的名称和特征,例如:晴天、多云、阴天、雨天、雪天、风天等。
比如,晴天是指天空无云,阳光充足;多云是指天空有云,但不阻碍阳光照射;阴天是指天空全被云层覆盖,没有阳光;雨天是指有雨水降落;雪天是指有雪花飘落;风天是指有风吹动树叶和其他物体。
2. 季节与天气的变化:孩子们需要了解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
例如:春天是温暖多雨的季节,夏天是炎热多雨的季节,秋天是凉爽多风的季节,冬天是寒冷多雪的季节。
3. 气象仪器:孩子们还需要学习一些简单的气象仪器,以使用这些仪器观察和测量天气。
例如: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而湿度计用来测量湿度。
可以通过使用这些仪器,来记录不同时间段的天气条件。
4. 天气的变化:孩子们需要了解天气的变化是由何种因素引起的。
例如:气候、地形、海洋等都会对天气产生影响。
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变化的日常现象,以及利用简单的气象仪器,来体验天气的变化。
5. 天气的影响:孩子们还需要了解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例如:下雨会浇灭大火,但会让农作物茁壮成长;天气炎热时,人们需要防暑降温,而农作物则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防止干旱。
通过学习天气,孩子们可以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的能力,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希望本文所整理的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的天气知识点能够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帮助,让他们对天气更加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六上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六上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第一课《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锤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第二课《斜坡与斜面》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2.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3.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S”形的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各种刀刃、螺丝钉的螺纹,高架桥的引桥等。
4.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
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越省力。
第三课《不简单的杠杆》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三种不同的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第四课《改变运输的车轮》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3.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4.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
第五课《灵活巧妙的剪刀》1.剪刀既有(杠杆)的作用,又包含有(斜面)的作用在里面。
2.大多数金属可塑性强,人们可以将金属(熔化)拉伸,弯曲成型和(再成型),制造出复杂精密的工具。
3.剪刀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分为(省力剪刀),如铁皮剪。
(费力剪刀),如理发剪。
第六课《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1.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
(雕版印刷术)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
2.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
3.活字印刷术可以分成(检字)、(刷墨)、(拓印)、(晾制)等过程。
第七课《信息的交流传播》1.由(纸)、(印刷)、信息结合而成的工具和技术渐渐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阶梯。
小学科学:三上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天气》(一)我们关心天气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3.雨和雪都与水有关系,我们可以将雨和雪的天气现象分为一类。
晴天、阴和多云这三种天气现象主要是和天空中云的多少有关。
3.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灾害。
4.我们的地球周围有很多气体,这就是大气圈。
我们平时能观察到的雨天、闪电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之内的自然现象。
(二)认识气温计1.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
2.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测量气温的仪器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
顾名思义,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
3.“℃”是气温的常用单位,读作"摄氏度"。
4.气温计由液泡、液柱、刻度和单位符号四部分组成。
温度的单位有摄氏度和华氏度,℃是温度的常用单位,读作“摄氏度”。
5.读数口诀—零刻度,读数起;向上数,摄氏几;向下数,零下几。
6.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在量程上有很大不同,不同类型的温度计有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结构与它们的功能相匹配。
(三)测量气温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为了比较,每天可以选同一时间点来测量气温。
2.一天的气温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早上傍晚温度低,午后温度高。
3.气温计测量气温的注意点:(1)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
(2)悬挂在空气中(3)保持干燥。
(4)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
(5)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4.气象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四)测量降水量1.降水的常见形式:雨、雪、冰雹。
2.收集雨水的容器叫做雨量器。
3.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4.制作简易雨量器时要注意三点:(1)容器必须是直筒。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三单元《食物》1、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来源于动物的食物(荤食)和来源于植物的食物(素食)。
2、食物的营养主要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3、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
4、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
4、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5、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的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和糖类。
6、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他们的种类非常多,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
7、脂肪的辨别方法(1).用棉签蘸一点食用油,涂在白纸上。
(2).分别用肥肉、花生米等在白纸上挤压、滑动。
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
8、淀粉的辨别方法(1).在淀粉糊中滴入滴碘酒,会看到淀粉变成蓝色。
(2).分别在不同的食物上滴一滴碘酒,观察实验现象。
如果发现有变蓝色的现象出现,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
9、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营养的均衡。
10、我的膳食营养原则:⑴荤素搭配⑵粗细粮搭配。
⑶每日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⑷最近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多吃糖类食物,补充足够的能量。
⑸最近手指间有一些脱皮,需要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
11、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一霉菌,与其他生物一样,它的生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因为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12、观察变质的食物要注意:⑴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食物。
(2)观察完毕后要用肥皂洗手。
⑶使用扇闻的方式闻气味,并尽量少闻。
13、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使面包发霉的霉菌就是微生物。
14、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条件,在适宜的环境环境里,他们能很快的繁殖,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出废物,是食物不再是原来的样子,食物腐败变质了。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复习知识点小结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复
习知识点小结
本文档旨在对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的复知识点进行总结。
以下是该单元的重要知识点:
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 物质的性质包括颜色、形状、质地、硬度等特征,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确定。
- 物质的变化指的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时的状态改变,如燃烧、溶解、融化等。
2. 物质的三态和相变:物质的三态和相变:
- 物质存在三种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不同态之间可以发生相变。
- 相变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过程。
3. 材料的分类和性质: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 材料可以根据来源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 材料的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确定,如延展性、磁性、
导电性等。
4. 引力和重力:引力和重力:
- 引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物体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
- 重力是物体的质量和地球质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物体
下落的速度和轨迹。
以上是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的复知识点小结,希望能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宇宙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备
第三单元宇宙一、知识点总结1、太阳是整个太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发热的天体。
2、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
3、有些天体当他们闯入地球的大气层时,与大气层摩擦后燃烧发光,这些天体是流星。
4、八大行星按它们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5、因为木星相当巨大且又明亮,所以很容易被认出。
用双筒望远镜观察他们,看起来像小圆盘。
另外,你还有可能看到他的四颗最亮的卫星。
6、制作太阳系八大行星位置模型时,由于8颗行星都是以椭圆轨道围绕太阳公转的,且行星轨道基本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可以用纸带来做。
7、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如果三者正好在一条直线上,而且地球处于月球阴影中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便形成了日食。
8、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
9、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太阳系中的天体都在围绕太阳运行。
月亮在围绕着地球运动的同时,也被地球携带着绕太阳公转。
10、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那么图像不同。
11、光年是长度单位,一般用于衡量天体间的距离,是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了一年时间所经过的距离。
12、大熊座是北方天空最明亮最重要的星座之一,北斗七星是这个星座的明显标志,从地球上看,连起来的图像就像一把勺子。
13、在晴朗的夜空,我们会发现一条闪亮的光带,它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
14、通过制作活动观星盘,我们发现天上的星座位置是固定的,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变化的;可以利用星座图寻找到各个环节,各个季节不同日期的星座和一些特定的星座。
15、夏季是观察星空的好季节,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分别是天津四、牛郎星和织女星。
16、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为普通的天体系统,银河系大约有2,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组成。
17、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上百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第三单元《浩瀚宇宙》知识点总结六年级上册科学大象版
第三单元《浩瀚宇宙》知识点总结六年级上册科学大象版
第三单元《浩瀚宇宙》是六年级上册科学大象版的内容之一,主要
介绍了宇宙的组成、太阳系、地球、月球等知识点。
以下是该单元
的详细知识点总结:
1. 宇宙的组成:
- 宇宙是由无数个星系组成的,每个星系又由无数个星球组成。
- 星球分为行星、卫星和恒星等,其中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
2. 太阳系:
- 太阳系是地球所在的星系,它由太阳、八大行星和其他小天体组成。
- 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远近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两组。
- 内行星有水金火木土五颗行星,它们分别是:水金火木土。
- 外行星有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距离太阳较远。
3. 地球:
-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它是一个蓝色的行星,有大气层和水域
覆盖。
- 地球有两个极点:北极和南极,它们是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地方。
- 地球有四个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这是因为地球绕着
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
4. 月球:
-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绕地球公转,同时也自转。
- 月球有月相变化,分为满月、新月、上弦月和下弦月等不同阶段。
- 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和陨石坑等地貌特征。
以上是第三单元《浩瀚宇宙》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3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知识点班级姓名一、电和磁1.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
2.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
增大电流、增加线圈数可以增加磁力,指南针的偏转角越大。
3. 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
4. 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二、电磁铁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有南北极。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时,电磁铁的磁极会改变;当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但电池正负极的接法和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同时改变时,电磁铁的磁极不会变化。
3.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
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1)磁铁是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
(2) 电磁铁只有通电才有磁性。
(3) 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
实验: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关系我们猜测: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有关。
实验器材:电池、铁钉、带绝缘皮的导线1—2米、大头针一盒。
相同条件:同一铁钉、同一导线且绕法不变、电池的节数。
不同条件: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正、负极转换)。
实验现象:钉尖吸引指南针的南极,且排斥北极,那么铁钉的钉尖是北极。
当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时,电磁铁的南北极发生转变。
我们结论: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有关。
三、电磁铁的磁力(一)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圈数、铁芯大小等有关。
2.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表四、电磁铁的磁力(二)2.在进行科学探究中探究的顺序: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4.收集事实与证据,5、检验假设,6.交流五、神奇的小电动机1. 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本文档总结了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知识点一: 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用来观察和验证科学原理的方法。
在科学实验中,我们需要做以下几个步骤:1. 提出问题:根据自己的观察或者想法,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
2. 设计实验:根据问题,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问题的答案。
3. 进行实验:按照实验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4. 观察记录: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
5. 分析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知识点二: 动植物的生长环境不同的动植物生长需要不同的环境条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长环境要求:- 光照:植物需要充足的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动物也需要光照来维持正常的生命周期。
- 温度:不同的动植物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有些喜欢温暖的环境,有些喜欢凉爽的环境。
- 水分:植物需要适当的水分供给来进行正常的生长,动物也需要饮水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 气候:气候条件对动植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如湿度、风力等。
知识点三: 物质的性质物质有不同的性质,这些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和特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质性质:- 颜色:物质可以具有不同的颜色,如红色、黄色、蓝色等。
- 形状:物质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如固体、液体、气体等。
- 可溶性: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或不溶解。
- 导电性:物质可以导电或不导电。
- 密度:物质的密度可以决定物体的轻重程度。
总结本文档总结了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科学实验、动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物质的性质。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以上是对该单元知识点的简要概括,希望对您有帮助。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第三单元《宇宙》第1课太阳系大家庭1.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2.认识太阳(1)太阳处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99.86%,正因为如此,它支配着太阳系中所有其他天体的运行。
(2)它是一颗充满活力的恒星,每时每刻都在向太空发出光和热。
3.了解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1)矮任星的体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围绕恒星运转,冥王星是矮行星。
(2)小任星是指太阳系内的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绝大多数的小行都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O(3)遮星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由于与大气发生剧烈地摩擦,会使流星燃烧发光。
(4)彗星也绕太阳公转,有的大约几十到几百年绕太阳一圈,有的绕太阳一圈需要长达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
第2课八颗行星1.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它们在其特定轨道上运转。
2.给八颗行星排序(1)离太阳由近到远:水星f金星f地球f火星f木星f土星f天王星f海王星。
(2)按直径从大到小:木星->土星天王星f海王星->地球f金星一火星一水星。
体积最大的行星是木星,最小的行星是水星。
3.处理纸带:取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每条纸带对折四次,然后将纸带粘连成一条长纸带,长纸带被平均分为竺份。
在长纸带的折痕处标记数字。
4.相邻两颗行星之间的距离最大的是火星和木星。
5.标记行星时用两条折痕间的距离表示100OO万千米。
6.平时常见的太阳系八颗行星的图片中,八颗行星的间距相差不大,实际上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差异韭赏大J7.八颗行星自身都不能发光,只能靠表面反射太阳光,才显得明亮。
有的行星看上去比其他恒星还要亮,那是由于它们距离地球很近。
8.八颗行星中,木星巨大而明亮,所以很容易被认出。
用双筒望远镜观察,看起来小圆盘,周围有四颗最亮的卫星。
第3课日食1.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太阳系中的天体都在围绕太阳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1、(水)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
2、我们可把西红柿里面的(水)挤出来,称一称重量,就能知道它含有多少(水)。
3、人体(65%)是水,一个鸡蛋中含有(76%)的水,一条鱼(85%)是水,蔬菜中(90%)是水。
4、我们能保持正常体温多亏了(水)。
5、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6、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5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7、挖小草做实验时尽量不要(伤到小草的根)。
8、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9、认识物体,可以用(眼看)、(鼻闻)、(舌尝)、(手摸)等方法。
10、像水这样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液体)。
11、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孔隙(越小),水爬得(越高)。
12、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13、水有(压力)。
水(越深)压力(越大)。
14、水有(浮力),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15、物体放入水中,如果所受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物体就可以(浮)起来;如果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物体就会(沉)下去。
16、把方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却变甜了,像这样的现象就是(溶解)。
水能(溶解)许多物质。
17、水可以溶解的物质有:(白糖)、(食盐)、(奶粉)、(洗衣粉)等。
18、水不能溶解的物质有:(面粉)、(沙土)、(塑料)、(石头)、等。
19、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切碎)、(加热)。
20、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泊)、(海洋)、(冰川)和(地下)等许多地方。
21、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极少量的(淡水)。
22、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
只有一些(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可以供人类直接使用。
23、如果地球上的水相当于(一杯水),(淡水)只相当于(一汤匙)水,(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只相当于(一滴水)。
24、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25、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26、我们周围的一些活动会污染到水资源,如:(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
27、(水资源危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
28、要获得更多干净的淡水,人们想的办法有: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咸水)变(淡水)。
29、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有:(水龙头关不紧)、(马桶漏水)、(用流水洗漱)、(冲厕所)等。
30、节约用水的方法:(用完水关紧水龙头);(刷牙、洗碗不用流水);(洗衣、洗澡后的水用来冲厕所、洗车)等。
31、第47界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呼唤地球的儿女珍惜(每一滴水)。
1.水是构成生命体的重要物质,生命体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如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
2.人体65℅是水;鸡蛋76℅是水;鱼85℅是水;蔬菜90℅是水。
3.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手摸等。
对不了解物体,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能随便闻,更不能随便尝。
4.水的基本性质: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没有固定的形状,是一种液体。
5.水的神奇之处:
(1)毛细现象(会“爬”的水——用粉笔吸墨水、潮湿的墙根、毛巾吸水、棉布吸汗)
(2)表面张力现象(会“团结”的水——水黾在水面上滑行、草叶上的露珠)(3)水有压力(会“喷射”的水——水压机)
(4)水有浮力(会“托举”的水——船浮在水面、曹冲称象)
(5)溶解现象:(溶解:糖、盐、高锰酸钾、味精……不溶解:面粉、沙子、泥土、豆油……)
6.水在地球上的常见分布(江河湖海、冰川、暗河等)。
在地图和地球仪上蓝色代表海洋,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7.地球上97℅的水是海洋里的咸水,只有3℅的水是淡水。
而在这3℅的淡水中,约有2/3储藏在两极的冰川中,人类无法使用。
8.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 9.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
10.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1)洗手、刷牙时不关水龙头;(2)洗澡涂肥皂时不关水龙头;(3)自来水管发生漏水或爆管未及时得到修理;(4)洗菜用“自来水冲洗法”……
11.节约用水的方法:(1)用杯子装水刷牙,用盆装水洗脸;(2)用盆装水洗蔬菜、水果、餐具;(3)洗澡的水用来洗衣服、洗车、冲厕所、拖地等;(4)用完水后,要把水龙头拧紧;(5)淋浴时可间断放水,避免长时间冲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