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创生教育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生态创生教育理念坚持网络教研机制
创新
全面促进县域教育信息化、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大趋势。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网络教研,它以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和优势,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构建新型教研文化和课程文化、全面建设学习型学校,有着深刻的内在价值和长远意义。
眉县现有人口30万,总面积852平方公里。全县中小学81所,在校学生48654人,教师3408人,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4所,全县中小学装备计算机5200台,多媒体教室200个,网站35个,资源库容量8T,中学及中心小学实现10M 光纤接入互联网,其余学校均实现宽带接入互联网。
近年来,我县以实现县域教育现代化为总体目标,按照教体局‚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内涵、提炼教育文化、提振教育精神‛的工作思路,坚持以生态创生教育理念为引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重点,按照‚研修、研训、研习齐创新,学校、教师、学生同成长‛的教研理念,积极实施‚教育专网建设‛和‚远程教育‛两个工程,坚持网络教研,努力实现‚立足教学实际、立足一线教师,立足教研实效‛的网络教研目标,探索出了‚人人都是新课程改革的培训者‛、‚人人都是教育资源建设者‛网络教研新策略,开发出了‚专业网站、学科主页、区域教研网‛三大网络教研群落,形成了‚学科学习网站、网上论坛、QQ学科群、电子邮件、教育博客圈‛
五种网络教研方式,全面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应用,拓宽和拓展了教育科研的空间和手段,促进了教育内涵的提升和发展。
一、坚持生态创生教育理念引领,创新县域教育教学管理网络教研新机制
1、进一步强化网络教研意识,探索建构‚资源化网络运用‛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县域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均衡发展是我县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不断发展,我县区域之间、校域之间、学段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重组、挖掘、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已成为我县提升教育内涵、整体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准和品位的迫切问题,这也是我县教育科研必须直面的热点、难点课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们按照:打破一个堡垒(教育资源界别性堡垒)、突出一个重心(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网络化重心)、实现两个转变(区域教学管理质量观和整体教学质量管理观)、促进三个提高(教师资源应用水平的提高、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程度的提高、区域整体教学质量管理的提高)的基本思路,确立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校为本、校际联动、区域推进、整体发展‛的网络教研管理工作策略,实施了‚以眉县教育网站为平台、以学校网站为辐射、以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交流为主线、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网络教研机制,逐步形成了‚教育教学管理资源化网络运用‛的现代化教研格局,实现了常规管理网络化、教研管理信息化、质量管理科学化,促进了全县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体提高和均衡发展。自2008年起,逐年开展了‚‘三分管理’模式校长论坛‛、‚需求管理与人本管理专题讲座‛、‚学校科学质量管理热线讨论‛等网络教研活动。2010年3月,我县教研室应邀参加了陕西省基础教育工作年会,并做了题为《依托网络技术,创新教研机制》的专题发言,我县的经验和做法向全省交流推介。
2、以眉县教育信息网站为平台,以区域教研网络群为支撑,拓展‚三区四级一网络‛区域化管理教研空间。
‚三区四级一网络‛是我县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网络资源化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协作模式。‚三区‛是指全县按高中招生范围划分为三大区域,‚四级‛是高中—初中—中心小学—村小,以高中带动初中,以初中带动乡镇中心校,以乡镇中心校辐射所有村小,‚一网络‛是以眉县信息中心为平台辐射的管理网络。为进一步发挥网络资源和网络技术在‚三区四级一网络‛联片协作管理机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完善网络环境下的教研制度建设,我们利用眉县教育信息门户网站,定期推介全国教学管理、教育科研、教师培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通报学校、乡镇教委教育教学管理动态,积极引导基层学校和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管理热点难点问题的大讨论;三所高中龙头校依托校园网站,和片区内的初中和小学开展了‚生源所在地学校教学问题会诊‛‚网上主题式教研‛‚学科会诊指导‛等远程研训活动;城关二中、金渠中学、槐芽初中三所平台校,通过‚网上送教下乡‛‚学科网上帮扶‛等积极发挥驱动作用;中心小学通过‚网上示范课‛‚网上协作研讨‛‚网络专题讨论‛发挥辐射作用。同时,我们还坚持常规教研活动与网络教研活动相结合,以问题驱动带动‚教、研、修‛一体化,逐步形成区域管理下的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培植、优质资源共享、教育教学质量共同提高的研训目的,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良性发展、高效发展。
3、依托县、校两级教育网站,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改革。
教育教学评价是教育改革的‚瓶颈‛和新课程改革的支撑点。‚三级五维‛和‚1234展‛评价机制是我县教师和学生发展性评价改革的新举措。教师‚三级五维‛评价中的‚三级‛是指评价三个层次,‚五维‛是指评价的五个基本
要素;学生‚1234展‛评价中的‚1‛是指学生发展为中心,‚2‛是优秀性学习组织和学科特优生两种评选,‚3‛是指三种考试和考察相结合的模式。‚4‛是四种基本评价方法,‚展‛是指展示性评价。为了深化‚三级五维‛评价改革,我们充分利用县级和校级教育网站,重点对‚教师鉴定性评价、校级诊断性评价、县级展示性评价‛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通过‚网络会诊‛‚专家指导‛等栏目形式及时纠正和引导,凸现评价的透明性、客观性、公正性;在学生‚1234展‛评价机制运行中,通过县教育门户网站、校园网开展‚学科标兵、实践能手、艺体之星‛两级评选,中小学学生‚我学习、我成长、我快乐‛学习经验交流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改革学习方式、参与校园生活、发展张扬特长、激发学习潜能。
4、举办网上课改沙龙,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拓宽校本课程建设渠道和领域。
创造性的开发校本课程,是我县三级课程建设的基本做法。我们按照‚资源论证——项目确定——任务分解——资料收集——网络交流——专家审定——形成成果‛的思路,通过定期举办‚网上课改沙龙‛,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基于网络的校本课程多元化、开放性、立体式建设开发,促使教师的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评价观等,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拓宽拓展了校本课程建设的视野和领域。几年来,我县先后开发出了《太白山风光》《猕猴桃栽培实用技术》《青铜器鉴赏》《张载与关学》《扶眉战役英雄事迹》《名将白起》《共和国上将—李达》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有力地推进了新课程改革。
二、以资源应用和资源整合为切入点,积极推广‚三四四‛教学模式,全面改革课堂教学
1、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建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