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分析与研究

合集下载

关于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承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作者:张丽明来源:《散文百家·下旬刊》2016年第04期地理状况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南邻京津,北倚辽蒙,有着“一市连五省(市)”的特殊区位优势,北靠内蒙古自治区,东与辽宁省接壤,西邻张家口市,西南与北京市、天津市毗邻,东南与秦皇岛市、唐山市相连,是环京津、环渤海和冀辽蒙交界地区的重要城市,是连接华北、东北两大经济区的交通枢纽,内蒙古东部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

承德市辖8县3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总人口364万,少数民族人口占40%;满族和蒙古族人口较多。

历史沿革承德历史悠久,是红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在此修建行宫“避暑山庄”,雍正元年(1723年)设热河厅,雍正十一年(1733年)胤祯取“承受先祖德泽”之义,设承德直隶州,始称“承德”。

1929年建热河省,承德为热河省省会。

1955年热河省建制撤销,承德市划归河北省,为省辖市。

城市特点承德以避暑山庄、外八庙闻名于世,清代康乾年间,皇帝每年有半年时间在承德消夏避暑,处理朝政,承德一度成为清王朝第二个政治中心。

承德是享誉国内外的旅游胜地,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获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摄影之乡和中国摄影家创作基地等多项桂冠。

1994年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

近几年来,承德市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正在成为国际热点旅游城市。

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无比灿烂的文化,故其境内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况进入新世纪以来,市文化局遵照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国务院、省政府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文件要求,迎难而上,迅速行动、认真部署,积极组织各县区深入开展全市“非遗”项目的普查、整理、申报、传承和利用等保护工作,为确保“非遗”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活动期间众多专家学者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等专题进行论述和探讨,并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同时还在市体育馆举办了大型“非遗”项目展览和精彩的展演。

丰宁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

丰宁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

丰宁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丰宁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一、历史概况丰宁自古为少数民族游牧地区,十多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活动,曾先后有肃慎、山戎、东胡、匈奴、乌桓、鲜卑、库莫奚、契丹、女真、蒙古、满洲等民族交替演变,融合团结,共同开发。

清乾隆年间(17XX年)建四旗厅,乾隆四十三年(17XX年)改厅建丰宁县,19XX年4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丰宁满族自治县。

二、获得称号荣誉情况我县在20XX、20XX年先后两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承德市只有丰宁县两次获此殊荣;被河北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获得“河北省文化先进县”称号;满族博物馆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滕氏布糊画三次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被誉为“华夏一绝”。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到目前,我县已建成文化馆、图书馆、满族博物馆、剧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龙滕艺术馆、满族剪纸博物馆、泥香阁、双君阁、满族民间艺术品展销中心、歌舞厅、书社等文化场所78个。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我县有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宁满族剪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音乐吵子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舞蹈蝴蝶舞、竹板落子,传统竞技黄旗武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饸饹宴》、《桦皮画》;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项。

五、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我县境内现存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金界壕遗址、燕秦长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郭小川故居、波罗诺西汉长城、凤山关帝庙及戏楼古建筑群、小坝子障城、二道河子“人圈”遗址、骆驼场古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84处。

满族博物馆收藏了县内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文物1万余件(套),其中国家级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14件,三级文物96件。

六、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民间工艺品是丰宁文化产业的一朵奇葩,近几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丰宁民间工艺品为依托实现文化产品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思路,重点扶植了“滕氏布糊、满族剪纸、玉米秸画、彩棉、刻瓷、桦皮画”六大品牌,使以滕氏布糊画、丰宁满族剪纸、玉米桔杆画为代表的丰宁民间艺术品有了生产基地,有了自己相应的产品,有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初步形成了产业,而且,各自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闯入了高雅艺术殿堂,创造了丰宁民间工艺美术史上的辉煌。

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发展路径研究

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发展路径研究

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发展路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丰宁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区。

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不断深化和实施,如何有效利用丰宁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推动扶贫发展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而目前对于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发展路径的研究还比较欠缺,需要深入探讨其发展模式和机制,为丰宁县的扶贫工作提供更多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为了更好地理解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本研究将探讨其概述、对扶贫发展的意义、实践探讨、影响因素以及构建发展路径等方面内容。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希望可以为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扶贫发展提供具体有效的方向和建议,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发展。

1.2 研究意义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丰富的,包括传统技艺、民间文化、传统节日等形式丰富多样。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丰宁县人民的精神财富,更是扶贫发展的重要资源。

通过深入研究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发展路径,可以更好地挖掘和传承这些文化资源,激发当地群众的文化创造力和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研究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发展路径,还可以为其他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因此,研究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扶贫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系统总结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发展路径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内涵和特点,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扶贫发展的意义,探讨其在保护传承的同时如何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接着,通过对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实践的探讨,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丰宁满族剪纸调研报告范文

丰宁满族剪纸调研报告范文

丰宁满族剪纸调研报告范文丰宁满族剪纸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一,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下面是对丰宁满族剪纸进行的调研报告范文。

丰宁满族剪纸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通过对丰宁满族剪纸的调研,了解其发展历程、创作特点以及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促进该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二、调研内容1.发展历程丰宁满族剪纸起源于明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流传至今。

起初,满族剪纸主要用于过年和婚嫁等庆祝活动中,逐渐发展为一种艺术形式,成为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创作特点丰宁满族剪纸以其精湛的剪贴技艺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而著称。

其创作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手工操作,剪刀的灵活运用和眼观手动的手法使得剪纸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丰宁满族剪纸的图案多样,常见的有花鸟、动物、春联等,寓意丰富且富于生活气息。

3.现状评价丰宁满族剪纸作为一种传统工艺,一直得到满族同胞的重视和保护。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工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面临濒临失传的危机。

此外,丰宁满族剪纸在创作内容和形式上也需要进行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三、调研结论通过对丰宁满族剪纸的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丰宁满族剪纸作为一项传统工艺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值得传承和发展。

2.传统工艺需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创新创作形式和内容,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参与和传习。

3.丰宁满族剪纸的保护和传承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包括政府、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等。

4.加强文化教育和推广活动是传统工艺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丰宁满族剪纸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传统工艺,其保护和传承是对满族文化的珍视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希望通过本次调研,能够为丰宁满族剪纸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让这门传统工艺能够在现代社会中继续焕发光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化路径探究——以承德市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化路径探究——以承德市为例

Art World艺览天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化路径探究——以承德市为例滕兆烜1 柳 峰1 弓 蕾2(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2.兴隆县蘑菇峪中学,河北承德 067000)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文化真实性及商品化开发的真实性原则,从文化的真实性出发,提出文化商品化开发的真实性适用原则。

然后以承德市为例,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与开发模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化开发的5条路径:开发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开发体验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商品,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活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旅游商品化;承德市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引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仅局限于单纯的记录、隔离式保护,而应该寻求激活非遗的文化活力,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是文化旅游深入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资源。

与文化旅游相结合,促进非遗的旅游商品化开发,不失为一个保护与经济效益并重的途径。

必须警惕的是,过度的旅游商品化开发必将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异化和破坏,对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将起到负面的作用。

一、文化真实性及商品化开发的真实性原则(一)文化的真实性文化的旅游商品化开发,是文化和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

对于旅游业而言,文化资源提供了新的旅游吸引物,文化成为一种新的旅游资源。

对于文化而言,旅游商品化开发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文化的旅游商品化开发有助于文化的活化、开发、利用和传播;而另一方面,对文化资源的过度商业化开发则是对文化资源的透支和破坏。

对此,学术界提出了“文化的真实性”问题,关注文化在商品化过程中的真实性、本真意义和价值[1-2]。

文化旅游真实性和商品化问题由来已久。

持批判看法的学者有珀尔斯汀(Boorstin)、格林伍德(Greenwood)、麦锡森(Mathieson)、沃尔(Wall)、刘晓春等,他们认为文化旅游商品化是对文化的过度消费和破坏,经过商品化的文化产品在实际意义上已经丧失原生地文化的“真实性”(Authentic)、内在含义和价值。

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发展路径研究

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发展路径研究

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发展路径研究丰宁县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是一个具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丰宁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研究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丰宁县可以通过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提升地方独特文化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传统手工艺、民俗节庆、民间舞蹈等,这些都是丰宁县独特的文化符号和传统技艺。

通过组织展览、演出、市集等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给外界,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从而为贫困地区带来经济收入。

丰宁县可以通过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推动传统技艺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他们具有独特的技艺和知识。

通过开设培训班、成立传承人协会等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中。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自己的技艺,同时也可以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扶贫的有机结合。

丰宁县可以通过开展文化创意产业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商品和服务的产业,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的活力。

丰宁县可以鼓励企业和个体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活动,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通过设计出具有独特文化元素的产品和服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场需求巧妙结合,可以为丰宁县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丰宁县可以通过开展旅游业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旅游业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可以通过吸引游客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发展。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本,丰宁县可以开发建设旅游景点、打造旅游线路等方式来推动旅游业发展。

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旅游业的管理和规划,确保旅游业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相互促进.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发展路径在于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传承人、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推动旅游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施策。

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承德是中国北方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文化古城。

承德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些遗产记录着承德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更好地挖掘承德的文化资源,开发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述承德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文学艺术、文化古迹遗址等等,这些遗产共同记录了承德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1.传统手工艺:承德有着多种传统手工艺,如金石篆刻、银饰制作、木雕、石雕、绸缎印染等等。

这些手工艺品都是由手艺人精心制作而成,是承德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民俗文化:承德的民俗文化也是非常丰富的,包括传统庙会、城隍庙文化、宗教文化等。

这些文化活动一直流传至今,深受当地民众的热爱和传承。

3.文学艺术:承德有着许多文学艺术的大师,如曹雪芹、阮元、李清照等。

他们为承德留下了众多经典作品,成为了承德文学艺术的重要代表。

4.文化古迹遗址:承德有着众多的文化古迹和历史遗址,如避暑山庄、外八庙、避风塘、晒书亭等。

这些文化古迹都是承德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见证,同时也是承德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原则未来,如何更好地开发承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开发原则,可供参考。

1.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时,必须尊重文化遗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保留文化遗产的原貌和特色,避免虚假和炒作。

2.注重文化创意: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一些文化创意活动,推出一些独特的旅游产品,使旅游者能够真正地感受到承德的文化魅力。

3.结合自然景观:承德自然景观优美,尤其是在避暑山庄一带。

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时,应结合自然景观,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旅游景点。

4.注重社会效益: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推动承德新型城镇化进程。

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发展路径研究

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发展路径研究

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发展路径研究作者:李建峰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0年第05期摘要:在对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工作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机制、文化生态环境、市场机制等方面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基础工作优化方向。

并从文旅融合视角,提出创建非遗景区、非遗街区、非遗民俗村,规划非遗旅游主题线路,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元素,举办非遗旅游节庆等具体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扶贫;旅游;丰宁县中图分类号:G122;F592.7;F323.8;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5-0037-022018年文化与旅游部连续下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与《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部署推进“非遗+扶贫”工作,并将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丰宁县)列入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名单(河北省唯一入选地区)。

丰宁满族自治县既是非遗大县又是旅游大县。

丰宁县于2017年被文化部非遗司列为非遗保护传承观察点,拥有丰宁剪纸、滕氏布糊画、吵子会等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9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丰宁县于2017年列入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单位,旅游扶贫工作基础扎实,所属的大滩镇是河北省旅游扶贫示范乡镇。

一、丰宁县非遗扶贫工作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1.非遗资源丰富丰宁县隶属于河北省承德市,是全国十一个满族自治县之一,满族人口共25万人,占县域总人口的62.3%。

丰宁县多民族文化交汇繁荣,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河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

2.建立起县、乡、村三级“非遗+扶贫”工作体系丰宁县位于燕山山脉与内蒙古高原过度地带,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发生率为16.8%。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认定丰宁县为国家首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

对承德民族文化遗产发掘与研究的思考

对承德民族文化遗产发掘与研究的思考

对承德民族文化遗产发掘与研究的思考承德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名城,也是具有丰富民族文化遗产的地方。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承德形成了独特的多民族文化,这些文化既是承德城市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对承德民族文化遗产的发掘与研究,对于丰富中国文化,推进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承德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承德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人类的历史记忆。

从最初的猿人生活,到清朝皇帝在承德的出游,承德历经了无数次的沧桑巨变。

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文化交流和互学的重要源泉。

承德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对于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推动国际文化交流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次,对承德民族文化遗产的发掘与研究有助于加强民族团结。

承德地区曾是多民族聚集地,这里居住着汉族、满族、蒙古族、鄂伦春族等多个民族,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在对承德民族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协同发展和文化整合的历史过程,更能够发掘和挖掘各民族文化中普遍的价值,从而弘扬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而实现民族和谐。

最后,对承德民族文化遗产的发掘与研究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大国,中华民族有着卓越的创造力和独特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勇气和伟大,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支撑。

发掘和研究承德民族文化遗产,可以深入揭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创新发展等问题,进而推动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促进各族人民更好地实现文化自信和自强。

总之,对承德民族文化遗产的发掘与研究,除了对历史的研究外,还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通过这样的工作,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更能够促进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全面推进文化强国的事业。

承德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分析与研究

承德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分析与研究

个群 体和 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 、与 自然界的相互关 系和 历史条件 的变化不 断代代相传 的。 非物 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 ,同时使他们 自己具 有一种认 同感 和历 史感 从而促进 了文化 多样性和激发人类 的创造力 。
2 0 0 9 年 承 德 市 又有 7 个 项 目入 选 省 级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 此前 , 承 德 市 已有 丰 宁 满 族 剪 纸 入 选 第 一 批 国家 级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名 录; 满 族 二 贵 摔跤 、 山庄 老 酒 传 统 酿 造 技 艺 和 板 城 烧 锅 酒 传 统 五 甑
式、 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 实物 、 工 艺 品 和 文 化场 所 。各
传 至今的非文化 已经历经沧 桑 ,很多多彩 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 正遭 遇着忽视、 甚至被毁灭 的危机 。目前, 从我 的老家承德丰宁县来看 ,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与 传 承 工 作 催 再有 以 下 问题 :
遗产 , 是一个具有 理论和实 践双重意义 的命题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 缓 、 迫在眉急、 只争朝夕 产的保护 、 开发与利用 , 对传承光大 民族优 秀文化 。弘扬培育 民族
精神 , 增强 民族 自豪 感和凝聚 力 , 大力发 展文化产 业 , 繁荣旅游 事 业, 加强 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和作用 。 认识历史的需要 物质文化遗产和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 都应 同样具有历 史认识
需求 。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的 重 要 意 义
很 研 究人 员 人 数 极 少 ,难 以适 应 当前 非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工 作 的
我 国 是 一 个 多 民族 国 家 , 各 民族 有 着 悠 久 的 历 史 和 辉 煌 的 文

考察承德研讨发言材料题目

考察承德研讨发言材料题目

考察承德研讨发言材料题目题目:探讨承德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和措施材料1:承德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德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例如,承德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作为清代皇家避暑行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作之一。

此外,承德还有八达岭的文化嘉年华、满洲游猎、草原文化、传统手工艺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2: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然而,承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现代化的发展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压力。

城市化进程中的工业化和城市规划,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对历史建筑、传统工艺和民俗传统的破坏和改变。

其次,新技术的冲击也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影响。

许多传统手工艺、民间舞蹈等需要传统的手工技艺和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但现代技术的出现使得这些传统技艺逐渐被取代或被边缘化。

此外,青少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和传承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年轻一代更加关注现代化和经济利益,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参与程度有所下降。

材料3:策略和措施为了保护和传承承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同时,政府还可以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相关从业者,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资金支持。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将传统文化纳入学校的教育体系,培养和传承新一代的传统文化意识和技能。

此外,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推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档案和在线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来。

最后,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建立志愿者团队,参与相关活动和项目,共同守护和传承我们共同的文化宝藏。

总结:以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对承德民族文化遗产发掘与研究的思考

对承德民族文化遗产发掘与研究的思考

对承德民族文化遗产发掘与研究的思考第一篇:对承德民族文化遗产发掘与研究的思考对承德民族文化遗产发掘与研究的思考承德市外八庙管理处承德自古就是多民族的聚居之地,是一个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的区域,而这些多种文化的荟萃必然也会使其形成一种富有创造力与生机的优秀文化遗产。

本文探讨了对承德民族文化遗产进行发掘与研究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参考思路。

一、发掘和研究承德民族文化遗产的必要性承德地区自古就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域,这些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宗教以及民俗考古遗物等都是北方民族文化遗产的范围,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承德民族文化遗产的发掘与研究,不管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还是对当今旅游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一)承德自古就是中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交往和杂居以及融汇的地域承德位于长城以北,是连接东北和华北以及蒙古地区的三角地域,地处关内外的要塞,而且也是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相互融合的地域,在历史上曾有很多民族聚居在这里,形成了多民族文化的荟萃在民族关系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承德是中原通往北方的交通要塞在中国的历史上,关塞以及长城地带自古就是各民族杂居融合的地域。

古代时期的承德,是中原通往北方的一个交通要塞,承德位于古北口地带,这里作为一个要塞,当战争来临时就会把城门关上,在和平年代就会将城门大开,便于南北通行与通商。

由于这里的人口流动非常频繁,因而呈现出了多民族和多文化共存并相互影响的大融合情形。

承德在历史上所处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对其民族文化遗产进行发掘和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二、丰富多彩的承德民族文化遗存从史前开始,承德就是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相互融合的地域,这两种民族文化传统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依存,是一个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地域,许多的考古发现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在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承德地域就存在着人类的活动,考古已经发现了这个地域存在着20多处的古人类的洞穴遗址,出土了数十种的动物骨骼的化石。

丰宁满族剪纸调研报告

丰宁满族剪纸调研报告

丰宁满族剪纸调研报告背景介绍丰宁满族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源远流长。

剪纸是一种利用剪刀将纸张切割成各种形状图案的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丰宁满族剪纸作为世代相传的技艺,因其精致纤巧的刀法和丰富多样的题材而受到广泛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丰宁满族剪纸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其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

调研对象本次调研共选取了丰宁满族自治县内的10位剪纸艺人作为调研对象,他们都是在丰宁满族自治县长时间从事剪纸创作的老艺人,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风格。

调研内容及结果了解艺人的背景与经历通过与艺人的交谈,了解到他们大多是从小就开始接触和学习剪纸艺术,其中一位艺人甚至是第五代传承人。

他们都对传统剪纸艺术充满热爱,并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将丰宁满族剪纸发展为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

研究创作主题与技法艺人们在剪纸创作中,主题多涉及自然景观、传统文化以及生活场景等。

他们采用的技法主要有刻画、剪影和对比等,运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剪刀展现出丰富多样的效果,给作品增添了立体感和丰富的层次。

分析市场需求调研中发现,丰宁满族剪纸在当地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一方面,作为民间艺术的丰宁满族剪纸正逐渐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成为一种文化时尚的象征;另一方面,丰富多样的题材和精致的工艺也吸引了众多艺术收藏家的眼球。

阐述保护和传承的困境然而,丰宁满族剪纸在保护和传承方面面临一些困境。

首先,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得年轻人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实用性,传统剪纸艺术的学习和创作变得越来越少。

其次,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艺人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不得不做出改变传统剪纸风格的妥协,这导致了传统剪纸的丧失。

结论与建议丰宁满族剪纸作为一门传统文化艺术,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种艺术形式,有以下几点建议:加强教育与宣传应加强对丰宁满族剪纸的宣传,在学校教育中引入剪纸艺术课程,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推动产业发展建议在市场开发方面加大投入,扩大产品销售渠道,鼓励艺人将传统剪纸融入当代艺术形式,提高产品的传播力和竞争力。

丰宁满族剪纸调研报告总结

丰宁满族剪纸调研报告总结

丰宁满族剪纸调研报告总结丰宁满族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在丰宁满族自治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了解丰宁满族剪纸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以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调研过程中,我们采取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调查了100位丰宁满族剪纸从业者和爱好者。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丰宁满族剪纸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调研结果显示,95%的受访者认为丰宁满族剪纸是保护和弘扬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他们通过剪纸的方式传承了满族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

其次,市场需求是丰宁满族剪纸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调研结果显示,80%的受访者认为市场对于丰宁满族剪纸的认可和需求度是重要的推动力。

但是,一些受访者也表示,目前市场上对于丰宁满族剪纸的需求量不足,导致剪纸从业者收入较低。

这说明在推广丰宁满族剪纸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市场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第三,丰宁满族剪纸面临的问题主要有技艺传承困难和市场竞争压力两个方面。

在受访者中,54%的人认为技艺传承困难是制约丰宁满族剪纸发展的主要原因,而47%的人则认为市场竞争压力大。

这也说明在推动丰宁满族剪纸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技艺传承和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同时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加强政府支持和资源投入,通过举办展览、培训班等活动,提高丰宁满族剪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加大市场宣传和推广力度,扩大市场需求,并通过与旅游、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是注重技艺传承,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品质。

四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助国际平台推动丰宁满族剪纸的传播和发展。

总的来说,丰宁满族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保护和传承价值。

但是,目前丰宁满族剪纸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希望通过本次调研报告的总结,能够对相关部门和从业者有所借鉴,并为丰宁满族剪纸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于非遗项目“丰润评剧”的调研报告探析

关于非遗项目“丰润评剧”的调研报告探析

关于非遗项目“丰润评剧”的调研报告探析“丰润评剧”是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的传统表演艺术,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本次调研主要介绍了“丰润评剧”的起源、演出形式、传承现状及问题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一、起源和演出形式丰润评剧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是在丰宁地区原有的汉传戏曲艺术与满族歌舞艺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表演主要以唱念做打为主,以唱腔为基础,擅长演绎主题严肃的戏剧作品。

此外,丰润评剧还具有丰富的表演形式和表演技巧,如音乐伴奏、剧情布局、角色刻画和服装化妆等方面,颇受观众喜爱。

二、传承现状和问题分析丰润评剧的传承状况并不乐观。

一方面,由于丰润评剧的演出场所、演员队伍和观众群体日渐萎缩,使其失去了原有的表演舞台和文化支持,荒废的戏园也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另一方面,评剧传承的机制缺乏完善,年轻一代对于这一非遗文化的认知度较低,缺乏激励和推广手段,导致其流传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建议和措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对丰润评剧的保护与传承,添置剧场器材设施,进行艺术节目的排演和表演,完善丰润评剧的的历史资料保护、展示和宣传。

2. 提高丰润评剧的演员水平,通过举办演出、培训、传帮带等形式,为年轻演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学习资源,激发其对表演艺术的热爱和创作热情。

3. 开展非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深入挖掘丰润评剧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丰富观众的文化体验和审美需求,从而更好地推广和传承非遗文化。

4. 引入新的文化元素和表演形式,开发丰润评剧的创新和融合,在保留原有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走向更加多样化和时代化的表现形式。

综上所述,对于保护和传承丰润评剧非遗文化,需要政府、文化工作者、演员等多方参与,增加对于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和热情,让丰润评剧这一非遗项目得以长久流传和传承下去。

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摘要】本文围绕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展开研究,探讨了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目前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对策和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和挑战。

研究认为,有效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有助于促进文化传承和旅游业发展,为当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总结了本研究的成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对策、影响、案例分析、研究成果总结、未来研究展望、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承德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地区独特的文化传统,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风俗、习俗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地方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开发不够规范、保护不够完善、传承不够持久等。

有必要对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经济的双赢。

本研究将通过梳理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分析其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提出相关对策和措施,探讨其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通过对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可以为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地方的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

1.2 研究意义承德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承德地区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对于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丰宁满族自治县非遗传承研学心得

丰宁满族自治县非遗传承研学心得

丰宁满族自治县非遗传承研学心得
丰宁满族自治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这里的非遗文化丰富多彩,包含了满族舞蹈、民间乐器、手工艺等多种独特的文化遗产。

在我的研学活动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非遗传承的重要性和美妙之处。

首先,非遗文化是构成一个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和社会的见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通过丰宁满族自治县的非遗文化,我学习了满族舞蹈、手工艺等多种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演变,加深了对满族文化的认识,拓展了我的文化视野。

其次,非遗传承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任务,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在实践活动中,我了解到非遗传承的难度和重要性,需要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持续不断地推广和传递。

在丰宁满族自治县非遗传承的实践活动中,我通过与非遗传承人交流和学习,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保护、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重要性。

最后,非遗传承是一个良好的文化传统,具有历史的温度和人文情怀。

在丰宁满族自治县的非遗文化实践活动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种人文情怀和历史的力量,更加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非遗文化传承和推广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丰宁满族自治县非遗文化传承研学活动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也让我认识到了非遗传承的重要性和挑战,为非遗文化传承和推广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传统的、非物质的文化元素,包括口述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和节日、知识与实践有关的自然环境等。

我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为了了解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我对相关方面进行了调研。

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的重要标志和基础,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或民族的文化瑰宝,代表了历史和文化的延续。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团结凝聚的象征,可以增强地方认同感和归属感。

再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二、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我县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传统音乐、舞蹈、手工艺、传统戏曲等多个方面。

在我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中,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1.政策与法律体系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政策和法律的支持。

国家、省、市级相关法规和政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保障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2.保护机构与人才队伍我县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包括保护中心、研究机构和专家团队等。

这些机构和人才队伍的建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持和管理保障。

3.传承与交流活动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交流活动丰富多样。

各类传统舞蹈、音乐、手工艺等表演活动经常举办,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

同时,针对青少年和学生群体,也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活动,培养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4.保护与利用的平衡我县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平衡。

在保护的同时,也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价值和经济利用,通过开发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等方式,实现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河北承德非物化遗产作文丰宁

河北承德非物化遗产作文丰宁

河北承德非物化遗产作文丰宁《河北承德非物化遗产——丰宁的独特魅力》在河北承德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丰宁。

说起丰宁,那可真是一个藏着无数宝贝的地方,尤其是它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丰宁的滕氏布糊画,那可是一绝!我第一次亲眼见到滕氏布糊画的时候,直接就被震住了。

那细腻的线条,逼真的图案,还有那鲜艳的色彩,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是用布糊出来的。

记得那次,我走进了一家展示滕氏布糊画的小店。

一进门,一幅巨大的花鸟图就映入眼帘,那鸟儿的羽毛仿佛在微风中轻轻颤动,花朵娇艳欲滴,好像能闻到花香似的。

我凑近了仔细瞧,发现这每一片羽毛、每一片花瓣都是用不同颜色和质地的布料精心拼接而成的。

店主是个热情的大姐,她看我一脸好奇,就开始给我讲起了滕氏布糊画的制作过程。

她说这可复杂着呢,首先得设计好图案,然后根据图案挑选合适的布料。

这布料的选择就有讲究了,得有丝绸的、棉布的,还有各种带花纹的。

接下来就是裁剪和粘贴,每一个小部件都要裁剪得恰到好处,粘贴的时候更是要小心翼翼,一点偏差都不能有。

大姐一边说一边指着旁边一幅正在制作中的作品,我看到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小剪刀、胶水和布料,那场面真是壮观。

还有丰宁的满族剪纸,也是相当厉害。

有一回,我在一个集市上碰到了一位剪纸艺人。

他坐在那里,面前摆着一张小桌子,上面放着一叠红纸和一把剪刀。

只见他拿起一张红纸,简单地对折了几下,然后剪刀就像在纸上跳舞一样,上下翻飞。

不一会儿,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就出现在眼前。

那是一个穿着满族传统服饰的姑娘,裙摆飘飘,脸上的笑容栩栩如生。

我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问他:“师傅,您这手艺是咋练出来的啊?”他笑着说:“这都是从小跟着长辈学的,慢慢练,慢慢琢磨,时间长了就熟练了。

”我拿起那幅剪纸,仔细地摸着边缘,那线条流畅得就像用水画出来的一样。

而且剪纸的细节特别丰富,姑娘头上的发饰、衣服上的花纹,每一处都剪得那么精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德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分析与研究
作者:赵艳丽
来源:《商情》2015年第11期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代代相传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2009年承德市又有7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前,承德市已有丰宁满族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满族二贵摔跤、山庄老酒传统酿造技艺和板城烧锅酒传统五甑酿造技艺、宽城背杆等项目成功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丰宁满族吵子会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中国滕氏布糊画” 被称为“一枝奇葩”和“华夏一绝” 。

契丹始祖传说、八沟石雕工艺、丰宁满族吵子会、承德清音会、竹板落子、宽城背杆、二贵摔跤、丰宁蝴蝶舞、燕山大板(三河市、平泉县)等项目先后入选河北省第一批和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体系。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存在的基础,既是其先民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少数民族生存、认同、发展的重要标识。

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命题。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对传承光大民族优秀文化。

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旅游事业,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认识历史的需要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应同样具有历史认识的价值。

所不同的事它们分别以物化的固态方式和活态传承的方式来展现各自的价值,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会从不同的角度给人以启迪。

文化创新的需要
人类社会要发展就要不断的创新。

创新的源泉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向外学习,从西方文化中汲取营养;二是冲同学习,从本土文化汇总汲取精华。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创新文学、新艺术、新技术、新工艺的需要。

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文化的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彩的世界,它使人类提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观,并成为各社区、个民族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一股主要推动力。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保护她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重建社会秩序的需要
任何一个群体的发展都需要零距离,零距离最根本来自于对文化的认同。

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除了保护千百年机电的各种传统艺术形式方面应发挥的重要作用外,嗨应考虑这些传统表现形式在传承中胡文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零距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是镌刻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活化石,可在今天,言传至今的非文化已经历经沧桑,很多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遇着忽视、甚至被毁灭的危机。

目前,从我的老家承德丰宁县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承工作催再有以下问题:
1、资源消亡速度快
言传身教的技艺由于老人的离世而失传,导致非物质文化遗因人而存、因人而亡的局面,也有很多民间技艺随着社会的发展诸多因素而无人继承,造成其的流失和失传。

2、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参差不齐
在利益的启示下,过度的开发破坏毁灭文化的资源的原貌,扭曲了原有的形式使其逐渐流失。

3、乡镇基层文化建设资金不足
由于地方财政投入有限,全烧经费,一些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得不到有效的记录保护工作很难展开,一些原有的记录和实物面临再次流失的危险。

4、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专门的管理和研究人员
在丰宁县文化建设队伍不专业,真正从事这方面鳄管理人员很研究人员人数极少,难以适应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求。

5、有关单位和干部管理不到位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
从丰宁县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不我待、刻不容缓、迫在眉急、只争朝夕
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手机、保护、传承工作
地方政府、基层文化工作者要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采取积极措施,文当地来人、传承人开展政策培训,让他们了解保护政策、法律法规,打消疑虑,及时记录年事已高的传承人所掌握的的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艺,资助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战士等活动,帮助确实有困难的传承人、支持、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和传承集体,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
丰宁县现阶段,乡镇基层文化工作者真正专职做文化工作的没有,所以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形成转制文化工作队伍,做到专职队伍专业化、科学化、岗位职责明确化、工作考核机制化。

3、提高领导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市政府、地方政府及各行政管理部门要从对国家和离世负责的高度出发,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鼓励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支持与帮助,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4、加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做到有法可依,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逐渐走向规范化、法律化、房更多的群众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仙贝们留下的财富是每一位文化工作者、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让我们共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工作中来,未创建和谐精神文化家园而共同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