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第二课礼仪和教化(世界)
礼仪与教化
![礼仪与教化](https://img.taocdn.com/s3/m/c1c9e6bf65ce0508763213bd.png)
礼仪与教化
龙 纹 凤 纹 蟠 螭 纹 春秋青铜器的代表作:莲鹤方壶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思考
观察以下五个不同时期的青铜器,看看在制造方面有什么变化, 为什会出现这种变化?
礼仪与教化
春秋战国青铜艺术特点: 春秋中期以后,随着奴隶制 度的衰落和崩溃,青铜器逐渐失 去了它原来主要作为礼器的作用, 逐渐变成供统治阶级享用的生活 用品。青铜器的器形趋向轻灵、 奇巧,装饰手法写实,纹饰也易 于理解。
汉 谟 拉 比 法 典
礼仪与教化
《虎牛形祭案》
青铜器各个时期的主要艺术 特征:
商代的青铜器,厚重华丽,充满神秘、威慑的色彩。 特别是具有权力和礼仪象征、国家政权的象征的鼎。 《司母戊方鼎》、《虎食人卣》等。 周代的青铜器,神秘色彩淡化,风格趋向简朴、典雅 之美,其所具有的礼仪纪念性质也更加明显地体现出 来。《大盂鼎》等。 春秋、战国的青铜器:器形轻灵、奇巧,装饰手法写 实。《莲鹤方壶》、《镶嵌图像纹壶》等。 秦、汉的青铜器,向轻便、精巧、实用的生活用具和 观赏器发展。《长信宫灯》、《马踏飞燕》等。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霍去病陵墓(西汉)
中国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墓冢。在 陕西省兴平县东北约15公里处。
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河东平 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官至大司 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18岁领兵 作战,曾先后6次出兵塞外,获得 大捷,打通了河西走廊。元狩六年 (公元前117)病逝,汉武帝为纪念 他的战功,在茂陵东北为其修建大 型墓冢,状如祁连山。封土上堆放 着巨石,墓前置石人、石兽等。
宣扬“百善孝为首”的石棺刻画
2.2《礼仪与教化》最新20181018
![2.2《礼仪与教化》最新20181018](https://img.taocdn.com/s3/m/aba78ff758f5f61fb7366678.png)
《霍去病墓》 石雕-立马
•
立马又称“马踏匈
奴”。雕塑中,作者运用 了寓意的手法,用一匹气 宇轩昂、傲然屹立的战马 来象征这位年轻的将军。
它高大、雄健,以胜利者 的姿态伫立着,有一种神 圣不可侵犯的气势;而另 一个象征匈奴的手持弓箭 的武士则仰面朝天,被无
情地踏在脚下,显得那样 渺小、丑陋,蜷缩着身体 进行垂死挣扎。
面上创作了精美图像,
主要用于装饰墓室、
石棺、祠堂、石阙等。
集中分布于我国的山
东、河南、陕西、四
川等地。
•
伏羲与女娲被视
为我国的祖先神,是
画像石经常表现得题
材。
武梁祠中的伏羲、女娲像
•
1931 年于
河南洛阳市郊翟
泉镇北邙山半坡
出土。石室线画
共八幅,刻有孝
子人物传、墓主
的生活起居、出
行游乐的场面。
孝子石棺以线刻
铜器不是普通的生活器皿,而是祭祀用的,即所谓的“礼
器”。
•
青铜是一种贵重的金属,并不是普通人用得起的。其
中最典型的是鼎,它是权利的象征。
•
根据贵族的等级,祭祀时对鼎的数量和形式都有规定:
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以此类推。
•
关于鼎的成语有哪些?
(一言九鼎、鼎鼎大名、人声鼎沸、三足鼎立、鼎力相助……)
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规定了一系列的道德和法
律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
这些要求也必然反映在美术创作中,因为美术作品中
所出现的直观的视觉形象很适合宣扬这些思想,甚至比抽
象的文字更生动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在中国传统中一直有要求美术作品“成教化、助人伦” 的观念。
第二单元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1)
![第二单元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1)](https://img.taocdn.com/s3/m/c7b815477e21af45b207a82b.png)
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教学目标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商代到魏晋时期出现的美术现象。
3、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古埃及、巴比伦以及古印度、印第安文明中出现的美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在这一时期的美术创作是如何实现这一要求的?■教具与学具1、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2、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中国商代青铜器纹饰、器形权力的象征,用威严、恐怖的形象起到震慑的作用。
1、区分社会等级。
2、用于贵族阶层的生活和祭祀。
青铜是当时最贵重、最耐用的物质材料。
权力分散,衰落。
秦代雕塑写实性较强、整体排山倒海,排列有序权力的象征,用威严的形象起到震慑作用。
守卫陵墓用写实性的雕塑取代真人陪葬这一古老的习俗,给人一种真实感。
秦代的灭亡。
汉代雕塑循石造像宣扬保家卫国、效忠皇帝的思想,儒家思想中的忠。
通过对霍去病功绩的表彰来树立榜样,间接的要求人们为统治者服务。
利用石头的动态塑造形象。
画像石在石头上雕刻形象对祖先的恭敬,儒家思想中的孝。
维护社会的稳定石棺刻画在石棺上雕刻形象对父母的孝心,儒家思想中的孝。
维护社会的稳定魏晋时期绘画线描(高古游丝描)儒家思想中对女性的道德要求。
维护社会的稳定古巴比伦石柱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神化统治者,维护权力。
质地坚硬,可以长期保存。
古埃及建筑金字塔埃及人对生与死的看法神化统治者,维护权力。
具有威慑力,显示法老的权力。
雕塑狮身人面像绘画墓室中的壁画古印度印第安文明■教学流程图:第一节课:1、导入教学:教师用非常著名的两个美术作品《秦始皇兵马俑》和古埃及的《金字塔》来导入教学,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件作品(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等等),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对这两件作品的异同进行比较。
2、教师总结,点明教学主题:教师对学生的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并且指出,在这两件作品出现的时代,美术品已经不像在原始社会那样是为了部落集体服务,而是出现了专为统治者个人服务的美术品。
第二单元 第2课 礼仪与教化2
![第二单元 第2课 礼仪与教化2](https://img.taocdn.com/s3/m/fb939df7360cba1aa911da00.png)
第二单元第2课礼仪与教化■教学目标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商代到魏晋时期出现的美术现象。
3、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古埃及、巴比伦以及古印度、印第安文明中出现的美术现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在这一时期的美术创作是如何实现这一要求的?■教具与学具1、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2、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过程:(一)礼仪的概念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
由于礼仪是社会、道德、习俗、宗教等方面人们行为的规范,所以它是人们文明程度和道德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礼仪对个人而言,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二)教化的作用礼仪具有教化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礼仪的尊重和约束作用。
礼仪作为一种道德习俗,它对全社会的每个人,都有教化作用,都在施行教化。
另一方面,礼仪的形成、礼仪的完备和凝固,会成为一定社会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传统”的力量不断地由老一辈传继给新一代,世代相继、世代相传。
在社会进步中,礼仪的教化作用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1、谜语:在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两只脚走路,晚间三只脚走路,在一切生物中这是唯一的用不同数目的脚走路的生物。
脚最多的时候,正是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时候。
谜底是人,简单解释提问:这个谜语的来源?简单介绍: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的神话故事。
古希腊曾经记载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庇比斯城的人得罪了天神,天神震怒。
天后赫拉为了惩罚庇比斯城的人,派斯芬克司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
她背上长着鹰的翅膀,上半身是女人,长着美女的头,下半身却是狮身,尾巴是条蛇。
她向每一个路过峭崖的庇比斯城人提出一个谜语:“在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两只脚走路,晚间三只脚走路,在一切生物中这是唯一的用不同数目的脚走路的生物。
课《礼仪与教化》教案
![课《礼仪与教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9fcaa62b160b4e777fcfa9.png)
精心整理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共三课时)一、授课目的: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认识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商代到魏晋时期出现的美术现象。
3、认识在这一背景之下古埃及、巴比伦以及古印度、印第安文明中出现的美术现象。
二、授课重点与难点: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在这一时期的美术创作是怎样实现这一要求的?三、授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授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始人的创立》,认识了美术的起源,原始社会美术作品的特点,今天老师将带同学们再向前迈进一步,但进入主题从前,第一老师给同学们供应两张图片,图片中的美术作品同学们都认识吧?学:秦始皇兵马俑、古埃及金字塔师:同学们对两者都不陌生,那现在请同学们运用你所学的美术鉴赏知识,完成下面的表格。
比较:作品名称秦始皇兵马俑古埃及金字塔作品形式大规模的雕塑群大型建筑作品功能捍卫秦始皇的陵墓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服务对象皇帝法老共同点为统治者个人服务二)、教师总结,点明授课主题:教师对学生的解析结果进行总结,并指出,在这两件作品出现的时代,美术品已经不像在原始社会那样是为了部落集体服务,而是出现了专为统治者个人服务的美术品。
由于当时社会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有了文字,并且出现了国家和不相同的社精心整理会阶级。
当时的社会结构就像埃及的金字塔相同,处于社会基层的人们为处于上层(塔尖)的人服务。
师:当人类有了国家此后,若是没有序次会怎样?那么怎样才能保持社会的序次呢?(学生谈论回答:制度,法律,道德规范,文化等——礼仪与教化)师:方才提到的这几点其实就是我们今天的课题:礼仪与教化三)、新课:师:不相同时期有不相同的礼仪与教化。
美术作品中所出现的直观的视觉形象很适合宣扬这些,甚至它比抽象的文字再生动,更简单被人们接受。
由于其所拥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在古代被统治者用来宣扬自己的思想。
因此,礼仪与教化自然会影响着美术作品的创立,换句话说美术作品会表现当时的礼仪与教化。
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https://img.taocdn.com/s3/m/b0fd87056c85ec3a87c2c5d0.png)
晋代石棺刻画
宣扬“百善孝为首”的石棺刻 画
学生讨论并完成作业
时代或地 区 典型的 美术品 形式特征 所体现的 观念 如何为统 治者服务 为什么选 择 这种形式 导致变化 的原因
商代 秦代 汉代
魏晋时期
同学们:让我们在鉴赏中锻炼我 们的眼睛,使其能洞察一切!
秦代兵马俑
以整齐森严的排兵布阵及写实逼真的人 物刻画,体现秦军的威严和始皇的威严。
汉代石雕
汉代统治者通常借美术作品宣扬忠、勇、孝、节、义等 儒家思想。这些作品采用了“循石造型”的雕刻手法。
汉代画像砖
让前来拜祭的子孙对 祖先有敬畏之感。
晋代绘画
是对古代女子道德训诫的图解。
被英军大尉基勇松盗往英国的《女史箴图》原有 十二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九段。现存的第一段 “玄熊攀槛、冯媛趋进”应为第四段,描绘冯媛 以身阻熊,护卫汉元帝的故事,一念之间的心意, 往往最令人感戴。 现存第二段画汉成帝班婕 妤辞辇的故事,插题箴文 “班婕有辞„„防微虑 远”,后妃之德也令人动容。第三段画冈峦重叠, 人物射猎于山间。插题箴文“道罔隆而不杀„„ 替若骇机”,意思是日月有常、天下万物莫不盛 极而衰,维持中庸平和是明哲保身之举,也是一 种美德。第四段画两女相对妆容。插题箴文“人 咸知修其容,莫知饰其性”,千载之下,仍掷地 有声。
第二单元
辉煌的美术历程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人面纹方鼎 (大禾人面方鼎) 1959年出土于湖南 宁乡县黄材乡 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大禾人面方鼎
湖南的宁乡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这里经常有商代的青铜器出土。 1959年,湖南宁乡县黄材乡的一位农民上山开荒种地,一锄就挖到了在这里沉 睡多年的青铜人面鼎。把人面鼎挖出来以后,他不知道这件从没见过的东西是 什么,更没意识到这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国宝。为了携带方便,他挥起锄头就砸, 把人面方鼎砸成了十几块碎片。他把青铜碎片装在箩筐里,带回了家,然后, 把它当作废铜卖给了当地的废铜收购店。 不久,宁乡发现了人面鼎的消息传到了湖南省博物馆,馆里急忙派人前往,得 知此鼎的碎片已经随同其他废铜一起打包,运到了长沙。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紧 追不舍,查得此鼎碎片很可能在长沙市湖南省物资局毛家桥废铜收购中心的仓 库里。经过交涉,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进入了毛家桥仓库,里面是堆积如山的废 铜,有的还是刚从各地运来的未打开的包裹。他们不怕困难,不辞劳苦,终于 在如山的废铜堆中,找到了10块人面鼎碎片。经过拼合,人们发现方鼎尚缺底 部和一足,他们只好回过头去再找废铜,顺着废铜的收购转运路线,终于在离 长沙不远的株洲废铜仓库中寻找到了。 经过专家的精心修复后,人面鼎碎片变成了珍贵的国宝,再现了昔日的辉煌! 人们今天回想起来,还有些后怕,当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如果去迟了一步,它 就被当作废铜投入了熔炉,化作了铜液,一件三千多年前的世界级重宝,就将 因此而与世永诀
高中美术《礼仪与教化》 第二课时
![高中美术《礼仪与教化》 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d2d1c2c4a1c7aa00b52acbbf.png)
• 中央大厅内有 苏塞尼斯一世 • 石棺,外表平 平,但棺盖内 侧有苍天女神 努特的浮雕像, 她伸开双臂保 护着馆内的人, 栩栩如生。
• 大厅顶端矗立着 两尊巨型石像, 它们是阿蒙霍太 普三世和妻子, 他俩的女儿们围 绕在脚下。这是 由无数的碎片复 原的。
• 中间是法老 门卡 乌拉 • 左侧 是女性代表 • 右侧是女神哈托尔
• 公元前460年前后,古希腊历史 学家希罗多德曾游历了巴比伦 城,目睹巴别塔的废墟,他仍 然惊叹不已,怀着钦敬之情写 道: • “它有一座实心的主塔,一弗 隆(220码)见方,一共有八层。 外缘有条螺旋形通道,绕塔而 上,直达塔顶,约在半途设有 座位,可供歇脚。”
• 此后不久巴比伦王国即被波斯 所灭,波斯国王对这处古迹更 是弃置不问,任由当地居民从 中拆去砖块,拿去建造房子。
墓室壁画
图坦卡门的咒语
纳米尔石板
正面率 • 头部呈侧面像,眼睛为正面形,肩 胸上半身为正面,两腿双足同样 呈侧面。
• 其实你所看到的几乎所有的 古代埃及的画面中的人物都 是这样的,你是不是觉得很 奇怪,人物的头是侧面的, 但是眼睛却不是我们从侧面 看过去的眼睛的形状,而是 分明是正面去看一个人的眼 睛的时候的形状。这就是 “正面律”的主要特点了。
• 1.将人分为三种等级 • 1. 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 2. 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 3. 奴隶(包括:王室奴隶、自由 民所属奴隶、公民私人奴隶);
• 比中国更早进入文明时代的还 有两河流域和古埃及。 • 两河流域是指哪两河呢?
两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 地之一 ,公元前4700年就出 现了城邦国家。公元前2000 年先后建立被誉为“四大文明古 国”之一的巴比伦王国、亚述帝 国和后巴比伦王国。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国外部分)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国外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92dc1733f46527d3240ce072.png)
吉萨大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墓。古埃及法老为了显示其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幻想 成为永久的统治者,在生前就为白己建造陵墓,到日前为止,开罗附近的尼罗河两岸,尚存70余座。
世界上最大的,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约前2589一约前2566年)的大金字塔才是货真价实的第一奇观, 也是七大奇观中唯一存世的实体。初建时塔高146.5米,基座为正方形,底边长230.38米,占地 面积达56900平方米,体积达352.1万立方米,由230万块、每块平均重约2.5吨(其中最大l块重达 160吨)的巨石堆砌而成。有人估计,如果将这些石块铺成一条33厘米宽的小路,可以绕地球一圈。 塔内有阶梯、走廊、墓室,并饰以精美的绘画和雕刻。令人惊奇的是,砌筑金字塔的每块巨石之间, 不用任何粘合剂和填充科,而仅仅是把数10万块巨石拼合而成,而其接缝处却紧密得连1片薄纸都插 不进去,仅这一点,也足以使人叹为观止了。据说在建塔时常有10万人做工,历时30年始得建成。
法老像一般采用质地坚硬的岩石材料,制作上遵循着严格而系统化的工作程序,从长方石材的正、背面及 左右两侧依次向内雕凿,直至预计的形象完成为止。这种方法使得雕像保留了石材棱角分明的特征,且人物不 论站立或安坐,都必须正面对着观者,头部和躯体保持笔直状态,形成所谓“正面律”。
纳米尔石板
(浮雕)(高64cm) 《纳米尔石板》是公元前3100年第一王朝的遗物。这
奈费尔提蒂王后被认为是
古埃及历史上最美丽的女人 之一。现在柏林博物馆大厅 中间所藏便是奈费尔提蒂的 头像。她美丽、高贵、五官 线条柔和,薄而纤巧的耳廓、 优美的长脖子、浓黑的眉毛、 深红的嘴唇;黑白分明而又 生动的眼神使她显得那样柔 美;高高的峨冠和华丽的胸 饰更添尊贵气派。 它于1912 年被柏林考古学家博尔夏特 在一间公元前1340年左右的 手工作坊遗址中发现。头像 的左眼没有完成,表明这个 头像是用来做模具的。这个 精美的奈费尔提蒂女王头像, 头戴高高的蓝色王冠,王冠 上有一条黄金宝石饰带。作 为埃及王室象征的圣蛇盘绕 在王冠的前额。头像的右眼 用薄水晶石做成,在水晶石 中镶着一块人造黑宝石。
_第二单元_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_第二单元_第二课礼仪与教化](https://img.taocdn.com/s3/m/da6019583c1ec5da50e2707d.png)
第二单元第2课礼仪与教化第一节课:1、导入教学:家有家规,国有国法。
”也就是说,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出现了国家和不同的阶级之后,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规定了一系列的道德和法律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这些要求也必然反映在美术创作中,因为美术作品中所出现的直观的视觉形象很适合宣扬这些思想,甚至它比抽象的文字更生动,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所以中国人提出了美术作品要“成教化,助人伦”这一观点。
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和世界各国一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到今天,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品。
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
在使用铁器以前,人类广泛的使用青铜铸造各种器具,考古学家将这个历史阶段称之为“青铜时代”。
青铜器不仅是实用品,更是一种等级的象征。
在我国周代,统治者为了“明尊卑,别上下”,规定天子用九鼎,以下自诸侯、卿大夫至士,用鼎数依次减少,形成了严格的列鼎制度,不得超越。
由此也可透射出统治者的王权意识,那时争战夺取统治权,称为“问鼎”,取得了天下,则称为“定鼎天下”。
讲述问鼎轻重的故事。
2、欣赏夏商周春秋时期的青铜器,介绍兽面纹,云纹,蕉叶纹3、讲解青铜器各个时期的主要艺术特征:商代的青铜器:厚重华丽,充满神秘、威慑的色彩。
具有权力和礼仪的象征。
周代的青铜器:神秘色彩淡化,风格趋向简朴、典雅之美。
其所具有的礼仪纪念性质更加明显。
讲述毛公鼎的故事春秋、战国的青铜器:器形轻灵、奇巧,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被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
装饰手法写实。
4、总结:青铜工艺是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
青铜器不仅是实用品,更是一种等级的象征。
●青铜器始于夏,盛于商周,至秦汉还有所发展。
●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烧制温度约在700℃-900℃。
●主要铸造方法:合范法、失蜡法和错金银等。
●青铜器的分类:有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具和生活用具等。
2-2《礼仪与教化》2.
![2-2《礼仪与教化》2.](https://img.taocdn.com/s3/m/f1875637bb68a98271fefabc.png)
阿布辛贝勒神庙雕像(约公元前1257年)
埃及美后涅菲尔蒂像
《涅菲尔蒂》雕像的写实技巧极
高可达乱真之境,人们很难相信这竟 是出自3500年前奴隶艺术家之手。 涅菲尔蒂是十八王朝法老王阿赫那
东之妻。史称阿赫那东是勇敢大胆 的改革家,他竭力削弱宗教对王权的 控制,扩大法老王的世俗权力,这种重 世俗人生权利的改革,对艺术创作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使艺术减少了神性 而充实了生活和生命的气息。正是 从这个时期开始,埃及艺术才逐渐摆 脱僵化程式,趋向生动活泼的现实主 义,《涅菲尔蒂》雕像就是这个时期 的杰出代表。
巴比伦“空中花园”
WAIGUOGUDAIDIAOSU
古代埃及 美术
WAIGUOGUDAIDIAOSU
古埃及艺术
古埃及在公元前 4000年左右出现了奴隶 制国家,到公元前3000 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 征服了下埃及,建立了 统一专制的王朝。国王 被尊为法老,既是人间 的君主,又是太阳神的 儿子,统治者们利用宗 教神秘的力量来统治国 家。此后,埃及经历了 古王国(公元前3000 年——公元前2300年)、 中王国(公元前2150 年——公元前1200年)、 新王国(公元前1071 年——公元前332年)三 个统治时期。
据说世界雕塑史上有两位最美的
女子雕像。一是法国卢佛宫的《米洛 岛的维纳斯》,一是柏林国家博物馆 里的《涅菲尔蒂》,她比米洛维纳斯 要早1500年左右。这两尊塑像都是无 与伦比的。
涅菲尔蒂王后像
《涅菲尔蒂王后像》 和《米洛斯的阿芙罗 狄特是西方美术史家 认为雕塑史上的两件 最美的女子雕像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
古 巴 比 伦 城 复 原 图 古 巴 比 伦 城 遗 址
汉 谟 拉 比 法 典
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
2-2《礼仪与教化》
![2-2《礼仪与教化》](https://img.taocdn.com/s3/m/ef6d52dfb14e852458fb57cf.png)
青 铜 器 春 秋 战 国
高118厘米 宽54厘米 重64.28公斤
——
越王勾践剑 春秋后期 长55.7cm,宽4.6cm
此剑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历经两千四 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加之“物以 人名”,此剑被当世之人誉为“天下第一剑”。 剑身满布黑色菱形花纹,纹饰精美,镂刻 最细处仅0.1毫米。近剑格处有两行鸟篆铭 文:“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 (剑)”八字。剑柄、剑格乌黑,剑格两面 铸有花纹.8cm,重34.7kg 毛公鼎为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器物。 由作器人毛公(厂音)得名。直耳, 半球腹,矮短的兽蹄形足,口沿饰 环带状的重环纹。铭文32行499字, 乃现存最长的铭文:完整的册命。 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 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 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 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 鼎记其事。
●主要铸造方法:合范法、失蜡法和错金银等。 ●青铜器的分类:有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 马具和生活用具等。
古中国(秦)
• 秦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它的 艺术也体现出围绕帝王而创作的特点。
古中国(汉)
汉代统治者通常借美术作品宣扬忠、勇、孝、节、义等 儒家思想。这些作品采用了“循石造型”的雕刻手法。
秦始皇诏文权
通高5.3cm,径4.7cm,重0.260kg 此权圆台形,鼻钮。权身有18道瓜棱,棱间刻秦始皇廿六年(公元前221年) 诏书14行,诏文曰:“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 及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曾侯乙墓编钟
中国青铜不仅只用于塑造武器(青铜剑等),更为 中国文化服务,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曾侯乙墓礼 乐制度的研究,是从周代礼乐制度的视角看曾侯乙 墓所反映的战国丧葬礼乐制度,曾侯乙墓葬形制为 “不规则多边形”的墓圹,有别于其他正方、长方、 亚字形的墓葬形制。
礼仪与教化外国篇(PPT 39页)
![礼仪与教化外国篇(PPT 39页)](https://img.taocdn.com/s3/m/9b2ff08f9e314332396893dd.png)
克努姆赫特普墓室壁画(古埃及)
克努姆赫特 普—东沙漠 地区的行政 长官,美那 特·库孚的领 主等等。 这是我们丛 这幅壁画的 象形文字中 了解到的信 息。
《克努姆赫特普墓室壁画》局部
“所有的东西都害怕时间,但时间害怕 金字塔”。
——埃及谚语
金字塔(古埃及)
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 这个谜语的来源?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你在橱窗前 凝视碑文的字眼 我却在旁静静欣赏你那张我深爱的脸 祭司 神殿 征战 弓箭 是谁的从前 喜欢在人潮中你只属于我的那画面 经过苏美女神身边 我以女神之名许愿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预言 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狮身人面像(古埃及) 距今约4500年
法老修建狮身人面像的目的?为什么要 把法老的身体做成狮子的形象?
古埃及法老为了制造人们对统治者的崇拜而建立起 来的巨大的人工纪念碑。面部按照法老哈佛拉的形 象雕刻,身体雕刻成狮子。 古埃及人认为狮子是力量的象征,统治者们喜欢用 狮子来比喻自己。雕像实际上是法老力量的象征, 是统治者为了制造人们对他的崇拜的产物。 如同商朝的鼎一样,是权利和礼仪的象征。
3、面部轮廓写实,有理想化修饰,表情庄严, 感情表现少
4、雕庙——印度建筑雕
雨神雕像
特奥蒂瓦坎城(玛雅文化)
活动建议
请结合课文中的有关美术作品,尝试 从《美杜姆群鹅图》中归纳出埃及早 期艺术的风格来。
小结
中国篇 • 青铜器→《司母戊方鼎》→权力的象征 • 陶俑→《秦始皇兵马俑》→保护统治者 • 石雕→《立马》→宣扬“忠、勇”思想 • 画像砖(石)→《郭巨埋儿》→宣扬“孝”思想 • 绘画→《女史箴图》→宣扬“三从四德”思想 外国篇 • 古巴比伦时期→ 《汉谟拉比法典》→统治者神化,维护权利 • 古埃及→建筑 → 金字塔 →具有威慑力,显示法老的权利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西方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西方](https://img.taocdn.com/s3/m/a04ab8dd84254b35eefd3454.png)
青金石和其他宝石, 重达11公斤。珍藏 于埃及国立考古博物 馆。1987年三星堆 出土时依然金光灿灿。 纯金面具镶有 各色宝石,造型简洁, 线条凝炼,完全按图 特阿蒙生前的原型塑 造,(古埃及人认为 只有这样,神灵才能 认出他,助他复活)。
奈费尔提蒂王后被认为 是古埃及历史上最美丽的女 人之一,是美丽与智慧的象 征。 她的名字“奈费尔提 蒂”——古埃及语的意思就 是“一个美人正在走来”。
奈费尔提蒂王后被认为是古埃及历 史上最美丽的女人之一。现在柏林 博物馆大厅中间所藏便是奈费尔提 蒂的头像。她美丽、高贵、五官线 条柔和,薄而纤巧的耳廓、优美的 长脖子、浓黑的眉毛、深红的嘴唇; 黑白分明而又生动的眼神使她显得 那样柔美;高高的峨冠和华丽的胸 饰更添尊贵气派。
传说她在大海的泡沫中 诞生,在三位时光女神 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 下,来到奥林匹斯山。 爱与美的女神,身材端 庄秀丽,肌肤丰腴,美 丽的椭圆型面庞,希腊 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 前额和丰满的下巴,平 静的面容,流露出希腊 雕塑艺术鼎盛时期沿袭 下来的理想化传统。
古巴比伦
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是古代世 界七大奇迹之一,又 称悬园。在前6世纪由 新巴比伦王国的尼布 甲尼撒二世 (Nebuchadnezzar) 在巴比伦城为其患思 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 丝(Amyitis)修建的。 现已不存。
千百年来,关于“空中花园”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了米底的公主安美依迪丝 (Amyitis)为王后。公主美丽可人,深得国王的宠爱。可 是时间一长,公主愁容渐生。得了思乡病。 于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 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了层层叠叠的阶梯型花园,上面栽满 了奇花异草,并在园中开辟了幽静的山间小道,小道旁是 潺潺流水。远远望去像是长在空中,所以称为空中花园。
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https://img.taocdn.com/s3/m/0d6f17a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13.png)
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1. 介绍在人际交往中,礼仪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技能。
它不仅可以提高个人形象,还可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礼仪和教化是相互关联的,通过礼仪可以传达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教化人们追求高尚的生活态度。
本文将探讨礼仪与教化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
2. 礼仪的重要性礼仪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表现。
在社交场合,正确的礼仪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教养和修养,还可以提高个人的社会形象。
良好的礼仪习惯可以让人感到愉快、舒适,使交往更加轻松和顺畅。
3. 礼仪的基本原则3.1 尊重他人礼仪的首要原则是尊重他人。
这包括尊重对方的隐私、观点和感受。
不询问他人不愿透露的事情,不争论和批评他人的观点,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
保持尊重他人的行为可以建立信任和友谊,在社交场合中更容易与他人相处。
3.2 注意言谈举止言谈举止是礼仪中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
要注意用语的文雅程度,不使用粗俗、侮辱性的语言。
在交流中要保持耐心和友善,不打断他人的谈话。
在餐桌上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说话时保持安静,不张口嚼食物。
这些细节上的注意非常重要,可以影响他人对我们的印象。
3.3 着装得体衣着是礼仪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体现了对场合和他人的尊重,还可以展现出个人的品味和风格。
在正式场合要穿着得体,不要穿着过于暴露或不合适的服装。
选择适合自己体型和肤色的衣物,并注意保持整洁和卫生。
4. 礼仪与教化的关系礼仪和教化是相互关联的概念。
通过礼仪,我们可以教化他人,使他们更加注重道德和价值观。
礼仪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来影响他人。
良好的礼仪习惯可以激励他人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同时,教化也可以通过礼仪来实现。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遵守礼仪规范,培养他们的社交技巧和价值观念。
教化的过程需要通过言传身教来实施,通过教师的榜样和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礼仪的重要性。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二单元《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二单元《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231cb002d276a200292e44.png)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
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商周到秦汉时期出现的美术现象。
3、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鉴赏这些美术作品。
情感目标:
1、让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认识到文明社会初期,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安定,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制定了一定的秩序。
2、培养学生的名族荣誉感,使学生了解并辨别阶级社会的道德观,并对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起到指引作用。
比如古人的传统美德,忠、勇、孝等。
2学情分析
我所讲解的第一课时教材主要介绍了2个方面的内容:
1、中国商周到秦汉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美术种类和美术作品。
2、这些作品与社会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意义
3重点难点
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礼仪与教化
课程导入:PPT展示动态图片。
热播电视剧《琅琊榜》中的礼仪。
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https://img.taocdn.com/s3/m/844def97f8c75fbfc77db2ce.png)
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第二课、礼仪与教化【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美术在规范社会等级秩序方面的作用,以及中国商代到魏晋时期、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印第安文明中出现的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美术风格以及这些作品产生的具体社会背景。
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与讲解一些历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理解美术作品在规范社会等级秩序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对古代中国(商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作品以及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印第安文明中美术作品的认识,使得学生更加掌握历史渊源和美术的关系,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感受人类文明的伟大。
【重点难点】(1)重点:商朝到魏晋时期的美术现象与社会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2)难点:学生的社会意识与生活的局限性对主题的理解难以深入,探究作品与其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
【教材分析】本课是围绕“礼仪与教化”这一主题介绍人类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些美术现象和美术作品。
首先通过观看《商朝》青铜器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商代的青铜器达到了非常鼎盛的时期,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离不开统治阶级依靠青铜器来主张自己的权力、地位,然后通过展示讲解其他朝代(秦汉,春秋战国、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印第安文明)中的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深刻理解到每个朝代每个时期的美术作品都有什么社会功能,在其间再夹杂一些相关视频的播放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加深学生印象,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完成表格的填写让学生更好的更有逻辑性的理解本课的内容。
最后两种作业人选其一,让学生灵活的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情况进行作业的练习,加深对本课的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思路】本课的教学主要是围绕着“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而展开的。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当文字、国家以及阶级差别出现之后,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就必然会运用一定的道德与法律来约束人民。
而美术作品是宣扬这种思想的重要手段。
接下来分析中国商朝到魏晋时期社会政治、道德观念对美术创作的影响以及世界其它地区如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印第安文明的情况【教学准备】1、教具:智慧互动黑板,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19815PPT课件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19815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dddca57fd5360cbb1adb54.png)
做成铸型。经烘烤后 黄蜡熔化流出,形成 型腔,用以浇注铜液。
.
45
.
46
《虎牛形祭案》是云南省古代滇
国墓葬出土的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的
用于祭祀的青铜器。
案作牛形,背有沿,形成盘状,
便于安放祭品。为保持器物的稳定性,
牛尾处设计了一只咬住牛尾的小虎。
40器物名称人面纹方鼎刖刑人守门鼎西周中期西周晚期四足形状花纹铭文历史背景41夏代早商时期商代中后期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试总结青铜器发展的四个重要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夏代早商时期的青铜器中已经有了象征身份等级的礼器与礼制的政治制度相呼应
A
R
T
APPRECIATION
ART APPRECIASTE IR ON I E S
了解研究西周高53.8厘米,重 34.7公斤。清道光年陕 西省岐山县周原出土,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宣 王时(828~782B.C.) 的一件重器,是金文的 经典名作。毛公鼎因作 者毛公而得名,铭文铸 在鼎上,有32行,共497 字,是现存青铜器铭文 中最长的一篇。
.
22
“鼎鼎”的叠音词,有盛大的意思, 如“鼎鼎大名”。
.
23
春秋时,楚庄王北伐,楚庄王向王孙满询 问起九鼎的大小和轻重,流露出夺取周朝天下 之意,所以用“问鼎”、“观鼎”表示图谋王位。
.
24
夏代---早商时期 商代中、后期
西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
25
早商作品
胎器薄,纹样简单。
.
26
商代尊神重 鬼,崇拜祖先, 那时的青铜器充 满了神秘、威慑 的特征,体现了 商代奴隶主贵族 的无上权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艺术
苏美尔艺术
古巴比伦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楔形文字(古巴比伦)
古 巴 பைடு நூலகம் 伦 空 中 花 园 勃 鲁 盖 尔
古埃及文明的艺术
金字塔(古埃及)
狮身人面像(古埃及)
纳米尔石板(古埃及)
奈费尔提蒂头像(古埃及) 黄金面罩(古埃及)
克努姆赫特普墓室壁画(古埃及)
死神阿努比斯、正义女神马特、鳄鱼神索贝克
美杜姆群鹅图(古埃及)
印度河文明的艺术
年轻女人铜像(印度哈拉帕文化)
玛雅文明的艺术
玛雅金字塔(玛雅)
雨神(玛雅)
羽蛇神(玛雅)
玛雅文字
玛雅水晶头骨
玛雅神秘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