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2课时)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时间2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时间2(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字,分12大格,60小格。
2. 使学生学会看整时、半时,知道整时、半时是怎样写。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钟面2. 学习看整时、半时3. 珍惜时间三、教学重点1. 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半时2.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四、教学难点1. 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半时2.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谜语导入:“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却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
”引出课题:认识时间。
2. 探究新知(1)认识钟面a. 让学生观察钟面,说出钟面上的数字和指针。
b. 引导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分12大格,60小格。
c. 讲解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
(2)学习看整时、半时a. 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b. 讲解整时、半时的概念,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半时。
c. 练习看整时、半时,让学生举例并说出时间。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每天的生活作息时间。
(2)出示课件,让学生连线,将时间与作息时间相匹配。
4. 总结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怎样珍惜时间?六、课后作业1. 观察家里的钟表,说一说,钟表上的时间。
2. 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生活作息时间表。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使学生认识了钟面,学会了看整时、半时,并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时间的意义,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八、板书设计略九、教学评价1. 学生能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数字和指针。
2. 学生能看懂整时、半时,并能正确表达时间。
3. 学生能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作息时间。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一、课程背景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认识时间》第二课时。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时间概念,包括小时、分钟等。
这一课时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钟面的读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时间问题。
二、教学目标1.理解钟面的读法,包括时针、分针的指向。
2.能够在时钟上读出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3.能够在时钟上读出各种不同时间的表示。
三、教学准备1.一块大型钟表模型2.准备好的小黑板或白板3.学生的课本和练习册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在开始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可提问学生一些时间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之前所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 观察钟表教师展示一块大型钟表模型,在全班同学的帮助下,观察钟面,指出时针和分针的指向,引导学生理解钟面的读法。
3. 读取整点时间教师让学生轮流来到钟表前,读出钟面上的整点时间,并解释整点时间的表示方法。
4. 读取半点时间教师让学生继续轮流来到钟表前,读出钟面上的半点时间,并解释半点时间的表示方法。
5. 读取其他时间教师出示不同时间在钟表上的位置,让学生尝试读取并写出时间的表达式,如“五点四十分”、“八点二十五分”等。
6. 练习时间问题教师出示一些时间问题,让学生根据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判断正确的时间,并做出相应的回答。
7. 总结复习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时间知识的总结和复习,巩固学生所学的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五、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在周记本上记录一天中几个重要的时间点,并用钟面表示出来。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该及时总结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学生的反应和表现等,以便于调整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实录,希朴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问题,欢迎随时与我交流。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朗读时间,包括小时和分钟。
2.能够用时间表示日常生活中的活动。
3.能够简单比较两个时间的先后顺序。
4.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1.学习并准确朗读时间。
2.学会用时间描述日常活动。
3.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感觉和认知。
三、教学难点1.理解小时和分钟的概念。
2.学会用时间描述活动,如“早上7点起床”等。
四、教学准备1.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认识时间》第二课时课本和教辅资料。
2.教学PPT或黑板报告。
3.教学小钟表模型。
4.教具图表。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复习认识时间的基本概念。
2.通过举例让学生验证时间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时间的兴趣。
第二步:新知识学习1.呈现时间两位数字的读音,并进行反复朗读。
2.操练小时的读法,让学生说出不同时间点的小时数。
3.学习分钟的读法,展示分钟数和钟点的组合,并让学生说出对应的时间。
4.教师用钟表模型演示时间的过程,让学生观察认识时间的变化。
第三步:活动设计1.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创设日常活动,用时间描述,例如起床、吃早饭等,鼓励学生用所学时间词语进行表达。
2.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活动的进行顺序,比较不同活动之间的时间先后。
3.教师带领学生集体讨论,总结活动时间的常用表示方式,如:“早晨”“下午”等。
第四步:巩固训练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用时间描述当天的活动,并写在作业本上。
2.课堂上进行时间问题练习,测试学生对时间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训练时间的朗读和描述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通过更丰富的实际活动让学生体会时间的意义,并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进行时间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时间运用能力。
认识时间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认识时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重要性,认识到时间对于生活、学习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时间的读法,能够正确地阅读钟表。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基本概念:了解时间的含义,理解时刻、小时、分钟的概念。
2. 钟表的阅读:学会阅读钟表,掌握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
3. 时间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时间对于生活、学习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合理利用时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时间的读法,能够正确地阅读钟表。
2. 教学难点:理解时刻、小时、分钟的概念,以及钟表的运行规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时间的基本概念,钟表的阅读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物钟表或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钟表的运行规律。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操作钟表,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时间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对时间主题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如时刻、小时、分钟的含义。
3. 钟表的认识:通过实物钟表或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了解钟表的构成和运行规律。
4. 钟表的阅读:讲解钟表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地阅读钟表。
5. 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钟表,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6. 时间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讨论时间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7. 总结与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六、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练习阅读钟表,并记录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
2. 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珍惜和合理利用时间,提高生活、学习效率。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3.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认识时间 例2》(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认识时间例2》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取钟表上的时间,包括整点和半点。
2. 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感知能力和时间管理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正确读取钟表上的时间。
2. 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教学难点:1. 区分整点和半点。
2. 理解时间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1. 钟表模型或实物。
2. 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的时间场景。
3. 课堂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钟表,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时间的认识。
2. 提问: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吗?怎样读取钟表上的时间?二、新课讲解1. 讲解钟表的结构和指针的含义,让学生了解时针、分针和秒针的作用。
2. 通过举例,让学生学习读取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例如,当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12时,是3点整;当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6时,是3点30分。
3. 引导学生观察钟表模型或实物,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时间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1. 出示一些时间卡片或图片,让学生判断是整点还是半点,并说出具体的时间。
2.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时间卡片,展示不同的时间场景。
四、实际应用1. 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安排时间?2. 让学生举例说明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上学、放学、吃饭、睡觉等。
五、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关于时间知识,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观察钟表,记录一天中的重要时间点,并写一篇关于时间的日记。
2.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时间的重要性,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日常生活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时间知识。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2课时)教案
认识时间第1课时认识时、分课时目标导航认识时、分。
(教材第90页例1)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重点:认识钟面,认识1时、1分及时、分的关系。
难点:理解“1时=60分”。
一、情景引入小组合作画一个钟面,说一说在钟面上要画些什么呀?虽然画的钟面形状各不相同,但有几点是一样的,那就是钟面上都有1~12的数字,有时针、分针,还有很多刻度线。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关于钟表的知识:认识时、分。
二、学习新课1.认识钟面。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
(1)认识大格。
每两个数字之间就是一大格,从12到1是1大格,1到2也是1大格,钟面上有12个大格。
(2)认识小格。
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提示:在数小格时,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比较简单。
当超出口诀的范围时,可以用每次加5的方法来计算。
2.建立时、分的概念。
(1)认识“时”。
(钟面上指针走动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演示:时针从12走到1。
提问:时针走一大格是多少小时?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1小时也称1时。
小结:看来,时针的走动一般以大格为单位。
要知道时针走了几小时,就看时针走了几个大格。
(2)认识“分”。
演示:分针走一小格。
提问:分针走一小格是多少时间,走1圈呢?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分针走一圈是60分。
小结:看来,分针的走动一般以小格为单位,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一圈有60小格,就是60分。
3.认识1时=60分。
时针指着1,分针指着12,接下来我们拨动表针。
时针和分针同时开始走动了。
分针走到了4,时针没有走满一大格;分针继续走,走到了6,时针没有走满一大格………通过拨钟,我们发现,时针从1走到2,走了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从12走到12,走了一圈,是60分。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七单元 第二课时认识时间 》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二课时认识时间》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七单元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认识时间。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认识时钟的刻度和时间单位,学会读写时间。
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时间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大部分学生还不会准确地读写时间。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逐步掌握时间的读写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识钟面,了解时、分、秒的认识,学会读写时间。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正确认识钟面,学会读写时间。
2.难点:学生能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学会准确地读写时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时间。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钟面模型、时间卡片、计时器等。
2.学具:学生钟面模型、时间卡片、计时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学校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主人公因为不认识时间而迟到的情况,激发学生学习时间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钟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认识时、分、秒。
并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时间卡片,学生分组进行时间读写的练习。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写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读写时间。
通过竞赛,巩固学生对时间的认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计时器,让学生观察计时器上的时间,并学会使用计时器。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时间》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钟面的认识,时、分、秒的认识及计算。
第二课时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钟面,正确判断时间。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但对于时间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特别是对于分秒的换算和计算,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通过观察钟面,正确判断时间;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观察和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时间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通过观察钟面,正确判断时间;2.难点:学生能理解分秒的换算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交流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观察和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钟面模型、电子钟、计时器等;2.学具:学生自带的钟面玩具、计时器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如:“谁能告诉我,钟面上有几个数字?有几个大格?有几个小格?”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电子钟或实物钟,呈现不同的时间,如:“现在是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游戏,通过观察钟面,判断时间。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通过操作钟面,判断时间的正确性。
如:“这个时间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5. 拓展(10分钟)学生进行一些关于时间的计算,如:“如果现在是3点,过5分钟是什么时间?”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给出答案。
6.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7.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关于时间的家庭作业,如:“请在家里观察钟面,记录下几个时间,并判断其正确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时间》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时间,掌握一些简单的计时单位,如时、分、秒。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读写时间,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时间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比如知道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
但是,他们可能对时间的具体概念和计算方法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时间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时间的概念,学会读写时间,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时间的概念,学会读写时间。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钟表模型、时间卡片、计时器等。
2.教学环境:教室桌椅摆放整齐,学生座位按小组分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时间的话题。
例如,讲述一个小朋友早上起床迟到的故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迟到了。
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时间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钟表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钟表的各个部分,如时针、分针、秒针等。
引导学生了解钟表的构造和功能。
3.操练(10分钟)分发时间卡片,让学生进行小组内的时间读写练习。
教师选取一些时间卡片,让学生上台演示并读写时间。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时间的读写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1页例2,认识几时几分。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进一步认识时间,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3.进一步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知道再过几分钟是几时几分【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展示钟面)1、今天我们带来一个大钟面和我们一起学习“认识时间”。
看钟面分针指着1是几分、指着4、6、9、11、12呢?1时=()分2、这节课我们用钟面上的知识来认识几时几分,(边说边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认识几时几分。
1、出示钟面(摆出4时的钟面)现在钟面上是什么时间?你是怎样想的?2、 4时再过五分钟是什么时间呢?你又是怎样想的?3、这个时间你会认吗?(4时30分)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很快认出这个钟面上的时间吗?(判断多少分钟时,小格可以顺数,也可以倒数,两种方法来认时间)4、现在这个时刻你还会认吗?(4时45分)师生小结【设计意图:从旧知识过度到新知识,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数学书上91页做一做的时间,你会不会写?试试看。
重点是9时55分,注意9时多的时针比较接近10,所以这个时间接近10时。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时间的练习,提高学术史应用知识的能力。
】6、认一认。
(在钟面上拨出7:55、6:55让学生认)【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对比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7、(学生汇报,老师及时纠错。
注意:要看清楚分针所指的位置,数清小格;注意数字所对应的小点;电子写法,不满10分的要在分钟的前面加0。
)三、巩固练习1、拨钟练习。
老师的作息时间。
同桌合作【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1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
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面、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一猜。
课件出示:先发出钟表走的声音,然后出现分针、时针,接着依次出现1~12的数字,最后形成钟面。
师:这是什么声音?板书:钟表。
2、说一说。
(1)钟表有什么作用?(2)你了解钟表的哪些知识?设计目的:利用课件初步熟知钟面的组成部分,为后面制作钟面做好铺垫,通过学生自由发言,加强钟面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方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钟表知识的程度,并以此作为调整课堂教学思路的主要依据。
二、自主探索1、制作钟面。
师:想认识钟表得先了解钟面,你们想做一个吗?(1)(指着大屏幕)请同学们先观察钟面上有什么,再在小组中讨论做钟面需要哪些材料。
(2)各小组同学打开时钟爷爷的礼物(一个画有格子,但没有写数字的钟面,一枝彩笔,一个按钮,没有给学生时针和分针。
) (3)小组合作制作钟面。
学生产生质疑:时钟爷爷给的材料不能制作钟面。
师:还差什么呢?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到老师这里来取时针、分针。
(学生活动)2、介绍钟面。
师:谁愿意把你们组做的钟面介绍给大家。
(学生自由发言)小结;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格组成一个漂亮的钟面。
(课件中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格分别闪烁)设计目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动手、观察、合作的能力,我把观察已有的钟面模型改为小组合作制作钟面。
《认识时间》(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认识时间》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知道时间是如何划分的。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取和书写时间。
3. 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感知能力,提高时间管理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2. 时间的划分:上午、下午、晚上3. 时间的读取和书写方法4.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时间的概念、时间的读取和书写方法2. 教学难点:时间的划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划分和读取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时间的读取和书写方法。
3.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生活实例引入时间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时间的基本单位、划分和读取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学会读取和书写时间。
4.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并记录一天中的时间变化。
2. 设计时间管理表格,让学生尝试规划自己的时间。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加强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准确率和速度。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4. 时间管理意识:观察学生是否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九、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 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时间的读取和书写方法3. 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4. 时间管理表格:帮助学生规划时间十、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2.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讲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划分和读取方法;第二课时,实践操作、巩固练习、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认识时间(2)-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认识时间(2)-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钟面的基本构成,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时间的基本规律。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时间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钟面的基本构成,时针、分针、秒针的认识。
2. 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
3. 时间换算:1时=60分,1分=60秒。
4. 时间读法:整点、半点、一刻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钟面的基本构成,时针、分针、秒针的认识,时间的基本单位及换算。
2. 教学难点:时间读法,尤其是非整点时间的读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钟表或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钟面的基本构成。
2. 采用讲授法,讲解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及时间的基本单位、换算方法。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动手拨动钟表,观察并说出时间,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谜语、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展示钟表实物或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钟面的基本构成,认识时针、分针、秒针。
3. 讲解新课:讲解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时间的基本单位及换算方法。
4. 练习巩固:让学生动手拨动钟表,观察并说出时间,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5. 情境应用: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小明每天早上7:30上学,他需要几点起床才能准时到校?6. 总结拓展: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继续观察、思考时间问题。
六、课后作业1. 观察家里的钟表,了解其基本构成及功能。
2. 与家长一起,用钟表计时做一件事情,如:煮饭、洗衣服等,记录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并计算出用了多长时间。
3. 收集生活中与时间有关的谚语、俗语,分享给同学。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认识时间第2课时认识几时几分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课后拓展,延伸学习:布置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时间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属于自己的时间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认识时间第2课时认识几时几分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掌握钟表的基本结构,能够准确读出钟表上的几时几分。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时间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增强时间观念。
3.学会通过观察、思考、总结的方法,掌握时间加减的计算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重点辅导钟表的认识和时间的读取;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增加时间换算和应用题的挑战。
3.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掌握时间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实践操作,巩固知识: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如制作钟表模型、时间连线游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必做作业:
(1)完成课本第23页的练习题1、2、3,家长签字确认。
(2)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周末时间表,包括早上、中午和下午各时间段的活动安排,要求用几时几分表示。
2.选做作业:
(1)观察家里的钟表,记录一天中任意三个时刻的时间,并与家人分享你是如何读取时间的。
(2)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个关于时间的小调查,了解家人或朋友每天花费在不同活动上的时间,并制作成统计表。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时间(二)—用数学-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时间(二)—用数学人教新课标教案:认识时间(二)—用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第二章第四节“认识时间(二)—用数学”。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时间,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表示时间,并能够进行时间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时间,理解时间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表示时间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进行时间计算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数学的方法表示时间,并进行时间计算。
难点:理解时间的意义,能够准确地用数学的方法表示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表模型、计时器。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钟表,说出现在的时间,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时间的意义。
2. 讲解钟表的构造:讲解钟表的时针、分针、秒针的构成和作用,让学生明白钟表是如何表示时间的。
3. 学习用数学的方法表示时间:讲解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示时间,如“3:00”表示三点整,“15:30”表示三点半。
4. 进行时间计算:讲解如何进行时间计算,如“3:00”到“4:00”是“1小时”,“2:00”到“3:00”是“1小时”。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示时间,并进行时间计算。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时间数学表示整点:时:分半点:时:分:秒七、作业设计(1)3点整(2)2点半(3)5点15分答案:(1)3:00(2)2:30(3)5:15(1)3点到4点(2)2点到3点答案:(1)1小时(2)1小时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时间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大多数学生能够用数学的方法表示时间,并进行时间计算。
但是,部分学生对时间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加强辅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除了用数学的方法表示时间,还有其他的方法表示时间吗?让学生探索更多表示时间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7单元 认识时间-第2课时 时间推算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7单元认识时间-第2课时时间推算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上》第7单元“认识时间-第2课时时间推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时间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通过已知的时间推算出未知的时间,例如已知开始时间,求经过一段时间后的结束时间;已知结束时间,求经过一段时间前的开始时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间知识,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时间推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时间的认识,包括小时、分钟、秒的单位,以及如何读写时间。
但是,对于时间的推算,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时间推算的方法,能够通过已知的时间推算出未知的时间。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通过已知的时间推算出未知的时间。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推算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推算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练习题。
2.准备教学PPT或者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时间的基本认识,例如小时、分钟、秒的单位,以及如何读写时间。
然后提问: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认识时间,那么我们如何通过已知的时间推算出未知的时间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案例:小明从家出发去学校,他走了10分钟,到达学校门口看时间是8点20分,请问小明是什么时间从家出发的?让学生尝试解答,并说明解题思路。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解答几个类似的时间推算问题,例如:已知结束时间,求开始时间;已知经过的时间,求结束时间等。
2024(新插图)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认识时间(2)
第7单元认识时间第2课时认识时间(2)【教学内容】课本第9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几时几分”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相关联事件发生的时间。
2.经历用时间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悟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能合理推测事件发生的时间。
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说一说,星期六的这些时间点你一般都在干什么?(课件出示。
)(1)读出钟面上显示的时间。
(2)想想星期六这些时间点你一般都在干什么。
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情境图。
)1.收集信息。
师:观察图片,你知道了什么?预设:早上小明和芳芳一起锻炼身体,小明接下来要做3件事:做作业、踢球、看木偶剧。
师:所求的问题是什么?(课件出示问题。
)预设:要从这几个时间中圈出明明可能去踢球的时间。
师:这里的“可能”是什么意思?预设:就是能够去踢球的时间。
师:从图中你还知道了什么信息?预设:小明7:15在锻炼身体,9:00完成作业,10:30要和芳芳一起去看木偶剧。
师:谁能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再说一遍呢?预设:小明7:15在锻炼身体,9:00完成作业后要去踢球,10:30要和芳芳一起去看木偶剧,要求圈出钟面上可能去踢球的时间。
2.梳理信息。
师:信息较为复杂,我们可以怎样把信息先梳理一下呢?预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一下,锻炼身体--做作业--踢球--看木偶剧。
3.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小组内交流答案,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师:谁能来说说自己的方法?预设1:画图法。
踢球的时间要满足“做完作业之后”“看木偶剧之前”两个条件。
(课件演示。
)预设2:排除法。
7:45他还没完成作业,不可能去踢球。
10:50时,已经开始看木偶剧了,也不可能在踢球。
(课件演示。
)……4.回顾与反思。
师:你的答案正确吗?谁能来说说你是如何检验的。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2)》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2)》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生活情景,体会和判断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哪些时刻。
2.巩固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2.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喜爱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判断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哪些时刻。
教学难点判断时间的合理性。
教学方法教学本节课时,恰当运用自学、探究、讨论等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
能体会和判断两个时刻之间经过了哪些时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手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旧知1.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2.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
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是()小时。
()分=()时。
3.填一填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是()分,再加上()分就是1小时。
4.根据“小公鸡和小猪的故事”写时间(1)学生认真的看钟面上的时间,写一写;(2)汇报,集体订正。
二、学习新课1.谈话揭示课题:让我们运用这些时间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2.出示例3,主题图(1) 7:15----明明和小伙伴在锻炼身体;明明说:我做完作业才去踢球。
小伙伴说:10:30,我们还要一起去看木偶剧。
9:00----明明说:做完作业啦!提问:明明可能在下面的哪个时间去踢球?(7:45 9:15 10:50)(2)小组讨论后,集体分析。
(3)验证答案。
明明9:00做完作业,10:30去看木偶戏,踢球的时间肯定不是7:45、10:30所以应该是9;15(4)小结:解决这类问题要先看知道了什么,再思考怎样解答,最后验证解答是否正确。
三、结论总结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认识时间(2)(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认识时间(2)(人教版)教案:认识时间(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课时“认识时间(2)”的相关知识点。
具体包括时间的认识,如小时、分钟、秒钟的概念,以及时间的计算和表示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了解小时、分钟、秒钟之间的关系,学会计算时间,并能正确表示时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时间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小时、分钟、秒钟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时间的表示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钟、计时器、卡片等。
学具:学生手表、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挂钟,引导学生注意时间的流逝,引发对时间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小时、分钟、秒钟的概念,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例题讲解:用计时器展示一个时间,让学生计算另一个时间。
如:展示时间为3:25,让学生计算5:40。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时间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知识巩固:通过卡片游戏,让学生快速反应小时、分钟、秒钟的换算关系。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时、分钟、秒钟的换算关系,时间表示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下列时间,并正确表示出来。
(1)45分钟是多少小时?(2)1小时35分钟是多少分钟?(3)50秒钟是多少分钟?2. 作业答案:(1)45分钟 = 0.75小时(2)1小时35分钟 = 95分钟(3)50秒钟 = 0.83分钟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较高,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对时间的换算关系仍存在一定的困惑。
在课后,可以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加强时间概念的学习。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如起床时间、用餐时间、作息时间等,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它们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概念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时间
第1课时认识时、分
课时目标导航
认识时、分。
(教材第90页例1)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重点:认识钟面,认识1时、1分及时、分的关系。
难点:理解“1时=60分”。
一、情景引入
小组合作画一个钟面,说一说在钟面上要画些什么呀?
虽然画的钟面形状各不相同,但有几点是一样的,那就是钟面上都有1~12的数字,有时针、分针,还有很多刻度线。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关于钟表的知识:认识时、分。
二、学习新课
1.认识钟面。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
(1)认识大格。
每两个数字之间就是一大格,从12到1是1大格,1到2也是1大格,钟面上有12个
大格。
(2)认识小格。
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提示:在数小格时,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比较简单。
当超出口诀的范围时,可以用每次加5的方法来计算。
2.建立时、分的概念。
(1)认识“时”。
(钟面上指针走动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
演示:时针从12走到1。
提问:时针走一大格是多少小时?
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1小时也称1时。
小结:看来,时针的走动一般以大格为单位。
要知道时针走了几小时,就看时针走了几个大格。
(2)认识“分”。
演示:分针走一小格。
提问:分针走一小格是多少时间,走1圈呢?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分针走一圈是60分。
小结:看来,分针的走动一般以小格为单位,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一圈有60小格,就是60分。
3.认识1时=60分。
时针指着1,分针指着12,接下来我们拨动表针。
时针和分针同时开始走动了。
分针走到了4,时针没有走满一大格;分针继续走,走到了6,时针没有走满一大格………
通过拨钟,我们发现,时针从1走到2,走了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从12走到12,走了一圈,是60分。
而且时针和分针是同时走同时停的。
时针每次走一大格,分针都会走一圈。
也就是说1时=60分。
三、巩固反馈
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小明大约每天睡9()。
小明穿衣服大约要20()。
烧一壶水大约要15()。
爸爸每天工作8()。
一部电影放映了2()10()。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是什么?
认识时、分
1时=60分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
1.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时先创设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并从已有知识出发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回忆旧知识,通过“你发现了什么?”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从而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来获取知识。
教学时,给学生充分观察、探索、交流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如让学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进而认识钟面;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转动情况,进而发现“1时=60分”。
3.注重知识的铺垫与渗透。
数学知识是前后连贯的。
有的是一节课知识的联系,有的是学段之间的联系。
在本课教学中注重了这一方面。
例如,在数从12到几有几大格或几小格时,引导学生用数的方法,为后面认识钟表上的时间打下基础。
备课资料参考
时、分、秒的来源
古埃及人表示一昼夜的变化是把白天定为10小时,夜晚定为12小时。
由于四季的变化,白天和黑夜的长短不一样,后来把一昼夜变化均匀地分为24小时,每小时为60分,每分为60秒。
这种计时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成为全世界公用的时间计量单位。
第2课时几时几分
课时目标导航
几时几分。
(教材第91、92页例2、3)
1.通过观察、讨论,学会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2.在认识几时几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积极学习的态度。
3.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合理利用时间,珍惜时间。
用1分1分或5分5分地数的方法判断几时几分。
一、情景引入
每天早上闹钟一响该起床了,时针指着6,分针指着12,这时是几时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几时几分。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几时几分。
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例2。
按照先确定“时”,再确定“分”的原则,表示几时几分。
(1)当时针指向几就表示几时,时针走过数字几,就表示几时多。
三幅图的时针都走过数字4,表示4时多。
(2)分针走过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
分针指向1,对应5分,即4时5分
分针指向6,对应30分或半时,即4时30分或4时半
分针指向9,对应45分,即4时45分2.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92页例3。
问题:明明可能在哪个时间去踢球呢?把它圈出来。
(出示教材第92页例3图片)
(1)分析图中信息。
明明做完作业要去踢球,明明10:30还要去看木偶剧,做完作业的时间是9:00。
圈出他去踢球的时间。
(2)解决问题。
写一写:做完作业9:00,踢球9:15,看木偶剧:10:30。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91页“做一做”。
第1题:7:307:408:001:2010:459:556:05 2.完成教材第94页第5题。
第5题: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是什么?
几时几分
4时5分4时30分或4时半4时45分
4:05 4:30 4:45
1.新授设计精巧、联系生活。
在新授中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认识的整时入手,引出几时几分,很自然地解决了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
紧接着通过两个时刻4时5分和4时45分的出示,引导学生在认读中感受、对比,从而突破认读几时几分的难点。
2.练习形式多样。
从写时刻到拨钟再到画分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同学们能非常投入地开展练习。
练习的形式有写时刻、专项练习、快速认读等。
备课资料参考
指针的故事
夜深了,外面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人们都入睡了。
钟表店柜台里的手表上的指针都在静静地走着。
忽然,从一块手表里传来了争吵声。
秒针先说话了:“分针呀,不觉得你走得太慢了吗?你走一圈的时间,我都走了60圈了!”这时,时针在一旁偷偷地乐,没想到被秒针发现了,秒针又说:“时针呀,你在一旁乐什么?你还没有分针走得快!你走一圈,分针都走12圈了,而我都走720圈了!”分针听后,得到了些安慰,可时针却不高兴了,反驳道:“这怪我吗?我本来就胖,走得就慢,再说世界上那么多手表,就说和我们一个柜台的吧,怎么别人都没有怨言,你却这么挑剔呢?你还是改一改吧!”“就是!”分针在一旁应和着。
秒针忍受不了,离开了它们。
秒针走后,一直跟着秒针走的分针不会走了,也只好离开,而时针是跟着分针走的,分针一离开,它也不会走了,也离开了。
很快,秒针就找到了一块需要它的表,不过,它又吵架了,又离开了,它每找到新住处,都会因为速度问题吵架,所以生活得很累。
分针找到新住处后,受到了欺负,可它没有秒针跑得快,又没有时针力气大,所以只好忍着。
终于有一天,它勇敢地逃了出来,可后来,它一直在流浪。
时针找到新住处后,由于太胖,受到了嘲笑,它很伤心,离开了。
当这三个兄弟在伤心时,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对方,想起往时的好朋友,它们不谋而合,都去互相打听消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它们都打听到了消息,并在曾经的柜台前见了面,互相诉苦,并道歉了。
从此,那块精致的手表重现了原来的美丽,三个兄弟再也没有吵过架,再也不互相抱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