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的解剖与手术入路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解剖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解剖⼀:概述膝关节由股⾻髁、胫⾻平台、髌⾻及其周围滑膜、关节囊、韧带、半⽉板和肌⾁构成⼆:组成结构1.股⾻股⾻的下端向两侧和后⽅扩⼤形成股⾻的内外侧髁,中间以髁间窝相隔,两髁于前⽅联合形成髌⾻滑槽。
外侧髁长度及曲率半径⽐内侧髁⼤,⾄使膝关节伸直过程中外侧髁有较⼤的滑动,产⽣股⾻的内旋运动。
内外侧髁的侧⾯分别有两处⾼出部分,称为股上髁、外上髁。
股⾻内外上髁之间的连线称为Insall线,⼿术中进⾏股⾻髁截⾻时Insall线是⼀个重要的标志线,尤其是当股⾻髁发⽣畸形时,平⾏Install线进⾏截⾻可以保证假体的正确位置。
与Install线相垂直的髌⾻滑槽中线(在解剖轴和重⼒轴之间)-Whitesite线也是⼀条重要的截⾻标志线,并且⼿术中容易被确认。
2.胫⾻胫⾻平台对应股⾻内外侧髁的部分称为胫⾻内外侧髁,与股⾻髁相似的是胫⾻内外侧髁的形态和⼤⼩也不相等。
相对于胫⾻⼲轴线胫⾻平台后倾约7°左右,有利于膝关节的屈曲。
胫⾻平台的中央部分是髁间隆起,其前后分别有前后交叉韧带的⽌点,髁间隆起有利于膝关节的侧⽅稳定。
胫⾻上端前⽅中央的⾻性隆起为胫⾻结节是髌腱的⽌点,同时也可以作为胫⾻截⾻时重要的髓外定位标志。
3.髌⾻髌⾻是⼈体最⼤的籽⾻。
位于股四头肌肌腱中,近端与股四头肌相连,远端与髌腱相连,两侧与关节囊移⾏部分称为髌旁腱膜。
髌⾻由于没有⾻膜所以其⾎运较差。
4.韧带膝关节的韧带系统对于膝关节的平衡和稳定有着⼗分重要的意义。
膝关节的韧带系统是否稳定是选择膝关节假体类型的重要依据之⼀。
5.伸膝装置股四头肌腱、髌⾻和髌韧带全体,构成了膝关节的伸膝装置。
髌韧带位于关节囊前⽅,起⾃髌⾻下端及其后⽅的粗⾯,⽌于胫⾻结节,长6-8cm,两侧与髌内外侧⽀持带相交织,上端与股四头肌的远端相延续。
髌韧带深⾯与关节滑膜、胫⾻之间有髌下脂肪垫相隔。
6.内侧结构三层:包裹缝匠肌的深筋膜、内侧副韧带、内侧关节囊。
7.深浅两层深层较短,构成关节囊的⼀部分,即内侧关节囊韧带,浅层较长,起于股⾻内上髁,构成膝关节内侧⽀持结构的第⼆层。
膝关节周围解剖与手术入路-2023年学习资料

除骨解剖要点-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完全被包裹在股四-头肌腱中。-●从屈膝35度-135度之间,髌骨与股骨 车构-成关节。-。从功能上来讲,通过延长力臂,髌骨起到了-充分发挥股四头肌生物力学功能的作用。另外-髌骨也 膝前部提供了保护。
髌骨解剖要点-B-1髌尖-2髌底-3股骨外侧髁关节面-4般骨内侧髁关节面-5垂直嵴
膝关节血管解剖-Femoral Artery-Descending-Genicular Artery-Ar icular Branch-of Descending-Superior Lateral-Superior Medial-Inferior Medial-Inferior Lateral-Anterior Tibi l-Recurrent Artery-Anterior Tibial Artery-3
膝关节软组织解剖(前方)-Femur-Suprapatellar-Quadriceps-bursa-fem ris muscle-cut-Quad riceps-femoris tendon-Fibular col ateral-ligament-Patellar-retinaculum-Patella in-quadr ceps-Tibial collateral-Tendon of-biceps femoris-muscl cut-3
对应的X线表现(正位)-3
对应的X线表现(侧位)-R-3
图解股骨远端解剖要点-B-Linea aspera-Lateral-epicondyle-Adductor tubercle-Medial supracondylar line-Lateral supracondy ar line-Lateral Medial-condyle condyle-Popliteal surf ce-Lateral epicondyle-Medial epicondyle-Lateral condy e-Intercondylar fossa-3
膝关节的解剖结构与常用手术入路(一)

! 蔓夕卜 杂志(电子版)2007年10月第1卷第4期 Chin J Joint Surg(Electronic Ve ̄ion),October 2007,Vo1.1,N0.4
· 讲 座 ·
膝关节的解剖结构与常用手术人路 (一 )
郑 和平 徐达 传
③ 胫 骨 结 节 截 骨 :将 髌 韧带 止 点 带 一 骨 块 凿 下 ,凿 下 的 骨块 有 助 于 将 髌 韧带 止 点 固定 原 位 。 (待 续 )
(本 文 图 1~7详 见 光盘 ) (收 稿 日期 :2007—07—28)
5.将 髌 骨 翻 向 外 ,显露 髌 骨 后 关 节 面 、翼 状 襞 、髌 下 滑 膜 襞和前 交叉韧带 。
6.进一 步显露 股骨髁 、翼状 襞 、髌下 滑膜襞 和前交 叉韧带 。 四 、手 术 显 露要 点 1.切 口不宜随便 向远端过长延伸 ,可能会切断隐神经的 髌 下 支 (图 7),引起 膝 关 节 外侧 部 麻 木 。
膝 关 节前 侧 手 术 入 路
一 、 适 应 证 在膝 关 节 显 露 中 ,前 入路 适 用 范 围很 广 ,主 要 用 于 全 膝 关 节成 形 术 、股骨 远端 髁 上 骨 折 的治 疗 、交叉 韧 带重 建 术 、髌 骨手 术 、膝 关 节滑 膜切 除 术 ,游 离 体 摘 除 术 、滑 膜 良性 肿 瘤切 除术 、半 月板 探 查 及 摘 除 术 、膝 关 节 囊粘 连松 解 术 等 。 二 、优缺点 优 点 :根 据 需 要 可 随 意 向近 端 或 远 端 延 长 ,切 口 内无重 要的血管神经 。可方便地 进入髌骨 的两侧。此入路降低了膝 关 节 翻 新 术 时 切 口愈 合 的并 发 症 。 缺点 :此入路对后 内侧 角与后外侧角的显露 有限。 三 、手 术 步 骤 (图 6A~F) 1.切 口有 三种 可供 选择 :a 髌 前正 中切 口 :起 自髌 骨上 方 5~6em处 ,沿正中线向下延伸 ,止于胫骨粗隆或其远侧。此切 口 可 在对 皮肤 损伤 较小 的情 况下 获得 大小 相等 的内外 侧皮 瓣 ;h 髌旁内侧切 口:起 自髌骨上方 5~7cm、股四头肌内缘处 ,弓形绕 过髌骨内缘,终于胫骨粗隆或其远侧 .c_髌前斜切 口:切 口起 自
外侧Hoffa骨折手术入路

股骨外侧肌群
包括股外侧肌和股二头肌 ,这些肌肉对膝关节的屈 伸和旋转运动起着重要作 用。
关节囊及韧带附着点
关节囊
包绕膝关节的纤维囊,其外侧部分与股骨外侧髁紧密相连。
韧带附着点
包括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和外侧副韧带等,这些韧带在股骨外侧髁上有相应 的附着点,对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等评估患者疼痛 程度,了解康复效果。
步行能力
评估患者步行速度和步 态,判断日常生活能力
恢复情况。
随访时间安排和注意事项
随访时间安排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定期随访,以后每年 随访一次。
注意事项
随访时应携带病历本和相关检查资料,以便医生全面 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避免 延误治疗时机。
经典外侧入路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
经典外侧入路适用于大多数外侧Hoffa骨 折,特别是需要广泛暴露和坚强内固定 的病例。
VS
禁忌证
该入路对于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感染或 同侧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可能不适用。
改良外侧入路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改良外侧入路通过减小切口和软组织剥离范围,降低了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风险。同时,该入路能 更好地保护骨折周围的血供,有利于骨折愈合。
愈合。
01 康复锻炼计划与随访管理
早期康复锻炼目标设定
恢复关节活动度
通过早期康复锻炼,逐步恢复膝关节的屈伸活动 度,避免关节僵硬。
增强肌肉力量
加强股四头肌、腘绳肌等肌肉的锻炼,提高关节 稳定性。
减轻肿胀和疼痛
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术后肿胀和疼痛,提高患者舒 适度。
膝关节解剖详细图解ppt模板

胫骨后内 侧角
腘斜韧带
MCL浅层 深面
MM处关节 MCL浅层
囊
斜形纤维
半膜肌腱附着点
MCL
• 浅层:对抗外翻及外旋应力,轻度对抗胫骨前移 • 伸膝向前滑移,屈膝向后滑移 • 屈膝时,前部紧张,后部松弛 • 完全伸直位时股骨附着点处受力最大
膝关节内侧结构
膝关节外侧结构
膝关节外侧三层结构: • 阔筋膜、ITB、股二头肌 • 股四头肌支持带(后方两条髌股韧带) • 膝关节囊,LCL
髌骨
• 1型、2型稳定 • 其余类型易发生髌骨外侧半脱位
髌股关节接触面
Odd facet:仅在极度屈膝位与股骨髁接触
髌股关节接触面
股骨
• 内/外侧滑车(外>内) • 滑车沟 • 内/外髁(内>外) • 髁间窝 • 内/外上髁
股骨
• 外侧滑车高于内侧 • 内侧髁比外侧髁宽大
髌股关节接触面
股骨外/内上髁
内侧第1层
• 切开皮肤后第一层筋膜结构,包被缝匠肌 • 向后延续覆盖腓肠肌内外侧头及腘窝 • 股薄肌与半腱肌肌腱将第1层与第2层分开 • 在前方与第2层结构融合(内侧支持带)
内侧第2层
• MCL浅层(前部平行纤维+后部斜行纤维)及周围韧带
• 前部:股骨内上髁凹—胫骨内侧(关节面下方4.6cm,鹅足后方)
ACL胫骨止点
• 胫骨止点宽大 • 胫骨内侧髁间嵴前外侧
ACL双束结构
• AM:股骨止点偏高(10:30位置), 胫骨止点在前内侧
• PL:股骨止点偏低(09:30位置), 胫骨止点在后外侧
ACL双束结构
• AM:屈膝时紧张 • PL:伸膝时紧张,对抗胫骨内/外旋 • ACL单束重建问题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打开关节囊
彻底切除增生的骨赘,髌骨下脂肪
垫、半月板及交叉韧带时。放弯盘接切下组
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全膝置换的切骨和安装:在此过程中大部分是器 械师在配合,器械护士主要递的器械有纱布,齿 镊,可可钳,咬骨钳,骨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复位:待骨水泥固定后,测试膝关节活动度和各 个方面的稳定性,必要时可进一步做软组织松解 ,再一次彻底冲洗关节腔,放松止血带后止血, 放置负压引流管。
• 用1-0可吸收线缝合肌层、深筋膜;再次清点敷 料、缝针;棉球消毒切口周围皮肤,三角针,1# 线缝合皮肤;敷料包扎切口。
2.各部位的生理功能
股
提供膝关节运动之稳
骨
定性
髌骨
前十字韧帶
后十字韧帶
前十字
产生平滑的运动
韧帶
半月板 髌骨(股四头肌) 承载負荷 半月板
后十字 韧帶
半月板 韧帶
半 月 板 胫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股骨髁假体 关节表面衬
垫 髌骨关节面 假体
人工膝关节 假体组成
• 器械商应及时传递电钻、髓内杆、定位器、切骨 模块、测量导板、胫骨对线器、胫骨针等器械。
• 安装假体,拆下试模,用脉冲冲洗器冲洗关节腔 ,整个冲洗过程非常重要,可冲洗到6000ml液体 后,首先用骨水泥固定股骨髁,再固定胫骨平台 及衬垫,最后固定髌骨,假体安装完毕,伸直膝 关节,用骨水泥固定。注意:在用骨水泥时要及 时准备齿镊,可可钳。
曲铁兵教授: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技术

曲铁兵教授: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技术1 手术体位和消毒铺巾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体位采取仰卧位,麻醉可以采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
在手术侧肢体的膝关节后方横行放置一个胶垫或沙袋,以使手术中屈膝时患肢的足部得到支撑而便于操作(图1)。
当使用止血带时,为了减少对术中膝关节及髌骨的运动轨迹评估时的影响,应尽量将止血带靠近大腿近端包扎固定,消毒范围要从止血带向下包括足部在内的整个下肢。
足部可以在消毒以后用一只无菌手套套上,以利于手术时能够清楚辨认踝关节解剖标志(图2)。
不使用止血带时的消毒范围应从脐下方到整个下肢。
由于患者的呼吸气流会因麻醉师的移动将其带到手术区,增加手术感染的机会,因此,铺巾时应该将麻醉区完全隔离(图3)。
手术无菌贴膜的粘贴方法应该是屈膝时粘贴膝关节前方,尽量伸膝时粘贴关节的后方。
这样能够避免术前标定的手术切口发生移位,同时也能够避免安装试模或假体时由于后方贴膜的紧张导致的假性伸膝障碍。
准备一个如同枕头大小的无菌包裹,在需要屈膝时垫在膝关节后方,需要伸膝时垫在踝关节后方。
建议在切开皮肤和缝合伤口时,使用屈膝位置操作。
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和减小手术后伤口的张力。
患肢驱血后的止血带充气压力一般在320~350毫米汞柱之间(或者千帕)。
时间控制在90分钟之内。
2 手术入路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时,目前最为常用的手术入路是膝关节正前方入路(即Inssal’s切口),皮肤切口于膝前正中髌上3~5 cm处向下至胫骨结节内侧。
膝屈曲位纵行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伸膝装置显露后,取膝前髌旁内侧入路切开关节囊。
具体操作方法:沿髌上股四头肌腱与股内侧肌交界处的腱性组织切开,向远经髌骨内缘至髌韧带内侧及胫骨结节内侧切开。
髌旁保留0.5 cm的腱性组织,以便缝合。
切开髌前脂肪垫内侧,尽量保留髌韧带下脂肪垫,如果有严重的髌前滑膜病变,可以切除髌前滑膜部分保留髌下脂肪垫。
于胫骨前内侧做关节面下0.5~1.0 cm前内侧的骨膜剥离,切断内外侧半月板前角并其沿边缘切除前半部分,切断前交叉韧带胫骨附丽点(图4)。
超详细的膝关节X线解剖及测量

膝关节是人体内最大的关节,也是最常发生损伤的关节,一旦出了问题,除了医生的手法检查,影像学检查是确定损伤部位、判断损伤程度、制定治疗方案以及预测和评价治疗效果的必不可少的方法。
今天跟大家一起学习膝关节X线解剖+解读+测量,超级详细。
一膝关节X线解剖二膝关节X摄影标准标准侧位X片要求:①股骨内侧髁后缘与外侧髁后缘重叠,且投射管球与内外侧后髁的重叠缘垂直。
②最好能够清楚的显示胫股关节间隙与髌股关节间隙。
具体操作:管球从内侧向外侧投照,管球与每个病人膝关节的距离都应是一样的(图01)。
图01首先在X光透视下调整冠状位的投射角度,使内外侧后髁的轮廓线大体一致且两者的最凸点在一个水平(如下面图02右中红色虚线所示)。
图02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让病人将其大腿(股骨)内旋或外旋,从而使内外侧后髁完全重叠。
因此,股骨前内侧髁与前外侧髁可以不重叠;而股骨内侧髁远端与股骨外侧髁远端也可以不完全重叠,如图03-图04。
图03图04图05是一个非常不标准的侧位X光片。
从腓骨头的位置来看,这个片子中的股骨过于内旋了,导致内外侧后髁离得很远。
图05图06这个图比图例05稍好一些,但是从腓骨头的位置来看,片子的外旋稍大。
我们首先需要稍稍调整一下管球的投照角度,使内外侧后髁的轮廓基本一致,然后需要让病人适度内旋才能使内外侧后髁完全重叠。
图06图07这个图基本上符合标准侧位的要求了。
但是内外侧后髁还是没有完全重叠,因此病人再稍微旋转一点点就更理想了。
图07图08~图11是几个完美的标准侧位X光片图08图09图10图11标准正位X片要求:①投射角度需近似与胫骨平台平行,以清晰的显露胫股关节,并使胫骨平台的前后缘重叠;如果不能同时保证内、外侧胫骨平台的前后缘都重叠,那么需要优先保证磨损较轻一侧胫骨平台的前后缘重叠。
②膝关节正位X光片应包括股骨的远端1/4和胫骨的近端1/4。
③可清晰看到内外股骨上髁最凸点;而胫骨髁间棘刚好位于股骨髁间窝的中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积水潭医院 创伤骨科 李莹
• 组成结构最多,人体最复杂的关节 • 临床症状最常见
先天及发育性畸形 外伤、运动损伤 不稳定、关节僵硬 退变性疾病 肿瘤
• 骨性结构
• 关节囊与韧带 • 肌肉 • 神经与血管 • 手术入路
股骨远端
• 股骨干:股骨角、粗线 • 股骨髁 • 内髁:形态、收肌结节、内上髁 • 外髁:形态、外上髁、腘肌腱沟
髌骨
• 形态 • 关节面:7部分、形状、软骨厚度6.5mm • 不同屈曲接触点不同 • 周围附着情况
胫骨近端
• 胫骨平台:后倾角
– 胫骨内髁:较大 – 胫骨外髁 – 胫骨髁间棘
• 胫骨结节 • 上胫腓关节(下胫腓联合)
– 关节面与腓骨交角25-75 °
– 交角大,腓骨粗壮
腓骨近端
• 上胫腓关节 – 关节面与腓骨交角25-75 °
外侧结构
三层 • 阔筋膜、髂胫束、二头肌腱 • 髌外侧支持带、髌股韧带 • 外侧关节囊:
– 浅层:LCL、fabellofibular lig (豆腓)
– 深层:腘腓韧带
• 后外侧复合体
半月板
• 内侧半月板 • 外侧半月板
交叉韧带
• 前交叉韧带 • 后交叉韧带
• 骨性结构 • 关节囊与韧带
• 肌肉
• 骨性结构 • 关节囊与韧带 • 肌肉
• 神经与血管
• 手术入路
股神经:腰丛 L2-4
– 运动:股四头肌、耻骨肌 – 感觉:股前面及内侧面、隐神经
闭孔神经:腰丛 L2-4
– 运动:内收肌群 – 感觉:大腿内上方、髋膝关节支
坐骨神经
骶丛 L4-S3,分胫神经与腓总神经
– 运动:腘绳肌、小腿及足部肌肉 – 感觉:隐神经以外小腿、足部
• 比目鱼肌腓骨止点 切开
• 腘肌拉向内上方
注意:胫前动脉
后内侧入路
• 切口:膝后内侧“L” 形或直行
• 腓肠肌内侧头连同血 管神经拉向外
• 半膜肌拉向内 • 鹅足的剥离 • 胫骨平台后内侧显
露,可显露部分平台 后外侧
谢 谢!
• 关节囊 • 腘斜韧带:半膜肌腱
返折 • 腘腓韧带:起止,跨
过腘肌腱
内侧结构
三层 • 深筋膜:缝匠肌编入其
中,位于股薄肌、半腱 肌浅面
• MCL浅层:最重要, – 平行束:屈膝45-90°紧
– 斜束:作用较小
• MCL深层:关节囊层, 为次级稳定结构
内侧结构
鹅足 • 缝匠肌 • 股薄肌 • 半腱肌
• 股二头肌
– 长头 – 短头
• 半膜肌: • 半腱肌:
腘后部肌肉
• 腘肌 • 跖肌 • 腓肠肌内、外侧头 • 比目鱼肌
小腿肌肉
• 前群(自内向外)
– 胫前肌 – 拇长伸肌 – 趾长伸肌 – 第三腓骨肌
• 后群
– 浅组:腓肠肌、腘肌、比目鱼肌、跖肌 – 深组:趾长屈肌(内)、拇长屈肌(外) – 骨间膜后方:胫后肌
• 股动脉 • 腘动脉
– 胫前动脉 – 胫后动脉 – 腓动脉
• 骨性结构 • 关节囊与韧带 • 肌肉 • 神经与血管
• 手术入路
前方入路
• 皮肤血运
内侧多、血运差
• 股直肌腱、髌 骨、髌韧带内侧 切开,外翻髌骨
• 可行胫骨结节及 Gerdy’s结节截骨
内侧入路
• 髌内 3cm • 股内侧肌与缝匠肌间 • MCL前
外侧入路
• 切口经 Gerdy’s结节 可掀开
• 股外侧肌后,外侧肌间隔前 • 髂胫束与股二头肌间
后方入路
• 膝关节线 •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指引 • 胫神经、腘动静脉向外牵开 • 腓肠肌内、外侧头可掀开 • 对后内及后外显露并不好
后外侧入路
• 切口:腓骨头内侧 下行
• 腓肠神经、腓总神 经
• 腓肠肌外侧头连同 血管神经拉向内
– 交角大,腓骨粗壮
• 腓骨头
- 外侧副韧带止点
• 腓骨颈
- 腓总神经、胫前动脉
• 骨性结构
• 关节囊与韧带
• 肌肉 • 神经与血管 • 手术入路
前方结构
伸膝装置
• 股四头肌及肌腱 • 髌腱:5cm • Q角(Quadriceps angle)
– 男 14° – 女 17 °
• 髌股韧带
后方结构
• 神经与血管 • 手术入路
股四头肌
• 起止:四部分 • 作用 • 神经支配 • 膝关节松解
– Thompson:延长 股四头肌腱
– Judet’s:松解股 直肌起点
收肌群
• 浅层:
– 股薄肌 – 耻骨肌、长收肌 – 短收肌
• 深层:大收肌
– 横行部 – 斜行部 – 垂直部:止于收肌结节
腘绳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