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旅游特色小镇思考——以盐洲岛为例
砚洲岛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砚洲岛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1、结论目前,砚洲岛开发还不全面,各项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引力弱,知名度低。
但砚洲岛因其地理位置特殊以及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可开发潜力大;此外,砚洲岛项目已成为省级重点项目,开发前途乐观。
因此,将砚洲岛开发成“岭南第一休闲岛”的价值是非常高的。
2、对策与建议(1)、加强和完善旅游设施。
应深层次开发原有的资源,挖掘和扩大景区的引力,形成规模效应。
此外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发游客参与度高的旅游项目,增加游客的兴趣和吸引更多的游客。
扩大景区的规模,将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相结合;改善景区的基础设施,方便游客,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完善景区内外的交通和服务指示标识及相关设施,方便游客的出游需求。
(2)、加大景区的建设力度,打造旅游精品。
对旅游产品进行正确的定位,形成完整的旅游服务接待体系和产业集聚生态链。
据调查,砚洲岛项目将根据“岭南第一休闲岛”的发展定位,在2015年基本建成“生态文化休闲度假区”、“现代渔农体验园”、“影视传媒制作基地”、“包公祈福文化景区”、“西江文化展示基地”和“中国产经传媒创意基地”等六大板块。
在不断推出包括观光、度假、专项旅游产品的同时,利用砚洲岛交通区位优势,改进项目组合,搞好产品穿插,大力发展“观光+度假”、“观光+专项”“度假+专项”等多种多样的组合型、复合型、兼容型旅游产品。
(3)、转变观念,走以管理促发展的道路。
道路指示不明确甚至没有的现象比比皆是,必须加强景区的管理,把景区与周边居民进行系统管理,从而做到规范经营,从管理上入手实现旅游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4)、加大营销力度,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砚洲岛虽自然资源丰富,但其知名度却很低,景区可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其知名度:①、景区必须树立形象意识和观念,只有良好的形象才能赢得美誉度,砚洲岛必须建立一个好的形象才能吸引更多游客。
②、利用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树立砚洲岛旅游形象。
旅游景区通过举办节庆活动,是迅速提高其知名度、美誉度,树立形象的有效途径。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之我见范文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之我见范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而海南作为中国的热带岛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气候条件,正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启动这一项目之前,我认为有几点需要注意和思考。
首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必须保护环境。
海南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生态系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会带来环境破坏的问题。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也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确保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
其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注重文化保护。
海南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海南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乡土文化,防止文化同化和商业化对文化的侵蚀。
可以通过建设主题公园、文化村、博物馆等方式,将海南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项目中,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和体验海南的文化。
再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合理规划和利用资源。
海南作为热带岛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以免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可以通过建设生态公园、节能环保旅游项目等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保护效果。
最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注重产业发展和就业机会。
旅游业是海南的支柱产业之一,建设国际旅游岛将为海南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提供新的机遇。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和发展相关产业,如酒店、餐饮、交通等,同时也需要注重培训和提升人员素质,以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
此外,建设过程中还需充分考虑当地民众的就业需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总之,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一项重要的项目,对于海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环境保护、文化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并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方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的目标。
海南省特色旅游村镇建设的优势与思考
海南省特色旅游村镇建设的优势与思考特色旅游村镇建设目前在全国正有条不紊地展开,并逐步驶入快车道,下面是一篇关于海南省特色旅游村镇建设问题研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了解。
1、引言2012年4月,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研讨会在江苏苏州顺利召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仇部长明确指出,旅游名镇名村建设符合我国关于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适应了人民生活需求多样化和乡村旅游兴起的时代发展需求。
国家旅游局杜局长也认为推动旅游名镇村工作适应旅游大市场的需要,符合旅游大产业发展的要求,是把旅游业建设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保证。
特色旅游村镇建设目前在全国正有条不紊地展开,并逐步驶入快车道。
海南省正开展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了要按照规划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原则,积极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小镇。
当前海口演丰镇、云龙镇、文昌东郊镇等22个特色旅游小镇的建设项目正在启动,另外,还有若干古老村落的旅游开发也正在筹备之中,在这样的前提背景下,海南特色旅游村镇的建设问题就成了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特色旅游村镇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不同的旅游村镇,其面临的交通条件,市场化开放程度,文化发展状况,地方经济特色等都不一样,那么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就不能千篇一律,搞重复建设,而是需要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根据国际旅游岛开发的整体规划,搞好旅游村镇规划建设。
有关古村镇旅游的问题,许多学者也进行过研究,但对海南省特色旅游村镇建设的研究还很寥寥,笔者拟借鉴以前学者在旅游村镇建设发展方面做出的一些探讨,尝试从唯物主义辩证的角度,对海南省特色旅游村镇的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辩证思考。
2、海南省特色旅游村镇建设的优势分析2.1旅游资源丰富海南省共有180个镇,12000多个行政村,村镇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不胜枚举。
例如,地处东寨港沿岸的演丰镇,素有海底森林之美称的红树林就坐落在其中。
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
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许多地方,特色小镇规划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特色小镇规划结合了当地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从而提升当地的经济收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包括自然环境、文化遗产、旅游设施、交通便利等方面,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规划对策。
本文将从规划目标、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设施建设、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关于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
一、规划目标在制定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时,首先需要明确规划的总体目标。
特色小镇规划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将当地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有机结合,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在规划过程中,应当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同时注重传承和弘扬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首先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规划对策中,应当增加生态保护投入,加强对当地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规划对策还应当注重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改善,增加绿化覆盖面积,改善环境质量,提升游客的居住体验。
三、旅游设施建设特色小镇的规划对策还需要合理规划和建设旅游设施。
包括各类旅游接待中心、酒店、民宿、景区导览设施、休闲娱乐设施等。
在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与当地自然环境和建筑风格的协调,提升景区的整体品质,增强游客的吸引力。
还应当注重旅游设施的功能性和便利性,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增加游客停留时间,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
四、宣传推广特色小镇的规划对策还需要加强宣传推广工作。
宣传推广是特色小镇规划的重要一环,能够有效提升特色小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规划对策中,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宣传推广策略,充分发挥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作用,提升特色小镇的曝光度和传播效果。
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
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地特色小镇建设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其中,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建设愈发受到青睐。
生态旅游源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追求和对身心健康的需求,它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的旅游方式。
在这种背景下,规划一座生态旅游特色小镇,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双赢的重要途径。
一、建立特色小镇的生态理念生态旅游的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即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供满足人们需求的旅游体验。
这一理念不仅适用于生态旅游的整个产业链,也适用于特色小镇的建设。
特色小镇应当通过建立“绿色经济”模式,引导当地农民和居民从事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如有机农业、特色手工艺品制作等。
同时,特色小镇的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也应当基于生态理念,遵循“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居民”原则。
二、挖掘特色小镇的区域文化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仅仅依靠单纯的自然满足,而还应当发挥区域文化的作用。
考察特色小镇周围的自然风景与人文地貌,发掘特色小镇所处区域的文化创意和旅游资源,从而形成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
例如,嘉兴市桐乡市钱秉玉纪念馆所在地,一直是中国蚕桑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可以在特色小镇的规划中,将种蚕和缫丝等蚕桑文化元素与旅游融合起来,成为其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
三、支持当地文化产业特色小镇建设不仅仅应当是景观的打造,还应当注重当地的文化创意和旅游产业。
特色小镇需要通过规划整合当地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打造独特的特色小镇。
例如,泉州晋江市大鱼街特色小镇便是一座特色文化小镇,以传统布艺艺术作为主攻方向,打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四、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机制特色小镇建设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污染。
应该建立起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维护全部环节的生态保护机制。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评估制度,有效控制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严格限制土地使用,保护水土资源。
总之,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既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要把握住地方文化特色,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方能真正吸引游客的目光,推动特色小镇长久稳定的发展。
江苏沿海开发与生态型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思考——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
则 通过 《 江苏 沿 海地 区发 展 规划 》, 苏沿 海 开 发 4 .% , 至 20 江 25 截 07年 , 市 城 镇 化 率 达 4 . % , 全 37 7 正式上 升为 国家 战 略 , 是 江苏 沿 海 地 区发 展 难 年增 加 了 8 1个 百 分 点 。② 小 城 镇 人 口增 加 迅 这 .
得 的历 史 机 遇 。在 江 苏 沿 海 开 发 战 略 实 施 过 程 速 。2 0 0 3年 , 城 市 小 城 镇 总 人 口 10 4 盐 0 . 2万人 ; 中, 如何 贯彻 落实科 学发 展观 , 现小 城 镇建 设 的 截至 20 实 07年 , 市 小 城 镇 总 人 口增 至 209 全 3 .6万
生态化 与可 持 续 发展 , 当前 江 苏 沿 海 地 区小 城 人 , 翻 了一 番 。 是 4年 镇 建设 的新 的追求 。本 文分 析 了盐城 市 小城 镇 发 ( ) 镇化 率处 于较低 水平 二 城
展 的现 状 , 讨 了建 设 生 态 型小 城 镇 与 机 制 创 新 探
表 1 0 7年全 省各 市城 镇化 率对 比… 2 0
【 关键词 】 江苏沿海开发; 生态型小城镇 ; 发展对策 ; 机制创新 【 中图分类号 】22 F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3 67 (000 — 00 0 10 — 83 21 )2 04 — 5
20 0 9年 6月 1 日, 0 国务 院 常务会议 讨论 并 原 城镇 化率 为 3 % 。到 20 9 0 6年 , 市 城 镇 化 率 达 全
要】 小城镇建设 的生态化 与可持续发 展是 落实科学发展 观和推 动江苏 沿海开发 的重要举措 。以
科 学 发展 观 为 指 导 , 实地 调 查 了盐 城 市 小 城 镇 发 展 的 现 状 , 合 盐 城 市 统 计 年 鉴 数 据 , 出 了建 设 盐 城 市 生 结 提
关于推进旅游小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推进旅游小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作者:李建华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15期陵城区各乡镇以打造旅游小镇为契机,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因地制宜地开展“一镇一品”旅游开发,建设集吃、住、行、游、购、娱等多种旅游要素于一体的高品质旅游产品,通过“旅游+农业”完美的结合,有效拉动旅游综合消费,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随着旅游市场的逐渐成熟,旅游消费的需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休闲性和文化性成为旅游消费的趋势。
旅游小镇因其集合了娱乐休闲、文化体验、度假生活、旅游服务、特色餐饮、生态宜居等多重旅游功能,因而成为时下深受热捧的产品类型。
陵城区依靠当地资源优势打造高特色旅游小镇,发展高品质乡村旅游。
一、旅游名镇建设基本情况(一)依托名人文化,带动农业观光旅游。
一是打造“智圣故里、千年古镇”文化品牌。
对东方朔墓进行了及时复修维护,并通过绿化对汉墓群进行有效保护;加大对旅游的投入力度和文化品牌的打造,2012年“三月三”庙会被授予“德州市最具特色文化品牌”,成功举办了以东方朔文化、森林景观资源及生态观光农业为主题的“第一届东方朔文化节暨森林旅游节”。
二是依托名人文化,全面带动农业观光旅游。
依托东方朔文化底蕴、省级森林公园获批和省级旅游强乡镇创建,在“源盛泰2A级景区”建设6个特色采摘大棚,并发展林下养殖3处,逐渐形成农业观光旅游产业。
(二)突出特产优势,开辟特色采摘。
徽王庄镇生态葡萄观光园区总投资750万元,现有葡萄种植面积3000余亩,2007年成立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1300余户农户种植玫瑰香葡萄,2011年,经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玫芗”品牌,并通过国家农业部有机产品认证。
在发展绿色有机葡萄种植的同时,园区利用农业资源环境、农田景观,为游客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以及农业体验等服务。
(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多种生态旅游一是以项目带动旅游。
依托德信泰和光伏生态农业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围绕香茹培植和水产养殖两大特色产业,规划建设“银色大地”香菇观光旅游农业、苗木花卉种植园、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等3大农业旅游产业园区;二是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
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生态旅游成为了当下旅游业的热门方向。
特色小镇在这一趋势下也逐渐走上了规划生态旅游的道路。
本文将就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进行探讨。
一、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意义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小镇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打造有吸引力的生态旅游产品,不仅可以吸引游客,也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2. 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首要任务是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可以有效避免开发过度导致的生态破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3. 传承和弘扬当地文化特色小镇规划应当注重弘扬和传承当地独特的文化,打造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度体验当地的文化魅力。
4. 培育新的旅游增长点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特色小镇的规划优势在于可以培育新的旅游增长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与享受。
1. 科学规划特色小镇的整体布局科学规划是任何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规划应当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特色和旅游市场需求,合理规划特色小镇的整体布局,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
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必须坚持生态优先,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
在开发利用资源时,要遵循环保理念,保护好水源、植被、动植物和自然景观,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破坏。
3. 打造符合生态旅游需求的旅游产品特色小镇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打造有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
可以组织开展野外探险、山地徒步、农家体验、生态养生等活动,给游客带来全新的生态旅游体验。
4. 强化文化保护和传承特色小镇的规划要注重对当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可以在建筑风格、文化表演、手工艺品销售等方面进行推广和展示,让游客在享受自然景观的也能深度感受当地的文化氛围。
5. 提升服务品质,打造宜居环境特色小镇要致力于提升服务品质,建设完善的旅游设施和服务配套,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从而使游客在特色小镇的体验更加舒适和愉快,为特色小镇的长久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海岛风情小镇建设路径思考
施工效果 。高速公 路的建设带动 了当地经济 的发展 ,提 高了当
地居 民的收入 。
7 结 论
( 1 )确 定了最终 应用 到实 际工程 中的机制砂 混凝 土配合
【 参考文献 】
[ 1 】G B 1 4 6 8 4 — 2 0 1 1 建筑用砂 [ s ] . 【 2 ] 宋喜民 , 程自 强. 人工砂石生产工艺的技术经济对 比及注 意事项 U 】 .
色 化 、个性化 ”的城镇 化新模式 。强 调以 “ 人 ”为核心 ,培育
区域发展新 的增 长节点 ,促进城乡 区域协调发展 ,实现 “ 三生 ”
融合 、 “ 三宜结合 ” ,而 风情小镇发展理 念正好与之相 契合 。 风 情小镇 更 侧重 于采 用特 色资 源或 特色 产业 为一定 的地域单
【 6 ]G B i T 5 0 4 7 6 — 2 0 0 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 s ] .
和混凝土外加剂 , 考虑机制砂特性 的情况下设计混凝 土配合 比 , 配制 的混凝 土在工作性能 、强度 等方面都能取得较好 的的实际
一
2 4 7 —
城 乡建 设 与 发展
2 . 2 风情小镇发展理念 风情 小镇 的发展应坚持全要 素 、全游客 、全时空 、全方位 、 全社会 的 “ 五全”发展理念 。全要素 ,即全 面挖 掘区域 内 自然 、 社会 、人文 、特 色产业 等元 素 ,实现资源 的全面利用 。全游客 , 即赋予本地居 民既是体 验主体又是营建 主体 的双重身份 ,保证 其既得利益 的同时 ,可以提高本地居 民积极参 与风情小镇营造 的全过程 ,为游客提供 一个 高品质的旅游服务与体验。全时空 , 即统筹城 乡空 间要 素的合理布局 ,以创建 “ 海上 花园城市 ”为 依托 ,以 “ 一 中心四基地一城 ”的空 间安 排为基础 ,实现移步 换景 、 情景交融 的全域景观化最终 目标 。 全行业 , 即突破城 乡“ 三 产”界线 ,抓 住全面发展海洋经济 的时代潮流 ,实现全行业融 合发展 ,加快 实现产业的提质增效 与转型升级 。全社会 ,即发 动各级政府部 门 、社会团体 、民间组织 、外来游客等 ,全 面参
关于沿海区县滨海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
关于沿海区县滨海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沿海区县滨海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意识的增强,旅游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作为沿海区县的滨海乡村,具备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发展滨海乡村旅游,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环境保护、品牌建设、优质服务、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思考,以期为滨海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一、加强环境保护,打造美丽乡村景观滨海乡村旅游的发展首先需要保护好自然环境,营造出一个宜人的旅游环境。
要加强对滨海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对滨海生态系统的维护与修复力度,确保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同时,要加大对乡村环境的整治力度,提升农村的环境卫生水平,保持农村的整洁和美观。
二、建设滨海乡村旅游品牌,塑造独特形象滨海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
这需要突出滨海地区的文化、历史和民俗特色,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产品。
可以通过开展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推动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使滨海乡村旅游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三、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游客需求滨海乡村旅游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确保游客能够得到满意的旅游体验。
可以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加强对旅游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旅游设施的品质和便利性,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和舒适的服务。
四、政府给予政策支持,推动滨海乡村旅游发展滨海乡村旅游的发展也需要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滨海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
同时,还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滨海乡村旅游项目。
通过这些政策的支持,可以更好地推动滨海乡村旅游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总之,滨海区县的滨海乡村旅游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力。
发展滨海乡村旅游不仅可以提升这些地区的知名度和形象,还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
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
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随着生态旅游的不断发展,特色小镇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方式。
特色小镇规划对策应当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的特点,提高特色小镇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一、发掘地方特色特色小镇的成功离不开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
因此规划应当注重挖掘开发当地独特的自然、文化和历史资源。
比如,在山区地区可以开发特色的农业观光旅游,可以种植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在城市中心地区可以开发闻名全国的历史文化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二、提高基础设施水平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游客的体验感。
规划应当注重完善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保证游客的出行、食宿、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同时,还应当极力打造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如博物馆、剧院、音乐厅等,丰富当地的文化氛围,满足广大游客的文化需求。
三、引入创新的旅游业态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普通的旅游业态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引入创新的旅游业态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特色小镇规划需要注重引进新兴的旅游业态,如旅游文化商品的销售,玩法互动的体验等,打造与众不同的旅游产品,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
四、多元化的旅游服务规划对特色小镇的旅游服务应当实行多元化的策略,让游客能够享受到多样化的旅游服务,如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
可能会每天未能及时从规划范围外然后前来做客的游客提供充电宝等设备,给游客带来智能化的服务。
总之,针对特色小镇规划,应当加强对地方特色的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出创新的旅游业态,并实行多元化的旅游服务策略。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特色小镇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特色小镇的生态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
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
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一、明确特色和主题作为特色小镇,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特色和主题。
在生态旅游方面,可以从景观、生态环境、文化习俗、自然资源等多个方面入手,打造出独特的特色和主题。
比如,可以利用特殊的地形和自然环境来形成特有的景观,比如青山绿水、岛礁风光等等。
也可以通过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打造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吸引游客前来。
同时,要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习俗和历史文化资源,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
二、注重生态保护生态旅游的核心是生态保护,对于特色小镇来说同样如此。
特色小镇规划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重要性,确保旅游业的发展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可以通过制定生态旅游管理计划、加强绿化和植被维护、推动生态扶贫等多种方式来实现生态保护。
三、促进农业和休闲旅游特色小镇不仅仅是旅游区,更是当地农业和休闲旅游的重要支撑。
要充分发挥当地的农业特色,打造出独特的农家乐、农业体验等产品。
同时,也要注重休闲旅游的发展,打造出宜人的休闲空间,推出针对休闲旅游的特色产品。
这既可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也可以为当地农业和休闲产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四、提升服务品质特色小镇作为旅游区,服务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游客的满意度。
因此,在规划特色小镇时,要从服务设施、服务人员、旅游接待等多个方面入手,提高服务品质。
可以在当地培训旅游从业人员,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还可以建设更多的公共设施,提升游客的出行体验。
只有做好服务工作,才能更好的促进特色小镇的发展。
总之,生态旅游和特色小镇是相辅相成的,充分利用生态旅游优势,对特色小镇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规划特色小镇时,要明确特色和主题,注重生态保护,促进农业和休闲旅游,提升服务品质,让特色小镇真正成为游客口中的“宝藏”。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调研报告——以盐城市为例
方 向,注重精 品旅游项 目和线路打造 。 不 断加大 乡村 生态旅游推进 力度 , 将 其 作 为增加农业 收益 、改善农村 环境 、 促 进农 民增收 的新 途径 , 取得 了一定 的成 效。 2 0 1 6 年盐城 主要旅游景点接待游客 量 达到 2 5 8 0万人次 ,同 比增长 1 3 . 5 %; 旅 游 收入 2 6 8亿 , 同 比增 长 1 6 %, 生 态
Hale Waihona Puke 游 景区 , 盐城乡村生态 旅游形成 了乡村 生态旅游 的集 聚化发展 , 特别是 打造了 批镇村 星级生态旅游景点 。比如说东
一
一
台甘港 村 、 盐 都三 官村 、 大丰恒 北村 等 星级乡村生 态旅 游 区, 在全省全 国都有 定的知名度 , 还建成 开放大桥镇 东方
桃 花洲 、 草堰镇七彩 花 田等新 的星级乡
设 施不 断改善 、经济 规模大 幅增 长 、 就 业机会显著 增多 、农 民收入 明显增 加 , 但 同时也 面临着环境 质量下降 、 乡村 文 化受损 、 旅游 同质竞争 、 整体 品质不高 、 产业 培育 不 足 、 资金 人才 短缺 、 运 营模 式落后 、 土地 利用错位等现 实困境 。本 文 旨在通 过对 盐城 市 内乡村 生 态旅 游 发展 的现状 、 意义 、 模 式进行实 证研究 , 深入分析存 在 的问题 , 充分 探究新 型城 镇 化 背 景 下 发 展 乡 村 生 态 旅 游 的 对 策 和建议 , 促进 乡村生态旅游 健康 和谐 全 面发展 。党 的十八 大报告指 出, 未来 我 们要走集 约 、 智能 、 绿色、 低 碳 的新 型城 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对当前如火如荼 的农村 生态旅游开发 提 出更高 的要求 。 从课题组 深入调研分 析得知 , 只有保 持 农村生态 旅游长期健 康发展 , 才能促 进 农村第 三产业快速发 展 , 促 进农村经 济 健康 发展 , 才能 加快 推进 “ 盐城 —— 个 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 的步伐 。
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
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
一、加强生态环保
在特色小镇的规划中,必须将生态环保作为第一要务。
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必
须严格按照当地的环保法规进行施工,保证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同时,应该采用可持续发
展的方式进行建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比如在小镇中加强垃圾分类,推广低碳出行,减少能源的浪费等方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二、拓展旅游资源
拓展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的重要方式。
在特色小镇规划中,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历史、传统和自然景观等资源,建立完整的旅游资源体系。
同时,可以通过开展农业观光、农村民宿、农事体验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增强小镇的旅游吸引力。
三、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特色小镇的规划中,必须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优势,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体系。
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
同时,可以发展
相关的文化产业,例如美术、手工艺等,为小镇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四、提升服务质量
在特色小镇规划中,提升服务质量是关键。
应该加强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服务
人员的素质,确保游客在特色小镇中能够得到高品质的服务。
同时,可以开展旅游扶贫项目,为当地的贫困人口提供就业机会,提高特色小镇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性。
最后,特色小镇规划中的生态旅游,必须加强与当地政府、居民和企业的合作,形成
共同发展的格局。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生态旅游的全面发展,为特色小镇的
繁荣注入新的动力。
加快盐城生态旅游发展的思考
加快盐城生态旅游发展的思考作者:裔小茜来源:《当代旅游》2016年第10期摘要:生态旅游以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具有观光度假、科考、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正成为国际上新兴的热点项目,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
盐城市具有十分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多年来,致力于“东方湿地、鹤鹿故乡”的生态旅游品牌打造。
本研究通过分析盐城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概况,指出了制约盐城生态旅游加快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加快发展盐城生态旅游的思路,旨在为盐城生态旅游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发展;盐城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形式,是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强调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倡导人与自然高度和谐,是一种全新的旅游产品。
生态旅游把生态保护作为既定的前提,把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求知性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具有观光度假、科考、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正成为国际上新兴的热点项目,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
一、盐城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盐城生态旅游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盐城拥有丰富的滩涂海洋资源,582公里的海岸线对应着广阔的海洋。
沿海滩涂面积683万亩,占江苏省滩涂总面积的75%,全国的1/7,且每年以5万亩的成陆速度增长。
盐城是“湿地之都”,境内的湿地资源极为丰富,现有湿地面积80.78万公顷,分别占市域面积50%和全省湿地面积23%。
湿地保护区内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和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
市域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大纵湖、九龙口等湖泊水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被誉为“金滩银荡”。
这里动植物资源丰富,原始生态环境保护完好,它们与东部沿海湿地一样,同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网络成员,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重要湿地名录”。
市域中部地区也是河湖港汊纵横交错,享有“百河之城”的美称。
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
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随着人们对旅游综合体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特色小镇规划也逐渐成为了重要的探索领域。
其中,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更是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一、规划环节在进行规划前,需要对目标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开发现状进行充分地调研。
要深入了解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情况、政策、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等,并将这些情况进行整合分析。
保障开发建设大于自然环境破坏的底线原则,确保开发规划与环保理念的一致性。
同时,保护本土文化、乡俗、民风民俗,保护本土生态环境是规划设计的重点。
二、规划设计首先,要考虑规划设计整体性。
特色小镇应当在保留整个旧貌的前提下,按照生态旅游的理念进行整体性设计。
参考绿色建筑的规范,让“绿色”成为它的主色调,使小镇的建设与本地环境相互融合。
然后,要考虑场地应用的实用性。
必须设计出能满足旅行者旅游需求的区域组合,包括酒店、零售商、休闲娱乐等,打造成周边地区的绿色旅游品牌。
三、交通建设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通常位于郊区地区的农村,交通状况相对贫乏,因此在交通建设方面需要加以注意。
可以考虑建设公路、铁路、航空线路等,提高交通的便利性,缩短游客到达时间。
但同时,规划过程要明确规范,避免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伤害,对于旧村改造,建议尽量保留老宅营造情感认同感和文化回忆。
四、旅游推广为了有效地推广和宣传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应该使用各种宣传手段,如搭建旅游网站,利用社交网络,还可以举办旅游节日,组织旅游活动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途径同时对特色小镇进行宣传。
通过以上途径推广,可以让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旅行者了解和关注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
综上所述,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是一个有着广泛实际应用价值的领域。
在规划设计中,需要高度关注生态环保、人居环境等方面,确保规划与研究结果理念的一致。
同时,也要保护本土文化、乡俗、民风民俗和生态环境,不断加强生态旅游品牌的营造与推广。
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
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特色小镇的规划和建造,是在我国的经济大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以及当前国际产业迅速转型的基础上,部分具有特色产业和特色资源的城市最佳的发展方向。
特色小镇的策划举措,能够有效地利用当地现有的资源,充分的发展特色旅游业和第三服务产业,进行现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因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发展是在我国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特色小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增加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动力,成为我国新时代下进行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点项目。
特色产业是小城镇的主要发展计划,一个好的特色产业对于整个小镇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
因此本文就甘肃省某地特色小镇,基于生态旅游的发展和计划进行相应的探讨。
标签:特色小镇规划;产业发展;对策1、引言因为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过于迅速,许多较大的工业城市已经出现了发展饱和以及发展瓶颈的状态,但是在城市内部进行产业的扩大和增长已经力不从心,因此许多城市便将目光转向了周边的小城镇。
其实许多地区的小城镇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以及地域特色,在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对于建设具有生态旅游特色的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特色小镇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快我国整体的城镇化建设以及城乡统筹发展,同时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增强民生建设有着突出的作用。
但是在进行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以期在最大的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优势潜力,取得最大的成效。
2、特色小镇的规划创新思考对于一些特殊的地区,特色小镇的发展对于提高当地的整体经济水平,增加人均收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推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程。
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特色小镇的分布极为广泛,可以非常有效的对于周边的地区进行经济就业和产业辐射,对于当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所以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的基本内涵就是,以生态旅游为主体产业来进行定位,将旅游生活,生态建设和产品生产一体化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苏盐城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苏盐城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研究作者:蒯小群来源:《旅游纵览》2021年第05期摘要:盐城市作为一个城镇化程度较低的城市,特色旅游小镇的开发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起到重要作用。
特色旅游小镇的开发有利于增加小镇居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其收入,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使城乡差距缩小,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本文以盐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特色小镇开发存在旅游产品雷同、产业投融资不足等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充分发挥小镇特色,加大资金投入等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旅游小镇;盐城中图分类号:F592.7;F327 文献标识码:A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特色旅游小镇作为一种新型旅游资源,同时也使乡村旅游的新型模式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旅游小镇作为连接农村与城市的桥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路径。
特色旅游小镇的开发有利于丰富小镇的文化底蕴,保护小镇的传统文化,创新小镇的文化内涵,提高小镇的形象和小镇居民的素质;特色旅游小镇的开发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2]。
同时还能减少小镇的人口流失,挽留住一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对解决空巢老人现象和减少留守儿童比例起到一定的作用。
特色旅游小镇对于创新旅游模式、丰富旅游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3]。
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我国未来综合发展顶层设计的核心主题。
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和城镇化发展的良好契机,特色旅游小镇应运而生。
表1对几个特色旅游小镇景区做了对比,近年来盐城的特色旅游小镇虽然稳步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盐城的特色旅游小镇还处于初级阶段,特色旅游小镇开发不尽如人意。
(一)旅游产品同质化在特色旅游小镇的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套用一些固定的成功模式,缺乏对当地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深入的了解,不关注景区开发的核心理念,旅游小镇缺乏特色等,容易造成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生态旅游特色小镇思考——以盐洲岛为例作者:李海艳等来源:《广东蚕业》 2020年第9期DOI:10.3969/j.issn.2095-1205.2020.09.70李海艳李晓薇王鑫梅伟杰邓亮陈善仪(惠州学院广东惠州 516007)基金项目:惠州学院2019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建设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以盐洲岛为例”(NO:S201910577075)作者简介:李海艳(1998- ),女,汉族,广东化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生态旅游。
通讯作者:陈善仪(1972- ),女,汉族,广东东莞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摘要打造特色小镇,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以广东省惠东县盐洲岛为例,从生态环境建设,如对红树林的保护及特色产业,如盐产业、渔业、耕业的发展这两方面,对如何进行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建设进行调研和思考。
关键词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盐洲岛;生态环境建设;特色产业发展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205(2020)09-149-02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中,大力提倡旅游商品研发,积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以及制定落实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导则和认定标准,指导各地创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小镇。
盐洲岛是广东省惠州市唯一的海岛镇,具有以盐业、渔业、农业为基础,工业、贸易业、旅游业混合的商业模式[1],符合建设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的要求。
1 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的概念生态旅游型特色[2]小镇是指生态环境良好,宜居宜游,以生态观光、康体休闲为主,产业特点以绿色低碳为主,可持续性较强的小镇。
2 盐洲岛现状概况2.1 生态环境盐洲岛是考洲洋内的一个内陆岛屿,海岛面积小,开发率低。
其四面环海,岛内淡水资源丰富,地处亚热带地区,降水量相当高,也曾因降水量高引发过洪灾。
实地考察发现,海岛未经商业开发,岛内植物覆盖率高,植物种类丰富,但植被凌乱无人管理,红树林退化严重。
2.2 公用设施盐洲岛内的公用设施较为完备,岛内有风力发电机和一座水库,可供8万人口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但在废物处理以及污水处理等方面仍缺少较为完善的系统。
2.3 交通状况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盐洲岛基本实现道路硬底化,但道路系统仍不完善,交通不便,没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
非自驾游游客选择最普遍的交通方式为三轮摩托车,相对岛内共享电动车而言,价格便宜,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盐洲岛北靠广汕公路、深汕高速公路、高铁惠东南站,南连海滨公路,海运东出汕尾、福建,西面直通香港、澳门。
所处地理位置交通四通八达。
2.4 产业类型盐洲岛是一个以盐、渔、农业为基础,集工业、贸易和旅游业于一体的海岛小镇。
但这些产业都有待进一步开发。
2.5 小镇文化小镇文化主要以盐、渔文化为主,其居民多为客家人,信奉妈祖。
3 调研情况分析3.1 环境分析2019年8月28日—8月29日,发出调查问卷112 份,有效问卷为103 份。
由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可得,大部分游客对盐洲岛的自然环境满意度较高,尤其是对其海滩环境满意度最高。
在植被方面,只有极少数游客对其植被覆盖率不满意。
然而在现场踏勘时发现,海滩、海面仍存有大量垃圾,海岸线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植被无人打理,种植混乱,野草丛生遮挡道路,缺乏专业的搭配与养护,红树林退化现象明显。
3.2 产业分析由数据可得,大部分的游客对盐洲岛的特色产业并不了解,特色产业不突出。
当地主要以渔、农、旅游业为主,曾经赖以生存的盐业濒临消失。
虽然盐洲岛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但整体商业模式不成熟,缺少特色产业。
同时线上线下产业包装体系不完善,饮食行业主要以流动摊为主,摊位秩序混乱,食品安全无法保障。
3.3 文化分析大部分游客在旅游过后对渔耕和妈祖文化不了解,盐洲岛当地需在文化方面不断挖掘,形成区别于其他旅游小镇的亮点。
其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但在现有产业中并未得到体现。
4 规划思路及发展策略4.1 规划思路4.1.1 生态为主:利用资源,环境修复盐洲岛位于考洲洋内的一个内陆岛屿,南边与南海红海湾相望,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终年温暖湿润。
岛内由于没被工业污染,所以被称为“处女之地”,海滩、红树林是其特色景点。
在宏观层面上,优化盐洲岛资源布局及用地结构,构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在中观层面上,加强生态修复并人工小范围改造;在微观层面上,对重要道路、主要景观节点等提出具体景观调控策略。
4.1.2 特色为要:深入挖掘,打造品牌近年来,基于不断变化的城市和区域环境,我国各个地区均在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3]。
从有关政策发布以来,在政府不断推动下,全国各地的特色小镇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由于各地特色小镇在中国的“实验”才刚开始,发展并不成熟,造成了特色小镇无“特色”的尴尬局面,很多特色小镇定位模糊,导致这些小镇大多千篇一律,无法吸引游客的注意。
为此,规划应挖掘盐洲岛的资源潜力,展现其具有丰富生态资源的长处,并将当地的特色渔文化融入其中,创造成一个综合的开发项目,具有鲜明的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
4.1.3 文化为根:探寻历史,传承文脉将文化融入整体规划的方方面面中,是把盐洲岛建设为生态型特色小镇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也是与其他生态旅游型小镇区分开来的特点之一。
据考察,从明朝的万历年间起,原本居住于福建沿海地区的渔民就开始在盐州岛上定居。
岛上居民晒盐,捕鱼,形成了数百年来其赖以生存的传统产业,现如今,随着现代经济发展,盐产业逐渐没落,靠出海捕鱼为生的居民也越来越少,当地许多传统文化如妈祖文化,渔文化等也随之慢慢消失。
4.2 发展策略4.2.1 生态重组将未利用的生态资源与人为破坏的自然环境进行优化和修复,为游客及岛内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空间并将盐洲岛的自然风光最大化显现出来。
从以下几点着手:(1)优化绿地系统,避免单一品种的种植现状,选中多个乡土树种形成景观,加大绿地率,改善区域范围内的小气候。
(2)进行生态修复,保护红树林资源,提升白鹭栖息地环境和绿地质量。
(3)加强生态保护,通过实行树牢生态保护理念和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的建设,筑牢绿色生态屏障[4]。
4.2.2 产域融合将特色产业与小镇融为一体,以盐洲岛为例,首先要梳理好“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海产业+旅游”等新型产业模式;其次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将海产品进行线上销售,拓宽居民收益渠道。
将镇上的各个产业进行重新布置划分,特别是将服务业集中分区,改善交通状况,为游客提供多种交通方式,方便游客食住行。
4.2.3 共建共享实现小镇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需要惠州政府、社会资金和盐洲岛居民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带来的红利。
同时开展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建设的宣传活动,加强居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提升居住环境、生活环境品质,共建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
鉴于其交通现状,也可按需增加共享单车或共享电动车的服务,便于游客活动。
4.2.4 虚拟景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技术也开始与传统旅游业相结合,虚拟景观技术应运而生。
虚拟景观的优势在于方便、直观、低成本,且不受到时间、气候等因素的影响,360°全方位的可视角度,将盐洲岛四季之景真实、直观、自由清晰地展现出来,提供给游客最优化的视觉体验。
4.3 建设内容4.3.1 生态体系建设盐洲岛生态小镇通过红树林生态文明修复、海边礁石建设、滩涂区域维护治理以及对当地生态环境治理等项目来完善生态建设体系。
4.3.2 人居环境建设盐洲岛生态小镇应完善当地基础设施,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增强居民的幸福舒适感以及获得感,以此来提升当地人的生活质量。
盐洲岛基础设施完善建设项目包括:整治盐洲岛环境卫生、建设红树林滨海栈道、建设绿色山体等。
4.3.3 生态旅游建设通过桥梁、道路等连接各个景点,提供更加便利易达的交通路线。
将渔文化、红树林生态文化、风车文化、盐文化以及当地美食文化结合,形成当地文化与旅游景点的结合,在观光旅游的同时,体验当地文化。
4.3.4 生态文化建设盐洲岛生态文化小镇的生态文化建设包括:科普宣传教育、当地文化传承、红树林名牌标识、盐洲岛文明文化宫建设等。
各个景点设置解说型标识、旅游景点指引性标识、当地美食、住宿排名标识、特色动植物讲解标识,将生态文化与各色文化相结合。
4.3.5 生态产业建设以生态旅游小镇为方向,融合“四生一化”,即生命、生态、生产、生活和本土文化,打造“生态+”为主题的系列产业,推动生态特色小镇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
“生态+”产业布局模式如下:(1)生态+海洋:打造黄金海岸线,开发多种海上活动,如浮潜、潜水和水上摩托等极限运动;保护红树林景观带,将景观和娱乐两者完美融合。
(2)生态+盐田:保护传统制盐方法,引进先进的制盐技术,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开发盐洲岛特色盐产品;将盐田这一特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形成特色景点。
(3)生态+体验:特色民宿结合农庄体验,将海产品养殖产业商业化,打造成游客可参与的项目,让游客亲身体验海产品养殖过程、出海航行及打捞海产品、制作佳肴等。
给游客带来全新的“生态”体验,可以感受生活,享受自然。
(4)生态+文化: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取其精魄融于旅游文化当中,进行包装宣传,例如通过虚拟景观,感受盐洲岛全貌,同时打造妈祖文化产业链,引导妈祖文化的传承。
5 结语为了带动惠东县旅游业的发展,把盐洲岛打造成国内知名的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本小组调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产业类型、小镇文化等实际情况,分析该小镇存在的现状,参考国内同类型的生态旅游型特色小镇的发展状况,结合当地的生态,产业和文化,提出了对应的发展策略,规划发展线路。
在建设过程中,主要以生态为主,改善环境,打造文化品牌,并提出打造具有盐洲岛特色的“生态+”产业布局模式,多方面发展当地旅游产品,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相融合。
参考文献[1]陈昕昀.盐洲岛掠影[N].郴州日报,2018-9-16.[2]秦天昊.基于生态旅游的特色小镇规划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