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课件第13章 医务社会工作(实务)

医务社会工作
第一节 医务社会工作概述 第二节 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 三、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的相关知识 四、医务社会工作的特殊伦理议题和价值观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全国社会工作者者职业水平考 试
答案:CDE
针对目前白血病多发和社会对白血病缺乏了解
的状况,儿童医院的社会工作者走进附近的社
区和学校,开展有关白血病知识的讲座和宣传
,社会工作者的这项服务属于医院社会工作中
的(
)。(单选)
B.日间照顾
A.家庭照顾
C.外展服务
D.倡导工作
答案:C
医务社会工作是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有机组成部 分。下列社会工作服务中,不属于医务社会工作 内容的是( )。(单选) A. 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评估 B.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定 C.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情绪疏导 D.对绝症患者提供临终关怀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全国社会工作者者职业水平考 试
(二)社会工作者在精神卫生领域的作用 微观:诊断者、辅导者、教育者、倡导者、转介者、 协调者 宏观:行政者、推动者、研究者 (三)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针对住院患者: 针对家属: 针对社区精神康复: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全国社会工作者者职业水平考 试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全国社会工作者者职业水平考 试
人类行为发展理论 基本医疗常识 疾病的社会心理反应
四、医务社会工作的特殊伦理议题和价值观 隐私保护 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 安乐死 不伤害和告知
全国社会工作者者职业水平考 试
医务社会工作教案

医务社会工作课程安排课时:3课时教学要求:了解小组工作课程基本内容,及整学期课程安排、考评机制等。
进行班级分组和小组展示,为以后课堂讨论做基础。
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医务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与工作技巧的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将介绍主要的医务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以及医务社会工作各领域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
重点侧重在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技巧,及服务进程的掌握。
二、课程目标1)了解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概念、功能、服务对象等;2)掌握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职责与角色定位;3)了解当前医务社会工作面临的挑战;4)掌握医务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过程及主要步骤;5)了解医务社会工作在各个领域内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方法;6)了解医务社会工作当前的实践情况;三、学习模式1)讲课-老师会于每一课堂中点出各个学习重点,并提示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留心的地方。
2)个案研习-老师会将不同类型的案例分享给学生,讲解及分享案例中工作手法的运用情况,以及当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个人与小组习作-老师会选定与课程相关的题目进行学习,要求同学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相关功课或研究。
4)个人/小组咨询-学生如有需要,可以邮件或电话方法与老师联络,预约直接交流的时间,询问有关课程学习和作业的事宜。
四、课程内容课堂表现(20%)-课堂中参与课堂讨论及分享的情况。
报告 (80%)-5个同学一组,共同制作简报及撰写一份不少于3000字(已包含参考书目和批注等字数) 的有关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计划书。
六、参考书目1)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手册/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6。
2)刘继同:《医务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
3)季庆英:《医务社会工作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
4)王思斌:《社会工作实务(初级)》,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1。
七、班级分组及团队展示1.5人一组,设计自己小组的名称、口号、小组契约、队形;2.进行团队展示。
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实务 第十三章医务社会工作

第36讲医务社会工作概述第十三章医务社会工作框架第十三章知识框架第十三章知识第一节医务社会工作概述知识点一、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一)医务社会工作的定义 医务社会工作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理解。
狭义医务社会工作是指在医疗保健机构中围绕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过程所展开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其内容主要包括协助病人及其家属解决与疾病相关的身心困扰、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以及适应医疗过程等(狭义目前是主流)(二)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1.诊断与评估 对患者及其家庭的问题与需求进行诊断,制订解决问题的计划,筛选高危群体,评估疾病对患者的职业、日常生活以及心理情绪的影响等。
2.咨询与辅导 促进患者及其家庭在行为、态度、情绪和环境等方面的改变,包括社会适应、危机干预、心理情绪辅导和获取社会资源方面的咨询。
3.寻求与整合资源 寻求和整合社会资源,包括寻找患者所需的资金、实物、服务资源等,协助患者完成相关申请的程序,并且寻求媒体帮助患者获得必要的资源以协助解决问题。
4.政策和服务倡导 促使医疗机构在对患者服务的政策、措施、服务程序等方面不断改善,推动其内部相关组织工作的改善,包括修正组织架构、工作流程,以符合患者和家属的最佳利益。
5.跨专业多部门的协调与合作 与医疗机构或者社区机构的工作人员联系,帮助患者及其家属采用有效的方法获得预防疾病、患者照护等服务,也讨论患者的社会心理功能,包括个案研讨会等。
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知识点二、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知识点二、(一)与医疗卫生体系相融合 医务社会工作者是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中的一员,这一团队通常包括医师、药师、护理人员、医务社会工作者、康复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和营养师等。
(二)以服务对象的整体健康为主导 由于医生和护士的服务仅限于生理疾病的治疗,很少顾及患者及其家庭的社会心理需求,因此仅有医护治疗是远远不够的,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协助患者进行心理情绪、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调适,帮助服务对象从病痛中解脱出来,获得真正的健康。
《医务社会工作》课件

05
医务社会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01
02
03
人才短缺
当前医务社会工作领域面 临人才短缺的挑战,需要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专业化程度
医务社会工作涉及医学、 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 知识,需要提高专业化水 平。
培训与教育
加强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专 业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 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02
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
医院社会工作
病人咨询与心理疏导
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医疗信息 、心理疏导等服务,帮助他们
应对疾病和焦虑。
医患关系协调
协助医护人员与病人及家属进 行沟通,解决医患矛盾,维护 医疗秩序。
病患康复支持
为术后或慢性病患者提供康复 指导、生活照顾等服务,帮助 他们尽快恢复健康。
临终关怀
和谐。
精神障碍患者康复
协助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 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 力。
精神卫生知识宣传
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公 众对精神卫生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
03
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基本原则
尊重患者
医务社会工作者应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和尊严,不强迫患者接受任何治 疗或服务。
就业援助与支持
社区康复服务
为康复期患者提供就业咨询、技能培训等 服务,帮助他们重返工作岗位。
在社区层面开展康复服务工作,为有需要 的患者提供便利和关爱。
精神卫生社会工作
心理咨询与治疗
为有心理问题的个体或家庭提供心理咨 询和治疗服务,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抑
郁等情绪问题。
家庭关系调适
为有家庭矛盾或家庭问题的个体或家 庭提供家庭关系调适服务,促进家庭
(完整版)医务社会工作

第一章医务社会工作的定义专业地位角色1、医务社会工作概念的构成要素主要有7个:一是以社会福利服务专业价值观与专业伦理为指导;二是医务社会工作的性质是社会福利服务,实质和精髓是为病人、家属和公民提供免费和以公民社会权利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三是医务社会工作实务追求的目标是社会公平与社会平等,健康公平与健康平等;四是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病人、家属等弱势群体、劣势群体和所有需要帮助的困难人群;五是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作用是解决服务的心理问题和因疾病导致的其他社会问题,直接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环境,间接改变、影响宏观的社会环境、制度安排与政策模式;六是医务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助人技巧和组织化、制度化社会服务方法,而不是单纯的社会关怀和无私奉献;七是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运行机制是及时回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有效解决服务对象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
2、医务社会工作的分类角度和三大专业特征:分类角度:①按照国家划分,可以分为英国、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瑞典、中国的医务社会工作;②按照服务对象划分,可以分为儿童、残疾人、老年人、妇女、慢性病患者和普通病人的社会服务;③按照服务对象和服务场所划分,可以分为职业健康社会工作、学校健康社会工作和监狱健康社会工作等;④从整个社会工作专业实务领域看,医务、学校健康社会工作、狭义福利、住房、就业服务和个人、家庭、社区、群体服务是医务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领域;⑤从社会服务体系发展规律和结构变迁角度看,医务社会工作与健康照顾社会工作处于整个社会服务体系的最高层次。
三大特征:①社会福利性:主要目的是解决公民的生老病死和基本生活问题;②跨学科:说明医务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说明医务社会工作跨越社会福利与健康照顾两大学科群;③综合性3、医务社会工作的研究对象①医务社会工作的宏观研究对象是特定社会制度中的医药卫生体系和健康照顾服务体系;②医务社会工作的直接、具体研究对象是医疗卫生和健康照顾服务领域;③医务社会工作要研究各式各样医疗机构的组织结构、科室设置、社会功能与运作机制;④医务社会工作必须研究各类疾病和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和康复的医学知识;⑤医务社会工作的研究对象还有医学教育、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教育体系;⑥医务社会工作还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理论研究,重视大的方针政策的研究,以及纵向历史比较研究和横向国际比较研究;⑦医务社会工作还应当研究特定社会的福利文化和医药卫生文化。
医务社会工作教材教学课件

清晰表达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避免使 用专业术语或晦涩难懂的词汇。
非语言沟通
运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声音 语调等非语言手段,增强沟通效
果。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策略
建立信任
持续关怀
通过真诚的态度和专业的技能,赢得 患者的信任和尊重。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持续提供关怀和 支持,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共同参与
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决策过程,提高患 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发展历程
医务社会工作起源于欧美国家,经历了从志愿服务到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在我 国,医务社会工作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医务社会工作者角色与职责
角色
医务社会工作者是医疗卫生团队的重要成员,扮演着咨询者、教育者、协调者、 倡导者等多重角色。
职责
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包括评估患者社会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协助 患者及其家庭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问题;促进医患沟通,缓解医患矛盾;开展 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等。
跨部门协作提高服务质量
跨部门协作机制
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协作方式,确保服务 提供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信息共享与沟通
加强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及时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反 馈,以便调整服务策略。
资源整合与利用
整合各部门的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提高资源的利用 效率和服务质量。
02 医学基础知识与技能
常见疾病类型及特点
传染性疾病
由各种病原体引起,具 有传染性,如流感、肺
结核等。
慢性疾病
病程长,发展缓慢,如 高血压、糖尿病等。
精神疾病
影响人的思维、情感和 行为,如抑郁症、焦虑
症等。
医疗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医疗社会工作》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医疗社会工作课程编码:B0541054适用专业及层次:社会工作,本科课程总学时:36学时课程总学分:2学分理论学时:18学时实践学时:18学时先修课程:《社会工作概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医疗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医疗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实务领域之一。
本课程主要讲述了医疗社会工作的历史、医疗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医疗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况、历史发展与现状;熟悉医务社会工作所涉及的内容、工作的取向和工作的环境;在基本掌握社会工作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初步地将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与社会工作的方法综合地运用在医务领域之中。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一)理论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第一章医务社会工作导论【教学内容】医务社会工作的含义和功能;医务社会工作的起源与现状;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教学要求】掌握医务社会工作的含义和功能;了解医务社会工作的起源与现状;掌握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教学重难点】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含义;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第二章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教学内容】生活压力与疾病适应模式;社会医疗诊断模式;问题解决派与行为模式;危机调试理论。
【教学要求】掌握生活压力与疾病适应模式;社会医疗诊断模式;问题解决派与行为模式;危机调试理论。
【教学重难点】生活压力与疾病适应模式;社会医疗诊断模式;问题解决派与行为模式;危机调试理论。
第三章健康、疾病与疾病行为【教学内容】疾病与疾病行为及其影响;健康的概念与健康维护。
【教学要求】掌握疾病与健康的概念;掌握疾病的形成原因;了解疾病行为的影响和健康维护。
【教学重难点】疾病的概念;健康的概念;疾病的形成原因;健康维护。
第四章医务社会工作个案方法【教学内容】医疗个案的来源;个案工作过程;医疗个案之问题分类。
第十三章医务社会工作

第十三章医务社会工作掌握重点1: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1.医务社会工作的定义狭义的医务社会工作是指在医疗保健机构中围绕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过程所展开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其内容主要包括协助病人及其家属解决与疾病相关的情绪问题、获取更多的资源以及对医疗过程的适应等。
从广义上说,医务社会工作不仅协助病人及其家庭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而且也注重对影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的探索和开发,并且利用社区与社会的资源,推进医疗保健与社会福利的整合,促进对疾病的预防,保护公众健康。
2.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3.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1)与医疗卫生体系相融合(2)以服务对象的健康为主导(3)“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4)服务规范的专业化掌握重点2: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医务社会工作主要包括医院、公共卫生和精神健康三个领域的社会工作内容。
医院社会工作主要从医院、病人和医患关系三个方面来展开社会工作的内容;公共卫生社会工作主要从预防、保健、宣传和控制疾病的出现和蔓延的角度开展服务;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收集与患者发病相关的社会资料,对患者的咨询辅导,直到治疗等过程的服务。
1.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划分,从需要的主体出发,可以把医院社会工作分为从医院角度、患者角度以及医患关系的角度看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1)从医院角度看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调节病人心理,配合医院治疗;●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提供病人信息,协助医生诊治;●安排转院或者出院事宜;●外展服务;●社会医疗照顾,是指为社区内的老年病人和病后康复期的病人提供家庭式的照顾;●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辅导;●为医疗教学和研究提供资料和便利条件;●为医院树立良好形象,搭建和谐的公共关系。
(2)从患者的角度看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A.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评估和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评估和干预是医务社会工作的最基本内容。
它包括对患者的家庭史、生活状况、过去的相关经验、适应中的难题,以及患者家庭的沟通状况、家庭关系的调整和对成员需求的回应等不同方面的认识和了解。
《医务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医务社会工作》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专业特色课程先修课程:无总学时:34学时学分:2理论学时:30 其他学时:4大纲执笔人:赵怀娟适用专业:社会工作开课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大纲编写时间:2012年9月教研室主任审核:教学院长审定:戴卫东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特色课。
教学任务: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基本状况。
掌握社会工作介入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的路线和方法,能够体察患病儿童、肿瘤患者、艾滋病人的处境和需要,并制定服务方案。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与《社会工作伦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等课程有紧密联系。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
2、掌握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
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1、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2、课堂授课与课后辅导相结合。
3、PPT课件与板书相结合。
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1、第一层次:“了解”。
即要简单了了有关内容,一般以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进行考核;2、第二层次:“熟悉”。
即要清楚地理解有关内容,一般以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3、第三层次:“掌握”。
即要非常清楚地掌握有关内容并能够熟练运用,一般以论述、案例分析、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
1。
医务社会工作 (7)

• 1工作范围和领域是指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 进入为病人及其家属,以及其他需要帮助 的人群提供服务的潜在、可能的领域。指 明哪些属于介入领域;
• 2服务范围和内容是指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可 能的制度范围中,能够具体从事服务的具 体内容。侧重点是医务社会工作者实际在 做什么,比工作范围小一些。
• 三、医务社会工作的工作领域与工作范围
教学目的:通过对医务社会工作的相
第一节
• 医务社会工作的定义与专 业角色
•
医院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 和健康照顾社会工作之间的关系:
代表了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三个 阶段,反映了医务社会工作内涵、外 延不断扩大的规律,说明医务社会工 作实务结构性与普世性的发展趋势。
•
• 医院社会工作是在医院中协助医生,解决 病人、家属心理性、社会性问题的职业化 社会服务;医务社会工作是医疗卫生机构 中,解决病人和家属心理、社会问题的社 会服务;健康照顾社会工作是在健康照顾 体系和处境中,预防疾病,解决病人和家 属心理问题、社会问题的社会服务活动的 总称。
五、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角色
•
医务社会工作者扮演着多种多 样的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 工作者既要从事宏观层面的政策倡 导与健康教育,又要从事中观层面 的社区健康和职业健康服务,还要 在微观层面上为病人提供照顾,增 强病人的家庭功能,改善家庭福利 等。
• 从五大工作领域来看: • 第一,在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实务中,社会 工作者主要扮演教育者和组织动员者的角 色; • 第二,在医院社会工作和医疗社会工作实 务中,社会工作者主要扮演检查者、咨询 者、安慰者、入院计划制订者、专业服务 转介者、出院计划制订者等多种多样的角 色;
• •
综合性 服务范围广泛,服务内容多 样,覆盖一个人全部的生命历程。 是现代化社会与现代健康制度的客 观要求,也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结果。
医务社会工作 PPT课件

一、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常用方法 • • • • (1)个案工作 (2)小组工作 (3)社区工作 (4)项目管理
二、医疗机构与疾病治疗领域社会工作常用方法
• 1、针对慢性疾病患者与长期照顾者的常用 社会工作方法 • (1)个案管理 • (2)小组工作(2主题:沟通技巧训练+健康教育)
• 2、急诊室常用社会工作方法 • 病患和家属常见问题: • 应激障碍症;心理-社会反应(急诊室的特殊环境造成); 哀伤(一般哀伤与复杂哀伤)
•2、医务社会工作特殊伦理议题与价值观 •特殊伦理议题:
隐私保护 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 安乐死 药物或临床研究(不伤害&告知原则,"知情同意书"须讨论通过)
•特殊价值观:
服务对象的医疗权利 生活质量 医疗适应 意愿表达 恢复功能 资源支持
第二章 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 • • • 一、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 二、医疗机构与疾病治疗领域社会工作 三、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 四、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工作
• (2)针对慢性疾病患者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
• • • • • 医疗适应方面: 疾病认知方面: 心理情绪支持方面: 家庭支援网络层面 出院照顾方面:
• 2、急诊室的社会工作 • (1)急诊室展开社会工作服务的必要性 • 病患及其家属的心理危机干预的需要(患者
及家属的压力+医护人员无暇顾及)
• 医疗团队及其成员的需要(医护人员的压力) • 急诊管理的需要(转介及其他)
四、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工作常用方法
• 整体干预时:优势视角 • 社工的角色:服务的传递者、资源的动员 者、政策的倡导者、服务对象权益的维护 者 • 依托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因而需综合运用 不同方法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
谢谢大家!
医务社会工作PPT课件

32
家庭医疗工作方法
对长期慢性病人的家庭医疗(见后) 连接家庭和社区卫生服务 寻求社会资源,减轻家属压力
33
慢性病人的家庭治疗
① 评估长期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庭的需求,明确 需要开展的服务活动
② 拟定服务的具体计划,包括生理指标的维护、 家庭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医务人员的定期查访
48
针对患者家属的工作方法
减轻家属照顾患者的压力(训练照顾着、利用志愿者)
对家属进行辅导(counseling)和支持:
① 心理教育 ② 家庭治疗(缓和患者与家属之间的矛盾冲突) ③ 家庭探访与家庭辅导 ④ 家庭支持小组 ⑤ 家庭互助小组
49
精神健康教育咨询机构里的工作方法
宣传精神健康的理念 提供咨询治疗 开展转介工作
情绪 ④帮助患者申请公共援助 ⑤为绝症患者提供临终关怀 ⑥悲伤辅导(grief counseling )
19
从医患关系的角度
以调解者的身份处理医患关系 搭建医生与患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① 促进医患信息交流 ② 保证医患沟通渠道通畅 ③ 创造医患沟通的良好环境 ④ 形成文明友好的医患沟通交流方式
20
③ 个案记录(病情、问题、处置计划等) ④ 工作进度 ⑤ 评估结案(问题已解决、问题告一段落、问题超出社会工作范围) ⑥ 住院患者的小组工作(续后) ⑦ 社会生活的复原
30
住院患者的小组(group)工作
患者小组 患者家属小组 医生与患者小组
31
出院跟进工作
制订出院计划
明确哪些医院和诊所可以提供继续治疗 帮助家属了解如何照顾好患者,解决家庭护理问题
医务社会工作
首都师范大学 高永平
第十三章 医务社会工作(同名47635)

第十三章医务社会工作(同名47635)第十三章医务社会工作掌握重点1: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1.医务社会工作的定义狭义的医务社会工作是指在医疗保健机构中围绕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过程所展开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其内容主要包括协助病人及其家属解决与疾病相关的情绪问题、获取更多的资源以及对医疗过程的适应等。
从广义上说,医务社会工作不仅协助病人及其家庭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而且也注重对影响健康的社会心理因素的探索和开发,并且利用社区与社会的资源,推进医疗保健与社会福利的整合,促进对疾病的预防,保护公众健康。
2.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3.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1)与医疗卫生体系相融合(2)以服务对象的健康为主导(3)“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4)服务规范的专业化掌握重点2: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医务社会工作主要包括医院、公共卫生和精神健康三个领域的社会工作内容。
医院社会工作主要从医院、病人和医患关系三个方面来展开社会工作的内容;公共卫生社会工作主要从预防、保健、宣传和控制疾病的出现和蔓延的角度开展服务;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收集与患者发病相关的社会资料,对患者的咨询辅导,直到治疗等过程的服务。
1.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划分,从需要的主体出发,可以把医院社会工作分为从医院角度、患者角度以及医患关系的角度看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1)从医院角度看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调节病人心理,配合医院治疗;●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提供病人信息,协助医生诊治;●安排转院或者出院事宜;●外展服务;●社会医疗照顾,是指为社区内的老年病人和病后康复期的病人提供家庭式的照顾;●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辅导;●为医疗教学和研究提供资料和便利条件;●为医院树立良好形象,搭建和谐的公共关系。
(2)从患者的角度看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A.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评估和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评估和干预是医务社会工作的最基本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务社会工作》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特色课程先修课程:无
总学时:34学时学分:2
理论学时:30 其他学时:4
大纲执笔人:赵怀娟适用专业:社会工作
开课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大纲编写时间:2012年9月
教研室主任审核:教学院长审定:戴卫东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特色课。
教学任务: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基本状况。
掌握社会工作介入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的路线和方法,能够体察患病儿童、肿瘤患者、艾滋病人的处境和需要,并制定服务方案。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与《社会工作伦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等课程有紧密联系。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
2、掌握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
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
1、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2、课堂授课与课后辅导相结合。
3、PPT课件与板书相结合。
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1、第一层次:“了解”。
即要简单了了有关内容,一般以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进行考核;
2、第二层次:“熟悉”。
即要清楚地理解有关内容,一般以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
3、第三层次:“掌握”。
即要非常清楚地掌握有关内容并能够熟练运用,一般以论述、案例分析、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
第二部分课程总体设计方案
一、课程的基本结构
上编:
第一讲什么是医务社会工作
第二讲医学模式与健康问题
第三讲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中编:
第四讲疾病预防与社会工作介入
第五讲疾病治疗与社会工作介入
第六讲疾病康复与社会工作介入
下编:
第七讲少年儿童健康与医务社会工作实务
第八讲肿瘤疾病与社会工作介入服务
第九讲艾滋病防治与社会工作介入服务
二、学时分配比例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34,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
三、教学环节
1.课前指导
2.讲授新课前复习旧课
3.导入并讲授新课
4.课程总结及布置作业
5.课后答疑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讲什么是医务社会工作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概念、特点、内容等,了解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现状。
掌握医务社会工作伦理和医务社会工作相关理论。
重点与难点:医务社会工作的内涵;医务社会工作伦理;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被警告
主要教学内容: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功能
三、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
四、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五、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现状
六、医务社会工作知识基础
七、医务社会工作相关理论
复习思考题
1、何谓医务社会工作?其内涵拓展的过程是怎样的?
2、简析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
3、简析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4、分析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问题。
5、了解医务社会工作内容。
第二讲医学模式与健康问题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对医学模式演进历程的介绍,使同学们了解当前的医学模式,理解生理-心理-社会模式的重要性。
通过对健康观及影响健康的因素的分析,使同学们理解健康问题的社会性,进而明白社会工作介入健康问题的意义。
重点与难点:医学模式的转型;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
主要教学内容:
一、何谓医学模式
二、医学模式的演进
三、现代医学模式的意义
四、健康观及其演变
五、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
复习思考题:
1、概念:医学模式;恩格尔模式;健康观
2、简述医学模式的演进历程。
3、简析现代医学模式的意义
4、试析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
第三讲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讲授,使同学们了解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概况,了解新医改的背景,以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社会工作的要求。
重点与难点:新医改
主要教学内容:
一、我国古代的卫生事业
二、我国近代的卫生事业
三、计划经济时代的卫生事业
四、改革开放以来卫生事业的发展
五、2009医改方案解读
六、新医改的初衷与医务社会工作服务
复习思考题:
1、试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卫生事业发展。
2、如何看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社会工作如何为医改服务?
第四讲疾病预防与社会工作介入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疾病谱、死因谱的变化,思考疾病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
理解社会工作介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运动的意义,掌握实务工作的流程与方法。
重点与难点: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社会工作介入健康促进的策略
主要教学内容:
一、疾病谱与死因谱的变化
二、生活方式与健康问题
三、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四、社会工作介入疾病预防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社会工作介入
复习思考题:
1、概念:疾病谱;健康促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举例说明生活方式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3、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疾病预防?
4、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第五讲疾病治疗与社会工作介入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讲授与讨论,使学生了解医院的类型、部门设置、患者的需要和权利,明确在就医过程中如何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如何在化解医患矛盾中提供接入服务,以及如何协助患者及家人安排出院计划。
重点与难点:医疗机构的类型,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主要教学内容
一、医院的分类与机构设置
二、医院的医务社会工作部门
三、患者的需要与权利
四、就医流程与社会工作服务
五、医患关系与社会工作介入
六、患者支持活动与社会工作介入
七、出院计划与社会工作介入
复习思考题
1、了解卫生部关于医院级别与类型的规定。
2、如何理解患者的权利?
3、分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4、谈谈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5、何谓出院计划?社会工作者如何制定出院计划?
第六讲疾病康复与社会工作介入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康复的内涵与理念,了解康复社会工作的内容、功能、特点,掌握康复社会工作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康复社会工作的内容,康复社会工作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
一、康复与康复社会工作的内涵
二、康复社会工作的内容
三、康复社会工作的特点
四、康复社会工作的功能
五、康复社会工作的方法
复习思考题
1、概念:康复;康复社会工作;社区康复
2、了解康复社会工作的内容。
3、简述康复社会工作的功能和方法。
第七讲少年儿童健康与医务社会工作实务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儿童卫生事业发展概况,了解患儿及其家庭的需要和问题,掌握介入模式及技巧。
重点与难点:患儿的需要与问题
主要教学内容:
一、我国儿童卫生工作的发展
二、儿童的生长发育与健康问题
三、患病儿童及家庭的需要
四、社会工作为患病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
五、实例:白血病患儿及家庭关怀活动
复习思考题:
1、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何特点和规律?
2、社会工作如何介入患儿服务?
3、找一份活动方案,讨论其结构和特点。
第八讲肿瘤疾病与社会工作介入服务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讲授与讨论,增进学生对肿瘤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体察肿瘤患者的心态及需要,并设计相关的服务方案。
重点与难点:肿瘤患者的心理;通用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
一、肿瘤知识简介
二、肿瘤患者的需要与问题
三、肿瘤社会工作内容
四、肿瘤社会工作的通用过程
五、对肿瘤患者的跟进服务
六、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1、简析肿瘤患者的需要。
2、如何为肿瘤患者提供跟进服务?
3、查找肿瘤及其患者的资料,设计一份服务方案。
第九讲艾滋病防治与社会工作介入服务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讲授与讨论,使学生了解艾滋知识,澄清对艾滋病人及HIV携带者的错误认知。
讨论艾滋患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引导学生通过间接介入方法设计服务方案。
重点与难点:HIV及其传播途径,艾滋病的道德化,四免一关怀
主要教学内容:
一、何谓HIV与AIDS
二、全球艾滋疫情简介
三、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与病程发展
四、我国的防艾政策
五、社会工作如何介入艾滋病防治服务
六、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1、概念:HIV;AIDS;四免一关怀
2、了解全球艾滋疫情和中国疫情情况。
3、简述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
4、简析社会工作在艾滋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第四部分考试方法
平时成绩(25%):包括课堂讨论、出勤;
期中考核(15%):书面考试或小论文;
期末考试(60%):闭卷考试。
第五部分使用与辅助教材
【教材】
刘继同:《医务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参考书】
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