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新浪潮期末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电影作者的坚持
——浅论方育平的电影香港电影在19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之间经历了一次非常大的变革,一批从国外学习影视创作归国的年轻导演在电视台经历了一系列历练之后羽翼渐丰,开始纷纷投身影视创作,制作了一批构思新颖,具有个人化色彩的影片。他们在影片中挖掘极具探索性的电影语言,将新的观念和新的血液带入了香港电影的创作中,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被当时的媒体称为“新浪潮”。“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出现不仅完成了香港电影本土化的过程,更提升了香港电影的品质,在香港以及华人地区的电影发展史上写下了关键的一页。”
在众多香港新浪潮电影导演中,方育平是比较独特的一位,他在作品中不断探索新的电影语言,将自己的个人经历、对人生的反思和对生活的体察融入影片中,始终坚持作者化的创作路线,先后三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奖,成为得奖最多的香港导演。这篇论文就方育平的三部获奖影片,探讨他对电影语言和表现形式的探索之路,并尝试联想和总结现今电影创作的问题以及对创作本身的思考。
一、《父子情》——方育平的自我回忆
《父子情》可以说是方育平投身影视界拍摄的第一部作品,影片描写了一对充满矛盾又感情真挚的父子关系,父亲不甘人生的贫穷和平庸,将所有成才的美好愿望投射到自己儿子身上,不厌其烦地为顽劣的儿子转校,又逼迫两位女儿放弃学业,投身家庭供哥哥出国留学。不但描写了父爱的伟大、包容与关怀,还保有对社会大环境的体察和对家庭伦理细致的关照。
结合方育平本人的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其实《父子情》是导演的一部自传式的影片,影片中情感的真挚动人完全来自导演对于自身经历的总结和追忆。片中主人公生活中的一些生动的细节也来自于导演本人的真实经历,如儿时不爱读书,痴迷影画,与好友借摄影机买胶卷拍摄实验电影等细节,不但丰富了主角对于梦想的执着,也加强了父子之间的矛盾对立。
其实整部影片所讲述的主题是亲情大爱下亲人彼此间的妥协与牺牲,父亲自身的人生期望因为能力不济无法实现,于是对家中唯一的儿子寄予厚望,但儿子又偏偏排斥传统的教育体制,一直坚持自己对于电影的梦想,父亲为了达成自己的期望逼迫大女儿嫁人,二女儿放弃学业走向社会,两位女儿也在父亲的巨大压力下做出了自己的牺牲,儿子在这种极端的局面中甚至产生了枪毙父亲的幻想,这也是影片一个很有趣的细节。我们每个人在成长中遭遇与家长观念的对立时也许都曾经幻想过类似的极端行为,导演将这种自我幻想插入到影片当中,虽然在结构上有些突兀,但是在情感上则换取了更多的共鸣。儿子最终面对父亲和家人的牺牲做出了妥协,决定出国读书,在机场和父亲紧紧相拥,影片在这里停止,回忆也在这里终结。《父子情》让我们看到了亲情之爱的伟大和无私,这些真挚的情感如果没有现实基础存在是完全无法被呈现得如此真实感人的,由现实开始,走向回忆,并在回忆中戛然而止,不再回望现实。
许多导演在早期作品中都会从自身经历中寻找拍摄题材,这是因为自身的经历和情感让导演有更强的驾驭和控制力,因为只有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对于经历中所接触的事件和情感也更容易体会和把握,而且拍摄自己的经历也让导演从视听语言上有更宽容的自由度来
进行探索和创作。对于方育平这样一个坚持非主流创作路线的导演来说,《父子情》只是开创了他的一个作者之路,而之后的作品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导演创作人称的转换,《父子情》是从自我出发拍摄的一部电影,而接下来的《半边人》则把触角伸向了身边的好友,将对于人生、理想和情感的体察慢慢延展开来。
二、《半边人》——真实包含的力量
《半边人》的缘起是非常偶然的一次演员选拔,本来是为另外一部影片挑选演员的方育平发现了应征者许素莹,在了解了她的个人背景和经历之后找到了更令人兴奋的创作题材,结合对自己的好友戈武人生经历的回忆,便形成了《半边人》的剧本。这充分证明了方育平善于在平常生活中发现题材、进行加工和创作的敏锐度。片中所有的演员除了饰演老师张松柏的王正方以外全部都以真实姓名本色演出,主角许素莹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戈武的学生,所以片中这些演员的表演才能做到异常的真实自然,不加修饰,因为他们都在镜头前表演着真实的自己。
《半边人》这部影片与前作相比视角更宽阔了,导演不仅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来看香港社会,还融入了对香港年轻一代奋斗和发展的理解。女主角许素莹不再被动接受家人为她安排的命运,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为“电影文化中心”打工,兼修电影表演,并与老师张松柏展开了一段微妙、动人的经历。方育平在影片中表现出对海外归国的电影人面对香港电影市场化的环境不适应的同情和对香港年轻一代不甘于命运的安排,努力奋斗和争取的积极心态。从这一点上我们看到方育平影片中的香港年轻一代已经由被动的接受命运到了主动的争取改变,他们的所作所为甚至在影响着成年人的心态和世界,就像影
片中的老师最后也在许素莹的影响下面对了现实,离开了与自己格格不入的香港。
这是一部取自真实、再现真实、融合和总结真实的电影,在当时的电影环境中,年轻人为主角的电影无非表现他们浮躁、混乱的生活状态,因为这样更容易争取商业利益,迎合观众的欣赏需求。但是这样的年轻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年轻人正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苦苦挣扎,导演没有为了满足观众的欣赏品味而选择拍摄边缘化的年轻人,而是选择将一部展现年轻人积极心态、努力奋斗的励志故事搬上银幕,在当时确实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影片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打消了年龄、身份、文化背景的界限,互通有无,互相影响,既表现了年轻人对于理想的执着和对于感情的彷徨,又探讨了对一个为艺术执着坚持、决不妥协的电影人潦倒生活境况的同情和关怀。香港电影对于商业价值的追求从为停止过,所以片中张老师面临的困境和他执着的坚持形成了极端对立的一组矛盾,这种市场化和商业利益与个人艺术创作之间的抗争想必导演也时常会面对和思考,所以导演利用影片也对自己的电影创作和执着的作者观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反思和讨论。在影片的结尾,张老师决定离开香港,治疗腿伤也只是他告诉许素莹的一个借口,在临行前,两人站在废车厂旁,看着那辆破旧不堪的老爷车被机器压碎,暗示着对过去挣扎生活的告别。这一个场景让人不禁想起希腊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在电影《雾中风景》中的一个场景,姐妹站在岸边,看着直升机打捞起海中的一尊巨大手部雕像,在音乐声中悬吊着慢慢飞远,时间仿佛在那一刻终止,人生在完成一个句号的同时开启了新的一页。
《半边人》一片因为取自真实,所以影片中一些情节和桥段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