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联社会主义苏设的经建与教训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课标要求:

知道斯大林模式确立的标志;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的探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分析材料,能够概括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2)通过同桌互助学习,能够客观地评价斯大林模式。

(3)能够结合自己的所学知识,认识到斯大林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并不是唯一模式。(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阅读分析文字材料、漫画、图表,学会掌握解读历史史料的方法;

(2)通过将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一起,将历史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解读,同时学会以史为鉴。(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当时苏联的现状,指导斯大林模式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选择。

(2)通过对斯大林模式的分析,认识到其对当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借鉴与思考。

[教学重点]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学难点]

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的探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用地图说明苏联成立与发展的过程,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大探索,从而导入到本课主题,让学生观看视频和课前提示,提出问题“什是么斯大林模式?”

学生回答:是联苏在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会社义主政治济经(高度集的国家中指令计划模式)性制。

点评:它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斯式的确立。苏联为什么会形成这样形模式的呢?

一个时代的迷雾——斯大林模式的神圣化

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与斯大林个人因素有关系吗?中国有无类似的现象?

回归文本,探究背景

一、苏联的现状

1、外部形势:资本主义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政治形势:苏联成立,列宁逝世,斯大林上台

3、经济形势:经济恢复但总体仍相对落后(根因)

4、历史传统: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

5、思想环境:国内激烈的阶级斗争

6、个人意识:斯大林专权独断作风

二、苏联的选择

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斯大林模式建立途径

一、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方针

问题一:苏联工业化与西方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回答)西方的工业化一般都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苏联的工业化却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回答)苏联成立后,外有帝国主义的敌视,内部则经济依旧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有助于苏联迅速建立强大的国防,巩固政权。

问题二:苏联通过什么形式实现工业化?有何成就?

国家指令性的计划经济

名称时间主要成就

一五年计划1928~32年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

二五年计划1933~37年工业强国,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三五年计划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

问题三:苏联工业化存在哪些问题?

(回答)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所需资金通过高积累获得;经济结构不合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等

二、农业:农业集体化运动

问题一:苏联农业集体化是怎样实现的?

1929年开始,全盘集体化,1932基本实现,完成废除土地私有,1937年消灭农村封剥

问题二:苏联何要实行农业集体化?

【史料】:斯大林认为,粮食80%是来自落后的小农经济,其产品的85%留供自家消费,商品率极低。

另一方面,当时数量很少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粮食产量,虽然只占粮食的2%以下,但它却提供了国家商品粮总额的5%,商品率达到47%。斯大林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必须组织农民走向集体化的国营农场道路,消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其他原因:如粮食供应困难等

问题三:苏联农业集体化有何积极和消极作用?

积极:为工业化提供原金等,为农业现代化开辟道路

消极:没有促农发展,过火行为引起人民不满和抵制

特别提示:农业集体化只是为了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问题,配合国家工业化,因此,不可能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回首看历史:

苏联在农业决策上有什么变化?可能带有什么问题?

加快集体化进程;有农民的非自愿行为;

【史料】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29年7月到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回答)由于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引起农民的不满与抵制;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影响农业长久发展;

过渡点题:

斯大林模式是指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即政治集权、经济集中、思想集控。

三、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2.主要表现:高度集中、高度集权、高度一致

1)经济: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调节

2)政治:高度集权,干部任命制和终身制

3)思想:高度一致,个人崇拜,个人专断

3.历史评价:

1)积极:工业强国;胜利基础;扫除文盲;培养专家

2)消极:三比失调;三性压制;破坏民主;解体根本原因

感受斯大林体制: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丘吉尔

1932年,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美国经济危机;苏联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吸引了美国人

【问题】漫画《片面的经济》中细腿粗腿分别反映了什么?如

何评价这一现象?(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问题】中国有没有实行过“斯大林模式”?

20世纪50-70年代末实行过。如三大改造;有限发展重

工业;计划经济等

【问题】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留下哪些经验教训?

1、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特色的道路。

2、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农轻重比例平衡协调发展。

4、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