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从—个欧洲文化都很落后的国家,发展壮大成为—个能与世界头号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经历了76年的风雨历程之后,最终轰塌,但它的影响还在历史地显现。
在我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今天,继续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解体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我们,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苏联模式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往往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中后期形成和巩固起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它是以1929年中止列宁时期确立的新经济政策,提出在农村向富农进攻,消灭富农为起始,通过全盘农业集体化、工业化和“大清洗”运动而确立、定型下来的。
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宣布了这一模式的定型。
因为这时的苏联社会主义正是以这一模式为载体的。
它的特征就是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
不可否认,苏联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一是保证了苏联在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建成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使“近似中世纪的国家”的野蛮俄国。
沿着这条道路一步步地向着现代化迈进。
二是保证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三是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但就长期来看,它的形成是在否定了列宁试图通过新经济政策,通过迂回过渡的办法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否定了渐进的、通过经济方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而试图用激进的、行政命令的办法直接建设社会主义。
二.苏联模式的特征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不允许其它经济成分存在;在经济结构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形成了重工业占绝对优先地位的畸形经济结构;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的统一,经济以部门管理,即"条条"管理为主,中央部门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于一身,直接支配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产、供、销大权;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具有高度集中性和广泛性、指令性特点。
[论文]浅谈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评价
浅谈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评价摘要: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是苏联历史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年代。
这一时期,国际形势十分严峻,国内斗争异常复杂,斯大林在无所前鉴的情况下,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提出的一些理论,结合苏联的实际情况,领导苏联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形成了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苏联模式的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特殊性。
关键词:苏联模式,形成,特征,评价一、苏联模式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一)苏联模式“苏联模式”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治、经济、文化管理体制的总称。
就其内涵而言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它是社会主义的模式,就是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二,它是苏联的,就是说它在具体体制方面体现与反映了苏联的具体国情与当代时代的特点。
”[1]这种对苏联模式的定义是科学的而且是符合实际的,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去了解和评价它。
斯大林是苏联模式的主要创造者,因此苏联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苏联模式的产生与当时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的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国际环境分析国际上危险的环境是苏联模式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原因。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及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自诞生之日起便被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视为的敌人,并一直对其敌视、封锁以及侵略。
由布尔什维克执政的苏维埃政权成立伊始的三年国内战争,从表面上看是内部的反动势力对抗苏维埃政权的斗争, 然而反动势力中包括被推翻的剥削阶级、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都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
1918年3月,协约国以俄国无力保护中立国为名,先后在苏联北方重要港口摩尔曼斯克登陆。
同年4月,日本和英国的军队也在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陆。
一战期间,协约国由于要集中军力对付德国,并未抽出大量的军队来攻打苏联,多以支持俄国反革命势力的手段来镇压革命。
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述评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它成为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效仿的对象。
“斯大林模式”是我国史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相关的论文、专著不断问世。
同时,该问题也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有鉴于此,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对“斯大林模式”研究中与中学历史教学相关的内容做一简要概述,以供教学参考。
一、“斯大林模式”的含义1.体制说。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特定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叶书宗认为,所谓“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定下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
”(注:叶书宗:《苏联的革命和建设》,上海社科联,1996年版,第210页。
)2.理论体系说。
胡逢吉认为该模式主要是一种理论体系,他指出,“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理论简称。
(注:王福春:《国内外…斯大林模式‟研究述评》,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4期。
)3.政策实践说。
韩狄明认为“斯大林模式”主要是一种政策实践,其重点“一是发展重工业,二是限制和消灭商品经济。
”(注:王福春:《国内外…斯大林模式‟研究述评》,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4期。
)4.“社会主义模式”说。
孙振远认为“斯大林模式”是一种不成熟的或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处于帝国主义包围的这样一种国际环境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这样一种国度里,无社会主义建设先例的条件下形成的。
(注:孙振远:《斯大林模式的弊病与赫鲁晓夫的改革》,载《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
)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时间1.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陈之骅认为是在20年代末30年代中期逐步形成的并在40年代至50年代初期进一步固定化的。
(注:陈之骅:《改革传统模式是历史的必然》,载《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
)2.1936年宪法的制定。
当前最权威的昊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把1936年宪法的制定作为“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指出:“苏联宪法的制定,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苏联模式的兴与衰以及给中国的启示【精选资料】
摘要:苏联模式是苏维埃时期苏联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组织体系和思想体系。
这一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成就巨大,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苏联领导集团在对该模式进行改革过程中,出现了重大偏差,这最终导致了苏联社会制度的转轨。
今天,我们研究苏联模式兴衰的经验与教训是有必要的,它能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改革事业的艰巨。
关键词: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苏联解体,经验和教训一、苏联模式概述及形成的历史原因十月武装起义取得成功后,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但是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并没有完整的先例可循,只能根据现实情况,摸索前进。
苏联模式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即从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这种新的实践经过人们总结,又上升为新的理论,即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也可以称作斯大林模式或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要害关键则在于树立个人崇拜。
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以长官意志取代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网,高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后任们,同时它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具体国情条件下的特定产物,它在一定历史时期显示出一定的生命力,对苏联社会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对世界许多国家起到了示范效应。
二、苏联模式的优势苏联模式是在战争与革命的年代,在被资本主义包围的经济落后的资源大国,为了尽快地增加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而选择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
这种模式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它有效地对付了战争与战争威胁,借助这种模式苏联为反法西斯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由于这种模式以高速的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苏联的经济曾经有过震惊世界的高速增长,使苏联由原来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变成国民生产总值在欧洲占第一位,世界占第二位的强国。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历史成就;1、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是一个内部潜伏很多问题的国家,但在30年代到40年代的苏联,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顺利的时候,还是政策发生失误的时候;也无论是战争逼近的时候,还是进行战争的时候,整个社会都还是比较稳定的,多民族组成的党和国家也始终保持着统一。
浅谈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必然与偶然
浅谈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必然与偶然内容摘要: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是由许多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将一些主要的因素对于斯大林模式形成的作用分为必然和偶然,并对其进行了总结。
对其起到必然作用的有俄国长时间积贫积弱的国情、俄国的政治经济传统以及建立首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困境。
而对其起到偶然作用的有斯大林个人影响和列宁的逝世与布尔什维克的党内争斗。
关键词: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俄国国情与政治经济传统首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布尔什维克党内斗争读了很多国内学者关于斯大林模式的文章,发现更多的是致力于评价斯大林模式的是非功过以期对现在中国社会主义去向何方有借鉴意义,个人觉得这方面在国内外学者的争辩中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答案。
所以我不妨谈谈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开宗明义,所谓斯大林模式,不应该说是斯大林个人的政治倾向,说成是以斯大林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共同的选择更为恰当。
所以我以为沈宗武先生在《21世纪重评斯大林模式论纲》中说的“斯大林时期苏联实行的社会主义模式”,“指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理论和实行的体制、采取的政策等”的概念还是比较合理的。
一、斯大林模式形成之必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是由斯大林个人决定的,也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虽然饱受诟病,但确实是与前苏联当时的国情和国际环境息息相关的,它的形成是有其必然性的。
1、俄国长时间的积贫积弱的国情斯大林模式形成之前的俄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国家。
政治上,即使经历过农奴制改革、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时期,俄国人民自始至终都没有过民主意识和政治主动性,留给苏维埃的是一个封建专制大量残余的国家,这无疑是个“烫手山芋”。
而经济上,俄国从一开始的工业发展和资本主义发展就显得不充分,依旧是农业国,并且自然经济占主体,迅速实现工业化显然是苏维埃必须要做的事。
而在阶级上,截止至内战结束时,为数并不太多的上等或中等阶级或被消灭,或被驱散,工人阶级人数不断减少或者失去了自身的阶级性,而占大多数的农民正处于躁动不安的状态。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作用及其弊端P
动脑经:假如没有“八一九事件”,
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
假如没有“八 一九事件”, 苏联可能还会
存在下去。
虽然没有 “八一九事 件”,苏联 最终也会解
体。
苏联旳改 革与解体对 我国旳社会 主义建设有 什么经验教 训?
参照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坚持党旳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③正确处理好国内各民族关系; 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出现旳新思想和 价值观要正确认识。
权力高端旳博弈, 谁是最终旳赢家?
叶利钦VS 戈尔巴乔夫
VS
苏联解体:无可奈何花落去
苏联解体
直接原因 : 八一九事件
根本原因: 斯大林模式旳旳弊端
(高度集中旳经济政治体 制旳弊端)
苏联解体实质: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实质: 社会制度/性质 发生了变化
苏联解体
冷战结束 标志: 美苏争霸结束
赫鲁晓夫改革措施及成果
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开荒
推广种植玉米
成果: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
根本变化苏联高度集中旳政治经济体制。
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
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黑白相间旳墓碑 毁誉参半旳一生
赫鲁晓夫旳墓 碑用7块黑白大 理石相向衔接 堆砌而成,代 表了赫氏毁誉 参半旳一生
小结: 措施:针对斯大林时期旳某些弊端,在经济、
政治方面采用某些改革措施。
赫鲁晓夫 成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斯大林模,式
但并未根本变化苏联 高__度__集__中_旳__经__济__政_治_ 体制。改革带来旳多种矛盾日益突出
,1964 年, 赫鲁晓夫 被迫下台。
措施:1985年上台。针对苏联经济发 展面 临 旳停滞局面。先把经济改革作为要 点,后又把改革要点转到政治方面。
高中历史 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3、评价:
1评价: )初期发挥过积极作用: 3.
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书135
①② ③为当时西方国家克服经济危机提供借鉴 ④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发展(现代化)模 式的崭新道路。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 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弹的强国。 ——丘吉尔
3、评价:
1)初期发挥过积极作①--④
1)工业化 原因: ①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建设,为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 族独立 ②苏联仍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原有工 业基础薄弱的落后农业国 ③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④1924年1月,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苏联主要领导人 方针: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实现工业化方针 特点: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成就:P136
斯大林模式的建立
1、形成过程
1. 形成过程 1)工业化
原因:①--⑤ 方针: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实现工业化方பைடு நூலகம் 特点: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成就:P136 ①1937年二五计划提前完成,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形成 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②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 重达77.4% ③1937年,已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 工业强国
原因: ①--③ 方针: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过程:1929年-1937年
速度快,规模大,用行政手段强制农民加入
• 特点:由逐步集体化向全盘集体化发展的趋势
• 农村生产关系的错误调整
• 影响:
• 积极影响: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条件 • 消极影响:是为了配合工业化,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 经验教训:
• (1)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 产力发展的原则; • (2)要从国情出发; • (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 当比例平衡发展; • (4)制定农业政策必须考虑农民的利益。
斯大林模式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
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
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
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产生的原因当时苏联在外为帝国主义包围,内部文化落后,缺少民主传统和基础的特殊条件下,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而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影响1、积极影响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消极影响但是这种高度集权不仅以自由市场的不发达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而且为了保全自身,而通过经济资源的绝对垄断,限制市场因素的发展来巩固自身。
斯大林模式要求国家对经济运行的绝对控制,也就要求空前的国家专政机关作为后盾。
于是必然出现出现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的现象,因为这些不过是巩固国家统治的方式而已。
斯大林模式和民主、现代法制是完全不相容的。
苏式社会主义的国有化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有化的区别在于,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国家作为后盾的方法来壮大资本,同时资本必须由国家实行绝对控制;社会主义国有化旨在限制和消灭资本,以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来代替资本关系,生产资料的控制权将逐渐由社会接管,并且这一切建立在资本关系发达并走向衰落的历史条件下。
论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论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临床5班钟晓敏2011602615斯大林模式作为二十世纪社会主义阵营普遍采用的一种发展方式,对整个社会主义世界尤其是苏联自身的影响无疑是不可估量的,在苏联的强大和衰亡的历史过程中,可以说斯大林模式是个双刃剑的作用。
(一)环境原因在苏维埃政权刚刚建立之时,列宁和他的同志们同时面临着反对国内反革命政权的叛乱和国外资本主义国家武装干涉的任务。
于是列宁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这个政策的特点在许多方面与斯大林模式是十分相似,如高度集权、公有制、对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排斥市场经济等等。
所以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也成为建立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的一种手段。
更何况新经济政策本来就被认为是过渡性的政策,它的废除只是个时间问题。
所以当人们认为斯大林模式可以实现社会主义时,它的建立就不可阻挡了。
(二)理论原因马克思主义本身对共产主义经济形式和架构的片言只语和语焉不详,迫使苏联只能根据领导人的主观意愿和精英阶层的有限认识建立经济体系。
马克思主义对于共产主义在经济上的任务指出要实现两个方面:改造旧的生产关系和尽可能快地发展生产力。
但是如何改造旧的生产关系、如何尽快地发展生产力,马克思并未详细的说明。
由于苏联建立以前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沙皇俄国都实行了一套封建专制统治制度。
在这样的政治和经济形态统治之下的俄国人民,本来就有一种十分浓厚的、落后的小农思想,骨子里仍然有很深厚的尊君意识。
苏联的专制主义传统和封建意识成为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温壤。
(三)斯大林个人原因斯大林模式形成的一个根本中心就是斯大林,尽管以上所论述的几种因素对斯大林体制的形成起着主导的作用。
斯大林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托洛茨基关于“超工业化”的思想,在列宁逝世后的党内斗争中,这成为了托洛茨基“意图损害农民利益”的罪证。
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统治者之后,很快结束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击败了坚持新经济政策的布哈林,实行工业计划。
布哈林等人被批判后,斯大林开始大规模的以行政手段实行农业集体化,并消灭富农阶级推进全盘集体化。
苏联模式及其形成原因
苏联模式及其形成原因、特点和评价苏联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称,曾经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苏联奉行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的社会主义制度及计划经济政策。
并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20世纪初在雅尔塔体系下,美苏两强争霸,进行冷战,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中。
而在苏联国内,20世纪20年代,在列宁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苏联通过实行新经济政策,为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初步物质经济基础。
在列宁去世后,斯大林的“把国家计划看作客观经济规律”的理论在党内取得主导地位,为高度集中统一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形成了一种社会模式——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是指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指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其特征是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
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主要是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的,而斯大林去世后一直到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基本上沿袭了斯大林创建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所以,苏联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苏联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它必然的命运归宿,但对于苏联模式的功过是非,我们不能一言以蔽之,必须历史地辩证地看待。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过度集权。
在政治方面。
苏联模式政治体制的核心内容是过渡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国家权力过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过度集中于中央,中央的全力过度集中于斯大林个人。
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规制:随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苏联开始逐步建立起一套与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相适应的、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规制,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民主选举制的原则。
软弱低效的监督机制:在执政党内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由列宁提出的,但到斯大林时期,党的监察委员会地位受到严重削弱,权力受到限制,只有自上而下的监督而没有自下而上的监督,最后监察机构成为打击反对派的工具。
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斯大林时期国家安全机关由他个人直接领导,拥有特殊的地位。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及其评价
收稿日期:2014-11-07作者简介:刘薇(1989-),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及其评价刘薇(西安工业大学,西安710021)一、斯大林模式的含义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对各部门进行全面的干涉和管理。
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与市场和价值规律相斥,政府通过计划来确定全社会的生产、供应、销售,它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宪法的通过。
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1.复杂的国情决定1918年夏天,外国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武装叛乱同时爆发,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列宁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发现国民经济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能适用于社会主义的建设。
在这种情形下,列宁提出了小农经济是重点,要长时间依靠和帮助小农经济的发展,通过合作社把广大的小农吸引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出生产领域的各种合作社,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大集体农业。
然而,列宁没有完成自己伟大的构想就逝世了。
尽管新经济政策已经有所成效,但是以斯大林为首的新领导者对这些充满忧虑,斯大林在对国内形势作了主观性分析后宣布取消新经济政策,坚持优先发展关键部门,通过强制手段并且依靠国家权力对农民进行剥削,这样就能实现整个经济的飞跃。
1931年斯大林提出了著名的“赶超战略”,要求苏联利用十年的时间“赶超”落后先进国家的五十至一百年。
不过,苏联确实利用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大国。
人们不仅惊叹苏联用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上百年的工业化道路,更加惊叹战胜德国法西斯的斯大林的预见性,对工业化更加赞赏备至。
这就把斯大林捧到最高权威的地位上以致造成个人崇拜的泛滥。
2.联共(布)党内斗争列宁去世后,俄共(布)党内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核心是对农民和农业的态度问题。
苏联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又称“传统苏联模式”或“斯大林模式”,就是以苏联经济体制、模式为基础形成的苏联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体制、模式的总称苏联模式产生的背景1、十月革命后,国内百废待兴,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成效不显著,见效慢。
2、斯大林个人的影响。
斯大林模式决不可能仅仅是斯大林个人意志的产物,但同时也必须承认,斯大林的个人意志对斯大林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教条地接受马列思想。
3、整个20年代正是世界资本主义战后黄金时代,发迅速,实力强大,苏联仍处在孤立包围之中,处处受抑制。
俄共党内长期在着极为强烈的危机感和备占思维,党内都认为战争临近而坚决支持斯大林的备战政策。
这种备战是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做支撑。
斯大林模式中的超工业化,以集权体制中一切力量发展现代化工业的道路正迎合了这种危机感,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苏联模式的内容和特征1经济模式是国家模式的基础与核心,苏联模式的经济模式可称为高度中央集权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特征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高度中央集权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计划具有法律效力,用行政命令体制保证计划履行。
以速度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实施农业集体化,建设集体农庄,发展农村公社制度弊端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
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严重挫伤了地方和企业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极大地破坏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 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在农村的集体化政策很大程度上是采取高压方式强迫农民就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影响了农业生产力。
2政治上显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
主要表现:立法权和行政权相统一的苏维埃形式。
苏维埃为立法机构,政府机构为苏维埃的执行机构,并对其负责;苏联共产党是苏联唯一的政党,由它独掌全国政权。
弊端一党独存,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及影响——从思想文化方面探究原因分析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早期实行的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它的形成不仅仅是现实社会状况和斯大林个人的因素,俄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对这种模式有极大的催化作用。
对于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思想文化原因,本文将从“斯大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运用”“民族意识和文化传统”“斯大林个人因素”三个方面分析。
(一)斯大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解和运用是“斯大林模式”的主要思想根源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理论和实行体制是斯大林模式,他所采取的政策、方针实质上就是斯大林等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建设的结果。
列宁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曾多次提出过社会主义大工业和完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建设思路,也大胆地提出苏联已经具备“建成社会主义的一切”的条件这样的大话,列宁提过:实行新经济政策是一种战略“退却”,“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
因此,斯大林顺势向上爬,苏联之所以停止实行新经济政策和建设斯大林模式理论,与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这一理解误差有关。
1列宁为了加强党内统一,取消党内派别,于1921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关于党的统一》的决议,给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反对党内过度的集中制甚至独裁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使一些领导者的权力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受监督和控制。
2最后致使斯大林的权利无限扩大。
尽管斯大林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解颇有偏差,但也包括正确的理解和措施,都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社会设想的一种实践形式。
列宁在世时提出一些构建社会主义的构想,但是大多并未能付诸实践,而是由斯大林来执行列宁的“遗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取得了显著成就。
1《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沈宗武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引自倪稼民博士学位论文(二)苏联的文化传统长期历史著称的传统主要表现在沙皇的高度君主集权的专制主义的统治,沙皇主义传统,在经济上以村社占有为主要形式的封建宗法经济系统,以及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与对外扩张等。
苏联史
苏联史1、斯大林模式产生的背景、内容、评价?形成原因:客观原因:1)俄国专制主义传统。
历史上俄国皇权主义严重,十月革命后,仍摆脱不了官员任命制、家长制和集中制。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苏联史传统的农业国家,经济文化落后。
3)列宁死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苏工党内部的派别斗争即马克思主义建党所要求的统一组织、纪律、意志及指挥。
4)国际环境和二战的影响。
苏维埃政权诞生不久,就遭到白俄罗斯的复辟鼓动,军备竞争与反苏宣传以及的日战争策源地的影响被迫采取高度集中的强制政策。
5)苏联当时特殊国情的影响。
苏联当时经济严重落后,而且又遭到战争的破坏,为了应付可能爆发的战争,苏联只能通过高度集中,调动有限的资金、资源,发展最急需的工业部门。
主观原因:1)斯大林个人因素。
斯大林的粗暴专横、妒贤嫉能、权利欲极强。
当他感到威胁其地位时,往往采取高压手段清除对手,以维护其权利。
2)错误的理论指导。
在20—30年代的苏联大多数理论家还未摆脱传统教条主义束缚,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没有商品货币关系和实行产品直接分配的社会,阶级斗争扩大化,轻重工业发展部平衡,用供税论阐述的工农关系以及英雄史观以及形而上学都给社会发展带来灾难。
主要特征:1、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调令的指令性计划,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政治体制:全国建立高度集权的党的领导体制,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缺少有效地人民监督机制。
3、在意识形态和国家精神生活中盛行个人崇拜评价:有点:斯大林模式发展的成就还是很大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使得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有独立工业体系的工业国;第二个五年计划,使得苏联建设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化强国。
在短短十年间,苏联建成社会主义,赶超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有利于宏观经济规划与管理。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从—个欧洲文化都很落后的国家,发展壮大成为—个能与世界头号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经历了76年的风雨历程之后,最终轰塌,但它的影响还在历史地显现。
在我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今天,继续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解体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我们,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苏联模式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往往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中后期形成和巩固起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它是以1929年中止列宁时期确立的新经济政策,提出在农村向富农进攻,消灭富农为起始,通过全盘农业集体化、工业化和“大清洗”运动而确立、定型下来的。
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宣布了这一模式的定型。
因为这时的苏联社会主义正是以这一模式为载体的。
它的特征就是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
不可否认,苏联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一是保证了苏联在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建成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使“近似中世纪的国家”的野蛮俄国。
沿着这条道路一步步地向着现代化迈进。
二是保证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三是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但就长期来看,它的形成是在否定了列宁试图通过新经济政策,通过迂回过渡的办法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否定了渐进的、通过经济方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而试图用激进的、行政命令的办法直接建设社会主义。
二.苏联模式的特征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不允许其它经济成分存在;在经济结构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形成了重工业占绝对优先地位的畸形经济结构;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的统一,经济以部门管理,即"条条"管理为主,中央部门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于一身,直接支配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产、供、销大权;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具有高度集中性和广泛性、指令性特点。
高一历史必修2_学术观点:关于斯大林模式形成原因和确立的时间
学术观点:关于斯大林模式形成原因和确立的时间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斯大林模式的一些现象早在列宁时期甚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已经出现。
但对斯大林模式形成和确立的时间则有不同的认识: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一模式形成于第一至第二个五年计划(1928~1937年)时期即20年代末和30年代中期,并在40年代和50年代初期进一步固定化。
少数学者认为形成于列宁时期,指出苏联的政治体制早在20年代初列宁在世时(1923年以前)就基本形成了,到斯大林执政时则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关于1936年宪法与斯大林模式的关系,学术界有两种看法:多数学者认为1936年宪法是斯大林模式“确立”或“定型”的标志;个别学者则认为它是苏联体制“基本形成”的标志。
关于斯大林模式产生的原因。
中国学者大都认为,斯大林模式的成因可分为客观的历史原因和主观的历史原因两大类。
客观历史原因主要有国际环境、俄国国情、历史传统和党内斗争等。
主观历史因素有理论思想的影响和斯大林的个人品格等。
1/ 1。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历史上重要的政治经济体制,它不但使得苏联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提高了苏联的综合国力和社会地位,同时也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关于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希望对你有帮助。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第一,俄国的专制主义历史传统。
俄国在沙皇时期就是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并且一直影响着俄国的政治体制,十月革命后,国家动荡的条件下也必须实行高度中央集权,这就为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提供了最基本的社会氛围。
第二,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当时改革苏联落后的经济文化的要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和文化落后的国家必然要被历史潮流所淘汰。
苏联当时全面落后于西方国家,这就使得强而有力的改革成为了最紧迫的任务。
第三,列宁死后,苏联共产党内部派别争斗严重,加之列宁对斯大林非常倚重和信任。
这就使得斯大林上台后必须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第四,国际环境和二战的影响。
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面对资本主义的包围,必须要实行强而有力的政策,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应运而生。
第五,苏联特殊国情的影响。
苏联为了应对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的战争,必须高度集权,加大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发展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实现工业化,带动军事实力提升,才能不被资本主义湮灭。
斯大林模式的含义对于斯大林模式的含义,各种学派给出的定义是不相同的,斯大林模式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体制说。
我国学者都认为,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采用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第二,理论体系说。
这种说法的代表人物是胡逢吉,他认为,所谓的斯大林模式主要是一种理论体系,也就是斯大林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理论体系。
第三,政策实践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物以韩狄明为代表,他认为斯大林模式实际上就是一种政策实践,重点有两个,其一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其二是限制消灭商品经济。
第四,社会主义模式说。
这种观点主要认为斯大林模式是一种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当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处于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形成的,并且国家生产力水平不高,没有社会主义国家先例作为借鉴。
深入剖析斯大林模式
深入剖析斯大林模式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一、斯大林模式的含义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
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
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
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二、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1、客观原因(1)俄国专制主义历史传统。
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在俄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专制君主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虽然历经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但是这种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根深蒂固,影响广泛而深远。
因此,专制主义意识形态不可能因为社会制度转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而很快自动消失。
(2)党内的政治斗争。
“长期的党内斗争是斯大林时期苏联高度集中政治体制形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20年代至30年代初期,苏联党内斗争接连不断,有时还显得十分激烈。
列宁时期,党内民主生活还比较正常。
但到了斯大林时期,政治斗争往往通过组织力量争取多数,对持不同政见者动辄采用高压手段,甚至混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最后斯大林才得以把权力集中于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从此决策大权集中到少数人手中。
(3)落后的经济文化。
沙皇俄国不仅具有专制主义历史传统,还是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小农经济占优势,十月革命前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2%,十年后还占80%。
20年代末期,工业仅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5%,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农业国。
经济落后,必然带来文化的落后,而“经济文化落后是中央集权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也正是这种落后的经济文化成为这种体制存在的温床。
(4)国际环境的影响。
苏维埃政权诞生不久,就遭到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进攻,加之国内经济文化落后,俄共(布)被迫采取高度集中的强制政策,调动一切可能的人力、物力、财力,发展与国防相关的工业,这一政策保证了苏俄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但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使苏俄国家和党的政治生活,暂时偏离了民主的方向。
斯大林模式
形成过程: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 形成标志: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颁布 特征:
政治:高度集权,个人专断, 缺乏民主,党政不分。 经济:高度集中、单一公有制 计划经济。否定价值规律, 排斥商品和市场。 思想: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 制,个人崇拜盛行。
总特点
高度集中的国家
指令性计划模式
“斯大林模式”和西方、中国的比较:
西方模式(英) 斯大林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 所有制成分并存。 农、轻、重协调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 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所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工业化 先轻工业后重 道路 工业 农业 制度 经济 体制 优先发展重工业
在否定中迷失
国际背景 中苏两党分歧演变成中苏两国间的矛盾,并最终决裂,形成武力对 抗。“以苏为鉴”变成“以苏为敌”。 美国联合我国周边国家形成“反华联盟”,极度影响我国安全。
国内背景
对国际形势的错误判断
“左”倾错误 “反对修正主义”
“反修防修”(“四清”“五反”) “夺权斗争”
最终与八大制定的方针背道而驰:
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以苏为师” 1949~1956 “以苏为鉴” 1956~1957 斯大林模式在中国极端化发展 1958~1976 斯大林模式的扬弃与中国特色的形成 1976~1992
为什么选择斯大林模式
历史前提 我国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 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人民得到解放 相近的成功的革命历史 因此选择了和苏联相同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二战后苏联在经济建设上远远赶超了欧美 榜样的力量
经济:盲目追求“一大二公”“高速度” 政治:权利向党组织集中、民主法治受挫 文化:“双百”方针被背弃
高中历史: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学习目标】重点:斯大林模式的原因、表现难点:斯大林模式的作用、认识、经验教训【知识概述】1.形成原因(1)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2)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3)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2.主要表现经济方面:(1)以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2)实行单一的公有制;(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4)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政治方面:以党代政,权力集中,个人高度专权。
3.作用:积极方面:高度集中的体制,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发展经济,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消极方面:(1)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3)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4)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4.认识: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
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5.经验教训: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知识延伸】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
总之,这是一个有鲜明特点的经济体制,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它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改善生活的手段,达到高积累多投资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
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
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
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产生的原因
当时苏联在外为帝国主义包围,内部文化落后,缺少民主传统和基础的特殊条件下,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而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1、积极影响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
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消极影响
但是这种高度集权不仅以自由市场的不发达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而且为了保全自身,而通过经济资源的绝对垄断,限制市场因素的发展来巩固自身。
斯大林模式要求国家对经济运行的绝对控制,也就要求空前的国家专政机关作为后盾。
于是必然出现出现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的现象,因为这些不过是巩固国家统治的方式而已。
斯大林模式和民主、现代法制是完全不相容的。
苏式社会主义的国有化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有化的区别在于,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国家作为后盾的方法来壮大资本,同时资本必须由国家实行绝对控制;社会主义国有化旨在限制和消灭资本,以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来代替资本关系,生产资料的控制权将逐渐由社会接管,并且这一切建立在资本关系发达并走向衰落的历史条件下。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斯大林模式的命运。
随着过度集中的体制和日益发展的市场因素的对抗性矛盾走向顶点,斯大林体制最终走向崩溃。
在空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掩盖着经济效率极低的现实,这表现在: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
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第五,国家对经济资源的垄断,造成国家机关内腐败滋生。
所以这种经济增长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
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并最终造成了苏联1991年解体.
评价斯大林模式
它使苏联进入工业化国家行列,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但高度集权模式阻碍苏联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存在巨大误区。
同时,在斯大林模式下,农民的物资极其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