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急性心肌梗死药

合集下载

抗心肌梗死药使用说明书

抗心肌梗死药使用说明书

抗心肌梗死药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一、药品名称抗心肌梗死药二、适应症适用于心肌梗死患者以及高风险人群,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3.冠心病行心肌梗死前期处理的患者。

三、药物成分及含量每片含有有效成分:X毫克。

四、用法用量1.用法:口服。

2.用量:(1)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建议首次剂量为XX毫克,随后每X小时维持剂量为XX毫克。

(2)对于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建议起始剂量为XX毫克,随后每X小时维持剂量为XX毫克。

(3)对于冠心病行心肌梗死前期处理的患者,建议起始剂量为XX 毫克,随后每X小时维持剂量为XX毫克。

五、注意事项1.禁用于对本品过敏者。

2.患有明显肝、肾功能损害或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紊乱者禁用。

3.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4.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严重胸痛、心动过速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六、不良反应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1.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2.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

3.心血管不适,如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

如出现以上不良反应或其他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

七、药物相互作用1.与某些药物联合使用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请在用药前告知医生您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2.请勿与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同时使用,以免相互干扰疗效。

八、贮藏请将药品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九、生产企业XXX药业有限公司十、说明书制定日期YYYY年MM月DD日十一、有效期药品的有效期为X年。

本说明书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有疑问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心肌梗死药物选择

心肌梗死药物选择

心肌梗死药物选择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常危及生命。

在治疗心肌梗死的过程中,药物的选择至关重要。

合适的药物能够减轻症状、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心肌梗死治疗中常用的药物及其选择原则。

一、抗血小板药物1、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心肌梗死治疗中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之一。

它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

一般来说,确诊心肌梗死后应尽快给予阿司匹林嚼服,剂量通常为 300mg。

之后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如 100mg/天。

阿司匹林的优点是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胃痛、出血等。

2、氯吡格雷氯吡格雷也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

对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或者存在阿司匹林禁忌证的患者,可以选择氯吡格雷。

它的作用机制与阿司匹林类似,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常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以增强抗血小板的效果。

3、替格瑞洛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起效快,抗血小板作用强。

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如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替格瑞洛可能会作为首选的抗血小板药物。

二、抗凝药物1、肝素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

在心肌梗死急性期,尤其是进行溶栓治疗时,肝素可以防止新的血栓形成。

它通过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来发挥抗凝作用。

2、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与肝素相比,出血风险相对较低,使用更方便,不需要频繁监测凝血指标。

三、他汀类药物1、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血脂,稳定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在心肌梗死后,应尽早开始使用他汀类药物,并长期维持治疗。

2、瑞舒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也是常用的他汀类药物之一,其降脂效果显著,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较强。

四、β受体阻滞剂1、美托洛尔美托洛尔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重构,减少猝死的发生。

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情况,避免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2、比索洛尔比索洛尔也是一种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其作用与美托洛尔类似。

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梗的疗效与安全性

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梗的疗效与安全性

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梗的疗效与安全性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9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抗心梗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急性心肌梗死病情药物控制有效率、用药总时间。

结果治疗组患者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差异显著(P<0.05);急性心肌梗死病情药物控制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71.8%,组间差异显著(P<0.05);用药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进行治疗,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用药时间,提高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

标签:急性;心肌梗死;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屬于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急症,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状态,而导致心肌出现缺血性坏死等病理学表现。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普遍会出现胸骨后疼痛症状,且疼痛程度剧烈并能够持久性存在,甚至会有发热、白细胞计数、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现象产生,心电图检查会呈现进行性改变,一般伴有负性情绪,对生命安全会造成严重威胁[1]。

本文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随机分组法将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9例。

对照组发病时间1~11 h,平均(3.4±0.8)h;患者年龄53~89岁,平均(62.7±6.1)岁;男性25例,女性14例;治疗组发病时间1~13 h,平均(3.2±0.4)h;患者年龄55~83岁,平均(62.2±6.7)岁;男性22例,女性17例。

上述几项两组研究对象的自然指标比较,组间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所得数据具有可比性。

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评价

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评价

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评价1. 引言1.1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血管事件,其发生率在世界范围内居高不下。

心力衰竭(HF)则是一种心脏功能受损的临床综合症,常常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出现。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不佳,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一直备受关注。

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新药物组合。

左西孟旦是一种抗凝血药物,可有效减少血栓形成和心肌梗死的范围,而新活素则是一种特异性调节血管收缩和心肌收缩的药物,对心力衰竭患者有显著疗效。

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被认为可能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其具体效果尚需进行进一步的评价和研究。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评价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和展望。

【2000字】1.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探讨该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心肌损伤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预后情况,全面评价该治疗方案的优劣,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和提高患者生存率提供有力支持,为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3 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为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满足入组标准的患者被随机分为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组和对照组。

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组接受左西孟旦和新活素联合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治疗方案严格按照指南和标准进行,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系统性的随访和监测。

疗效评价主要包括心功能改善情况、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心肌梗死区域缺血情况、心脏影像学指标变化等方面。

常用急救药品目录

常用急救药品目录

常用急救药品目录急救药品是指在紧急情况下用于救治疾病或者创伤的药物。

常用急救药品目录是指对常见的急救药品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在急救情况下能够快速选择合适的药品进行应用。

以下是常用急救药品目录的详细内容:一、心脏急救药品1. 乙酰半胱氨酸(Acetylcysteine):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心脏疾病的治疗,能够改善心肌供氧情况。

2. 硝酸甘油(Glyceryl trinitrate):用于缓解心绞痛的急性发作,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心肌缺血。

3. 对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dinitrate):与硝酸甘油类似,用于缓解心绞痛的急性发作。

4. 阿司匹林(Aspirin):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治疗,能够抑制血小板会萃,减少血栓形成。

5. 替硝唑(Metronidazole):用于治疗心内膜炎等心脏感染疾病,具有抗菌作用。

二、呼吸急救药品1. 氧气(Oxygen):用于缺氧等呼吸急救情况,能够提供氧气供给,改善组织缺氧状况。

2. 氨茶碱(Aminophylline):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急性发作,能够扩张支气管,促进呼吸道通畅。

3. 布地奈德(Budesonide):用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急性发作,具有抗炎作用。

三、休克急救药品1. 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Dopamine)、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等,用于休克状态下的血压维持和血管收缩。

2. 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用于休克状态下的免疫功能调节,能够增强机体反抗力。

3. 血浆代用品:如白蛋白(Albumin)等,用于休克状态下的血容量补充,维持循环稳定。

四、中毒急救药品1. 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用于解热镇痛和急性中毒的治疗,能够减轻中毒症状。

2. 活性炭(Activated charcoal):用于急性中毒的吸附解毒,能够吸附毒物,减少其吸收。

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评价

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评价

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评价1. 引言1.1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急症,通常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

AMI如果不及时治疗,往往会导致心肌坏死和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心力衰竭则是一种心脏功能减退、泵衰竭的病症,表现为心肌收缩功能减弱,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心脏无法有效供应全身组织器官的氧气和营养素。

目前,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作为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新药方案备受关注。

左西孟旦作为一种强效的抗凝血药物,可以有效地减少心肌梗死病灶的血栓形成,减小梗死面积;而新活素则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提高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和预后。

本研究旨在评价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

已经说明了本研究的背景和相关疾病的严重性,为下文正文部分的研究方法和治疗方案的介绍奠定了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评价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

通过观察研究对象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等,来探讨该治疗方案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

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推动医学领域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治疗方面的进展。

我们将以客观、科学的态度进行研究,力求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依据。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本研究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左西孟旦联合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而左西孟旦和新活素作为常用的治疗药物,在治疗这类疾病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药品及使用技巧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药品及使用技巧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药品及使用技巧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心脏疾病,如不及时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可能导致心肌坏死和生命危险。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过程中,合理使用药品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急性心肌梗死急救药品及其使用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常用的药物之一,它能够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

硝酸甘油主要通过稀释血管内皮因子一氧化氮的浓度,使血管松弛,以降低冠状动脉的阻力。

患者在出现急性心梗症状时,应立即咀嚼含有硝酸甘油的片剂,每次剂量通常为0.3-0.6mg。

如果患者意识不清,也可以将硝酸甘油喷在舌下,每次剂量为0.4-0.8mg。

疼痛持续10分钟后,若症状未缓解,可重复使用硝酸甘油,但一次总剂量不宜超过3mg。

二、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它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在发生心肌梗死的急救过程中,患者应立即服用阿司匹林,剂量一般为300mg。

阿司匹林片应含入口中咀嚼,以促使药物快速吸收。

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患者通常还需要继续服用阿司匹林,始终维持在75-150mg/天的剂量。

三、吗啡吗啡是一种强效止痛药,能够缓解心肌梗死患者的剧烈胸痛,减轻病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救过程中,特别是在静脉药物难以迅速获取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吗啡。

吗啡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调整,常见剂量为2-4mg,可根据需要每隔5-10分钟重复使用,但总剂量不宜超过10mg。

四、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减缓心率、降低血压、减轻心肌损伤。

通常,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最初12小时内,患者应及早口服β受体阻滞剂,以便尽早发挥治疗效果。

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

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需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以调整剂量。

五、肝素肝素是一种抗凝血药物,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栓形成。

心肌梗死药物及使用说明

心肌梗死药物及使用说明

心肌梗死药物及使用说明心肌梗死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生命威胁。

药物治疗在心肌梗死的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常用于心肌梗死治疗的药物及其使用说明。

一、急性期药物治疗1. 抗血小板药物在心肌梗死的急性期,抗血小板药物被广泛应用,以防止血栓的形成,减少心肌梗死的范围。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 阿司匹林:口服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

一般建议在心肌梗死发生后即刻口服300毫克的阿司匹林,并维持75-150毫克/天的剂量。

- 氯吡格雷:氯吡格雷可以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常用于延长血小板聚集抑制的效果。

常规剂量为75毫克/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 替格瑞洛:替格瑞洛可以选择性地抑制磷酸二酯酶,减少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cAMP)的降解,从而增强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通常剂量为90毫克/天。

2. 溶栓药物溶栓药物可以溶解心肌梗死区域的血栓,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

常用的溶栓药物有:-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tPA是一种内源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在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广泛。

剂量为化隆30-50毫克/次静脉滴注,持续至血栓溶解。

- 重组链激活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PA):与tPA类似,rPA可以快速溶解血栓,通常剂量为10单元/千克体重,静脉滴注。

二、稳定期药物治疗1. 抗凝药物在心肌梗死的稳定期,抗凝药物可以预防再次形成血栓,维持冠状动脉的通畅。

常用的抗凝药物有:- 单抗凝酶Ⅱ:单抗凝酶Ⅱ能够选择性地抑制凝血酶的生成,减少血栓的形成。

常规剂量为25-50微克/小时的静脉滴注。

- 肝素:肝素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凝血酶的活性,常规剂量为5000单位静脉注射,每隔6小时重复一次。

2.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供氧情况。

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有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 血脂调节药物心肌梗死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血脂调节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方法、常见溶栓药物机制、不良反应及治疗措施

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方法、常见溶栓药物机制、不良反应及治疗措施

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方法、常见溶栓药物机制、不良反应及治疗措施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脑血管疾病,属于危重症疾病,特点为发病急、发展快速、死亡率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形成血栓有密切联系。

由于冠脉内发生血栓、血管不通畅、血流中断或者减少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心脏局部组织坏死,疾病发展较为急促,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方法是溶栓,治疗常见溶栓药物有尿激酶、重组人尿激酶原等等。

重组人尿激酶原具有纤维蛋白选择性,作为基本药物,长期以来一直在心肌梗死治疗上发挥重要作用,重组人尿激酶原仍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主要溶栓药物。

溶栓药物(一)尿激酶尿激酶是肾小管上皮细胞所产生特殊蛋白分解酶,尿激酶主要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溶栓治疗,可以起到溶栓效果,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急性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周围动脉或静脉血栓等。

常用剂型是注射用尿激酶,性状是类白色或白色冻干块状物或者是粉末,将尿激酶100万-150万IU溶于生理盐水100~200ml,持续静脉滴注30分钟,在用药治疗期间需要密切的观察患者反应,不良反应主要是出血,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出血倾向,应立即停药,严重高血压、严重肝病、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禁用。

(二)链激酶链激酶能激活纤溶酶原,使之转化为纤溶酶,纤溶酶能催化血栓中主要基质纤维蛋白发生水解,从而起到溶解血栓作用。

链激酶常用剂型是注射制剂,其功效是溶解血栓,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与阿司匹林合用溶栓时效果良好,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肩背痛、发热、过敏性皮疹、寒颤、过敏性休克等,穿刺部位出血、皮肤瘀点瘀斑、呼吸道、泌尿道或胃肠道出血等有出血发生可能,(三)阿替普酶阿替普酶是高选择性纤维蛋白溶酶激活剂,溶栓药主要成分是糖蛋白,通过其赖氨酸,残基与纤维蛋白结合并激活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

治疗心肌梗死的时候,使用剂量不超过100mg,体重不足65kg患者在给药时,不应该超过1.5mg/kg,发病后6小时之内应该采取90分钟加速给药法,15mg静脉推注,90分钟内静脉滴注50mg,剩余在60分钟之内静脉滴着,发病6到12小时内应采取3小时给药法。

尼可地尔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尼可地尔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尼可地尔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效果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细胞一种缺血性的组织坏死,大多都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当冠状动脉供血时,供血发生急剧减少或者中断,导致心肌细胞急剧缺血,长时间的缺血和心肌细胞的严重损害会进一步导致病情的恶化。

急性心肌梗死最初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当患者双上肢以及双下肢受损,冠状动脉因硬化,而形成动脉管腔的狭窄。

冠状动脉狭窄的部分血管粥样斑块不断扩大、产生较大的破溃、出血、一小部分的血栓形成、栓塞以及出现血管持续性的痉挛,使血管完全闭塞,由于侧支循环还没有完全建立,还有大量的休克脱水以及严重心律失常等病因,导致心排血量急剧下降。

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急剧减少以及大量的体力劳动,情绪波动较大,血压的不断升高等使心肌耗氧量急剧增大,从而导致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

若缺血超过一个小时,就会发生心肌梗死,最大程度地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

关键字:尼可地尔药物;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心血管内科引言急性心肌细胞坏死,冠状动脉供血急剧的减少或者中断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早期的急性心肌梗死表现非常剧烈,长时间引起的剧痛,在胸前壁经常有压榨性的疼痛,同时还会在肩部,颈部以及上肢呈放射样的疼痛,部分患者还会存在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大汗淋漓以及心慌,乏力,头晕等症状,临床上的诊断表现出心电图检查出现的急性心肌梗死,这是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是波段抬高;抽血化验检查中,可以看出升高的是心肌酶以及肌钙蛋白;在进行超声心动检查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有节段性的异常心肌运动。

在急性期可以采取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相关检查,可以发现血管内形成血栓以及血管严重狭窄。

严重的心肌梗死还可以出现心律不齐,心衰甚至心脏破裂的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

所以,本文将针对尼可地尔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中进行探查。

一、急性心肌梗死的分期临床上。

将急性心肌梗死分为四个期,分别是超急性期,此期是从心肌梗死发生开始一直延续到两个小时之内,是心肌梗死抢救最佳时机,积极规范抢救,预后效果相对较好。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用药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用药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同时服用;慢性肾功能不全DKA5期禁用替格瑞洛,仅在选择 性指征(如预防支架内血栓)时才使用氯吡格雷。
主动脉夹层或主动疗药物的选择
2017 ESC STEMI患者管理指南 在溶栓治疗的辅助抗血小板治疗中指出:
• 阿司匹林:咀嚼或静脉给药 • 同时联用氯吡格雷:低剂量(75-100mg/天)口服给药 • 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尚无作为溶栓辅助治疗方面的证据
谢谢您的聆听!
抗凝出血风险评分
抗凝出血风险分级
心梗一包药(拜阿司匹林300mg+替格瑞洛180mg+ 可定20mg)
STEMI患者首选 有替格瑞洛禁忌时使用氯吡格雷300-600mg 替代。 用法:嚼服(如有呕吐需补服)。
同时给予PPI,奥美拉唑和埃索美拉唑会影响氯吡格雷的疗效。 有消化道出血者禁用抗血小板药物,出血停止24小时后与PPI
2017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presenting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Eur Heart J. 2017 Aug 26. doi: 10.1093/eurheartj/ehx393. [Epub ahead of print]

急性心梗“一包药”(阿司匹林3片替格瑞洛2片)亮相G20

急性心梗“一包药”(阿司匹林3片替格瑞洛2片)亮相G20

急性⼼梗“⼀包药”(阿司匹林3⽚替格瑞洛2⽚)亮相G20 初秋九⽉,G20中国峰会在西⼦湖畔盛⼤启幕。

会上,急性⼼梗急救“⼀包药”悄然出场,成为医疗保障现场的亮点之⼀。

“⼀包药”为何⽅神圣?为什么患上急性⼼梗,应该快速服⽤急救“⼀包药”? 所谓的“⼀包药”,由三⽚阿司匹林肠溶⽚(100mg/⽚)和两⽚替格瑞洛(90mg/⽚)组成。

阿司匹林的作⽤,⼤家应该早已⽿熟能详,它是⼀种对抗⾎⼩板聚集的药物,是冠⼼病的基础⽤药之⼀。

换⾔之,⼏乎所有的冠⼼病患者,都应该每天坚持服⽤阿司匹林。

替格瑞洛并不神秘,它和阿司匹林的作⽤类似,也是对抗⾎⼩板聚集的药物。

不同之处在于,它适⽤于急性⼼肌梗死患者和病情不稳定的冠⼼病患者。

另外,冠⼼病患者亦不需要终⾝服⽤该药。

为什么突发急性⼼肌梗死时,患者应快速服⽤“⼀包药”呢?且从冠⼼病及急性⼼肌梗死的机制说起。

冠⼼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脏病的简称。

顾名思义,是由于冠状动脉内长出粥样硬化性斑块,使⾎管腔狭窄⽽导致⼼肌供⾎不⾜的⼼脏病。

不难得出结论,粥样硬化性斑块才是⼈类罹患冠⼼病的元凶。

“冰冻三尺,⾮⼀⽇之寒”。

从⾎管内⽪细胞受损开始,到胆固醇破⽪⽽⼊,形成泡沫细胞、脂质条纹,最终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这⼀过程,往往需要数年的时间。

粥样硬化斑块体积逐渐增⼤,如果阻塞50%以上的冠状动脉管腔,⼈在快步⾏⾛、攀登楼梯或情绪激动后,就会出现⼼肌缺⾎的症状,即⼼绞痛。

然⽽,并⾮每个粥样硬化斑块的墨守成规,逐渐⽣长、体积增加并阻塞⾎管,有的斑块是不稳定的,它们像⼀座蓄势待发的⽕⼭⼀样,不管体积多⼤,随时可能在冠状动脉动脉内破溃,继⽽形成⾎栓,将动脉完全堵塞,导致⾎流完全中断,即急性⼼肌梗死。

关键问题来了:为什么斑块破裂了,就会形成⾎栓呢?其实,在这⼀过程中,⾎⼩板扮演了⾄关重要的⾓⾊。

当斑块破裂后,⾎液中的⾎⼩板⽴即动员、并聚集到⼀起,继⽽形成⾎栓,阻塞⾎管。

因此,尽快对抗⾎⼩板的过度聚集,是治疗急性⼼肌梗死的⾸要任务。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用药及注意事项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用药及注意事项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用药及注意事项
ST段抬高型心梗 非ST段抬高型心梗
急性心梗的分类
抗血小板药物 拜阿司匹林300mg 替格瑞洛180mg 波立维 抗凝药物 肝素与低分子肝素 降血脂药物 可定、立普妥等 心梗一包药(拜阿司匹林300mg、替格瑞洛180mg、可定20mg)
急性心梗急诊的常用药物
心梗时常用药物的选择及注意功能衰竭 严重的心功能不全 与氨甲喋呤合用 妊娠的最后三个月
氯吡格雷的禁忌症 严重的肝脏损害。 活动性病理性出血,如消化性溃疡或病理性出血。 哺乳。
替格瑞洛的禁忌症 活动性病理性出血(如消化性溃疡或颅内出血)的患者。 有颅内出血病史者 中-重度肝脏损害患者 因联合用药可导致替格瑞洛的暴露量大幅度增加,禁止替格瑞洛片与强效CYP3A4抑制剂(如:酮康唑、克拉霉素、奈法唑酮、利托那韦和阿扎那韦)联合用药。
2016中国PCI指南强调:所有患者PCI术前均应评估出血风险(I,C),建议用CRUSADE评分评估出血风险;对出血风险高的患者(如肾功能不全、高龄、有出血史及低体重等),围术期优先选择出血风险风险小的抗栓药物。 替格瑞洛在PCI患者中颅内出血风险高于氯吡格雷。
STEMI患者溶栓时的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选择
阿司匹林:咀嚼或静脉给药 同时联用氯吡格雷:低剂量(75-100mg/天)口服给药 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尚无作为溶栓辅助治疗方面的证据
2017 ESC STEMI患者管理指南 在溶栓治疗的辅助抗血小板治疗中指出:
谢谢大家!
缺血风险评估 ACS风险评估 ——Grace评分
抗凝出血风险评分
抗凝出血风险分级
指南关于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建议
指南关于ACS降血脂及其他药物建议
指南关于ACS抗凝治疗建议

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急性心肌梗死应用

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急性心肌梗死应用

Pre-Pro-BNP1-134(前脑利钠肽)
26-氨基信号序列
Pro-BNP1-108(脑利钠肽原)
无生理活性
有生理活性
室壁张力增加↑
NT-proBNP1-76
BNP77-108
重组人脑利钠肽 (rhBNP)

DNA基因重组技术、大肠杆菌为生产菌种制成的冻干粉针剂

• •
32个氨基酸
分子量:3464 Da 与内源性脑利钠肽具有相同的氨基酸排序、空间结构和生 物活性,因此具有相同的作用机制。
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
急性心肌梗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者应用
内容摘要
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简介
• 急性心梗定义、流行病学 • 急性心梗的治疗
产品
新活素简介
• 新活素产品介绍 • 新活素药理作用介绍
应用
新活素急性心梗临床应用
• 治疗及预防心衰 • 预防造影剂肾病 • 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 减小梗死面积
急性心肌梗死简介
2030 % total deaths 13.1 10.3 3.5 8.7 7.9 Rank 1 2 5 3 4
Reference: Colin D.Mathers, Dejan Lonar, updated projects of global mortality and burden of disease, 2002-2030: data soures, methods and results.Evidence and information for policy working paper, WHO, 2005 Oct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

心肌梗塞一般吃什么西药好

心肌梗塞一般吃什么西药好

心肌梗塞一般吃什么西药好一、心肌梗塞的西药治疗1.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地减少血栓形成,预防再次发作。

本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2. 抗凝药物抗凝药物可以防止血液凝结,并降低心肌梗塞的死亡率。

本类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

3. 溶栓药物溶栓药物可以溶解血液中的血栓,使血流畅通。

本类药物包括阿替普酶、利血平、尿激酶等。

4.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的氧耗,预防二次心肌梗塞。

本类药物包括比索洛尔、美托洛尔、阿罗洛尔等。

5. 降压药物心肌梗塞后血压会升高,而高血压会使心肌负担加重,因此需要使用降压药物。

本类药物包括贝那普利、依普利酮、阿拉普里尔等。

6. 利尿剂利尿剂可以减少水和钠的潴留,减少心脏的负担,改善症状。

本类药物包括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等。

二、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法1. 心肌梗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心肌梗塞治疗的基础。

在急性期应尽早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溶栓等药物,在恢复期则应给予抗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降压、利尿等药物。

药物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 恢复期康复训练恢复期的康复训练是指在疾病完全得到控制之后,通过科学的康复运动来提高身体机能和心肺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康复期需要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和心理调适。

3. 心肌梗塞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如冠心病合并心肌梗塞导致的重度左心衰竭,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等。

手术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三、心肌梗塞的注意事项1. 注意饮食心肌梗塞后需要注意饮食,减少热量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同时需要注意控制盐分的摄入,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2. 控制情绪心肌梗塞患者需要控制情绪,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因为这些情绪会导致心率加速,增加心肌负担。

可以进行放松训练、心理咨询等方式来帮助患者控制情绪。

心梗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

心梗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

心梗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心梗(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而危险的心血管疾病,是指冠状动脉阻塞所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情况。

对于心梗患者的治疗来说,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心梗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以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该疾病。

一、急性期初步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快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患者被怀疑为心梗时,应迅速就医,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查确认诊断,并采取以下初步治疗措施:1. 硝酸甘油: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缓解疼痛;2. 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3. 肝素: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4. 氧气吸入:增加心肌氧供,改善缺血情况;5. 监护和静脉输液治疗: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纠正低血压等问题。

二、急性期进一步治疗在急性期的进一步治疗中,主要针对冠状动脉进行恢复和心肌损伤的修复。

1. 溶栓治疗:尽早进行药物溶栓治疗,以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减少心肌缺血范围;2. 心脏导管手术(PTCA):对于溶栓失败或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可考虑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3. 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需求,改善心肌功能;4. 血栓抑制剂:如肝素、华法林等,预防血栓再形成。

三、稳定期长期治疗在心梗的稳定期,即急性期过后,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以预防心梗再次发作和管理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

1. 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长期服用以预防心梗再次发作;2. β受体阻滞剂:持续服用以降低心肌耗氧需求和减少心率;3. 血栓抑制剂:服用华法林或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4. 钙离子拮抗剂:降低冠状动脉的收缩,扩张冠状动脉,预防心绞痛;5. ACE抑制剂和ARB:降低血管紧张素水平,降血压、降脂,保护肾脏功能;6. 他汀类药物: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展;7. 抗凝药物:对于有血栓再形成高风险的患者,如心房颤动患者,需服用抗凝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

四、其他治疗措施除药物治疗外,心梗患者还应注意以下治疗措施:1. 心理支持:心梗对患者来说是一次严重的打击,需要专业心理辅导和支持;2.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制饮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3. 定期随访和检查:定期复诊,听从医生建议,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进行相关检查;4. 康复训练:适量锻炼,参与心脏康复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和心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方案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方案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方案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

今后 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

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率不断攀升。

急性心肌梗死仍然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在我国广大城乡地区,形势十分严峻。

2002年至2011年10年期间,我国城乡居民的冠心病死亡率增加了近3倍。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治疗原则为:尽快再灌注缺血心肌,防止梗死范围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及时处理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及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保护和维持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1 抗血小板急性心肌梗死均应尽早开始阿司匹林(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或嚼服肠溶阿司匹林300 mg,维持剂量75~100 mg/d)抗血小板治疗,无论何种治疗策略,确诊后推荐尽早在阿司匹林基础上使用一种P2Y12受体抑制剂替格瑞洛(负荷剂量75 ~ 100 mg/d,维持量90 mg,2次/d)或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 600 mg,维持量75 mg/d)。

PLATO 研究结果显示,替格瑞洛治疗12个月,在不增加主要出血的情况下,较氯吡格雷进一步显著降低 ACS 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复合终点事件风险达16%,同时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达21%。

而在ESC的多部权威指南(2015 年ESC NSTE-ACS指南、2017年STEMI指南、2017 DAPT指南)中更是指出,只有在不能接受替格瑞洛治疗的患者中才能使用氯吡格雷,也充分显示了对于替格瑞洛进一步降低死亡率的认可。

PLATO研究中,替格瑞洛组呼吸困难发生率为14.5%,多为轻至中度,仅0. 4%为重度。

在排除其他原因后,如呼吸困难持续3d仍不缓解,可考虑换用氯吡格雷。

心肌梗塞要吃什么药[001]

心肌梗塞要吃什么药[001]

心肌梗塞要吃什么药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所致的心肌缺血、缺氧和坏死,是一种严重的冠心病。

为了治疗心肌梗塞,需要结合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综合治疗。

一、药物治疗1.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以起病后24-48小时内)应用可有效预防发生再次心肌梗塞或心血管事件。

2. 抗凝药物:如肝素等,可以降低血浆凝血因子的水平,防止血栓形成和扩大。

3. 镇痛药:如吗啡等,可以缓解胸痛和焦虑等症状,改善患者体验。

4. 神经节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可以抑制交感神经活动,降低心率、血压等生理反应,减轻心肌易损性和减少心肌梗塞的面积。

5. 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等,能够扩张冠状动脉,促进冠脉血流,缓解胸痛等症状。

6. 胆固醇降低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等,可以降低血脂水平,避免血管硬化和血栓形成。

二、治疗方法1. 心肌梗塞要及时就医,并接受紧急治疗。

在急性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等药物,积极抢救可有效增加存活率。

2. 病情稳定后,应用药物治疗,同时合理的饮食、锻炼、戒烟、限制饮酒等生活方式调整也十分重要。

3. 注重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心理状态,避免造成情绪激动等不良因素的干扰。

4. 患者需要经常注意观察自身病情,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和发生心脏功能不全等严重后果。

三、注意事项1. 患者应该保持心态的稳定,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激动或过度疲劳等不良因素的干扰。

2. 在康复期应适当控制饮食,坚持低脂、低盐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辛辣刺激、油腻等不良饮食习惯的影响。

3. 患者应每天进行定时的体育锻炼,逐步增加运动强度,达到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和身体健康的目的。

4. 康复期应坚持无烟熏烤和不喝酒的原则,避免过度饮酒造成肝脏和心脏负担过度。

总之,对于心肌梗塞的治疗,早期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是十分重要的,合理的药物治疗与综合康复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减少心肌损伤,让患者日后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抗急性心肌梗死药

抗急性心肌梗死药

Hale Waihona Puke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01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2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3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链激酶有抗原性,用链激酶后抗链激酶抗体滴度可比给药前高50~100倍,并持续4~6个月,从而限制了该药的重复使用。使用本品前,应先测定抗链激酶值,大于100万单位则不宜用本品治疗。
人体常受链球菌感染,故体内常存在链激酶的抗体,使用时必须先有足量的本品初导剂量以中和抗体。
AMI急性期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尽量缩小心肌梗死面积,积极防治并发症。治疗重点在于使急性血栓阻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同时减少再灌注损伤和防止再阻塞。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溶栓治疗及其他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
加强监测 监测心电图和血压,同时注意神态、呼吸、尿量以及末梢循环等。 吸氧 AMI的病人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对大多数轻度低氧血症的病人,一般用24%~40%浓度的氧气3~5L/min,维持48~72小时。有利于提高氧分压,保护缺氧心肌,缓解焦虑甚至疼痛。
【相互作用】 不宜与抗凝血药或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合用。
【临床评价】 链激酶是欧美国家应用最早、最广的药物。我国完成的AMI链激酶加速静脉溶栓疗法的多中心实验表明,链激酶激活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机制是间接的,对血栓中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的作用小,其作用主要取决于血循环中纤溶酶原水平。由于该药具有抗原性,临床上有过敏反应发生,而且由于
其它药物治疗 AMI的溶栓治疗,显著降低了病人的死亡率,采用其它药物治疗可以提高AMI的治疗效果,这些药物包括: 增加再灌注的药物:如抗血小板的药物阿斯匹林、抗凝血药肝素等。可以增强和保持冠脉的再灌注 减少再灌注损伤的药物:如抗氧化剂、腺苷、表面活化剂等。 AMI的辅助治疗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急性心肌梗死药
一、 一般治疗 1.加强监测 监测心电图和血压,同时
注意神态、呼吸、尿量以及末梢循环等。 2.吸氧 AMI的病人可以发生不同程度
的低氧血症,对大多数轻度低氧血症的 病人,一般用24%~40%浓度的氧气3~ 5L/min,维持48~72小时。有利于提高 氧分压,保护缺氧心肌,缓解焦虑甚至 疼痛。
死面积,保存心室功能,改善预后。90
年代以来,随着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
术(PTCA)的应用,使不能溶栓的高危
患者及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进一步得到
挽救。
抗急性心肌梗死药
AMI急性期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尽 量缩小心肌梗死面积,积极防治并发症。 治疗重点在于使急性血栓阻塞的冠状动 脉再通,同时减少再灌注损伤和防止再 阻塞。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溶栓治疗 及其他药物治疗。
抗急性心肌梗死药
受累血管以冠状动脉前降支最常见。 AMI的演变过程开始于不稳定心绞痛的 发作,进一步发展为非Q波性AMI、Q波 性AMI及猝死。阻塞发生的快慢和程度 的不同、冠状动脉梗死的持续时间、侧 枝循环的建立等决定了病变的严重程度。 病理过程和病变范围需经几个小时甚至 几天才能稳定。在此期间,通过改善供 血或/和降低氧耗,梗死面积可被限制或 缩小。坏死的心肌逐渐溶解、吸收,进 而形成肉芽组织纤维化,疤痕愈合。
抗急性心肌梗死药
80年代开始试用的β受体阻断剂,可以提
高梗死后患者的存活率,但仍是一种被
动的针对并发症的疗法,尚无能够限制
梗死面积的药物,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
的死亡率高达80%~90%。90年代初,由
于溶栓疗法的应用,AMI的血
管再通的治疗方法,能够限制和缩小梗
抗急性心肌梗死药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链激酶可引起出血、发热、过敏反应、 血压下降及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 ,该药 在使用时应注意:
第四节 抗急性心肌梗死药
抗急性心肌梗死药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引 起的严重而持久的心肌缺血与部分心肌 坏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临床上常 表现为明显、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心电 图出现缺血、损伤和坏死的动态改变, 同时血清心肌酶含量增高,并可出现心 律失常、急性循环障碍和心脏结构破坏 等严重并发症。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 男性约为女性发病率的二倍,但年轻女 性(50岁以下)的死亡率是男性的二倍, 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
抗急性心肌梗死药
二、 溶栓治疗 AMI的患者80%~90%有阻塞性血栓生成,
消 除 阻 塞 性 血 栓 是 治 疗 AMI 最 有 效 的 措 施。关于溶栓方式的问题,在经历多年 的冠脉内溶栓治疗之后,近来各国又趋 向于使用静脉溶栓,因为其方法简单、 实用、疗效可靠。在AMI的急性阶段, 急诊PTCA的疗效稍优于溶栓治疗。然而, 由于条件所限,目前大多数的病人仍采 用静脉溶栓治疗。
抗急性心肌梗死药
3.镇静镇痛 疼痛常使患者烦燥不安, 增加全身代谢和心肌耗氧量,触发交感 神经兴奋性提高,出现血压升高、窦性 心动过速和心输出量升高,部分AMI病 人出现“高动力状态”的原因就在于疼痛和 焦虑。有效控制胸痛重要性在于降低过 高的交感神经活性,由此可降低心肌耗 氧量,使心肌氧供需趋于平衡。控制心 脏性疼痛的方法一般在使用镇痛剂的同 时联合应用硝酸甘油、β-受体阻断剂及 吸氧等。应注意保持环境安静、谢绝探 访。
抗急性心肌梗死药
吗啡(Morphine)的镇痛作用较强,可以 消除患者焦虑、烦燥不安及交感神经过度 兴奋症状,从而减少心肌代谢。吗啡对并 发肺水肿的病人有很好疗效。其作用可能 与扩张周围血管,减慢心率,减少心脏做 功和心率有关。吗啡可引起低血压、呼吸 抑制及恶心呕吐等。老年伴有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患者及过敏者应禁用。吗啡与阿托 品(0.5~1.0mg)同时应用,可减轻吗啡 的过度拟迷走神经效应。也可用哌替啶 50~100mg肌内注射或盐酸吗啡5~10mg 皮下注射。必要时1~2小时再注射一次, 以后每4~6小时可重复应用。
抗急性心肌梗死药
【作用与作用机制】 溶栓药物被称为纤 溶酶原激活剂,通过激活纤溶系统,可 直接或间接使血栓中的纤维蛋白溶解, 溶栓药物按作用方式可分为二类:
抗急性心肌梗死药
1.非纤维蛋白特异激活剂如链激酶、尿 激酶、对甲氧苯基化纤溶酶原—链激酶 激活剂复合物,这类药物可激活血栓部 位和循环中的纤溶系统,使循环中及血 栓部位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循环 中的纤溶酶一小部分附于血栓表面,使 纤维蛋白溶解,一部分在循环中被纤溶 酶抑制剂迅速消耗,其余大量纤溶酶游 离于循环中,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Ⅴ、Ⅷ等分解,产 生大量降解产物。
抗急性心肌梗死药
2.纤维蛋白特异性激活剂,如组织型纤 溶酶原激活剂、单链尿激酶纤溶酶原激 活剂,这类药物选择性地作用于血栓部 位,激活纤溶酶原,产生溶栓作用,不 产生明显的全身纤溶状态。 链激酶 Streptokinase (SK)
链激酶系由β-溶血性链球菌培养液中提 取的一种不具酶活性而具有抗原性的蛋 白。血浆半衰期为18~33分钟。
抗急性心肌梗死药
吗啡过敏者使用哌替啶50~100mg肌内注 射,其镇痛作用较吗啡弱,可产生与吗 啡相似的副作用。常用量:静脉注射为 25~50mg,肌内注射50~100mg。
烦燥不安者可以给予地西泮2.5mg,每日三 次或5mg每晚睡前服用。
4.其它:确定为AMI的患者,应绝对卧 床休息。卧床时间应视病情而定。同时 注意饮食,应以流食、半流食向软食逐 渐过渡。应少食多餐,以低脂肪易消化 食品为宜。
抗急性心肌梗死药
造成冠状动脉供血减少或中断的原因, 主要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 管腔 内血栓形成及冠状动脉持续剧烈的痉挛。 另外也可见粥样斑块的破溃、脱落,阻 塞血管。大多数透壁性心肌梗死多伴急 性冠状动脉血栓栓塞,而心内膜下心肌 梗死则可能由血栓栓塞或/和冠状动脉痉 挛所致,也可能是在慢性冠脉病变基础 上合并低血压或低氧血症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