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烙画的技法

合集下载

烙画葫芦的制作方法

烙画葫芦的制作方法

烙画葫芦的制作方法
烙画葫芦,那可是一门超级有趣的艺术啊!你知道怎么制作吗?嘿,听我慢慢道来呀!
先得准备好一个葫芦,这葫芦就像是我们画画的画布呢。

要挑个形状好看、表皮光滑的,就像挑个好苗子一样重要。

然后就是工具啦,电烙铁就像是我们的魔法棒。

接下来就开始动手啦!就好像要给葫芦这个小家伙打扮一番。

先构思好你要画的图案,这可不能马虎,得好好想想,要让它独特又好看。

可以是美丽的花朵,就像在葫芦上绽放一样;可以是可爱的小动物,仿佛要活灵活现地跑出来。

然后用电烙铁轻轻地在葫芦上开始作画。

这可不是随便烫烫就行的,得有耐心,就像绣花一样细致。

烙的时候要掌握好力度和温度,太轻了图案不明显,太重了又可能会烫坏葫芦,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呀!看着那烙铁在葫芦上留下的痕迹,一点点地组成图案,真的好神奇呀,就好像在创造一个小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你得全神贯注,不能分心哦。

就像走钢丝一样,稍有不慎可能就前功尽弃啦。

但当你完成一个精美的烙画葫芦时,那种成就感,哇,简直无法形容!
你想想,一个普通的葫芦,经过你的双手,变得这么独特,这么有艺术感,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呀!它不再是一个普通的葫芦,而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啦。

烙画葫芦真的是一种让人着迷的艺术形式呀。

它能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平凡的东西变得不平凡。

而且制作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我们可以在葫芦上画出我们心中的美好,让它成为我们情感的寄托。

所以呀,大家都快来试试制作烙画葫芦吧,相信你们一定会爱上它的!。

葫芦烙画步骤

葫芦烙画步骤

葫芦烙画步骤
葫芦烙画工艺品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制备:
将天然植物葫芦刮去外皮,清洗干净,在处理剂中浸泡上色,上绳晾干,烙刻加工得工艺品。

采用本方法能使天然植物葫芦的色泽明亮,成色金黄,能在其外表上绘制各种图案,克服了传统的葫芦的外形单调的缺点。

该工艺品保质期长,可不用任何着色,自然、古朴、典雅而又独具特色。

符合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时代观念和开发绿色工艺品的要求。

制作方法
(1)将天然植物葫芦刮去外皮,清洗干净;
(2)配制处理剂:用(重量份)清水25~50,然后依次将孩儿茶~、密蒙花~、木香~、蒿子~、黄酒~、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柠檬酸~、双氧水~依次倒入水中,不停搅拌至所有制剂均配完,然后再充分搅拌10分钟即可得处理剂;
(3)浸泡上色:将刮皮清洗干净的葫芦放入上述处理剂中,浸泡5~10分钟,并不停搅拌使之着色均匀,浸泡时间不超过10分钟,然后取出擦干;
(4)上绳晾干:将浸泡上色后的葫芦晾干至完全干燥;
(5)烙刻加工:将上述处理过的葫芦表面绘画,用电烙笔刻绘出各种图案。

葫芦烙画的简易方法

葫芦烙画的简易方法

葫芦烙画的简易方法葫芦烙画,又叫葫芦籽画,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手工艺品,以葫芦籽为材料进行制作。

它不仅具有独特的造型美感,还有一种传统文化的内涵。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种简易的葫芦烙画方法。

制作葫芦烙画,首先需要准备葫芦和烙笔。

葫芦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选择大小适中、磨砂表面较好的葫芦。

烙笔一般有电烙笔和手工烙笔两种,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即可。

首先,选好的葫芦需要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要注意不要留下水渍,否则会影响后续的烙画过程。

然后,将晾干的葫芦切开,取出葫芦籽备用。

接下来,准备好待烙的图案。

可以在纸上先画好,然后用碳素纸将图案转移到葫芦上,或者直接在葫芦上进行临摹。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图案,例如花朵、动物等。

随着技巧的提高,可以尝试一些复杂的图案。

开始烙画之前,要先调节烙笔的温度,通常是选择较低的温度档位。

用手指触碰烙笔头,感觉到轻微的热度即可。

烙笔热了之后,用细腻的方式将烙笔点烙在葫芦上。

要注意的是,用力要均匀,并且要避免在同一个地方停留太久,以免烙焦葫芦。

在烙画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粗细的烙头,以满足不同线条的要求。

可以运用烙画中的变化厚重、轻巧来刻画出不同的阴影和层次感。

细节处理时,可以适当减小烙笔的温度,使线条更加细腻。

如果出现了意外的错误,可以用砂纸或打火机将其烙平。

完成烙画后,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涂色。

使用水性或油性颜料,可以彩绘图案以增加艺术效果。

注意在上色前保持葫芦内外干燥、清洁,以免影响上色效果。

可以运用明暗对比、层次分明的原则,突出图案的立体感,使作品更加生动。

最后,将完成的作品进行保护。

可以使用透明的亚光漆进行喷涂,既能保护作品,又能增加涂层的质感。

在喷涂前要将作品上的灰尘和杂质清理干净,以免影响喷涂效果。

漆干后,作品就完成了。

这只是简单介绍了一种葫芦烙画的方法,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喜好进行调整和发挥创意。

葫芦烙画需要较高的耐心和细致的心思,因此初学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决心去尝试。

葫芦烙画技巧和方法

葫芦烙画技巧和方法

葫芦烙画技巧和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葫芦烙画这神奇的玩意儿。

你说这葫芦烙画啊,就像是在葫芦上施魔法!想象一下,一个普通的葫芦,经过一番精心摆弄,就能变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多有意思呀!要做好葫芦烙画,首先得选个好葫芦。

可不是随便什么葫芦都行哦,得挑个形状周正、表皮光滑的。

这就好比找对象,得找个顺眼的不是?然后呢,就是准备工具啦,烙画机就像是我们的画笔,可重要啦!开始烙画的时候,可得小心点儿。

就跟走钢丝似的,稍不注意就可能出岔子。

下手轻了吧,痕迹不明显;下手重了吧,又怕把葫芦给弄坏了。

这火候可得拿捏得死死的呀!有时候我就在想,这烙画还真像做饭呢,调料放多放少都会影响味道,咱这烙画的力度和时间不也一样嘛!在葫芦上慢慢勾勒线条,看着图案一点点呈现出来,那感觉,真的特别奇妙。

每一笔都带着自己的心思和情感,就好像在和葫芦对话。

有时候我都觉得这葫芦能听懂我说话呢,哈哈!烙画的时候还得有耐心,不能心急火燎的。

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得慢慢来。

就像盖房子,一砖一瓦地垒起来才能牢固。

咱这烙画也是,一笔一笔地画才能出好作品。

还有啊,烙画的题材那可多了去了。

可以是美丽的花朵,也可以是可爱的小动物,或者是一些富有寓意的图案。

这全看你的喜好和创意啦!你要是喜欢古典的,就烙个山水;你要是喜欢现代的,那就烙个卡通形象呗。

我自己就特别享受这个过程,看着一个个葫芦在我手下变得独一无二,那种成就感简直爆棚!这可都是我的宝贝呀!总之呢,葫芦烙画这事儿啊,有趣又有挑战性。

只要你有兴趣,有耐心,就能玩得转。

别犹豫啦,赶紧拿起你的烙画机,和葫芦来一场美丽的邂逅吧!这葫芦烙画呀,就是能让你发现生活中的小美好,让你在平凡的日子里也能找到乐趣。

怎么样,还不赶紧试试?。

葫芦烙画的简易方法

葫芦烙画的简易方法

葫芦烙画的简易方法
葫芦烙画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工艺品制作方法,下面是一个简易的葫芦烙画制作方法:
1. 准备材料:一根细铜丝、一个葫芦(可以在花卉市场或者网上购买)、一把小刀、一把小锯、一把钳子。

2. 将葫芦清洗干净,并将其切成两半。

可以使用小锯来完成这个步骤。

3. 使用小刀将葫芦的内部肉质取出,使其变成空心的。

4. 制作图案:将细铜丝弯成你喜欢的形状,然后放入葫芦的内部。

可以用钳子将其固定在葫芦的壁上。

5.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你的葫芦烙画完成为止。

需要注意的是,葫芦烙画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巧的手工艺品制作方法,因此初学者可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练习和掌握。

烙画葫芦知识点总结

烙画葫芦知识点总结

烙画葫芦知识点总结一、历史烙画葫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长久以前,其起源年代尚无确切的记载。

据传说,烙画葫芦最早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后来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

这种艺术形式由于其神秘的魅力和独特的造型,在历史上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

二、制作工艺1. 材料选择烙画葫芦的制作主要需要用到葫芦、烙画工具、颜料等材料。

首先要选择新鲜、肥大、形状好的葫芦作为原料,这样制作出来的作品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在烙画工具方面,主要有烙画刀、烙画笔、烙画炉等,这些工具的选择对于最终的成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至于颜料的选择,则要考虑到其颜色的持久性和鲜艳度。

2. 制作过程烙画葫芦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葫芦的挑选、清洗、涂料、烙画、上色、定型等步骤。

首先要将挑选好的葫芦进行清洗,并涂上一层底漆,以增加后续绘画的附着力。

接着进行烙画,在烙画过程中需要注意火候的控制和烙画刀的使用技巧,以保证烙画的线条清晰、精细。

最后进行上色,这一步需要在烙画的基础上,运用颜料进行色彩的丰富表现,打造出更加生动的画面效果。

最后进行定型处理,以确保作品的保存和观赏效果。

三、技术要点1. 线条处理烙画葫芦的线条处理是其技术要点之一。

烙画线条要求细腻、流畅,能够表现出葫芦的形态和纹理,线条的粗细和深浅要有变化,从而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2. 色彩运用色彩运用是烙画葫芦的另一大技术要点。

在上色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画面的需要,灵活运用不同颜色的叠加和渐变,以丰富画面的表现力。

同时,还要注意颜料的附着力和持久性,不仅要保证色彩的鲜艳度,还要确保作品的长久保存。

3. 细节处理在烙画葫芦的绘制过程中,细节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在画叶子时,要注意叶片的纹理和叶脉的细节描绘;在画花朵时,要注意花瓣的层次和质感的表现;在画动物时,要注意毛发、眼睛等特征的处理。

只有处理好了这些细节,才能使作品更加生动、栩栩如生。

四、艺术特点1. 中国传统风格烙画葫芦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其画面多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主题,如传统花鸟画、山水画、民间故事等。

以火为墨 晕染丹青——津派葫芦彩烙画工艺流程简述

以火为墨 晕染丹青——津派葫芦彩烙画工艺流程简述

传承 25
以火为墨 晕染丹青
——津派葫芦彩烙画工艺流程简述
选材挑选至少存放两年,水分完全干透且皮质密度
大的葫芦,这样的葫芦承受温度高,更适合烙画。

构思不同于平面创作,葫芦是立体三维的,所以
构思的图案必须与葫芦的形状相匹配,图案要随
葫芦的形状而改变。

构思时,需结合创作者的美
术功底,设计出百变的葫芦烙画图案。

葫芦彩烙画对手艺人有着极高的要求,制作一件作品需要经过很多步骤,主要包括选材、构思、
烙画、上色等几大流程。

烙画
先用烙笔在葫芦上进行勾线,线条讲究一笔
成型。

烙画时要用到润色、烫刻、细描、烘晕、渲染等技法,烙画的过程需全神贯注,一笔画坏,整个葫芦就毁了。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葫芦烙画的技巧、构图和内容

葫芦烙画的技巧、构图和内容

葫芦烙画的技巧、构图和内容财源滚滚。

加官进爵,寓意福禄双全,谐音福禄葫芦不管老人小孩,男人或女人,你都需要一个葫芦!许多人会问,什么是好的葫芦烙画,这个问题一句话两句话很难说清楚,总的讲:好的葫芦烙画有三个基本要件,一是:葫芦的质地要好。

二是烙画的技巧、手段要精道。

三是烙画的构图到位,内容要有思想灵魂。

葫芦烙画只有达到这三条,基本上就算是一件好的烙画艺术作品。

一、烙画葫芦的选择所谓质地好的葫芦,是指葫芦的壁厚而且润滑、光泽,这种葫芦随着时间的久远会自动变色,由黄-棕黄-红-紫红。

自古以来葫芦玩家对葫芦的颜色是很讲究的。

我们都知道,玉因为侵色而被百姓视为“活”有灵性会保佑持有者,同样葫芦因会变色而视为最有灵性的宝贝。

同时这样的葫芦存世时间长,只要不摔是不会坏,甚至上万年也不会有问题,这样的葫芦烙画效果也很好,烙迹也会随着时间的久远呈现铜色而不是原来的黑色。

而质地不好的葫芦壁薄易损,没有光泽不说,时间再久远也不会变色,烙上去的痕迹只是黑道道不会出现铜色烙迹。

二、葫芦烙画的技巧葫芦烙画的技巧,是葫芦烙画的关键,真正的葫芦烙画作品带有很明显的作者个性、思想。

技巧掌握的好,“烙迹”能分五色(和国画中墨分五色一样),而且线条多变,如果作者会画画,有一定的绘画基础,烙绘出来的作品完全是“水墨画”。

否则只能黑道一条,虽然也是用烙笔绘就,但没有“烙”的特点,其葫芦烙画作品最多也就是图案类,不能算是真正的葫芦烙画。

葫芦烙画的关键在那呢?怎样能使烙笔和葫芦两者硬对硬之间出现“烙迹”五色呢?关键在用“笔”上,烙笔的温度要掌握好。

有的人喜欢直接用40W或者更大度数的烙笔烙绘,中间不调温一笔到底,烙绘中虽然流畅但烙出来的线条是焦黑色,这种焦黑色就是糊的,是表面的,这种效果由于不是由里到外形成的,所以时间久就会掉色,变成断断续续的灰色线条。

烙画不是烧画,用过高温度的烙笔,烙出来的是烧焦的“糊迹”。

真正的烙迹是“烙”,使“烙迹”形成黑褐、深褐、褐、浅褐、棕黄色,这样效果是把握烙的“入木三分”,在烙绘中,不断调节烙笔的温度,和烙笔接触葫芦的适度,运笔的速度。

民间传统工艺-葫芦烙画技艺

民间传统工艺-葫芦烙画技艺

民间传统工艺-葫芦烙画技艺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人们常用来避邪、招宝。

葫芦与传统的烙画艺术巧妙的结合,创作出来的工艺品保留了民间纯朴天真的自然品味,又吸收了中国人文文化的气韵,深受广大收藏爱好者的青睐,以至争相收藏,爱不释手。

葫芦烙画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葫芦在民间也称做“福禄”。

近来随着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的文化欣赏品位也得到升华。

葫芦烙画艺术古朴典雅,回味无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葫芦烙画以烙铁代笔,运用国画的白描、工笔、写意等手法在葫芦光滑的表面上创作出人物、山水、花鸟等作品,表现力十分丰富,使葫芦烙画作品成为一种古朴自然高雅精美的民间艺术品;但是由于葫芦的造型特殊,材质又较软,所以在葫芦上烙画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行,下面我们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葫芦烙画的方法。

1 起稿葫芦由于它的造型比较特殊,一般都分为上小下大的两部分。

而且葫芦的表面类似圆形。

呈球体形状,因此我们在制作葫芦烙画的起稿时,要充分考虑到葫芦形状的特殊性。

葫芦烙画的构图一般可设计为上下两部分。

这两部分的画面即可连接,也可分离。

但在分离构图时,要考虑到上下两部分构图的呼应。

由于葫芦上的稿样是烙制葫芦的依据。

因此,在起稿时,对需在葫芦上烙制的图像轮廓要给予比较清晰准确的描绘。

以备在烙制时按图操作。

对于图样中的细节,有的地方可以简单描绘,比如仙鹤的翅膀用简单的几笔画出象征来就可以了。

有的地方则需要仔细绘制,比如这幅图中老寿星的衣纹就要稍微仔细一点描绘,以便突出老寿星衣纹的层次和立体感。

在这幅葫芦烙画中,我们采用的是上下分离、互相呼应的构图方法。

下面是老寿星图,在上面我们设计一个勾边的寿字,这样既保证了构图的丰满完整,又点出了老寿星的寓意。

使上下原本无关的一幅画和一个字形成呼应。

融为一体。

这样起稿工作就完成了。

2 烙制在这幅葫芦烙画的主体是老寿星,对于人物画的烙制一般都从头部开始,俗称开脸,由于头部的线条较细腻,所以烙制头部时要用尖头烙铁,尖头烙铁的尖端较细,可以细腻精确的刻画人物的面部。

葫芦上色及烙画技术

葫芦上色及烙画技术

葫芦上色及烙画技术本站专稿2008-06-29葫芦烙画工艺品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制备:将天然植物葫芦刮去外皮,清洗干净,在处理剂中浸泡上色,上绳晾干,烙刻加工得工艺品。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使天然植物葫芦的色泽明亮,成色金黄,能在其外表上绘制各种图案,克服了传统的葫芦的外形单调的缺点。

该工艺品保质期长,可不用任何着色,自然、古朴、典雅而又独具特色。

符合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时代观念和开发绿色工艺品的要求。

制作方法将天然植物葫芦刮去外皮,清洗干净;(2)配制处理剂:用(重量份)清水25~50,然后依次将孩儿茶0."1~0."3、密蒙花0."1~0."3、木香0."03~0."07、"蒿子0."04~0."08、"黄酒0."4~0."6、碳酸氢钠0."1~0."4、氯化钠0."03~0."06、"硫酸0."1~0."2、柠檬酸0."1~0."25、"双氧水0."3~0."7依次倒入水中,不停搅拌至所有制剂均配完,然后再充分搅拌10分钟即可得处理剂;(3)浸泡上色:将刮皮清洗干净的葫芦放入上述处理剂中,浸泡5~10分钟,并不停搅拌使之着色均匀,浸泡时间不超过10分钟,然后取出擦干;(4)上绳晾干:将浸泡上色后的葫芦晾干至完全干燥;(5)烙刻加工:将上述处理过的葫芦表面绘画,用电烙笔刻绘出各种图案。

葫芦的加工1、题字烫画取1份浓硫酸,徐徐倒入4份水中,切不可倒置,用毛笔蘸稀硫酸书写或绘画,书写内容如“恭喜发财”“生日快乐”等,画的内容从报刊上、火柴盒上。

然后放在煤油灯罩上烘烤,马上显现出字画来。

温度越高字迹颜色越深,烫画十将图画描印在葫芦上,然后用毛笔沿线条描画,烘烤即成。

民间艺术瑰宝——葫芦烙画

民间艺术瑰宝——葫芦烙画

民间艺术瑰宝——葫芦烙画
葫芦想必大家都见过,在寻常人的手里就是普通不能再普通的物件,可是到了艺术家手里却成了奇型怪异的艺术品。

葫芦烙画艺术又称烫画,火笔画,即艺术家用电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与葫芦融为一体能永久保存、收藏,艺术价值极高。

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

葫芦雕刻艺术即艺术家用刻刀将葫芦的壳镂空或浅刻,以粗犷的空隙线条勾勒出要描绘的山水、花卉和人物。

主要雕法有阳雕、阴雕、透雕、等等。

主要刀法有直刀、平推刀、外侧刀、内侧刀等。

施刀要做到稳(心静气和)准(准确度高)轻(用力恰当)慢(行刀缓稳)巧(刀法娴熟)。

只有这样才能雕出一件精美的葫芦艺术品。

烙画葫芦的制作过程主要分为:葫芦生产,葫芦加工,最后成为葫芦工艺品。

民间工艺品烙画葫芦分大(高35-40cm)、中(高15-25cm)、小(高5-12cm)。

由于图案是被火勺灼(烫)上去的,所以仅有黑色。

上面的画主要分为:风景,人物,动物,古代神话,古代灵兽(如:龙,风,麒麟,三脚乌鸦等)等。

首先避免强日光照射,烙画葫芦之所以用一年以后上色的葫芦,就是为了画完以后不用在日晒上色了。

其次在室内摆放经常用手或棉布擦拭把玩让葫芦上浆,包浆以后烙痕将不会褪色了。

再有就是在不摆放的时候放在纸盒里防潮,防化学侵蚀,防磕碰,防蛀虫。

虫具保养的时候可以用小布包包一点花椒,放在葫芦里。

手艺人|以火为墨的葫芦烙画

手艺人|以火为墨的葫芦烙画

手艺人|以火为墨的葫芦烙画东方视野手艺人专题——葫芦烙画(赵东华葫芦烙画作品)葫芦烙画可谓是正统国学,据传在汉代已经产生,后失传。

清代画师在葫芦上将国画和烫画技法完美融合,烙画葫芦艺术才重新兴起。

烙画葫芦艺术又被称为烫画、火绘、火笔和烫花,因为其一般采用高温电烙铁,加之画画的各种技法如皴、染等等,以烙痕代替笔墨,在葫芦的表面作画,与葫芦融为一体能永久保存、收藏,艺术价值极高。

不仅是一种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更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就是这门不仅需要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技能,还需要能烙出丰富的层次与立体感;既保持汉族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能达到西洋画严谨写实的高难度技艺,竟被一位温润如玉的女子自学而成。

她,就是赵东华。

(赵东华与葫芦烙画作品)01石韵居里有“福禄”葫芦谐音“福禄”,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

在良玖国际古玩城,有一间石韵居。

各种型号的葫芦大大小小装饰了店里所有空间,或山水大气或莲花静曳或童趣天真……占得了吉祥如意的几分先机。

赵东华便是这石韵居的主人,每天潜心创作自己的葫芦烙画作品。

(石韵居一隅)❀选葫芦每个葫芦都有灵魂,无论什么形状都可以“随形附势”创造出好的作品。

作品的优劣不在葫芦,而在人。

❀起稿根据葫芦的特性,选择烙画的题材,以铅笔临摹图案于葫芦上,需要扎实的绘画功底。

❀勾线以烙画笔勾画线条,使用烙画笔类似于国画中的毛笔技法但又不尽相同。

毛笔的和宣纸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烙画笔和葫芦的触碰是硬碰硬,却要在这场硬碰硬中寻找毛笔的柔软触感。

❀晕染运用了国画的技法,通过对烙画笔温度、速度、力量的把握,形成图案上的深浅轻重。

(正在创作的赵东华)“我可以一整天都待在葫芦世界里,永远充满期待。

每个葫芦都不同,每个葫芦都有惊喜,一个又一个创作下去满满的成就感啊。

”赵东华的作品从最初的纹饰,到莲系列、玉兰系列、昆虫系列、事事如意系列,再到大型人物和中国山水系列,传统文化是她灵感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葫芦上的34种烙画技法

葫芦上的34种烙画技法

葫芦上的34种烙画技法葫芦上的34种烙画技法葫芦烙画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将烙刀加热后印在葫芦皮上,通过不同的烙刀形状和烙刀大小,刻画出各种图案和纹饰。

以下是葫芦上常见的34种烙画技法,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一、简单直线技法1. 卧线:用烙刀平放在葫芦皮上,用烙刀尖端将线条进行烙制,直线较长。

2. 竖线:用烙刀垂直于葫芦皮,将线条进行烙制,直线较短。

3. 斜线:用烙刀倾斜在葫芦皮上,将线条进行烙制,线条呈斜角。

二、曲线技法4. 弓形线:用烙刀在葫芦皮上刻制出弧形的线条。

5. 圆弧线:用烙刀以圆弧形状进行烙制,常用于画花朵和叶子等曲线图案。

6. 波浪线:用烙刀在葫芦皮上刻制出波浪形的线条,给人一种流动感。

7. 螺旋线:用烙刀在葫芦皮上刻制出螺旋形的线条,常用于画螺旋形的花纹和图案。

三、点状技法8. 单点:用烙刀在葫芦皮上刻制出单个点状图案。

9. 短点:用烙刀在葫芦皮上刻制出较短的点状图案,常用于点缀。

10. 长点:用烙刀在葫芦皮上刻制出较长的点状图案,常用于画出线条的起始或终点。

11. 线点:用烙刀在葫芦皮上画出一条线上的点状图案,线与点相结合。

四、纹饰技法12. 网纹:用烙刀在葫芦皮上刻制出网状的纹饰,常用于装饰画面。

13. 纹理:用烙刀在葫芦皮上刻制出纹理状的图案,常用于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14. 珠饰:用烙刀在葫芦皮上刻制出珠状的图案,常用于点缀和装饰。

15. 波纹:用烙刀在葫芦皮上刻制出波浪状的纹饰,给人一种流畅感。

16. 花朵:用烙刀在葫芦皮上刻制出各种花朵图案,如牡丹、菊花、梅花等。

17. 果实:用烙刀在葫芦皮上刻制出各种水果的形状,如苹果、桃子、橘子等。

18. 鸟类:用烙刀在葫芦皮上刻制出各种形态的鸟类,如孔雀、鸳鸯、燕子等。

六、人物技法19. 人物肖像:用烙刀在葫芦皮上刻制出人物形象,如武将、民族服饰等。

20. 人物动作:用烙刀在葫芦皮上刻制出人物各种动作的形象,如舞蹈、戏曲动作等。

浅谈葫芦烙画技巧

浅谈葫芦烙画技巧

浅谈葫芦烙画技巧葫芦烙画艺术是一种特色传统工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一项。

葫芦烙画相传起源于汉代,后来失传,到清朝又慢慢兴起。

在注重传统文化的今天,在葫芦上进行各种烙画创作,让历尽千年的葫芦烙画艺术与现代美术碰撞结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葫芦烙画课程在工艺美术创业版块的开设,吸引了全校师生、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关注及喜爱。

几年的葫芦教学实践,各种葫芦艺术大赛的实战经验,对于葫芦烙画技艺,发现有许多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有了相应解决的办法。

想要烙画作品线条流畅、体面细腻、过渡均匀、层次丰富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选材(挑选葫芦)我们的葫芦烙画对葫芦皮质是有一定要求的:时间上,一般采用两年或者两年以上的葫芦进行烙画,因为葫芦经过风干、日晒、氧化以后水分干透、皮质稳定。

葫芦表皮,一定要细腻、平滑、干净、光泽度好(特殊效果除外)。

葫芦形状:葫芦外形要正、要饱满(特殊效果除外)。

具备这几点的葫芦,才能使烙画的层次丰富,且不容易褪色保持年代久远,而当年的新葫芦很容易烙绘但是烙痕也很容易褪色。

二、选工具烙画机发展到今天,已经非常灵便和成熟,可以精确控制温度,笔触也越来越丰富多样(现在的主流类型有两三种,带云母片电热体的,和笔头电阻尼自发热的,以后者为轻巧方便。

手持的位置距离笔头也近,更加适合绘制时控制手感)。

烙画的最主要工艺特点,就在于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在材料上烙出精确的烙画线条和体面。

烙画笔头种类很多,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更换不同的笔头。

例如要勾线就需要细一些的尖一些的头,要烙面,就根据面积的大小跟形状采用不同带面的笔头。

三、烙画技法(烙画温度跟力度的控制)1.烙画之前一定要强调及检查烙画机的安全使用。

首先检查机器的状态,看看开关是不是关上的、温度是否处在最低度上,然后把烙画笔笔头装好,插上电源,打开开关,烙画机开始工作,烙画时先用废弃的烙画材质调试烙画温度,一边试一边调节,直到达到需要的温度为止。

只要不工作就一定要调整温度,关上开关。

葫芦烙画的制作

葫芦烙画的制作

葫芦烙画制作
葫芦烙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定的地位。

葫芦烙画可谓是正统国学,据传在汉代已经产生,后失传,清代画师在葫芦上将国画和烫画技法完美融合,烙画葫芦艺术才重新兴起。

葫芦烙画艺术又被称为烫画、火绘、火笔和烫画,因为其一般采用高湿电烙铁,加之画画的各种技法如皱、染等等,以烙痕代替笔墨,在葫芦的表面作画,与葫芦融为一体能永久保存、收藏,艺术价值极高。

它不仅是一种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始制作前,我们得先准备一些材料和工具。

我们要准备的材料有葫芦二个、铅笔一支、手套一双。

工具有电烙铁一把、烙铁支架一个。

准备好就可以开始制作了。

首先,我们要选一个喜欢的图案,其中大葫芦我画的是一个‘福’字,中国的‘福’字有80多种写法,我选择的是其中的一种。

在福字上面,我还画了一个灯笼,灯笼的寓意是红红火花、福气冲天。

小葫芦上面我画的是一个‘禄’志,在‘禄’字上我画了一个金元宝,金元宝是寓意是贵重的意思。

接着,我用铅笔在葫芦上话出选好的图案和字。

最后,我把电烙铁接上电源,加热之后,我再用电烙铁按照铅笔画的轮廓线烙出黑色的痕迹。

烙画的时候要注意电烙铁不用的时候放在烙铁架子上,在烙画的过程中注意带好防滑手套,不要被烙铁烫伤。

经过仔细认真的烙画,装满福气、装满财气的两个小葫芦就做好了!喜欢的可以关注我呦!!。

葫芦烙画和彩绘技法秋之韵

葫芦烙画和彩绘技法秋之韵

葫芦烙画和彩绘技法秋之韵在硬壳葫芦上进行图案设计的方法包括留青刮刻、雕刻和烙画。

留青刮刻大多数葫芦工艺品用的材料是完全熟透并去皮清理干净的葫芦。

刮刻法却是个例外。

你需要一支青葫芦,铅笔,蜡版刻刀、橡胶或塑料手头、木器着色剂、软棉布和工具刀。

葫芦收获之后,青葫芦的表皮层会很快开始脱水和变色。

这表示表皮层开始变松了。

可以用你的指甲试着在不准备设计图案的地方——比如靠近柄的地方刻划一下,确信你的青葫芦正处在这个阶段。

表皮便松软的时候,用铅笔在葫芦上画出设计图案。

用蜡版刻刀小心的沿着设计图案刻透松软表皮,深达(但不要损伤)底下的硬壳表面。

戴上橡胶或塑料手套。

用软布蘸着木器着色剂,涂擦雕刻出来的部位。

让染料完全干透。

然后用工具刀将剩余外表皮刮干净。

就像蜡染一样,葫芦自身蜡质外表皮下面的部分不会被染料着色。

只有外表皮刻掉的部分能够被染色。

也就是说,只有雕刻图案会被上色。

可选:除了雕刻完后刮掉外表皮这种办法,你也可以把葫芦放在一边让它自然干透。

然后用通常方法去除阴皮(霉斑)。

你不仅会获得当初的设计图案,也会因为阴皮(霉斑)而留下独特的色彩和形状。

皮革染料同样适用木器着色剂能用的地方。

色彩丰富的木器着色剂可以给你的创作带来更多的设计选择。

你甚至可以创作多色刮刻作品。

在完成第一道颜色设计之后,等其干透。

然后融化一些蜡覆盖在雕刻区域之上,用手指按压平整并完全覆盖第一部分的设计。

然后开始绘画和雕刻第二部分图案并上色。

如此循环……你会在Ginger Summit和Jim Widess所著《The Complete Book of Gourd Craft》一书中发现更多的刮刻作品样例。

葫芦烙画祖辈们用各种方法在葫芦表面烧烙出图案。

有些用烧烫的金属矛尖儿,有些用各种酸涂在葫芦上然后在火上烘烤。

很高兴现在的葫芦艺术家们不必如此劳作了!今天,你所需的只是一套发烧级的木板烙画笔。

标准笔头用于线绘,还包括各种形状的笔头可供选择。

如果你对葫芦烙画非常娴熟,你可能想为自己安置一套带有温控器和更多笔头的专业烙画机。

工艺葫芦的烙画技巧和烙画工具

工艺葫芦的烙画技巧和烙画工具

工艺葫芦的烙画技巧和烙画工具
说起葫芦烙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过去普通电烙铁,电烙铁的确在葫芦烙画进程中占据了很长时间的位置。

单随着烙画工艺技巧的日益进步,各种烙画工具层出不穷。

葫芦烙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用烙铁在各种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

一般在木质材料和布类上面烙画,近些年出现在葫芦和丝绢上烙画,使烙画更具独特魅力。

市场上使用的烙画机主要有双笔或者单笔烙画机,经过改良的烙画机可随时调控温度,在葫芦上烙出的线条流畅通顺,烙痕温度掌握方便。

一幅成功的纯手工烙画,一是靠烙画者的绘画功力,更重要的是靠烙画者的烙画技巧。

烫烙焦色的深浅决定于烙画笔头的温度和线条走向的速度。

初学者应该练习在烙材上掌握点、圈、线面等基本技巧。

掌握笔头各个方向在烙材上的力度。

由浅到深,逐步掌握阴暗面的规律。

不熟练的烙画者可以进行烫烙和上色的训练,并注意在画面突出烙画的特征和独特立体感。

最后要用烙笔对整个画面进行修改,直到画面完美。

烙画葫芦详解,简单易学,看完了就觉得自己会做了

烙画葫芦详解,简单易学,看完了就觉得自己会做了

烙画葫芦详解,简单易学,看完了就觉得自己会做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关于花草的烙画小葫芦,葫芦还是10厘米大小的葫芦,烙画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将说明,希望大家能喜欢。

今天来烙两朵花,烙画之前还是要先构图
第一步,先用铅笔在葫芦表面简单的勾勒出花朵,叶子的轮廓位置
这样勾勒出轮廓之后就可以进行烙画了。

第二步,将烙铁温度调低,避免温度过高,用烙铁将花朵轮廓烫一遍
就这样简单的轻轻的烙一遍轮廓就可以了。

第三步,现在就可以开始具体的进行烙每一个花瓣了,首先从花朵中心开始
中心位置温度高一点,边缘低一点,然后每一个花瓣都是如此
这样两个花朵就已经烙好了,可以看出花朵层次感,立体感。

第四节,花朵完成之后可以给叶子进行颜色加深,体现出立体感每一个叶子根据不同形状不同姿势,烙出立体感,烙铁是热的,所以烙画每一个位置都要想清楚,否则烙坏了就没法修改了。

第五步,花朵叶子完成之后,就可以烙枝干了,枝干一般来说,不是简单的烙出圆形立体,而是要烙出苍老的感觉,枝干的疤痕凹凸不平的感觉要体现出来。

枝干颜色要有深色为主,疤痕位置更应该颜色深一点。

第六步,最后可以再底部烙上点点缀的,例如就像泥土或者石头都行
好了,大功告成,来看一下这个精美的烙画小葫芦吧。

怎么样,感觉还不错吧,这样一个小葫芦,摆放在电视上,或者柜子上,都是很漂亮的,而且也也是吉祥,福禄的代表,喜欢可以搭配上中国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葫芦烙画的技法(2013-01-04 19:08:13)转载▼标签:杂谈当下一部分人喜欢收藏葫芦,也希望在葫芦上做些文章,那就是在葫芦上面烙画。

葫芦烙画古称火画葫芦,又称火绘葫芦、火笔葫芦、火针刺绣葫芦。

火画葫芦,宜取皮色较淡的葫芦,这样烙痕的浓淡变化都能充分显现出来。

如果皮色已为深褐色,那么,烙痕就难以显示。

火画葫芦不宜盘玩,否则会将烙痕磨损,使画面失去神韵,故火画葫芦大多作摆件。

据史料记载,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直到光绪三年,才被一赵姓的民间艺人重新发现整理,流传至今,而葫芦烙画多以京津两地民间艺人烙制的葫芦最为精湛。

1.烙画工具,葫芦烙画作品一般呈深、浅褐色,古朴典雅,清晰秀丽,其特有的高低不平的肌理变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别具一格。

经渲染、着色后,可产生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早年间葫芦烙画艺人以铁针为工具,在香里插入钢针进行烙绘,主要烙制葫芦上的装饰。

后来,制作工艺和工具不断改革,出现了专用的烙画笔,烙画笔可以随意调温、配有多种特制笔头,从而使这一古老的创作方式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表现能力。

葫芦烙绘技法从单一烙制发展为烤烙、出润色、烙刻、细描和烘晕、渲染等。

2.葫芦烙画技巧多功能烙画笔温度与运笔速度对色调的影响很大。

用烙画笔烙葫芦,可采用像炭笔素描那样反复熨烙,增加层次的办法来解决色调的深浅,还要靠运笔的速度和调节烙画笔的温度等办法来表现不同深浅的色调,这也是葫芦烙画所独有技法。

烙画笔在恒温下工作,运笔速度快,所烙出的色调就浅;速度慢,色调就深。

温度越高,速度越慢,烙出的色调就越深。

温度与速度是结合运用的,可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烙较大幅的画或写意山水、花乌画,笔触较长,葫芦烙画笔下去有回旋的余地。

烙浅调子可用较快的速度,很少调节葫芦烙画笔的温度。

主要靠运笔速度、腕力的大小和增减层次的办法达到色调的深浅变化。

画幅很少,或是刻划人物的细微部,笔触很短,运笔没有多大的活动范围,如眼睛或鼻部的高光,是不能用高温快速解决的,必须把葫芦烙画笔的温度降到适当的度数,用慢速在眼球的高光部小心翼翼地熨烙,留出高光点。

烙鼻部的高光时,把葫芦烙画笔温度降到最低,烙出淡淡的焦色,烘烙高光的周围留出高光。

高温快速法烙出的浅调子与低温慢速烙出的浅调子有质的区别,前者质地粗糙,后者质地细腻。

因此还要根据画面的需要,如低温慢速烙出的远山和云雾色调柔和,而用高温快速烘烙近处岩石的亮部,表现出的色调虽浅,但显得质地粗糙,体现了岩石的质感。

葫芦烙画笔的最大优点在于频繁调节温度不会浪费时间,可以随心所欲地烙制各种图案。

3.用笔的条件和忌病用笔的条件:(1)劲就是有笔力,即指用笔要有劲。

(2)老是指苍老,老与劲相同,是嫩的对立面。

(3)活就是灵变不滞,意即用笔必须根据所烙对象的形象,动态、质感等要求,做到有轻有重,有慢有快、有起有落,还要忽轻忽重,忽快忽慢、忽起忽落。

活与腕力的运用很有关系,清代石涛说:“腕若虚灵则画能折变,笔如截揭则形不痴蒙,……”就是指运用腕力要活。

(4)松是轻快的意思,就是要求落笔时不要胆小、拘束,执笔不要捏得太紧,把得太死。

(5)圆是扁的反面。

(6)厚即不薄,厚而有味的意思。

厚与布局、用笔都有关系,用笔烙出对象时,不但要烙出质感,还要烙出量感。

也就是说,烙画有一定分量的感觉才耐人寻味。

(7)毛就是不光滑。

这对山水画来说,比较容易做到,但人物烙画中的长线条则不易达到。

我认为能运用书法中篆隶回锋及藏锋逆锋的笔法烙细线,也同样能达到毛而不光的效果。

(8)润是滋润的意思,用笔要讲孝滋润,反对枯瘠无神。

(9)巧,拙用笔要求巧拙互用,巧则灵变,拙则浑厚。

简而言之,巧是率,拙是笨。

太率容易使人感到轻浮,太笨则易板滞。

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使画面既灵活生动,又有凝重庄严的气势用笔的忌病:(1)板是指用笔不活。

这种毛病是由于对所要烙制的对象观察不够,不能做到“意在笔先”所致。

(2)刻是刻板的意思,是由于用笔死板,缺乏轻重、快慢变化而产生的。

(3)结指笔解不开,好象粘在葫芦一样。

产生此种毛病的原因,主要是不敢下笔,或在下笔时犹疑、迟迟不进,它通常表现为滞和僵死。

(4)枯是润的反面,在烙制过程中没有层次感。

(5)弱即下笔无力。

明代李开先说“弱笔无骨力,单薄脆软,如柳条竹笋,水荇秋蓬”。

这种毛病与初学烙画时韵嫩和弱还不一样。

4.花鸟烙法烙花鸟画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如烙人物丰富多样,更不如山水的山峦起伏,云烟出没,变化无穷。

虽然花也有多样的花,鸟有多种的鸟,终究仅仅是花和鸟。

烙花鸟容易造成干篇一律的情况,所以要使烙花鸟有较多的变化和生气,就应该考虑它的构图上形式法则的妥善处理。

烙花鸟的构图美与不美,特别显露,有时仅是一枝一叶的处理不当,或者一只鸟的位置不当,就会影响全画面而引起观者不愉快的感觉。

所以构图时,必须精细考虑,有所取舍,要割爱处就得割爱,要夸张处就应夸张。

烙花鸟的线易流于死板、呆滞,有些葫芦烙画把线勾得顿挫分明,十分外露,则又显得人为的做作气太足。

在葫芦烙画中花用纤细流畅的细线勾勒,显出了花瓣娇嫩的特色。

叶片、叶脉线的飞动、灵活而又挺劲有力,不仅能烙出叶的质感,而且表现出微风吹拂时的摇曳动态;枝干用L9行笔,瘦硬战颤,烙出枝干的硬度和粗糙表皮的质感。

小鸟的头、眼、嘴、脚、爪、翅膀、尾羽、胸毛等用线的刚柔、走笔的轻重缓急来完成。

细细研究其线描,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变化不是为变而变,而是为了表现景物的特性、画面的意境和神韵而采取的艺术手法。

其勾勒的线描洒脱不拘谨,生动不死板,自然不做作,有变化又不显露,柔不纤弱,刚不生硬,远观统一协调,近看变化万千。

烙花鸟的设色是与构图同样重要的环节。

作为一个烙花鸟者,不仅着色技法要精练,还须掌握科学的色彩知识,做到配色时灵活应用,古人讲墨分五色,其实烙画看似一种颜色,其实细细分来它绝不在五色以下,“借色益彰”,达到“妙超自然”的境界。

但在花鸟画的配色中常常易犯“枯”、“火”、“俗”、“主辅不分”、“交错凌乱”、“深浅模糊”、“平淡无味”诸多毛病。

什么叫“枯”?枯是色彩干枯失神,黯淡而无生气,主要是用淡色而不显彩色,自然神气全无。

所以说要淡而不失之枯,淡而仍见有彩,就会产生柔和的美感。

什么叫“火”?火是色彩对比过于强烈,产生了强烈的刺激性,令人起不愉快的感觉。

什么叫“俗”?俗的原因,大半也是由于对比处理不当所致,不研究色彩本身的纯度,任意配合,往往产生恶俗的色调,如浓艳的色彩,处理不当时更为显著。

要艳而不俗,就必须减低色彩的饱和度,特别是用重色时尤应注意。

什么叫做“主辅不分,交错凌乱”?这是色彩主次关系问题。

一幅画上必须有它的中心色,以一色为主,使其他一切色彩倾向于主色而取得协调时才产生美感,如果主次不分,任意着色,必然造成画面上色彩的混乱现象。

什么叫做“深浅模糊,平淡无味”?画面上色调过于统一,缺乏变化,尤其取用同浓度色的配色而起同化作用,必然变得平淡乏味,有色等于无色了。

从烙花鸟的全过程来说,渲染是作画的最后一道工序,对一幅画的成功、失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古人对渲染提出过一些戒律,因为葫芦烙画最易犯的毛病就是呆板不生动,没有神韵。

葫芦烙画最怕限于机械的技巧,而不见生机。

不囿于固有的技法程式,根据艺术效果来裁定,有时层层洗染,不厌其烦;有时则轻施薄染一遍而就,只要达到极佳效果,就即时停烙。

5.走兽烙法从勾勒入手。

首先要求底稿严谨准确,继以低温在正稿上勾线。

勾线后才皴擦、梳毛渲染。

渲染必须细心,不留笔痕,由深至淡逐渐化开画匀。

烙走兽的斑纹,要求细致有理而无紊乱之感,这是烙走兽的特色。

烙不好走兽的毛,就显出功力不足。

对走兽形体凹凸结构也要加以适度渲染。

最后要罩染加工,染出整体皮色,并对有须的走兽以白色画出工细有力的须。

不论写意、工笔、或兼工带写的葫芦烙画技法,都是“以笔取形,以烙取色。

”形色并用,已丰富走兽烙画的表现力。

诚然,有的偏重于渲染,有的略辅色彩,有的工笔线描或工笔白描,这犹如组成不同旋律的乐曲一样。

中国走兽烙画也吸取西洋画之长,首先强调骨力,即用笔以求“刚”之美为胜,亦须有“柔”之美相辅,“阳刚”之美和“阴刚”之美相济。

由此可见,在葫芦走兽烙画技法上必须要不断探索,稳步学习中西各种技法,以繁荣和发展走兽烙画。

6.人物烙法用笔首先要求意在笔先的立意方面,因为只有成熟的立意酝酿,才能下笔有神。

更重要的一点是以简代繁,比如工笔需用四笔完成,而写意只需简到一笔或两笔。

这就要求作者对所描绘的人物精神状态,有高度的概括和潘练能力,否则只能给人以索然无味和空洞无物的感觉。

怎样才能做到用笔简练又不空洞呢?必须长期对所要描绘的对象进行观察和揣摩,并不断地在提炼用线上多下功夫。

人物烙画分大写意和小写意两种。

小写意又分半工半写,这种工笔与写意结合的烙法,既能满足人物某些细部袖口面部及衣服花纹等)的要求,又能给人以笔墨淋漓,气韵生动的感受。

它在用笔上,粗细,疾徐、抑扬,顿挫变化较大,因此要求下笔快,用笔豪放。

(1)手的烙法“画人难画手”,这是古代画家的经验之谈。

一幅好的人物烙画,主要在于人物全身的比例的正确及形象塑造的真实生动,但手在整个人物的表情及姿态上,也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烙人物的手应该熟习和掌握以下三个规律:手的造型和姿态。

人物手的造型是指手的形象而言,如长短、肥瘦,大小等,属于人物的生理特征。

而手的姿态则是指手的动作与姿势而言,是体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这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手的结构。

包括腕、掌、指三部分。

腕骨构成手掌的基部,由八块小骨组成,约似椭圆形,位于手掌与前臂之间,它将手掌与前臂连接起来。

五根掌骨呈扇形,指骨中第三指最长,除拇指外,均由三节组成。

在掌部的拇指侧及小指侧,有两个隆起的肉质,称为“拇指球”和“小指球”。

整个手从侧面看,前臂,腕,掌,指,有如阶梯逐级下降。

手背侧因前臂肌肉的肌畦通过腕部伸向各指,使手屈伸时肌腱显露于外。

我们烙人物的手也一定要注意手的结构的共同规律。

近代,由于医用人体解剖学和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出现,许多葫芦烙画家、雕塑家在人物题材创作中,手的结构大都比较正确和健康,但也有某些作品手的结构及比例不够正确。

这是因为作者没有很好地掌握这门艺术科学所致。

这些毛病表现在以下诸方面:“人大手小”、“两只手不一般大”、“小拇指比大拇指还粗或一般粗”、“五个手指平列”、“手掌太长或太短”,“手腕太细或太粗”、“手腕和手的位置不对或衔接不起来”等等。

要克服这些缺点,必须重视人体解剖学,并切实地学习与掌握它,运用到人物烙画中。

手的勾线。

手的勾线也和面部勾线一样,要求匀称而细紧,使柔和的线条富有弹力。

用笔可稍有轻重,起伏,但忌用转折顿挫的笔法,这样烙手显得比较僵硬。

由于手是人体的一个部分,与臂部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人物的臂部也必须烙准确,才能与其它部位相谐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