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小吃》课件PPT(2篇)
介绍家乡的美食ppt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海螺
1
安徽阜阳
2
广东湛江
3
福建福州
4
四川乐山
5
吉林四平
6
甘肃天水
7
陕西西安
8
福建莆田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安徽阜阳
1 • 当涂酱菜 • 大救驾 • 金丝馓子 • 面圆
安徽阜阳
1.1 当涂酱菜
当涂酱菜产自当涂县黄池镇,当地丰 富新鲜的物产加上百姓由来已久的酱菜制 作习俗使得黄池所产的酱菜远近闻名,在 华东地区拥有广阔的消费人群。这里的酱 菜用料新鲜,工艺考究,口味独特,是佐 餐佳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盛行于这一带 的香菜,它是用经过晾晒的白菜丝配以辣 椒粉、芝麻及多种香料混合腌制而成,放 在坛中经年不坏,吃的时候,盛在小碟里, 淋上麻油,一嚼便觉醇香厚味,微辣中鲜 味儿直透舌根,另人不忍卒咽。是小酌品 茗时的绝配
广东湛江
2.2 廉江红橙
廉江红橙果实大(单果重150克 左右),果型好、肉色橙红、嫩滑、 汁化渣、甜中带酸,味清甜带香, 深受欢迎,因而被列为国宴佳果, 廉江因此而被命为“中国红橙之 乡”。1984年春,日本首相中曾根 来访问我国,首相品尝后连声称好, 并要求带一些回去,国家派专机来 湛江取了10箱廉江红橙送给中曾根。
感极佳,且营养丰富。
人称“三绝”,被誉为古城第一笼。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福建莆田
8 • 海蛎 • 海蛎煎 • 红团
福建莆田
8.1 海蛎
海蛎不仅肉嫩味鲜,而且营养丰富,有 “海中牛奶”之美誉,含有多种维生素、牛 黄酸、肝糖及其他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其含碘量比牛奶和蛋黄高出 200倍,其含锌 量之高,可为其它食物之冠。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家乡的小吃》课件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家乡的小吃》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第四单元“家乡的美食”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家乡小吃的起源、特点及其文化内涵;学习通过观察、访谈、记录等方式收集和整理有关家乡小吃的信息;培养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乡小吃的基本知识,提高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访谈等途径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传承和弘扬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收集和整理有关家乡小吃的信息。
教学重点:家乡小吃的特点、文化内涵以及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投影仪、黑板。
学具:笔记本、笔、照相机(可选)、录音机(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一组家乡小吃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小吃的名称。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小吃是怎么来的吗?它们有什么特点?背后有哪些有趣的故事?2. 新课内容学习(1)讲解家乡小吃的起源、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2)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访谈、记录等方式收集和整理有关家乡小吃的信息。
3. 例题讲解以家乡的一种小吃为例,讲解如何运用观察、访谈等方法收集信息,并进行整理。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选择一种家乡小吃,运用所学方法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
5. 小组分享与交流各小组汇报实践活动成果,分享收集到的信息,交流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家乡小吃的基本知识起源特点文化内涵2. 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观察访谈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小吃制作大赛”,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2)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收集和整理家乡其他方面的文化信息,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进行展示和交流。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4课《家乡的小吃》教学课件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艺术实践
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一种家乡的小吃, 可以加以文字进行解说,介绍家乡的 小吃,并推广。
拓展
糖画,顾名思义, 就是以糖做成的画, 它亦糖亦画,可观可 食。民间俗称“倒糖 人儿”、“倒糖饼儿” 或“糖灯影儿”。
家乡的 小吃
人美执版六年级上册第14课
从图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遂宁名小吃
冲
南小区开心土豆片
各地名小吃
千层饼
汤圆
灰汁团
传统名小吃
年糕
年糕是汉族的一种传统食物。 春节时,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吃年 糕的习俗。
一种名字叫“年”的怪兽有 个叫“高氏族”的部落的故事
连一连:你知道小吃与传统节日的关系吗?
端午节
腊八节
清明节
四川名小吃 讨论:用什么制作的?味道?色彩?外形特点?
凉粉
凉面
糖油果子
小结
精湛的技艺 深刻的寓意 多姿的造型 丰富的色彩 怡人的口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美的 享受
思考
想一想可以用什么艺术形式来表现家乡的美食?
绘画步骤
1.构图、勾线
2.上色
绘画步骤
3.注意色彩搭配
4.调整画面、增添背景
作品欣赏
六上《家乡的小吃》精品课件
六上《家乡的小吃》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家乡的小吃》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我国不同地区的小吃文化,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小吃,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小吃文化,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家乡的小吃文化。
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小吃的深入理解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搜集的小吃资料。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地的小吃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小吃,激发学生对家乡小吃的兴趣。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家乡的小吃,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小吃的历史、制作方法等。
3. 课堂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种家乡小吃,从历史、制作方法、风味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其他组进行评价。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家乡小吃,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小吃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份家乡小吃菜单,并尝试进行制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家乡的小吃板书结构:1. 各地小吃图片2. 家乡小吃名称3. 小吃历史4. 制作方法5. 风味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份家乡小吃菜单。
答案:略2. 作业题目:尝试制作一种家乡小吃,并记录制作过程和心得。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家乡小吃表现出极高的兴趣,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例题讲解等环节,学生对家乡小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随堂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制作出了一份份富有创意的家乡小吃菜单。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家乡的小吃》优秀课件
《家乡的小吃》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家乡的小吃》一课。
该课内容主要围绕各地特色小吃展开,详细介绍了小吃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食材选择及地方文化等内容。
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第11课。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课文中提到的各种家乡小吃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地方文化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各种家乡小吃的制作工艺和食材选择。
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地方文化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家乡特色小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家乡小吃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课堂讲解:a. 介绍课文背景,带领学生了解各地小吃的历史文化;b. 讲解课文内容,详细解析各种小吃的制作工艺、食材选择及地方文化;c. 结合课文,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型。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特色小吃,分享制作过程和趣事。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家乡的小吃》2. 主要内容:a. 各地特色小吃介绍;b. 小吃的制作工艺、食材选择;c. 家乡小吃文化传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查找资料,了解自己家乡的一种特色小吃,并记录下来;b. 以《我家乡的小吃》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300字。
2. 答案: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部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对家乡的小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是否能够表达出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其他特色文化,如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b. 组织一次“家乡美食节”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家乡的小吃,增强文化认同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3. 作业设计中的查找资料和作文题目;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入引导。
《家乡的小吃》课件20240131
《家乡的小吃》课件2024013101教学文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家乡的小吃》一课。
该课内容主要围绕我国各地特色小吃展开,通过描述小吃的美味、制作工艺以及背后蕴含的文化,让学生了解和传承家乡的美食文化。
具体章节内容为:1. 了解家乡的特色小吃;2. 学会通过观察、品尝、描述等方式介绍小吃;3. 感受家乡小吃所承载的亲情、乡情和文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家乡特色小吃的基本知识,提高观察、表达、交流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家乡美食的热爱,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观察、品尝、描述等方式生动地介绍家乡的小吃;2. 教学重点:掌握家乡特色小吃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交流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2. 学具:笔记本、笔、小吃样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地特色小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美食文化;2. 新课导入:讲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学习;3. 新知学习:a. 观察小吃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各种小吃的特点;b. 分组讨论,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小吃;c. 教师讲解,补充小吃背后的文化内涵;4. 实践操作:a. 学生品尝家乡小吃,感受其味道;b. 学生用文字描述品尝的感受,进行交流分享;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回顾,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家乡的小吃a.各地特色小吃图片展示b.家乡小吃的特点及文化内涵2.观察、品尝、描述3.传承家乡美食文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家乡小吃”为主题,写一篇作文,描述你最喜欢的家乡小吃及其背后的故事。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深入了解家乡的其他美食文化,进行分享交流。
《家乡的小吃》课件20240131
《家乡的小吃》课件2024013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家乡的小吃》一课。
该课内容主要围绕我国各地的小吃文化展开,详细介绍了不同地域的特色小吃,包括北京炸酱面、上海小笼包、广东肠粉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了解我国各地的特色小吃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各地小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重点:掌握课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学生: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家乡特色小吃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分享自己家乡的小吃,从而导入新课。
2. 课文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感知。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都介绍了哪些地方的小吃?它们都有什么特点?3. 例题讲解:(1)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梳理各地小吃的特点。
(2)分析课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份“家乡小吃调查表”,让学生课后进行调查。
(2)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写一段介绍自己家乡小吃的话。
六、板书设计板书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中心为“家乡的小吃”,四周分别延伸出“北京炸酱面”、“上海小笼包”、“广东肠粉”等各地小吃,每个小吃下标注其特点。
七、作业设计1. 课后调查:完成“家乡小吃调查表”,了解自己家乡的特色小吃。
2. 写作练习:以“我家乡的小吃”为题,写一篇介绍自己家乡小吃的小短文。
答案示例:我家乡的小吃——豆腐脑豆腐脑是我国北方的一种传统小吃,尤其在冬天,一碗热腾腾的豆腐脑,让人倍感温暖。
豆腐脑的制作工艺已有千年历史,选用上等黄豆,经过磨浆、煮浆、点脑、成型等多个环节,最终呈现出细腻滑嫩的口感。
家乡的风味小吃六年级作文课ppt课件
1
长沙臭豆腐
• 长沙臭豆腐是湖南长沙传 统的汉族名吃,长沙当地 人又称臭干子。
• 特点: 色墨黑,外焦里嫩,鲜而香
辣。 焦脆而不糊、细嫩而不 腻、初闻臭气扑鼻,细嗅浓 香诱人。
2
长沙口味虾
特点: 色泽红亮 口感香辣鲜浓
3
长沙糖油粑粑
制作方法:
1. 把糯米粉掺水,直到水和糯 米粉合起来不粘手,像做汤圆 一样揉一个圆的面团,然后压 扁 2.做一碗糖水,大家根据自己 的口味加糖,一般用红糖+蜂蜜 3.锅上热好油,不用太多,刚 刚能淹没一半厚度的糍粑粑就 好,先用油煎一面,然后再反 过来煎另一面 4.倒入糖水,直到糍粑粑变色 即可。
其汤烫味鲜、肉片细嫩、米粉清香等特点,所以成为云南地区别具一
格的传统风味美食”。
18
5.听了妈妈的介绍,我更加对“过桥米线”这种云南的风味美食情 有独钟了!因为它不仅美味,还书写了爱的奇迹!
19
查一查家乡有哪些著名的风味小吃, 以“我最爱的家乡美食”为题, 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20
4
北京烤鸭
特点:
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外脆里嫩
用料讲究:
1.讲究季节---冬、春、秋三季吃烤鸭其 味最佳。
原因是冬春二季的北京鸭,肉质肥嫩; 秋天天高气爽,温度和湿度都特别适宜 制作烤鸭,而此时的鸭子也比较肥壮。 夏季气候炎热,空气湿度较大,此时的 北京鸭肉少膘薄,质量较差,所以口味 相对较差。
描写美味的四字词语
美味可口、香气扑鼻、齿颊留香、 垂涎三尺、回味无穷、肥而不腻、 香脆可口、外酥里嫩、麻辣爽口
12
1、笼汤包 远看,十几个洁白无瑕小笼汤包紧紧地簇拥在一起,
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好像春天那活泼可爱的小桃花。 在袅袅的“薄雾”中,小笼汤包似乎更惹人喜爱了。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家乡的小吃》精品课件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家乡的小吃》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选自《家乡的小吃》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家乡小吃的起源、特点、制作工艺、文化内涵等方面。
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深入探究家乡小吃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小吃的历史起源、发展过程和地域特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家乡小吃,激发他们对美食制作的兴趣。
3. 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他们传承和弘扬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家乡小吃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家乡小吃的特点、制作方法及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投影仪、音响设备。
学具:面粉、糯米、豆沙、模具、烹饪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小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家乡小吃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内容。
2. 新课导入:介绍家乡小吃的历史起源、发展过程和地域特色,让学生对家乡小吃有全面的了解。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家乡小吃的制作,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家乡小吃的魅力。
4. 例题讲解:以某一种家乡小吃为例,详细讲解其制作工艺,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家乡小吃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7.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课后深入了解家乡其他优秀传统文化,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家乡的小吃》2. 内容:家乡小吃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家乡小吃的地域特色家乡小吃的制作工艺家乡小吃的文化内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家乡小吃”为主题,写一篇短文,介绍你最喜欢的家乡小吃及其特点、制作方法和文化内涵。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家乡小吃是豆腐脑。
豆腐脑源于我国北方,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的特点是口感细腻、汤汁鲜美。
制作豆腐脑的主要原料有黄豆、石膏等。
在制作过程中,黄豆经过磨浆、煮浆、点卤等环节,最终形成豆腐脑。
家乡的小吃ppt课件图文
胡辣汤
以牛肉、豆皮、粉条等为 主料,加入香料熬制而成 ,味道浓郁。
午餐小吃
麻辣烫
各种蔬菜、肉类、豆制品 等搭配麻辣汤底,味道麻 辣鲜香。
烤冷面
以冷面为主料,烤制后搭 配酱料、蔬菜等,口感酥 脆。
炸酱面
以面条为主料,搭配特制 的炸酱,味道浓郁。
晚餐小吃
煎饺
以猪肉、韭菜等为主料,经过煎 制而成,口感香脆。
小吃与健康饮食的关系
营养补充
小吃可以作为正餐之外的营养补充,提供额外的能量和营养素,满足人体需求。
饮食平衡
合理搭配小吃和正餐,可以帮助实现饮食平衡,保证人体获得全面而均衡的营养 。
如何合理搭配小吃和正餐
选择合适的小吃
在选择小吃时,应尽量选择营养 丰富、低热量、低脂肪、低糖分 的小吃,避免过度摄入热量和糖
小吃的食材与制作工艺
小吃的食材和制作工艺也是其独特性 的体现,反映了当地的食材资源和烹 饪技艺。
小吃的口感和味道是其吸引人的关键 因素,让人回味无穷。
02
家
煎饼果子
以绿豆面为主料,搭配香 肠、生菜、鸡蛋等,口感 香脆。
豆腐脑
以豆浆为基础,加入糖水 、芝麻、花生碎等调料, 口感滑嫩。
搭配。
注意面糊的稀稠度
面糊的稀稠度要适中,过稀则 小吃太软,过稠则小吃太厚。
注意翻煎
在煎制过程中,要适时地翻煎 ,以保证小吃的均匀受热。
04
家乡小吃的营养价 值和健康饮食
小吃的营养成分和热量
小吃营养成分
家乡小吃通常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 和蛋白质等,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能 量和营养素。
小吃热量
不同的小吃热量差异较大,有些小吃 热量较高,有些则相对较低,需要根 据个人需求和热量摄入量进行选择。
《家乡的小吃》课件
传统制作工艺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制作工艺的独特性
详细介绍家乡小吃的传统制作工艺, 强调其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传承人的重要性
保护和传承的措施
提出保护和传承传统制作工艺的具体 措施,如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制度、加强传统制作工艺的宣传和教 育等。
强调传承人在保护和传承传统制作工 艺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们对技艺的 坚守和贡献。
创新发展与现代元素的融合
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阐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是家乡小吃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创 新对于小吃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现代元素的融合
介绍如何将现代元素融入家乡小吃的制作和推广中,如引入现代烹 饪技术、设计现代化的包装和营销方式等。
创新发展的成功案例
分享一些成功的创新发展案例,展示创新给家乡小吃带来的活力和 机遇。
THANKS
感谢观看
家乡小吃的历史背景
起源和发展
介绍家乡小吃的发展历程和起源背景,阐述其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过程。
文化传承
强调家乡小吃在传承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对于当地人的 情感价值。
02
CATALOGUE
家乡小吃的种类
面食类
家常美味,历史悠久
面食类小吃是家乡小吃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它们通 常采用小麦粉、糯米粉等食材制作,口感丰富多样,如面条、馒头、饺子、包子 等。这些小吃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价值高,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
菜肴类制作工艺
总结词
菜肴类小吃是家乡小吃的又一特色,其制作工艺包括选 材、切配、烹调等步骤,需要选用新鲜食材并掌握好烹 调技巧。
详细描述
菜肴类小吃通常以各种蔬菜、肉类、海鲜等为主要原料 ,通过切配、烹调等步骤制作出各种美味可口的菜肴, 如糖醋里脊、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在制作过程中, 需要注意食材的新鲜度和质量、切配的刀工和比例、烹 调的火候和时间等因素,同时掌握好调料的搭配和用量 ,才能制作出口感鲜美、味道浓郁的菜肴类小吃。
人美版美术六上第14课《家乡的小吃》ppt课件1
曹县木瓜
木瓜系蔷薇科,木瓜属落叶小乔木,在菏泽 有500多年的历史,是菏泽传统的栽培树 种,,菏泽古称曹州,故木瓜又称曹州木瓜 或曹州光皮木瓜,迄今牡丹办事处芦固堆村 还保留着明朝栽植的木瓜30多株,另外地区 农科所也保留着120多株120年前栽植的木瓜。 木瓜有很多优美的传说,传说穆桂英大破天 门阵用的降龙木就是用木瓜枝做成的。据 《菏泽县志》记载,“菏泽木瓜始于元朝, 广于明清,栽培历史悠久。”
山东的小吃
山 东 煎 饼
曹 县 木 瓜
肉单 汤县 羊
山东煎饼
山东煎饼源于泰山,山东煎饼够薄的了,用五谷杂粮为原料制成, 这是平民之食——卷上大葱或其他蔬菜肉类或山珍海味,可以吃得 津津有味。蒲松龄特地为它作《煎饼赋》,可见对煎饼感情之深。 为什么说山东煎饼是最好的食物呢?理由可多了! 1、煎饼原料由五谷杂粮精细研磨而成,既不是纯细粮,也不 是纯粗粮,营养丰富,便于人消化,因为做煎饼的原料都带皮壳, 含粗纤维多,对消化很有帮助,是城市居民让人担忧的健康状况的 一剂良方。 2、煎饼做起来省时省心,薄薄一层一会就熟,而且冷了以后, 加热时间也不长,也特别节能,它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我们的 环保意识。 3、保存时间长达三个月以上,不易变馊,因为它含水分少, 也易于晾晒;食用方便,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东东任意搭配,由于它 像纸一样薄,就可以把各种各样的菜肴放在上面卷起,用手拿着吃, 别具风味,近似西餐中的汉堡包。最后,吃煎饼能锻炼牙齿,牙好 胃口就好,胃口好就身体强健,天下哪有如此一举多得的食物呢?
十八街麻花
桂发祥麻花的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兄 弟,他们曾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各开了 “桂发祥”和“桂发成”麻花店,因店铺座落 于十八街,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十 八街麻花是经过反复探索进行创新,在白条和 麻条中间夹一条含有桂花、闵姜、桃仁、瓜条 等多种小料的酥馅,使炸出的麻花酥软香甜与 众不同,创造出的什锦夹馅大麻花。其特点是 香、酥、脆、甜,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 味,不绵软、不变质。来天津旅游的国内外宾 客,临走时都要带上几盒麻花,送亲朋好友。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14 家乡的小吃 |人美版(2014秋) (共23张PPT)
沈阳篇
历史由来
相传清朝道光年间,河北任丘县一带 多年灾荒,老百姓只好背井离乡。开饺子 馆的边福老汉此时也呆不下去了,只好一 家人逃向东北。一天晚上,他们投宿在一 户人家中,恰巧这家做饺子为老太太祝寿, 边福老汉觉得这水饺清香可口,于是就虚 心向这家人求教。主人看边福老汉诚实厚 道,便告诉了他其中的秘密,原来这家人 为了让老太太吃起来舒服,在做饺子时就 把和好的馅用锅煸炒一下再包,如此做出 来的饺子便又香又软,而且不那么油腻了。 边福将此记在心中,后来辗转到沈阳市小 东门外小津桥护城河岸边住了下来,开起 了“老边饺子馆”。老边饺子名声渐渐响 了起来。成为独树一帜的沈阳名吃,至今 有180年了。
重庆万州篇
织扮靓” 了天下奇观 —— 红海滩。还能降血压、降 血脂,降血糖,防治心脏病和 增强人体免疫力。特别是还具 有减肥的功效。碱蓬还可凉拌、 炒食、做汤。在困难时期,碱 蓬还曾经是当地人的主要食物, 使很多人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家乡的小吃》PPT课件
家乡的小吃
-.
什么叫小吃?
小吃,是相对于正餐以外的吃食。在口味上 具有特定风格特色的食品的总称。世界各地都
有自己独特风味的小吃。 小吃就地取材,能反映当地的物质及社会生
活风貌,是一个地区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色,更是
体现了当地的饮食文化,甚至可能成为当地 饮食的代表。
历史 传说 民族 习俗 材料 方法 特色
搅团
搅团 是 “用杂面搅成的浆糊”,在水滚时, 一手握一棍子搅动,另一手均匀撒各样杂面, 棍子顺时针搅几下,逆时针搅几下。烧熟, 加入酸汤 ,即好。
传说中是诸葛亮当年在西祁(今陕西的岐山县), 屯兵的时候,因为久攻中原不下,又不想撤退;士兵 清闲无事,就在那里大力发展农业,以供军粮充足。 老吃惯了地方的面食,军中都很厌倦了,也是为了调 节军队士兵的想家情绪;于是诸葛亮就发明了这道饭 食。不过那时的名字不叫搅团,而是叫水围城。
秦镇米皮
相传,秦始皇在位时,有一年 关中大旱,秦镇一带稻子干枯。百 姓心急似火,官府催逼纳贡大米, 可大米又小又干巴,根本没法向皇 帝纳贡。
有个叫李十二的,用这种米碾成米面,蒸出了面皮,大家吃 后个个称奇。李十二带着面皮来到咸阳。秦始皇见贡米又少又差, 传旨问罪,李十二急忙跪奏道:“此米虽差,却能制出佳肴,今 奉上面皮,望万岁御品。”秦始皇吃了面皮,其味甚美,颇感稀 奇,这才赦了众人之罪。秦镇米皮,陕西凉皮“四大花旦”之一, 吃起来“筋、薄、细、软”、凉爽可口。
创作一种或两种小吃。 2.可以立体制作,也可以绘画,
图文并茂。
注意: 合作要有秩序,分工合理,使
用工具要注意安全。
你知道这些小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你知道这些小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说一说: 你最喜欢的小吃是什么? 它是用什么食材做的? 你能说说它的色彩和外形特点吗?
《家乡的小吃》(课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河南名小吃
河南烩面
胡辣汤
鲤鱼焙面
5
传统名小吃
月饼
月饼,又称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中国的 汉族传统美食之一。月饼最初是用来拜祭月神的供品。
祭月,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 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中秋节吃月饼和赏 月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不可或缺的习俗。月饼 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 赠送亲友。
从图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
洛阳名小吃
烫面角
在洛阳新安县有道征服了众多洛 阳人的传统风味小吃名为“烫面角”, 它创制于1914年,素来有着“名扬陇 海三千里,味压河洛第一家”的美誉, 还在去年被列入了“河南省非物质文 化遗产”。
烫面角和蒸饺相似,不过烫面角 所用的水量增大,烫面的熟度也不一 样,从而便影响了口感。烫面角的面 皮质地较软,皮薄如纸,蒸出来外观 看着晶莹欲透,犹如新月,吃起来比 蒸饺多了些柔嫩感,和肉馅一起嘱食 鲜香不腻,美味可口。
月饼作为拜祭月神的供品,其由来历史悠久。月 饼一词,在现存文献,最早收录于南宋吴自牧的《梦 梁录》中。月饼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发展出了广 式、晋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月饼,被中国 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
6
传统名小吃
糖画,顾名思义, 就是以糖做成的画, 它亦糖亦画,可观可 食。民间俗称“倒糖 人儿”、“倒糖饼儿” 或“糖灯影儿”。
2
洛阳名小吃洛阳水席来自洛阳水席全席共有24道菜,分别是8道 冷盘,4大件镇桌热菜分别跟随2中件陪衬 菜,以及最后的4个扫尾菜,可谓是冷热 荤素、酸辣威甜兼 具。 水席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四道镇桌热菜中的 前两道,燕菜和葱扒虎头鲤。其中燕菜又 名牡丹燕菜,是水席中的首菜,以海参、 鱿鱼、鸡肉、白萝卜做出的一道形如牡丹 的菜肴,花艳菜香汤鲜,品尝过的食客都 拍手称绝。第二道葱扒虎头鲤,用孟津黄 河所产的上品锂鱼所做,造型美观,鱼肉 的鲜香和葱香完美融合,吃上一口就让人 直呼好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忆一下: 你的家乡都有哪些著名的小吃? 你最喜欢吃的是什么? 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你能说说它的色彩和外形特点吗?
中国各地小吃荟萃——北京小吃
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小吃吗?你能说说它们的特点吗?
中国各地小吃荟萃——天津小吃
中国各地小吃荟萃——四川小吃
中国各地小吃荟萃——陕西小吃
中国各地小吃荟萃——河南小吃
家乡的小吃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万年,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 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讲究“色、 香、味”俱全的五味调和的境界,因此获得“烹饪王 国”的美誉。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 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 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回忆一下: 你的家乡都有哪些著名的小吃? 你最喜欢吃的是什么? 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你能说说它的色彩和外形特点吗?
全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实验教科书 人美版 第十一册第17课
家乡的小吃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万年,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 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讲究“色、 香、味”俱全的五味调和的境界,因此获得“烹饪王 国”的美誉。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 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 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中国各地小吃荟萃——台湾小吃
中国各地小吃荟萃——湖南小吃
中国各地小吃荟萃——广东小吃
中国各地小吃荟萃——东北小吃
中国各地小吃荟萃——海南小吃
中国各地小吃荟萃——云南小吃
学生作品欣赏
作业提示:
用彩泥,彩纸或者其他材料制作一份 家乡的小吃,并为它制作一张卡片,介 绍小吃的来历和特点。
制作者:北京育英学校 王维
中国各地小吃荟萃——山东小吃
中国各地小吃荟萃——台湾小吃
中国各地小吃荟萃——湖南
中国各地小吃荟萃——海南小吃
中国各地小吃荟萃——云南小吃
学生作品欣赏
中国各地小吃荟萃——北京小吃
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小吃吗?你能说说它们的特点吗?
中国各地小吃荟萃——天津小吃
中国各地小吃荟萃——四川小吃
感谢您的阅读!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 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 整及打印,欢迎下载!
中国各地小吃荟萃——陕西小吃
中国各地小吃荟萃——河南小吃
中国各地小吃荟萃——山东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