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上肢功能康复.pdf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锻炼ppt课件
• 先练习张口、闭口、转舌等动作,然后教病人发音,从单 字到词。步骤如下: ①让患者发“啊”声,或用咳嗽、吹火柴等诱导发音训练。 ②让患者听常用句的前半句,令其说出后半句。③能发音 的患者,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可对着镜子发音,由易到难, 由短到长,在视觉和触觉的帮助下观察口型,并随时矫正。 ④语言刺激疗法: 利用语言训练磁带,将日常生活常用的 词组、句子,制成适宜患者跟读的录音带,每次训练5 ~ 6min,间歇10 s。
(3)站立训练
• 为加强肌力, 促进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早日恢复, 防止废用性 萎缩, 患者能坐稳后即可开始站立训练。
• 站立时, 护士在患侧保护, 让患者身体靠在床边, 健手扶床 栏, 身体重心置于健侧, 站立时间可由几秒钟逐渐至几分钟。
• 在此基础上前后摆动患肢, 前摆时伸膝, 踝背屈; 后摆时屈 膝, 中跖屈。
伸肘关节, 用小皮球练手指的屈伸、并拢、分开动作。 • 反复屈伸膝关节和髋关节及活动足趾关节, 逐渐达到能上抬瘫痪肢体
等。 • 在训练翻身时嘱病人屈肘, 用健手托住病肘, 将健腿插入病腿下, 在躯
干旋转的同时, 用健腿抬动病腿转向健侧。 • 在进行患侧康复训练的同时, 也进行健侧肢体主动运动, 这不仅有助于
双手交叉上举运动 巴氏握手
握拳姿势
翻身训练
搭桥训练
巴氏握手
床上运动
翻身训练
床上运动
方法:患者平卧,双下肢屈髋 屈膝,双脚平放在床上,将臀
搭桥运动
部抬起,并控制住,下肢保持
稳定,保持5-10min,勿憋气
目的:有利于步行功能的训练
康复第二阶段
坐姿训练 站立训练 步行训练 上下台阶训练
脑卒中后上肢瘫痪的功能训练
临床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 5 . 669
文献标识码 :B
・8 ・ 9
11 一 般 资 料 .
我科 2 0 年 4月 ̄2 1 年 4月共住院 10名患者, 09 00 0 起诊断 标准符合我国现行脑卒中诊断标准,随机分成对照组、训练组。
12 方 法 .
感 。指导患者无论坐卧、坐立或行走 ,病人保持 良好的姿势 , 自体重量半衡,稳 定分布左右两边。见表 1 。 表 1 康复训练结果
关 键 词 :慢 性结 肠 炎 辨证 治疗 保 留灌 肠
4 6例患者 中,治愈 2 例 ,显效 1 例 ,好转 8 ,无效 6例 ,总有效 1 1 例 中医辨证 分型施 治,配合 中药保 留灌肠是治疗慢性结肠 炎的有效途径 。
文章编号 :10 — 4 4( 0 0 0 0 8 - 3 0 4 7 8 2 1 )1 -0 90
的血液循环 , 刺激神经功能 ,从而 防止或减轻骨骼 、皮肤的废
用 性 萎 缩 , 助 痉 挛肌 肉保 持 火 节 韧 带及 火节 J 常 伸 展 度 ,防 帮 止 关 节 畸 形 萎 缩 。 高 卜 的 运 动 功 能 , 少 废 用 综合 症 的发 目的
分析探讨 中医诊 治慢 性结肠 炎患者 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 0 8年 1月一 0 0年 1月期 间在 21
我院接受治疗的 4 例慢性结肠 炎患者的临床 资料 。所有 患者均采取 中 医辨证施治 ,分为脾 肾两虚型 ;湿热 内蕴型;气滞血 6
瘀型。并配合 中药保 留灌肠 ,观察临床 疗效 。结果 率达 8 . %。所有 患者未发现 明显毒 副作 用。结论 69 6
肌 肉进 行点按或 挤压等 强刺激 , 以诱 发肌 肉收缩 3 mn次 。  ̄5 i / 上肢肌群抗阻训练 。 患者取侧卧位, 忠侧上肢肩关节弯曲, 肘 关 节伸 展 ,前 臂 旋 后 ,腕 关 节 背 伸 ,护 士施 加 压 力 ,患 者 予 以对 抗 , l / , 1 0个 组 ~2组 / 。 次
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康复评定_纪树荣
作者简介纪树荣(1942-),男,山东人,康复部主任,教授。
研究方向:康复医学。
脑卒中偏瘫后的上肢问题·特集·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康复评定纪树荣,刘璇(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100077)摘要本文评价了当前常用的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方法,包括Brunnstro m方法、F M A量表、S T EF方法、L indm ark方法、Bart hel指数方法,以及上肢的痉挛评定等各种检查方法的要点,以期在临床康复工作中更好的应用评定技术。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上肢;评定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496(2000)04-0489-03U pp er Extremit y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StrokeJI Shu-ron g,LIU X uan.China Re habilita tio n Resear ch Ce nter,Bei j in g100077,ChinaAbstract T o t rain and he lp the pa tien t r ecov ery upper ex tremity functio n,it is impo rta nt to assess mo tio n function of uppe r e x tremity of stro ke befo re tr aining.T he y discussed com mo n uppe r e x trem ity mo tio n functional assessme nt in the paper.I t in-cludes:Brunnst rom test、F M A、S T EF、Lindm ar k te st、Bar thel index、Ashw or th test and so on.T hey discusse d the key po in t abo ut ea ch m easure and ho p e to have a discussio n abo ut the p a p er to p ro mo te assessm ent techno lo g y of st roke.Ke y words st roke;hemi p le g ia;u pp e r ex t remit y;a ssessmen脑卒中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病患,发病后患者出现半身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其重要的临床特征之一。
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康复训练
患者取坐位,桌上置一训练用滚筒 患者双手叉握,有健侧带动患侧向前
方滚动滚筒,促进上肢的伸展运动
十二、木钉盘训练
目的:改善关节活动度和手眼协调性,提高运动 和控制能力和运动水平
从粗木钉开始,逐渐过度到细木钉 患者取坐位,双手叉握,由健手协助患手抓起木
背屈踝训练
十、利用内翻矫正板站立
患者立位 将患脚侧向踩于楔型板上 依靠重力改善踝关节活动范围
和内翻倾向 此项练习适用于足内翻、足下
垂严重的患者
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讲:神经内科是救人 命,康复科治人病
✓ 康复开始的时间应尽早,康复效果最好 的时机是发病后3个月内
✓ 不能强化屈肌的训练(如:健身球、起 身绳)
下肢的主要功能是支撑体重和行走 下肢瘫痪可造成行走困难 训练的目的是恢复其功能性活动
一、良肢位的摆放
髋关节下垫枕,使髋关节
保持内收 膝关节外侧垫枕使膝关节
保持内收 膝关节下垫枕,使膝关节
微屈曲 脚掌下垫支撑板使踝关节
背曲
二、诱发髋关节内收
此项训练适用与偏瘫早期 患者屈仰卧位,双髋、膝关节
于屈曲位时,增加健侧内收运 动的阻力,诱发髋关节内收
十、手的抓握与松开训练
前提:患手指已能活动且出现分离运动后,才能练习 手的抓握及控制能力
过早训练此动作可加重手指的集团屈曲,应特别注意 抓握的器具应选择直径较大的杯子、球开始,再慢慢
过度到铅笔、火柴棍等 练习抓握的同时,注意练习抓握后的松开训练 治疗者从患手中拉出握住的刷子可刺激屈曲、伸展
十一、滚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练
目的:诱发、促进上肢的主动运动
上肢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的影响
主 动抗 阻 运 动 来 为 患 者 提 供 功 能 性 运 动 控 制训 练 , 在 训 练 时该 系统 还 能 够 为 患者
储存具体数 据 , 康 复 师 通过 数 据 对 其 做 出
两组治疗 前 F M A 比较无 显 著 差异 ( P>
例, 女 9例 , 平 均年龄 5 1 . 8岁 , 脑梗 死 2 2
表 2 治疗组治疗前詹 F M A评分 比较 { ± s )
治疗嚣
1 MA 评 分 2 0 . 2±9 . 6
《O. 05
组在康复的过程 中, 患者接受常规作业 治
疗 结 合 E—L I N K上肢 康 复训 练 器 . 使 患
者在 肌 力 增 强 , 耐 力 增 加 的 基 础 上 提 高手
指灵活度 . 且 E —L I N K 中的 E 4 0 0 0上 肢 运 动控 制 训 练 系统 , 通过手腕、 肘、 肩 部 的
治疗后
5 0 . 7±1 6, 7
例, 脑 出血 8例 ; 对 照组 3 0例 , 男2 O例 , 女 1 O例 , 平均年龄 5 0 . 6岁 , 脑梗死 2 1 例, 脑 出血 9例 。两组的年龄 、 文化程度 、 病程严重程度 、 发病次数 和病灶部 位等无 显著性差 异( P> 0 . 0 5 ) 。 评定 方法 : 上肢功能评定 采用 F u g l —
资 料 与 方 法
结 果
摘
要 目的 : 观 察 上 肢 功 能训 练 对 脑 卒
的上肢 关节 活动度 的锻 炼 ; ③使 用 H 5 0 0
捏力 、 握力 系统对 患者 进行 手部训练 。治
脑卒中后上肢和手运动功能康复评定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上肢和手运动功能康复评定的研究进展一、概述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脑卒中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幸存下来的患者往往面临着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问题,其中上肢和手部的运动功能恢复尤为关键。
脑卒中后上肢和手运动功能康复评定作为康复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状况,进而指导康复治疗、评价治疗疗效,并预测功能恢复的可能性。
国内外学者在脑卒中后上肢和手运动功能康复评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这些研究不仅涉及了评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学探讨,还涵盖了评定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在理论基础方面,研究者们深入探讨了脑卒中后上肢和手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康复过程中的生物学变化。
在方法学方面,研究者们则致力于开发更为准确、可靠的评定工具和技术,以更好地反映患者的实际功能状况。
脑卒中后上肢和手运动功能康复评定的方法主要包括主观性评定和客观性评定两大类。
主观性评定多采用量表形式,通过患者的自我感知和医生的观察来判断运动功能状况。
客观性评定则主要借助生物力学、神经电生理、功能磁共振等先进技术来客观测量患者的运动功能参数。
这些评定方法各有优缺点,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定方法。
尽管脑卒中后上肢和手运动功能康复评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如何制定更为统规范的评定标准,以提高评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何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以及如何将先进的康复技术与方法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等。
脑卒中后上肢和手运动功能康复评定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康复医学的深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领域将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支持。
1. 脑卒中概述及其对上肢和手运动功能的影响又称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研究进展梁天佳【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5)007【总页数】3页(P1026-1028)【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上肢康复;手功能康复【作者】梁天佳【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南宁53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4在脑卒中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中,80%患有上肢功能障碍。
而在患有上肢功能障碍患者中,最终只有30%的患者能够实现上肢功能恢复[1],只有约12%的患者手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这对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有着深远的影响[2]。
手功能康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已成为康复治疗中的难点和重点,目前脑卒中偏瘫上肢和手功能康复常用的治疗措施可分为中枢神经干预和外周神经干预两大类。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康复医学研究的深入,涌现出一些脑卒中手功能康复的新方法和新理念,本文就脑卒中后上肢和手功能障碍的中枢和外周干预康复治疗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1 中枢干预1.1 镜像疗法 Wang等[3]通过对脑卒中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的对比研究发现,两者的脑区激活模式不太一致,但镜像错觉同样能导致观察手对侧脑区的激活。
丁力等[4]研究发现,通过改造传统成像设备,进行在视频引导下的多模态镜像疗法,拍摄健手影像并进行数据处理,将翻转的影像反馈到患侧,形成视错觉,并进行规范、系统的训练,以更好地激活特定的脑功能区。
将此方法应用于慢性期脑卒中手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中,经过训练后患者的手部精细功能得到显著恢复,磁共振功能成像检查显示患者大脑运动皮质激活明显增强,进一步证实改良镜像疗法的有效性。
虽然镜像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的康复治疗中运用较广泛,但其具体操作方法、操作流程、动作分类等尚无统一标准,其作用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1.2 运动想象疗法运动想象作为一种认知处理过程,无明显的肢体活动,而是让想象者在脑海中反复地想象特定的运动动作或运动场景,以此促进脑功能重组,从而提高肢体运动功能[5-7]。
脑卒中上肢康复ppt课件
11
神经发育和神经生理学疗法
主要共同特点:
①应用感觉输入以促进或抑制运动功能 ( 如:刷擦促进) ②利用反射促进或抑制随意运动 (如:慢牵张反射抑制) ③利用人类正常的发育顺序 刺激随意运动的正常发育
12
促通技术的概念
促通技术(facilitation techniques)*
①肩关节的活动 ②肘关节活动 ③腕关节活动 ④掌指、指间关节活动以及对掌、对指、握拳、释拳等 ⑤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训练
16
康复目标
①维持性康复训练以防功能退化 ②使用必要的辅助器具 补偿患肢功能 ③患侧功能恢复较差时健侧代偿 ④改造环境适应患者ADL的需要
17
肩痛的处理
肩痛原因? 韧带、滑囊:挛缩、炎症 肌肉:无力、痉挛、挛缩 关节:脱位、粘连 骨骼:异位骨化 神经:中枢性疼痛
中风病人的运动再学习方案 ( 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e )
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Carr和Shepherd提出的一种运 动疗法,它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视 为一种再学习(对患者而言)或再训练(对治疗师而 言)的过程。
15
运动训练(PT+OT)
上肢及手功能训练
康复目标
预防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肿胀
康复措施
体位治疗、被动运动、主动运动。
7
肩关节半脱位的预防
三角巾或各种肩托 将患肩和前臂托起
8
肿胀的预防
9
பைடு நூலகம்
(二)恢复期(3周-6月)
康复目标
(1)软瘫期:利用各种方法恢复或提高肌张力,诱发肢体 的主动运动。
脑卒中后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摘要:中风的特点是发病率、死亡率和残疾率很高。
据报告约85%的中风患者都具有上肢功能障碍。
中风病人的功能障碍包括上肢、手和手指的行动能力和协调能力下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给病人、他们的家人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临床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不理想。
特别是上肢和手臂的康复面临巨大挑战。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康复研究的深入,研发了一些新的康复技术,这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动功能的恢复有很大影响。
本文概述了功能性残疾上肢和下肢康复治疗中风患者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研究进展中风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急性脑损伤引起的神经疾病,一般分为缺血性脑血管意外和出血性脑血管意外。
前者主要是脑梗塞所致,后者多由颅内出血引起。
中风是世界上第二大致人死亡的常见病,这也是成年人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中国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各种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中风患者的生存率明显的提高。
但是大多数病人都会存在轻微或严重的后遗症。
在积极治疗后有80%的病人仍有不同程度的上肢功能障碍。
将近三分之一的中风患者在六个月康复后仍有严重的上肢功能障碍,其中大多数表现为局部瘫痪、抽搐、协调不良、肩关节半脱位。
这严重影响了病人日常活动,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额外负担。
因此,促进中风病人的功能康复已成为临床康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总结中风患者上下肢体功能障碍的一般康复治疗,并为临床康复护理和后续研究提供指导。
1运动想象疗法(MIT)MIT是指一个由心理医生指导的患者大脑中犹如电影场景的精神模拟。
但是事实上没有明显的体育活动。
根据诱导想象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视觉运动的想象。
当病人想象自己代表第三视角时,观察自己或他人完成某一目标动作。
另一种动作是想象病人从第一视角表达自己,从而执行指定的身体动作。
这两种动作都是由不同的神经系统驱动所引起的。
相关研究人员指出,视觉运动主要是激活枕骨区域和顶上小叶的活动,而动态运动则更多地与运动相关结构产生更多的活动相关。
《一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康复治疗个案报告2300字》
一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康复治疗个案报告目录一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康复治疗个案报告 (1)一、病例资料 (1)二、康复评定 (1)三、康复计划 (2)(一)床上体位管理 (2)(二)肩关节活动 (2)(三)平衡功能训练 (3)(四)物理治疗 (3)一、病例资料张某,男性62岁,于2021年9月因突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接受入院治疗,表现为右侧肢体无力不能持物,且难以自行行走,存在明显头晕、头痛,且意识障碍明显,为进一步诊治将其收入神经内科接受检查,入院体格检查显示体温为36.5℃,脉搏为76次/min,呼吸为20次/min,血压为123/71mmHg;常规检查显示神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有一定的光敏感反射度无眼震,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右歪斜,伸舌偏右,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粗,右侧肢体偏瘫,Brunnstrom分期显示上肢Ⅳ期,手Ⅲ期,下肢Ⅴ期,右上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五级,左侧肢体肌力正常,头颅磁共振呈现显示:(1)右侧放射冠及右侧额颞顶叶多发较为新鲜脑卒中,双侧基底节区、丘脑、放射冠等部分显示陈旧性梗死,(2)多发腔隙性脑梗死,软化灶形成。
送入医院后对患者采取溶栓治疗,将溶栓药物阿替普酶在50ml无菌水内溶解,先将10%的量采用肌肉注射,并将剩余90%液体稀释持续静脉滴注;完成溶栓后可在之后的两周内口服100mg阿司匹林和75mg氯吡格雷,此外,给予甘露醇、自由基清除剂、改善循环类药物等进行对症干预治疗。
二、康复评定发作时间为2021年9月3日,并于当天入院接受治疗,均为首次脑卒中发作,影像学资料显示右侧放射冠及额颞顶叶多发新鲜脑卒中,而双侧基底节、丘脑、放射脑等部位陈旧性梗死,存在多发腔隙性梗死。
对其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显示,上肢运动量表(FMA)入院时为29分,康复第一周显示为33分,康复第二周显示为35分,康复第三周显示为39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显示为入院时31分,康复第一周显示为36分,康复第二周显示为39分,康复第三周显示为42分;Brrthel指数计分法显示患者日常活动功能入院时为44分,康复第一周显示为47分,康复第二周显示为50分,康复第三周显示为53分;动作活动记录量表(MAL)包括动作使用频率和动作质量两个分量表,其中动作使用频率入院时显示0分,康复第一周显示为2分,康复第二周显示为4分,康复第三周显示为6分;动作质量量表在入院时显示为0分,康复第一周显示为2分,康复第二周显示为3分,康复第四周显示为4分。
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训练
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训练摘要:脑卒中患者一般以运动功能障碍居多,特别是上肢功能障碍,由于动作精细,其功能恢复难度较大,因此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脑卒中上肢功能康复方法有: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及其他方法,现对脑卒中上肢功能康复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功能;康复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中患侧下肢的粗大动作恢复比较明显,上肢功能的恢复则较慢,尤其是精细动作的恢复往往需要很长时间。
脑卒中患者中约有85%伴有上肢功能障碍,其中55%~ 75%在发病3~ 6个月时仍有上肢功能障碍[1]。
上肢功能尤其是手的精细动作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至关重要,且恢复难度大,所需时间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本文就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如: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等方面应用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1.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1.1.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对上肢功能的影响。
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能力上存在代偿和功能重组自然恢复能力,康复介入越早,患者的功能恢复和整体疗效就越好。
张文珍[2]等研究显示,早期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能够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
上肢功能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抓住发病后的康复黄金时期是上肢康复的关键。
1.2.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上肢型)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上肢型)具有针对性、重复性和可调节性,它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上肢功能。
吴奇勇[3]等认为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应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
MOTOmed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上肢型)可显示和记录训练数据,可使患者及时了解上肢运动变化的情况,有利于增强上肢的肌力和改善上肢运动功能。
2.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2.1文体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文体疗法的趣味性较明显,贴近日常生活活动。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情况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情况赵婷【摘要】目的比较改良强刺性使用运动疗法(mCIMT)、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和神经发育疗法(Bobath技术)3种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1例,随机分为3组,常规组治疗以Bobath技术为主,2h/d,每周训练5d,连续6周;强制组和改良组采用健侧穿戴吊带和夹板限制肢体动作,CIMT 6h/d,每周训练5d,连续3周;mCIMT在治疗环境中进行,1h/d,每周3次,其他时间在日常生活中训练,不少于2h/d,连续10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2周、第6周、第10周后,3组患者同时采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测定上肢的运动模式、简易上肢功能检查量表(STEF)测定上肢的运动速度、Barther指数测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3项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FMA治疗前的评分为(45.3±5.0)(F=1.105,P=0.381),BI评分为(63.1±10.2)(F=0.930,P=0.400),STEF评分为(63.2±8.7)(F=1.842,P=0.167).2周后,CIMT疗效达到高峰,FMA评分为(53.6±5.1)(F=11.663,P=0.000)、BI评分为(77.3±9.5)(F=4.138,P=0.020)、STEF评分为(78.8±4.7)(F=13.892,p=0.000),优于mCIMT组和Bobath组;6周后,Bobath组疗效达到高峰,FMA评分为(56.1±3.8)(F=123.760,P=0.000),STEF 评分为(86.3±5.6)(F=8.371,P=0.001),BI评分为(85.6±6.5)(F=4.372,P=0.016),优于mCIMT组.到10周时,mCIMT和CIMT组FMA评分为(60.0±3.3)和(59.6±4.0)(F=64.286,P=0.000),STEF评分为(89.6±4.6)和(88.6±5.0)(F=63.640,P=0.000),优于Bobath组.10周时,mCIMT组的BI评分为(91.7±3.5)(F=46.772,P=0.000),优于Bobath组和CIMT组.结论与Bobath组技术相比,mCIMr和CIMT有利于改善偏瘫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同时,与其他两种疗法相比,mCIMT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1(009)013【总页数】2页(P120-121)【关键词】卒中;偏瘫;运动疗法;日常生活活动;治疗结果【作者】赵婷【作者单位】郑州市中心医院,河南,郑州,4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是针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技术,与传统的神经发育疗法比较(Bobath技术)比较,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明显[1-3]。
脑卒中偏瘫后上肢的综合康复训练
皮疹 ,加用抗过敏药物。
Ifcin n Ad l nle z n n u c c a cie[] r m h net sI ut Ifun a a d P e mo o c lVacn sJ. o te o s F
3 23 加强接种前的培训工作 ..
正确掌握禁忌证 , 接种
S ci p s o n ea im m M n r m a e i ie a d P l n y a d Cr e t n f Ge n r l n o it e lM d cn n u mo a n
。脑一 曩
。 审
大量饮水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甲型 H1 N1流感 疫苗接 种反应属正常 反应 ,个 别出现 异常反应 ,其异常 反应 的 发生率低 ,接种安全 ,少量 的异常 反应并不影响免疫接
种方法 的安全性和 可信性。 参考文献
[]刘 兆华 . 1 现代 喉 外科 学 []北 京 : M. 军事 医学科 学 出版社 ,0 146 2 0 :2 . ,
_斧 一
肿胀 ,给 予局部热敷 ,每 日 1 ,肿胀多可消失。 次
3 2 2 发热 者依严重程 度不 同而 处理 ..
低热者 嘱多饮
誓一 一 。 。 一 瘫 偏一
。 一 l I l 后 一 l - l 上|
。 一 的
水 ,注意观察。中等 发热者,除按低 热的处 置外,予 以 对症治疗 ,必要 时加用解 热镇 痛药物 。高热 者,除上述
。篆 一 。 一
[】刘增 芹, 晓平 , 5 王 冯传 祥 . 多次 接种 乙脑 疫 苗发 生 的 2 例 异常 反应 [] J. . 收稿 日期 :2 1-21 ) 000—9 ( 文校 对 :张文 娟 本
肌内效贴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
2019年2月第26卷第3期肌内效贴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邓森军张大威脑卒中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困难是康复训练中较常见的问题,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密切相关,是衡量患者自理能力的标准之一。
70%~80%的脑卒中患者不能使用患侧上肢完成日常自理活动[1],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
肌内效贴是近年来兴起的治疗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理想、经济实用等特点。
本文探讨肌内效贴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部收治的脑卒中患者36例,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诊断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
入选标准:①首次发病,病程3个月内,生命体征平稳,右侧偏瘫(无左利手);②年龄45~65岁;③偏瘫侧上肢和手Brunnstrom Ⅲ期;④配合治疗,无严重认知障碍,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 M S E)评分≥22分;⑤偏瘫上肢各关节经改良Ashw orth痉挛量表评定肌张力≤Ⅱ级,上肢无感觉障碍;⑥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心、肺、肾等严重衰竭;②偏瘫侧肩关节明显脱位或上肢关节疼痛;③骨折、截肢、上肢关节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④既往脑器质性疾病及精神异常;⑤对肌内效贴过敏。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
观察组:男10例,女8例;年龄(57.4±4.9)岁;病程作者单位:310053 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邓森军、张大威);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邓森军)通信作者:邓森军,Email:dengsenjun2011@ (45.9±7.4)天;脑出血11例,脑梗死7例。
对照组:男12例,女6例;年龄(55.8±4.7)岁;病程(46.4±6.8)天;脑出血10例,脑梗死8例。
早期不同康复策略促进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
doi :10.3969/j.issn.1002-7386.2024.05.021·论著·早期不同康复策略促进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白惠婷 李颖 李淑英作者单位:200438 上海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白惠婷、李淑英),神经内科(李颖)通信作者:李颖 E⁃mail:haijunjunyi@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早期不同康复治疗策略促进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
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体感模拟训练系统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比较2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简易上肢功能检查量表(STEF )评分、Fugl⁃Meyer 评分、改良Barthel 指数(MBI )评分和康复治疗满意度。
结果 2组治疗1个月、2个月后的NI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治疗1个月、2个月后的STEF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治疗1个月、2个月后的Fugl⁃Meyer 评分分别为(45.25±5.26)分、(61.19±5.35)分,对照组分别为(35.36±5.13)分、(46.89±5.28)分,2组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治疗2个月后的MBI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康复治疗满意度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体感模拟训练系统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治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