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微生物的玻片标本制作和观察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实验一 微生物制片及形态观察

微生物学实验一  微生物制片及形态观察

实验一微生物制片及形态观察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显微技术是微生物检验技术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显微镜的种类很多,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

1. 结构光学显微镜是由光学放大系统和机械装置两部分组成。

光学系统一般包括目镜、物镜、聚光器、光源等;机械系统一般包括镜筒、物镜转换器、镜台、镜臂和底座等(图1-1)。

图1-1 光学显微镜结构图标本的放大主要由物镜完成,物镜放大倍数越大,它的焦距越短。

焦距越小,物镜的透镜和玻片间距离(工作距离)也小。

油镜的工作距离很短,使用时需格外注意。

目镜只起放大作用,不能提高分辨率,标准目镜的放大倍数是十倍。

聚光镜能使光线照射标本后进入物镜,形成一个大角度的锥形光柱,因而对提高物镜分辨率是很重要的。

聚光镜可以上下移动,以调节光的明暗,可变光栏可以调节入射光束的大小。

显微镜用光源,自然光和灯光都可以,以灯光较好,因光色和强度都容易控制。

一般的显微镜可用普通的灯光,质量高的显微镜要用显微镜灯,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

有些需要很强照明,如暗视野照明、摄影等,常常使用卤素灯作为光源。

2. 原理显微镜的放大效能(分辨率)是由所用光波长短和物镜数值口径决定,缩短使用的光波波长或增加数值口径可以提高分辨率,可见光的光波幅度比较窄,紫外光波长短可以提高分辨率,但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

所以利用减小光波长来提高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是有限的,提高数值口径是提高分辨率的理想措施。

要增加数值口径,可以提高介质折射率,当空气为介质时折射率为1,而香柏油的折射率为1.51,和载片玻璃的折射率(1.52)相近,这样光线可以不发生折射而直接通过载片、香柏油进入物镜,从而提高分辨率。

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而物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分辨率越高。

3. 使用方法1)低倍镜观察先将低倍物镜的位置固定好,然后放置标本片,转动反光镜,调好光线,将物镜提高,向下调至看到标本,再用细调对准焦距进行观察。

水微生物学实验指导书

水微生物学实验指导书

水微生物学实验指导书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给排水工程系2007.12目录页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的观察实验二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微生物的纯种分离及计数实验三微生物生理生化特性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保养方法。

2.观察蓝细菌、霉菌、酵母菌、放线菌的个体形态,学会生物图的绘制。

二. 实验内容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保养方法2.微生物形态的观察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1.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2.示范片:颤藻、曲霉、青霉、酵母菌、放线菌。

四、实验原理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图1是微生物实验常用的双目电光源生物显微镜,其构造分机械和光学两部分:机械部分主要包括:1.镜筒镜筒是双筒,两筒间距离可调,长度一般是160mm。

它的上端装有接目镜,下端有回转板。

回转板上一般装有3个接物镜。

2.载物台载物台是放置标本的平台,中央有一圆孔,使下面的光线可以通过。

两旁有弹簧夹,用以固定标本或载玻片。

有的载物台上装有自动推物器。

3.调节器镜臂旁有两个螺旋,大的叫粗调节器,小的叫细调节器,用以升降载物台,调节接物镜与所需观察的物体之间的距离。

光学部分主要包括:1.接目镜一股使用的显微镜具有2—3种放大倍数的接目镜,其上常刻有“5×”、“10×”或“16×”等数字及符号。

意即使用时可放大5倍、10倍或16倍。

观察微生物时常用放大10倍或16倍的接目镜。

2.接物镜接物镜装在回转板上.可分低倍镜、高倍镜和油镜3种,其相应的放大倍数常是10、40 (45)、100。

通常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接物镜与接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例如:用放大40倍的接物镜(高倍镜)与放大10倍的接目镜时所得的物象的放大倍数为40×10=400。

如果用放大100倍的接物镜则放大倍数为100×10=1000。

制作微生物标本的步骤

制作微生物标本的步骤

制作微生物标本的步骤
制作微生物标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它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对微生物进行观察和研究。

以下是制作微生物标本的一般步骤:
1. 样品采集,首先,需要准备好要观察的微生物样品。

这可能涉及到从环境中采集样品,或者从培养基中得到纯培养的微生物。

2. 固定,接下来,需要将微生物固定在载玻片或其他适当的基材上。

这通常涉及使用化学物质(如甲醛或乙醇)来固定微生物的结构,以便在后续的染色和观察过程中保持其形态完整。

3. 染色,染色是制作微生物标本中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革兰氏染色、吉姆萨染色和折射率染色等。

这些染色方法可以帮助突出微生物的特定结构或细胞器,并使其在显微镜下更易于观察。

4. 封片,一旦微生物标本制备完成,需要使用透明的封片液将载玻片封好,以保护标本并避免其干燥或受到外界污染。

5. 观察,最后,制作好的微生物标本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或电
子显微镜进行观察。

科研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特征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总的来说,制作微生物标本是一个需要细致操作和谨慎处理的过程。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最终的标本能够真实地反映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特征,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玻片标本的制作

玻片标本的制作

临时水装片的制作和观察一、实验设计思路: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教育规律,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技能出发,通过观察、观看,多次探究,给予评价等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同学协助下自主获取制作临时水装片的知识,实现认知迁移,进而体现提倡探究性学习和提高学生学习植物学的兴趣和爱好的教学新理念。

二、实验目的:1. 临时水装片的制作。

临时水装片标本在植物教学中是使学生认识植物形态结构的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玻片标本,可以验证课堂上已经学习过的知识。

学生通过制作简单临时水装片标本,还可获得观察植物的一些基本技能,所以通过临时水装片标本制作的教学,也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技能的一种手段。

2.会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水装片标本。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纱布,吸水纸,镊子等;2. 实验试剂:蒸馏水,KI溶液;3. 实验材料:土豆四、实验过程:1. 擦拭载玻片盖玻。

清洁好的载玻片和盖玻片,需用细软布(如清洁的纱布)揩干。

其方法是擦拭载玻片时,左手拇指和食指夹着其短边的边缘;右手拇指和食指持清洁的纱布沿长边往返,在上下两面同时轻轻擦拭。

擦拭盖玻片,因它是方形(或圆形)的,所以持相对的两边擦拭后,还须持着另两边(即转90°角),再擦一次。

由于盖玻片小而薄,擦时必须注意。

2.在擦拭好的载玻片正中央滴一滴蒸馏水。

3.用单面刀片轻轻刮取土豆汁液,然后把土豆汁液少许蘸在载玻片中间的蒸馏水上。

4.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的一边,将另一边放入水滴中,使盖玻片倾斜,来回拖拉一次,然后慢慢地放下另一边,轻轻抽出镊子,用吸水纸把多余的蒸馏水吸干,这样就制作好临时清水装片。

5.临时清水装片放置于显微镜观察,先进行低镜下的观察,再切换到高倍镜下观察。

6.对临时清水装片的淀粉粒进行染色后观察。

(淀粉遇碘变蓝色)五、教学重点和难点:制作临时装片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六、注意事项:1.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老师先示范正确的擦拭动作(一手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玻片的边缘,另一只手拿纱布将玻片放在两层纱布之间,用食指和拇指夹住轻轻擦拭,用力要均匀。

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的步骤

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的步骤

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的步骤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那档子事儿!你想想啊,那些小小的微生物,平时咱肉眼根本看不见,可要是把它们做成玻片标本,就能在显微镜下好好观察啦,就好像给它们来了个特写镜头,多有意思呀!首先呢,得准备好工具和材料,这就好比战士上战场得有趁手的兵器一样。

玻片、盖玻片那肯定不能少,还有微生物样本,这可是主角呀!然后还得有一些染色剂啥的,给微生物化化妆,让它们更显眼。

接下来就是采集微生物样本啦。

这可得小心点儿,别把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也弄进去了。

就像挑水果一样,得挑好的、纯的。

可以从各种地方采集,比如水里呀,土壤里呀,说不定就藏着好多有趣的微生物呢。

采集好了样本,就该把它们放到玻片上啦。

这可得轻点儿,别把它们吓跑喽!把样本均匀地铺开,就像给玻片盖了一层薄薄的被子。

然后呢,就是染色啦。

这就像给微生物穿上漂亮的衣服,让它们在显微镜下更加夺目。

不同的微生物可能需要不同的染色方法,这可得仔细着点儿,可别弄错了。

染好色,就该盖上盖玻片啦。

这一步也得小心,不能有气泡呀,不然就像照片拍模糊了一样,看不清啦。

最后一步,就是把玻片标本放好,等着去显微镜下观察啦。

哎呀,你说这过程是不是挺有趣的?就像给微生物举办了一场小小的盛会。

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微观世界的大门。

在那里,你会发现好多神奇的东西,那些小小的微生物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和活动。

它们有的像小虫子在爬呀爬,有的像小球在滚呀滚,可有意思啦!你说,这么神奇的事情,咱能不好好试试吗?还等什么呀,赶紧动手去做吧,去探索那个奇妙的微观世界,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小秘密!。

生物玻片标本制作方法

生物玻片标本制作方法

生物玻片标本制作方法一、引言生物玻片标本是生物学实验和研究中常用的工具,通过将生物体的组织或细胞切片固定在玻片上,能够方便地观察和研究生物结构与功能。

本文将介绍生物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包括样本采集、固定、切片和染色等步骤。

二、样本采集1. 选择合适的生物体: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生物体,可以是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等。

2. 采集新鲜样本:在合适的生物体中采集新鲜的组织或细胞样本,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活性。

三、固定样本1. 选择合适的固定液:根据样本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固定液,常用的固定液有福尔马林、乙醛、乙酸等。

2. 固定样本:将采集到的样本浸泡在固定液中,时间根据样本的大小和性质而定,一般为几小时至几天。

四、切片1. 准备切片仪器:使用显微镜、切片刀、切片钳等仪器,保证切片的质量和准确性。

2. 固定样本:将固定好的样本取出,用切片钳夹持住,放在切片刀上。

3. 切片样本:用切片刀将样本切成薄片,厚度一般为5-20微米,注意保持切片的整齐和平滑。

4. 收集切片:用切片钳将切好的样本收集到含有适量缓冲液的玻片上。

五、染色1. 选择合适的染色剂: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染色剂,常用的有哈里斯血红素、伊红等。

2. 染色样本:将切片好的样本放入染色剂中浸泡一段时间,使样本染色均匀。

3. 洗涤样本:用缓冲液或蒸馏水洗涤样本,去除多余的染色剂。

4. 干燥样本:将洗涤好的样本放置在通风处晾干,或使用干燥器将样本快速干燥。

六、封片1. 准备封片材料:使用封片剂、盖玻片、封片胶等材料,保护样本并固定在玻片上。

2. 涂抹封片剂:将封片剂均匀涂抹在玻片上,使其覆盖样本。

3. 盖上盖玻片:将盖玻片轻轻压在封片剂上,避免产生气泡。

4. 固定封片:用封片胶将盖玻片和玻片固定在一起,避免样本移动或掉落。

七、存储和标记1. 存储样本:将制作好的生物玻片标本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避免受潮和霉变。

2. 标记玻片:在玻片上标记样本的相关信息,如生物体名称、采集日期、制作人等,便于管理和使用。

微生物教学反思

微生物教学反思

微生物教学反思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六上科学第一单元第六课,是学生学习了细胞玻片标本制作,以及显微镜的使用后的又一次新的学习挑战任务——观察水中会运动的微小生物。

本课有以下几个活动:一是学习制作水中微小的生物玻片标本,并开展观察任务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二是对比资料分析自己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可能是什么。

聚焦的问题真实、难度大,课堂过程越有效。

我的做法:出示一杯清澈的液体,告诉学生,这是取自野外的清水,很多居民平时都会直接饮用,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可取?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很快聚焦到一点:肉眼观察的清澈,很有可能不干净,甚至会有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微生物。

随后引入正题:水中可能会有微小的生物。

这些生物会是怎样的呢?我们怎么才能观察到?我们该怎么尝试认识可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呢?引向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对比资料等。

第一个探究活动是学习制作玻片标本,直接启发学生,我们需要什么材料制作玻片标本,说说自己的理由。

学生很自然迁移细胞标本的制作材料,教师在引导学生收集信息的时候,几乎可以不做任何补充——只需要反问学生,诸如:你认为需要碘酒吗?你认为微小的生物会运动,你有什么好方法?等等,学生自然就会自悟式的做出自己的反思和调整。

为了引发更多学生思考,也可以采用呈现上节课材料,小组讨论分析哪些可以使用哪些不能使用,然后全班反馈。

这个环节重点是观察、记录并对比资料辨别观察所得微小生物是什么名称。

我提前准备了微小生物资料图片,并随机出示。

学生观察记录后很快就会提问,老师这是什么微小的生物?此时教师出示提前准备好的水中微小的生物图片,指导学生对比辨别是什么。

为了研讨时的复盘,课堂上我用手机拍摄了显微镜下微小的生物照片,用于辅助学生研讨环节时的交流信息补充,引导学生关注细节记录的重要性。

第二个环节是研讨,研讨环节要回顾课堂基本问题:根据自己的观察,清水可以直接饮用吗?你的证据是什么?你观察到什么?你有什么理由证明是微小的生物?——指向微小的生物也是生物的核心特征。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案(文本+表格式)2篇(教学设计)科学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案(文本+表格式)2篇(教学设计)科学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文本+表格式(教学设计)2篇1.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案(第一篇)索与研讨实验帮助卡。

)我们学习过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的制作,大家思考一下,制作微小生物装片的步骤是一样的吗?是否需要调整呢?2.交流:如何根据所学的内容制作微小生物的装片呢?指导学生组内讨论。

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制作微小生物的装片需要哪些材料?学生1:我认为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纱布、载玻片、溪水、滴管、镊子、盖玻片、吸水纸。

主持人:应该如何制作玻片?学生2:我认为实验步骤为:①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溪水;②用镊子夹取盖玻片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③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主持人:实验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学生3:我认为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①四人一组,合理分配任务;②制作完玻片标本后,将实验器材归位。

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

1.布置任务:指导学生按照研讨出来的方案,制作微小生物的玻片标本。

探索二: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1.过渡:相信通过合作,大家都完成了玻片标本的制作!现在请大家开始利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秘密吧!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生物的装片学生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小的生物画下来,要有初步的轮廓,要有比较典型的局部特征,配上文字说明或符号。

个环节对学生来说很重要,旨在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确定属于微小生物的部分,并能进一步确认微小生物的种类或者名称。

3.交流:指导学生组内讨论。

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你们观察到了哪些微小的生物?它们是什么样的?学生1:我观察到了变形虫和草履虫。

变形虫的形状不规则,有细胞核;草履虫像草鞋底、体表有纤毛。

学生2:我观察到了衣藻,它有叶绿体和长长的触须,呈椭圆形。

主持人:你们根据什么辨认出它们是生物的?学生3:它们都由细胞组成,需要吃食物或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

4.研讨汇报。

集体汇报帮助卡主持人: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观察到了几种微小的生物,它们是什么样的?并说明你们是根据什么辨认出它们是生物的。

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

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

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玻片标本是指将生物组织或细胞等微小物体制成玻片,用于显微镜下观察和研究。

制作玻片标本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材料准备制作玻片标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生物样品、切片刀、切片盘、显微镜玻片、盖玻片、荧光染色剂、脱水剂、透明剂、显微镜等。

生物样品可以是动植物组织、细胞、微生物等。

切片刀要选择锋利、切割平稳的刀片。

切片盘要选用透明的材质,以便观察切片过程。

显微镜玻片要选用清洁、无毛刺、无气泡的玻片。

盖玻片要足够大,以覆盖整个切片。

荧光染色剂用于标记细胞或组织中的特定蛋白质或核酸。

脱水剂用于去除样品中的水分,透明剂用于使样品变得透明,方便观察。

二、制作步骤1. 取样品从动植物组织、细胞、微生物中取出需要观察的部位或细胞,将其放置在切片盘中。

2. 固定样品将样品固定在切片盘中,可以使用甲醛、酒精、乙醇等固定剂,不同的固定剂会对样品的某些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

3. 切片使用切片刀将样品切成薄片,薄片的厚度约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4. 荧光染色对于需要进行荧光染色的样品,可以在切片前或切片后进行染色。

荧光染色剂可以标记细胞或组织中的特定蛋白质或核酸,使其在显微镜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5. 脱水将切片放置在脱水剂中,去除样品中的水分。

脱水剂可以使用乙醇、丙酮等。

6. 透明将脱水后的切片放置在透明剂中,使其变得透明。

透明剂可以使用二甲苯、山梨醇等。

7. 制片将透明的切片放置在显微镜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压平。

8. 固定用甲醛或其他固定剂将盖玻片固定在玻片上。

三、注意事项1. 切片时要注意刀片的锋利度和切割角度,以免样品被破坏或变形。

2. 染色时要注意荧光染色剂的浓度和染色时间,过度染色会影响观察结果。

3. 制片时要注意盖玻片的大小和厚度,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4. 固定时要注意固定剂的浓度和时间,过度固定会影响样品的总之,制作玻片标本需要仔细的操作和专业的知识,只有在正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下才能得到准确的观察结果。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及反思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了解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3)了解到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环境。

(4)知道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文字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2)通过观察,发现微生物的生物特征。

(3)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发展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

(2)培养微生物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显微镜观察水里的微生物。

[教学难点]记录并识别水中的微生物。

[教学方法]观察探究法[课前准备]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硅藻等;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鱼缸、池塘里的水在经过了一段时间后总是出现绿毛。

你知道水里为什么会长绿毛吗?据说鱼缸里的水变绿了,是因为微生物繁殖的结果。

这是真的吗?今天我们就用显微镜来继续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看看那些绿毛是不是属于微生物,并做好记录。

二、探究新知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一)采集、培养微生物鱼缸、池塘、溪沟的水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是采集微生物的主要场所。

利用干草培养微生物:取一些池塘或鱼缸中的水、倒入装有干草的烧杯中,几天后,可以发现水面上出现了霉点。

这些霉点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结集而成的,瓶中许多单细胞生物以及其他微生物正式以此为养料进行大量繁殖。

(二)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实验名称制作微生物的玻片标本实验器材滴管、池塘或鱼缸里的水、载玻片、盖玻片实验内容用吸管吸取一滴池塘或鱼缸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华农微生物实验农实验八 霉菌水浸标本片的制备与观察

华农微生物实验农实验八 霉菌水浸标本片的制备与观察

实验八霉菌水浸标本片的制备与观察(一)实验目的:学习自制水浸片观察霉菌的形态(二)实验原理:霉菌的营养体是分枝的丝状体。

其个体比细菌和放线菌大得多,分为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

气生菌丝中又可分化出繁殖丝。

不同霉菌的繁殖菌丝可以形成不同的孢子。

霉菌菌丝较粗大,细胞易收缩变形,且孢子容易飞散,所以制标本时常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

此染色液制成的霉菌标本片的特点是:细胞不变形,具有杀菌防腐作用,且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溶液本身呈蓝色,有一定染色效果。

利用培养在玻璃纸上的霉菌作为观察材料,可以得到清晰、完整、保持自然状态的霉菌形态;也可以直接挑取生长在平板中的霉菌菌体制水浸片观察。

(三)实验器材1.活材料:在马铃薯琼脂平板上或用玻璃纸透析培养法培养3—4天的根霉(Rhizpus sp.)、青霉(Penicillum sp.)、曲霉(Aspergillus sp.);2.染色液和试剂: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附录二、(一)、10)、50%酒精(V/V)。

3.器材:剪刀、镊子、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显微镜。

(四)实验方法1.制水浸制片观察法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或蒸馏水,用解剖针从生长有霉菌的平板中挑取少量带有孢子的霉菌菌丝,用50%的乙醇浸润,再用蒸馏水将浸过的菌丝洗一下,然后放入载玻片上的液滴中,仔细地用解剖针将菌丝分散开来。

盖上盖玻片(勿使产生气泡,且不要再移动盖玻片),先用低倍镜,必要时转换高倍镜镜检并记录观察结果。

2.玻璃纸透析培养观察法(1)玻璃纸的选择与处理要选择能够允许营养物质透过的玻璃纸。

也可收集商品包装用的玻璃纸,加水煮沸,然后用冷水冲洗。

经此处理后的玻璃纸若变硬,必定是不可用的,只有那些软的可用。

将那些可用的玻璃纸剪成适当大小,用水浸湿后,夹于旧报纸中,然后一起放入平皿内121℃灭菌30min备用。

(2)菌种的培养按无菌操作法,倒平板,冷凝后用灭菌的镊子夹取无菌玻璃纸贴附于平板上,再用接种环沾取少许霉菌孢子,在玻璃纸上方轻轻抖落于纸上。

细菌染色和涂片观察的方法

细菌染色和涂片观察的方法

细菌染色和涂片观察的方法细菌的染色和涂片观察是微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实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研究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特征。

下面将详细介绍细菌染色和涂片观察的方法。

一、细菌染色方法:1.革兰氏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染色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该方法,细菌可以被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步骤:(1)取一块玻璃片,将细菌涂布于玻璃片上。

(2)用火炬预热玻璃片,使玻璃片夹持菌液返燃。

(3)在火焰中反复将菌液加热,使其彻底干燥。

(4)将干燥的玻片放在青霉素醛固定液中,固定细菌片。

(5)用生理盐水将玻璃片在微生物操作台上反复冲洗,去除青霉素醛固定液。

(6)将玻璃片放在碘酒液中浸泡3-5分钟,使菌液变成深度蓝黑色。

(7)洗净玻片,以去除碘酒液。

(8)将玻片放入95%乙醇中,进行除膜操作,1-2秒钟后取出。

(9)玻片反复在试管中加乙醇,直至洗涤液基本为无色,然后将玻片放入流动水中漂洗。

(10)用草绿素溶液染色,将玻片浸泡5分钟。

(11)用水漂洗片面,直至玻片颜色基本不变。

(12)用纤维纸轻轻拍去多余的水分,放在显微镜载物玻片上中间,覆盖一层玻璃标本纸,压平,尽量避免产生气泡。

(13)利用显微镜观察染色结果,革兰氏阳性菌为紫色或紫蓝色,革兰氏阴性菌为粉红色。

2.肥湖水染色法:肥湖水染色法也是常用的细菌染色法之一,可以用来观察鞭毛、纤毛等细菌结构。

步骤:(1)取一块玻璃片,将细菌涂布于玻璃片上。

(2)用火焰热熔玻璃片,使其保持与菌液接触状态,避免菌液干燥。

(3)将玻璃片放在肥湖水溶液中浸泡2-3分钟。

(4)用生理盐水将玻璃片反复冲洗,去除肥湖水溶液。

(5)用希森润湿法将玻璃片上覆盖一层希森润湿剂。

(6)利用显微镜观察染色结果,鞭毛呈现鲜绿色,纤毛呈现暗蓝色。

二、涂片观察方法:1.涂片制备:涂片制备是观察细菌形态和结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涂片制备的步骤如下:(1)在无菌条件下,将细菌涂布于玻璃片上。

(2)用火焰或紫外线灭菌,使其迅速晾干。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7课 微生物与健康 单元整体分析+课时公开课一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7课 微生物与健康 单元整体分析+课时公开课一

【大单元整体教学】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7课微生物与健康单元整体分析+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材版本教科版(2017)单元(或主题)名称微小世界单元主题小明家里有一箱牛奶,已经过了保质期。

小明上网搜索了“过期牛奶是否可以喝",网上都说过期牛奶容易滋生细菌,蛋白质变质,喝了会影响肠胃。

小明拆开一瓶,发现没有网上说得这么严重,决定喝一瓶试试看,发现喝了之后身体无恙,他决定把这箱牛奶喝完。

如果你是小明,你会喝过期牛奶吗?你有什么方法来告诉小明过期牛奶不能喝?课标要求核心概念:生命系统构成的层次、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学习内容: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5~6年级):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如酵母菌、霉菌、病毒),举例说出感冒、痢疾等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5.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5~6年级):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7.4人体生命安全与生存环境密切相关(5~6年级):举例说出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类安全的威胁。

学业要求:初步认识微生物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初步认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形态。

通过对生命系统构成层次的初步学习,乐于探究和实践,关注人体健康与环境保护。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重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对人类安全的威胁,关注生物资源保护。

教材分析微小世界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神奇的未知世界,需要学生通过利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查阅微小世界相关资料等形式,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认知,同时体会到观察工具的重要性。

本单元总共有7课,分别是《放大镜》、《怎样放得更大》、《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和《微生物与健康》。

生物玻片标本制作方法

生物玻片标本制作方法

生物玻片标本制作方法一、引言生物玻片标本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制作好的生物玻片标本可以用于观察细胞结构、研究生物学特性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生物玻片标本制作方法。

二、准备材料制作生物玻片标本所需材料包括:生物样品、玻璃玻片、显微镜盖玻片、甘油、显微镜溶液、草酸铵等。

三、步骤1. 样品采集:选择合适的生物样品,如植物组织、动物组织、细菌等。

注意在采集过程中保持样品的完整性,避免损伤。

2. 样品固定:将采集到的生物样品进行固定处理,常用的固定方法有酒精固定法、福尔马林固定法等。

固定处理的目的是保持样品的形态结构,使其不变形、不腐败,并杀死样品中的细菌等微生物。

3. 脱水处理:将固定的样品进行脱水处理,常用的脱水剂有甲醇、乙醇等。

脱水的目的是将样品中的水分逐渐替换为脱水剂,以便后续步骤中的渗透和显微观察。

4. 渗透处理:将脱水后的样品进行渗透处理,常用的渗透剂有丙酮、二甲苯等。

渗透处理的目的是将脱水剂逐渐替换为可以与包埋剂相溶的渗透剂,为后续步骤中的包埋提供条件。

5. 包埋处理:将渗透后的样品进行包埋处理,常用的包埋剂有巴豆酸、聚乙二醇等。

包埋的目的是使样品固定在玻璃玻片上,保持样品形态不变形,并增加样品的硬度和稳定性。

6. 切片:将包埋好的样品切成薄片,常用的切片工具有切片机、刀片等。

切片时要注意切割的角度和厚度,以保证薄片的质量。

7. 上片:将切好的薄片放在玻璃玻片上,加入显微镜溶液,然后用显微镜盖玻片盖住。

显微镜溶液的作用是使薄片与玻璃玻片之间的气泡排除,增强观察效果。

8. 封片:将上好的薄片进行封片处理,常用的封片材料有甘油、胶水等。

封片的目的是保护薄片,防止其受到外界的污染和损坏。

9. 标注:在玻璃玻片上标注样品的名称、日期等信息,以方便后续的使用和识别。

四、注意事项1. 在制作生物玻片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卫生和安全,避免对自身和他人造成伤害。

2. 每个步骤都要严格控制时间和温度,以保证制作出的生物玻片标本质量优良。

微生物涂片、干燥、固定涂片法制片的基本流程,

微生物涂片、干燥、固定涂片法制片的基本流程,

微生物显微观察——制片步骤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细菌的简单染色步骤涂片→干燥一固定一染色→水洗→干燥一镜检1. 涂片取干净的载玻片于实验台上,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无菌蒸馏水,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红,待冷却后从斜面挑取少量培养物与玻片上的水滴混匀后,在载玻片上涂布成一均匀的薄层,涂布面不宜过大。

2.干燥涂片最好在室温下使其自然干燥,有时为了使之干得更快些,可将标本面向上,手持载玻片一端的两侧小心地在酒精灯上高处微微加执,使水分蒸发,但切勿紧靠火焰或加热时间过长,以防标本烤枯而变形3.固定手持载玻片的一端,标本向上,在酒精灯火焰外层尽快的来回通过2~3次,共约2~3秒钟,并不时以载玻片背面加热触及皮肤,不觉过烫为宜(不超过60℃),放置待冷后进行染色。

4. 染色在涂片薄膜上滴加染色液(石炭酸复红、草酸铵结晶紫或美蓝任选一种)一滴,使染色液覆盖涂片,染色约1min。

5. 水洗斜置载玻片,在自来水龙头下用小股水流冲洗,直至洗下的水呈无色为止6.干燥用吸水纸吸去涂片边缘的水珠,置于室温下自然干燥。

用吸水纸时切勿将菌体擦掉。

7. 镜检涂片的步骤单染色法,以观察菌体形态为主。

1、把泡在酒精中的片子用镊子夹出,放在酒精灯上点燃,去掉片子上的酒精及油脂。

2、片子冷却后,蘸一接种环发酵液,均匀地涂在片子上。

3、涂后的片子,于酒精灯火焰上过几遍,使所涂的细菌固定在片子上,注意,片子温度不易过高,以不烫手背为主,温度过高,会使菌变形,影响观察结果。

4、片子涂菌的位置,滴几滴结晶紫染液,使染液完全覆盖住所涂的菌,染1分钟左右。

5、用水冲洗片子至无紫色水流下后,进行火焰烤干。

6、镜下观察。

在涂点处滴1滴香柏油,于油镜下观察菌体形态。

涂片固定方法(1)带湿固定:涂片后未待标本干燥即行固定的方法称带湿因定。

此法因定细胞结构清楚,染色新鲜。

适用于巴氏或HE染色。

痰液、阴道分泌物及食管拉网涂片等常任常用此方法。

(2)干燥因定:涂片后未待其自然干燥,再行固定。

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

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

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在生物学研究中,玻片标本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观察和研究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揭示生命的奥秘。

制作玻片标本是一项技术活,需要仔细、耐心和精确。

本文将介绍制作玻片标本的步骤。

第一步:采集标本制作玻片标本的第一步是采集标本。

标本可以是植物、动物或微生物。

采集标本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标本:标本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征和变异。

同时,标本应该健康、完整、无病变和污染。

2.采集时机:标本的采集时机应该选择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以保证标本的代表性和稳定性。

3.采集工具:采集工具应该干净、锋利、无毒、无残留物,以避免对标本的影响。

常用的采集工具有剪刀、手术刀、镊子、刷子、勺子等。

4.采集方法:采集标本时应该避免损伤、挤压和拉扯,以保证标本的完整性和结构稳定性。

不同的标本采集方法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第二步:处理标本采集回来的标本需要进行处理,以便制作玻片标本。

处理标本的步骤如下:1.清洗:将标本放入清水中,用刷子或手轻轻清洗,去除表面的泥沙和污物。

对于柔软的标本,可以使用软刷子或棉签轻轻擦拭。

对于硬质标本,可以使用酒精或其他有机溶剂进行清洗。

2.固定:将清洗后的标本放入固定液中,使其固定在特定的形态或结构上。

不同的标本固定液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常用的固定液有福尔马林、酒精、甲醛、乙醇等。

3.脱水:将固定后的标本放入逐渐加强的酒精浓度中,使其逐渐脱水。

脱水的目的是去除标本中的水分,以便后续的处理和制作。

4.透明化:将脱水后的标本放入透明化液中,使其透明化。

透明化的目的是去除标本中的色素和其他不透明物质,以便后续的观察和研究。

第三步:制作玻片经过处理的标本可以用于制作玻片标本。

制作玻片的步骤如下: 1.取出标本:将处理好的标本从透明化液中取出,用纸巾轻轻擦干表面的水分。

2.切片:将标本切成薄片,厚度约为0.1-0.2毫米。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PPT下载

《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PPT下载

汇报交流:
汇报者:我们认为1号是
,因为

……
我们发现这几种微生物都具有
等特点。
我们的汇报完毕,大家有什么补充吗?(请人回答)
(其他同学补充后,小组一起商量一下)
主持人:我们同意你们的补充,或者我们不同意你的补充,
因为………
主持人:大家有什么问题吗?(请人回答) (其他同学提问
后,小组成员商量一下)
都由细胞组成,构造简单,身体微小
小结
生物通常具有以下特征:①除病毒外,一般都由 细胞组成;②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③需要吃食物或 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④需要呼吸;⑤排泄废 物;⑥对外界的刺激有应激表现;⑦有生殖现象等。
拓展:了解微生物
荷兰的安东尼·范·列文虎克是世界上首次在显 微镜下发现微生物的人。后来许多科学家发现在 空气中、土壤中、水中都生活着微生物。它们多 种多样、形态各异。绝大多数的微生物都非常细 小,只有通过显微镜等工具的帮助才能看到。而 蘑菇、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再慢慢放下另一端, 便仔细观察,可以在制作玻片时,
注意不要有气泡; 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后 再滴水。
探索: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载玻片
盖玻片
滴管
培养微生物的水
显微镜
吸水纸
镊子
棉纤维
温馨提示:
1.制作水样观察装片 2.将装片放置在对好光的显微镜视野下调焦观察 3.观察到现象及时记录 4.记录好后领取查阅微生物资料 5.进行比对
小结
人们通常将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 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其实,自然界中有些微生物是 肉眼可以看见的,如属于真菌的蘑菇、木耳等。
作业:培养微生物
到池塘、溪沟、鱼 缸的水中直接采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步骤如下:二甲苯×2(脱蜡)→酒精+二甲苯(1:1)→100%酒精×2→90% 酒精→80%→70%→50%→30%→水→苏木精染色(镜检)→水→50%→70%→90%→0.5%伊红(95%酒精配制)→95%→100%×2→二甲苯:酒精(1:1)→二甲苯×2→树胶封片
简便方法:
先将各种材料切成片,要薄,不要用力的用镊子夹,放在载玻片上,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将薄片放入,如颜色十分淡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透明剂,它具有渗透力强,溶解石蜡量大,又易挥发的优点,其缺点是易使组织收缩,变硬,变脆,因此透明时间应根据组织块大小及质地酌情而定。
2.5 渗蜡
将完成透明步骤的组织块浸入透明剂与石蜡混合液中,不断提高石蜡的比例,直至用石蜡完全置换了组织块中的透明剂,便于今后的包理与切片。 石蜡有液态与固态二种,渗蜡要在恒定温箱(60°c)中进行,以保证石蜡处于液态中。
2.3 脱水
脱水是用一种即能与水又能与透明液混合的液体来逐渐置换样品中游离的水。现采用的脱水剂一般是丙酮或乙醇来进行梯度脱水,脱水的时间,可根据组织的类型,大小而定。
脱水的过程:
一般是30%乙醇→50%乙醇→70%乙醇→80%→90%→100% →100%
脱水应逐步而不应跨越太大的进行,否则将引起组织强烈的收缩或变形,在经无水乙醇处理时,应保证试剂的纯度。
2.7 切片
修块:切片前需修整蜡块,即将包埋好的一大块蜡块切开,使每一小块都含有一块组织,并将这组织周围的石蜡切除,将组织修成一小块蜡块并粘在大小适宜的硬木块上,以便于固定在切片机上。
贴片:一手持毛笔,一手转动切片机,切片的蜡片连成一长条蜡带
切下的蜡带放在一干净黑纸上,用小刀根据需要切成数段,分别贴在干净载玻片上。在恒温展片台上展平、烘干。
2.6 包理
组织块经石蜡渗透后,其内部间隙已完全被石蜡占据,此时还需要用同种硬度的石蜡包理成蜡块以利于后边的切片,包理可用相同的器具,也可折叠一牛皮纸盒。
将液态石蜡缓缓倒入纸盒中,再用镊子轻轻将浸好蜡的组织块夹入纸盒,浅埋在石蜡内,待石蜡冷却成固态即包埋完毕。
至此,一块组织已完成前处理过程,可以切片,前边的步骤表明看来既无高深的理论,又无复杂的技术,一切看似简单,但一步做不到都会造成整个制片的前功尽弃。
2.8 染色
切片可用不同方法,使其干燥,然后进行染色。因为每一张载片上粘贴的是蜡带,因此必须先用二甲苯去除石蜡再用酒精去除二甲苯,再进入水中,才能染色,染色的方法很多,要根据每张标本要求显示的目的选择不同的染剂,最常用的是苏木精,伊红染色苏木精使细胞核是深紫色,伊红使细胞质显粉红色,以此显示清晰的细胞形态和核的大小,位置,染色后再根据制片的基本原理,使带水的载片经历脱水→透明步骤最后哟感树胶封片
水中微生物的玻片标本制作和观察
1 、非切片法
即不用切片机,不经切片手续而制成切片的方法,根据材料性质的不同,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该类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其中铺片法、封藏法可使原有组织结构不被破坏,涂片法、压片法弥补了用包埋、切片法所不可能观察清楚的不足,因此是显微标本制作的中常用的手段。
1.1 涂片法
主要用于血液、精液、尿液、痰液、微生物等不能切片成薄片的液态颗粒性材料,可在载玻片上涂成单层细胞,再经固定,脱水,染色等手段制成永久标本。
1.2 铺片法
主要用于动、植物组织的表皮层观察,可活体取待观察动、植物组织,用尖镊子撕去一层表皮,迅速平铺在载玻片上。 如洋葱表皮细胞的铺片制备。
下边以石蜡切片为例,介绍显微标本制作方法。
2.1 取材
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相应的材料,材料要求新鲜、准确、完整,材料要避免挤压、挫伤、干枯。所采集材料应立即放入固定剂,并编号,注明采集时间、地点、名称、组织部位,所取组织块要大小适当,即要能说明问题,又要考虑固定剂的穿透能力。一般组织学取材稍大,细胞学取材稍小,植物组织取材稍小,动物组织取材要稍大。
1.5 磨片
用于很坚硬的组织,如骨和牙。
2 、切片法
切片法是必须依靠手或切片机将组织切成薄片来进行观察的方法。为了能清晰地观察到动、植物的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必须先经过一系列步骤将组织内渗入某些支持物质,使组织变硬以利于切成薄片,根据所用支持剂的种类不同,可分为徒手切片法、石蜡切片法、火棉胶切法、冰冻切片法等类型,切成薄片后还需要去蜡,染色、脱水、透明等步骤,将其制成永久标本。
1.3 压片法
一些较幼嫩,柔软的材料可将其置载玻片上,用小解剖刀将其分散,加染料一滴,再盖上盖玻片,用拇指垂直用力挤压,使组织散成一薄片,再进行观察,如植物根尖观察染色体,花粉粒观察发育阶段等。
1.4 离析法
该方法是利用化学试剂使组织的细胞间质溶解,使细胞能分散成单个个体。经染色、脱水、透明即可观察其个体形态,适用于肌肉、叶片、茎等部位。
2.4 透明
透明是用一种即能与酒精又能与包埋介质混合的液体来置换样品中的酒精,从而为最终的包埋创造一个有利的条件。 现采用的透明剂一般是二甲苯、甲苯、氯仿等。
其过程为:1/3二甲苯+2/3乙醇混合液→1/2二甲苯+1/2乙醇混合液→2/3二甲苯+1/3乙醇混合液→二甲苯→二甲苯
动、植物的任何组织部位,要制成切片,首先用化学试剂将其固定,固定的作用在于通过固定剂,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使原生质体停止生命活动,并如同生前一样精细的保存其细胞结构,同时易于后步骤的染色所以良好的固定剂应该具备以下条件:迅速渗入组织杀死原生质体,在短时间内,组织内外完全固定;尽可能避免使组织膨胀或收缩,并且软硬合适于切片;增加细胞内含物的折光程度,易于鉴别,同时增加媒染作用和染色能力。固定液同时是防腐液,使材料不致变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