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家“一对一”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居家养老的现状与发展
城镇化进程中居家养老的现状与发展摘要:当前面对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在城镇化进程中发展居家养老恰逢良机。
城镇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方式基本实现了社会供养,城镇老年人口的生活服务开始出现社会化趋向,这使得新型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符合中国国情,是未来中国养老的发展方向。
苏州的老龄化程度较高,在城镇化进程中,研究居家养老发展的经验与问题,提出改进社区服务的措施,有利于一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体系。
关键词:城镇化;老龄化;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104-02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正以每年接近1%的速度增长。
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为养老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当前应抓住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机遇,大力推动居家养老事业,以应对老龄社会的挑战。
一、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居家养老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转变的加快,从2009年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也将从目前的1.67亿增长到4亿以上,分别占中国人口总量的30%以上和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20%以上。
中国乃至全球将面临严峻的老龄化危机。
与此同时,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加速的进程中,城镇化率正以每年接近1%的速度增长。
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极大影响的同时,也为应对老龄化挑战带来机遇。
随着家庭结构、成员的改变、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导致传统家庭养老的功能削弱。
而养老成本较大的现实与传统文化(我国大多数老年人不愿意离开家到养老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相悖,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居家养老就成为我国的一种必然选择[1]。
所谓居家养老,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具有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两者结合互补的优势,居家养老把一部分养老功能从家庭转移到社会,由社会或社区的养老服务组织来完成;居家养老较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服务广、收益大、收费低、见效快的特点,能减轻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压力,又能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感受家庭和社区的熟悉氛围。
社区养老服务的创新模式
社区养老服务的创新模式社区养老服务是面向老年人的一种社会保障服务,旨在提供便利、贴心、全面的养老照顾。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社区养老服务成为了一项迫切需要创新的领域。
本文将介绍几种创新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以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社会参与度。
一、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是一种社区养老服务的创新模式,它通过提供上门照料、健康监护、心理关怀等支持,使老年人能够在自己的家中获得全面的养老照顾。
这种模式通过家政服务人员、医护人员和社区志愿者的协同工作,确保老年人生活的安全与舒适。
居家养老服务不仅提供了灵活性和个性化的养老照料,还能够维系老年人与社区的联系,减少其与外界的隔离感。
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是另一种创新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它提供白天的照料和活动,老年人可以前往中心参加各种养老活动,包括健身、文娱、社交等。
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保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度和生活满意度。
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通常设有医疗室和餐厅,以满足老年人在养老期间的基本需求。
三、社区养老驿站社区养老驿站是一个集合多种服务的养老中心,它包括医疗、康复、文化娱乐、法律咨询等多个方面,以满足老年人全面的需求。
社区养老驿站通过与医院、疗养院等机构的合作,提供医疗服务和康复护理,以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同时设有图书馆、阅览室等文化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学习和娱乐的场所;还设置法律咨询服务,解答老年人的法律问题。
社区养老驿站的创新模式使老年人能够在一个地方得到全方位的养老照顾,提高了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四、社区志愿者服务社区志愿者服务在社区养老服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区志愿者通常是一群热心的年轻人,他们愿意为老年人提供陪伴、照料和协助。
这种服务模式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关怀和帮助,也帮助年轻人锻炼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精神。
社区志愿者服务通过组织老年人的社交活动、陪伴散步、购物等,促进老年人与社区的交流和融入感。
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三篇
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三篇篇一: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简介(一)、项目承担单位情况概况1、项目单位的基本本项目单位为XX市XXX区民政局。
XXX区民政局承担着区域内救灾救济、城乡低保、优抚安置、社会福利、基层政权、社区建设、区划地名、殡葬管理、婚姻和社团登记等社会职能。
区民政局与区老龄办合暑办公,全区的老龄事业工作列入区民政职能工作范围。
2、项目单位近年工作情况XXX区曾于19XX年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市、区、旗)”荣誉称号,进入新世纪以来,除努力做好以上各项年度职能工作外,在社区工作方面,把积极探索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开创社区工作新局面,大力扶持和发展家政服务、居家养老、社区信息化建设等作为推动社区服务社会化和产业化的主攻方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XX年,荣获“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20XX年,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先进单位”;20XX年,荣获“全国老年维权示范岗”;同年,为加快老龄事业的发展,编制了《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XX—20XX年)》,使各项民政工作更具有严肃性和计划性;20XX年,荣获“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这些成绩,充分体现了区民政局为全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作出的应有贡献。
3、项目单位的经费状况XXX区民政局属财政预算拨款单位,资金构成分为上级财政民政专项资金拨款和区本级财政民政专项资金预算两大类。
经费支付科目包括城乡低保金、救灾救济金、困难救助金、优抚金、义务兵优待金、退伍兵安置金、福利彩票公益金、社会捐赠慈善基金、民政事业费等各项专项资金。
20XX年,上级财政拨款总计3262.93万元,区级财政预算拨付1028.58万元,上级下拨福利彩票公益金167万元,全年累计拨款4458.51万元。
从20XX年起,区财政每年预算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建设,今明两年,该资金主要用于建设我区社区服务体系。
居家养老及其服务的研究综述
科技凰居家养老及其服务的研究综述项丽萍(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义乌322000),’’脯要】居家养老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浪潮的重要方式。
本文总结了我国居家养老及其服务的研究现状,主要有詹家养老的概念界定、,存在根源、不足及缺陷,居家紊老服务的内涵、需秦分析,并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煳】剃i批;居剩陆;居家弗醐济,,….,,一....…,.,+.我国在1999年已进^老龄社会,是较早进^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200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99亿人,占总人口的12.0010:本世纪头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达到30%以上。
4.1亿,占总人口比重将从156%上升到25.8%。
因此,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个全局性问题。
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家庭结构小型化,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挑战:对经济能力的要求,使得社会化的机构养老模式不堪重负。
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于建立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模式。
本文试对我国居家养老及其服务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并提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一、关于居家养老的研究回顾㈠对居家齐老概念的研究居家养老由西方发达国家首先提出,不同学者对居家养老的基本定义有不同的看法。
从检索到的文献看,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却享受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院式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方式,即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以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养老体系,也被称为“没有院墙的养老院”。
(王锦成,2000)一些学者通过与其他几种主要养老方式的比较,认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是针对养老资金来源而言,而居家养老和明.构养老则针对养老场所而言。
如家庭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则是居家养老:如以养老院或是老年公寓等作为生活的主要场所,则为机构养老。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
国家高度重视养老工作,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
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养老方式无法满足目前的养老需求,社区居家养老得到重视和发展。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仅有良好的政策优势,社会工作的工作专业理念也与社区养老服务相契合,其介入能有效提高服务质量,规范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
总之,社会工作的介入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但从总体上来讲,社会工作在介入社区养老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也存在着一些应该引起重视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一)政府政策的支持2022年8月26日,民政部官网发布《2021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持证社会工作者共计73.7万人,其中助理社会工作师55.9万人,社会工作师17.7万人[1]。
社会工作队伍的不断壮大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养老奠定了人才基础。
2022年2月21日,《“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指出,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引导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广泛对接老年人需求,提供就近就便消费服务[2]。
《“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年底,推动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每百张养老机构床位均拥有1名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与养老服务的融合发展提出了要求[3]。
《规划》明确提出了社会工作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完善相关政策,针对预防、治疗、照护等需求逐步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注重完善基础设施,从物质方面满足养老需求的同时,也注重老年人心理健康。
(二)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与社区养老服务相契合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核心价值观,是指以人为中心,运用个别化、资源链接等工作技巧,采取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大工作方法,帮助社会工作与社区养老服务很好地契合、开展工作。
社会工作者助人自助的核心理念可以帮助老年人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身价值。
超大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超大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以成都市为例【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未富先老”的现实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截至2021年底,成都市户籍人口1556.18万人,其中,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320.80万人,占户籍总人口20.61%,比2020年增加5.53万人,增长1.75%。
十八大以来,发展养老服务成为政府调结构、惠民生、促升级的重要抓手。
成都市以“社会化、产业化、信息化、体系化”为目标,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优服务、提质量,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超大城市;养老服务;创新我国正在迈入中等收入水平,老年人对于专业的康复护理的需求将日益提高,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在规划建设中加强配置。
截至2021年底,成都市户籍人口1556.18万人,其中,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320.80万人,占户籍总人口20.61%,比2020年增加5.53万人,增长1.75%。
70岁及以上年龄段户籍老年人口占老年总人口比例持续上升,达到51.81%,比上年增加3.06%。
从老年人口内部结构来看,呈现高龄化特征。
社区居家养老是未来发展主导趋势。
无论是倡导独立自由的欧美国家,还是强调家庭文化的东亚国家和地区,让老年人居住在社区,领近家庭,享受养老服务都是发展的主导趋势。
很多国家提出让老人回归家庭、回归社区的号召。
这种回归家庭、回归社区的养老方式已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养老,而是一种将居家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方式,即通常所说的社区居家养老。
1成都市养老现状及发展趋势成都市截止2020年有552家养老机构,其中医养结合机构有108家,共有床位12.7万张。
2021年全市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22个,新增老年助餐服务点48个,新增普惠性养老床位2162张,改造公办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4180张。
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供需匹配还是空间分布及配置标准上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尤其是超大城市的人口家庭日益小型化,老年人高龄化、空巢化显著,对专业护理需求愈发明显,医疗结合需求突出,社区养老设施需求功能多元化、集中综合设置等需求更加强烈。
居家养老服务方案及相关政策研究
居家养老服务方案及相关政策研究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居家养老成为了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选择。
居家养老服务旨在为老年人提供在家庭环境中所需的各种支持和帮助,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其能够安享晚年。
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居家养老服务方案,并研究相关政策的支持与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分析(一)生理需求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可能会面临行动不便、疾病困扰等问题。
因此,他们需要日常生活照料,如饮食、洗漱、穿衣等方面的帮助,以及医疗护理服务,包括定期体检、疾病诊治、康复护理等。
(二)心理需求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容易感到孤独和失落,他们渴望情感上的关怀和陪伴。
心理健康服务,如心理咨询、社交活动组织等,对于维持老年人的良好心理状态至关重要。
(三)安全需求家庭环境中的安全问题是老年人关注的重点,如防滑防摔设施的安装、紧急呼叫设备的配备等,以保障老年人在居家生活中的安全。
(四)社交需求老年人需要与外界保持联系,参与社会活动,结交朋友,以丰富自己的生活,增强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居家养老服务方案的内容(一)生活照料服务1、提供上门做饭、打扫卫生、洗衣等家务服务,减轻老年人的生活负担。
2、协助老年人进行个人卫生护理,如洗澡、理发等。
(二)医疗保健服务1、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定期为老年人进行身体检查。
2、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包括测量血压、血糖,指导用药等。
3、开展康复训练和护理服务,帮助患病老年人恢复身体功能。
(三)精神慰藉服务1、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陪伴老年人聊天,倾听他们的心声。
2、举办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如书法、绘画、戏曲欣赏等,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四)安全保障服务1、对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进行安全评估,安装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扶手、防滑垫等。
2、为老年人配备紧急呼叫设备,确保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得到救助。
(五)社交活动服务1、组织老年人参加社区活动,如广场舞、太极拳等。
《关于对市城市居家养老现状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
《关于对市城市居家养老现状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国务院关于《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养老服务,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创建中国特色的新型养老模式”的基本原则。
市政协十二届十一次主席会议确定对我市城市居家养老作为今年重点调研课题,从202x年7月下旬至8月期间,市政协副主席任书文带领政协社法委、民政局、政协委员调研组先后视察了xx区锦绣苑社区、xx区五龙口三社区、海边街社区、xx市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等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情况,听取市民政局对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发展建设情况,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就我市城市居家养老现状、问题、对策进行调查研究。
一、基本状况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从202x 年开始启动居家养老试点,市民政局作为政府总牵头部门,制定实施办法,创新工作理念,探索为老服务新机制,构建居家养老新体系,逐步把这项工作推广到全市543个社区,到目前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覆盖全市。
202x年9月和202x年7月国家民政部部长xx来xx市考察,充分肯定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经验做法,并向全省推广。
综合归纳有六个方面的亮点。
(一)紧跟社会形势,着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建设。
我市现有60岁及以上老人6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14.8%,其中空巢老人约13万户,人口结构向老龄化、空巢化的趋势发展。
为应对老龄化现实,目前全市建立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115个,安设老年床位1380余张,招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商500余家,设立养老服务点2461个,建立社区服务队760支(约202x人),招募志愿服务者10.2万人,建立老年人“爱心一键通”服务系统,为空巢老人发放2.4万部“爱心一键通”,开通8181890社区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建成现代化的求助呼叫网络平台,受理老年人求助呼叫225862人次,为民排忧解难70629人次,全天候(24小时)为老年人服务。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社区-毕业论文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在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下,我国已然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空巢化的老年人口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尽管政府已经放开了二胎政策,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绝大程度上是受长期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在经济方面,相比同样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无法舒缓民生的养老压力,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养老问题成为了当下社会需要解决的重中之重,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目前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
1.2研究意义由于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实力还没有强大到可以轻松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养老问题,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发展不成熟等导致我国社会养老能力受限,基础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及相关养老服务无法满足老年人逐渐增长的生活需求。
基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养老现状,转变传统养老模式,发展新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目前符合我国国情的用于缓解社会养老难题的最佳选择。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打破了传统养老模式依靠单一力量承担养老责任的困境,整合多方资源,合力贡献社会力量,为老年人提供更便利、更高效、更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减轻社会养老负担,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品质,构造和谐美好社会。
1.3文献综述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问题的加剧,众学者对于社区居家养老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细致全面,综合国内相关文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下政府的职责研究。
养老服务是政府职能的一种体现,在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期的背景下,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职能优化,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体现政府引导、管理、监督的职责,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职能配置和职能履行,基于上海地方政府养老服务职能变迁的案例分析,梳理出政府职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政府职能定位提出“提供者和使用者互动”的创新建议;对于政府职能配置认为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弥补结构性短缺;政府职能履行方面提出以加强协作与自治相平衡、增强利益给予为优化构思(李乐,2013)。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规划调研与发展对策研究——以苏州为例
分 高龄 、 居 、 独 残疾 和 困 难 老人 家 庭 , 每 个 调 查社 对 区发放 了调查 表 。通 过 系列 调 查 , 苏 州 市 社 区居 对 家 养老服 务有 了较 为 清 晰 的 了解 , 存 在 的 问 题 和 对
理为主; 五是普遍实行社会化和市场化相结合的服 务 模式 。
( ) 市居 家养 老服 务存在 的问题 二 城 居 家养 老服务 在 苏 州 市 刚 刚起 步 , 有 多少 现 没 成 的经验 可借 鉴 , 是一项 全新 的 、 尚待努 力开 拓 的工
收稿 日期 :00— 9—1 21 0 7 作者简介 : 陆小香 (9 2 ) 女 , 18 一 ,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老年产业管理学院助教。
障、 医疗保健 、 生活照料等社会 问题将逐步 凸显。人 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 对大 中城 市发展养 老服 务业提 出 了新的要求。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 , 是构 建和谐社会 、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 内容 。
关键词 : 市居 家养老 ; 务规划 ; 城 服 现状 ; 发展 对策
中 图 分 类 号 :9 3 6 C 1 .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64 2 1 )5— 0 9— 4 17 2 0 ( 00 0 02 0
部 和部分 老年 人进 行 了较 为广 泛 的交 谈 , 访 了 部 走
供支持 , 0 年底 , 2 9 0 苏州市政府出台了《 关于加快养 老服务业发展 的实施意见》 界定 了居家养老服务 ,
的职能 和政府 的扶 持 政 策 , 明 居家 养 老 服 务模 式 表 已经引起 了政 府 的高度重 视 。大力 发展 居家养 老服
居家养老的国内外研究回顾
在服务内容方面,国外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涵盖了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 精神慰藉和文化娱乐等方面。其中,日常生活照料主要包括家务、饮食、清洁等; 医疗护理主要包括定期检查、康复训练等;精神慰藉主要包括心理辅导、社交活 动等;文化娱乐主要包括学习、健身、娱乐等。
3、效果评估方面
国外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评估主要从服务质量、服务满意度和老年人生活质量 三个方面进行。服务质量评估主要从服务的及时性、专业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 评估;服务满意度评估主要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考察他们对服务的满意度和评 价;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主要从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进行评估。
居家养老作为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养老方式,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适、 便捷和有尊严的生活。同时,它也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实际情况,有利于家庭 和谐和社会稳定。因此,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居家养老的投入和,制定相关政 策和措施,提高居家养老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首先,政府可以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通过财政补贴、购买服务等方 式,提高老年人家庭照顾者的能力水平和收入待遇,从而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发 展。此外,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推动社会 化养老的发展。
2、服务模式和内容方面
国外的居家养老服务主要包括三种模式:连续照顾型、网络型和并列型。其 中,连续照顾型是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包括家庭照料、社区服务和医疗服务 等;网络型则是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服 务;并列型则是提供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服务项目,老年人可以自行组合选择。
2、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与制度。例如,张琪等(2021)对居家养老服务的 政策与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应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加强政府 引导和支持,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及发展策略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
( ) 区 内照顾— —社 区服 务 中心 二 社 1 苑社 区模 式 。金华 市经 济开发 区江南 街道 南 . 南
理学角度看 。 区居家养老可以使老人在家中享受各 社 种便捷 的上IH 务 , '  ̄ 及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 - J
问题 。这就 使老 人有 一种 不脱 离原有 生活 习惯 和生活
苑社区是金华最有名的居家养老社区。 常住人 口7 3 10 人 ,O周 岁 以上 的老人 有 98人 ,有独 居 老人 6 6 9 2人 。 20 0 8年 5月 , 区积极 整 合辖 区单 位 资源 , 社 成立 了社
区 服 务 中心 , 积 极 探 索 、 胆 尝 试 , 结 出 了一 套 并 大 总
当前 , 华 核 心家 庭 的 比例 和 数 量 大增 , 年 人 金 老
空巢率持续上升 。据第六次人 口普查 , 金华市共有家 庭户 142 户 , 均 每个 家 庭户 的人 口为 2 5人 , 9. 2万 平 . 4 低于全国水平。 并且 , 当前金华已有空巢老人 3 . 万 59 3 人, 占老 年人 口总数 的 4 . %, 于全 国水 平 。 69 高 5
针 对 金 华 当前 的养 老 现 状 , 以家 庭 为 核 心 , 以社
地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研究基于三个典型案例的比较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满足老年人的 多元化需求,政府逐渐引入市场机制,推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本次演 示旨在探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机制的研究,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发展提供参 考。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通过招投标等方式,将原本由自身承担的养 老服务转交给企业或社会组织,由其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居家养老服务。这种 模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 服务质量不稳定、服务价格偏高、监管不到位等。因此,完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 服务机制势在必行。
2、服务提供商的行动逻辑
2、服务提供商的行动逻辑
服务提供商的行动逻辑主要受利润驱动、服务质量竞争和声誉影响。服务提 供商的目标是获得经济收益,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声誉,以获取更多的政 府购买服务合同。同时,服务提供商也会考虑老年人需求、服务成本、市场竞争 等因素来制定其服务内容和价格策略。
3、老年人和家庭的行动逻辑
3、完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机制的建议
结论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完善该 机制,应建立严格的供应商筛选机制,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并加强监管力度。只 有这样,才能确保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实施,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参考内容二
引言
引言
2、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服务质量不稳定。部分服务供应商存在服务质量低下、服务态度不佳等问 题,导致老年人的满意度不高。
2、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服务价格偏高。由于市场竞争不充分,服务价格普遍偏高,加重了政府的 财政负担。
我国城镇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研究
3、管理模式:村庄模式采用民主化的管理模式,所有村民都可以参 与决策和监督村庄的运营管理
4、因地制宜发展:在推广和应用农村社区互助养老“村庄”模式时,应该根 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例如,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 建立规模较大的养老村庄;而在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可以采取小规模、 分散化的养老模式。
我国城镇社区“互助养老” 模式研究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养老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为了满足老 年人的养老需求,我国城镇社区逐步推广“互助养老”模式,旨在通过居民之间 的互助合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团结与和谐。本次演示将对我国 城镇社区“互助养老”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参考。
基本内容
4、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政府各部门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共 同推进“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例如,民政部门可以联合卫生、教育等部门, 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支持,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基本内容
5、加强专业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对于参与“互助养老”服务的志愿者和社 会工作者,应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素质,确保服务质量。
3、管理模式:村庄模式采用民主化的管理模式,所有村民都可以参 与决策和监督村庄的运营管理
2、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村民是农村社区互助养老“村庄”模式的主体,应该 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对养老问题的认识和 参与度,营造浓厚的互助氛围。
3、管理模式:村庄模式采用民主化的管理模式,所有村民都可以参 与决策和监督村庄的运营管理
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共3篇
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共3篇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1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养老事业成为了当前热门话题之一,而在面对老龄化趋势下,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以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福利多元主义的角度出发,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融入多元化的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是实现养老服务多样性和个性化的重要途径。
一、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福利多元主义是指社会福利的综合性和多元性分析方式,旨在实现福利分配的多样化和选择性。
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方面,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的服务模式包括社区养老中心、社区老年公寓、居家养老服务、日间照料等多种服务形式,以满足老年人不同的需求。
1. 社区养老中心社区养老中心是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体检、卫生保健、心理咨询、文娱活动等多种服务。
社区养老中心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一定程度的照料和护理,同时也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社交活动,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2. 社区老年公寓社区老年公寓是面向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年人提供的居住服务,可提供独立卫生间、厨房等设施,老年人可以享受较为独立和舒适的生活。
同时,社区老年公寓可以提供临时性照料和护理服务,帮助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
3. 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为老年人在家中提供照料、护理、日常生活服务的一种模式。
居家养老服务可以提供按时上门的医疗护理服务、日托、住家保姆等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可以将照料和护理服务送到老年人家中,更方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
4. 日间照料日间照料是一种把老年人送到日间照料中心集中照料和护理的服务形式。
日间照料中心通常提供康复、健康监管、生活照料和文娱等服务。
通过日间照料,老年人可以与同龄人一同共处,消磨时光并从专业人员那里得到关注和照顾。
二、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实践近年来,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中。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寿命也越来越长,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显。
老龄化使得家庭中年轻成员的压力增大,由于可支配时间和精力有限,老年人的养老难题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一种叫做居家养老的养老方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这种养老方式以社区为基础,以强化社区服务体系为核心,以老年人的居民社区为服务对象,推动了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自己的住所中养老,利用社区资源和社会网络,提供必要的医疗、护理、保健、社交和其他服务。
它具有以下优势:一方面,它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和兴趣。
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老年人的孤独感和抑郁感,并使老年人与社区的联系更加紧密。
同时,居家养老还可以帮助养老服务机构缓解压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在我国居家养老模式中,城市社区诞生了许多服务平台,如在社区内设立养老服务站和日间照料中心等。
与传统养老方式相比,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能够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服务,老年人可以在长时间得到优质的照顾。
另外,还推广了药店送药上门、团体购买商业保险和移动医疗等新养老方式,为老人提供更全面的养老服务。
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还面临一些挑战,如:首先,老年人的需求多样化,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需要增加服务的类型和质量,促进社会网络的建设,从而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其次,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和质量不够,服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质量和安全问题也很严重。
如何提高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优质服务人员,是解决老年人养老难题的必备条件。
而再次,社区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同时社区医院的资源配备应该更加合理化,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综合来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方式,但它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
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居家养老模式
浅析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居家养老模式摘要:我国社会不断向老龄化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养老压力越来越大,选择怎么样的养老方式才能缓解现今的养老压力已经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老龄化的背景出发,探讨我国居家养老模式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促进居家养老的发展。
关键词:老龄化;居家养老;养老模式一、背景(一)我国老龄化现状《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
预计,202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人,约占人口总数的18%;204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3,74亿,占总人口的18%左右;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约占总人口的25%。
城市人口老龄化每年以3.1%的速度递增。
[1]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使得我国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城市人口的生育率持续下降,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人均寿命也在不断增加。
这样的情形不断发展的同时家庭结构的相应变化,家庭规模逐渐变小,人口抚养关系出现了4-2-1的比例关系,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这种抚养趋势也有可能延伸为8-4-2-1的结构模式,即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赡养压力也会逐渐转移到适龄赡养人身上。
[2]家庭模式的变化,势必使得空巢老人的数量逐步增加,养老是每个家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经济社会、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又为养老增加了新时期的新问题,何种形式的养老模式更加是和中国的国情,是本文力求探讨的。
(二)居家养老模式的解析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养老服务却是由社会来提供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
劳务养老主要由社会承担,精神生活养老主要由家庭承担,物质方面的养老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
[3]从实际情况来看,居家养老服务的形式主要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市场化运作为辅。
大连首创了以政府购买服务,民间组织提供服务或街道、社区承办的模式。
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是宁波海曙区创立的“海曙模式”,同时上海、北京、南京、广州、青岛等城市较为领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籍 制度还没有打破 , 户籍迁 移限制条 件较多 , 导致一些 长期生
活在城市的外来人 口被边缘化 , 得不 到应有 的待遇 , 居住 条件 大多较差 ( 以阴冷潮湿 的地下室 , 面积狭 小的小 隔间为主 ) 。因 此, 他们在 主观上市 民化 的意愿更强烈 。外来人员在城市没有 归属感 , 而城镇空巢老人 又缺乏照顾 , 故这 种“ 一对一 ” 服务在
2 - 2 企事业单位在职 职 工与本单位退 休老 人的 “ 一对
一
” 养老服务
文章提到 的在职职工 “ 一对一 ” 养 老服务是借 鉴了计划 经
济时期的“ 单位养老服务模式 ” 的经验 , 同时 又对该种模式 的不 足进行了弥补 和改进 。 企事业单位 在职职工与本单位离退休老 人之间有 着天然 的业缘纽带关系 , 老人在情感 上易 于接受。 具体而言 , 在企 事业单位 主管的组织下 , 在职职 工到退休
2 . 5 . 1 政府 。
1 . 9 1 个百分点。
“ 传话筒” 的角色。让单位 如实 了解 老人退休后 的生活状况 ( 包
括身体 和精 神 ) , 同时也让 老人能够 时刻 了解单位发展状况 , 感 受集体 的关心 , 减轻子女不在身边 的孤独和寂寞感。
2 . 3 城市外来人员与空巢老人的“ 一对一 ” 养老服务 。
加 。城镇 空巢 老人 的精神健康 问题更胜 予农村空巢 老人 , 应当
引起社会 的高度重视。 基于 以上全 国人 口状况及城镇空巢老人 的现状 , 本文提出 由在校大学生 、 企事业单 位在职职工 、 城市外来人员 、 社会志愿 者向城镇空巢老人提供 “ 一对一” 居家养老服务 的模式 。
1 问题 的提 出
自1 9 9 9年我国进入 老龄 化社会 以来 ,人 口老龄化程度 日
暖。 由服务主体代表本单位送去慰问品 , 给老人物质上的帮助 。
在 本模式 中 ,在职职工实 际上充 当了单位 和老人之 间的
趋严重 , 人 口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 据2 0 1 0年全 国人 口普 查数 据显示 ,我国 6 o岁 以上 占总人 口的 1 3 . 2 6 %,比 2 0 0 0年上 升 2 . 9 3个百分点 ,其 中 6 5岁以上 占总人 口的 8 . 8 7 %,同比上升
具体而言 ,在校大学 生利用课余 时间去老人家 里进行服 务。 如陪老人聊天 、 给视力下降的老人读报纸 、 帮助老人学 习使
用电子产 品 , 从而使老人更好 的融人社会发展 的节奏 。周末或
节假 日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入住老人家里 , 为老人承担一些力所
了较好 的居住 环境 , 减轻 了房租 负担 , 而且能够 让他们在 陌生 的城市中体会 到家 的温暖 , 有利于和谐社会 的构建 。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 的加快 ,人 口流动 的频率也越来越快 , 流动幅度也 越来越大 , 规模更是逐年增大。越来越多的外来人 口涌入城市 , 一系列 问题也随之出现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 的户
与发达 国家 的人 口老龄化相 比, 我国的老龄 化呈现出未富 先老 、 空巢化 、 老龄化 、 独 居化的特点。随着 城镇 化和工业 现代 化 步伐的加快 , 年轻人离 开家乡 , 去外地工作 的人数也随 之增
能及的家务劳动。条件 允许 的情 况下, 陪老人旅游 , 踏青 , 陶冶
情操 , 感受生活 , 焕发老人对生活的热情 。
2 . 4 社 会志愿者 与城镇 空巢老 人居 家“ 一对 一” 养 老服
务
随着 民众 的素质整体 的提高 , 社会 志愿 者的人数也在不断 的增加 。具体而言 , 社会志愿者利用他们的业余时间向老人提 供不定 期服务 , 如 帮助老人做饭 , 陪老人散 步 、 聊天 , 让 老人能
客观上有形成 的可能性。
2 城镇居 家“ 一对一” 养老服务模式的具体 内容
2 . 1 在校大 学生与城镇 空巢老人 的“ 一对 一” 居家 养老
服务
一
具 体而言 , 主观上有居家服务想法 的城市外来人员可 以向 相关管理部 门提出申请 , 符合要求者可先与老人进行短期接触 磨合。 经双方同意后 , 外来人员人住 老人家庭进行长期服务。 主 要负责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以及进行适当的 日常家务劳动 , 帮 助老人外出购物 , 陪同老人散 步、 聊天 , 以解 除老人 的空虚 寂寞 感, 让“ 常 回家看看” 不再 是一句 口号 。有经验 的外来人员 还可 以帮助老人种植 一些花卉蔬 菜 , 或者饲养一 些小动物 , 以此来
老人家庭提供服务。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去老人家探望 , 陪伴老
够体会 到来 自社会 的温暖 。对 于一些有专业技 能 的社会 志愿 者, 如医护人员 、 心理 咨询师 、 理发师 等 , 一 定要 充分利 用他们 的特长 , 帮助老人 , 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
2 . 5 推进城镇 居家“ 一对一” 养老服务模式 的配套措施
技 经 济市 场
城镇居 家“ 一对 一” 养老服务模 式研 究
王富强 , 严雪琦 , 祝延爽 , 郑 岩
( 哈 尔商业大学,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2 8 )
摘 要: 本 文提 出由在校 大学生、 企 事业单 位在职职工、 城市外来人 员、 社会志愿者为 主体 , 为 空巢老人提供居 家“ 一对 一” 养 老服务的 模 式。 关键词 : 空巢老人 ; 一对一; 居家养老服务
增添老人的生活乐趣 。 如果这 种模 式得 以实施 , 老人 得到 了照顾 , 外 来人员也有
方面 , 大学生年轻 , 有活力 , 思想前 卫 , 自我实现 意识强
烈, 文化层次高 ; 另 一方 面 , 大学生的业余时间有限。所 以针对 他们的优势和 困难 , 可 以由大学生 向文化 层次较 高 、 身体 健康 且在 学校 周边 居住 的老人提 供服 务。服务 内容 以精神 、 文娱等 为主, 适当进行 家务劳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