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音乐的古代文化常识与古诗词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完整版)
古代文学常识先秦文学一、诗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一般是民歌;雅分“大雅”、“小雅”,一般为文人作品;颂是庙堂祭祀的歌曲) 。
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基础。
我们学过的其中的《蒹葭》、《硕鼠》、《无衣》、《伐檀》《楚辞》西汉末年,刘向把屈原、宋玉及汉代仿效屈原辞赋的一些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
《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中心。
屈原,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楚国的贵族。
是我国第一位独立创作的诗人,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
创造了新诗体“楚辞”。
他的代表作有《离骚》(一首抒情长诗)、《九歌》(是屈原以民间乐歌为基础,为朝廷祀典所做的祭歌,内有名篇《国殇》)、《九章》(写屈原两次放逐的经历,中有名篇《涉江》《橘颂》)、《天问》等。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风骚,“风”本指《诗经》“国风”,“骚”本指《楚量辞》中的《离骚》,后以此概指《诗经》和《楚辞》,作为我国古代文学优秀传统的代表;又常作诗歌辞赋的-代称;有时也借指文采或文学修养。
二、散文《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
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我们学的《秦晋淆之战》、《烛之武退秦师》、《曹刿论战》等课文均出自《左传》。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
由西汉刘向整理而成。
我们学的《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等均出于此。
《山海经》,中国古代地理著作,又是神话传说故事集。
书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故事广泛流传。
《淮南子》保存了不少神话传说故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孔子,名丘,字仲尼(前551--前479),春秋时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一、诗歌常识(一)古诗的分类古典诗歌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
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二)诗、词、曲的有关知识①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近体诗是指唐初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格律诗,古体诗则不讲格律,唐代以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
②律诗和绝句(又叫截句)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
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
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
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
八句以上的律诗为排律。
③歌、行、引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
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④乐府和新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
诗经的相关知识点详细总结
诗经的相关知识点详细总结《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它是先秦时期古诗歌文化的结晶,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许多有关古代社会的文化、政治和道德观念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诗经》的相关知识点。
一、《诗经》的概述《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也是我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先秦时期古诗歌的集大成者。
《诗经》分为三部分:风、雅、颂。
其中风是古代小调、民歌,雅是宗庙音乐,颂是宗庙乐歌。
每一篇歌词都是由词调和歌词组成的。
词调是音乐的基础,歌词则是诗意的体现。
《诗经》的创作时间大致可追溯到周朝早期,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
这部文学经典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道德观念,也是古代文化遗产的精华之一。
二、《诗经》中的分类《诗经》分为三部分:风、雅、颂。
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作用都有所不同。
风:是一种民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其中的《关雎》、《悯农》、《伐檀》等都是具有很高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篇章。
雅:雅是一种宗庙音乐,主要反映了周朝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伦理,歌词中表现出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君王的忠诚。
颂:颂是一种宗庙乐歌,主要形式是组歌和大合唱。
歌词通常都是赞颂名将或歌颂帝王,叙述国家典型事迹的。
三、《诗经》中的器物《诗经》中经常出现的器物有铜器、乐器和玉器。
它们的使用不仅说明了当时的生产生活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审美。
铜器:铜器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农具、兵器和日常用品,同时也是重要的礼器和宗庙祭器。
例如《大雅·生民》中出现的“伐柯伐柯,其则不远,献于天子,以作右方。
”就是指一种铜质礼器,它是向天子献贡的一种仪式性物品。
乐器:《诗经》中描述的乐器有钟、磬、笙、瑟等,它们在当时都属于重要的宗庙祭器。
乐器在文化交流、政治团结、民众欣赏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玉器:玉器在当时是高尚的贵族文化的象征,它是一种使人感到神秘、高贵和神圣的材料。
《大雅·荡》中有“以瑶洁齐衡”,在描述铜和玉材料的大可差异,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玉器的珍贵和重要性。
中国古代的音乐作品与乐器
中国古代的音乐作品与乐器中国古代音乐作为悠久而灿烂的文化遗产,不仅在国内深受喜爱,也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音乐作品和乐器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在表达情感、传递思想、展现美好的艺术世界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本文将以这两个方面为切入点,介绍中国古代音乐作品的魅力和乐器的独特之处。
一、音乐作品古代中国的音乐作品丰富多样,既有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有歌颂祖国的作品,更有寄托美好愿望的作品。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诗经》中的乐府歌辞,它们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结晶,表达了古人的喜怒哀乐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些音乐作品通过简洁明快的曲调和贴切生动的词句,将古代人们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除了《诗经》外,古代中国音乐作品还包括了古乐、宫廷乐和民间乐等多个门类。
古乐是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雅乐和宋元明清时期的宗教音乐。
雅乐是宫廷音乐的代表,它以大气磅礴的曲调和庄重典雅的演奏方式而闻名。
宋元明清时期的宗教音乐则更多地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崇敬和对生活的期许。
古代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在于其独特的旋律和富有情感的表达。
这些作品带着古人们的智慧和情感,让人们能够在听觉上得到一种沁人心脾的享受,同时也传递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情感认同。
二、乐器乐器在古代中国音乐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古代中国民间常用的乐器包括琴、筝、笛等,这些乐器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为音乐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置身于古代中国的音乐世界中,人们会发现琴被认为是乐器中的“君子”。
古琴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其婉转悠扬的音色和如泣如诉的弹奏风格使其成为了古代文人雅士的最爱。
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古琴不仅能够演奏出豪迈激昂的曲调,也能够表达出纷繁复杂的情感。
筝则是古代中国音乐中又一重要的乐器。
它是一种弹拨乐器,音色纯净清脆。
筝的演奏方式独特,以飞舞的指尖跳动在琴弦之间,使得乐曲充满了灵动和活力。
筝既可以独奏,也可与其他乐器合奏,能够演绎出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
小学音乐古诗词全汇总(最新版)
小学音乐古诗词全汇总(最新版)简介本文档收集了小学音乐教学中涉及的各类古诗词,并按照不同的乐曲进行分类汇总,旨在帮助小学音乐教师更好地备课和授课。
目录- 《咏鹅》- 《登鹳雀楼》- 《梅花三弄》- 《广陵散》- 《秋思》- 《渔夫船唱晚》- 《钓鱼台》- 《夕阳箫鼓》- 《红绸袄》- 《小放牛》- 《阳关三叠》内容《咏鹅》白居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梅花三弄》作者不详梅花梅花何所有,白雪纷纷攒梅花。
山中松柏长不变,冬夏葱茏绕四时。
《广陵散》不详琴心三叠,易水寒。
银箫断,玉壶滑。
山中仙,水边客。
相逢一笑泯人间。
《秋思》杜甫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渔夫船唱晚》柳永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钓鱼台》李清照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夕阳箫鼓》王洛宾采薇南山下,葵花向阳开。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红绸袄》张可久红绸袄,宝石带,裙上满挂碧玉钗。
把盏酒,问青天,不知今夕是何年。
《小放牛》光绪皇帝小放牛,归来早。
绿竹村边杏花豆腐香。
门前小院藏鸡鸣,古道边上一群娃。
《阳关三叠》韦庄长安城,日日车书信。
旧时草木,碧落黄泉,今何在。
阳关道,为我严霜破。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结语以上便是小学音乐古诗词全汇总,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和运用。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文言文文学常识
初中语⽂⽂⾔⽂⽂学常识 初中语⽂⽂⾔⽂⾥的⽂学常识你都知多少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初中语⽂⽂⾔⽂⽂学常识,⼀起来看看吧。
初中语⽂⽂⾔⽂⽂学常识:娱乐活动 【五声】也称“五⾳”,即我国古代五声⾳阶中的宫、商、⾓、徵(zhi)、⽻五个⾳级。
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五味、五⾊、五官,、五⾕等朴素的理论形式⼀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看作是整个东⽅⾳乐的基本形态。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渐离击筑,荆轲和⽽歌,为变徵之声,:⼠皆垂泪涕泣。
”⽂中的“变徵”是⾓、徵⼆⾳之间接近徵⾳的声⾳,声调悲凉。
【宫调】⾳乐术语。
古代称宫、商、⾓、变徵、徵、⽻、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声为⾳阶的起点,均可构成⼀种调式。
凡以宫声为⾳阶的起点的调式称“宫”,即宫调式,⽽以其他各声为主者则称“调”,如商调、⾓调等,统称为“宫调”。
【⼗⼆律】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法。
即⽤三分损益法将⼀个⼋度分为⼗⼆个不完全相同的半⾳的⼀种律制。
各律从低到⾼依次为:黄钟、⼤吕、太簇、夹种、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射、应钟。
⼗⼆律⼜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
另外,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律⼜简称“律吕”。
【俗乐】古代各种民间⾳乐的泛称。
宫廷中宴会时所⽤的俗乐,称为“燕乐”。
“雅乐”是统治阶级制定的典礼乐舞,寻根究底,⼏乎都来⾃民间⾳乐,只不过改变了它的内容和情调⽽已。
有著名琴曲《⼴陵散》《酒狂》《⾼⼭》《流⽔》《梅花三弄》等,琵琶曲《阳春古曲》《平沙落雁》《霓裳曲》,丝⽵曲《春江花⽉夜》《⽼⼋板》,⼴东⾳乐《旱天雷》《⾬打芭蕉》等,以及⼤量的寺院⾳乐、各地各种乐曲,其中不少是我国传统⽂化中的珍宝。
【雅乐】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等⼤典时所⽤的乐舞。
周代雅乐是指“六舞”(云门、咸池、⼤磬、⼤夏、⼤镬、⼤武,前四种属⽂舞,后两种属武舞)。
古代 著名歌曲
古代著名歌曲
1.《阳春白雪》: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琴曲。
它以清新明快、优雅华丽的曲
调,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2.《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中国古代一首著名的琴曲,传说由汉代
的琴师嵇康所著。
它描述了战国时期聂政刺杀韩王的故事,曲调悲壮激昂。
3.《渔舟唱晚》: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古筝曲,表现了夕阳西下时,渔船上
的歌声和欢笑声,曲调优美动听。
4.《平沙落雁》:中国古代琴曲,其意境深远,描述的是秋天天空中的大雁
南飞的景象。
5.《梅花三弄》:中国古代笛曲,以简洁明快的曲调,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
傲然独立的品质。
古代文化常识之盛唐诗坛
古代文化常识之盛唐诗坛古代文化常识之盛唐诗坛1、前人常以张九龄与陈子昂并称,他的《感遇诗》十二首和陈子昂的《感遇》很近似,都是兴托讽谏之作。
2、开元初年,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被称为“吴中四士”。
3、贺知章的《咏柳》是一首著名的咏物诗,它借柳树歌咏了春风,赞美了欣欣向荣的春天。
4、张说的代表作是《邺都引》,王翰的代表作是《凉州词》,王湾的代表作是《次北固山下》。
5、孟浩然是著名的田园诗人,但他诗歌的主要题材却多是山水行旅。
其诗歌的风格是恬淡孤清。
6、《过故人庄》是孟浩然田园诗中写得最出色的作品之一,它在八句五言诗中,写了田园景物的清新秀丽,故人情谊的真挚深厚,田家生活的简朴可爱。
7、盛唐时期真正大量写田园诗的是储光羲,他偏重写农家的快乐,如《钓鱼湾》、《田家杂兴》等。
8、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
他的思想和创作以天宝初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热衷政治,奋发有为。
后期则是吃斋奉佛。
9、王维诗歌的题材相当广阔,主要有三方面:政治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
10、王维是诗人,也是画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王维山水诗画的评价。
11、王维的边塞诗《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把边塞沙漠景色描绘得历历在目,历来为人称道。
12、王维的诗在抒情方面以构思精巧和语言新鲜见长。
《送元二使安西》被《诗薮》评为唐绝句之冠。
13、王之涣仅存六首绝句,其《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本非说理,却包含了生活的哲理。
14、李颀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又以赠答最多,而且善于用古诗描写音乐。
15、崔颢最著名的诗是《黄鹤楼》其中第二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两贯穿了古今,神思邈远。
16、王昌龄曾做过江宁丞,所以有“诗家天子王江家”之称,他的七言绝句,只有李白能与之媲美。
18、高适诗歌今存二百余首,从体裁看,绝大部分是古诗,尤以七言歌行见长。
19、高适边塞诗的特色是“尚质主理”,即以政治家的眼光去分析边防问题。
古代文化常识之音乐等知识点
古代文化常识之音乐、文娱知识点一、古代音乐1.五音、六律古人把宫,商、角、微、羽称为五音从宫到羽,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来,形成一个五声音阶。
即:宫gōng、商shāng、角jué、徵zhǐ、羽yǔ(1、2、3、4、5 )后来再加上变宫、变徽,就形成七个音阶,即: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1 2 3 4 5 6 7例如:“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荆轲刺秦王》)古书常把五音或五声和六律并举。
律,本指用来定音的竹管,后来成为我国古代音乐方面的专门名称。
即:黄钟、大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
例如:“夔于是正六律和无声。
”(《察传》)“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2.八音我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具体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3.经首相传为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一说为黄帝所作。
《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4.六么唐时有名的琵琶曲名、本名《录要》,后比为《绿腰》《六幺》。
《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5.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全曲共十二遍,前六遍为散板,无拍,不舞,后六遍有拍有舞。
《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6.桑林古乐曲名。
《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7.无射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
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射作钟名。
8.阳春白雪《阳春白雪》又名《阳春古曲》,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所作。
在战国时代成为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
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9.下里巴人“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10.乐师可以演奏出动人的音乐,天籁之音的人被称为乐师。
11.十二律古乐的十二调。
高中语文的文学常识
高中语文的文学常识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杂剧知识杂剧知识曲调:乐音七声,即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
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
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黄钟宫、仙吕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
《长亭送别》用正宫,其声情“惆帐雄壮”。
正宫联套形式为[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么篇]、[快活三]、[朝天予]、[煞尾]等。
曲词:押韵,平仄通押,一韵到底,用韵较密。
对仗,常用对句,不计平仄,形式多样。
曲文中多衬字。
宾白:“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晓畅也。
”“北曲中有全宾全白。
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
”科介:“相见、作揖、进拜、舞蹈、坐跪之类,皆谓之科”,“以科字作介宇,非科介有异也”。
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
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6、《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7、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
《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
《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
文学文化常识集锦
文学文化常识集锦诗、词发展史一、体裁常识1.古典诗歌古典诗歌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2.古体诗古体诗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
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歌、行、引,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
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3.近体诗近体诗鼎盛于唐代,包括律诗(含排律)和绝句。
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五律、七律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4.乐府、新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
新乐府创于初唐。
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到白居易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
5.词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6.题目、词牌题目和词牌的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题目,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
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题目。
分成两段的词上段称为“上阙”(或“上片”),下段称为“下阙”(或“下片”)(“阙”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琵琶行(并序)》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知识+字词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琵琶行(并序)》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知识+字词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一、文学文化知识1、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谥号“文”,世称“文白公”。
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与元稹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新乐府。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即诗歌创作要反映时事,并且是要为现实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合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感叹时世、反映应民生疾苦、揭露社会黑暗,对后世颇有影响。
他一生诗作很多,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其诗通俗易懂,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被称为“老妪能解”,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著有《白氏长庆集》。
2、《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原作《琵琶引》。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称“歌行体”。
歌行体又称“乐府歌行体”,一般都有叙事的内容,为南朝鲍照所独创。
歌行体诗歌的篇幅可长可短;并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刻画人物、记录言谈、发表议论、抒发感慨于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中途可以换韵;句式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以七言为主的。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以看作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
其他常识:①元和:唐宪宗的年号。
②左迁:贬官,降职(谪、左除、黜);(右迁、拜、擢、陟是升官的意思)。
③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实际上是有职无权。
④京都:唐代的京城长安。
⑤出官:(京官)外调。
⑥管弦:指音乐。
管,箫笛之类的管乐。
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
⑦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语文往年考题文学常识与诗词题目汇总
语文往年考题文学常识与诗词题目汇总:第一部分文学常识一、中国考点一:春秋战国散文:《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按着音乐不同分为“风”“雅”“颂”,其中《硕鼠》选自《国风》。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1、(2006)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2、(2003)春秋战国时代,散文有了很大发展。
最早的历史著作《左传》《国语》《战国策》。
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著作《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都产生在这个时代。
3、(2009)《论语》作为语录体散文,论说上的特点是只提出论断而不作论证和阐述,如“不学礼,无以立”,“德不孤,必有邻”,都是格言警句式的结论,极具普遍性、权威性和教诲价值。
考点二:汉代-三国文学:1、(2006)《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是汉代的乐府民歌代表作。
2、(2003)汉武帝时,设立了主管音乐的机关“乐府”,采录民间歌谣,用以配乐歌唱,因此许多民歌得以保存下来。
最著名的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2007)《木兰辞》(宋代郭茂倩)和《孔雀东南飞》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并称为“乐府双壁”4、(2003)汉末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合称“三曹”的曹操、曹丕和曹植,以及被称为“建安七子”(东汉)的孔融、陈琳、王璨、X干等人。
5. (2003)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C )A、清新淡雅B、豪放飘逸(李白)C、苍凉悲壮D、简洁含蓄苏轼(宋):豪迈奔放杜甫(唐):沉郁顿挫辛弃疾(南宋):慷慨激昂,豪迈悲壮6、(2007、2008)最早创作七言诗的作家是三国时候的(曹丕),他的《燕歌行》是我国第一篇文学评论。
但是使七言诗成熟的作家是六朝时候的(鲍照)《拟行路难》。
(《燕歌行》是一部古代笔记小说,记录汉末到X宋时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论轶事)7、(2007、2008)我国第一个专业文学作家是谁?他的创作主要就是作为四言诗到五言诗的过渡桥梁,后人称这种文体叫什么?考点三:两晋-南北朝:陶渊明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字元亮,字渊明,浔阳柴桑(今XX九XX南)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一、诗歌常识(一)古诗得分类古典诗歌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就是古代得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
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得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它有绝句与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与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与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得曲子)与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二)诗、词、曲得有关知识①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与近体诗就是从诗得音律角度来划分得。
二者得主要区别就是:近体诗就是指唐初形成得,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得格律诗,古体诗则不讲格律,唐代以前得诗歌都就是古体诗。
②律诗与绝句(又叫截句)律诗与绝句得区别主要在句数上。
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
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
首联与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就是绝句,都有平仄声得要求。
八句以上得律诗为排律。
③歌、行、引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
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④乐府与新乐府乐府,本就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得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得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与创作得乐歌,简称为乐府。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文化知识点梳理
教材文学常识梳理一、文体知识1.词:按照乐曲节拍创作的歌词,后逐渐与音乐脱离,成为一种有固定格式的诗歌体裁。
词牌是曲调的名称,它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江城子”是词牌,“密州出猎”是题目。
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李煜、李清照、柳永等,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2.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二是散曲。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曲和小令两种基本形式。
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
《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都是有标题的小令。
“山坡羊”是小令的曲牌,“潼关怀古”是小令的标题。
3.说:古代一种议论体裁。
从内容上看,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
大多是一事一议,如《马说》《爱莲说》等。
4.表:我国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其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诸葛亮的《出师表》即为“表”中范例。
5.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
古代另有一种惜别赠言的文章,叫作“赠序”,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6.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一般都用韵,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7.记: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大多数是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8.传: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
多采用叙述、描写等手法,一般为他人所写,也有写给自己的传记。
9.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如《答谢中书书》。
10.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常见的戏剧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二、古代作家作品先秦时期1.《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
古风配乐知识点总结初中
古风配乐知识点总结初中在中国古代,音乐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古风音乐中的配乐也在不断地演变和丰富。
本文将对古风配乐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古风音乐的魅力。
一、古风音乐的发展历程古风音乐源自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风音乐体系。
古风音乐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备受人们喜爱。
在古风音乐的发展过程中,配乐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配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古风音乐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二、古风配乐的形式古风音乐的配乐形式主要包括器乐、雅乐和歌曲三种形式。
其中,器乐是古风音乐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它通常使用古琴、古筝、琵琶等乐器进行演奏。
雅乐是古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形式,它在古风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通常使用编钟、磬、簧管等乐器进行演奏。
歌曲是古风音乐中最具表现力的一种形式,它通过歌词和旋律来展现古代诗词的魅力。
三、古风配乐的特点古风配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古风配乐注重情感表达。
古风配乐通常以古代诗词或传统故事为题材,通过旋律的抒情表达和情感的渲染来展现古代文化的魅力。
2. 古风配乐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古风配乐通常以古代雅乐和宫廷音乐为基础,将古代乐曲、古典诗词和古老传说融入其中,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3. 古风配乐注重古风音乐的魅力。
古风配乐通常使用古琴、古筝、琵琶等传统乐器,以及编钟、磬、簧管等宫廷乐器进行演奏,使古风音乐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四、古风配乐的演奏技法古风配乐的演奏技法主要包括琴谱演奏、排谱演奏和即兴演奏三种形式。
琴谱演奏是指根据传统乐谱进行演奏,保留古代乐曲原有的形式和风格;排谱演奏是指根据古代乐曲进行改编和编排,赋予乐曲新的表现力和魅力;即兴演奏是指根据现场的氛围和情感进行演奏,展现出演奏者的个人风格和表现力。
五、古风配乐的影响古风配乐在当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它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在海外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音乐的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和古诗词教学目标:依据高考要求搜集整理有关音乐的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和古诗词给学生讲解,促使他们识记。
教学过程:在阅读古代书籍的时候经常会使用到和音乐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
以及描写音乐的古诗词及相应的一些鉴赏。
为大家提供这些知识目的是让那些有意愿扩展更多的同学有更大的收获。
有更扎实的基础,有更广阔的视野,这些东西,都不是仅仅靠课堂上的老师的讲解,或者课下做一些考试的练习能够完成的。
必须要日积月累,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乐记》第一段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
其声哗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历;其散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礼记乐记》参考译文:一切音乐的产生,都源于人的内心。
人们内心的活动,是受到外物影响的结果。
人心受到外物的影响而激动起来,因而通过声音表现出来。
各种声音相互应和,由此产生变化,由变化产生条理次序,叫做音。
讲音组合起来进行演奏和歌唱,配上道具干戚、羽旄的舞蹈,叫做乐。
乐是由声音生成的,它产生的本源在于人心受到外物的感动。
所以心中产生悲哀的感情,则发出的声音就急促而低沉;心中产生快乐的感情,则发出的声音就舒展而和缓;心中产生喜悦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就振奋而奔放;心中产生愤怒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就粗旷而激越;心中的产生崇敬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庄重而正直;心中产生爱恋的情体,则产生的声音和顺而温柔。
这六种情感并非出自人的天性,而是受到外物的激发而产生的。
简要分析:《乐记》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汉族音乐理论著作,它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乐记》认为,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现情的,情来自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
"(《乐本》)这打破了以往认为乐是上天赐予或神圣创造的说法,《乐记》认为,外界事物的变化使人的感情产生各种变化,音乐则是这种感情变化的表露。
这种感于外物而发的声音,并不就是"乐"。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乐本》)这就是说,发出来的声音,要能按照宫、商、角、徵、羽排列变化,形成高低抑扬、有节奏的音调,才能称之为乐。
按照一定的音调歌唱、演奏,并举着干(盾牌)、戚(长柄斧)、羽(鸟羽毛)、旄(牛尾)跳舞,这就是乐。
"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
(《乐化》)乐的最大特点是"和"。
《尚书·尧典》早已有"律和声"、"八音克谐"、"神人以和"的思想。
郑国的史伯(公元前806一前711年)提出过"和六律以聪耳"的思想,认为诸多声音相异相和才能构成动听的乐曲。
(见《国语·郑语》)。
孔子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强调情感和理智的平衡和谐。
五声音阶:古代汉族音律。
五声音阶的意思就是按五度的相生顺序,从宫音开始到羽音,依次为:宫--商--角--徵--羽;如按音高顺序排列,即为:1 2 3 5 6 宫商角(jué)徵(zhǐ)羽。
中国传统乐学理论对“音阶”这个现代概念,常分别从“音”、“律”、“声”等不同角度揭示其内涵。
五声音阶,古代文献通常称为“五声”、“五音”等。
八音分类法周代,我国已有根据乐器的不同制作材料进行分类的方法,分成金、石、丝、竹、匏[páo]、土、革、木八类,叫做“八音”。
八音分类法是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方法。
在周末至清初的三千多年中,我国一直沿用“八音”分类法。
金类主要是钟,钟盛行于青铜时代。
钟在古代不仅是乐器,还是地位和权力象征的礼器。
王公贵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种仪典、宴飨[xiǎng]与日常燕乐中,广泛使用着钟乐。
敲击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可发两个频率音,这两个音,一般为大小三度音程。
另外还有錞[chún]于、勾鑃[diào],基本上都是钟的变形。
石类各种磬,质料主要是石灰石,其次是青石和玉石。
均上作倨句形,下作微弧形。
大小厚薄各异。
磬架用铜铸成,呈单面双层结构,横梁为圆管状。
立柱和底座作怪兽状,龙头、鹤颈、鸟身、鳖足。
造型奇特,制作精美而牢固。
磬分上下两层悬挂,每层又分为两组,一组为六件,以四、五度关系排列;一组为十件,相邻两磬为二、三、四度关系。
它们是按不同的律(调)组合的。
丝类各种弦乐器,因为古时候的弦都是用丝作的。
有琴、瑟、筑、琵琶、胡琴、箜篌等。
竹类竹制吹奏乐器,笛、箫、箎、排箫、管子等。
匏类匏[páo]是葫芦类的植物果实,用匏作的乐器主要是笙、竽。
土类就是陶制乐器,埙、缶、陶笛、陶鼓等。
革类主要是各种鼓,以悬鼓和建鼓为主。
木类已经很少见了,有各种木鼓、敔[yǔ]、柷[zhù]。
敔是古代打击乐器。
形制呈伏虎状,虎背上有锯齿形薄木板,用一端劈成数根茎的竹筒,逆刮其锯齿发音,作乐曲的终结。
用于历代宫廷雅乐。
柷是古代打击乐器。
形如方形木箱,上宽下窄,用椎(木棒)撞其内壁发声,表示乐曲即将起始。
用于历代宫廷雅乐。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三字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描写音乐的古诗词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李白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赠花卿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江上琴兴常建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听邻家吹笙郎士元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听弹琴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省试湘灵鼓瑟钱起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郑女弹筝歌顾况郑女八岁能弹筝,春风吹落天上声。
一声雍门泪承睫,两声赤鲤露鬐鬣,三声白猿臂拓颊。
郑女出参丈人时,落花惹断游空丝。
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
听颖师弹琴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好听琴白居易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
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
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
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琵琶行白居易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令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
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小处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李凭箜篌引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古代诗歌中关于音乐的描写唐诗、宋词、元曲本来就是配乐歌唱的,犹言于今天的歌词。
其中有一部分是关于古代音乐的描写,由于手法独特,与现在迥异,为我们的阅读带来了障碍,而高考似乎对此情有独钟,考生们不能不稍加留意。
第一,直接描写乐声,借助各种修辞。
例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